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在地文學的聲音
傾聽在地文學的聲音
●黃子堯
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台灣有了「台灣文學年鑑」,這是跟隨台灣「正名」運動與本土文學教育逐年增進的強度,終於促成一系列有關詩人作家的文史記錄,並能將其正式印行的見證。
所謂「年鑑」乃是透過有系統地匯集、整理上一年度的所有文獻、活動訊息,然後逐年編輯連續出版的「資料性工具書」。換言之,年鑑編輯是將前一年度的資料盡力蒐集、客觀呈現,然後逐年編輯出版,以即時反映該年度的新成果、新意涵及新趨勢,並藉以不斷累積史料的一項工作。
翻閱新近出版的「2007台灣文學年鑑」,進入豐富多元的年度文學總報告,舉凡文學創作、出版、研究及活動都有翔實的記述,包括文學人物、大事記、資料索引等的建立,綜合各種視角來體現台灣文學的發展。其中創作與研究綜述「新詩」的部分,指出這一年出版的詩集超過一百種,特別是新生代第一本詩集的出版佔了很高的比例,包含客語詩集的陸續問世,證明在不景氣的年代,仍然有可貴的文學聲響出現。
到如今,其實已經形成文學年鑑編輯的規範與體例,以台灣文學館為中心的團隊,除了持續編印「台灣文學年鑑」,同時規劃包含福佬語、客語、原住民語的「母語文學常設展」的多層次呈現。看得出來隨著國內藝文環境的大幅變動,關照今日為數眾多的展覽、活動,以及與國際文壇頻繁接觸的力量,在在顯示出國內的政府與民間藝文團體,對各種跨領域的規劃與運作形態,逐漸朝向以台灣為主體的方向,找到與國際文壇接軌的語言,成為親近在地文學的有效途徑。
在這個時代,當我等努力於文學的詮釋時,千萬不可套入意識型態和理論的的單一框架,導引讀者進入文學世界的真實位置,首先就是要先騰空自我預設的意識型態、文學理論以及美學立場,如此更能體會詩裡乾坤,更能欣賞文學的繁複繽紛,以及熱愛鄉土生命的殷實感。
深深期望文學館可以厚實台灣詩人作家作品的根基,鞏固文學創作的通行網絡與研究平台,但仍須加強留意,去發現民間從來不乏跟文學有關的文物建築,甚至文化地標可供建置。與其要求再設立一所全新的文學館來運作,倒不如繼續開發與接合民間既有資源,因而設立一所文學館有其策略與實際上的需要,可以說得來不易,但如何尋找自由歌唱的活力,如何發揮既有的公共資源,讓多音交響的在地文學的聲音充分顯現,理所當然便要成為公民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契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