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02, 2010

戲謔

祭祀禮儀遭到戲謔
為什麼?
因為祭祀禮儀煩雜奇怪
已讓現代人感到不耐
卻無力反抗

像燒庫錢--紙錢
數千數萬元瞬間化為一陣烏煙
不燒誰擔代得起不孝之名

辦一場喪禮
少則二十萬元
多則超過五十萬元
在此全民皆貧年代
負擔沉重

既然無力反抗
只好戲謔
喪禮
是悲劇中的悲劇
不改進
未來將出現對它更多戲謔
-----------------------

《父後七日》戲謔祭拜 牧師投書批評
2010-09-03 新聞速報 【台灣醒報記者洪秀玲報導】

電影《父後七日》上映首週末三天創下暑期國片最高票房紀錄,台北327萬元,全省更高達800萬元。不過因片中孝女「哭爸」場面表現手法戲謔,引起一位長老教會牧師為文批評,認為這是對宗教祭祀禮儀的無知和不尊重,導演王育麟解釋說,他自認無不敬之意,只是希望嚴肅的葬禮,也能以輕鬆、調侃的態度來表現。

《父後七日》劇中以荒謬逗趣的敘事,呈現台灣特有的殯葬文化,電影中道士與孝女的「哭爸」場面,戲謔表現手法讓觀眾笑翻了,但看在長老教會牧師盧俊義眼裡,卻認為「導演的心態根本就是在羞辱民間信仰,而不是尊重。」

盧俊義在文中表示,無論是甚麼宗教,它的禮儀都要用敬重的態度看待,特別是在死亡的祭祀禮儀上。但「該片在祭祀禮儀中,竟一再出現不可思議的鏡頭。」

例如,吃飯時聽到道士說「哭喔」,女兒趕緊跑去趴在棺材蓋上大聲哭,結果竟把含在嘴巴裡的飯粒吐在棺材上。另外一個鏡頭竟然是嘴巴含著牙刷,跑到棺材邊,跪著一邊哭、一邊刷牙!

盧俊義認為這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真正的道士在辦理這種祭祀儀式時,不會是如此輕慢未事先告知時辰。導演和演員的表現,「不僅是草率呈現民間宗教的祭祀禮儀,更是鄙視台灣原有文化之美。」

對此,發行的海鵬電影公司負責人姚經玉表示訝異,尤其提出抗議的不是道教而是基督教人士,但他表示尊重每個人觀影的不同感受。而導演之一的王育麟其實是基督徒,他則表示相當無辜,受訪時,他強調完全沒有任何對道教儀式不敬或是批評的態度,只是希望能夠將嚴肅的葬禮,用輕鬆、調侃的態度來表現。

事實上,王育麟所屬的台中旌旗教會還相當捧場,發動包場方式來支持,台北旌旗教會也跟會友公開推薦該片,並認為片中主要傳達的是感人的親情,對其中充斥的道教祭祀禮儀,反而不以為意。

姚經玉表示,片尾選用的主題曲非常輕快,歌詞大意是:「人生要開心唱歌」,許多人也覺奇怪,但這就是導演想表達類似「莊子喪妻,鼓盆而歌」的意境,希望生死之事也可用另種樂天態度去看待。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