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24, 2007

方耀乾 / 台語文學發展簡史

台語文學發展簡史

方耀乾


目次

一、前言

二、清領末期(1885-1895):白話字西來

三、日治時期(1895-1945):台語文學的試驗

四、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1945- ):台語文學的再出發與興起

五、台語文學雜誌:台語文學的灘頭堡

六、台語文學作家

七、客語文學的發展與作家

八、結論:展望



一、前言

你是臺灣人,你頭戴臺灣天,腳踏臺灣地,眼睛所看的是臺灣的狀況,耳孔所聽的是臺灣的消息,時間所歷的亦是臺灣的經驗,嘴裡所說亦是臺灣的語言;所以你的那枝如椽健筆,生花的彩筆,亦應該去寫臺灣的文學了。……用臺灣話做文、用臺灣話做詩、用臺灣話做小說、用臺灣話做歌曲,描寫臺灣的事物。

--黃石輝(1930),〈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伍人報》9-11

台語文學的發展是遲到的而且是殘障的。台灣歷經荷西、明鄭、清領、日治與中華民國在台諸時期的殖民壓制,台灣人的諸多母語不是已經死亡,就是有如掛急診的病人,急需投藥、開刀救治。數千年來原本佔台灣總人口100%的南島語族,如今約僅佔人口的2%,其族語能否復振固不待言。來台約四百年,目前佔總人口 85%以上的客語及台語族群亦陷入同樣的境地。其語言無由發展,遑論文學佳構!黃石輝(1900-1945)於1930年的呼籲,如今聽起來猶如慈母召喚失語的浪子,但是相對的,也充滿了歷史的反諷。

1980年代,隨著本土化運動的興起,台灣意識增生,有關以台灣母語來創作的呼聲高漲。幾十年來,有關母語政策、語言規劃、語言學研究、語言教育、語言人權的學術研討會有數十場,投入母語台文創作的人也達到千人之眾,這顯示了台灣母語研究與文學創作日見發皇。此現象固然值得欣喜,但到目前為止,有關台語文學史的書寫竟然闕如。因此,就台語文學的發展做一個縱橫的耙梳是極其需要的。本文主要根據方耀乾的《台語文學的起源與發展》這本書節錄與修訂而來。

就傳統歷史文化的視角而言,最能代表台灣文學的書寫語言理當是台灣人的母語:南島語、客語和台語。這三類語言的書寫當中,台語文本超過97%,客語文本不到2%,南島語文本不到1%。其文學的書寫系統可分做三大類:羅馬字、漢字、漢羅合用。至目前為止,單篇的文學作品已達數萬篇/首,出版的單行本文學創作達數百本(這裡不包含一千多本的台語歌仔冊和客語傳仔),文類有詩、小說、散文、戲劇。可說累計了相當的厚度,也該是為台語文學做文學史耙梳的時候了。

本文將不觸及台灣的傳統漢文文學、流行歌謠文學和民間文學,暫只就作家的台語白話文學書寫做為介紹的標的,探討台語文學的興起與發展。

二、清領末期(1885-1895):白話字西來

文學運動常常跟隨著語文運動而來,不然就是結合在一起而同時推動的。台灣第一次白話文運動開始於19世紀下半葉。嚴格來說應該是從1885年7月由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49-1935)牧師創辦的《台灣府城教會報》開始的。它是台灣的第一份報紙,而且完全以台語白話字印行,自此台語白話文才正式有發表的園地。雖然它的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傳播福音、啟迪民眾與教內的聯絡,不過,連帶的也帶動了語言書寫的革命,漸漸的也刊載了一些稍具文學性的短篇報導和宗教詩。例如,周步霞的〈北港媽的新聞〉、巴克禮的《養心神詩》系列等。

何謂「白話字」?白話字可以說是台灣白話文運動的開路先鋒。「白話字」又稱為「教會羅馬字」,是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台灣所推行的一種用來書寫台語的文字,是一種羅馬字書寫系統,由馬雅各(James L. Maxwell,1836-1921)醫生於1865年自福建帶來台灣的。他在台南設立了傳教的本部,並以台語傳教,教導台灣人以羅馬字來閱讀聖經。雖然17世紀上半葉,台灣的白話文曾照射出微曦,但是現在新港語、虎尾語、淡水語已經成為死語(dead languages)。目前台灣人所熟知的台語書寫是從19世紀開始的。第一本白話字的新約聖經《咱的救主耶穌基督的新約》是在1873年由馬雅各牧師編輯出版,第一本白話字的舊約聖經《舊約的聖經》則是在1884年出版,最廣為人使用的白話字字典《廈門音新字典》是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1841-1921)牧師於1913年出版的,這些出版品對白話字與基督教的推展起了極大的催化作用。

三、日治時期(1895-1945):台語文學的試驗

1895年,中國清朝政府將台灣割讓與日本,台灣官方的書寫隨即由傳統漢文轉變為日文。於是,整個日治時期的文學書寫就形成了日語、華語、台語,還有漢文言文各勝擅場的局面。其中台語文則分別用兩種不同的文字系統來書寫,一是白話字,一是漢字。

白話字經過數十年的推廣與錘鍊,到了1920年代終於有了初步的成績。到日治末期,出版的字數累計超過數百萬字。就文學而言,單行本的文學創作集就有小說《俺娘的目屎》(1925出版)、《出死線》(1926出版),散文《十項管見》(1925出版)等,單篇的小說、散文、詩、戲劇就為數不少。由上得知,於1920年代,華語白話文書寫開始嘗試之前,白話字書寫的台語白話文就已經累積極為可觀的數量,更何況20年代華語白話文長篇創作尚未出現,而台語白話文就有單行本的小說、散文集的出版。這些長篇創作都是台灣新文學史上的先聲。只因為白話字一直在教會圈內使用,而鮮少為圈外人所悉,故其文學成就也就被忽略了。這時期的重要作家有蔡培火、鄭溪泮、與賴仁聲等人。

蔡培火(1889-1983),出生於雲林縣北港鎮,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理科畢業。曾任《台灣青年》發行人兼總編輯、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董事長、總統府國策顧問。1920年代提倡用白話字書寫台語,為日治時期台語文運動的先驅,所編纂的《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辭典》是戰後第一本台語工具書。著有散文集《十項管見》。

鄭溪泮(1896-1951),出生於台南縣永康蜈蜞潭,台南神學院畢業。曾任里港教會與嘉義東門教會牧師、高雄中會議長、《高雄基督教報》發行人之一。出版有《出死線》(上卷),是一部自傳性的基督教小說。下卷已接近完成,但因太平洋戰爭,美軍空襲屏東,原稿就在轟炸中被銷毀了。

