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8月 02, 2011

火眼金睛

讀生理學教授,科普作家潘震澤
---文明與人的生物性相衝突
他具火眼金睛
以一篇短文
卻能掃描道盡現代人病根

然而回歸從前
已不可能

傷害我們身心
的外在現代環境
與現代食物
很難消失

適者生存的演化
一刻也不會停止
-----
http://news.chinatimes.com
/forum/11051401/112011080300535.html

觀念平台-文明與人的生物性相衝突
【潘震澤】
 現代社會出了問題;這一點,不需要什麼社會觀察家也看得出來。像現代交通更為便捷,人與人的距離卻似乎變得更遠;通訊設備讓人隨時保持聯繫,但人與人的感情並沒有更親密;各式各樣的聲光娛樂,填補不了人心的空虛;各種便利機械與設施,造成更多人四體不勤,需要靠額外運動維持健康;食物供應的無缺與精緻化,使得肥胖成為現代流行病。再者,醫療日新月異,控制並消除了許多惡疾,人類壽命也不斷增加,卻有更多人罹患難以根治的慢性疾病。

 現代生活的一切便利,都是在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學會了控制能量的方法,靠著消耗龐大的能源才建立起來的。只不過人類對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依賴,也大幅改變了地球生態與氣候。且不提石化能源終有耗盡之日,只怕在那之前,由溫室氣體引起的全球氣候改變,就已經造成人類社會的浩劫。

 面對這種嚴峻的前景,許多先天下之憂者發出呼籲,要人改變生活方式,回到工業革命以前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這麼做是否可行暫且不論,根據遺傳學家威爾斯(Spencer Wells)在《潘朵拉的種子》(Pandora’s Seed)一書提出的說法,現代人面對的許多問題,早在一萬年前人類放棄狩獵採集、改行農業生活起,就已種下惡果,工業革命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因此真要回到從前,還得回到更古早的年代才行。

 人類在發展農業之前,以狩獵採集方式在非洲草原生活已有幾十萬年之久,並多次向外遷徙,足跡遍及全球;人類的演化也大部分於此時期完成,好比善於儲存能量的儉約基因、喜好漫遊出走的天性、習慣生活在百來人的小群體,發展出互利的道德觀,以及創作「無用」的藝術品等。至於人類從四處獵取動物與採集植物為食,到安定下來種植作物,馴化家畜,是受到天時地利的影響,但人類也因此走上了不歸路。

 農業社會的好處明顯可見,壞處則逐漸現身:食物供應的充分與穩定,造成人口激增,導致城鎮、制度、階級、國家與軍隊的出現;社會財富的累積與分配不均,造成強奪與防衛的爭戰不休;人畜的親密接觸與人口的密集,造成傳染性疾病增多,大規模的瘟疫史不絕書;再來,農業社會養活的人口雖多,但因食物種類單調及傳染病增多,健康狀況反而要比狩獵採集的祖先差。

 歸根究柢,現代人的許多問題出在人的生物性與人造的環境有所不相容:好比廿四小時的人工照明,無所不在的背景噪音,以及如影隨形的工作壓力,讓人焦慮、失眠甚至精神失常;高熱量但營養不足的垃圾食物充斥,以及靜態的工作與娛樂,讓人腰圍逐漸增加,出現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在在讓人無所遁逃於天地之間。

 曉得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只不過敵人往往是人類自己的生物性,而益增困難;這或許是另一種進行中的演化。(作者為生理學教授,科普作家)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