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17, 2005

馬上台

馬王之爭
馬受泛藍基層支持
王受泛藍高層支持
高層的漣漪效應
帶來奇幻空氣票
讓人錯覺
馬王或可五五波之爭
結果依然是七三黃金率
馬上台後
勢必要藍綠兩邊作戰
以民意以媒体對付泛藍反對他的人
以清廉改革形象跨越台灣族群問題
在2008年與泛綠爭取天下
藍綠雙方都不能小覷
馬英九的政治操作能力
他說不定是未來
能與老共相抗衡的
台灣極重要的政治人物

3 Comments:

At 1:09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黃國樑


泛藍選民選擇了馬英九,讓馬英九去執行他們一個未遂的階段性目標─拿回2008執政權,這個位子並不是終極目標,而是用以實踐中華民國這個旗幟下的總路線,即兩岸關係上的雙贏、漸進統合的路線。

要執行這條總路線,已清楚證明,國會多數沒用,唯有徹底地奪下總統大位,將權杖牢牢抓在手裡,藉以將理論化為行動,用結實的權力去實踐,才是真理。連宋合曾經是一個工具,但敗北之後,迅即被拋棄,泛藍選民早已盯死馬英九,馬英九成為新的工具。

就僅僅是這麼簡單的理路,馬英九輕易擊敗王金平,因為除了競逐執政權能夠勝選之外,再無其他,馬英九的魅力、形象,吻合這個工具角色所應具備的條件。即使有人以為王金平的本省籍更適合易馬而上,有人因為局部權力的平衡躍出挺王,有人為了延續政治生命,作態地站在王金平身旁,都抵擋不了泛藍選民的鋼鐵意志,選擇馬英九只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泛藍的菁英領導階層,誤將泛藍選民的意志,當成僅止於是馬英九的意志,於是站在馬英九的對立面,包括連戰、宋楚瑜,以及大老們,認為靠著泛藍菁英領導階層的縱橫捭闔,就可圍困住馬英九,但馬英九的力量不在於馬英九,而是整體泛藍選民。

馬英九在泛藍選民心中,猶如開拔往特洛伊前,希臘聯軍不可或缺的亞吉力 (Achilles),唯有亞吉力的神力,方能戰勝特洛伊的赫陀 (Hector)而獲勝,即使選民深知馬英九有其外省籍的致命傷,有一付亞吉力腳跟(heels),但沒有亞吉力,希臘大軍卻毫無取勝可能。

雙贏統合路線就是泛藍選民特洛伊戰爭的永恆主旋律,它是主體,餘均為客體,如今由馬英九任首席,王連宋如果吹彈反調,只能將自己及同僚一齊吹落於歷史的灰燼,永遠蒙塵。

 
At 3:34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整合台灣羅馬拼音系統
以挽救垂危的台灣語文

向陽

台師大台文所教授、世界台灣母語聯盟總召集人李勤岸,日前以〈打破自我,成全母語教育〉為題,期望關心母語教育的意見領袖,放棄派系之爭,讓母語拼音符號問題回歸單純的語言學基本面;同時也呼籲教育部趕緊公布定案,運用這套已整合成功的台灣羅馬拼音來編寫母語教材,以利母語教育進一步的推動。他的這項訴求目前仍在連署中,但已經獲得相當多台語文社團、大學台語文研究系所負責人以及語文學家的熱烈連署。

連署名單中,甚多長期以來為台灣語文貢獻心力,為台灣文化重建殫精竭慮的專家學者,他們在過去為台灣語文不計報酬、付出心血,或許對於台灣本土語言應採用哪一套拼音系統曾有不同意見,各有堅持,如今能夠捐棄各自的堅持,從語言學和語文教育的基本面著眼,願意坐下來,整合出一套合乎語音學原理,同時在教育上易教易學的台灣羅馬拼音系統。光是這一點共識的凝聚、這一種站在台灣語文長遠發展的用心,就值得台灣社會加以肯定。