賴仁聲(1898-1970),台中人,本名賴鐵羊,曾任楠梓教會、清水教會、二林教會、萬豐教會牧師。出版有《俺娘的目屎》、《刺仔內的百合花》、《可愛的仇人》等小說,為出版最多白話字小說的作家,小說具有濃厚的宗教性與社會性,描寫的多為一般的庶民生活,或因信基督後得救的故事。

到了1920年代,漢字書寫在台灣約已有260年的歷史,但一直是文言文系統,非一般庶民可閱讀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民主自由的思想、美國總統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1924)提出民族自決的主張、日本「大正民主潮」與中國五四運動深深影響著台灣的知識份子。為了啟迪民智、振興民族、破除迷信、提升文化,必須要有一種文體讓民眾易於閱讀、看報紙、寫信、寫書。雖然當時教會內的台語的文字化問題已經解決,蔡培火推動羅馬字也頗費了一些苦心,不過當時的知識份子死抱漢字情節,致使用台語羅馬字書寫不被重視而無由發展。所以,中國當時流行的白話文就被移植到台灣來。

當時有許多文化界人士寫文章提倡華語白話文,1922年陳端明首先掀起「白話文運動」,於《台灣青年》發表〈日用文鼓吹論〉,接著黃呈聰於1923年發表〈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黃朝琴的〈漢文改革論〉響應。1924年張我軍於《台灣民報》發表的《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與《糟糕的台灣文學界》抨擊台灣舊文學與舊詩人的文章,而引發新舊文學論戰。自此,中國白話文在1930年代「台灣話文運動」未發生以前,漸漸成為台灣漢文作家寫作的主要用語。

日治時期漢字系統的台灣話文論爭與鄉土文學論戰開始於1930年。1930年,黃石輝在《伍人報》發表的〈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引爆第一波鄉土文學論戰。隔年,黃石輝在《台灣新聞》又發表〈再談鄉土文學〉,郭秋生也在《台灣新聞》發表〈建設「台灣話文」一提案〉與《台灣新民報》發表〈建設「台灣話文」一提案〉呼應黃石輝用台灣話文創作鄉土文學的觀點,才正式點燃台灣話文運動的炸彈。

這次的台語文論爭大約從1930年 8月到1934年4月為止,將近4年。支持派是從普羅大眾的角度出發,反抗日本文化的殖民和中國白話文,思用台灣一般民眾最容易理解的話文來啟迪民智,所以黃石輝才來提倡「用臺灣話做文、用臺灣話做詩、用臺灣話做小說、用臺灣話做歌曲、描寫臺灣的事物」,鼓吹釘根本土的鄉土文學。整個論戰的篇目至少有80 篇以上,支持台灣話文的,主要有黃石輝、郭秋生、鄭坤五、黃純青、李獻章、賴和……;支持中國話文的,主要有毓文、克夫、點人、賴明弘、越峰……。後來演變成支持台灣話文派花功夫在台語漢字造字的問題上,反對台灣話文派鄙視台語無法成為文學語言,而且無法普及整個中國等等問題上打轉。1937年,隨著中日戰爭爆發,台灣總督府實行皇民化政策、官方禁絕報紙刊登漢文,台灣話文論戰無由為續,炮火遂漸消聲匿跡。

此次的論爭比諸1885年白話字的倡導更具火藥味。不過,此時期的台語文學成果卻乏善可陳。除了風行的歌仔冊與流行歌謠以外,只有賴和、黃石輝、楊華、吳新榮、蘇維熊、許丙丁等作家試用台語來創作文學,而且無任何的漢字台語現代文學作品集出版。

四、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1945- ):台語文學的再出發與興起

戰後,國民政府為了便利統治台灣,將台灣建設成反攻大陸的復興基地,於政治上、經濟上,採取高壓手段,施行極權統治。於教育上,採取剛性的語言政策,強力實施「國語教育」,規定使用改造過的北京語做「國語」,致使這塊土地的人民再一次無法使用母語來教育下一代,當然也就無法培養出用台語書寫的詩人、作家。

島內由於蔣介石(1887-1975)政權實施白色恐怖,戰後台語文運動的先聲主要起自海外:日本與美國。1960年在日本留學的王育德(1924-1985)繼承1920年創辦的《台灣青年》,而創刊的同名雜誌,主要在於延續其追求台灣人自由和幸福的精神,一面鼓吹台灣人獨立建國的理念,標舉台灣民族自決的精神,一面整理台語文,首創漢字羅馬字合用的漢羅文,目的在於運用本土文化資源啟發台灣民族意識,建立以台灣為中心的文化民族主義。而美國方面於1975年 8月15日由李豐明、陳清風、鄭良偉等人創辦了《台語通訊》,1977年5月改名《台灣語文月報》發行,是戰後海外第一份以推動台語文運動為職志的刊物。斯時,台灣還在戒嚴當中,此二份刊物又於日本和美國發行,對島內的影響雖然有限,但它對海外的台灣文化以及母語推廣有相當的促進作用,間接也影響了島內 1980年代的台語文運動。

國內到了1970年代,開始以「黨外」為名,推動台灣的民主,醞釀對國民黨政府進行大規模抗爭,要求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林宗源則於此時期正式開始提倡以台語寫詩,於白色恐怖肅殺的氛圍中,林宗源以驚恐的心情寫出歌頌土地與抗議極權的詩篇;1976年,向陽也舉起「方言詩」的大纛來,以台語書寫鄉土。

1977年爆發另外一波的鄉土文學論戰,葉石濤(1925- )正式舉起「台灣意識」的招牌,他於5月在《夏潮》發表〈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說:

台灣的鄉土文學應該有一個前提條件:那便是台灣的鄉土文學應該是以「台灣為中心」寫出來的作品;換言之,它應該是站在台灣的立場上來透視整個世界的作品。……這種「台灣意識」,必需是跟廣大台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反映出來的意識才行。

隨著「台灣意識」的增生,對建立台灣文學主體性和獨立性的呼聲有強化的作用。80年代「台灣文學」正式浮上檯面,「台語文學」的名號也在《台灣新文化》等雜誌和作家宋澤萊、林央敏、胡民祥、黃勁連,學者洪惟仁、鄭良偉、林繼雄、蔡正隆等人的鼓吹之下,於1987年解嚴後,堂堂正正拿掉「方言詩」、「方言文學」的頭箍,而揚起大旗。解嚴後,更有大批的作家、學者投入台語文學運動與理論建構的行列,如鄭良光、陳明仁、廖瑞銘、林錦賢、沙卡布拉揚、許極燉、陳雷、楊允言、呂興昌、李勤岸、吳長能、施炳華、江永進、張春凰、莊柏林、張復聚、張學謙、方耀乾、蔣為文等人。戰後以母語來書寫文學的主要論點有:

(一)以母語建立台灣民族文學。

(二)台語文學才是台灣文學。

(三)建立言文合一的大眾文學。

(四)以母語建國。

(五)母語文學才具備原創性,非母語文學只是翻譯。

(六)台語文學才是台灣文學的正統。

(七)台語文學代表台灣文學。

因此,戰後的台灣話文運動可說是起於1970年代的寧靜革命,到80年代後半期、90年代初才轉做狂飆運動。

1987年解嚴後,政治符咒解除,社會內部隱藏的文化動能開始爆發,各種場域相爭脫離主流的、大敘述(grand narative)的、大中國的、父權的文化霸權宰制,呈現後現代的解構語境,一元思維解構,尊重多元文化與共存共榮的思維於焉形成。連帶的社會、經濟、文化也跟著鬆綁,早先用類似個人式游擊戰的街頭運動方式,寫些論戰式的文章、抑或台語詩、散文、小說,以插花的方式,刊登於華語的本土文學刊物上的做法,慢慢開始轉向,於是有人提議組織同仁、創辦台語文專業雜誌。國內最早想到用組織的方式來集合台語文運動者與作家的是1989年8月15日成立的「台語社同仁會」與其發行刊物《台語文摘》。這是一個將語言、文學研究與學界動態報導冶於一爐的台文刊物。雖然這份雜誌創立的目標並不是要推動台語文學,不過對戰後台灣語言的建構、台語文學術的研究起了篳路藍縷的首功,也直接、間接催生或是鼓舞九十年代台語文社團與刊物的創辦。

台語文學在解構中國文學大敘述的夾縫當中,得到理論性的奧援。進入90年代,台語文學呈現更多元的主題與更精進的書寫技巧,質與量都極為可觀。大量的台語文學雜誌如雨後春筍爭相創刊。台灣文學史上的第一份台語文學刊物《蕃薯詩刊》也於1991年5月25日在台南創立,它集結了當時所有台文界的菁英來參予創作台語文學,並且「主張用台灣本土語言創造正統的台灣文學」,正式立穩台語文學磐石,從此台語文學這個名詞就完全確立。此外,2001年正式全面於國民小學實施母語教育,這對母語推動根與台文書寫有全面性的深化作用。

五、台語文學雜誌:台語文學的灘頭堡

90年代創辦台語文刊物大多與社團結合,例如蕃薯詩社與《蕃薯詩刊》、台灣語文促進會與《台語風》、台灣台語社與《掖種》、台語文推展協會與《茄苳台文月刊》、台北台文寫作會與《台文Bong報》、菅芒花台語文學會與《菅芒花詩刊》及《菅芒花台語文學》、時行台語文會與《時行台灣文月刊》,以及《台灣公論報》、《台文通訊》、《台灣鄉土雜誌》、《台語世界》、《台灣語文研究通訊》、《島鄉台語文學》、《蓮蕉花台文雜誌》、《TGB通訊》、《Tâi-ôan-jī》、《湠根》、《府城詩刊》等。除了以上的社會團體以外,各大學學生成立了台語文相關社團,如成大台語社、台大台灣語文社、交大台研社、淡江台灣語言文化研習社、清華台語社等。後來這些社團跨校串聯成立「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並發行《台語學生》。這些社團與刊物有純文學性的、有語文教育性的、有語文運動性的、有綜合前三類的,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在台語文推動上皆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19世紀末以來出刊過的台語文雜誌有30種以上,大部分於解嚴後出刊。其中文學性的台文雜誌有:《蕃薯詩刊》、《茄苳》、《台文罔報》、《菅芒花詩刊》、《島鄉台語文學》、《菅芒花台語文學》、《台灣e文藝》、《海翁台語文學》、《台文戰線》等9種。

(一)「蕃薯詩社」與《蕃薯詩刊》(1991-1996)

於1991年5月25日在台南神學院創社兼創刊,到1996年6月10日,發行第7期《蕃薯詩刊》後停刊。發起人有林宗源、黃勁連、林央敏、李勤岸、陳明仁、黃恒秋、周鴻鳴、詹俊平、莊柏林等,創辦社團是蕃薯詩社,社長林宗源,總編輯黃勁連。蕃薯詩社是台灣史上第一個台語詩社,而《蕃薯詩刊》是第一份文學性的台文刊物,差不多集合了當年(九十年代前半葉)所有的台文作家,催生台語文學,使台語文學創作成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台灣文學史上最鮮明的旗幟之一。到目前為止,它的影響力還是最大的。

成立宗旨是:

1.本社主張用台灣本土語言創造正統的台灣文學。

2.本社鼓吹台語文學、客語文學參台灣各先住民母語文學創作。

3.本社希望現階段的台灣文學作品會當達著下面幾個目的:

(1)創造有台灣民族精神特色的新台灣文學作品。

(2)關懷台灣及世界,建立有本土觀、世界觀的詩、散文、小說。

(3)表現社會人生、反抗惡霸、反抗被壓迫者的艱苦大眾的生活心聲。

(4)提昇台語文學及詩歌的品質。

(5)追求台語的文字化及文學化。(第一期,1991:3)

刊登的文類有詩、散文、小說、評論和文友書信。大多數九十年代前半葉有關台語文學的文學運動論與語文運動論的文章都發表或者轉載於這本刊物。最好的台語詩、散文、小說也差不多都發表於此份刊物。在台語文學上,其開拓之功至偉。主要作家有林宗源、向陽、林央敏、黃勁連、陳明仁、胡民祥、陳雷、李勤岸、莊柏林、林沈默、吳鉤、沙卡布拉揚、岩上、黃恒秋、杜潘芳格、鄭良光、謝安通、王寶星等。

(二)「台語文推展協會」與《茄苳台文月刊》(1995-1999)

是台語運動史上最大的組織,也是第一個明確表示將台語文列為官方語言與全民教育用語的文化社團。於1995年5月28日創會兼創刊,1999年4月1日出第25期《茄苳台文季刊》後停刊。創辦單位是台語文推展協會,歷任會長有林央敏、林明男、林宗源等,歷任主編有張春凰、陳金順、黃元興、林央敏等。宗旨是「推展台語文,釘根台灣民族意識,復興本土文化,發展台灣新文化」;目標是「身為台灣人,心有台灣魂,嘴講台灣話,手寫台灣文」;口號是「台語成官話,母語愛教育」。

《茄苳台文月刊》與《蕃薯詩刊》不同的地方是除了台語文學創作的推動以外,它還肩負了推動台語文復興的責任。所以刊物除了刊登詩、散文以外,還有刊登推動台語文運動的文章與台語文活動的消息。在九十年代的後半葉,文學創作與台語文的推動上,「台語文推展協會」與《茄苳台文月刊》扮演了最為重要的角色。它的另外一個重要的貢獻是由會長林央敏集合「台語文推展協會」的作家編了一套「台語精選文庫」,共有五冊,分別是《語言文化佮民族國家》、《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語詩一甲子》、《台語散文一紀年》、《台語小說精選卷》。將歷年來的文獻與重要的台語文學作品兜為一系列,做一個總的整理,這套書可說是台語文學到1997年為止一個總成績的展現。

