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亮 / 觀音東渡VS台灣之子
我親愛的好友:
沿著虯虯蟠蟠的產業道路蜿蜒而上,下方山坡地稀疏的茶園內,一群頭戴斗笠的婦女正忙著採摘秋茶。名滿天下的鐵觀音茶不是只採春、冬兩季嗎?趕緊停車上前瞧個究竟,原來是一年最多可採七次的四季春,在秋天颱風剛過的午後,顯得格外嬌嫩。
儘管台灣的茶樹栽培與茶葉製造,大多係百多年前自中國所引進,但在茶業改良場不斷研發與台灣茶農的努力下,現階段台灣五大茶樹品種中,除了青心烏龍與青心大冇,其餘金萱、翠玉、四季春三者,卻是不折不扣的「台灣之子」。金萱即台茶十二號、翠玉為台茶十三號,係於一九八一年由茶業改良場育成推廣的新品種,四季春則是一九八五年由木柵茶農張文輝所發現。
鐵觀音既是茶種名又是茶品名稱,原產於福建安溪,至清朝光緒年間的日據時期,才有本土張迺妙茶師受託前往安溪引進茶苗,並在木柵指南山上的樟湖種植,茶園面積逐年驟增,至2000年已達110公頃,目前更擴及到鄰近的南港、坪林,甚至在海拔二千六百公尺的梨山都有「高山鐵觀音」的種植。
經過台灣茶農、茶商與茶藝界人士的努力,台灣鐵觀音不僅青出於藍地在栽種、外型、韻味、口感、價格等,均大幅領先安溪鐵觀音,近年中國在一片「向錢看」的風潮之下,鐵觀音為迎合一般民眾對「清香」的偏愛,也有明顯「綠茶化」的趨勢,發酵度嚴重不足,除了標榜「蘭花香」外,該有的「官韻」早已消失,讓來自日本、韓國等地的茶人紛紛搖頭,直嘆「觀音臉都綠了」。
命名深富佛教色彩的鐵觀音茶,相傳係於清朝雍正年間,由福建安溪的茶農魏蔭所「發現」:據說虔誠向佛的魏蔭每日清晨必獻清茶於觀音菩薩殿前,某日忽見寺旁石縫冒出茶樹,移至家中庭院種植成長後所製成的茶葉,沖泡滋味甘醇濃郁,且茶葉外觀呈現沉穩的鐵灰色,因此取名為「鐵觀音茶」;也有人說茶樹本係觀音托夢給魏蔭所得而名。
無論傳說的可信度如何,至少今天安溪最大的茶企業就叫「魏蔭名茶」,現任掌門為魏蔭第八代傳人魏月德。今年春末我前往福建安溪採訪時,魏月德就不諱言地表示,近年由於中國或外銷市場,越來越多喝茶人口喜歡清香型茶品,為了開拓更大客源,當地才不惜讓「鐵觀音綠茶化」。
所幸今天在台灣,鐵觀音仍保留了重發酵、重焙火的傳統作法,製程也最為繁瑣:從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後,經浪菁、炒菁、初揉、布包團揉、解塊、文火複乾、複揉;乃至初焙、揀枝、複焙、毛茶等冗長過程,尚需再耗費十餘天加以精緻焙火。初焙未足乾時,茶葉用布塊包裹揉成球形,並用手在布包外輕轉揉捻,再將布球茶包放入文火焙籠上徐緩進行反覆烘培,使葉形彎曲緊結,茶中成分藉焙火溫度轉化香與味。長時間布包造就的輕微二度發酵,更使茶葉由花香轉成花果香,並成就鐵觀音無可取代的「石鏽味」,也就是俗稱的「觀音韻」或「官韻」。
與一般茗茶的最大不同,在於鐵觀音特別注重喉韻,以及因焙火所產生的熟火香;加以茶葉本身特有的弱果酸味,飲來特別沉穩。不過在中國,市場早已清一色改為清香型的「綠觀音」,與木柵鐵觀音無論外型、湯色、韻味、葉底等都全然不同。不僅如此,採摘方式也明顯迥異,台灣大多為手工採摘,頂多就是為了加快速度而在手指套上刀片罷了。今日安溪則全部以鐮刀「割」下茶菁,著實讓我大開了眼界。
巧的是鐵觀音經由張迺妙引進台灣,第三代嫡系傳人張文輝卻意外地發現四季春。今天在貓空開設「晨曦茶坊」的第四代張進榮說,外界一直傳說四季春由他爸爸張文輝「選育所出」,其實是不對的,跟鐵觀音的由來一樣,四季春並非發明而係發現。
張進榮回憶說,父親當時為了燒柴炒茶,買下了茶園後方的鴨角冠山,砍柴時發現樹叢中有株不同茶種,萌芽期較早,每屆採摘春、冬茶季節都已老化了,因此從未採摘而任其隨意生長,幾年下來茶樹已經長得比人還高。當時他年紀還小,某天砍柴時不慎將其壓倒,乾脆就一斧將它砍了,等到來年春天,發現殘存又長出的茶菁居然還可採上二斤多,在惜物的心念下帶回,手工炒茶發出的香氣瞬間傳遍鄰里,因此以壓條方式繁殖了二十幾株,第二年繼續壓條繁殖至整片茶園後,未除蟲的母樹才功成身退而死,令人嘖嘖稱奇。
張進榮胞兄張信鐘補充說,張文輝本不想讓茶樹流出,但鄰居仍執意將其扦插大量繁殖,據說當時貓空山上炒茶,山下都聞得到香味,因此號稱「驚死人香」,由於每年可採六季之多,張文輝特別命名為「六季香」,因而張信鐘所開設的茶坊也以「六季香」為名。
※ 文長、未完:有興趣的朋友可上
德亮部落格
看完全文與圖片:http://blog.yam.com/teliang
您永遠的好友 德亮敬上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