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28, 2018

母語思想起 推廣母語的閱讀與書寫

在台灣的文學刊物中,這三分刊物非常特殊:內容全部以台語書寫的「台文戰線」,內容全部以客語書寫的「文學客家」,內容台客華語各佔三分之一的「台客詩刊」。主要的母語文學奬:客委會的「桐花文學奬」與教育部「閩客文學奬」。加上地區縣市母語文學奬,母語文學的推廣聲勢雄壯,但由於台灣母語教育,與一般人說寫脫節已久,成效的確有待加強。母語造字或羅馬拼音,其實一般人要經過一些時間學習,才能夠登堂入室的看懂。母語造字應以普遍電腦可以打出,不必要借助其他特殊應用軟體為主要考量。客語中常用的「我」,電腦就打不出來。母語要讓一般人都看懂,造字從「音」也要考量從「義」,或可較易推廣母語的閱讀與書寫。

●回應
曾耀德:哪個豬頭堅持客語的(我),一定要用人字旁+厓.,難道不會借用電腦可以直接輸入的字嗎? 這樣全國人民,不分老人小孩都會使用電腦打漢字

曾耀德: 是啊。台語的(我), 也沒有用(哇)啊。有看到使用(阮)和(我)兩種用法,就是沒有(哇).

劉正偉: 贊成。以前古代方言都是有音無字,都通用華文都可以念出來了

陳寧貴:建議一律改用「我」,那些不用電腦的人,只要用手寫,甚麼怪字造不出來,無助客語推廣。个直接也可用的,台語已經這樣用。正來「聊」不是也很好嗎。我其實就是水滸裡常用的俺。客家人到了外省曾被叫成我人,台灣的我人太天才,故弄玄虛,莫測高深,造出史上沒有的我。

林央敏: 贊同...應以電腦普遍可打出,而不必借助其他特殊軟体...這个原則。我一直(20年來)認為客語的第一人稱的正確漢字就是「我」,而非「亻厓」。第三人稱的正字就是「伊」,而非「佢」。各種漢語用同一字,只是語音有異而已,字義同。

母語是心靈
原鄉的歸途
歸途的月光



●王維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