《茄苳台文月刊》的主要作家群有林央敏、張春凰、黃元興、陳金順、林宗源、黃勁連、莊柏林、洪錦田、林明男、吳長能、江永進、吳國安等。

(三)「台北台文寫作會」與《台文Bong報》(1996- )

《台文Bong報》於1996年10月15日創刊,是一份漢羅合寫的台文月刊。創辦單位是台北台文寫作會,發行人是廖瑞銘,社長是呂子銘,歷任總編輯有楊嘉芬、陳明仁、陳豐惠、劉杰岳。經費由社務委員每人每月捐1000元維持的。創刊辭是:

Goan bong 報、bong想、bong寫、lin bong讀bong嫌bong捐。
BONG!爆炸e聲。
BONE,台語文是台灣文化意識e骨。
台語文beh絕種--a,做一個bong。
Khah早無重視台文--e,小bong--一下。
台文ti台灣,ho∙人罩bong罩霧,beh bong--a。
報大家m-thang koh bong--落去,為台文phah拚。
Kap大家sng笑--e,BONG就是B-O-N-G,隨人歡喜,ka-ti去解說。

(頭期,1996:2)

看似詼諧的發刊辭,其實隱含嚴肅的使命:鼓勵台文寫作。特別歡迎詩、散文、小說的文學創作,但也歡迎非文學的專業領域,如醫學、科學、工業、法律等台文寫作(頭期,1996:2)。對漢羅合用的文學創作影響最大,培養以漢羅或全羅寫作的作家亦最多,並辦理台語文學獎。主要作家有陳明仁、洪錦田、黃真救、鄭雅怡、紀傳洲、廖瑞銘、楊嘉芬、陳豐惠、清文、李勤岸、楊允言、蔣為文、Abon等。

(四)「菅芒花台語文學會」與《菅芒花詩刊》(1997- )、《菅芒花台語文學》(1999-2001)

《菅芒花詩刊》於1997年6月15日創刊,2000年9月30日開始出革新號第一期。創辦單位是台南市菅芒花台語文學會,歷任理事長有黃勁連、施炳華、方耀乾、周定邦,總編輯是方耀乾。創會宗旨是:

本會以「結合關懷台語文人士,維護台灣語文的延續發展,為台灣建立多語言、多文化共存的新社會基礎,促進無仝語言族群的相互了解、尊重佮和諧;繼承1930年黃石輝、郭秋生提倡的『台灣話文運動』,鼓吹『喙講父母話,手寫台灣文』,建立有尊嚴的台灣文學」為宗旨。

這個學會本身雖不是單單在推動台語文學,和其他的社團一樣,同時擔負有母語運動、語言教學、文學創作的責任,不過它所發行的刊物《菅芒花詩刊》則是堅持文學的路線,尤其是開始發行革新號後,它的定位就更加清楚:大多刊登詩與詩論。初期是一份同仁刊物,改為革新號後,由方耀乾任總編輯,大量邀請會外的詩人投稿,才成為全國性的詩刊。在九十年代下半葉,《菅芒花詩刊》培養了最多青年輩的台語詩人,質與量都極為可觀。《菅芒花台語文學》亦為菅芒花台語文學會發行的同仁刊物,創刊於1999年1月1日,1至3期主編為方耀乾,第4期主編為周定邦,文類較為龐雜,水準亦較為不齊,於2001年10月發行4期後停刊。兩種刊物的主要作家有黃勁連、施炳華、方耀乾、許正勳、陳正雄、周定邦、林宗源、陳金順、藍淑貞、李勤岸等。

(五)《島鄉台語文學》(1998-2004)

於1998年1月15日發行試刊號,1998年3月30創刊,2004年3月30日出第31期後停刊。創辦單位是島鄉台文工作室,主編陳金順。雖然版權頁寫是由島鄉台文工作室發行,其實是全由陳金順一人承擔出資、主編、發行的所有工作。《島鄉台語文學》是九十年代末期最堅持純文學的刊物,文類有詩、散文、小說。主要作家有林央敏、胡民祥、陳雷、陳金順、宋澤萊、胡長松、王貞文、方耀乾、莊柏林、江秀鳳、陳潔民等。

(六)《台灣e文藝》(2001-2002)

《台灣e文藝》創刊於2001年 1月15日,2005年6月30日出版5期後停刊。創辦單位為「台灣新本土社」,楊照陽、方耀乾、張春凰分別擔任過社長,總編輯為胡長松。主要接續過去「台灣新文學」的本土路線,另一方面加重了各族母語作品的份量,並且更加地鼓勵年輕世代的文藝創作。創刊號發表有台灣新本土主義宣言乃「台灣新本土社」社員共同擬定,是目前為止台灣文學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宣言,包括序文、基本宣言和附帶宣言三個部分,全文超過三萬字。這份宣言以延續台灣文學追求獨立、自主、尊嚴的精神傳統為基礎,在母語創作、文學內容及形式、文學評論、文學教育、女性文學、本土美術等各方面均有發揮,為台灣文藝1980年以來的發展及現況,做出了有力的批判與建議。其他主要成員有宋澤萊、林央敏、李勤岸、胡民祥、陳雷、陳金順、吳尚任、王貞文、周定邦等人。

(七)《海翁台語文學》(2001- )

《海翁台語文學》於2001年2月創刊,創辦人為蔡金安,總編輯為黃勁連。原為雙月刊,從2003年1月第13期改為月刊,並附加一片CD,是目前印刷最精美,且兼具文學性與教育性的台語文學雜誌。內容分為評論、現代詩、散文、小說、劇本、褒歌、囝仔劇、囝仔詩、囝仔古、演講稿、母語教學交流道等類別。創刊宗旨為:

一、本刊主張「喙講父母話,手寫台灣文」,追求台灣語言兮文字化、文學化,建立台灣文學兮主體性。

二、走揣台語文學兮肥底,建立台語文學兮傳統基礎。

三、研究佮推廣台語兮現代文學創作,互台語文學不但會當佇台灣落塗生根,更加促進台語文學佮國際文學兮交流。

四、聯絡疼痛本土語言、文學兮有心人士,共同奮鬥、拍拚,促進台灣兮文藝復興。

五、發揚海翁、大海洋兮精神,提倡各族群兮母語教學,促進台灣族群兮和諧。

《海翁台語文學》是目前結合最多作家與基層台文教師共同耕耘的台文刊物。主要作家有黃勁連、林央敏、莊柏林、胡民祥、李勤岸、方耀乾、施炳華、王貞文、周定邦、陳潔民、林宗源、胡長松、向陽、崔根源、沙卡布拉揚、許極燉、陳正雄等。

