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27, 2008

認識福佬客

http://www.hakka.gov.tw
/ct.asp?xItem=10727&ctNode=1031&mp=298
認識福佬客


文化自然的融合

「福佬客」是部份客族在台灣墾殖與移民時面對強勢團體而形成,其間有些物競天擇的無奈,或因通婚和居住在福佬人強勢地區,語言和生活習慣轉化為福佬人。然而今日不管是客族或任何族群,要追溯、振興其民俗和文化,都應給予正面鼓勵。畢竟中華文化是集合各族智慧形成,台灣美麗斯土,也融合了漢、土的辛勤血淚,方才於焉形成。

從台灣拓墾史中分析,如今在閩南語系中被同化得了無痕跡的「福佬客」,是文化自然融合的產物;相對的,在客族主要分佈地帶也有「客福佬」群出現。此外,無論是客家或閩南的建築、生活習俗或是信仰,我們在在都可看到,除了保存原民特色外,都有向所遷居土地認同的傾向。這種「新」、「舊」之間的調合,正是「多元刺激文化發展」的不變定理,也是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茁壯的原因。

中研院社會所副所長張茂桂表示,我們應該以族群活動的「嘉年華」來看待,族群之間因為接觸,自然產生融合。福佬客的出現與近來的平埔族群一樣,都是緣於「尋根」心理。以歷史的角度來看,一元的制度或文化,若長久單線發展,遲滯不變,則必定僵化衰頹。由此看來,在台灣,無論是客家、閩南、土著民族或所謂的「漢族」,應該採取更兼容並蓄的眼光,來吸收、尊重其他的文化。



福佬客形成原因

一九六三年,已故民俗專家林衡道把南彰化一群自稱有「客底」的人,命名為「福佬客」。若不是從禮俗信仰上來推溯,福佬客與閩南族群已難分辨,尤其在彰化平原的客家居民,福佬化的程度更是徹底。

早期自大陸渡海來台的漢人移民,多來自閩粵兩地,閩籍居民泰半為漳、泉二府人氏,粵籍則為嘉應州及潮州、惠州的客家人,在清朝時,漳、泉、客三族人群涇渭分明,但今天,除了桃竹苗和美濃等地客家文化還非常突顯,其他地區的客族已與閩南族群融合,成為「福佬客」。

「福佬客」並不太知曉自己的祖籍或血統源自客家,尤其彰化平原的客家居民,福佬化的程度已相當徹底,要找到能講流利客家話的人相當困難,且有不少人認為自己是閩南人,只能勉強從民俗學上「天公爐」的形式和放置的位置,或是從宗教信仰來推溯客族的遺緒(編按:客家人天公爐放在屋外,福佬人置於正廳且形式互異;客族宗教信仰多崇祀三山國王廟及義民廟)。

根據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許嘉明調查,「福佬客」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可能:
移民。因當時粵省移民,先到閩南語系的地區接觸、學習過閩南語;
海禁。由於清朝「海禁」的緣故,嚴禁廣東居民渡海來台,因此客族來台人數不如漳、泉州多,為求在閩南文化圈中適應,總得做某些融合;
自救。清代駐台的官吏除了對具有「圖謀不軌」的事關心之外,一般移民的狀況近乎自治,移民間「大欺小」、「強凌弱」以及「分類械鬥」的事層出不窮,人數較少的客族為了自救,不是團結聚集一隅,便是與同處弱勢的漳州人聯合;
通婚。漳客聯姻的結果,今日許多人已認為自己是漳州人。

無論清代台灣各地區幾近「移民自治」狀況,或是日據時代日人除了知識份子和城市多所管制,鄉鎮多採「放任」態度,因此地方的「治安」需團結自衛、「經濟」需互相依存自給、「交通」又不便,自然會產生自我或尋求認同意識。

但是今日人際互動頻繁、文化融合迅速、經濟差距也不大,年輕一代再也難分辨祖籍,文化、婚姻混合的結果,這種「分界」也不合實際。


福佬客的聚落分佈

清康熙中葉以來,客家人開始大量從大陸渡海移民來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客家移民因為不同的原鄉、來台時間、登陸口岸,以及拓墾地不同的環境,而產生程度不一的差異。

南部地區的客家人,以高屏二縣的六堆地區為重鎮。「六堆」是清康熙時客家人為了協助清軍對抗反抗軍,及保護鄉土所成立的團練組織發展而成,後來還有遷移至恆春半島的滿州、車城者。

中部地區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台中盆地以東的丘陵地帶,彰化平原的永靖、埔心、北斗,八卦山脈西側,以及南投的部分山間盆地。

北部地區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桃竹苗地區,開發順序是由濱海、平原、山區。清道光年間,台北平原的客家人因閩粵械鬥而二次遷移到桃竹苗地區。

花東地區的客家人,最早在清代由客籍士兵打通竹山到玉里的古道後促成「客人城」。而來,日治時代才有大批來自六堆、桃竹苗地區的二次移民,光復後還有從西部平原遷來的三次移民。

有關台灣客家祖籍,以廣東省饒平縣為最多,廣東省海豐、陸豐兩縣次之,台灣北部的客家俗稱「海陸客」,而南部屏東縣之客家俗稱「潮州客」;至於宜蘭縣和台北縣的一些鄉鎮、桃園縣北部、台中縣山城地區、彰化平原及八卦山脈西側、雲林縣西螺、二崙、崙背地區、嘉義新港、大林、北港、阿里山和台南縣的一些鄉鎮,以及屏東縣的潮州、屏東市和恆春半島地區,其實早年都還是客語區,現在多半成了「福佬客」,客家話都已消失殆盡,後代子孫只有在溯源時,才會發現自己的客家血統。


