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13, 2005

如何寫客家詩

那天收到年輕鄉親電子郵件
問我如何寫客家詩
當然首要花約半年以上時間
習慣將華語文轉成客語文外
本文提供一些想法:

那天坐捷運時,
取出行政院客委會
出版的「台灣客家文學選集」,
讀到鍾鐵民寫的「剃頭記事」,
內容實在太有趣了不禁邊讀邊笑,
有人好奇探頭來看,
我想他們一定看不懂當然笑不出來,
因為 「剃頭記事」
是經龔萬灶先生用客語改寫的,
如果你不會說客語,
內容再好對你毫無相干。
此刻我想到會說客語的人如果是少數,
客語文學的讀者定然是少數,
既然客語文學的讀者是少數,
那麼用客語書寫的文學就無市場,
若是,客語文學的前途何在?
當然從另一方向思考,
正因為客語瀕於消失
才要不計代價的保存,
然而我發現我寫客語詩多年,
對母語的推動
還不如半集客語連續劇「寒夜」,
你說好不好笑?
或許要說悲壯不悲壯?
數不清的三更半夜苦習客家語文轉換,
拋名棄利滿腔熱血的結果是這樣,
你還忍心不給我一點鼓勵的掌聲嗎?
南台灣「台語教學教父」黃勁連
來電時提到吳德亮
是客家人為甚麼不寫客家詩,
吳德亮的確是很傑出的現代詩人,
他不來寫客家詩
好像太可惜太可惜太可惜,
但是寫客家詩
可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寫出來的,
尤其是華語詩寫越好
對客家詩的品質要求越高,
因此吳德亮若要寫客家詩,
他要面對客家語文轉換
和詩質要求的雙重考驗,
這種煎熬我是嚐過的滋味很難受,
若非有些硬頸精神可能會半途而廢,
在此也奉勸
有志寫客家詩的新手要發願堅持。
因此我對寫客家詩的女詩人:
利玉芳、張芳慈是很佩服的,
他們的華語詩寫得好,
客家詩竟能寫得
這麼細膩質佳實在不易。
至於男性客家詩人寫的客家詩
以曾貴海的「夜合」最細膩
我認為這與他醫師身份有關
他的客家詩值得關注和期待

夜合

5 Comments:

At 11:20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觀察站】部落格挑戰傳統媒體◎費邊社 2005/8/14


--------------------------------------------------------------------------------

 Blog源於weblog,以網頁(Web)呈現媒介的個人紀錄(Log),1997年12月由JornBarger提出;1999年PeterMerholz首次使用略詞「blog」,漸成為網路日誌代名詞,台灣譯為部落格或網誌。台灣早先使用者,都利用國外的Blog托管服務商(BSP),免費提供的weblog服務,譬如最有名的blogger.com,來發表文字、影音、圖像等形式的書寫或創作。2004年興起,今年蔚為風潮,幾乎各入口網站都提供Blog服務,使Blog成為最時興傳媒工具。

 在平面媒體強勢的年代,每天沒看報就好像一天還沒過,電視成為媒體霸主後,佔據了人類的眼球,而到了網路世代,平面和影音媒體飽受威脅,新人類一睜眼想打開的是電腦,而不是報紙或電視!隨之誕生的網路論壇、BBS、電子報、個人新聞台,到現今的Blog,都比電視、廣播、報紙新聞,更能滿足新世紀個性化及小眾特色的需求。內容多樣,天文、地理、文學、藝術、音樂、運動大小新聞無不涵括,說是地球村也不誇張;觀點齊全,角度開闊,而且更新、搜尋快速,耗材微薄又環保,大眾傳媒優勢已大不如前。

 在傳統媒體一片淪為八卦周刊的跟班下,漸為讀者所詬病與唾棄,網路世代轉而經營個人媒體,讓生活就是新聞,是文化,也是論壇,包容各式言論,甚至是方便的廣告或交易平台。作者即老闆、即總編、也是記者,而不必過度依賴菁英化、名人崇拜與受意識形態左右的傳媒。這也是今日大眾傳媒經營最大的考驗!

 大眾傳媒目前仍佔有習慣性收視與閱讀群過半優勢,不過隨Y世代逐步躍為消費主流層後,經營劣勢已漸趨明顯。如傳統媒體仍玩羶色八卦、對立激情的老把戲,凋萎是必然結果!迎接Blog時代的來臨,大眾新聞媒體若無法改進快速出版的能力,更強調獨特、不可取代性,創造思想與訊息的多元、包容空間,開拓趨勢,以及保有文字、影像品質的優越性,那麼,Blog或未來衍生更先進的網路媒體,有一天將成為主流媒體。

 
At 8:18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母語流失 父母有責

■侯榮邦

拜讀貴報自由廣場刊載李慶霖先生「台灣話中國化的危機」一文,不但由衷共鳴,更唯恐將來台灣話是否會被消滅而憂心忡忡。筆者絕非因族群或意識形態之故而排斥「國語」,反而認為無論從事任何行業,語言懂得越多越好,何況新崛起而擁有十幾億人口,企圖稱霸亞洲的中國的語言,豈能不受世界各國所重視。

然而台灣囝仔不會講母語實在是一件異常的事。過去威權時代,統治者意圖消滅台語,在校禁止小學生講台語,還情有可原;如今已是「主權在民」的時代,文化多元,台灣囝仔不會講母語,完全要歸咎於其父母的家庭教育。

