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29, 2008

吳德亮 / 煮茶論詩懷季野

吳德亮

親愛的詩人及茶友:

詩人瘂弦曾說「一日為詩人,終身為詩人」,因此即便在二、三十年前就逐漸淡出詩壇,而在茶界大放異彩,成了茶人普遍推崇的茶藝大師。但在許多文壇好友的心中,季野永遠是個傑出的詩人。因此特別應文訊雜誌邀稿,就季野的詩與茶做一個綜合的懷念:

季野最早在詩壇嶄露頭角,是在詩人瘂弦主編的《幼獅文藝》時期,以及七○年代的「詩宗社」叢刊,還有當時由詩人管管、張默兩人在南台灣發行的《水星》報紙型詩刊等。1972年創世紀詩刊復刊後,成了創世紀詩社首批新生代同仁並曾任主編。不過或許是浪漫的天性使然,季野對自己曾經嘔心泣血創作的詩,從未妥善加以保存或整理,更遑論結集成書了。即便1979年經由好友林文義的邀約,由「水芙蓉」出版社出版的《西格奈里的故事》,也是與林文義(散文)、詹錫奎(小說)所合著。

我在大學時代即與季野相識,當時他不僅是活躍的詩人,也已經是個帥氣挺拔的陸軍軍官。由於每次碰面時,我騎乘的150CC偉士牌機車稍嫌「偉大」的臀部總是他揶揄的對象,因此當1977年6月,詩人洛夫主選的《中華文藝『詩專號』》中,看到季野寫的〈歲初懷友—風花雪月寄德亮〉一詩,其中「150CC代表一種速度和雄偉」就讓我大笑不已,不過讀完末段,又讓我熱淚盈眶了:

夜深時,你只是你自己
把畫布鋪成美好的床
讓世界以各種好看的顏色睡在上面
自己卻成為它們的
風花雪月

季野的詩,駕馭文字的能力與意象的拿捏均十分精準,以〈溪想〉為例,流動的小溪巧妙地隱喻了戒嚴時期禁忌的兩岸話題,也有強烈的超現實意味:

激戰的兩岸屬於傳說
妳是一股輕愁
蜿蜒自群山的疊鎖
今夜
如此仰臥
妳竟是一匹抽搐著顏面的月光

季野的詩雖從未結集,但卻頻頻出現在國內的大小詩選中,如《八十年代詩選》、《當代詩人情詩選》、《中國現代文學年選》、《幼獅文藝四十年大系》、《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創世紀詩選》、《中華現代文學大系》等,顯然無論角色如何改變、時空如何轉移,好詩永遠是不會寂寞的。1975年3月由詩人張默、管管編選的《新銳的聲音—當代25位青年詩人作品集》,當時年輕的季野就有了不凡的詩觀:

「理論以及根本超出理論範圍之外的爭論,都極度使我感到疲倦。我只願在默默的創作中去推動自己的生命,因之我的詩便是詩觀的具體存在,它是自足於內的,無法闡釋,亦不祈求任何同意和諒解」。

之後在《八十年代詩選》,季野的詩觀多了份「為生活而藝術」的理念:

「我喜歡詩,這是我寫詩最有力的理由,但我卻不十分明白我為什麼喜歡,其實喜歡也並不是很輕鬆的字眼,我的意思是說,以後我也許會寫不出詩來了。但是我肯定即使到那個時候,我仍然會讀詩、關心詩,因為寫詩這件吃力且不討好的是,帶給了我無盡的情趣,詩對於我來說該是生活,而不是文字」。

這樣的創作態度,表現在他1976年發表於創世紀詩雜誌43期的〈詩人的三十歲〉,對於日後淡出詩壇轉入茶界的心情,也依稀可見端倪:

僅僅是四橫一豎
竟然就是宣告宣告
一種乾涸
我已被拒絕
不再是河床或者兩岸
水聲和水流依然溫柔
滿心滿耳卻是低迴不已的離情

送給你這枝筆吧
這再也寫不出一句詩來的
還給你這條路
那怎麼也走不到盡頭的
明天起床
班 是仍然要上的

也不能不吃
世界
卻不再是我的世界了

季野於1980年代初期突然自詩壇消失,活躍於當時方興未艾的茶藝界,曾令藝文界朋友大感錯愕。不久又與詩人歐君旦、許丕昌共同創辦《茶與藝術》雜誌。儘管雜誌在當時引領風騷,開創台灣茶藝的先河,也成為台灣茶業首度提供文化發聲的舞台,許多論述或主張甚至一度被奉為經典,但終因走得太早、太快,不敵現實的「拖磨」而停刊,令人惋惜不已。

從季野的談話裡也不難發現他「棄詩從茶」的轉折:「飲食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母文化。以茶為媒介,透過感官的滿足,可引起精神的感動」。他說「把這美好的感動虔誠的作實質分,這是生活也是境界」。

文長未能一次刊完、全文請瀏覽德亮部落格:
http://blog.yam.com/teliang
或翻閱甫於2008年9月號出刊的《文訊雜誌》275期

您永遠的好友 德亮敬上

----------------------
詩人季野,本名季滇生,安徽無為縣人,1946年3月3日生,政戰學校畢業,曾獲1975年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創世紀詩社20週年詩獎、陸軍第四屆文藝金獅獎詩獎等。

