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28, 2008

1895

●李喬原著
1895電影MV(義民塚)


1895


●義民塚

◎詞曲:馬修連恩 ◎客語歌詞:謝宇威、陳永淘
◎編曲:馬修連恩 ◎演唱:馬修連恩、謝宇威、陳永淘
◎結尾吉他:陳永淘

Here we say goodbye (我們在此別離)
This is where I'll lay your body down (我將讓你在此棲義民靈地埋息)
Where the beasts of burden testify (馱屍的牛群就是證據)
They have come to rest on hallowed ground (烈士們欲在此聖地止息)
This is where we say goodbye (在這別離之地)
All around the people cry (嚎聲四處)
How could so many people die (奈何傷亡如是)
Two-hundred-forty sacrificed (兩佰四十名犧牲者赴死)
And this is where I realize (在此令我領悟)
This is where we say goodbye (在這別離之地)

揮別我心肝
請你不要為我太悲傷
我用鮮血保衛我們家鄉
為到子子孫孫的平安
請你不要太悲傷

義民靈地埋
一二十年以後還是我
我們的家園土地生養我
斬頭就像風大吹帽跌
紅花不怕變成泥

-----------------------

1895 年,滿清大臣身為漢人的李鴻章,為了挽救清日甲午戰爭的敗戰和談,簽訂「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

1895年台灣巡撫唐景崧,與黑旗軍將領劉永福、清水秀才丘逢甲成立台灣民主國,誓不投降日本。

命運牽連到遠在新竹北埔的姜紹祖,十六歲的年紀,帶領他糾結的「義軍」,在湖口與日軍打了日軍登陸台灣以來的第一戰,姜紹祖是北埔的首富,祖父與父親都已早逝,上有祖母與寡母,卻仍然「義不容辭」地打了這一戰,事後兵敗吞鴉片自殺。

-------------------------------------------

乙未戰爭,指的是清朝於西元一八九五年、歲次乙未,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後,台灣住民為抵抗日人統治,所掀起的一連串流血抗爭,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戰爭,當時客家族群展現不屈性格,和日軍數度交鋒,造成日軍極大損失。

-----------------------------
http://blog.yam.com/jinglee/article/2790674
西元1895年,對近代中國而言,是個特別的年份。那一年,中日甲午戰爭剛結束,戰敗的中國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內容除了必須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加開四個通商港口外,還必須將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永遠」割讓給日本;這是一樁相當苛刻且不平等的條約。

在這之前,中國已先後與英法等西方列強簽署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如南京條約、天津(五口通商)條約等,但從沒有一個不平等條約、或者該說從沒有一次打敗仗,讓中國受創這麼嚴重。我所謂的嚴重不是指戰場上死了多少人、炸毀了多少城牆,而是中國人群起激昂所感受到的那種憤怒、徬徨與無助。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在亞洲的失敗。過去,中國雖然被西方列強欺凌,但在亞洲、在東方,她始終是個古老的大帝國,也一直掌握著整個東亞的動脈與大權,而日本,對中國而言,不過是個邊陲地區的小倭寇國;但甲午戰爭之後,整個情勢改觀了,歷經明治維新運動後的日本,竟然以小蝦米對大鯨魚之姿,撂倒古老的大中國,儼然成為亞洲新霸主。

中國人嚥不下這口氣,但同時也不明白為何會走到這步田地?千百年過往的泱泱風姿,彷彿還歷歷在目,為何轉瞬間連一個小小的日本國都可以騎倒自己頭上?十九世紀末的中國,彷彿陷入了一場永遠醒不過來的噩夢迷宮中。

那一年,也恰巧是三年一試的科舉會考,全中國最頂尖的知識份子都來到了北京,他們看著朝廷屈辱地簽下「馬關條約」,強烈地感受到了中國的改變,也知道國家已衰頹到生死存亡之秋,許多人徬徨、許多人無奈,也有許多人憤怒,但有更多人衷心希望國家能夠重新站起來。在這群知識份子中,當然也包括了日後在「百日維新」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康有為與梁啟超。

