星期三, 5月 17, 2017

資料

陳冠學賢拜寫給我的長信
------台語文用字探微
明樹先生:
母語與台灣文學,這問題我們談的太多而做的太少,光是談實在不會有進展。最好還是切實去做,也許您聽了,我這話也會不解,現在用母語作者不是相當多?怎麼說做的少?我的意思,寫的人儘管多也沒有用,若作者根本不懂母語,寫出來的東西根本就不是母語文學。
有一位杜先生向我埋怨,他說他一心想用母語寫的文學,卻發現還是北京語。他拿向陽的詩來批評,說他描寫破曉的是光,用「要光不光」(大意如此,原詩我沒看到),問我這是不是台灣話?
向陽跟我很熟,他在台語詩下的工夫也很大,是我所崇敬的兩個台灣語的創作者之一(另一位是林宗源)。不過他們二位的台語詩讀起來還是不能十分貼心(林宗源的詩比向陽更貼心)。我說照向陽的原意,這話應該是「發普光」,(唸ㄆㄚ ㄆㄨ
ㄍㄥ),向陽大概不曉得有這個詞語。杜先生又舉了一句詩(忘記是誰的),說「又到煮飯炒菜的時陣」(大意如此),問我這是不是台灣話?我說這話應該說「又到動鼎竈的時陣」,上面這兩例,可看出作者們因為不懂母語,即使熱心,效果仍不彰。
我有一個朋友住在日本,也熱烈的寫台語詩、台語散文。我曉得他懂得多少台灣話,我問他怎麼寫?詞彙怎麼使用?他回答:「我查台語大辭典」,天底下也有此等事,又不是外國人,寫作也要倚靠辭典,這樣寫下來的作品,牛頭不對馬嘴是注定的了。文學,是藝術,不是拼圖,它本身是有機的完整且是完美的生命,比開漢藥方還神妙,漢藥方的神妙是出名的,一帖藥,每一種藥味都是有機的結構,拼湊不得的。文學比之尤其神妙,一字之美,一個詞語的顛倒,一個詞性的變換,境界全異。如掌握不到,境界全失,這是人間最精微的一種工程,怎可能兒戲從事?
宋澤萊幾年前在東海大學演講,抨擊我身為台語學家,卻不用台語寫作。我是有苦說不出。母語文學的寫作,談何容易?初生之犢不怕虎,我是一頭老牛,心嚮往之。卻是裹足不前。
第一. 寫一篇母語文字,要費尋常官話寫作的十倍二十倍的精神,非常艱難,我自承無夠力。
第二. 你下筆一試,十次有十字以失敗收筆,何則?你表達不出母語的神情神態,你舉白旗投降。
第三. 你的用字便是千萬重關山似的,一關過了又一關,一山過了又一山,你爬的過去倒好。你終於會遭遇一座崇山峻嶺,你不止爬不過去,你還會跌落深谷,你找不到字,你無法下筆。你投降,你痛哭流涕。我從來不敢以一己之私,蹧蹋母語,因此到目前為止,我還不敢下筆。-----應說是不敢發表。
第四. 即使你勉強完篇,厚顏發表了,又有誰看得懂你這個所謂台語學家所用的字?
我且出個題目,同好們各自渾身手來一試。為了避免暗示引導,我用英語來表達,大家來得成母語看看。Where are you going?這句話,出題要有兩項要求,第一要用道道地地的母語釋出。第二要每字用正字寫出。(明樹先生,你宣讀為這裏,且停下來,讓與會者實際去釋出。)
現在各位已顯過身手,出題者來宣布正譯。福佬活正譯是:「你每(唸買)底(唸倒)去(唸器)」。或「女(唸ㄌㄨˋ)每底去(唸ㄎㄨˇ)。」(北門郡人、曾文郡人,鹿港人,澎湖人為後一句,台北方面you和go,發表在「你」與「女」,「去」(器)與「去」(ㄎㄨˇ)之間。)。客語,出題者栽在you這一字的上面,客語you叫ㄥˋ,不知何字。
出題者因未出席,看不見實際的場面,但猜想情況不會很可喜。於此可以想見母語寫作談何易。寫出的既然不是母語,或根本無法寫出,怎稱得上寫作?
終究我們非創作母語文字不可,這必須具備主客觀條件。先說說客觀條件。創作必級有發表場地,必須有讀者,而且作品還得有相當的金錢報酬。(未完)
發表的場地是有自立報系,民眾日報,台灣時報,台灣文藝,場地雖不算十分遼濶,已頗可驅馳。讀者也有,尤其中老年輩,為數還不少。稿酬則頗薄。我不知道別人的行情,且以我為例。自立款待給我每字似乎是七角半,台灣時報似乎是五角,民眾日報我忘記了,台灣文藝,林文欽說他要發四角。老實說,有場地發表,台語作家們應該密在壁腳偷笑了,還敢奢望高報酬。但是對我來說,若要我用母語寫作,這種賤價的稿費,我支持不住一個月。全時間投入,一個月不見得變得出三千字的母語文與作品,前面說過,用母語寫作要費用官說寫作二十倍以上的精神和時間。三千字以自立系的七角半來計算,共得二千二百五十元。我田園早已零收入,而上有老母,下有幼女,一家三口,二千二百五十元因我可免於餓餓,但在目前
台幣在國內嚴重貶值下,情況將是慘絕人寰。因此我不得不聲明,我陳某無資格參加母語創作的行列,我沒有其他收入,我赤貧。文人地位原在娼丐之間,本來就是下賤的,我們自己的文化界有力人士,原來就將文人視如草芥,那有話說。而當局,起大體育場等大工程最熱心,工程愈大愈有的挑!獎勵文化,沒得挑,胡為乎來哉!