(八)《台文戰線》(2005- )

《台文戰線》創刊於2005年12月,是一份季刊,「以釘根台語意識及台灣意識,溶合傳統與現代精神,發揚並提昇台灣本土原汁的文學藝術,提倡民族文學思潮,促進台灣文藝復興,恢復台灣人的文化自尊及主體性為宗旨」,是一份文學創作與評論兼顧,質量極高的台語文學雜誌。發行人方耀乾,社長林央敏,總編輯胡長松。主要成員有方耀乾、王貞文、宋澤萊、周定邦、林文平、林央敏、胡民祥、胡長松、陳正雄、陳金順、崔根源等人。

六、台語文學作家

戰後到2007年之間投入台文書寫者已超過千人,其中約有四十多人有較亮眼的成績。重要台語文學作家簡介如下:

(一)林宗源(1935- )

台南市人,省立台南二中高中畢業。曾任現代詩社社長、台語文推展協會會長。1964年加入笠詩社,詩風以台語入詩,1970年正式以台語寫詩,是戰後最早投入母語創作的詩人,1991 年發起創辦蕃薯詩社,並任社長,1994年參與主辦第一屆南鯤鯓台語文學營。曾獲吳濁流新詩獎、第三屆榮後台灣詩人獎、台灣新文學貢獻獎。一生堅持用母語寫作,強調「台語文學就是台灣文學」,是台語文學的開拓者與重要詩人。他的詩作主題極為多元,並富有哲理,往往是結合浪漫、唯美、情慾、哲思,與現實條件交織出來理想境界。是戰後台語文學創作的先驅和重要詩人。著有台語詩集《補破網》、《林宗源台語詩精選集》(上)、《林宗源台語文學選》、《無禁忌的激情》及數冊華語詩集。

(二)向陽(1955- )

本名林淇瀁,南投縣鹿谷鄉人。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現任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中興大學台文所副教授。曾任《自立晚報》、《自立早報》總編輯。獲吳濁流新詩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美國愛荷華大學榮譽作家、榮後台灣詩人獎等。其台語詩具濃烈的親情,以及鄉土意識,風格有溫馨、有諷刺。描繪的對象從雙親、家人至鄉里人物,地域從鄉村到都市,呈現了70、80年代農村社會的眾生相、都市社會的敗德浮世繪。是戰後台語文學創作的先驅和重要詩人。著作有台語詩集《土地的歌》及多冊華語詩文集。

(三)宋澤萊(1952- )

本名廖偉竣,雲林縣二崙鄉人,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任教於彰化縣福興國中。曾任《台灣新文化》社委兼主編、《台灣新文學》總編輯、《台灣e文藝》總顧問,並提攜無數新世代的創作者。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吳濁流小說獎、吳濁流新詩獎、吳三連小說獎、東元科技獎、磺溪文學貢獻獎等。1981年開始台語詩歌和小說的創作,文字典雅細膩,具備通暢靈活的音樂韻律,且作品兼及文學、文化、政治、宗教等領域,內容廣袤,能充分呈現時代風貌。宋澤萊是戰後台語文學創作的先驅和台灣本土文化的重要推手,是台灣民族文學的重要作家。著有兩本台語詩集《一枝煎匙》和《普世戀歌》及台語小說〈抗暴的打貓市〉,編有《台語小說精選卷》。另有華語各類文學集、評論集等二十餘冊。

(四)林央敏(1955- )

嘉義縣太保市人。嘉義師專、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台語文推展協會創會會長、《茄苳》台文雜誌社社長、蕃薯詩社同仁、特教教師。得過聯合報文學獎首獎、自立報系(台視、中廣)歌詞創作獎首獎、行政院新聞局金曲獎台語歌曲最佳作詞人獎、巫永福評論獎、北美洲傳明基金會台灣文化獎、榮後台灣詩人獎等。林央敏於1983年開始用台文創作,是台語文學界難得的全才。林央敏在台灣的民主政治的推展上,以「民族主義」、「國家意識」、「本土認同」為橫軸,以台語文學創作和評論為縱軸,來建構「台灣文化主體」性,剛柔並濟、雄渾與唯美並行。作品主要觀照台灣的命運、族群、社會,以及書寫愛情、親情,是台灣民族文學的代表性作家和台語文學理論的主要建構者。《胭脂淚》長達九千行,是台灣文學史上最為龐大的史詩。出版有台語詩集《駛向台灣的航路》、《故鄉台灣的情歌》、《希望的世紀》、《一葉詩》,台語散文集《寒星照孤影》,論著《台語文學運動史論》等以及多冊華語詩文集。

(五)黃勁連(1946- )

本名黃進蓮,台南縣佳里鎮潭仔墘人。嘉義師專、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畢業。現任《海翁台語文學》總編輯、金安文教機構台語文顧問。曾任大漢出版社社長、《台灣文藝》與《蕃薯詩刊》總編輯、菅芒花台語文學會創會理事長。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南瀛文學獎、榮後台灣詩人獎等。作品具有濃厚的鄉土情,寫出流浪他鄉的心情,對土地的疼惜、父母的親情、人生的體驗、以及社會現實的批判。其詩有強烈的歌謠風,音樂性強烈,適合於街頭巷尾朗讀,老嫗可解;其散文瀰漫著古典風,溫柔敦厚,讀來如飲醇釀。是台語文學運動的重要推手和詩人。著有台語詩集《雉雞若啼》、《偓促兮城市》、《蕃薯兮歌》、《南風稻香》,台語散文集《潭仔墘手記》,中國古詩文台譯台注多種,另有中文詩文集四冊及編選集數冊。

(六)陳明仁(1954- )

筆名Babuja A. Sidaia、Asia Jilimpo,出生於彰化縣二林鎮原斗竹圍,文化大學哲學碩士。曾任新聞局評議委員、台灣神學院與靜宜大學兼任講師,《台文罔報》共同創辦人兼總編輯、台灣筆會理事。創作面向多樣、多元,幅度寬廣且深邃。主題主要是對台灣人的根和精神原鄉的追尋,並以諷刺的手法戳破政治的黑暗與虛偽。對台灣文藝復興與台灣文化主體性的關心,成為其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標。創作文類包括詩、散文、小說,是台語文的運動家和全才型作家。出版有台語詩集《走chhōe流浪ê台灣》、《流浪記事》、《陳明仁台語歌詩》,小說集《A-chhûn》,散文集《Pha荒ê故事》,合集《陳明仁台語文學選》、《路樹下e too-peh-a》等。

(七)胡民祥(1943- )