中國的知識份子在此時,發出了強大的怒吼,這股力量與遺緒到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時,更成了中國自我省思的新運動浪潮。

姑且不提康、梁及五四運動等等,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清朝在十九世紀的所作所為及應對方式。小時候,歷史課本裏總說滿清政府腐敗不堪,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推翻政權,又說清末年間慈禧太后把持朝政、揮霍成性、昏庸愚昧等等;但我一直覺得,這些說詞就某些角度來說,是不夠客觀的,我並不是特別想為清朝平反什麼,只是覺得身為中國最後一個帝王世家,愛新覺羅家族顯然相當盡心盡力在維護這個日趨沒落的帝國,甚至從大歷史角度來觀看整個東西局勢的發展,我深深地覺得,「清朝」具有相當高度的悲劇性。

清朝從開國至1911年溥儀遜位止,共歷經了11個皇帝,分別為: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及宣統。
而一般我們說西方對中國的染指,大約是以鴉片戰爭(1842年)為分水嶺,換言之,那是道光年間的事情。鴉片戰爭之後的70年間,是清廷與西方列強對抗最艱辛的日子,那段漫長的歲月裏,紫禁城中的5位皇帝(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及宣統)是如何因應、又如何看待西方與中國呢?

首先,我從道光談起。根據史景遷先生在《最後的王朝》一書中對道光的評論提到:「欽差大臣林則徐與道光皇帝均是克盡職守、勤奮工作的人……但他(道光)似乎是個心地善良卻無法扭轉大局的人。」
1838年,道光廣納眾議後,明令嚴禁鴉片,並指派林則徐以欽差身分趕赴廣州,在這項查禁工作中,林則徐銷毀近三百萬磅的鴉片煙土,這是一項相當艱鉅且浩大的工程,所以,後來引發了與英國之間的衝突,並進而造成了鴉片戰爭的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1842年中英交戰時,英國人在廈門發現了一艘幾近完工、仿造英國雙層甲板的戰艦,艦上配備三十門火砲,且戰艦幾乎已可下水航行,同時還有其他同類型的船艦正在感造;而且在吳淞,也發現了五艘中國新造的明輪船艦,船上還有黃銅鑄造的大砲。由此可知,清廷並不是完全沒有反省與自覺能力的,甚至他們是急欲想追上西方的,否則,以道光儉約的個性,不可能花大筆銀兩打造這些「西方玩意」。

2 Comments:

At 12:26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维基百科,1895乙未戰爭》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9%E6%9C%AA%E6%88%B0%E7%88%AD
甲午戰爭(1894年),清廷戰敗,簽下了馬關條約,將台灣割給日本。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的夏初,日軍在台灣北部的澳底登陸。同年秋末攻下台南。此戰爭,從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到10月22日控制全台灣,整整約略持續了5個月,並共造成台灣14000名士兵英勇戰死。而在戰役雖僅击毙164名的日本遠征軍,卻也因為台灣的瘴癘陣亡了四千七百名兵士。其中還包括在日本頗有盛名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山根信成少將。

戰爭過程
1895年4月17日,百般努力謀和,卻仍奉命以遼東半島與台灣島換取和平的李鴻章,簽下了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早在此之前,得知澎湖被佔領消息的台灣士紳已人心惶惶,在得知被「勒佔領土」消息之後,部分清朝台灣官員與一些台灣士紳共同合作,於1895年5月23日宣佈成立「台灣民主國」,年號「永清」。原清國派駐台灣的巡撫唐景崧被推為台灣民主國的總統、劉永福被推為大將軍、丘逢甲則為義勇軍統領。

