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是創意保溫箱
前些日子到高雄師大
座談客語詩未來發展時
有鑑於國內發表園地的萎縮
我特別呼籲喜歡寫作的朋友們
上網申請部落格發表自己的作品
然後與其他朋友的部落格連結起來
隨時互相保持交流批評打氣
(創作猶如做生意
沒有回饋機制將難持久)
真沒料到無意間竟發現
【網路詩人部落格聯盟】:
http://blog.yam.com/taiwan_poem
可見有此想法的文友不少
如今整合後是否可產生
推波助瀾的詩狂潮!?
(網路作品被視為非主流
網路作品的青澀習作
在網友互助下或可加速成熟)
寫詩的志業須要永續經營
創作的心靈更需要保溫
否則一年半載就沒了!
好好的利用設計簡易部落格
部落格將是
創作心靈很好的保溫箱!
陳寧貴網址:
http://hk.geocities.com/chenkueining/
寒林網址:
http://home.kimo.com.tw/tcleee/
韓正皓音樂工作室網址:
http://www.cmpmusic.com/
6 Comments:
●孔雀
我養的兩隻孔雀
不是鳥是魚
所以只能在水裡飛
水箱裡的天空很窄很小
在裡面不會有狂風暴雨
也不會有悠閒的雲飄過
牠們茫然水箱外的廣大天空
因而牠們能安逸於窄小
牠們在水中輕輕輕輕游動
像色彩繽紛的雲悠閒飄過
我的心空
林煥彰:〈讀牆〉
一、
每天,我都到那裡去讀牆
──一截時間之書的殘頁
很是奧義。
石灰都已脫落
牆面都已斑駁
時間,時間
就是這樣的容顏嗎?
而我常和你擦身而過
卻未曾深識,?那額上蝕刻
鐘鼎的文字……
二、
夜晚,我已讀過
而牆猶是一頁晦暗的天空,星光
星光總隱在無望的眼瞼之後
除了?,我該向誰問話?
偉大常因謙虛
岩石常因緘默
則我,已開始向你學習──
三、
扉頁終要翻過,雖則
陽光是一篇很好的序文
也要翻過
早晨,我就這樣停在最難懂的地方
而牆該為著自?,還是
為著囚禁?
很久很久
即因這樣的一頁
我不敢翻過
詩的附作用 圖書館記
May 11, 2005
圖書館記
時鐘壞掉了
在牆上時針與分針維持著
寂寞的一定角度
書架站在窗邊窗內
時間有秘密
在書本裡沒有人知道答案
我從架上取下一本自傳
悄悄地
翻走了三十年
閱讀空間裡的駭客
「偷讀者」在形式上有如網際空間裡的駭客,一方面,他翻越了體制構成的圍牆,撬開了秘密的門鎖,踐踏了人性的草坪,侵犯了最終的隱私;另一方面,他餵飽了自己慾念的肚腹,解凍了自己狐疑的眼神,但也阻遏了自己想像的思維。本文暫且將「偷讀者」稱之為「閱讀駭客」。
●徐望雲
中國文學史上,缺乏長詩的傳統,像洛夫〈漂木〉這樣長達三千行,氣勢磅礡的長詩,即便拉到文字語言都已解放出來的現代詩來看,也是難得之作。
讀詩讀久了,總有個感覺:台灣沒有長詩被接受的空間。
長詩,在西方文學史中,一直有著深遠的傳統,從〈伊里亞德〉、〈奧狄賽〉,到近代艾略特的〈荒原〉、龐德的〈詩章〉,一路下來,甚至可以為之理出一條西方長詩發展的脈絡出來。但在台灣,這樣的傳統幾乎沒有,即便我們把詩的範疇再拉大一點,放到整個中國文學史來看,結論恐怕依然悲觀。
想來,問題大約有幾端:一,詩一寫長,獨有的語言凝聚力,將可能因長久的緊繃而疲乏、而渙散;二,如果不顧及語言的因素,那麼,其中的故事,就變成彷若把一(短篇)小說分行分段演示,讓讀者讀來頗為不值;三,若前兩者都不顧,則就變得像夢囈,成了徒有詩的形式,卻無詩的內質的「東西」,這樣的東西誰都能寫……
因此,中國文學史上,缺乏長詩的傳統,像洛夫〈漂木〉這樣長達三千行,氣勢磅礡的長詩,即便拉到文字語言都已解放出來的現代詩來看,也是難得之作。
這首詩,語言的策略,大體上是與洛夫一貫的風格相類的,長於製造驚心動魄的意象,但「故事」性顯得有點薄弱,因此,我們在對待這首詩的「先驗」態度上,最好先把拿來尋找史詩、敘事詩的放大鏡收起來,用一個更為「精緻」的角度來看:她是一首哲學詩。
全詩分四章,第一章題目即詩題「漂木」;第二章「鮭,垂死的逼視」;第三章「浮瓶中的書札」;第四章「向廢墟致敬」。其中第三章,又分四小節,分別是「致母親」、「致詩人」、「致時間」與「致諸神」。
■
