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08, 2009

母語論壇

李喬、鍾鐵民:客語的救亡圖存
莊金國
2002/11/01

客家人只有在客家庄才使用母語,出了客庄,便不得不順應台灣兩大語系,語言抗爭的對,自然以此為兩大天敵。落實母語教育不可打折扣,現在有部分師和家長反彈,就是不尊重母語文化的情緒反應。
客家語早就面臨存亡絕續的壓力,尤以在外流都市的客家人社群最嚴重。經過客家事務委員會近年來的強力推動,作家李喬與鍾鐵民一致指出,講客家話已引起客家社群相當共鳴,但是要在台灣社會形成通用語,目前依然困難重重。

李喬強調,客語節目透過電視進入每一個家庭,才能打造「講客語嘛會通」的效應﹔鍾鐵民建議國民小學教育應先學母語,再教「國語」,否則母語在台灣永遠無法生根發芽。

這一年來,客委會主委葉菊蘭全台灣走透透,呼籲各地隱形客家人站出來,一起為振興母語運動貢獻心力。李喬說,同是漢裔,客家人如不會講自己的語言,代表客家人不見了,他和鍾鐵民正在編集客家文學選集,詩與散文合一冊、小說一冊,其中,詩多數為客語創作,散文和小說則須翻譯改寫成客語,預定明年中可以廣為發行。



客家語和福佬語的文字化,都難以全由漢字表達,以李喬的《寒夜三部曲》為例,用中文編寫的劇本,配音的準確度,曾受到客語觀眾的指正批評,欲求表音、表意不失原味,漢羅併用是不得不的選擇。這種情形,福佬語也一樣。

福佬語被叫做台語,更顯出客家語在語言使用上的弱勢與無奈,連命名分類都沾不到邊。同樣遭受「國語」的強勢打壓,福佬人因人多勢眾,臺灣民間使用福佬語的空間,甚至超過「國語」。李喬表示,客家人只有在客家庄才使用母語,出了客庄,便不得不順應臺灣兩大語系,語言抗爭的對象,自然以此為兩大天敵。

李喬說,客委會成立以來,將恢復客語的使用空間列為優先突破的政策,主要考量客家人的問題,語言文化渙散及不斷在流失最急切,非得救亡圖存不可。他發現,福佬語專家配合動畫教學台語,效果很好,他也希望客語專家,能夠採用這種方式,帶動所有族群更有興趣學客語。

◆通用拼音派上用場

一週一小時的母語教學,鍾鐵民認為根本不夠。學習母語的目的,不只把它當作族群感情的語言而已,「國語」乃是通用的工具語言,母語才是文化語言,一旦母語消失了,就失去了文化的根源與尊嚴。

小孩學母語會增加他們的負擔而影響其他功課嗎?鍾鐵民對這種論調很不以為然。包括政府高層,都在倡導提前學習世界最通行的英語,難道我們以學英語為優先,反而要放棄學母語嗎?他以為文化傳遞不可流於功利論,孩子的吸收能力強,先打下母語的基礎,再學習國、台語和英語,更有利於立足台灣,放眼國際。任何一種語言,皆有其難度,並非一蹴可成,目前傳出的師資和音標系統雜音,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只要政府有心解決,不難克服。

外界咸認為音標系統太多,鍾鐵民和李喬提議不如取消僅適用於「國語」的ㄅㄆㄇ,通用音標或羅馬字音任選其一,都可適用任何語言。不過,有部分須加加減減修正,才能準確拼音。

教育部已通過採取通用拼音,但不強制,李喬好不容易說服客語專家,採納通用拼音,可惜福佬語學者仍各持己見,各彈各的調,刺激主張漢語拼音的客語統派,怪他多此一舉。他認為,官訂通用拼音是難得達成的共識,不宜再撕裂。大家要為下一代設想,如能選擇通用拼音多語教學,臺灣的語文常態教育,自可提前上軌道。

◆文字文學同步推行

母語教材要編的活潑有趣,才會吸引學生愛上母語課程,目前認字學習的方式,鍾鐵民表示這好像在教外國人學台灣話,可能學不通,各地特有的腔調。最好從會話起步,學會講了,再照語彙學習文法結構,否則,生活用語,會變音走調。

母語文字化與文學理當同步推進,鍾鐵民說,客、福兩種語言,口語白話部分用字,並非現有漢字派得上用場的,以致產生認知歧見,故改用羅馬字表音替代,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事實上,漢字也有一些新約定俗成而通行使用的字。

要落實母語教育,就得強制實施,不可打折扣。現在有部分老師和家長反彈,鍾鐵民表示這是不尊重母語文化的情緒反應。以客語來說,清領期間,彰化地區即有縣學教客語,與福佬語教材一樣,福佬人學客語嘛會通。他覺得應先學母語至少一年,再學其他語言。公教人員到客家庄服務,最好明訂須懂得客家語,以示尊重。

在美濃,鍾鐵民倒希望必修福佬語,期使孩子長大後出外升學、工作,便於與福佬人溝通。美濃的客家後生,鍾有信心他們客語都講的溜又順。這幾年移入的其他族群,還未形成聚落,長此定居,必有學講客語的壓力。他比較擔心旅外鄉親,會疏於注意下一代的母語使用環境,被福佬、國語化而不自知。

◆國語一言堂可休矣

教師都是受ㄅㄆㄇ教育出來的,習慣既有的教學模式後,不喜變更,尤其資深一點的,更排斥教改,從事母語教學,會講也不見得會教,主要因為不曾深入母語的堂奧。鍾鐵民已從教育崗位退休多年,目前主持高雄縣社區大學,聘請專人分別開闢客、福語班,福佬人學客家語,客家人學福佬語,並不稀奇。

鍾鐵民說,臺灣的公共場所也常聽到客語廣播,客語多佔用一點空間,算是一種進步,客家人在語言文化上逆來順受慣了,但望漸進推展,不敢奢望短期強勢起來。

李喬是福佬系客家人,不太會講福佬話,正加緊學習中。他全力搶救客語,也主張實施區域相對語言教學,在於建立當地多數人通用語言的主體性,所以必修主要母語,也要選修次多使用母語。他認為,台灣當下的語言環境,「國語」已是制式語言,根本不用擔心學習的問題。

「國語」在台灣是怎麼實施的?大家都很清楚,也了解ㄅㄆㄇ音標缺點一大堆,國民黨一個命令下來,大家就得乖乖接受。李喬感慨指出,現在總算爭出一小片母語的天空,每週點綴補充教學,有人就呱呱叫,太沒天良了。部分媒體人不時放出這種嫌母語累及學童的冷箭,居心何在,還不是「國語一言堂」在作祟。

◆語言歧視不再出現

鍾鐵民也企盼有心人不要再潑母語的冷水了,客家語已經被壓制得奄奄一息,還不夠嗎?現在由客委會加強推動,總算讓客家人的心裡好過一點。他最大的理想,是台灣人都懂得各族群的語言,再無語言歧視的現象。

李喬也樂觀期待著,明年客委會的預算,將有三分之一用在語言文化的推動上,相信客語在多重管道運作下,會有通行全台灣的一天。他聊到母語,就氣憤又無奈,拜託福佬語言專家,不要再互相拉扯了,世界上沒有一種語言,可以完全採用一位專家的理論和意見的,唯有看大局,適度退讓妥協,才能成就大事。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