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6月 10, 2017

意象

讀了劉正偉長文〈論無意象詩的謬誤〉提出一些感想:蘇紹連將抽象說成「無意象」並不精準。這是在為晦澀難解的詩辯護時的失誤。畢卡索等抽象畫家,畫裡有更多意象,而非無意象。即使是很邪門的所謂自動創作,若失去大腦皮層能連結湧現的意象就不成為詩了,即是偽詩,讀碧果的詩便知分曉。

---------------------------------------------------
〈論無意象詩的謬誤〉   劉正偉
 
一、前言:
 
 近來FB網路社群等,有關「無意象詩」的創作與討論漸趨熱絡,但意見與看法分歧,莫衷一是。昨日網路見陳去非、傅詩予、白世紀、葳妮等詩人討論熱絡,似乎多不以為然。故商請其提供資訊,赫然發現蘇紹連於2011年的《吹鼓吹詩論壇十三號》,〈無意象詩‧論──意象如何?如何無意象?〉一文中,已有論述。初步檢視,才發現蘇文中有對無意象詩的謬誤,特為文供大家參酌。
 
  蘇文中說:「它的理論目前似乎搜尋不得,現在,我們願意為它粗略描繪一個雛型,等待學者專家來修正。更重要的是,我們呼籲詩人用創作來實踐,只有作品才能建立『無意象詩』的詩學。」真理越辨越明,吾人秉持就事論事的精神,提出淺見來討論。
 
二、論意象:
 
  美國詩人龐德在《意象主義者的幾個‧不》定義:「意象是一刹那間思想和感情的複合體。」《周易‧繫辭》中「觀物取象」、「立象以盡意」,較早提出意與象的概念。劉勰《文心雕龍》的〈神思〉篇也曾經提到「意象」。司空圖:「是有真跡,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竒」等,都是人在構思過程中,覺知與情志浮現在腦海中的意象。
 
  意象一詞,簡單的定義就是:「意象是人們內在情志活動與思考中,腦海所浮現意與象揉合的概念。」詩中關於意象的運用,多是將抽象的主觀情思寄託在具體的客觀物象為主。
 
 「意象」是意與象的結合。「意」是情感與心智的心靈活動,多為抽象。抽象,指多由實體物象抽離出的認知與概念。「象」是景象、物象等外在存有的具體事物,多稱具象。兩者看似無關與對立,其實常在我們的腦海與思考活動中互相融合,故稱意象。意象是創作者與文本與讀者之間,互為溝通與傳達情志的橋樑。
 
  意象通常是個別的,或片斷的。一首詩,多由數個相關聯的個別意象所組成一個意象群組,以完成一首詩的意境。意境,是由意象或意象群組所組成的,呈現整首詩主題所構成的完整想像或建構的境界。
 
 象徵,則由某些具體事物表徵某些無法具體形容的情境。例如:國歌、國旗象徵國家。白鴿象徵和平。紅玫瑰花象徵愛情等。
 
  詩以意象為主要的表達工具,追求意在言外、無理而妙、反常合道、同感共鳴、餘韻猶存等表現與境界。
 
  中國文字自始就是以表象、象形或形聲、會意為主,每個字都有其意象。「意」表「象」,意中有象,象中有意,在作者用文字、圖畫、電影或任何藝術手法,來創作表現、呈現的那一剎那,就產生了意象。甚至當情人拿出玫瑰花的那一剎那,對方就已感知玫瑰代表愛情的意象(也是象徵)。意象不因創作才產生,意象無所不在,只要你能感知。
 
  所謂無意象詩,只是意象的含金量(成份)的多少罷了!就如1950年代紀弦提倡「橫的移植」,一開始就要求拋棄抒情,要絕對知性。那是不可能的,詩言心志,喜怒哀樂多為情動,詩有的只是抒情與知性成分的比例多少罷了。
 
  因此,並無純無意象詩。就算是無字天書,也是有空、無的意象。只要停留或浮現腦海的,多少都有意象產生,因為意象是人類腦海情志與覺知運作的根本。除非是植物人,才無法感知意象。
 
三、論無意象詩之謬誤:
 
