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
正如攝影機迫使畫家重新構思他們的藝術,網路也逼我們檢討印刷的可能性。網路非常熱門;例如讓你在網頁間穿梭的連結,或你還沒看過就被點擊超過一百萬次的影片。哈佛大學荀拉史丹中心(Shorenstein Center)最近的報告指出,雖然我們通常不把紙張當科技發明的產物看待,紙其實是科技的產物──而且是人類史歷史最悠久、最成功的發明之一。網路可以同時使用多個程式,導致注意力缺陷症般的焦躁,相對之下,不連結的書是種祝福。看似印刷品的弱點,反而是強處:書的安寧與冥思,正是我們世界最缺乏的品德,如果印刷是冷的,有紙張的溫暖加以平衡。不像使人眼花的電子書與Vista螢光,書的每頁都會輕柔地折射所吸收的光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通常會列印幾分鐘之內讀不完的文章。我們翻書頁,感受紙的重量,在空白的地方寫筆記。紙本身也表達訊息:毛邊暗示一定的文雅,手指能觸摸厚度與質地,翻頁帶給文本自己的動能。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1/112011100600462.html
(本文摘刊自允晨文化新書「書本的危機」前言,該書作者為Anthony Grafton)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