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10, 2008

楊雲萍作品

●楊雲萍先生,原名楊友濂,一九○六年生,台北士林人。一九二五年三月與江夢筆創辦台灣第一本白話文學雜誌《人人》。台北一中、日本大學文學部預料,日本文化學院大學文科,受日本作家菊池寬、川端康成等人薰陶。以台大歷史系教授退休。

趙天儀教授認為:以他來代表日治時期台灣新詩決戰期來看,果然他是一位有份量的重要詩人。

●妻

妻呵,我們又這樣地度過了一年
世界變了,日月流走了。
你用彈鋼琴的手,洗了尿布,拔了蘿蔔;
我把沸騰的血流,埋在古書堆裡,
在乾涸的考證裡消磨了半生。
妻啊,你看著我,
微笑-但我看到了你的寂寞。
呵,在這街道上,風塵遍地,
走吧,走吧,
啊,一同地走吧。

●賣不掉的詩

在寫出這首詩的日子,
孩子誕生了。
為了要買孩子的衣服,
想賣掉這首詩,
然而詩卻到處賣不掉。

孩子長大了
雖然賣不掉詩,但孩子卻還是長大。
孩子更大了,
而詩是帶著憤怒,帶著悲愁。
現在,抱著長大了的孩子,
吟著賣不掉的詩。
在不知不覺之間,當孩子成人,甚至鬢髮花白的時候
也許連吟詠這首賣不掉的詩的人,也不會有了吧。

然而,這不是很好嗎──
當孩子成人,甚至鬢髮花白的時候,
這個世界上,不將是充滿了優美的好詩嗎?
忘卻了這首賣不掉的詩,又有什麼可惜呢?
於是乎,我抬頭詢問:
「孩子的母親呵,
在廚房裡,還有沒有酒呢?」

●【解說】

詩人陳千武先生曾經對這首詩加以鑑賞:

為了「在寫出這首詩的日子,孩子誕生了」,又「為了要買孩子的衣服,想賣掉這首詩」,然而,詩卻到處賣不掉。從孩子長大了,又說「雖然賣不掉詩,但孩子卻還是長大」。當孩子更大了,賣不掉的詩也一樣歷盡滄桑。向老伴傾訴一種表情,孩子的成長,賣不掉的詩,彼此交替聯想與發展。

「孩子的母親呵,
在廚房裡,還有沒有酒呢?」

從自言自語,從孩子的聯想,賣不掉的詩,而回到現實的境地,向老伴抒懷,辛酸中有幽默的氣氛。

這首詩,在平凡的現實中抒懷不平凡的人生體驗,令人省思。

●村居小詩

玉蘭花開了,
胡瓜大了。
我的小病剛剛痊癒,
而颯颯的南風,正吹動著早苗。
我已經不再憤怒,
我已經不再悲哀。
叢山是那麼秀美,
古人去了,而去得是多麼遙遠。

-----------------------
●趙天儀
現實觀照與自我省思
──楊雲萍新詩創作觀

羊子喬在〈光復前台灣新詩論〉一文中,有一段頗耐人尋味的文章。

羊子喬說:「一九二○年以來,日本本土的傑出詩人如佐藤春夫、春山行夫、百田宗治、西協順三郎、三好達治……等等,皆成為台島青年詩人競相模仿的對象,而且當時日本新詩的語言,歷經詩人的錘鍊,已成為從事新詩創作的犀利工具,是以楊雲萍有此見解:『文學創作必須有傳統可依據,就像用白話文來寫小說,是可以成功的,因為在中國早就有白話小說的傳統,但是用白話文來寫新詩,必須還要磋磨詩的語言。』由此可知,楊雲萍為何從早期以白話文寫新詩,而轉化為日文來寫新詩,這也吐露了當時以日文創作的詩人心聲。」

楊雲萍創作詩有三大項:一是用白話文寫新詩,二是用漢文寫傳統詩,三是用日文寫台灣日語新詩。在這三種詩作中,第一項作品未完全收集成冊,第二項作品則有《吟草集》,第三項作品,便是日文新詩集《山河》。我們本文所討論的是日文詩集《山河》,而且是以范泉的中譯二十首為主,顯然是不夠周延的。從以他來代表日治時期台灣新詩決戰期來看,果然他是一位有份量的重要詩人。

綜觀他的詩作,他是一位批判的現實主義者。他的詩,題材廣泛,包括台灣的歷史意識、懷古情調、民間習俗、庶民生活、動物、植物生態、家庭抒懷等等,俯拾即是。

所以,我以為他的日文詩集《山河》,一言以蔽之,是他的現實觀照與自我省思,貫穿其間。他不但包容古典的莊麗、也吸取了現實的多元的面向。

我以為可以進一步建議整理楊雲萍著作全集。包括文學創作與學術著作。

一、日文《山河》詩集,范泉中譯予以保留,但是,似乎可以完成另一個全新的翻譯。

二、《吟草集》傳統詩集,全新的出版。本文的一個用意,就是要來肯定詩人楊雲萍在台灣詩史上,他應有一個合理而適當的地位。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