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月 10, 2017

檔案資料

現代詩的危機:意象生銹、语言老化/ 溫任平
---------------------------------------
我每天在网上讀30到50首現代詩,算它40首好了,10天便得细读400首诗作,一个月至少要读1000首诗,点评其中十分之一的佳作 。吾乐此而不疲,説不出根由。我在1958年在國内发表第一首诗(夠老),是大馬唯一汉语诗社的社长(职责),这份「義工」我問自己,我不做谁來做呢?
這份差事使我愈来愈了解当前诗坛的問题。现代诗似乎朝著4R的死胡同走去,令人感到沮丧。4R是 recycle, re-condition, re-package, reproduce 。Recycle 是循环再生、Re-condition 是修复,Re-package 是重新包装,Reproduce 是重新製作、製造。
在网络写诗的人,就某個意義而言,他們都是可敬的,他们比在网上贴垃圾的人可敬。就诗论诗,来自新馬港台欧美的许多汉语诗表现水平参差不一,而弱点与弊端卻大致雷同。许多作品裡沿用的語言、意象与佈局都有換湯不换药的现象。有經騐的诗人,他们在技术上翻新出奇,細心人亦不難洞悉他们作品的空虚。
詹宏志在《两种文学心灵》一书提到海耶克(H.A. Hayek)的论文<两种心灵>,詹宏志據此引申“意见型”与“感受型”的两种文学心灵。我对两种文学心灵的看法是:1)因情造文,2)因文造情。不平则鸣,有感而发都是「因情造文」;為了寫作(寫詩)而硬凑出來的作品,均為「因文造情」。
網絡瀏覽的速率快,一首詩或一篇散文掛貼在網上,除非特殊情況,否則無需24小時,問津者已寥寥無幾。
詩作者只好努力再寫,以配合網路的文學消費,與作品折舊的速率。詩人哪來那麼多東西寫?只好從自己內在的庫存裡搬出舊貨來「復新」,下意识的改头换面(re-condition ),上意识的旧瓶装新酒(re-package)。70巴仙的诗作,都是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说的:“机械式复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 )。因情造文的後果是急就章,抄袭自己,往別人的诗偷句。
像我这种「專業讀詩人」,只要读前面幾行,就知道對方要表达什么了。太阳底下本無新事,除了科技不断翻新出奇,科幻可以愈写愈匪夷所思外,人都離不开七情六欲与生離死别。
唐詩多風,宋詞多雨,現代詩兮則風雨交加。邇來讀現代詩有一種想哭的衝動,怎麼來來去去都是陽光月亮长窗走廊河岸陋巷霜雪海洋涙水河流幻象船上流浪?意象生銹,語言詞窮。風花雪月的意象语不是不可用,太密集了,幾乎每首詩都是程咬金的36道板斧,予人強烈的技窮之感。
建议詩作者回去翻閲10-30年前的舊作,如果你今日寫的詩還比不上少作,對不起,我找不到話安慰你。如果你今日寫的詩充斥80、90年代用了又用的生銹意象,我要告訴你:你退步了。如果你用的诗語言,还是过去那个老現代调调(the old modern tone),連词汇也顺手拈来,我要說:你不長進。
不必畏惧「後現代」,「後現代」詩人的花招百出,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台湾90年代的後现代诗,可以從60年代的羊令野、丁雄泉、管管、商禽...找到他们的前辈。在後殖民时期,在新殖民时代,生存空間壓縮,生存條件惡劣,「後现代」能「後」到哪裡去?為什麼要怕「後現代」?
對我而言,「後現代」讓意象變異,讓語言𧗠異,讓已經定勢了的詩出現轉機与生机。借力使力,是时候了。
2017/03/08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