全詩第一章、第一句,「沒有任何時刻比現在更為嚴肅」,表面上是用來介紹下一個即將出場的主角「漂木」:「落日/在海灘上/未留一句遺言/便與天涯的一株向日葵/雙雙偕亡/一塊木頭/被潮水沖到岸邊之後才發現……」,實質上也是預告了一個自卡夫卡、卡繆、沙特……等人以來一直在思索的哲學命題──存在與死亡──的展開。
事情就從這段小木頭的荒謬存在開始。
荒謬與「反諷」都是一個娘胎裡出來的,在第一章其實隨處可見,例如,洛夫引了「佛曰」:「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乃至無老死……」,其實正暗示這塊木頭的荒謬存在,最典型的形容在第1小節倒數第三十四行始:「而那漂來的木頭/竟然把躺在沙灘上喘息的教授當作自己/把橫行於他腹際的/一隻螃蟹/視為海神的暗喻」,接著,很戲劇性地,那塊木頭「緊緊頂住老教授的背脊/卡嚓!木頭嵌入他的體內/天地忽焉合一/他發現身上多了一根骨頭/多了一具堅挺的/器官……」
一塊小木頭,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中,「幻想」著自己將成為人(還是一個老教授),竟然成真。這種生存的荒謬性,在〈漂木〉的一開頭就於焉成形。
接下來,第2、3、4小節分別寫兩岸,其實很多讀者並不陌生。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寫「這岸」時,洛夫用了意象並列的手法,尤其意象間,兩兩成一組並置,共用了四十六個意象,形成二十三組,「西瓜。青臉的孕婦/鳳梨。帶刺的亞熱帶風情/甘蔗。恆春的月琴/香蕉。一簍子的委屈/地瓜。靜寂中成熟的深層結構……」到「紅葉少棒。打帶跑的地攤文化/滿街史艷文。短線操作的股市文化」,到節末,從「歷史博物館。老祖宗被一篇新的就職演說驚醒」到「電視機爆炸。對岸有人大發脾氣」,又是一連十三組,如果讀者有興趣一句句唸出來,會有一種壓迫感。
而洛夫的「政治取向」,在這一大段裡頭表露無遺。至於是不是能被所有讀者所認同,我想,並不太要緊,重要的是,這樣的表現方式,其實,美學手段是已蓋過了政治立場。
第3、4小節寫「那岸」,也不輕鬆,洛夫也用了好一大段「意象並置」的手法,來達到「反諷」的目的,像「賓館。五星級的情慾在房門後面窺伺」、「十年浩劫。又一次上帝橫蠻地干預歷史」、「黨書記兼總經理。一把鑰匙天堂與地獄共用」……略知一點中共近代史的讀者,讀這一大段,其實是相當過癮的,不論你是否同意你所「感受」出的洛夫的理念。
都是一種荒謬的存在,只不過它是屬於政治意味濃厚的演出。
■
第二章寫鮭魚的生與死,並由之所引發的哲學思考。
在解嚴之前,黑名單成為阻止海外台灣鄉親能否回鄉的重要依據。那時,北美的鮭魚生態,往往成為一些政治異見人士抒發思鄉情懷的文學創作主題。洛夫所居住的大溫哥華區,有些河流被設立成為重要的鮭魚生態保育區。(比較有名的像是卡皮拉諾河與威化溪,現都有專門的人工鮭魚孵養場。)
每年鮭魚群會沿著牠們「少年」時走過的路,回到加拿大的出生地,交配、產卵、生子,直到死亡,而回鄉的過程中,並不是那麼順利,一路上都是危崖險灘,時不時還得跳過高高的卵石,又要躲過路上的「獵食者」(如不少大灰熊會守在大石旁,當鮭魚跳起的剎那,一口就把魚給叼去當午餐;或者一些鷹鷲會自高空俯衝下來,一把叼去一尾),即使順利回到故鄉,有的鮭魚早已傷痕累累,還沒產卵前就已死亡……鮭魚這段悲壯的迢迢回鄉路,一直是很好的文學象徵。
但鮭魚還有另一個「習性」,卻少被提及。即是,不論是雄鮭或雌鮭,在產卵後,都難逃一死,魚屍就留在河流(故鄉)裡,任其腐敗;小鮭魚的成長過程中,就靠吃食父母親腐敗的肉屑成長,父母親的肉身成了子女的養分,之後,子女長大了,又繼續出走,繼續牠們的宿命……
鮭魚這種習性,如果被用作文學的內容(不論是成為文學母題或子題),毫無疑問,將令人驚心無比。所以,洛夫在這一章「鮭,垂死的逼視」最後一段,這樣寫著:「神在遠方監視,看著我們/把腐敗的肉身/一絲絲分配給每一個子女/吸吮血水就夠了/淚則留給我們自己……」
是一種命定,也是一種無奈。
■
第三章,一系列致母親、致詩人、致時間、致諸神,不管是致誰誰誰,洛夫的企圖,都是在與「時間」獰目對視。