戰爭第一階段
1895年5月10日,薩摩藩所屬海軍中將樺山資紀被擢昇為大將,並受命為台灣首任總督,負責台灣交接軍政大權。同年5月24日,樺山自廣島宇品港啟程,準備前往台灣與清朝處理「交接台灣」事宜。從伊藤博文親擬的《該島接收事宜》訓令信件顯示,日本的原本接收台灣態度為:令清朝兵員儘速離台並於撤離之前全數繳械,並要求清朝官員和平移交公務文件。不過於啟程前的5月21日,樺山得知台灣部分官民積極備戰後,心知和平接收台灣已不可能,於是隨即派常備艦隊赴沖繩監視台灣敵情。另一方面,他更指派駐於旅順大連,本預計攻擊北京的近衛軍團轉進台灣。

近衛師團是日本天皇親衛軍,團長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近衛軍團其中的7000餘名兵力在1895年5月27日與樺山總督於沖繩會合後,5月29日遵照樺山「登澳底,攻基隆,佔台北城」指示,登陸澳底,並在遭到小幅度抵抗中,於6月3日下午攻取基隆制高點獅球嶺砲台,6月11日因鹿港商人辜顯榮之助進駐台北。另外,6月初起,近衛兵團則將沒參加任何戰鬥,自行聚集於淡水的數千名原清國兵士,分數梯次遣返回中國。

約略在同時間的6月2日,中國全權代表李經芳與台灣總督樺山在日艦橫濱號完成台灣交接。不久,基隆被日軍攻陷的台灣民主國,內部發生紛亂。華兵廣勇多不能戰,而該國總統唐景崧與統領丘逢甲分別喬裝與捲款脫逃(台灣)前往廈門(部分文獻稱丘氏挾帶軍餉10萬兩),至此,乙未戰爭勝敗之勢漸趨明朗。

1895年5月29日至1895年6月18日止,此戰爭的兩方正規軍交戰告一段落。此階段,清兵及台灣民主國轄下兵勇,共約3000名餘名正規軍參與戰役,戰死者不下200人。日軍因為裝備新穎,實際傷亡並不多,其中,實際參加戰役的4000餘名近衛軍團中,死亡大約只有7名,受傷者25名。不過這段時間,日軍水土不服,因為霍亂瘧疾死亡者,遠比這陣亡的這數字還要多。

戰爭第二階段
1895年6月14日台灣總督樺山資紀自基隆乘火車入台北大稻埕(但事實上鐵路因戰亂已近不堪使用,行駛數里後即遣夫在後推行)。6月17日,樺山總督於設於清國原「台灣布政使司衙門」的總督府舉行台灣「始政式」。

始政式後,6月19日近衛師團派出擁有數千名的「混成支隊」下攻桃園、新竹,本以為會如之前平穩順利,但是在6月22日前鋒部隊佔領新竹城前後,卻意外遭到此北台灣客家人的游擊式的「壯烈反抗」。(《瀛海偕亡記》。)

1895年6月24日至6月26日,以胡嘉猷、吳湯興、姜绍祖、徐驤為首的客籍民勇首先在今桃園縣的平鎮、湖口、龍潭間伏擊日軍,獲得進展。隨後於7月9日,並在新竹城外的制高點十八尖山與近衛師團展開激戰。因為兵力裝備懸殊及軍士素質參差不齊,在姜紹祖戰死後,吳湯興領導的客籍民兵於7月23日退居苗栗。

1895年8月8日,從日本獲得增援兵力的近衛師團,由北白川宮能久親自領軍,直指北台灣與中台灣的孔道城鎮—苗栗。在猛烈砲擊苗栗尖筆山,200名台灣民主國兵士光榮戰死後,該師團於8月14日進佔苗栗。台灣民主國完全以客家人為主的北台灣反抗,終告一段落。

這階段,台灣民主國除了臺籍客家人主要游擊力量之外,亦有以蘇力、蘇俊、陳小埤為主的三角湧民勇,他們主要戰場,乃是在台北附近對日軍的後勤與軍伕部隊展開一連串襲擊。7月12日近衛師團特務曹長櫻井茂夫率領運糧船隊在三角湧隆恩埔附近,遭到三角湧義勇軍的攻擊,全軍覆沒。也因這些反抗,讓本來以「軍事目標」為主的總督府與其日軍在「良、匪難辨」情況下,於7月下旬開始在桃園,中壢,甚至大漢溪流域,實施所謂無差別掃蕩式的焚村與殺害客家平民事件。(野口勝一,《風俗畫報之台灣征討圖繪》,1895,東陽堂)

