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月 18, 2016

電子書

讀了本文,表示電子書將是主流,我們早就養成看新聞不看報紙的習慣了,如今電子書正在清除老人對紙本書之依戀,  終究電子書轉成紙本書將無必要!
---------------------------
【關於出版,和未來的文學史】
前兩天讀到一則新聞,說在法國巴黎有一間書店採取「隨買隨印」的方式進行銷售。顧客可以從店內三百萬本電子書裡選擇喜愛的書,付款後,隨即有專門的機器立馬將書印出來。
即便最終仍是訴諸實體的紙書交易,但這樣的模式似乎跳出了一般紙/電對立的觀點,傳統書店因應電子書威脅做出的革新,無形中也銜接了兩者。
如果連書都能夠跨媒介遊走無礙,不禁讓人思索,「出版」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眼看著書市江河日下,出版界一片哀鴻遍野,傳統定義下的書本應該不是本質所在。但以台灣電子書的趨勢看來,也不會是下一波重塑出版形貌的潮流。
當讀者轉往線上,隨時都能開啟更深入、更多元、更無限的閱讀狀態;而同樣持續不斷多元化、分眾化的社群媒體、網路平台上,時時刻刻都有新的書寫在發生,這時出版者還能做些什麼?
如果說閱讀才是出版之所存在的意義,那麼當書真的已經無法滿足無限多元的閱讀需求時,也許我們需要更具破壞性的創新才能重新定義出版這件事。
讀者與創作者同時趨向多元化、小眾化,也讓人忍不住對未來學院中的文學史感到好奇。眼下的文學史多半植基於傳統的出版產業之上,足以入史的文學現象或紀錄,必定極具影響力,而在網路尚未降臨的時代,影響力想來和出版品的銷量相關。那麼在個人即媒體,讀者四散各自找尋閱讀樂趣的今天,傳統框架下的文學史如何可能?
日前執編《2015臺灣詩選》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走過三十餘年的老牌詩選,這次選入的94首詩裡,最後一首是選自詩人的個人臉書,儼然宣示著某些轉變的到來。
無論將來文學史是否要仰賴大數據才能撰寫,又或者出版要如何才能找到適應本質的生存之道,其實都不是我能回答的問題,與其說思索,這樣的文章充其量也就是滿腹牢騷吧。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