季野於25歲開始寫詩及散文,第一首詩作發表在「詩宗社」叢刊《詩之芒》,同時發表〈童年〉於《幼獅文藝》。1972年創世紀詩刊復刊後,加入創世紀詩社,並曾任該刊主編與「消息詩刊」主編,作品多發表於創世紀及幼獅文藝、中華文藝、聯合報副刊等。1980年代淡出詩壇,活躍於當時方興未艾的茶藝界,曾與詩人歐君旦、許丕昌共同創辦《茶與藝術》雜誌,開啟台灣茶藝文化的先河。曾任〈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總會長,並創辦〈會心茶集〉,積極開拓台灣茶與茶藝的國際視野,培育茶藝界人才無數。不幸於2008年6月2日因病逝於台中。

季野詩作曾入選《新銳的聲音—當代25位青年詩人作品集》、《八十年代詩選》、《當代詩人情詩選》、《中國現代文學年選》、《幼獅文藝四十年大系》、《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創世紀詩選》、《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中國當代新詩大展》。散文選入《中國當代散文大展》、《人生船--作家日記365》等。

季野著作有《西格奈里的故事》(與林文義、詹錫奎合著、1979年水芙蓉出版),也發表過許多茶藝之相關論述,可惜均未結集。作為他的好友,我與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須文蔚正積極收集他發表過的詩與茶藝相關論述,除了陸續刊載於行政院文建會贊助的「台灣現代詩路」網路上(網址:http://dcc.ndhu.edu.tw/poemroad/ji-ye/),待機緣結集出版外,也在阿亮部落格陸續貼出,讓茶友們看看茶藝家季野作為一位傑出詩人的另一面:

●初雪

來了
是一種姿態
來了
就不再回去

醒了
是一種聲音
擴散在心中的
幽微
而且無盡

睡了
是一重顏色
覆蓋
又解釋一切

飛舞著
是一種季節
一種冷
一種完完全全不屬於自己的
真實

【選自八十年代詩選】

●歲初懷友--風花雪月寄德亮

嘴角上
總是我那首緣溪行的韻味
而你的緣溪行
是「偉大」氣概的
150㏄代表一種速度和雄偉

衝刺
是衣食外的一種必須
你是風
使全部裙裾向上飛起
你是花
使蜂與蝶匆忙和沈迷
你是雪
只在熱情時凝聚
你是月
高遠的掛在天空一角
是一隻欲張欲閉的
冷眼

而你甚麼都不是
夜深時,你只是你自己
把畫布鋪成美好的床
讓世界以各種好看的顏色睡在上面
自己卻成為它們的
風花雪月

【中華文藝雜誌1977年6月號、洛夫主選『詩專號』】

●詩人的三十歲

僅僅是四橫一豎
竟然就是宣告宣告
一種乾涸
我已被拒絕
不再是河床或者兩岸
水聲和水流依然溫柔
滿心滿耳卻是低迴不已的離情

送給你這枝筆吧
這再也寫不出一句詩來的
還給你這條路
那怎麼也走不到盡頭的
明天起床
班 是仍然要上的

也不能不吃
世界
卻不再是我的世界了

【1976年1月、創世紀詩雜誌43期】

●緣溪行─記一個舞女的故事

終日唱著一首流浪的歌
那女人
漂亮,但從來就沒有流浪過
坎坷的
是那張面孔
以及
小針美容後就顯得更加孤絕的
鼻子

總是下午四點鐘
在橋邊的美容院裡
哼呀唱呀的
把煩惱梳弄得整整齊齊
總是在夜晚
高高興興的隨著樂隊的節奏
讓不同的男人
把自己擁成各種優美的舞步

最遠的
是回家的那條路
由於唱不停的流浪的歌
由於一滿杯一滿杯的
啤酒
「強妳臥客」
及一些散不開的
屬於三五牌的
煙霧
那條路
便愈來愈曲折愈來愈
模糊

源頭
會是一片破碎的雲?
某個星期天,那支始終唱不停的流浪的歌,
沿著那條夾岸不開桃花的溪流一逕走了上去。
從此
就沒有再回來過

這算不得是傳奇,我想:
當然
最遠的
總是回家的那條路

註:「強妳臥客」者洋酒也有譯做約翰走路。今故採音譯,取其諧意。

【1975年4月創世紀詩雜誌40期】

●月之一

吉他
在懷中唱著
夜晚
等待在遠方沙灘上的一個女郎
鹹水,在皺紋中留著
大地以細砂的姿態穿過指縫
我看見
千古的故事變成愛情
沿著脊背爬昇

那時
我們正虔誠的俯跪
渴望去拍擊一面鈴鼓
月亮
就這樣從容的
自黑色的海水中走了上來

【1973年6月創世紀33期】

●月之二

每夜
淒苦仰首

是覥靦的舞者
陰柔的劍芒不肯傷及任何人

我早已識破
妳的高度只是一種無益的姿態
雖然
妳總是那麼虛偽的把笑容展開
我卻清清楚楚的看到:
妳身後的他們
以及它們在妳身後重重刻下的
苦難。

【1973年6月創世紀33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