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04, 2010

漂流木與民主

漂流木與民主
◎ 葉海煙
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今年大學學測國文科作文題目:「漂流木的獨白」,似乎別有創意,也應多少能激發考生的環保意識;而閱卷委員要求考生以第一人稱寫作,也就是要求考生把漂流木「擬人化」為考生自己,以發揮感同身受的「移情」作用,這看來非有一定程度的想像力不可。

這些年來,聯考的國文試題總是會出現一些新鮮的主意,特別是作文題目往往別出心裁,教考生不得不臨場揮灑個人的獨到見聞與特殊經驗,這樣的出題方式本來無所謂對與錯,但是處在民主時代的公共世界之中,我們的基礎教育是理當側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與論述能力,以進一步讓他們能夠與別人進行公開的對話與有效的溝通,而這也纔能夠有助於公領域的充實與擴大,以避免少數人的意見淹沒了多數大眾的心聲。

因此,設法以對話代替獨白,以理性彌補感性,以公開論述的能力來抑制某些個人情緒無謂的宣洩,大概纔可能讓那些對民主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獨夫」、「一夫」式的言論不至於四處流竄,而讓身為國家主人的我們不會活得越來越痛苦。

當然,饒富意趣的獨白不會只停留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淺薄階段;但是,如果一味地自我封閉於一己的小世界裡,那麼作為民主基石的公領域的建構恐怕會越來越艱難,而如果我們不讓年輕人多從事一些論述(包括多寫一些論說文),那麼台灣的前途便有可能被那只偏愛獨白而不懂得對話和溝通的國家領導人給葬送掉。

(作者為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