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心靈海洋的深層水
評《翅膀的煩惱》/ 林德俊
林煥彰著
爾雅出版社
1939年生、寫詩近半世紀的資深作家林煥彰,以兒童詩的創作與推廣聞名。其實寫現代詩起家的他,新詩創作亦持續不輟。《翅膀的煩惱》是他近年詩作的精選集,涵蓋旅遊詩、懷鄉詩、動物詩、詠物詩、哲理詩、情詩、政治詩諸多類型,雖然讀者設定是成人,童心與玩心絲毫未減,成了林煥彰詩作的核心亮點。
成人作者寫童詩,讀者端的理解力和感受力總是擺在書寫意識的高處,太艱澀的語彙、過於迂迴的句法,因而被過濾掉了。如此的詩語言白開水一般,要像說話般自然,也要小心落入裝可愛的造作。那麼詩意自何處來?首先要有意念上的創發:奇思異想,是詩意的直達車;進入動、植物或大自然的視野,把它們擬人化,自是抓住奇思異想的捷徑。其二,透過狀聲詞的妙用,或大量排比句型、歌詞般的重複結構,端出琅琅上口的音樂性,讀著讀著不知不覺跳起語言的波浪舞。其三,要善用文字的圖像排列效果,以大剌剌的視覺表演撞擊瞳孔。
上述童詩書寫特質,被林煥彰巧手過渡到成人詩的世界。愛貓成癡的他,詩友戲稱是「一天不畫十隻貓就會失眠的畫家」、「不寫貓也要想像貓在身旁才有靈感的詩人」。〈貓,面對孤獨〉這首,進入貓的心境,形式則有重複句型營造的韻律,首段:「貓,在客廳/孤獨和客廳一樣高大/牠走進臥房/孤獨變小了些/牠走進書房/孤獨又變小了/他走進廚房/孤獨又變得更小了」,孤獨被轉化成具體之物,好像可隨實際空間放大縮小,其實是孤獨伴著貓,貓到哪兒就跟到哪兒,像身上脫不掉的衣服。第二段末:「……找到自己的影子/牠和自己的影子玩」,寫到此,孤獨的定義產生辯證,一隻貓是孤獨的,但是跟自己玩,卻是一種樂在孤獨的享受。末段:「主人不在家/貓,擁有一屋子的孤獨/天暗以前,牠已經習慣/坐在客廳的窗台上/要面對比客廳/更高更大的,另一個/孤獨」,那更高更大的孤獨,乍看是因思念主人而生,整首詩為「貓咪心理學」做了一次不俗的言銓;但把「貓」代換成「詩人」、「主人」代換成「靈感」,借貓喻己,可又是另一層言外之意?
除了可愛的貓詩,出身宜蘭的詩人以深情的腔調、活潑的形式寫下動人的〈文定龜山島〉六首,前兩首是圖像詩,把文字堆疊成龜山島的形狀,語句貌似呼告而散漫,實藉大量重複的詞彙高高低低地表徵了心潮的跌宕。第三首〈龜卵石〉則善用狀聲詞「ㄎ、ㄎㄎ、ㄎㄎㄎ——」來擬造「海的男高音高唱著的,礫石之歌」,不須改編,這已是一首詩歌朗誦的精采腳本。
林煥彰的詩,開創出獨具一格的語言系統,看起來一清如水,喝起來竟甘甘甜甜,想必是來自心靈海洋的深層水吧。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