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客家心聲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2008/new/jan/31/today-o6.htm
六堆客家心聲
■ 陳寧貴
「檢視多年來行政院客委會的施政,始終無法破除「重北輕南」的魔障,幾乎忘了六堆這個板塊,六堆人的聲音微弱得好像無法聽見,資源的分配南北之間差異更屬明顯,點滴施恩就想打發六堆人,長久以來逆來順受好像是六堆人的宿命。即使「六堆文化園區」坐落內埔,試營運期間,六堆藝文團體就是想參與、想配合,也無法踏入展演廳一小步,少了這些人氣、這些動力,我們真不知道園區還剩下什麼?」
這段話聽來令六堆客家人感慨萬千,然而行政院客委會的施政者聽來可能困惑萬千,因為歷任客委會主委皆為客家打拚不遺餘力,如今卻被指摘資源分配「重北輕南」真是情何以堪?
這次百餘客家精英,在六堆忠義祠東廳舉辦「六堆人做六堆事座談會」的會議中,提出五大訴求:(一)在六堆地區設立客家南部行政中心、(二)客語認證須獨立設定六堆四縣腔調、(三)設立六堆客家傳媒中心,包括攝影棚及廣播電台、(四)堅持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經營在地主導性、(五)培植六堆客家藝文、演藝團體 。
南部六堆被譽為客家桃花源,由於六堆客家人口集中,住在六堆的老嫩大細幾乎都能說道地客語,而且傳統客家文化也都保存得很完整,因此若能得到有關主管單位的協助,六堆定能在台灣展現客家文化的特殊風光景致。但願客家主管單位能夠重視,這可是隱忍了許久的六堆客家之聲。
(作者為客委會諮詢委員)
---------------------------------------
●六堆命名:聚居台灣高屏兩縣的客家人,為保鄉衛家,抵禦外侮而組成的「六隊」鄉團義兵,為了有別於軍「隊」,遂諧音改稱「六堆」,「堆」亦有聚落的意義。
--六隊每隊分六旗每旗50人,即「六隊」鄉團義兵共1800人
●六堆沿革:公元一七二一年,朱一貴之亂,威脅到高屏客家六人聚落的生存時,各地士紳義勇集合於內埔媽祖廟聚議,成立六隊﹝堆﹞鄉團;中堆﹝竹田鄉﹞、先鋒隊﹝萬巒﹞、後堆﹝內埔鄉﹞、前堆﹝麟洛、長治﹞、左堆﹝佳冬、新埤﹞、右堆﹝美濃、高樹﹞、保衛家鄉,抵禦外侮。這一次的團結衛鄉,凱旋而歸。獲建忠義亭,以後即成了以忠義亭(祠)為精神堡壘的高屏兩縣客家村庄的總稱。目前六堆鄉鎮橫跨高雄、屏東兩縣,在清朝時代皆隸屬鳳山縣,日據時期也同屬阿猴廳或高雄州,光復後美濃改隸高雄縣外,餘則隸屬屏東縣,所以六堆鄉土非行政區域,而是同一族系之精神的結合體。
●地理位置:六堆鄉土以東經120度30線為中心,是自北緯約21度25,至21度22之扭曲的長方型。除內埔、萬巒、竹田、麟洛、長治五鄉毗鄰成為客家庄中心地區外,佳冬、新埤兩地另於南方連成一地,北有高樹,隔一河鄰接美濃、杉林,六龜則遠在北部另成一區。
●六堆分布如下:
右 堆:高樹、美濃、六龜、杉林、甲仙一部份、里港武洛、旗山手巾寮。
前 堆:長治、麟洛、九如圳寮、屏東市田寮、鹽埔七份仔。
中 堆:竹田。
後 堆:內埔。
先鋒堆:萬巒。
左 堆:新埤、佳冬。
~~~~~~~~ 六堆鄉鎮命名來源 ~~~~~~~~
● 長治鄉 ●
命名:本鄉之命名,乃取「長治久安」之義。
沿革:長治鄉原名為長興,日據時代設庄役場,隸屬高雄州。民國卅四年光復後,屬高雄縣轄,改稱為長興鄉。卅五年劃歸為屏東市,改為長治區。卅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再改為長治鄉。
● 麟洛鄉 ●
命名:本鄉在二百七十多年前,由嘉應州﹝即今之廣東縣﹞人徐俊良先生來此開拓,發現大龜特多,俗讀「有龜必有麟」,乃認為「麟趾呈祥」之兆,遂命名為「麟落」後改稱為「麟洛」。
沿革:日據時代原設麟洛區,後地方制度改革,改稱為長興鄉。民國卅四年本省重光,復改為長治鄉。至卅九年四月奉准將長治鄉劃分為兩鄉,成立麟洛鄉。
● 萬巒鄉 ●
命名:本鄉面臨大武山,因萬山重疊,成為一天然屏障,故名之日「萬巒」。
沿革:本鄉在清康熙二十七年,即有廣東、福建兩省人士來此開拓。日據時代,本鄉隸東港辦務署。設萬巒、佳佐、赤山各庄役場。後合併赤山、佳佐兩座,改為萬巒區,屬高雄州潮州郡管轄。民國卅四年本省光復,改稱為鄉,屬高雄縣轄。至卅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始改隸屏東縣。
● 內埔鄉 ●
命名:據說內埔原係為最初廣東移民來此開拓之地,後向外開拓,遂揩先闢之地為「內埔」。
沿革:本鄉清朝時代隸台南府鳳山縣管轄,設管事辦理地方行政。至日據時代,初設警察官吏派出所。後改置辦務署。旋又廢縣設廳,置街、庄,將原有內埔、新東勢、新北勢、老埤等地區,合併成立內埔庄役場。至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始改稱為鄉。
