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23, 2010

心靈的故鄉

客家詩重聲調.韻味 讀.唱都具特色

  新聞來源:客家電視台【徐慧玲 范群宏/台北】
  
  詩是最精練的文學,短短文句蘊含濃厚情感,詩也重視聲調、韻味,因此朗誦起來特別有味道,有許多作曲人還會把詩譜曲,成就一首動聽歌曲,客家詩人曾貴海的客家詩作品〞夜合〞,譜曲後就成為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主題曲,詩人陳寧貴把客家山歌意境帶入詩中,讓人體會到,詩不論用讀的還是用唱的,同樣令人著迷。
  
  詩人曾貴海作品〞夜合〞,描述客家婦女為家庭、子女無悔付出的偉大情操,動人詩句譜曲後,成為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主題曲,是詩人也是醫師、環保鬥士、社會運動者的曾貴海,對台灣有說不完的感情,他將心中理想化為一句句詩句。
  
  客家詩人 曾貴海:「一定要有很深的,很有意思的,這種社會、文化、歷史,人生的道理在裡面。」
  
  身兼多職,曾貴海的生活忙碌充實,回到家裡他還是不捨卸下詩人身分,常領著妻子小孩讀詩唱詩。
  
  曾貴海妻子:「我覺得這是他的理想,我就盡量的配合他,我們也常常聚在一起朗誦他的詩。」
  
  客家詩人 曾貴海:「我寫的詩很多,有新的作品,就叫他選好了就去讀,讀了我就給他獎品。」
  
  一樣忘情寫詩的還有詩人陳寧貴,高中時就加入主流詩社至今創作逾30年,一開始他壓根沒想到,能用自己的母語來創作。
  
  客家詩人 陳寧貴說:「我一開始沒辦法用客語寫,我先用國語寫再轉成客語,像我現在己寫15年,我20年前認為不可能用客語寫的想法,完全改變了。如今我已經能夠用客語直接思考創作,可見只要有意願有熱情,母語創作不是問題的。」
  
  年紀輕輕,20歲就從屏東到台北打拚,常會思念家鄉,陳寧貴說寫客家詩讓如遊子的他,找到心靈依歸。
  
  客家詩人 陳寧貴:「我寫客家詩最大的回饋,就像在外面遊蕩久了,回到家裡的那種感覺-----感覺回到心靈的故鄉。」

短短的詩句卻能表達出濃厚的情感,曾貴海、陳寧貴把對生命的感動,寄情於詩中、盡情體驗生活,不斷精進寫詩的美感、意境,希望把客家詩再向上提升。
-----------------

利玉芳.張芳慈詩作 看見女性韌性


【徐慧玲 范群宏/台北】


客家詩是台灣新文學的一環,而隨著女性地位提升,女詩人也逐漸嶄露頭角,不僅創作題材越來越多元,內容也突破傳統限制,而有新的嘗試與跨越,其中利玉芳和張芳慈兩位客家女詩人,利玉芳詩風大膽勇於創新,張芳慈善於捕捉親情與愛情,來看她們如何用細膩筆觸,將自己的生命歷練、生活經驗化成詩句,展現女性可以堅強,也可以溫柔的韌性。

人稱鵝媽媽詩人的利玉芳,30年前從屏東嫁到台南,和先生胼手胝足,開創養鵝事業,婚後忙碌的生活,卻反而開啟了她,詩的創作之路。


客家詩人 利玉芳:「因為詩短短的,不用馬上寫好,可以一邊煮飯一邊去處理。」

利玉芳喜愛大自然,在偌大的庭院中,種植花花草草,並且散步在其中,簡單的生活,就是她滋養客家詩最好的養分。


客家詩人 利玉芳:「生活是創作的根源,要很努力去體會,像今天有什麼很特殊的事物人,說了什麼話讓你感動,就記在心裡變成草稿。」

留著一頭及腰長髮,溫柔優雅,是女詩人張芳慈給人的第一印象,不過在20年前,她還曾經是參與還我母語運動的女鬥士。


客家詩人 張芳慈:「那天我就自己向學校請假,自己綁布條去立法院門
口,跟著很多鄉親走出去。」

還我母語運動20年後,張芳慈積極創作客家詩,用母語寫詩,讓她對自己的生命價值,有了更大的體悟。


客家詩人 張芳慈:「本來是休火山狀態,開始用自己母語來寫詩那時,就覺得自己的內部溶岩,那個力量感覺就很強,那時候有1、2年的時間,真的讓我有重整的感覺。」

利玉芳、張芳慈同為笠詩社、女鯨詩社同仁,詩作不論是抒發個人情懷,或是描述社會現象等,都融入女性的細膩觀察和角度,反映出女性處境及母性光輝,可以剛強也可以溫柔,讓人看到客家女性堅韌而動人的生命力。

---------------
向詩人致敬--「情繫客家詩」系列專題報導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客家人稱之為「五月節」,「五月節」的涵義,除了保留古代中原辟邪除瘴的「惡月」習俗,與楚文化祭祀水神演變的划龍舟的活動外,又因為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讓「五月節」具有多重深遠的意義,成為中國傳統重大節日。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是最精練的文學,短短的文句卻能抒發濃厚的情感。早期創作客家新詩的詩人並不多,仍以華語創作為主,但隨著鄉土文學論戰與還我母語運動,客家詩人開始覺醒用母語寫詩。詩人杜潘芳格率先使用客語寫下第一首客家詩,黃恆秋首度出版客家詩詩集,客家詩的書寫與創作,宛如一條長河,葉日松、張芳慈、利玉芳、劉慧真、陳寧貴、曾貴海乃至邱一帆等眾多詩人,在這條長河裡競渡,讓客家詩的創作有了新的跨越,並對整體臺灣文學發展有所貢獻。

詩人心客家情,客家詩人創作的題材,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延伸至鄉土與環境的關懷並擴大到人生的思考與國族意識。不但在內容上求新求變,詩歌的表現形式也加入了音樂元素,讓客家詩更容易琅琅上口,並成為教育下一代扎根客家文化的最佳教材。客家電視台從6月14日起至18日,推出「情繫客家詩」專題,以深入淺出介紹客家詩與客家詩人,介紹現代客家詩的源起與發展,也在端陽佳節向詩人們致敬。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