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忘掉二○一二
先忘掉二○一二
老包
2009.12.9
親愛的讀者,上星期談到台灣社會惡水滾滾,馬英九集團政治復辟成功之後,也帶動了不少文化復辟現象,再加上本土派內部仍存在某些重蹈覆轍的因子,大環境相當險惡,因此我們有必要先搭起一座「惡水上的大橋」,以免可貴的民主生命力,全淪為惡水下的祭品。
而在上週末的縣市長選舉中,我想危機意識相當濃厚的選民,已搶先搭起了這一座「惡水上的大橋」。二○○九年十二月五日的這一場選舉,是台灣在不幸進入馬英九時代後,所舉行的第一場正式選舉(之前的立委補選或澎湖公投,都只能算是測試水溫的「演習」);同時也是本土派十五年來(從一九九四年起),第一次在沒有陳水扁介入下,所進行的民主試煉。選舉結果還不錯,民進黨攻下象徵意味濃厚的宜蘭縣,三個執政縣又穩穩保住,且整體得票率較之上屆大幅成長,老K則滿面豆花,貴為一黨獨大總統的馬英九,像個穿著名貴晚禮服在台上顧盼自得之「上流馬」,卻被發現晚禮服破了一個大洞……如此的不堪,實在大快人心。這證明了一件事:往昔馬英九的對手是陳水扁,如同碰到一個「魯肉腳」,每次都能輕易佔得便宜;但現在馬英九的對手是台灣人民了,再也不是魯肉腳陳水扁那樣的好夾好吃時代了,台灣人竹篙湊菜刀,反而後勁十足呢。
我會提出這樣的觀點是有道理的。民進黨現在是一個被「陳水扁因素」瘋狂壓榨後,一窮二白的政黨(失掉中央政權、國會席次微不足道、地方執政萎縮、企業不敢捐款……)黨內沒什麼超級政治明星在率領裝甲部隊,也花不起大筆的媒體廣告費,但這反而激起民眾的憐惜之心,主動給予溫暖,終造就了這一場選戰的有利結局。選後有若干媒體開始賣力稱讚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指其「領導有方」,是一顆新升起的超級明星,可以選台北市長,也可以選總統云云;當然也有媒體刻意拉抬蘇貞昌,指其可以選新北市(台北縣),更可直攻總統寶座……。我認為這些都是屬於不必要的,「魔鬼的誘惑」。外界基於民主政治的平衡原理,不希望台灣兩黨政治太早被國共聯手摧毀,當然會在選舉結果的解讀中,多方拉抬民進黨的士氣,但民進黨的政治菁英卻不宜有任何「勝選」的驕氣,而應更謙卑去面對台灣人民,感謝選民讓民進黨重生再起的勇氣。
我認為民進黨此時此刻,最好的政治態度就是「忘掉二○一二」,而不是動輒把二○一二的總統大選,拿來當題材消費。明年有五個院轄市長選舉,但更別忘了,二○一二總統大選之前,還有一個具有中央政權法定價值的國會改選!而這些都是在選區內一對一的硬仗,也都是考驗兩黨政治成熟度的層層關卡。如果民進黨在贏回宜蘭縣長後,僅一席次的增加,就馬上去編織總統夢,這固然有媒體效應,能夠創造媒體的故事性,但短暫的熱潮一過,選民會開始懷疑這個政黨的民主熱誠──難道政客都沒有犧牲奉獻的精神,而只求沾到權位嗎?因此,如果有人問我民進黨要如何安排人選,才能在二○一二年重新贏回政權?我的回答就是:忘掉二○一二,才有二○一二!民進黨現在當然就可以去規劃明年的院轄市長選舉,提前佈局也是好事,但若扯上二○一二,就顯得太權謀與驕氣,實在不是很恰當。
