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10, 2010

2009客語文學概述

2009客語文學概述
黃恒秋

一、前言
認知「客語文學」的意涵,包含了臺灣客家人的直接母語經驗與間接臺灣經驗發展出來的作品。是指居住於臺灣的客家人,以臺灣的生活發展經驗為軸心,使用客語所展現出來的文學作品,此乃臺灣客家文學的真正版圖。
臺灣戰後客語寫作和客家意識的覺醒有關,也和客家運動的發起有很大的關係。自上個世紀八○年代末期以來,詩人作家開始投入客語詩創作,客語書寫因而得以落實於文字化,開啟了臺灣客語詩寫作的新局面。因此在各個演變的過程當中,反映出每個時期不同特色的文化內涵,也表達了對新時代意義的一種關懷,使客家文學得以呈現出「多音交響」的面貌。
客語文學可以劃分為「民間文學」及「創作文學」二大類,在這二大類中又有交叉融合的作品,凸顯出不同類型的客家文學意味。2009年的客語文學現象,可從這幾個角度進行觀察。
二、客語創作文學
(一)作品發表
客語文學作品,發表於《客家雜誌》客臺語專刊、《六堆風雲》雜誌、《笠》詩刊、《掌門詩學季刊》等刊物,作者有陳寧貴、曾貴海、張芳慈、邱一帆、利玉芳、江嵐、黃火廷、李得福、葉日松、張捷明、羅秀玲等人,是今年度主要的創作陣容。文類以客語詩居多,散文次之,短篇小說又次之,作為母語傳承並以兒童為寫作對象的作品明顯增加。
至於報紙副刊則較少刊登客語文學作品,僅自由副刊偶而可見,成長有限。

(二)客語創作比賽
全臺各地成立了客家專屬部門,進行客語復甦計畫,鼓勵客語寫作活動的舉行。教育部國語會亦有本國語推動措施,客語教學、客家語推薦用字是主要運作的重點。
本年度參加客語創作比賽作品數量甚多,估計超過四百份以上。包括:
1、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舉辦「客話臺北風情(客語詩詞)」徵選,現代詩組由邱一帆〈四季,行入草山〉獲得優選,童詩組由張淑玲〈看 臺北〉獲得首獎。
2、教育部舉辦「閩客文學獎」比賽,臺灣客家語分組得獎作品有:社會組現代詩徐碧美〈自從認識妳〉,散文張捷明〈山會帶恩轉屋〉,短篇小說黃學堂〈板模頭家〉,教師組現代詩鍾麗美〈問天--記八八水患〉、散文謝杰雄〈紅柿〉、短篇小說曾秋仁〈山茶花〉,學生組現代詩邱懋景〈雙峰母山〉、散文彭瑞珠〈阿金姊个雜貨店〉、短篇小說古秀上〈山狗太傳奇〉等。
3、新竹市、基隆市、臺北縣教育局舉辦客語文學寫作比賽,有詩、散文、小說、翻譯等項目,參加作品反應熱烈。獲獎作者有葉玉嬌、林櫻蕙、廖惠貞等人。
4、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辦的2009「臺灣文學獎」客語新詩創作金典獎,由劉慧真作品〈歷史講義〉獲得。
5、民間舉辦的第7屆全國客語童詩創作大賽(新竹縣客家文化發展協會主辦),分為學童組、社會組進行,已累積了豐富的成果,提供客語文學作品寫作與教學的趣味。

(三)專書出版
本年出版的客語文學著作有九種:現代詩集黃恒秋《客庄鄉音》,散文集吳聲淼《大將無漀》、李得福《錢有角》以及張捷明《大哥畢業旅行》《下課十分鐘》少年文集,馮喜秀《麼人最快樂》兒童故事集、鍾振斌《阿兵哥,入來坐》童謠集。而曾先枝、鄭榮興編《客家三腳採茶戲選讀》,劉泰祥編《撬冬》客家七字諺語第三輯等著作,是屬於客家戲曲、謠諺閱讀文本的出版。
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舉辦的「客話臺北風情(客語詩詞)」徵選得獎作品,則以繪本形式出版了專輯。
三、結語
綜合2009年客語文學創作狀況,相較於前一年是有持續成長之處,但總體來說,多是傾向「接受獎助」的功能項目為大宗,詩人作家的投入與作品數量增加,是受到政策推動的鼓勵,參加比賽活動成為最大的出路,顯示客語意識仍嫌薄弱的「隱形」現象,創造力有待加強。我們希望在客語文學創作、教學領域努力耕耘,用客語寫出有感情、有思想的文學,延續並創新母語文學與文化。
至於大眾媒體發表園地十分有限,客語文學的傳播、流通未受重視,是臺灣多年以來的弊病,弱勢族群的生活現實,應是多元文化發展需要改善之所在。
2010.10.15

-------


回應--

黃恒秋本文--2009客語文學概述,看似熱鬧,真相是--客語書寫作品,陸陸續續有人創作,零零星星有人發表,創作者熱情溫吞,閱讀者似無若有。也有客語書寫者,壯志逐年衰,成了台語書寫者。其實,台語書寫之前程,亦是坎坷難行,客語書寫者,不必--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如今,母語書寫創作,是命運共同體,要爭取更多社會資源,以維護這盆火苗。

-- 陳寧貴

----------------

主 編:邱一帆
印 行: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電 話:(02)2203-5124
傳 真:(02)2205-1828.
I S B N 978-986-83804-2-4
(平裝)定 價:新台幣140元.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