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30, 2011

秋水詩刊第148期出版



秋水簡史

一九七四年,詩人古丁先生緣於詩壇晦澀詩風十分盛行,派別太多,彼此不容,致報刊雜誌拒刊新詩,而讀者因看不懂詩,亦離詩日遠,為扭轉此不良現象,遂與好友綠蒂先生及愛徒涂靜怡女士,創立了時僅四十八頁的秋水詩刊。

古丁先生在創刊詞上說:「我們創辦〈秋水〉詩刊,卻不是一份同人雜誌,它的誕生完全是一種機緣,一種特殊的際遇,一種靈機的觸動,但也是一種新時勢的催生。我們想由一、二人之力,以共同的理想和願望,使一份詩刊更為單純些。只為開闢一塊乾淨的園地,供愛好新詩的朋友作為歸隱式的吟哦,在寧靜中享受詩與美的人生,將名利放逐於詩國之外。

秋水詩刊堅持走清新明朗的詩風,著實為當時詩壇帶來了一股清流,鼓勵了許多年輕的朋友,也吸引了停筆多年的詩友,再度重拾詩筆,揮灑生命的詩篇。

一九八一年元月,古丁先生不幸車禍去世,〈秋水〉頓失舵手,所幸綠蒂先生仍願支持〈秋水〉印製,使其得以免於停刊的命運。而涂靜怡女士於深切悲慟之餘,為了留住古丁先生的精神,除了克服種種難關為其敬愛的老師出版了三大冊的「古丁全集」外,更是竭盡心力維護澆灌這一塊詩的純淨園地,甚至因而犧牲了健康。

在此苦難時期,〈秋水〉散居各地的詩友們紛紛伸出援手,或自願為〈秋水〉義工,或默默為〈秋水〉做事,或時常給予精神上的慰勉鼓勵,凡此等等,使得〈秋水〉像個溫馨的家,作者與編者之間,無形中存在著一份自然流露的濃厚情誼。

一九八九年,〈秋水〉十五週年,出版了一本美麗的詩選《盈盈秋水》。

而為了集腋成裘,集思廣益,因應時代趨勢,走向更精美的未來,〈秋水〉自一九八九年元月﹝六十期﹞開始,改為同仁詩刊。由於有同仁的資助,〈秋水〉從五十九期的一百頁,曾加到一百一十六頁,又從六十四期起再曾至一百三十二頁,由封面至內頁的設計編排,亦日趨精緻。

時值兩岸文學開放交流,自六十期起,〈秋水〉也開闢了「大陸詩人作品欣賞」專欄,頗受兩岸詩人的喜愛和肯定。

一九九三年,為了讓〈秋水〉二十歲有個美好的回憶﹐再度出版了與眾不同的詩選《悠悠秋水》。

一九九五年七月九日,〈秋水〉與大陸瀋陽的〈詩潮〉詩刊,於新詩學會主辦的兩岸詩學交流研討會上,正式簽約締盟為姊妹詩刊,寫下了兩岸詩刊交流的新頁。

一九九六年五月,秋水同仁接受〈詩潮〉詩刊的邀請,組團造訪東北,與〈詩潮〉在瀋陽召開詩歌研討會,相互切磋,以期彼此更加茁壯成長。

一九九六年八月,主編涂靜怡女士榮獲第一屆詩歌藝術編輯獎。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成立秋水出版有限公司。

一九九八年七月,出版秋水小語筆記書:《秋水有情》、《心隨風月》並將陸續出版《剪雪成詩》、《紅簷小語》、《流過心河》。

一九九八年七月,〈秋水〉一百期,二十五週年紀念,舉辦了內蒙古鄂爾多斯詩之旅,在美麗的大草原上與來自大陸各地的詩友們聚會歡敘。

二十五年來,〈秋水〉最引以為傲的是,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它從不脫期,按時出刊。而其堅持明朗抒情的風格,使得許多愛詩者,當初或因某種因素,或不滿詩壇充斥晦澀,怪誕之詩,憤而停筆多年者,因受到〈秋水〉清新明朗詩風的感召,又重拾詩筆者不在少數。

另外〈秋水〉也長期鼓勵許多優秀的年輕詩人,如早期的雪柔、陳思為、楊維晨、李宗倫、陳欣心、和後來的川、莊秋瓊、張國治、詩薇、徐望雲、陳謙、漢駱、滌雲等,均是經由〈秋水〉的推薦,而榮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秋水〉從不自畫圈圈,不搞派系,只單純的提供「園地」秉持創辦人古丁先生的理想:「開闢一塊乾淨的園地,供愛詩的朋友,作隱歸式的吟哦,在寧靜中享受詩與美的人生,將名利放逐於詩國之外。」因此在這一塊「有情天地」中吟哦的詩友們,彼此之間親愛和諧,情同手足,是其他詩刊所少見的。

〈秋水〉堅持自己的風格,走自己的路,二十五年來默默留下的足跡,是有目共睹的,它將永遠保持此清澈純淨的面貌,流向浩浩泱泱的未來。


--------------

本刊是一本純現代詩季刊,園地公開,歡迎投稿。

凡詩歌創作、詩論、詩話、詩人專訪,均歡迎。

來稿本刊有刪改權,不願者請先聲明。

本刊是由極少數人集資創辦,故暫無稿酬。

來稿請寄:台北市郵政信箱14─57號信 箱,本刊編輯部收。

每逢一、四、七、十月出版。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