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及三地門藝術之旅紀錄
Catherine Yen
高美館及三地門藝術之旅紀錄
http://taiwanliterature.ning.com
/profiles/blogs/2997975:BlogPost:35330
九月初秋,ACC北三三和南三三共同安排一次有趣的高美館及三地門藝術之旅,參觀陳志良書畫展、高美館-當代義大利式生活展/紙房子展,並前往三地門參訪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屏東原住民文化園區、雷斌工作室以及到「風刮地」喝下午茶。這次共同參與的藝術之旅,促使南北三三小集會友緊密的交流,協議每年至少舉辦一次藝術之旅,更歡迎會友們踴躍參加ACC南北分會的例會活動。
「創作是一種信息,是一種與自己土地的對話」,藝術家陳志良書畫展「台灣山水與書藝」,在創作的過程中走訪全台灣各地進行攝影、寫生,經歷了搜盡奇峰打草稿的過程,進而內化為各種詩書畫的作品。藉由極簡的筆法-點與線的符號,透過極具設計感的構圖方式,筆墨之間蘊含了大自然的變化,創造出一種新的禪意,在水墨創作的領域中,塑造出屬於台灣本土的人文雅致氣息,於新思惟人文空間的展出,更加相得益彰。
高美館-「紙房子」特展,透過法國建築與遺產之城(CAPA)的策展理念,分五個單元「紙屋的童年」、「虛擬幻想的小屋」、「紙的異想家居」、「紙的時尚派對」和「探索.紙王國:一個人的小屋」展出,經由更多元而豐富的創意手法,提供觀眾對於「房子」、「空間」與「家具」有更豐富的想像與體驗,同時藉由「紙」素材的運用,延伸人、環境與生活美學的關係。另「新式幸福風:當代義大利式生活展」由義大利123Art總裁賽吉歐‧芬托尼(Sergio Fintoni)與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女士共同策劃,破紀錄地邀集了義大利各大頂級品牌,歷史性地首次於當代藝術美術館中齊聚一堂。超過30個義大利著名品牌還原南歐經典家居空間,融合了建築、設計、時尚、飲食文化、當代藝術,體現美學由生活紮根的意義。
目前進駐屏東原住民文化園區監督傳統石板屋建造的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是位關心原住民文化傳承的實踐者,在部落教導傳統手工藝,投入雕刻、陶藝等人才的培訓,研究傳統陶壺製作技術以及改良傳統的石板屋建築。以原民文化理論、傳統技術工法、傳承和創新的理念,為期一年培訓三十多位青壯年原住民於園區進行傳統石板屋建造。撒古流以大地的「頭皮屑」形容石版,隔代教養的傳承-曾祖父種植的60年樹木給20歲兒孫做為建屋的樑木,分享向樹木「借手臂」3支火旺、2支火焰的樹枝煮飯的原民生活智慧,顯示出與大自然的合諧共存,如今因政策的謬誤,必須違法三次方能取得材料從事修建,終莫名獲得保存傳統文化的美名。隨後參觀各族傳統建築物,為使建物活化而規劃琉璃工作坊進駐,成為超人氣的場域;原住民歌舞更是國際性的演出,長期出國與世界各地原住民部落作交流,其歌聲及鼓樂撼動人心,觀後會友們意猶未盡的與園區人員共舞。
屏東三地門部落亦有多位排灣族藝術家,其中雷斌便是致力於排灣族黑陶壺的研究、製作及文化紀錄,並成立黑陶壺工作室,長期進行文化技藝的傳承與保存工作。陶藝及雕塑為其主要創作形式,除了製作及保存傳統陶壺,作品更著重概念性,探討部落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所受到的衝擊。雷斌指出黑陶壺並非學術界單純的區分成公壺及母壺,而是依其裝飾的圖騰和所裝的食物各有專屬名字。
Karuvekuv,一個位於省道24線上的地名,在排灣族話裡代表「風吹過落葉窸窸結合,窣窣」的聲音,漢語稱做「風刮地」,這裡有一間「秋月的店」,這是撒古流與妻子秋月合開的店,充滿著排灣族藝術家的心血結晶。感謝媚珍除了協助安排參訪原民藝術家外,更推薦我們「秋月的店」,品嚐道地的小米吉那富,一點小米酒等排灣小吃,和分外的感動滋味。北三三執行長元茜等人更流連忘返,決定多留一晚感受三地門風情,南三三會友秀月和佩欣也熱情的招待她們夜宿「和園」,相信在彼此情誼的激盪下,十一月例會活動-「和園茶敘與Flamenco」必定精采可期,屆時邀請三三小集會友們再度踴躍參與。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