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祖宗聲
失根的客家人
http://hakka.ncu.edu.tw/hakka/modules
/tinycontent/content/paper/paper90/05_13.html
【文╱謝毓濱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只要是接觸過客家即常會聽到這句話。但客家人真的做到了嗎?
從歷史上可知,客家人註定為「客」。從北方多次遷徙,後與南方少數民族相處造就許多非漢語之底層成分。曾經在戶籍上也被認為是廣東人,而「客家」這個詞是在客家民系產生後才出現的詞。 在《現代漢語方言概論》1一書中,共介紹九種漢語方言。其中官話與客家話非以地名而命名,除官話分布廣泛,從北京到新疆皆有其使用者;客家話則是唯一非以地名命名之地方方言。
客家人了解每遷徙至一處即要適應當地環境,並且也會受到鄰近語言的影響。因此客家話身上蘊含許多地方方言與少數民族語言的特色。如:客家與畲族、客語與贛語(即江西話)、客語與粵語。
中國南方因地狹人稠,當地客家人多會說其他方言,成為多語人。學習多種方言動機,大多是因通商、就學、管理與交際之因。在台灣,客家話在客委會成立後,流失速度有減緩趨勢。其他優勢語言如華語是官方語言,人人皆需學習,這是在所難免的。閩南話在台灣是使用人口數僅次於華語的語言,自身也有語言流失的問題。只是流失現象比客家話緩慢些。難道客家語言使用是因其他優勢語言打壓,才造成使用人口減少嗎?客家人不願使用客家話的心態又是如何呢?老一輩都說這是背祖了,為何還是不願意說客家話呢?這也許跟客家人的民族性有關。不過筆者未深入研究此領域,不敢妄下結論。
曾看到客家人對於不會聽說閩南話而感到自卑,這是因為他身處在閩南人的環境。不過就算學會以閩南語溝通,客家話使用地位何在?是家庭語言嗎?
筆者猶記初到中央,曾至某菜包店消費,在結帳時筆者知悉店員為客家人。因此以客家話與店員溝通。不過,該名店員雖聽得懂客家話,卻僅以華語回答筆者問話,不願以客語回應。或許都市客家人多會隱藏自己身分,成為隱形客家人,客家話只能私底下交談吧!
「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這句祖先的叮嚀,隨著客家命脈流傳到下一代,要我們勿數典忘祖。一個客家人在家族內不會說客家話被長輩說忘本,而在外不會說閩南話成為嘲諷對象。若您是一個失根的客家人,您會想重溫客家話、學習閩南話?還是說華語呢?這也許是個人身分認同的問題!
2 Comments:
客家話要重新正名為『主人話』,那就會反客為主了.
客家話已是個名詞,這與主人話有何關係?
客家人的遷徙造就客家這個名詞,難道永遠都是客人嗎?客是與主相對。對於原住民來說,所有漢人都是客人。請問您的反客為主是什麼意思?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