本土語言流失 漸崩蝕台灣主體性

台灣的語言,從日治年代以來,先後遭到兩個外來政權「國語政策」的蹂躪與踐踏,無分原住民、客家或Holo(台灣閩南)的語言都因此在被壓抑和被扭曲的語境之中,逐漸消失、凋零,其中又以原住民母語流失狀況最為嚴重。根據語言學家黃宣範的一項針對在台北就讀大學的原住民學生所作的調查,顯示這些學生已經流失三十一%的母語,而他們的父母則流失了十五點八%,近百年來,可見原住民的母語正在走向滅絕之路;客語和台灣閩南語的流失問題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台灣本土語言的命運,已經到了讓人心驚鼻酸的情境,這好有一比:原住民語躺在急診擔架上,客家語坐在輪椅上,台灣閩南語拄著柺杖。

這樣的語言危機,分開來看,只是各個族群單一而程度不同的危機,需要各個族群自我努力,加以挽救;然而,在實質上,佔有至少八十五%人口數的原客閩三大族群語言如果繼續流失,則台灣的語言和文化勢必快速空洞化,台灣的主體性也將逐漸崩蝕,更不必侈談台灣內部的族群和諧、或外部的全球化了。因此,台灣本土語文的傳承危機,就是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共同的危機;台灣本土語文的教育與傳播政策的擬定與推動,就是受到人民付託的政府不可迴避的責任。

遺憾的是,從二○○一年國民小學開始實施鄉土語言教育課程以來,台灣本土語文的殘障問題並未真正獲得改善。其中的問題癥結相當多,部分屬於教育政策層面,諸如課程名目並未將本土語文視為國家語文、授課鐘點不足、以及鄉土語言教學師資培育與任用、薪資都明顯遭到矮化等問題,仍未能妥善解決,無法真正改善本土語文教育的殘缺,只能說是聊備一格,與教育部對國中小英語教學「聽、說、讀、寫」的課程要求及其相關配套措施比起來,本土語文的教育處境彷彿童養媳一般,只能靠熱心的鄉土語言老師憑其熱誠教學來補救。

標音系統整合 影響台灣語文傳播

即使如此,泛藍陣營掌控的國會以及部分媒體,依然不時扭曲「鄉土語言教學」或「母語教學」的正當性,嘲諷母語教育,將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都應享有的語言人權及其教育貶抑為「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工具,甚至以這種無視台灣原、客、閩三大族群語言教育需求的霸權心態,要求堅持母語教育的教育部長杜正勝下台…。而在部分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母語教育被媒體曲解為「閩南語教育」,刻意將母語教育尚包括客家語和原住民各族語言教育的事實掩蓋,造成不了解鄉土語言教育的國人誤解;並將鄉土語言教材使用羅馬拼音系統惡意扭曲成「以ABC學閩南語」,誇大學生學習母語的困難度,引起家長恐慌…。這些來自國會或部分媒體的扭曲與壓抑,也是阻礙台灣本土語文教育正常發展的因素之一。

不過,除了政策推動乏力和外部因素橫梗之外,母語教材在選用音標和部分漢字的使用上,標音系統過多,且相互齟齬;漢字選用紊亂,且多半仍待考證,也是事實。這樣的混亂狀態,反映到不同教材版本之中,因此造成老師教學的困擾、學生學習的疑惑、家長教導孩童過程中的無所適從,台灣語文學界、推動者就不能說毫無責任了。目前在鄉土語文教材中使用的標音系統,計有傳統教會羅馬字、台灣語言拼音方案(TLPA)、TLPA改良式、通用拼音等,這些拼音系統,有些具有長達一百五十年以上的書寫和傳播傳統(如教羅),有些則根據現實需求進行改良(如TLPA及其改良式),有些則強調與各不同語言之間的通用性(如通用)。這些羅馬拼音系統之間,其實差異不多,變動不大,過去或許因為各有堅持,因此未能整合,鄉土語文教育展開之後,各拼音系統也各編教材,相互競爭,因此形成目前教材之間標音系統互異、漢字選用紊亂的狀況,影響台灣語文在教育和傳播功能部分的發展,的確也是台灣語文的嚴重問題所在。

