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4月 17, 2011

如是我聞?

撿骨習俗 源自中原河洛文化
【記者林琮盛/台北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
/51302714/112011041800322.html


台灣民間的「撿骨」習俗,背後的文化根基在於中原河洛文化中,「慎終追遠,落葉歸根」的情感思維。

 美國中華文化促進會會長彭聖師在第10屆河洛文化學術研討會中,發表〈河洛文化和台灣文化〉的文章指稱,台灣的「撿骨」習俗形成於先祖從「唐山」渡海抵台之初,不管落籍多久,總不忘記在父母去世後,把靈柩運回大陸祖籍安葬。

 他指出,當條件不具備時,則會先把父母棺木暫時安葬在台灣,以後再撿拾遺骨帶回大陸老家埋葬,這種風俗正源自於河洛文化中「落葉歸根」的情感根基。

 彭聖師在文中也表示,當初進入台灣的漢族移民有兩種類型,一是為生計飄洋過海、來台墾殖的經濟型移民;另一種是政權更迭流亡來台避難的政治型移民。

 他表示,傳統的台灣移民都不是以離開自己家鄉為目的,而是以重返自己家園為宗旨。因此,台灣社會具有普遍的祖籍觀念和民族意識,伴隨而來的民間信仰成為台灣文化的主流。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易經研究所所長楊泰鵬所發表的文章也指稱,台語就保留很多「河洛話」。如彼此的暱稱中,多會加上虛字「也(音「啞」)」,如阿扁「也」;反觀北京話中的「仔」,卻有完全相反的意思,如日本仔、外國仔,則變成輕藐而非親膩的意涵。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