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月 24, 2017

檔案資料

【詩賞】詩語言再進化   張靜
以「接受美學」的理論言,所謂不朽的詩篇,乃是由不同時代的讀者來閱讀,也能激盪出具時代性的解讀或歷久彌新的真理,近似「詩無達詁」,此之謂不朽!而一首詩的完成,更是由作者、文本和讀者三者相互交融而成,少了讀者的詩,只能算是半成品。法國文學批評家聖伯夫說:「最偉大的詩人並不是創作得最多的詩人,而是啟發得最多的詩人。」費爾巴哈談到音樂時說:「當音調抓住了你的時候,是什麼東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調里聽到了什麼呢?難道聽到的不是你自己的聲音嗎?
新詩寫法百百種,若是以讀者眼光來談詩,假設這個讀者大致閱讀了古今中外常見的、有名的詩篇,也經常在網路瀏覽網路詩,加上平時聽歌、看電視、電影、書籍等植入腦海中的常用詩詞句,試問什麼樣的詩會讓他覺得新、覺得好?即使是抒情詩或哲理詩,也不會覺得是老調重談、拾人牙慧?
如何突破「慣性思維」,無論是在境上面的提升、文意的翻新、詞句的重組建構,以網路詩社團詩作觀察,似乎逐漸產生新派和舊派的區別(新舊與年齡關係不是必然),舊派詩語言上的創新較弱,而新派的詩語言專力於「陌生化」效果給予讀者意想不到的衝擊,就這點看,新派詩作會不會變成以後的主力?(頗受網路年輕讀者群的支持);而就詩義上來說,則是太陽底下無鮮事,無論是言情、哲理或議論,二者差別不大。
所謂「舊詞新意」或「舊意新詞」,約略講的就是一種詩語言的革新,但又不完全同於後現代拼貼、圖像詩的搞怪等等技法的創新,譬如以幫周杰倫寫詞聞名的方文山,他可以算是前者「舊詞新意」,例如《青花瓷》節錄: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妳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妳眼帶笑意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妳
在潑墨山水畫裡 妳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翻新古典詩詞的意涵、擴大對古典詩詞的解釋,文白交融,使得流行歌曲也能展現精緻、婉曲的愛情,不同於一般情歌的坦露、直白,目前為止,似乎還看不到退燒現象,這是因為人天生對於美感文字的追求,還是對於古代文人風的一種渴慕?
詩人宋樂樂的詩作也有許多是這一類型,如:
《鷹猴子癩蛤蟆》
他說曾養過鷹
嚮往大草原騎馬打獵捉野兔
現在鷹老了,胖的像袋熊
飛不高也走不遠
天天窩在家中孵夢
他說曾養過猴子
希望像西遊記的齊天大聖
陪著有理想的唐僧做件大事
潑猴樹上亂跳亂爬摔斷腿
只能蹲在客廳亂翻羅摩衍納
他們問,那你養過什麼
我養癩蛤蟆
他們從椅上彈起驚聲尖叫
現在呢,現在還養嗎
有啊,我從口袋中掏出肥大的癩蛤蟆
為什麼不養條蛇養條變色龍麝香豬
好端端的養癩蛤蟆
不覺得噁心嗎
不會啊,癩蛤蟆是醜而且上不了檯面
但是牠心中有天鵝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本是妄想、 肖想之意,在此詩作中,卻在最後一句翻轉成癩蛤蟆心中也有理想,徹底顛覆一般人的原有想法,也使得原本讀來像廢話詩的詩敗部復活。
