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4月 27, 2018

六堆 客語

●大榕樹同庄頭伯公 /陳寧貴
入庄右手片
有一頭百過歲大榕樹
大榕樹下
係我等个庄頭伯公

逢年過節全庄老嫩大細
都會捧豐沛牲醴去拜耶
伯公透年透月
會保佑庄人逐儕平安

我等細孲仔
有時節會跋上大榕樹搞聊
佢个恁長鬚咕
分風一吹
就蓋像
偷偷伸入我等背囊抓癢

熱天个暗晡夜
阿順伯會去伯公下据弦仔
好聽个音樂
像幼幼个風
分逐儕聽到一身清涼

六堆客籍文學家研究 /鍾屏蘭(屏東教育大學中文系教授)

●利玉芳
利玉芳給將來欲做文學創作及客家文學創作之後進晚輩,一些具體建議時說: 有感動就寫出來,雖然有時會斷(思緒)「,但是想到了愛搶快拿出來寫,有時寫好久久再拿出來看心情沒共樣,再修改。 創作有時係一個衝動、生活个感覺。作家的頭腦常常像地球樣子無日無夜儘轉,想愛捉著精神的語言感覺,筆就按呢動起來,有感動个時節假使係沒拿筆記起來會睡毋落覺蓋痛苦,寫好寫壞不管,就愛把當時个衝動、感動搶快記錄下來,盡像完成初步的記憶存檔,頭腦清楚的時節再來整理完稿。」

●馮喜秀
他自言:能用客家話寫的書,送給親友、鄰舍,或學校團體 當做是學習客語 教學客語和研究客語文學的最佳教材 是件最為高興的事。他為了傳承客家文化和客家語言,出錢出力;更難得的是內、外孫回來,一定用他最標準六堆的客家四縣腔與孫子們交談,或教他們背他創作的詩,也指定他們要背熟唐詩三百首,以及千字文…等。他想起目前的年輕朋友,在眾人面前不敢用客家話交談,很不以為然,他非常希望由客委會的帶領下,所有的薪傳師及客家籍的老師、家長們共同努力。期待著能把說客家話的風氣,帶到臺灣每一個角落。同時他還用客家話說到活絡客家語不要讓客家文學消失方面,第一要在:用字用詞、詞句亇轉換使用研究上下工夫。另外,他還提到仰仔分客家話(字詞)生命起來,他認為將語言文字生命起來,就係將客話用文字表達寫出來。這毋單只係文學,也係文化亇一切。表達作品─詩、散文、小說、劇本那一種都好。為著客家文學、文化傳承,不管寫好毋好,就大膽寫、憨憨寫、多多寫!

●陳寧貴
他滿腔熱血的對後輩期許,他認為語言必須有文字,才有根,才不會失傳;平埔族文化消失殆盡,原住民文化,剩下耆老會說而沒文字,客家文化若沒有文字記錄流傳,很快會步著這兩種文化後塵,年輕一輩的人不知失去文化的悲情。所以他認為客語教學書寫非常重要,由簡入繁,先教小朋友用客語寫一行詩再進入兩行詩,再互相觀摩,這個方法持之以恆,小朋友才能會講了又會寫。教育好新生代,讓新生代以客家人為榮,六堆才能風光長存;客委會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說是「雷厲風行」推動「四海大平安」,呼喚客家語族的原魂,是令人感動的;小學的母語教師,客語族的薪傳師, 也隨著客委會的腳步,推動母語的傳承,客家語表達無礙之後,自然會有令人驚豔的客語文學的創作出現。

●曾貴海
他認為客家的原始社會結構就是一種生命的哀愁。但唯有了解苦難哀愁的人, 才能真正的活著, 這種特色有正面也有病態的一面。從正面來說,貧困促使客家民族藉此勤奮向上,由讀書改變社會地位,遠離窮苦邊緣。就病態的一面來說,這些知識份子很可能在追求社會地位的過程中拋棄、隔絕、切斷了客家,這是很弔詭的事。比方說,佳冬出身的醫生不在少數,但真正回鄉服務貢獻的卻是屈指可數。客家的改變由於空間的開放、社會結構及價值觀的改變。空間的開放,打破內外的界線,經濟文化的對流、城鄉共構化,造成外來文化的湧入、客家元素與菁英份子流出,語言、文化的改變,造成「客家社會河洛化」。時間一久,整個客家的文化就會被沖淡淹沒,客家的生活方式和記憶也面臨被遺忘的危機;再者,客家社會結構由傳統農業轉向工商業,造成價值觀的改變, 亦是無法抵擋的時代潮流結果。 客家的危機在於族人沒有建立一個,「回歸故鄉」的價值觀,讓客家語言、文化主體逐漸消失,原有的價值觀成為次級的、不重要的,這是當前最大的危機。所以他一再強調:「詩是一種文化的重生,特別是對客家。詩歌是記憶的重生,透過語言、文字喚起讀者的記憶,進而重新探索、理解、詮釋生活的世界。眼前看似平凡的景物,透過詩人的思想重構與情感表達,可以讓讀者重新去體會和感受,喚起過去的生活史與作品產生對話和感動。詩人就像是魔術師,化平凡為神奇,這也是詩歌美學的價值與意義。」因此年輕人要盡量用客語多多創作。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