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8月 01, 2005

搶救母語

本文提出客家母語的危機
對客家子弟、家長
缺乏「母語斷文化滅」之危機意識
我深有同感
但怎麼辦呢?
如果學校教育不改善的話!
就像本土詩人
不會用本土語言創作
就虛偽的說
用母語創作沒必要啦
要知道我們如果
長久不用母語念文字
下一波我們就等待
自己的母語被消滅吧!
以後你不叫河洛人 客家人
是說不道地
北京語的『華人』罷了


以下是陳元勳先生所寫原文:

政府為薪傳鄉土語言,教育部自九十學年度起把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言,列入國小必選課程,每週一節課四十分鐘,教育部曾辦過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檢核考試及短期培訓,並徵求出版商出版多綱教科書,可謂師資及教材都沒問題,但自實施以來收效不彰,尤其客語教學一籌莫展、一蹶不振。

據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統計:台北市有一百四十九所國小,三萬二千五百三十九人選修閩南語,提供客語教學的只有二十一所,一千一百七十人選修,目前台灣閩南人與客家人的人口比例約為四比一,而鄉土語言開班研習人數比為二十八比一,實在太不可思議、太離譜了!再查其他縣市選修客語的人數亦不踴躍。志願選修客語課程人數太少的原因:(一)各校怕麻煩、只開選修人數較多的閩南語一項開課;(二)缺乏嚴謹客觀的考核制度;(三)西瓜偎大邊,學童盲目跟從人家選修;(四)客家子弟、家長缺乏「母語斷文化滅」之危機意識;(五)缺乏政策誘因導向。而其中政策誘因導向最為重要,現今講求實際效益的工商社會,一般客家學子及家長會質疑學了客語有什麼好處,現行政院客委會將舉辦客語認證考試,並建議中央立法,未來任職於客家地區的公務人員,必須通過客家語言認證考試,並增加「語言加給」誘因,此一良善誘因政策一旦立法通過實施,必可大大引誘一般人學習客家語言的意願,殷盼此政策及早實施,客家語言能及早從被泡沫邊緣化搶救出來。(作者為台北縣客屬文化協會秘書長)

4 Comments:

At 7:31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被排拒在睡眠境外的你
帶著踉踉蹌蹌的心境
躍入波光瀲灩的腦海
泅過千千愛恨萬萬情仇之後
纔輕輕想起那不過是
擱淺在浩瀚人間時空脈絡裡
若隱若現的幾道血絲

 
At 8:52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母語文學】

 在台灣文學史上由於政治因素的變遷,曾經受到多次被殖民的經驗與殖民政府的強制語言政策,而形成了語言和民族之間無法一致的現象。如此的狀況,相當明顯地反映在文學創作之上,於是乎,綜觀台灣文學史可以發現語言文字的問題不論從新文學開始或到如今,都是一個重要並且需要解決的課題。從二○年代的新舊文學論爭首先思考文字的書寫問題開始,時至三○年代第一次鄉土文學與台灣話文論戰的展開,首次正式全面討論母語書寫的議題。黃石輝當時熱情的登高一呼到如今仍影響著許多母語文學的運動者,他說︰
你是台灣人:你頭戴台灣天,跤踏台灣地,目珠所看見兮是台灣兮狀況,耳空所聽著兮是台灣兮消息, 時間所歷兮亦是台灣兮經驗,喙裡所講兮亦是台灣兮言語,所以你兮那枝如椽(thoan5)兮健筆,生花兮彩筆,亦應該去寫台灣兮文學了。(所以愛)用台灣話做文,用台灣話做詩,用台灣話做小說,用台灣話做歌謠,描寫台灣兮事物。
 除外賴和與眾多有心創作者用母語書寫作品,豐富了母語文學的根本。但是這些在日據時期即開始努力的成果,也因1937年的戰爭而被中斷禁止。相隔半個世紀,台灣文學從七○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到八○年代台灣文學「正名」,這波重新回歸台灣本土的文學運動,進而引發了母語運動的再次開展。這次的母語運動主要在1987~1996年間,並且稱之為「台語文學論爭」。最早時以「方言詩」的寫作拉開序幕,以七○年代中期林宗源及向陽使用母語創作現代詩為首。1985年後則形成了「台語文學運動」,1987到1996年之間,文壇上發生一連串的關於台灣文學書寫語言的論爭,並在這之後,對於母語文學有了更細部的討論。
 參與這場論爭的作家以林宗源、宋澤萊、林央敏、廖咸浩、洪惟仁、陳若曦、李喬、彭瑞金、黃勁連等人為主,可分為台語文學運動者所代表的「本土文學陣營」與外部的「非本土文學陣營」、以及「本土文學陣營」內部間的論戰。而在這場論爭中以林宗源提出的見解,對往後母語文學的影響甚大。林宗源認為,台語文學論者的主張,主要是為了改正台灣文學中『言文不一致』的弊病。除此之外,所謂的「台語」運動,不單僅僅就河洛話而言,而是對台灣本島上所有民族的母語之復興運動:「現時台灣的文學,最重要的課題,是建立家己的語言及文字。咱愛知影台灣話,不管是閩南話、客家話、山地話的語言,攏有家己的語言結構。」
 而林央敏更進一步的申論以為:「台語寫作可以完成台灣話的言文一致,提昇本土語言的地位、豐富台語的表現能力、恢復台灣的民族尊嚴與特徵。」
 雖然這些主張在本土陣營仍有許多不同的意見,不過九○年代開始除了河洛話的母語文學蓬勃發展外,其他諸如客家文學及原住民文學也多少是受這股運動影響而逐漸興起。時至今日,母語文學的創作成為當前保護台灣本土文化的重要文學活動之一。