比方說,「致母親」,一開頭引用了〈血的再版──悼亡母〉其中十三句。事實上,洛夫當然不是要寫第二首〈血的再版〉,他提出的,依然是對時間的質疑與「反抗」。
「有人看到一隊唐朝的兵馬/開進了紐約的博物館/這是可能的/王維住在謝靈運的隔壁/完全是可能的」,則是很典型的處理方式。
「致詩人」裡,書寫了幾個讀者並不陌生的詩人,光是點了名的就有李、杜、王維,與西洋的里爾克、梵樂希、馬拉美、藍波、波特萊爾等人。
舉出寫梵樂希的一段,最能表現出洛夫企圖藉詩與時間對視的立意:
他說他一出生便是好幾個人
他和許多個蘇格拉底同時出生
死的時候就只一個
這一個死了
只剩下思想
思想死了
詩,才開始飛翔
此外,在「致時間」裡的第5則:「去年從八十層高樓聽到的鴿哨/跌落在/今日午餐的瓷盤裡的/只是一根/喪失飛行意願的羽毛」,就在嘲弄著人類面對時間的無力與荒謬。
「致諸神」中,一開頭他一連串的追問:「我閑閑地端起酒杯,看著/一把古劍穿越歷史/最後飛入一堆廢鐵/神啊!這時你在那裡?」、「我被時間日夜追緝/躲入書本中又給一群聖人嚇了出來/大家短命我又何苦霸佔肉身不放/日曆每天都要叫一聲痛/神啊!這時你在那裡?」……在在都呈示了洛夫似乎不甘被時間擺平。
但不甘被擺平,又能如何?人類開始有文化不過八九千年,一萬年不到,但地球的存在早已是幾十億年前的事了……。即使一口氣讀完洛夫這首〈漂木〉,大不了個把小時,與幾十億年的時間相比起來,簡直是微不足道。
於是,前頭說洛夫與「時間」獰目對視的企圖,在這一章結束後,看到的,彷彿是洛夫在久戰之後,吐出的微弱氣息:
神啊,我需要救贖
我一直癱軟在你手中的
傷亡名單上
還有我許多待救的朋友
以及芻狗的
芻狗
■
於是來到了一片「廢墟」,洛夫以七十首小詩,來「向廢墟致敬」,說明了人類與時間之戰的無奈。這種無奈,其實,也是很「無奈」的,因為,人類終究是輸家。
更反諷的是,有時不待時間來毀滅人類,人類就迫不及待的毀滅自己。(從編號第52首與第54首連用陳進興綁架殺害白曉燕的典故即可略窺端倪。)
洛夫在這一章的引言中,引述了〈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般若實相,非一相,非異相,非有相,非無相,非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有無俱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我的看法是,洛夫要讀者在讀完整首詩後,能夠拋棄一切「相」(包括存在、死亡,乃至來到第四章所看到的一片『廢墟』),回歸到一切「大化」中。
詩由此展開:「我低頭向自己內部的深處窺探/果然是那預期的樣子/片瓦無存/只見遠處一隻土撥鼠踮起後腳/向一片廢墟/致敬」。
在滿目悽愴中,其實仍可見洛夫「負嵎頑抗」的軔性,編號第10的這首是很典型的例子:
大廳牆上祖父照片的日漸泛黃
絕非偶然
我自己不會黃的,時間說
廢棄的煤油燈,廢棄的太師椅
太師椅上還留有前朝膩膩的體溫
牆上的祖父拒絕變黃
「拒絕變黃」乃是對時間的反動。
從編號第62首開始,一系列的「致敬」,說實話,洛夫真是「打心眼裡」致敬的成份近乎等於零。只不過,在三千行的吟詠下來,顯然洛夫真正是感受到了生存之無奈,與詩人一直想追求的永恆之荒誕。在被他「致敬」的那些物事中,有不少都可以看得出是這一場「戰爭」(詩人,也是人類與時間的)之後的自我嘲弄,例如:魚尾紋、恥骨中的情欲之火、衛生紙和衛生紙嚴密包裝的精蟲們、聖經裡那隻飽食終日滿腹神諭的蠹魚、床、窮人、飢餓……都是致敬的對象。
致敬來致敬去的結果,就是不得不繼續「滿意我井裡滴水不剩的現狀/即使淪為廢墟/也不會顛覆我那溫馴的夢」。
■
〈漂木〉順手揭開了人類幾千年來一直在思索、而幾乎找不到答案的哲學課題,三千行迤邐下來,洛夫在帶領讀者潛入了問題的核心,並悠遊出來之後,答案好像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詩結束,問題並未解開。
好在問題還是無解。「漂木」或許會繼續它在茫茫大海上的悠悠旅程,但也容不得它與天地獨往來,只要人類還懂得思考、生命依舊困惑往來的旅人,難免就會有人願意持續追蹤它漂流的方向!
