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吳德亮找茶
喝茶有益健康,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同意;近幾年「喝茶養生」的說法尤其甚囂塵上,即便最簡單不過的罐裝茶飲料,電視密集廣告也從不忘再三提醒。不過,假如要進一步連同行禮如儀的泡茶功夫也一併納入養生範圍,恐怕就會被嗤之以鼻了。但壺藝家好友長弓日前到我工作室品茶,卻著實顛覆了我原本的看法。
日據時期就在台北大稻埕開設茶行的「張仁記」世家,儘管傳承至第三代就因父執輩鬧分家而在六○年代悄悄劃下休止符,第四代的長弓卻在茶界以手拉的「台灣岩礦壺」闖出名號,據說手中還藏有不少珍貴的台灣老茶,讓我「覬覦」甚久。忽然主動提出要與我分享,自然讓我喜出望外。
果然電梯門一開,就看見長弓吃力地抱著數個大紙箱蹣跚進出,原來為了保持原味,老茶就貯藏在他手拉的陶燒茶倉內,從1950 年代的武夷種,到60年代的木柵鐵觀音、70年代的南港包種等,大大小小約莫十來個。逐一以不同的岩礦壺沖泡,熱騰騰的茶香頓時溢滿整個室內。因時間久遠而呈現褐黃深沈的茶湯,不時透過白色的瓷杯反射窗外的閃電,接連好幾天的春雨則在玻璃窗上浮漾著濕漉漉的流光,彷彿也感染了那一份濃稠的喉韻。
連續品飲了十來款老茶,從午後一直持續至深夜,親自執壺掌茶的長弓一一訴說茶品的來源與歷史,除了中場休息用餐外,長達十個小時的沖泡與交談,卻始終氣定神閒地煮水、熱壺、置茶、沖泡、奉茶,不動如山地正坐在矮凳上,不曾起立或變換姿勢。既無需一般常見的計時器,也不用傳統的沙漏,精準掌控每泡茶的浸置時間,水溫的拿捏也始終恰到好處。我曾數度悄悄按下計時器,發現每款沖泡所需的時間居然分秒不差,讓我大感驚奇。
原來長弓從童年就耳濡目染隨祖父學茶,嚴格的祖父除了教導茶葉的知識,也傳授提肛與運氣之法,不使蹲坐泡茶過久造成脊椎或肌肉傷害,更能藉由氣功調養身心。因此長弓在泡茶的同時,臀部也持續提肛的動作,依照提肛次數與氣息的運作,計算所需的沖泡時間。而水溫則藉由觀察蒸汽的上衝或飄散來分辨。
每天為生活打拼,下班後還要拼土、拉坯、燒窯至深夜的長弓,年近半百依然氣色紅潤、明眸皓齒;顯然泡茶養生也是每日重要的功課吧?我不禁暗自佩服了起來。
◎吳德亮,沈迷茶香而無法自拔的詩人藝術家;開過多次畫展,也出過詩集、散文、旅遊文學、報導文學等20多本書,只因近年寫出《台北找茶》、《台灣找茶》、《普洱找茶》等五本茶書造成狂銷,而被媒體定位為「茶葉達人」,很反諷、卻不免竊喜。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