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月 02, 2007

看見新年




每個人遠遠的
就看見自己
站立成
威風凜凜的101大樓

大樓渾身綴滿
閃爍著千千萬萬雙
熊熊燃燒的目光

摒息間,突然
目光一一爆炸開來
噴射出晶瑩亮麗的歡呼聲

台灣的天
亮了!

●睹著新年(客語)

逐儕佇遠遠
就睹著自家
企成
威風凜凜介101大樓

大樓身項
閃閃聶聶千千萬萬雙
著火介目光

透毋出氣間,突然
目光一一爆炸開來
噴射出晶鬧鬧介歡呼聲

台灣介天
光囉!

See New Year

Everybody far
See oneself
Standing
101 majestic-looking building

The building is sewn all over fully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pairs glimmer
Sight of blazing

Get rid of and stop one, unexpected
Sight explosion come one by one
Spray the sparkling and crystal-clear cheer

Day in Taiwan
On!

3 Comments:

At 10:38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447143&extra=page%3D1

good music

 
At 12:55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創市際:
2006年上網率創新高 網路使用邁向全民化

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調查發現,台灣2006
年上網率創下新高記錄,有近6成民眾連網,上網人口達
1185.6萬,其中20代上網率最高,40代上網率破5成,顯
示網路使用正邁向全民化。

  創市際在2004-2006年所進行的調查當中發現,在過
去一個月,台灣10歲以上的上網人口,已在去年(2005年
)突破5成,衝破千萬大關;今年(2006年)更高達1185.6
萬,上網率接近6成(59.1%)。顯示網路媒體的使用已漸
漸深入台灣民眾的生活當中。

  進一步以網路使用程度進行分析,就整體而言,台
灣的上網人口不但具有日漸普及的趨勢,過去一日曾經
使用網路者比例也屢創新高。受訪民眾中表示,過去一
日曾經上網者,從2004年的36.1%已提升至42.5%。顯示
台灣民眾網路依賴程度亦日漸提升。

  隨著網路使用的普及,2004-2006年間,各年齡層
之網路接觸率亦越顯提升。使用程度最高的年齡層為
20-29歲以及10-19歲的族群;而30-39歲以及40-49歲之
民眾上網率,成長幅度最高。

  在2006年的調查當中發現,10-39歲的台灣民眾上
網率已超過75%。而40-49歲的族群則是首度超越5成,
有55.3%的上網率。50歲以上的民眾亦有17.6%的上網
率,相較於2004年有長足的成長,亦反映網路上的銀髮
勢力正在崛起當中,而網路的使用正邁向全民化現象。
    
  網路的快速發展以及各項條件的成熟,讓網路漸漸
成為僅次於電視的第二大媒體。2006年的網路環境也隨
著整併風潮以及WEB2.0等創新服務的普及,而越來越受
到矚目。

  創市際執行長江義宇表示,網路具有媒體與各項服
務整合的特性,使得網友的依賴程度日深,具有成為第
一大媒體的態勢。目前網路上的內容多針對較年輕之網
友而設計,針對40代以上網友提供內容或服務,將會是
各網站拓展觸及廣度或是目標區隔的重要方向。

  IPSOS TAIWAN總經理錢志遠也表示,從目前各種市
場調查研究中發現,網路已經在公司與消費者之間的互
動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且影響力將會隨著網路環境的
整併風潮與創新服務的普及逐漸加深。50歲以下的上網
率已接近6成,顯示利用網路協助消費者資訊收集的時
機已經成熟。

 
At 11:48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什麼是台灣?什麼是客家?

【文/謝佳玲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來到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的第一個學期就快要過去了。在這個學期裡,我覺得每天過得忙碌又充實──總是有唸不完的書和功課。除此之外,也受到了許多思想上的衝擊,想了許多過去從來沒去想的事情。

其中在課堂裡提到的「認同」,似乎是個根本無解的問題,卻常常拿出來被討論。在「台灣美術」的課堂上,老師從第一節課就告訴我們,她的目的不是要讓我們去了解「什麼是台灣美術」,反而要讓我們更加不清楚「什麼是台灣美術」──因為它根本上是個「認同」的問題。我們曾經在課堂裡討論到「我們要怎麼向一個外國人介紹台灣?」「外國人眼中的台灣是什麼?」(其中有許多有趣的答案,包括台灣人會讓一家大小四五口都坐在一部摩托車上,或是街上有許多的廣告招牌……而這些可能都與我們自己想向他們介紹的「台灣意象」大大不同」)
「到底什麼樣的描述可以真正代表台灣?」──或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這牽涉到對台灣的「認同」與「認識」。

在學院裡上到有關「族群」的課程也離不開「認同」。身為「客家學院」的一份子,免不了要去思考「客家文化」的精神與內涵到底是什麼?「到底誰才算是真正的『客家人』?」進來學院以前只覺得自己對「客家文化」一點都不了解,
想要來認識一下,後來才發現「客家文化」的輪廓愈來愈模糊,這與「認同」有關啊!我們所看見的「客家文化精神與內涵」也許根本就是一群人的建構與想像,那是他們共同的「認同」,那麼實際上的「客家」到底是什麼?目前似乎還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不過就像我們社文所所長吳學明老師曾經告訴我們的:先不要急著去定義什麼是「客家」,等到跟「客家」相關的研究愈來愈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見那個答案。所以?了要解開謎團,相信之後在學院的日子忙碌只會有增無減,只能和學院裡的同學互相勉勵:大家一起加油吧!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