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亮 / 客家老茶廠的故事
我親愛的好友:
早期曾因許多民眾口耳相傳的「摸骨相命」,而一度聲名大噪的新竹縣關西鎮,不僅曾在清朝末年創下台灣墾拓史上,罕見由原住民與客家人攜手開發的成功案例。也是全台排名第一的「長壽之鄉」,自日據時期至今,80歲以上人口始終維持千人以上,今天百歲人瑞且高達11人,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家也將近250人。
好山好水的關西,更是早年台灣茶外銷鼎盛時期最重要的產製重鎮,勤勞儉樸的客家人在氣候溼暖的關西紅土上種植茶葉,至今也有百餘年歷史了。早先以外銷為主的紅茶與綠茶為大宗,包括日本煎茶在內;至六○年代後產製的烏龍茶或東方美人茶,甚或由李登輝前總統親自命名的「六福茶」等,都曾是外銷市場的寵兒。可惜八○年代以後,市場結構從外銷轉為內銷,加上國人多偏愛高山茶等因素,使得關西茶業由炫燦歸於平淡,茶園從4300公頃大幅萎縮至今日的200公頃,原本茶香飄搖的丘陵幾乎被大型主題樂園或高爾夫球場所鯨吞,茶廠也從35家驟減至六家。
所幸今天關西仍保留了兩家超過70歲的老茶廠,繼續在歷史的洪流與環境的變遷之中,逐漸轉型為兼具茶葉產製與觀光休閒的文化產業,見證台灣茶葉外銷曾有的輝煌。
乍聽之下彷彿官股事業的台灣紅茶公司,其實是關西羅家所創的本土私營企業,前身為日據時期的「台灣紅茶株式會社」,今天除了持續每年生產十萬斤以上的茶葉外銷外,也完整保留了當年的紅磚廠房,屹立在車水馬龍的中山路與老街之間,並名列新竹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現任掌門為第三代的羅慶士,廠長則為羅慶仁。
羅慶士表示,儘管公司於1937年才正式成立,但之前就自有茶園,提供茶菁給合作洋行。他說當時台灣各地茶廠多半僅將茶菁製成毛茶,經由茶販轉售至台北大稻埕精製,再透過洋行或日本商社行銷至世界各地,茶農或茶廠的利潤受到層層剝削。為了解決其間的不合理現象,並爭取地方茶廠的最大利益,他的祖父羅碧玉乃毅然在昭和12年(1937),號召羅氏家族為主要股東,會同羅家所經營的茶廠及地方仕紳,以羅家近百甲赤柯山茶園為後盾,共同出資出力組成「台灣紅茶株式會社」,並在大稻埕成立聯絡處辦理外銷事宜,直接與國外買家接觸,不再透過洋行或商社中介,堪稱當時少有的創舉了。
羅慶士說早在三○年代,台灣紅茶就已作為運往日本的「獻上茶」(貢品),而公司所建立的精緻茶廠,創立的自有品牌「台灣紅茶」,1938年即榮獲台灣總督府頒發「再製紅茶特等賞」。而日據時代以迄光復初期,公司直營或合作的茶廠超過19家之多,經過粗製、精製、拼堆、包裝後的紅茶,大量外銷日本、美國、歐洲及澳洲等地,每年直接外銷的茶葉高達百萬磅,當時同業無人能出其右,更擠身為當時全台十大貿易公司之一。五○年代綠茶更成功外銷北非利比亞、摩洛哥、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東非的衣索匹亞等國,歷年來外銷抵達的港口多達八十多個,遍及全球五大洲,成功地將台灣茶葉推向國際舞台。
由於大環境的急遽變遷,茶菁供應量嚴重不足,使得大型茶廠盛況不再,甚至無法繼續存活,例如桃園縣龍潭鄉超過百年的協益製茶廠,就在去年劃下休止符,悄悄轉型為休閒餐廳。台灣紅茶公司則在2004年,將閒置的部分木造廠房與倉庫改為「茶葉文化館」,將舊有的製茶機具、包裝、茶箱、賞狀,以及外銷噴字的鐵皮嘜頭等文物,配合老照片與相關文史資料作完整的展示,並不定期舉辦畫展或音樂會,傳承台灣茶業發展經驗與歷史文化。
羅慶士表示,從牆上琳瑯滿目的木箱噴漆字樣展示,也可看見台灣國際地位的變遷:例如日據時代外銷木箱上為Made in Formosa,光復初期改為Taiwan Free China,退出聯合國後,包裝上不能出現China,但依據規定必須印上產地名稱,戒嚴時期乾脆就以「中華民國台灣製」的中文字樣外銷非洲,蒙混不懂中文的外國人,居然也能順利過關。
而屹立關西牛欄河親水公園南畔,比台灣紅茶公司更早一年成立的錦泰茶廠,目前傳承至第三代的羅吉銓說,一九三六年祖父羅景堂以一介茶農,憑著無比的毅力與勇氣,於關西中山路上創立茶廠,開張後第四年就榮獲新竹郡聯合茶品評會紅茶二等賞,受到日本洋行等激賞,從此開啟紅茶外銷的風光歲月。至一九五五年更擴大規模遷址於中豐路現址迄今。
羅吉銓回憶說,當時由大伯擔任總務,二伯負責廠務,四叔管理機械,五叔則負責外銷,只有他父親老三慶維務農。現年六十八歲、原本擔任藥劑師的羅吉銓,則在退休後接下二伯羅慶熾的棒子,他驕傲地表示,家族成員大多活到八十歲以上,至今仍有九十歲以上的多位長輩,而一家人也始終緊密團結、共同經營,從未有過分家的念頭,充分彰顯了客家族群強烈凝聚的家族意識。(摘錄2008年12月新聞周刊)
您永遠的好友 德亮敬上
其他老茶廠照片
請看德亮部落格:
http://blog.yam.com/teliang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