  依據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理論,意象的發生涵蓋:「視覺意象、聽覺意象、觸覺意象、嗅覺意象、味覺意象、動覺意象、意覺(覺知)意象」,基本上就是人類透過與外界所能接觸、感知的方式,而在腦海所產生的形象或概念,都是意象的浮現。
 
 而蘇文中:「意象的根本源頭是『形體』,又說「形象經由人的意識(知覺情感)轉化為語言的陳述後,始成為『意象』」。因此,他說:「我們得到探討『無意象詩』的第一個簡單的結論:『無意象詩』是指詩中沒有形體的詩。」但因為意象是透過感知或經驗想像,而自然浮現腦海。而不是沒有「沒有形體」(具象)的詩,就是無意象詩。沒有具象的詩,仍可能透過聽覺意象、觸覺意象、嗅覺意象、味覺意象、覺知意象等,產生意象。這是第一個謬誤。
 
  文中:「我們可以再為『無意象詩』的探討得出第二個結論,即:『無意象詩』不得含有視覺上的『形體』,但可包含其他感覺上的『現象』。」同上段所述,有感覺或經驗想像等,就能透過聽覺意象、觸覺意象、嗅覺意象、味覺意象、覺知意象等,產生意象。這是第二個謬誤。
 
 文中說:「文學上所謂的意象是必須先有形象,形象必須有形體為骨架,神經科學的理論只是取了主體感官的感覺卻丟了客體的形體,並且忽略了詩人的語言形式的詮釋,結果像是綁架了文學,逐漸把文學上的「意象論」帶往一個缺乏文學性的地方去,那個地方不需要透過語言對客體的詮釋,只要人的感官及其覺能,忘了文學創作與展示的媒介在於語言文字,作者及讀者是憑藉語言文字才得以在意識的轉化下產生意象的。」文學可以透過朗誦(聲情傳達意象)、聲光音響、說書、口傳等表現,不一定都要見諸文字;音樂可以使人產生舒爽,也可產生夢幻、忘我的意象;盲人也可以透過點字(符號)等創作文學。如上二段所述,這是第三個謬誤。
 
 文中主要引簡政珍在〈詩人的凝視〉說法:「形象和語言交融成為意象。意象是書寫的產物,藉由語言而存在。」如前述,意象不只因創作才產生,意象無所不在,只要你能感知。不因你寫或不寫而存在或不存在,只要你能覺知感受,意象自然存在。這是第四個謬誤。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認為:「意象,是作者的意識與外界的物象相交會,經過觀察、審思與美的釀造成為有意境的景象。然後透過文字,利用視覺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傳達,將完美的意境與物象清晰地重現出來,讓讀者如同親見親受一般,這種寫作的技巧,稱之為意象的浮現。」文中也強調「視覺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傳達」,亦即不只是視覺意象,還有其他感官意象亦同,與前述神經科學的理論有所呼應。
 
 舉例來說,以蘇紹連《無意象之城》〈果實冥想〉詩中前兩行來說:
 
  我不想活在一些交錯的
  密佈的甜味裡
 
 我,就是一個個體主體意象;不想、活、一些、交錯、密佈,都可算是認知(覺知)意象;甜味是味覺意象。有詩友提出林燿德的一首詩的詩句中,有「大眾、生活」等詞,都是群體意象。「黑、白、灰」,都是顏色視覺意象。因此,意象只要有腦海活動,是無所不在的。
 
四、結論:
 
 綜上所論,意象不只是詩的基本元素,也是腦海覺知與活動的基本元素。
 
 蘇文說:「我們得到探討『無意象詩』的第一個簡單的結論:『無意象詩』是指詩中沒有形體的詩。」但意象是透過覺知或經驗想像,而自然浮現腦海。而不是沒有「沒有形體」(具象)的詩,就是無意象詩。沒有具體形象的詩,仍可能透過聽覺意象、觸覺意象、嗅覺意象、味覺意象、覺知意象等,產生意象。
 
  因此,綜觀蘇紹連與詩友們的「無意象詩」理論與說法,這是非常重大的認知謬誤。目前正紅火的「無意象詩」,也許應該正名為無具體形象的:「無具象詩」。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