台南縣善化鎮胡厝寮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機械工程博士,任職西屋公司工程師。蕃薯詩社同仁。1995年與蔡正隆創辦台語文夏令會。曾任美國《台灣公論報》台灣文化專刊的主編,鼓吹「用台語寫出台語文學的典範」,是海外台語文學運動的重要推手和作家。作品蘊含著濃郁的鄉愁與人情的懷念,也不時浮現土斷他鄉的自我辯證與反思。他的文字清晰有條理,景物描寫細膩幽麗,情感深刻且具張力。創作以詩和散文為主,《茉里鄉紀事》是至今台語散文中規模最大者。另著有台語詩文合集《胡民祥台語文學選》,詩集《台灣製》,論集《結束語言二二八》,編有台灣文學論文選集二種。

(八)陳雷(1939- )

本名吳景裕,台南縣麻豆鎮人,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免疫學博士,曾在加拿大行醫,現已退休,目前為《台文通訊》共同發行人之一。自1987年發表首篇台語小說至今,他已先後發表了數十篇長中短篇台語小說和戲劇。其小說語言道地傳神,敘述及剪裁明快通暢,內容廣及台灣政治、社會、經濟、人心的各層面,尤其著重呈現台灣人在殖民統治下受苦扭曲的命運,人道精神濃厚。陳雷的文字在批判中帶有豐厚的情感,一方面指出台灣社會中不公義、非理性一面的真相,另一方面,也不忘在其中發掘出善良人性的光輝。其戲劇同小說一樣,具有強烈的批判性,對黑金政治、國家認同、拜金主義、權勢、名利皆有生動的諷刺。著有台語小說集《永遠e故鄉》,劇本《陳雷台灣話戲劇選集》,合集《陳雷台語文學選》等。

(九)李勤岸(1951- )

本名李進發,台南縣新化鎮人。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現任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世界台灣母語聯盟總召集人。曾任教於台南神學院、東華大學英美文學系、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曾任詩人季刊社社長、春風詩社和蕃薯詩社同仁、《台文通訊》主編。獲得草根詩獎、愛書人散文獎、榮後台灣詩人獎、南瀛文學傑出獎。李勤岸的文學創作與語言研究,和台灣獨立建國運動有密切的關係,作品中常見台灣人尊嚴的呼喊。李勤岸是當代台灣最具活動力的作家之一和台灣文化的重要推手。著有台語詩集《李勤岸台語詩選》、《咱攏是罪人》、《大人囝仔詩》、《母語ê心靈雞湯》,散文集《哈佛台語筆記》等及數冊華語詩文集。

(十)方耀乾(1959- )

台南縣安定鄉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現任台南女子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台文戰線》發行人、《菅芒花詩刊》總編輯。曾任台南女子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主任、菅芒花台語文學會第三任理事長、《台灣e文藝》與《菅芒花台語文學》主編。獲得吳濁流文學獎新詩正獎、南瀛文學新人獎、府城文學獎等。作品主要觀照本土的歷史、族群、社會、生態,以及書寫愛情、親情。文字充滿熱帶海島的多彩意象,亦充滿殖民地傷痕的歷史縱深,風格多變,冶東西方文學技巧於一爐。詩句看似簡單,但內容的深度與形式的變化在台語詩界是一個變革,是台語文學第二代重要詩人與研究台語文學的重要學者。著有台語詩集《阮阿母是太空人》、《予牽手的情話》、《白鴒鷥之歌》、《將台南種佇詩裡》、《方耀乾台語詩選》,台語劇本《妒婦津》、《鏡》等。

(十一)胡長松(1973- )

高雄市人。清華大學資訊所碩士。現任電信公司工程師、《台文戰線》總編輯。曾任《台灣e文藝》總編輯。獲王世勛文學新人獎、海翁台語文學獎小說類正獎。 1995年開始文學創作,初期以北京語小說為主,1996年至2000年間發表三篇長篇華語小說《柴山少年安魂曲》、《骷髏酒吧》、《烏鬼港》。2000 年開始從事台語詩和台語小說的寫作。胡長松的台語文學具寫實基礎,他的台語詩追求形象的多彩美麗和音樂性的協調;另一方面,他有相當的歐美現代文學技巧的訓練,勇於創新,不落俗套窠臼,詩與小說的質皆不可小覷。胡長松集編者和創作者於一身,是年輕一代推動台語文學的重要旗手和新希望。著有台語小說集《槍聲》、《燈塔下》、台語詩集《棋盤街路e城市》及二冊華語長篇小說。

其他重要作家還有:

沙卡布拉揚(1942- ),本名鄭天送,筆名鄭穗影,屏東縣潮州鎮人。日本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現任教日本專修大學、亞細亞大學、大東文化大學。曾任潮州中學、高雄中學教師。精研台語文學和語言的理論,是台語文學的重要文論家。著有台語詩集《孤鷹》、《佮魔神仔的契約》、《2003年序曲》等五冊;台語文論集《台灣語言的思想基礎》、《台語文學語言生態的e觀想》。

莊柏林(1932- ),台南縣學甲鎮人,擔任律師、國策顧問、考試院典試委員。曾任笠詩社社長、蕃薯詩社同仁。1991年為紀念其父,設立榮後台灣詩人獎,1994年創辦南鯤鯓台語文學營。莊柏林擅長思鄉懷舊題材,此外亦擅長描寫愛情,筆觸細膩,有些詩與音樂結合,讓詩與歌相輔相成,美麗而感人。獲得南瀛文學新人獎、鹽分地帶新文學貢獻獎及南瀛文學獎。著有台語詩集《莊柏林台語詩選》及數冊華語詩集。

林沈默(1959- ),本名林承謨,雲林縣斗六市人。文化大學企管系畢業。曾任《八掌溪》、《掌握》、《漢廣》等社刊及蕃薯詩社同仁,《時報新聞周刊》編輯主任。是鄉土唸謠與政治諷刺唸謠寫得最多的詩人。著有台語詩集《林沈默台語詩選》、《沈默之聲》。

路寒袖(1958- ),本名王志誠,台中縣大甲鎮人。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高雄市文化局長。曾任台灣日報副總編輯兼藝文中心主任、《台語文摘》總編輯、漢廣詩社社長。曾獲金曲獎台語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賴和文學獎、榮後台灣詩獎。詩作風格唯美,是台語歌詩的重要詩人。著有台語歌詩集《春天的花蕊》。

周華斌(1969- ),台南縣新營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番薯詩社及笠詩社同仁。1991年開始接觸台語文學。周華斌的創作主要是紮根土地並與社會一起呼吸所做的發言。得過南瀛文學新人獎、海翁台語文學新詩獎等。著有台語詩集《超現實的歌聲》,台華語詩合集《蒲公英》。