一分錢一分貨,賤價出不了高產品。我們客觀條件中的報酬現況,不可能催生得出母語創作,最起碼的水準作品都不可能,遑言高水準的作品。除非稿酬提高到每字三元以上,嚴格審稿,母語創作要想有好成績,無異是畫餅,起碼我不參加,叫我兩個月內枯萎而死,我寧苟活,寫些官話作品,不是我無骨無恥,這是客觀條件叫我非如此做不可。
我這裡宣佈,母語創作,時期仍未成熟,就客觀條件即言。再談主觀條件。這主觀條件要分作者和讀者來談。想從事母語創作,作者得具備三個條件:一.精熟母語,二.識得正字,三.有開創母語的學識和天分。
先談作者必須精熟母語這一條件。且以林宗源和向陽為例來談。林宗源,我估計他母語含蘊量大概達到五成,向陽則在三至四成之間。若我的估計沒有錯,他們兩人都還無力創作母語文學。這個問題相當嚴重,台大西田社的社員兩度跟我接觸。他們全是理學院和農學院的學生,記得也有工學院的學生,只是不敢確定,文學院的學生反而沒有----這令我非常納悶。他們表明要從事布袋戲運動,我自然非常欣喜。但第一個問題令我蹷眉的是他們的母語含蘊量都非常貧瘠。我勸他們時常到大廟口聽老年人談話,持之有恆,五年可以畢業。世界各國國民文字的作者,沒有一個不是母語的行家的,至少對母語精熟度須達到八成,沒有這個成數,根本無力下筆。文字語言,極高明,極廣大,極精徵,你以為文學是甚麼?是一間用一般語言
構築的語言草屋,還是用豐富複雜而且精緻異常的語言構築的一棟語言摩天大廈?
我們的作者若真有心從事母語文字創作。單就母語含蘊量和囤積而言,最起碼得捨棄城市走入鄉村,做母語和實際進修五個年頭,然後東山再出,方能達成心願。
目前,我還是要宣布時機尚未成熟,因為我們的作者母語學業還差一大截。
其次談正字,文學家原本便是要識字識的多。但我們的一般作者,只識得報章雜誌用心學,古典一概絕緣,因此做為一個驅遣文字的專家來講,時時在捉襟見肘中寫作,個裏滋味,人人自知,不用我細說。若就母語寫作而言,目前我們母語作家,受的是北京字教育,只識得北京語用的字,母語自教育另些不曾受過。舉個例,我再出一個英語字,大家來對母語字,看對得出對不出。我出個最常用的語詞search,此京字,可對以「找」字,母語字呢?你說哪個字可以對當?除非已讀過我討論台語字的文章,無人能對得出。就福佬話而言,正字是「 」或「 」(上一個字於商朝的甲骨文,下一字見於朝漢的字書)。客語倒好對,正字「尋」。再出一個以見情形之嚴重可看出目前母語創作是不是完全不可能?物資少,福佬傳話叫「無
ㄨㄚˇ」,諸位寫得出來嗎?除非讀過我的台語文章,正字是「無外」,即外人無份的意思。「外」的聲母g消失掉了,只剩ㄨㄚˇ這個音。非要尋根究柢,且要有積久的功力加天分。你更本找不出東西,因為福佬話太豐富複雜。我們有這樣最高等的母語,應引以為驕傲,若反而嚥氣,那就大大不應該了。有人主張歸氣用羅馬字書寫,這是豬腦講出來的豬話。凡事總該下過前全盤認識的功夫之後,再來表示或提出意見,對母語沒有做過全盤認識之前,誰也不許瞎說瞽語。我們和作者只受過北京語字的教育,驟然要改寫母語。正字的認識幾乎成了致命問題。母語正字教育一旦不能實施,母語創作必將陷於長期的群雄割據局面,五十年內,不可能有統一的用字,讀者先已唾棄,還寫啥?
再次讀開創母語的問題。任一種語言,都無法單憑他原有的樣子進入文字,沒有作出對母語的開創,任一種母語都永遠不能成為文字語言。目前我們的作出前兩個條件尚且不足,談這第三條件未免過早。
最後談讀者的主觀條件。用一種語文寫作,須設定有這一種語文的讀者,如無這種語文的讀者,寫作便成為無意義。目前母語讀者全在高年輩。這些高年輩的讀者,母語的含蘊量都比作者大,因此他們讀了新發表的母語文學作品,先是失望,繼而是憤怒。但這批讀者在二、三十年內將陸續凋謝淨盡,一如我們農村後繼無人,這批讀者凋謝之後,母語文學的讀者也盡了。少年輩母語含蘊最多如向陽三、四成,一般約僅二、三成,等而下之,或僅有一、二成,這樣的成數。母語文學是無法成立的。
目前的急務,母語作在固然須大力培養母語讀者已一樣須要大樂培養。沒有自己的政權,如何培養?學校教育和傳播媒介雙管齊下,這是一條最好的道路。設法攫取政權為第一急務,但民進黨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實力。那麼僅靠作者們單方面的努力,去學習母語,去認識正字,若我們的子弟們在人家政策下喪失了母語的能力,作者們的努力豈非徒勞?有關母語與台灣文字的問題,能談的只能談到此,剩下的是實行的事,非講談所能奏功。
冠學 七八.五.八
Ps:信手寫來,只求表達我的淺見,無意跟您對坐閒聊,可以說全無章法,如您以為我這對便信拿得出去便這樣拿出去。否則煩您重新改寫,就說是我口述,您整理的罷!(此信為1989年5月8日)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