戰爭第三階段
1895年8月23日日軍的近衛師團進佔台中地區的大肚鄉市街。另一方面,北台灣民勇吳湯興、徐驤、黎景嵩南下至八卦山與南台灣義勇吳彭年、嚴雲龍率領的「黑旗軍」會合,共數千名南北聯軍合力鎮守彰化城。此外,台灣民主國方面,有400名官兵架設彰化八卦山砲台,首度使用重武器的大砲砲擊進駐於大肚溪對岸的近衛師團。

8月27日日軍開始零星砲擊八卦山。於29日半夜發動進攻,歷經八小時,29日上午八時日軍宣告勝利。這是乙未戰爭最大的正面會戰。此戰役台灣民主國將領,吳湯興、徐驤、吳彭年、嚴雲龍皆力戰就義。

因為瘴癘造成的死傷,加上坐鎮台南鳳山間台灣民主國新任總統劉永福的穩健,日軍再增派混成第四旅團及第二師團分別於嘉義布袋與台灣最南端屏東枋寮登陸。經過稍作歇息,上列兩支援軍加上近衛師團,於10月3日開始分別於三方向進佔台灣南部各城。其中近衛師團在濁水溪遭到簡義率領的民兵攻擊,混成第四旅團在布袋、鹽水遭到義勇軍的襲擊,攻佔鹽水後日軍另一親王駐紮於鹽水八角樓(今仍立碑於此樓庭院),另外,第二師團於進攻南部據點打狗、鳳山時,也在佳冬及該兩城巷戰中,遇到小部份抗拒且造成百名兵士傷亡;在此階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台南、與山根信成少將在彰化也接連病毙。

10月中旬,駐台南城的劉永福得知台南被三面夾攻,已知大勢已去。10月19日當日軍會合於台南城週邊,準備以兩師團之兵力圍攻台南城之際,劉永福棄台南城內渡厦门。10月23日日軍進佔台南,至此,台灣民主國與日本帝國的乙未戰爭,終告落幕。

後續及其影響
有關乙未戰爭記載,因為台灣民主國的資料匱乏,史料通常來自日清兩國的相關文獻。在此文獻,兩者資料常有所出入或欠缺客觀性。不過總體來說,這場台灣史上最大的戰役,其規模與影響是難以忽略的。

不算1895年3月底登陸澎湖的混成支隊,光是進攻台灣本土,從登陸澳底開始到同年10月完全佔領台南城止,日本軍就共出動了近衛師團與第二師團兩大師團合計3萬7千餘人,馬匹7千頭,其中還不包括軍伕與後勤預備部隊。另一方面,台灣民主國正規軍也前後出動約3萬3千人,民間鄉勇與反抗軍數量,則無所從估算。戰爭結果,日軍不含軍伕戰死160名,病死達4600人,其中還包含領軍的一親王及一少將。而台灣方面,在這場戰爭中不但折損不少將領,包含被日軍「無差別掃蕩」波及的客籍平民、傷亡的民與兵更是難以估算。經草估,約至少有在14000人以上。

由於無法和平接收台灣,台灣總督府將其原本民政導向的治台政策,導向高壓的軍政。這現象遲至大正年間才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台灣自主與反日勢力並沒有因為戰爭落敗後,完全平息。以「保家」重於「衛國」的台灣民間反抗,不但出現在1895年的反撲台北城動亂,更在後續的二十年間的日人統治下,陸續出現。