張春凰(1953- ) ,高雄縣大社鄉人,美國 F.S.U. 圖書資訊研究碩士。參與《茄苳》、《台語世界》、《時行台灣文月刊》等編務。曾任台灣新本土社社長,清華、靜宜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1992年開始創作台語文學。獲得竹塹文學獎散文二奬。其寫作以記錄生活、關照社會、環境保育、女性書寫見長。著有台語散文集《青春e路途》、《雞啼》、《夜空流星雨》;台語詩集《愛di土地發酵》;評論集《台語文學概論》。

蔣為文(1971-),高雄縣岡山人。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語言學博士,專攻台語及越南語研究。現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其詩恰如其人,含蓄內蘊,文字背後深刻的情感,讓人反覆閱讀,仍回味無窮。主要書寫親情、控訴不義政權、發揚台灣精神。曾獲鹽分地帶文學營新詩、散文獎,及南鯤鯓台語文學營新詩獎。是1990年代初期學生台語文運動的重要旗手。著有台語詩文合集《海翁》,論集《語言、認同與去殖民》。

王貞文(1965-),生於淡水,長於嘉義市。台南神學院神學研究所碩士,德國Kirchliche Hochschule Bethel神學博士候選人。現擔任台南神學院講師、牧師。其創作和本身的基督教體驗有密切的關係。1994年她開始台語文學的創作,以詩歌和小說為主,其文字細膩且具備活力,尤其注重心靈面的展現,時常觸及現代人的困境與解脫。曾獲王世勛文學新人獎、第一屆海翁台文學獎新詩與小說正獎、K氏台灣青年文學獎。著有台語小說集《天使》。

陳金順(1966- ),桃園縣人,台灣藝專廣電科畢業。曾創辦《島鄉台語文學》兼主編、《茄苳》主編。獲南鯤鯓台語文學獎、鹽分地帶文學創作獎、南瀛文學創作獎、海翁台語文學新詩獎等。作品以歌詠台灣以及批判政治、關懷社會為主,是戰後台語文學第二代的重要推手。著有台語詩集《島鄉詩情》、《思念飛過嘉南平原》,台語散文集《賴和價值一千箍》。

林文平(1969-),台灣嘉義人,現居高雄縣。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教高雄縣中山工商國文教師、《台文戰線》同仁。曾任《掖種》主編。1996年開始台語寫作。曾獲海翁台語文學獎新詩獎、台中台灣語文研究社散文獎、掖種台文創作獎。其詩呈現寫實諷刺的風格,內容偏重鄉土書寫。著有詩集《黑松汽水》、《時間个芳味》。

藍淑貞(1946- ),屏東縣里港鄉人。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系畢業。現任紅樹林台語文推展協會會長、菅芒花台語文學會常務理事。曾任台南高商教師。獲南瀛文學創作獎首奬。其詩具女性溫柔婉約的風格,尤以對親情和社會關懷的詩作最能呈現深情款款的一面。著有台語詩集《思念》、《台灣圓仔花》。

周定邦(1958- ),台南縣將軍鄉人。現在就讀於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現任台灣說唱藝術工作室團長。曾任菅芒花台語文學會理事長。獲南瀛文學新人獎、南瀛文學創作獎第一名。詩風強調現實批判的精神,及對台灣主體性的思考。周定邦也創作數部歌仔冊,是台灣說唱藝術的新希望。著有台語詩集《起厝兮工儂》、《斑芝花開》、《Ilha Formosa》,台語七字仔歌仔冊《義戰噍吧哖》、《臺灣風雲榜》。

陳正雄(1962- ),台南縣柳營鄉人。台灣師範大學畢業。現任台南一中教師、《台文戰線》社務委員。曾任《菅芒花詩刊》副總編輯、菅芒花台語文學會常務理事。曾獲府城文學創作奬現代詩正獎、南瀛文學新人獎、海翁台語文學獎新詩正獎。其詩作顯現出對鄉土及親人的深情。著有台語詩集《故鄉的歌》、《風中的菅芒》、《戀愛古都》、《失眠集》。

崔根源(1938- ),本名吳金德,台大法律系畢業、北達科達州立大學法學院博士,現在從商。成立火金蛄台語文學出版基金,贊助海翁台語文學獎。其小說主題以其故鄉高雄縣茄萣漁村的人事為主,探討庶民生活、離散與認同等議題,著有台語小說《水薸仔的夢》。

清文(1959- ),本名朱素枝,出生於高雄市,高職畢,任職於李江卻台語文基金會。2000年後開始台文創作,其小說主要描繪台灣庶民女性生活的情境,其底層語言娓娓道來如歌的行板般自然,相較於華文女作家的語言,呈現極大的差異,很值得關注。著有台語小說集《虱目仔e滋味》。

此外,黃樹根、鄭雅怡、顏信星、黃元興、洪錦田、陳昭誠、楊照陽、楊嘉芬、黃連、張聰敏、尤美琪、賴妙華、王宗傑、陳潔民、許正勳、李長青、江秀鳳、Voyu Taokara Lau、呂美親、楊焜顯、A-hi、柯柏榮、吳正任等人也都創作了不少的台語文學作品。

七、客語文學的發展與作家

客語文學的發展較之台語文學,其進程更為晚到;其創作人數,相較於台語文學作家,也稀少得多。真正以客語來書寫文學創作應該是在1987年解嚴以後的事了。

客語意識的形塑與下列的運動有極大的關係。1988年11月由創刊於1987年的《客家風雲》雜誌社──後改名為《客家雜誌》──帶動成立了「客家權益促進會」,匯集客家各股勢力,以實際行動發起並主導「還我母語運動」。1988年12月28日,上萬名客家人走上街頭爭取客語發音權。主要訴求有三:(1)全面開放客語電視節目、(2)修改廣電法廿條對方言之限制條款為保障條款、(3)建立多元開放的語言政策。此運動開啟了客家族群的語言意識。此外,由鍾肇政為首所發起成立的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提出「新个客家人」主張,試圖塑造台灣客家人的族群認同。1994年寶島客家台成立,對延續客家語言及客家文化有極大的貢獻。2001年6月14 日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成立,以及2003年7月1日客家電視台開播,是多年來呼籲以國家力量介入保護與復振客家語文與文化的具體結果。

儘管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成立及客家電視台開播對客家文化的保存與推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客家人以母語創作的人口仍然稀少。大部分的客系作家仍以華語書寫,只是在題材或內容上對客家意識、客家事物有更明顯的呈現。這顯示了客系作家的客家意識有明顯提升,但語言意識雖然經過催化,仍然薄弱。

1980年代以來,積極投入客語的書寫,其中以詩為最大宗,相對而言,小說與散文極為稀少。作家有杜潘芳格、黃恆秋、鍾肇政、葉日松、李喬、曾貴海、范文芳、邱一帆、劉慧真、張芳慈、利玉芳、吳尚任、陳寧貴、龔萬灶等人。