「舊意新詞」,則是盡其可能的顛覆、翻轉、扭曲、重新排列組合詞語或結合當下流行語等方式,企圖打破刻板印象,刷新讀者對於詞義的認知,如鯨向海近來在臉書上書寫的心情短語或短詩:
一、
見過面之後,雨季就這樣斷斷續續
我們還聯絡著
變成了靜物
二、
無法言喻/也沒關係/那些忍不住/沁出的汗水/流下來的淚/漸漸會被驗出來的
三、
看似溫馴
仍不時反光的青春年少哪
遙遠的那裡曾有
烈焰焚燒之後
全然斷訊
永遠被掩埋的某種信念
也是我的一部分
四、
有那樣一分鐘
此世界的風景
只有你按了讚,只有我說了算
讓我們享受,這寧靜的片刻:
明明很胖卻靜靜瘦著
這樣老依然那麼年輕
自拍,需要對自己
同情地赦免——
因為下一瞬間,所有的人
就要湧進來了
一、/靜物/
一般人對靜物的理解是:1.不會動、不會說、不會笑,沒有情感思想物品,2.曾經使用過後來閒置、棄置的物件,3.不是垃圾卻比垃圾還多餘的種種,4.知道卻遺忘的東西。但是詩人將之套用到情人間的情感氛圍,既擴展了讀者的舊有認知,也給予讀者新鮮感。
二、/漸漸會被驗出來的/
如果將汗水和眼淚放到儀器中檢驗,二者最主要的成分都是水,一些些氯化鈉和蛋白質,但是詩人希望被驗出來的是什麼呢?辛酸、苦楚、付出的努力、真摯的情感,還是受傷的心,跟通感移轉的寫法有些相似,卻是活生生、新出爐的用語。
三、/反光/
/反光/是使光線產生反射,與/溫馴/相對,那些屬於曾經慘綠的、叛逆的、純情的、無畏的... ...青春年少,還有什麼是成年後的今時還無法被馴服的呢?
四、/明明很胖卻靜靜瘦著/
悖論的技巧很多人都知曉,但是要如何用得好呢?這裡的胖與瘦也顛覆了原有的詞義,從心靈面來作解,看似直白的口語,其實是詩人精心設計的詩語言。
鯨向海有篇談詩的文章:「我經常幻想世界的意義、時代的精華,就在日常口語之間。這是為何我特別迷戀口語,我想把屬於這個時代的口語寫到詩裡去,或許將來可以藉此讓人還原這個時代的一些精華感。」r數千年來的漢字文化已經出現過幾波文學高峰,還能再造新詞嗎?還是重作新解。
詩人這些心情短語或詩,意思很少不明確,不一定有完整的架構,敘述未完全,似呢喃軟語,意象若隱若現、可有可無,卻因為詩語言上的另闢蹊徑,使得讀者對其詩句的表現方式有期待,如吸鴉片上癮。
「舊意新詞」,也舉兩首宋樂樂的詩:
《水仙帖》節錄
春寒的早晨
妳的體香咬住我
那痛
讓我摘下矜持
《紅男綠女》
風來聒噪
不敢紅又不願綠的葉子
像個小丑
抹上雜亂的顏色遮住焦躁
春來懊惱
哈死綠又彆扭的小草
像個膽小鬼
害怕萬綠叢中冒出一點紅
/春寒的早晨/妳的體香咬住我/那痛/讓我摘下矜持/
水仙的香味馥郁,以/體香/擬人化形容之,/那痛/有如性暗示,詩題《水仙帖》若是指希臘神話的納西賽斯,則有同志詩的意味。
第二首對秋葉(一葉知秋)和春草(春風吹不盡)的極盡嘲諷之能事,隱喻男女眾生相,確實是讓人耳目一新的好詩。
「接受美學」理論創始人姚斯:「藝術的接受不是被動的消費,而是顯示贊同與拒絕的審美活動。」所以新詩該如何寫?除了詩人在本質上(精神、內涵)不斷的自我提升,尋求在抽象意義上(意境、抒情、人文哲思)更為觸動多數人心靈的一個共同的東西,在詩語言和表現形式上也必須更用心去探索創新,對於同樣的日常生活語言和常見句型、修辭如何翻新、扭曲、再造新意,類似「陌生化」的運用,並與時代脈動結合,寫出當下活生生的詩行,這是一種硬碰硬的詩句鍛鍊。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