社會現在已拋出一個明確的訊息:那就是民進黨千萬不要洩氣,一個崇尚自由與民主的政黨,終究有機會東山再起。因此,民進黨基本上並沒有什麼困擾與煩惱,應該是比之前快樂的。然而我認為本土報和蘇貞昌卻是很痛苦煩惱的,而他們的痛苦只和個人的權位有關,較少顧及台派前途,這一點和民進黨的主體調性很不同。他們在煩惱什麼呢?原來他們一心一意想選二○一二的總統,但又捨不得放棄明年的新北市(北縣)選舉──一來有機會贏,二來又能藉此選舉營造人氣與聲望。現在的問題是,如果當選新北市長,又馬上投入選總統(可能要辭掉院轄市長),「豈不是被選民罵死?」因此內心一直很痛苦掙扎。我看到以上這一段新聞報導時,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這是和本土派支持者之間,喪失同理心的思維。試想,我們之間有多少人還生活在去年以來的夢魘之中,怎麼就有人開始得了便宜還賣乖了?這樣的習性也曾在二○○六年出現過。那一年的端午節,阿扁總統公開宣布「權力下放」(可能是有人逼宮,再加上他自己因家族金錢醜聞心虛所致),那一幕是令支持者傷心頹喪的悲劇,但在另一方面,去承接「下放」權力的閣揆,卻是喜形於色,在國會碰到老K議長時,人家「恭喜」聲不絕於耳,他也得意的笑開來;而此後閣揆的親信幕僚,與人餐宴聚會時,更是開心的炫耀他們得到了空前的權力,「連兩岸的事務也是我們在決定」,權力慾望嘴臉,徹底攤了出來。我們先不談所謂的「權力下放」,基本上是不符憲政體制的,但問一句話:當支持者在傷心絕望時,卻有人像中了樂透大獎般狂喜,這還算是「同志」嗎?我後來跟阿扁總統見面時,曾據此質問他:「總統的權力是我們這些選民所賦予的,我們當時又沒有要給那個人,你怎麼可以說給就給,而他也笑納?」阿扁總統可能是我們所不明原因的心虛,頭一直低低的,並沒有回答我的質問,後來倒是嘆了一口氣,悠悠的說:「唉,你說的沒錯,媒體還是很重要的」。至於這話是什麼意思,就讓大家去想像好了。
我們當然都很高興民進黨找回士氣,但若現在就在苦惱「是要當新北市長,還是要當總統」,這就是一種權位的詛咒,千萬不要如此自我膨脹。最近也有人提到什麼「謝長廷模式」,意思說謝在二○○五年先參選台北市長,落選後可直攻總統寶座,彷彿這是一條「選總統」的捷徑。我必須告訴大家,這是很嚴重的動機誤解。謝長廷當年是在綠營惡勢力的壓迫下,被趕鴨子上架選台北市長的(畢竟他已當過兩屆院轄市長)。但是一旦決定參選北市長,謝是想要勝選並就任的。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當時是反對他參選北市長的(我曾向扁建議由蘇參選,憑著本土報的支持──至少不會扯後腿,加上全黨大團結搶攻,蘇很有希望當上未曾經歷的院轄市長),希望他有機會參選總統,讓選民比較馬氏的台北政績與謝氏的高雄政績,因此在謝決定參選北市長後,不掩失望的去找他了解狀況。見面時,謝就是一心一意只談他的北市參選計劃,一句話都不提什麼選總統之事,甚至還興致勃勃告訴我他的經營北市藍圖,包括松山機場遷移、瑠公圳復活親水圖、老社區都市更新圖……林林總總,顯然心意已定,並不是後來別人所解讀的那種「本來就打算選輸,輸了再來選總統」投機主義。謝氏後來雖在「馬扁對決」陰影中,沒能當選北市長,但憑著那一股真誠,也拉抬了市議員選舉,兼及高市長選舉(阿扁在高雄不斷說陳菊的選舉,是「對謝前市長的信任投票」,本來有可能是自己想卸責,但反而促使陳菊險勝)。