信仰

信仰是福佬客地區遺留客家文化傳統很重要的一條線索,雖然可能因為搬遷移居而造成對於某些地區是否為客家聚落的誤解,但大抵來說,因信仰而興建的廟宇仍不失為理解福佬客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山國王一直是客屬人士的守護神,三山國王廟可稱為客家人的索引,有三山國王廟就有客裔在附近;而都市化地區則只能證明客裔在此貿易、出入。彰化縣共有34座三山國王廟,多分佈於南彰化縣。雲林地區在斗六「前粵籍九庄」地區、西螺地區、大埤鄉的新街都有三山國王廟的蹤跡。

根據劉還月先生調查彰化縣境內至少有四處義民祠:彰化富貴里的懷中祠,為清代十八義民而建的廟;永靖鄉永西村的英烈祠,為閩客械鬥事件中客家犧牲82位壯丁,地方士紳感念而建祠供奉,此一事件也促成鄰近客家人連庄保衛的想法,永靖、社頭、埔心、員林、田尾等地七十二個村落組成聯庄會。埔心鄉的義民村也有一座忠義廟,也供奉著協助官方對抗盜匪而死難者的忠義公。個別廟宇包括:溪湖荷婆崙霖肇宮、員林廣寧宮、西螺廣福宮、西螺廣興宮、竹塘醒靈宮、斗六順天宮等。


建築

據師大應用美術系賴志彰教授研究,八卦山麓自大村南邊至二水北邊這十六公里帶狀聚落,是福佬客相當多的地方。社頭、田中一帶的蕭姓、朝興翁姓、田頭賴姓、石坑趙姓、員林江姓、內灣陳姓、員林挖仔何姓、田頭與東山黃姓、林厝詹姓、東山曹姓、社頭劉姓等,至少有五十座以上民宅為客家聚落。社頭月眉劉宅團圓堂護龍長度為全台之冠,有十三條護龍,並入選為歷史建築百景。

賴志彰發現,八卦山麓的福佬客民居空間形式分為:山麓下的帶狀居住模式;莿竹環繞的圍場與地形變化的庄頭;背山面水的空間形式;多護龍、多院落、或左右不對稱的平面佈局;堂、宮、廟、宗祠多重混雜的神祇信仰;多圍水田、屋前禾坪、宅後果園與山林的農事耕作空間形式等。

另外,在平原上則有更多的客籍民居。永靖鄉饒平客陳宅餘三館是國家三級古蹟,格局完備、雕飾莊重。埔心黃宅、永靖高厝安宅堂等都是仍保留有客家特色的民居建築。至於雲林地區客家建築與民居的特色多已不復存在,僅能從門楣上的「堂號」或墓塚上的祖籍來做推估。個別建築民居有崇遠堂(張廖家廟)、社頭劉宅、埔心黃宅、西螺七崁、阿善師墓園、七崁武術牌樓、石雕公園、田尾公路花園、八堡水圳等。


美食特產

福佬客地區在美食小吃特產上幾乎已完全看不出純正的客家風味,不過一些小吃特色上仍可略見福佬、客家兼容的蛛絲馬跡。

雲林縣大埤鄉也是福佬客的大本營,由地方流傳的一首念謠即可窺見客家文化的遺緒:大埤頭,客家天,做酸酸,呷甜甜。其中提到的「做酸酸,呷甜甜」就是酸菜,醃漬的食物是客家飲食上的一個重要特色,其中酸菜就是本地的一大特產。芥菜為醃漬酸菜原料,大埤種植面積一千五百公頃,百年以來一直提供全台近八成的酸菜貨源。

麻糬以及米食餐點,也是客家美食的一大特色。彰雲地區的福佬客地區,彰化、西螺的麻糬均頗富盛名,但其麻糬製作的形式卻早已脫離傳統客家麻糬,沒有內餡、也不具一大團麻糬再用手抓其需要的份量食用的特性,而早改採單個的包裝方式,不過其文化根源應還是來自客家。

另外,在永靖、社頭鄉間的餐廳,其廚師烹煮的菜餚雖早已福佬化,但仍可從蛛絲馬跡中發現些許的客家味道,如醃瓜煮豬肉、醃漬的瓜類就是客家美食的特色。據劉還月先生調查,竹塘一帶二度移民的客家人,他們的日常生活仍過得相當客家化,醃瓜、醬菜、酸菜湯仍是宴客的主角。

彰雲福佬客地區正是濁水溪流經區域,彰化平原以及濁水溪沿岸孕育了多種全台第一的農特產品,名聞全台的濁水米、濁水溪河床砂地盛產的西螺大西瓜、西螺醬油王國以及彰化大村巨峰葡萄、社頭的芭樂、田尾的花卉等,荒地變良田的墾拓過程,是先民胼手胝足努力拓墾的結果,也是屬於福佬客這一特殊族群共有的榮光。


多元文化尊重

歷史學家強調,假如一定要強分不同文化間的「優勢」與「劣勢」,則這種文化的相對落差重要的一環,必是因為人口多寡等因素自然形成的,而不是靠口號、及非自然的外在強勢強逼區分,我們尊崇每一地方民系都有它的特色,但不必過度畫地自限,忘卻「百花齊放始芬芳」的道理。

在多元文化取得共識、自然發展、彼此尊重的考慮下,「文化台灣」遠比「政治台灣」更需及早建立,重要的是,無論是心懷「故土」或「斯土」的人,心態上都應具備以「客」為「家」的精神,如此才不會自我放棄文化茁壯的機會,也才是真正的「客家文化」。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