第一五三 期:香草美人
報主的話:種花種樹好修行
看花田裡的人每日辛勤耕作,種草種花種樹種下許多深沉的夢境。使我想起弘一大師所說的:勇猛精進。
禪的智慧語是生活好修行,自從種草種花種樹後,我對植物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認,總感覺這些花草樹木才真是日夜不停地修行,那更是勇猛精進。
因果自在,植物的死生繁衍是多麼自在啊!開花結果,果熟了就落。春去秋來,春生秋葉落,無悲喜無悔傷,這是一種怎樣的自在自由!
落地生根,花飛花落,緣滅緣起,這是一種怎樣的修行!
寒林寫于2005/4/19
<寒林詩展>
寒林詩展: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成長的日子
大地是咱的母親
當春天來的時陣
也是咱歡喜的時陣
三月是歡喜的季節
花開的聲音求愛的聲音
滿山滿園
充滿希望的溪流唱出歡喜的歌詩
四月是自由的季節
讀書郊遊的囝子
散步置溪邊海邊山邊
聽鳥隻講大自然的故事
春天也是戀愛天
少年男女親像青春的花蕊
相招來到山邊學鳥隻談情講天
相招來到水邊看鯉魚相隨相依
春天的心情是你我的心情
阿公阿媽少年時
看囝啊置溪底抓魚
這時阿爸阿母坐置草埔仔回想過去
真多真多春天的故事
攏置你我永遠的記憶中
嘿攏是咱台灣美麗的過去
寒林寫于1995.2.13
<主題詩影>
主題詩影:香草美人
築夢的人尋夢去吧!
放下肩上的擔子
放下心上的塵念
把自己放逐到遠方的山邊水涯
如一葉漂泊的小船如一朵彩雲
等待陽光 如花的等待
香草花田(寒林攝050415)
在陽光下築夢
築成七彩豔麗的花田
美人如花 你是燦爛的陽光
美人臨水 你是那渡船的人
等待陽光 如花的等待
花事如詩美人如夢
我們在春的季節裡一起走入花田
香草的花田 清芬裡有你的堅持
香草的花田 寂寞裡有你的清芬
尋夢的人築夢去吧!
寒林寫于2005/4/19
<心情小站>
心情小站:春花望露
已經是春天的季節
花吐蕊 等待露水
樹臨風 等待招展
細雨微風的夜晚更教人思念
思念蛙鳴蟲叫大地歡唱的夜晚
那是時間的永恆之歌
那是生命的禮讚之歌
絃音飛揚在水霧間
那琴師的故事一幕幕翻轉
樂音落處已是露濃天明的海岸
流浪的那一把永遠的小提琴
流浪在海天之間
從愛琴海到大西洋的彼岸
從山中的修道院到維也納的都城
生命的樂章翻過許多山嶺
細雨微風的夜晚更教人思念
流浪的人繼續尋找生命的春天
春天何其短
花吐蕊 等待露水
樹臨風 等待招展
細雨微風的夜晚更教人思念
註:看完紅色小提琴後
寒林寫于2005/4/18
<台灣風情>
台灣風情:香草之旅
夢的清芬如花似草
夢的露華含羞帶笑
輕快的腳步
簡單的行囊
我們搭著東岸的快車尋夢去
那夢在香草迷宮裡
我讀著天色讀著春天的心情
讀著晚來的驟雨讀著香草詩人的隱喻
我們搭著東岸的快車尋夢去
君達香草園(寒林攝影機050414)
迷迭香迎風吹送著春天的暗喻
鼠尾草舉起藍色的尾巴呼喚著旅人的春天
薰衣草開出滿園詩情
馬鞭草泡一壺馨香
檸檬香蜂草引來群蝶飛舞
雨燕呢喃著春之旅的雨意
我們相約搭著東岸的快車尋夢去
在原野裡賞玫瑰園
在山腳下蓮池畔品一壺蓮的清香
如夢的單車騎過牧場
聽牛群鳴叫看小牛奔跑
這場景只發生在春天的夢園
夢的清芬如花似草
夢的露華含羞帶笑
寒林寫于2005/4/18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