杜潘芳格(1927- ),新竹縣人,台北女師專肄業。笠詩社同仁、台灣筆會會員,曾任女鯨詩社社長。杜潘芳格是第一個以客語寫詩的詩人,其詩主要反映女性處境、母性光輝、人生的思考、社會的關懷。曾獲第一屆陳秀喜詩獎。著有華客語詩集《朝晴》、客語詩集《青鳳蘭波》。

陳寧貴( 1954-)屏東竹田人(南部客家聚落六堆的中堆)曾為「主流詩社」(1971)「陽光小集詩社」(1982)同仁。著有詩集「商怨」暨散文集「天涯與故鄉」等十餘冊。作品曾獲教育部詩獎,新詩學會優秀詩人獎,聯合報散文獎等。他的客家詩企圖連結精純詩質,以致立足客家,放眼詩界。

黃恆秋(1957- ),本名黃子堯,苗栗縣人。現任寶島客家電台台長、台北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曾任《客家雜誌》主編。黃恆秋是第一個出版客語詩集的作家,並致力於客家文學的理論建構,其詩主要書寫客家生活的生命體驗。曾獲第七屆客家台灣文化獎。著有客語詩集《擔竿人生》、《見笑花》,論著《客家台灣文學論》。

利玉芳(1952),屏東縣人,高雄高商畢業,成功大學空中商專會統科肄業,曾任電臺童詩撰稿與配音、教職、台灣筆會理事、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目前從事食品企管業,為笠詩社、女鯨詩社同仁。詩風大膽,勇於創新,主要書寫生活瑣事、自然生態、女性情慾、鄉土國族等議題。曾獲吳濁流文學獎、第二屆陳秀喜詩獎。著有華客語詩集《向日葵詩集》。

范文芳(1942- ),新竹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現任新竹教育大學與文教育學系教授。創作文類以詩和散文為主,作品主要關懷生態、土地。曾獲1999年客家台灣文化獎。著有客語散文集《頭前溪介故事》等。

曾貴海(1946- ),屏東縣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現任高雄基督教信義醫院胸腔外科醫師、台灣筆會會長、文學台灣雜誌社社長、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任台灣南社社長。作品主要觀照土地、生態、客家女性。曾獲吳濁流新詩獎、賴和醫療服務獎。著有客語詩集《原鄉夜合》。

葉日松(1936- )花蓮人,國中教師退休。現任花蓮縣文教基金會董事、花蓮縣國小客語教師培訓頒講師。其詩大抵書寫生活的土地以及農家生活,具有濃烈的鄉土情懷,語言富音樂節奏性。曾獲中興文藝獎章、青年詩獎、詩運獎等。著有客語詩集《葉日松客語詩選》、《鑊仔肚介飯,比麼介都卡香》等。

張芳慈(1964- ),台中縣人,新竹師院美教所碩士。現任笠詩社同仁、女鯨詩社同仁、秀朗國小藝術與人文教師、客林藝術工作室負責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董事。其詩善於捕捉親情與男女愛情。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竹塹文學獎散文獎、陳秀喜詩獎。著有客語詩集《天光日》。

八、結論:展望

母語文學從十九世紀的下半葉開始用白話字書寫到2007年,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書寫系統包括三大類:羅馬字、漢字、和漢羅合用。出刊過的母語文雜誌至少有30種以上,詩、散文、小說、戲劇的產量亦有數萬篇以上。考察學術界所出版的台灣文學史,以及台灣文學系所所開的課程,鮮少將母語文學列入論述,也鮮少將母語文學列入課程中。或有之,則僅是點綴性質而已。母語文學何以在台灣發展的歷程會這麼坎坷,有如下的因素:

(一)政治因素:

日本與國民政府透過政治機器與教育制度全民實施「國語教育」(也就是日語、華語教育),禁止台語教育。政府公告、法律條文、教科書、報紙、雜誌、電子媒體、平面出版品差不多全面用日語、華語書寫,致使全台灣的人民,全面變成母語文盲,無能力讀與寫母語。

(二)大中國意識:

大中國意識者,特別是統派學者,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都是中國人,所以用華語書寫文學是天經地義的事。認為用母語書寫是「去中國」,實施「文學台獨」的行為。其實是大中國意識者用意識形態來拭掉母語文學、來打壓母語文學。

(三)語言的習慣性:

華語教育在台灣實施60年,知識份子已經很習慣於以華語思考,且能很流利的使用華語書寫,實無必要再學一種「新的語言」(雖然是自己的母語)來書寫,用殖民者的語言也可以反擊殖民帝國。其實這些人的意識已經被殖民,轉而成為殖民者的幫兇,而不自知母語對族群的重要性。

(四)母語的社會功能愈來愈低:

一般人認為台灣的母語用途不大,對個人的前途幫助也不大,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而已,所以不如花時間來學習華語與英語。相較於華語與英語,母語在全球化的跨國資本主義時代裡其重要性亦顯得不大。而在台灣內部,華語又是最通行且最強勢的語言,母語的社會功能顯得愈來愈低,因此造成學習意願降低。

(五)對母語的認知有偏差:

其實母語對文化的保存,對族群的認同是其他語言無法替代的。母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母語是國家的資源,是自我認同、群體認同的表徵,母語聯接族群的歷史與文化,包含著該族群的哲學觀、生活方式、與思考模式。因此,台灣人若排斥自己的母語,其實就是在蹧蹋國家的資源,在模糊自我認同、群體認同,同時也斬斷連接自己族群的歷史與文化臍帶。這難道不值得台灣文學學者與作家好好思考嗎?

(六)研究台灣文學的學者很少或是根本不看台語文學:

這是身為學者必須要檢討的地方。母語文學創作已經累積一定的厚度,很少看或者視而不見,而駝鳥式的亂批評只有語言,沒有文學,這是無知的傲慢。

(七)母語文學創作者不夠認真:

較為優秀的母語文學作家只有四、五十人,而真正努力又有才氣的作家只有十來人,創作的文本號稱有數百本,真正質量優異者可能只有數十本,這是母語作家本身要檢討的地方:努力不夠。

(八)母語文學的學者太少:

台灣有十幾個有關台灣文學和台灣語言的系所,理當有數十位致力台灣母語文學的專業學者,事實上專業的母語文學的學者不到五人。反過來看,這十幾個系所的學者幾乎都在研究華語與日語的文學,並反過來壓迫母語文學。

(九)台灣認同問題猶未解決:

這可說建構台灣主體性最大的根源所在。認同問題未解決,母語文學要代表台灣的文學的機會可說為乎其微。

總之,台灣文學的希望在母語文學,只有台灣的母語文學成為台灣文學最重要的部分,台灣文學才有可能擁有自己的性格,台灣也才有獨立的國格。因此,以母語建構台灣文學,是台灣作家的義務,也是權利。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