 
At 10:53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2008-11-30 字型: ∣看推薦∣發言∣列印∣轉寄
李筱峰專欄/《一八九五》的烈士與豎子---論「抗日?殺同胞?吳湯興史實翻案」
過去國民黨的教育每談到一八九五年台灣的抗日,都只著重唐景崧、丘逢甲、劉永福。然而這些人的「抗日」,禁不起歷史檢驗。唐景崧幹了十天的「台灣民主國」總統,日軍還在基隆,他就跑了;丘逢甲的抗日始終只是紙上功夫,說什麼「桑梓之地,義與存亡」,實則不曾打過一兵一卒一彈一砲,就捲走軍餉十萬銀兩潛逃了;劉永福也在主力部隊還未和日軍交戰,就抱著心愛的小狗從安平開溜了。最荒唐的是,唐景崧找來的一堆廣勇(廣東兵),駐守在北部,軍紀敗壞,擾民有加,抗日無能,最後官兵還變成盜賊!

真正投身抗日的,如吳湯興、徐驤、姜紹祖,率苗栗、新竹的客家子弟兵奮勇抗敵,捐軀成仁,卻因過去課本少提而不為人知。兩年前我有感於此,特在本專欄發表〈烈士與豎子〉一文,將吳湯興與丘逢甲等人對比。我不禁想起連橫在《台灣通史》論丘逢甲時,將吳湯興拿來比對的一句話—「成敗論人,吾所不喜。獨惜其為吳湯興、徐驤所笑爾」。

最近以吳湯興為主軸的電影《一八九五》,雖未能淋漓表達李喬原著的內涵,但已可讓國人對吳湯興的印象有了初步輪廓,值得嘉許。

然而電影《一八九五》推出之際,中國時報卻出現以「抗日?殺同胞?吳湯興史實翻案」為標題的新聞,指出吳湯興的部下劫殺廣東籍傭兵「河南勇」。報導中引述台灣文獻館林文龍研究員的訪談,指出原要號召民兵北上抗日的吳湯興等人,見到河南勇身上帶著金帛,要求留下財物,河南勇開槍拒絕,吳、姜的民兵遂殺死數百名河南勇。報導中說他們「殺死同胞的人數,可能遠超過日軍」。(11/21中時)

吳湯興真的帶兵「殺同胞」嗎?記得吳湯興號召民眾抗日時,曾發布告示,其中說:「望眾志戮力同心,一團和氣,不可互相戕殺…如有倚強欺弱,妄殺無辜,或肆行擄掠,糾黨劫財,定按軍法嚴辦。」如此申明軍紀的吳湯興,竟落得「殺同胞」的惡名?

原來吳湯興民兵所殺的「同胞」,就是我前述駐在台北的那批「官兵變盜賊」的廣東兵(所謂河南勇,係指廣東珠江流域之南的「河南營」訓練出來的傭兵)。那批「河南勇」趁唐景崧逃走之後,焚衙署,搶庫藏,往中、南部逃竄。

這是一支怎樣的軍隊?試看目睹當時情景的美國記者Davidson對他們的描述:「亂七八糟,毫無秩序。他們穿紅制服,暴躁慌張,大聲喧嚷,且有惡臭…」「軍官們已不能約束士兵…華兵互相吵鬧,殺害軍官,勒索搶劫…」請問這是哪一國的「同胞」?

再看看這些「同胞」在唐景崧潛逃後的行徑。Davidson這樣報導:「總統似乎送了五萬圓給自己的衛隊,以求逃出衙門。消息傳開後,其他兵士也來要求分錢,發現總統已經走了,就火燒總統府洩憤。…這樣一來,秩序大亂,暴徒們吵鬧放槍,在各處搶劫…兵工廠被打開了,附近街上擁擠著搶劫者,廠裡一切東西,無論槍砲…凡可移動者,無不搬走。…一尊小型克魯伯後膛砲,可用一兩塊錢買到。數千華兵不再打仗,而做起更有利的買賣。他們以幾角錢廉價賣槍,而把舊式步槍丟在城外的稻田中…。」

這些官兵變成強盜,流竄到中部,被我們抗日民兵殺了,活該!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本文同時收錄於http://www.jimlee.org.tw)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