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0月 08, 2008

置身于苦難與陽光之間

朱立立 ﹕置身于苦難與陽光之間

-- 非馬詩歌的意象世界



詩人常常是寓言家,但決不僅僅是那種傳統意義上道德故事的制作者。詩人往往憑靈光閃爍的感覺驅策充滿感性的語言,最終水到渠成地顯現生命的抽象意義。美籍華人作家非馬在一首題為《今天的陽光很好》的詩作中,借畫家特有的視角洞察生存現實的表象及實質,以畫面的自然發展巧妙地完成了一則寓言的抽象。詩歌首先以從容不迫的筆調徐徐展開一幅令人心悅神怡的畫卷,「藍天」、「白雲」、「小鳥」、「綠樹」以及「蹦跳的松鼠」和「金色的陽光」,一系列光明亮麗生机勃勃的意象喻示了人類淳朴動人的理想;然而畫家對此卻陷入了疑惑,現實生活的複雜豐富給予了他巫師般的敏銳與直感:「但我總覺得它缺少了點什麼/這明亮快活的世界/需要一種深沉而不和諧的東西/來襯出它的天真無邪。」這種預感即刻得到了證實:「就在我忙著調配最苦難的灰色的時候/一個孤獨的老人踽踽走進畫面/輕易地為我完成了傑作。」詩的前後兩部分形成了對照,明亮快活的世界被沉重灰暗的世界所滲透,天真無邪的幻想在孤獨老人所象徵的人世苦難面前,既顯現出人類希望的光亮也被襯托得單純柔弱而顯出理想的某種虛幻性。詩人並未因此而沮喪,相反,他以深諳生活辯證法的理性態度觀照理想與現實的悲劇衝突,詩篇告訴人們:人類注定置身于苦難與陽光之間,置身于現實與理想的衝突之中,唯有在這種既定的悲劇處境中直面現實人生才能完成人類生命的「傑作」。敏感的讀者還可以感覺到詩人對自然淳樸的和諧和理想境界的深摯溫存的愛心和執著明確的眷戀,故作沉著平淡的語氣並不能掩蓋住「孤獨的老人」所帶來的凝滯沉重的陰影,其間隱隱透露出詩人對人類命運的宿命般的認定和憂患,同時也因其正視命運的積極姿態表明詩人對人間黑暗面不妥協的挑戰傾向。

全文→http://home.comcast.net/~wmarr9/pinglun-zhulili.htm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