如果推動台灣語文的社團、學者和教育者不能以他們的專業和對台灣語文的熱愛,坐下來就分歧之處加以整合,取得共識,討論並協商制定出一部合乎語音學原理、易教易學的台灣羅馬拼音系統;我們怎能怪泛藍政治人物或媒體扭曲、嘲諷、阻撓台灣語文教育的正當性與迫切性;如果每一套羅馬拼音系統都執著各自的優點,而不從教育與傳播的角度去思考,放棄一些無關緊要的音符堅持,又如何讓社會接受以羅馬拼音系統作為台灣各族群語言最主要使用的拼音方法?如何加速台灣語文的正常教育?發揮其傳播功能?

現在我們總算看到第一道曙光了,台灣語文學界能捐棄成見,就是這一道曙光的開始,在教會羅馬字、TLPA、TLPA改良式的整合之外,容仍有不同聲音存在,唯以當前台灣語文教育處境的艱難,台灣語文界必須趕快停止內部爭議,因為接下來還有台語(客閩)漢字常用字的標準化工程有待台文界琢磨,還有台語(原客閩)字典、辭典、以及相關教學節目、媒體的製作…等等工程,有待台灣語文學界攜手研議、逐項進展。

要挽救在台灣土地上逐漸消失的台灣語言,停止口水爭議,拿出可行方案,創造具體成果,才是當前要務!
(作者為詩人,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At 1:34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馬英九要當哪一款黨主席
「馬英九主席」還沒上任呢,黨內黨外的壓力就紛至沓來。行政院長謝長廷藉海棠颱風吹倒北市路樹的處理效率問題,有意無意提醒了「市長與主席」角色的衝突。而國民黨內馬上面臨的「開門七件事」資金調度,第一關就是九億元缺口!

馬英九既然選了黨主席,進了「黨務廚房」,應該早有準備,這些繁瑣又不能不碰的油煙污穢,他非插手不可。可能的差別在於,馬英九是否能以他一貫的清新形象,把黨務改造出「新的邏輯」與「新的文化」?換言之,也就是不需那麼多的人事編制,那麼多的財務負擔。

這未必不可能。民進黨即使成為執政黨,黨的編制與包袱,還是沒有當在野黨已五年的國民黨沉重。這是馬英九改造國民黨,可參考之處。但馬英九的麻煩是,他自己或可不靠國民黨而當選,但一接手國民黨,就不能不顧及國民黨死活。而一把國民黨扛在肩上,錢在哪裡,黨工該怎麼安排,馬上就浮上檯面。

已有政治觀察認為,馬英九選上黨主席這一陣子,是他政治聲望的高峰,接下來,棘手的黨務,企欲留下政績的台北市政,兩頭燒的結果,大有可能逐漸耗損馬英九的政治能量,反使得他形同操勞過度的「一匹倦馬」。

這觀察,並非沒道理。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也會擅用這角色衝突,刻意在「馬市長」與「馬主席」之間見縫插針,讓馬英九疲於奔命!謝長廷院長與卓榮泰發言人的「海棠颱風言語攻勢」,無非就是借力使力!這只是第一波,不過是以後綿密攻勢的示警而已!

初當選主席的馬英九,暫時採取穩定軍心的策略,事實上他也非如此不可。面對黨工、各地派系山頭,黨內大老的一面倒挺王,馬不可能斷然切割這些關聯,那會讓他這「主席新鮮人」一開始就「很辛苦」。

然而,馬英九應該清楚,自主性黨員為何選他?大幅度領先對手的意義何在?他若不能「改造黨機器」,而跟歷任黨主席一樣「循例」操作的話,不僅不符合他的競選諾言,更會導致2008失去他競逐的優勢。

因此,「馬主席」勢必要有所作為。這作為,非得跟過去的黨主席不一樣。他最大的艱困,不在民進黨,而是在連戰是否「退而不休」?黨內「非馬派」是否形成一股舊勢力,抗阻他的改革?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