    
 目前母語文學的發展已出現專業的母語雜誌,有《台文通訊》、《台文罔報》、《台灣字》、《掖種》等,專業的母語出版社了則有︰台笠、安可、金安。而單就客語而言,則有《客家雜誌》、早期的《中原》、台北市客委會《客家月刊 、季刊》對於客語創作較為鼓勵。


 作家及評論者的方面,以河洛話的部分,根據林央敏於《海翁台語文學》創刊號中<像一座看前顧後的路觀牌—台語大系總序>一文的整理,1986年以後提倡兼評論的有︰林宗源、鄭良偉、洪惟仁、宋澤萊、向陽、林央敏、黃勁連、陳明仁、李勤岸、莊柏林、呂興昌等人。文學創作的部分重要的作家有︰林宗源、向陽、宋澤萊、林央敏、東方白、路寒袖、蔣為文、方耀乾等人。

 由此觀之,可發現河洛話的母語文學在八○年代論爭後,不論在評論或創作都有許多代表性的作品產生,林央敏認為這可以算是一另波的「台灣文藝復興」。相對來說客語文學真正標舉母語創作的時間較晚,目前以新詩創作的嚐試最為明顯,據客語詩人葉日松的觀察:「在客語詩創作的群體中,大部分的作者仍是零星的在進行。比較有名的有:杜潘芳格、曾貴海、邱一帆、陳寧貴、范文芳,晚近則有張芳慈及吳尚任在《客家雜誌》經營客家詩的版面。」評論則有黃恆秋編撰的《客家台灣文學論》一書。

 
At 11:23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

台灣長史物
農家詩人葉日松 為客家歌謠寫新詞

有「台灣最後一塊淨土」之稱的花蓮,因為山水秀麗,民風淳樸,成為各地文學家聚集的創作園地。

十年前開始投入客家文學創作的葉日松,使用了簡鍊易懂、清新雋永的文字,讓客家特有的腔韻與文化得以傳頌,在他的散文和詩歌?,強烈的表達了對親人的追思與感恩、對童年的眷戀,以及與自己生長土地的那份難以分割的情愫。

葉日松出生在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鄉。因為在花蓮師範學校求學期間所寫作的文章,被刊登發表後而受到鼓勵,於是就這樣開始走進文學創作的世界。

葉日松的創作大多是國語、新詩、兒童詩,約十年前,葉日松看到原住民提倡母語,自己也一頭栽進客家文學的創作,除了客家童詩,他也積極創作客家歌謠,目的在為各級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們提供母語教學的教材,同時也為有心創作客家新曲的作曲家們,推出合適的新詞。

一身溫文儒雅特質的葉日松,小時候是個窮苦的農民人家的小孩,在六十年前,東竹這個小地方的農民,其實是沒有太多能力可以供養孩子唸書,葉日松可以擁有高學歷,全是由他弟弟的成全,對於弟妹的愧疚和父母的栽培之恩,葉日松說,其實這些感情,就是支持他繼續創作客家詩的靈感來源。

 
At 10:25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台灣話的中國化危機

■李慶霖

過去宋楚瑜當新聞局長時,在學校裡嚴禁學生講方言,若不聽禁止者抓到就罰錢、罰站甚至跑運動場,以及掛「狗牌」等,不擇手段不理性體罰學生,老師的無奈無形中變成始作俑者,這樣的獨裁專制政府,為統治台灣人民循「大中國化」而實施的毒化教育。

現在,政府及為人的家長不去禁止講華語,反而跟自己小孩對講華語,另外最使人擔憂的是除了客家電視台播放卡通片使用客語翻譯外,其餘電視台卡通片都使用華語,這樣的媒體怎麼能使孩童會講本土母語?

最近在各公共場所諸如遊樂區、量販店、各大書局等處所發現,幾乎都聽到講華語孩童,連家長都給他們講華語令人憂心忡忡,以為講母語是醜陋似的,在此期盼政府、教育部、各級學校以及各家長重視本土母語,與本土文化教育永遠傳承下去。(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