總之,對待選民一定要有「真誠」,視選民如同神明,不要有投機心理。任何「選假的」念頭,都是對民主的褻瀆。我因此也相當反對綠營有人始終把台北市,當做是形式化參選的標的,所謂「反正不管派誰選,都選不上」,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民進黨曾因一九九八年,阿扁競選連任台北市長落敗,從此視北市為畏途,但那是「馬扁對決」時代的詛咒,現在來看,詛咒效應已漸遠去,民進黨應有企圖心,如同搶回宜蘭版圖那樣,把首都版圖拿回來;使人們口中的「中國城」,重新洗滌城市之恥,回到台灣懷抱,再起城市光榮感。當然,這個城市要有什麼內涵,或要如何扭轉馬氏留下的恥辱標記,這都要去請教謝長廷,因為他是真正做過功課的。首都台北市既然曾有一九九八年,讓連任的市長落馬的紀錄,到了明年,再演一次讓連任的郝龍斌為馬包袱落選,似乎也不是什麼不可能之事。
在上一屆的地方首長選舉,由於阿扁的權力傲慢及家族金錢醜聞因素,提名人選的過程,可謂亂七八糟(如指派一個和蘇所中意的毛頭小孩去選最大縣縣長,卻硬抝陳定南回鍋選宜蘭縣,又基於權謀私心,強迫謝參選北市長……),民進黨現在少了陳水扁這樣的權力型人物,反而環境清幽好做事。我們現在唯一要祈禱的是,希望陰魂不散的新潮流,以及唯一的本土報,能夠高抬貴手,讓民進黨免於被私心所拖累;畢竟這個民主政黨還在廢墟重建時期,就讓它少累積一些怨氣吧。而新潮流派系也應好好想想:如果連中國當局,在內部的機密會議中,都認定新潮流是一個「不必消滅,反而可以好好利用」的組識(參見中國流亡人士袁紅冰所著「台灣大劫難」一書,袁氏取得中國當局內部機密資料,詳細記載如何對台鬥爭,進而全面赤化台灣),那自己是不是應該從中有所醒悟,而不要再如此消費民進黨?至於那個時常與新潮流相呼應合作的本土報,也似乎可以縮手,不要再幫倒忙了,徒讓台派陷入難解的困境──只要它扮演好「大人」、「仲裁者」的角色,摒棄唯捧一人為最高指導原則,台派就能展現應有的生命力,也才不會掉入中國的圈套。
「台灣大劫難」這本書,因為內容有談到新潮流及本土媒體(都是老共密謀要「精緻對待」的對象),我們就很難在主流媒體看到討論的文章及報導,也不易如同當年那一本統派偽書「一九九五年閏八月」,蔚為一股閱讀風潮。但此書的資料內容有其可信度,反而統派那一本書全是編造出來的,被談論的程度卻相差如此之大,實在很可悲。如果我們一定要談二○一二,那就先看這本「台灣大劫難」吧,因為它的副標題就是「二○一二不戰而勝台灣」。而最近也常有人談到「民進黨要團結」,我認這個命題很弔詭。因為一般人都是「我當主角,你們來團結在我之下,為我服務」,而民進黨內真正展現過團結情操的,依我看也只有謝長廷一個人。一九九四年北市長初選,他輸給後起的阿扁後,立即為扁賣命,替扁阻擋強敵趙少康的侵略(即名聞遐爾的「每日一問趙少康」),並未袖手旁觀;公元二千年及二○○四年總統選舉,他執政的高雄市都為扁開出亮麗票房;二○○六年為了團結,他也向綠營惡勢力低頭,參選沒人想要碰的台北市長;二○○八年民進黨大破產後,政治菜鳥蔡英文出任黨主席,因有新系色彩傳聞,黨內反新系圈子串連抵制,加上本土報也不願其光環凌駕蘇,蔡領導威信非常薄弱……這個時候,最先公開力挺蔡的,也是謝長廷(在私下我也聽過有朋友向謝抱怨蔡的領導力,謝立即反駁,堅定主張要團結服從蔡的領導,我在場聽了很感動)……。但反過來看其他人呢?那些二○○七年初選輸給謝的集團(包括社團、媒體),就立即袖手說「放眼二○一二吧」,又是什麼樣的格調?
因此,我認為不管是新潮流、扁系、蘇系或本土報,都有必要向謝長廷學習一些人生態度及政治格局,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團結」?也才有助於台灣人從歷史教訓中(日治時代文化協會以來),吸取破解台派詛咒的超越法寶。下次再談。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