● 竹田鄉 ●
命名:本鄉當時係以多竹林、水田而命名。
沿革:清康熙初年,有廣東居民來此拓荒,原屬台南府鳳山縣所轄。至日據時代,改隸鳳山縣潮州辦務署內埔支署,設二崙、鳳山厝二區庄役場,後因區域變更,將原有二區合併新北勢區,改置竹田庄役場。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改稱為鄉。
● 新埤鄉 ●
命名:廣東客家居民移來墾荒初期,為灌溉田園,乃在此處築一座大埤圳,名日「新埤頭」,本鄉即以此而得名。
沿革:本鄉原屬台南府鳳山縣,先置總理辦理行政事務。至日據時代,改隸台南縣。後又合併茄苳腳區編歸阿猴廳東港支廳管轄,旋又改設新埤庄役場。民國卅四年本省光復,改稱為鄉。屬高雄縣管。卅九年冬行政區域調整,始劃歸屏東縣管轄。
● 佳冬鄉 ●
命名:本鄉原稱「六根」,嗣因周圍多值茄苳樹,且極茂盛,遂改稱為「茄苳腳」,後取「秋收冬藏」之意,復改稱「佳冬」。
沿革:本鄉在清朝時代,曾設鳳山縣港東中里六根庄。至日據時代,改置茄苳腳區,隸屬阿猴廳。迨民國九年,改制改革,屬高雄州,稱佳冬庄。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將原庄役場改為鄉公所。
● 高樹鄉 ●
命名:高樹舊稱「大車路」,據說舊時大車數台可以併行,意謂道路之廣潤也。民國三年,日人在各處測量,以本鄉位居高地,且樹林茂盛,始定名為高樹。又據傳地當時有一株木棉樹,高冠群木,且分枝甚多,形如車蓋,因之得名。
沿革:本鄉係於清乾隆二年,有廣東、福建兩地移民來此開拓,先設東振公館,辦理糧租,及管事一人調解民事。至日據時代改為東振新區,後合併加納區置高樹庄,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改為高樹鄉,屬高雄縣轄。民國卅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始劃屏東縣。
● 美濃鎮 ●
命名:美濃原稱瀰濃,因本地以水原源,汲用不息,位於山明水秀之間而取瀰;鄉民皆務農為業而取濃,民前二十八年改名美濃以迄今。
沿革:乾隆元年,廣東嘉應州鎮平縣人林豐山、林桂山,約同四十餘客家移民,在今美濃靈山山麓,集體搭建房屋二十四戶,從事墾殖,備嚐艱辛,終漸有了村落形態,在名稱「瀰濃」,是為美濃開拓之始。
-------------------------
◎六堆客家鄉土文化資訊網◎http://liouduai.tacocity.com.tw/
--------------------------------
南六堆 北桐花
■ 盧維屏
(作者為客委會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主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2008/new/feb/1/today-o6.htm
針對「六堆客家心聲」一文,謹提具幾點意見說明。
首先,本會對於所有客家地區的重視向來一視同仁,以近年來積極興建中的南北兩座「客家文化園區」來說,屏東內埔地區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總經費達十二億,目前已進入試營運階段。本會客家文化園區籌備中心也正為園區未來營運方向,多次邀請六堆地區文史工作者及團隊共同討論,並積極推動六堆地區藝文團隊的育成計畫,包括設立「六堆兒童合唱團」、「六堆客家表演藝術育成發展計畫」等,期待園區未來和六堆地區客家鄉親一同成長。
再者,由本會過去三年對六堆地區聚落及文化保存、學術及大型藝文活動的經費來看,聚落保存部分,補助六堆地區客家生活環境營造挹注經費,由二○○五年至二○○七年,三年來的增幅高達十餘倍。
如從本會對各地方政府的補助比例來看,由二○○五年到二○○七年,六堆地區補助佔總補助費的比例,三年的增幅也達到六倍之多,這還不包括對客家社團在學術藝文研習及表演活動上的補助。
這幾年客委會成功推動「桐花祭」的活動,然而,考量到南北平衡,自二○○六年開始,本會特別在六堆地區,結合傳統的「六堆運動會」推動「六堆嘉年華」,二○○七年更首度舉辦「六堆路跑」活動,挹注的經費和北部客家的桐花祭,短短二年,已經成功營造出客家「南六堆、北桐花」的兩大客家盛事。
(作者為客委會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主任)
2 Comments:
六堆客家加油
Shame on me, for almost 40 years, first time I learn about what it means .... and though ..I am one of them.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