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 詩人文曉村
2004年在詩人彭邦楨追思會場
遇見步履有些蹣跚的詩人文曉村
我輕喚他一聲
他看了看認出是我
微笑著手指我日益稀疏的頭髮
認識文先生許久了
雖然互動甚少
但每次偶遇都會興起歲月催人之慨
如今驚傳他於2007年歲末逝世----
想起他的為人和他的詩作
正如他的詩 -- 牛:
「我只是守著一方土地
一步一步
默默耕耘」
如此樸實無華
如此令人感動
-----------------------------------------------------
文曉村,河南偃師人,1928年生,葡萄園詩刊社長,詩歌藝術學會理事長,文藝協會、作家協會、新詩學會理事,世界華文詩人協會常務理事。著有詩集多種。
因腦中風及心肺衰竭等疾病於2007年12月25日下午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逝世。
●詩觀
固然,在上個世紀60年代,我們提出明朗、健康的主張,是對現代詩運動中過分晦澀、虛無、西化現象的一種針砭之道,有其時間空間的針對性意義。但其本質上也是一種藝術的有機體,如何以明朗的語言、健康的內容,完成具有文化特質的詩作,一個有遠見有抱負的詩人,恐怕是窮其一生也無法做到止於至善的。我的執著在此。
也常有人發問:“如何判斷一首詩的好壞?”
所謂好詩,不但要有所表現,而且要表現得好。有所表現,是指內容;表現得好,是指技巧方法的完美。
內容可以包羅萬象,但必須以愛為出發點;從男女的情愛,到家庭社會的倫理之愛,國家民族的大忠大孝,以至人類萬物環境保護的博愛,都是詩人吟詠不盡的內容。惟動機要純真,立意要美善,誨淫誨盜,固不可為;頹廢墮落,更不可取。
詩也是生命體,要想生存,要想發光發熱,健康是第一要義。好詩與壞詩的分野,就看其內在是否健康。任何毒素思想,猶如細菌,必使詩的生命腐敗、死亡,化為烏有。孔子說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就是詩的生命的本質。教化是詩的自然作用,不待外求。
詩不是教條,不是口號,僅有健康的內容還不夠。還需要十分恰當的技巧方法來加以表現,包括語言修辭的技巧安排,音樂節奏的相應配合,結構境界的完美顯現,猶如穿衣化妝,要自然合身,濃淡合度。
昇平之世,詩人或優游廟堂,歌功頌德,或隱居田園,不謀榮利,各有所好,無可厚非。但在變亂時代,道德淪喪,清濁難分,詩人則應高瞻遠矚,保持清醒,必要時,要有凜然不屈的道德勇氣,諷其所當諷,刺其所當刺;不阿諛諂媚,不同流合污。
●文房四寶
筆
劍不能及的地方
我受命出征
與詩人畫家終身為友
偶而 也會
變成情人的舌頭
墨
為閨中畫眉
為大千渲染長卷
讓仁人烈士留名千古
生命走到末端 便
飄然為一縷雲煙
紙
寧願被掛在墻上
或是與書蠹為伍
也不甘充當美麗的包裝
參與騙局
製造垃圾
硯
來自石頭的族群
雖然被騷人墨客
請入書齋 視為上賓
始終 還是
不改其石頭的本性
●牛
沒有華麗的裝飾
沒有動聽的歌喉
無所謂雄心
無所謂壯志
讓花族在春天齊放
讓歌鳥在林間爭鳴
讓獅子在曠野 稱王
讓猴子在動物園 表演
我只是守著一方土地
一步一步
默默耕耘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