也許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進小學後不會講「國語」而趕不上功課,便跟他們講「國語」。久而久之,自然不會講母語,甚至連聽也聽不懂。筆者要奉告這些父母,小孩學語言是很快的,在托兒所、在幼稚園,不知不覺中,他們就都學會講滿口流利的「國語」,不信,請試試看。 (作者為現代文化基金會董事)

 
At 10:25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原鄉夜合的芬芳──《原鄉夜合》序〉

作者:鍾鐵民

  一個充滿理想的浪漫詩人,總會有一些令人驚訝的浪漫行事,貴海兄會用客家語寫詩就是這樣的出人意表。

  台灣人平常相互溝通和表達心意時講自己的母語,但想要書寫成文字時,卻習慣操作中國北方的語言,即使可以通情達意,也總感覺失去了生命的氣息與泥土的韻味,特別在文學創作時,最是遺憾。政治上長期的干預讓地區母語和文字脫節,空有豐富的母語詞彙卻無相當的文字可資紀錄。因此如何熟練的操作母語以翔實描繪山川人物和感受,是許多台灣作家的課題和夢想。

  先父與文學前輩鍾肇政先生早年的書信中,明白表示反對方言文學,他是擔心在台灣這樣多語系並行的地方,方言文學會造成閱讀障礙,結果文學的流通範圍縮小,變成某一語系或地區的專屬文學,實屬不智。

  其實先父整理客家山歌、諺語、童謠等民間文學,記錄的文字也是客家語,只是遣詞用字經過思考選擇,並沒有影響流通性,而他後期的作品中,客家方言詞彙使用得非常純熟,更顯獨特的風采。我寫小說時,也曾企圖在人物對話上盡量使用純客家語,但客家文字的荒疏,語彙和句法結構又與普通話間有不少差異,極容易造成認知上的誤解,多次嘗試都不能順心如意,特別客家語是少數族群用語,深怕可以接納的人不廣,只有作罷。同為客家人也同樣擔心客家文化流失的作家曾貴海兄,長時以來想必也面對同樣的困境吧!

  貴海兄的第一首客家語詩〈夜合〉讓我驚嘆,我發現方言竟然並沒有阻礙詩情。可見只要正確的選擇使用共同的文字,不同族群的不同語言同樣可以傳達人類共通的情意。〈夜合〉清楚的描繪出客家女性的特質,運用象徽和譬喻的手法,展現了客家女性那種堅強勤苦又溫柔羅曼蒂克的形象。這本詩集中對家鄉婦女著墨甚多,其實這也是很自然的,詩人性格浪漫可愛,想必家鄉女孩讓他感動的一定不少。

  記得一九九○年夏天,我與貴海兄伉儷同遊美國,在首都華盛頓的雕塑公園裡,我們看到一座巨型的銅雕,展現的是一個肌肉發達又曲線玲瓏的全身赤裸女子,安詳自信的站立在藍天之下,我忍不住要拍照,貴海兄站在前面高舉右手,豎起大拇指堅定的說:「囋!這就是客家女性!」有照片為證。嚇,這是客家男性!

  沒有客家意識寫不出具有客家靈魂的詩篇,沒有家鄉土地之愛不能創作出有血肉感情的作品。貴海兄在屏東佳冬客家庄出生成長,家鄉泥土散發的芬芳潛藏在他的靈魂深處,成為他人格的一部分,自然會不經意的流露在他的言行作品當中。〈夜合〉之後他開始一篇又一篇的以客家語創作詩作,使用家鄉的母語描繪家鄉的人事物以及詩人對家鄉的感情,絕對是最貼切生動的。

  貴海兄的故鄉佳冬原名下六根庄,下六根庄的先民曾經為保衛家鄉,以老舊的武器對抗精良的日本登陸軍,留下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詩人成長過程中,生活周遭事物,強烈的刻印在他的記憶中,這一部分他以敘事詩的形式,將歷史故事、身邊人物、事件婉轉細膩呈現出來:詩人感情豐富,壯麗的山海風景、多情的男男女女在在感動著他的心,他以抒情詩的方式寫出內心的感受,柔美動人;另一個重要部分是他嘗試性的作品,他以短詩的形式傳達他對人類的感覺與看法,把客家語詩的題材範圍擴大,將內容深度作無限引伸,這些短詩不論說理象徵,傳達了哲學的領悟和美的感受,足以發人深思。

  可能是客家的靈魂加上他對客家文化延續的使命感覺,驅策著他字字句句推敲斟酌,用最親切的母親描繪詩人的心靈。貴海兄的《原鄉夜合》雖然用母語寫成,但絕不是方言文學的客家詩,而是以客家語寫作的詩集。

  操作客家語文十分困難,有語言無文字或有文字未必能念出的情很多,詩人在這本詩集中的用字盡量求普遍性,希望逐漸讓客家話與華文結合起來,這也是所有客家文化人的願望吧!初次嘗試操縱客家語言文字,有些用詞也可能引起一些爭議,但貴海兄在此展現了他強大的企圖心,企圖克服文字障礙,讓所有的讀者都能閱讀並接納他的內心世界,不只是寫客家詩給客家人看。

  詩,原本是彎曲的語言,閱讀時必須用心靈去體會,方言文字即使能達意,到底不屬同一語系的讀者多少還是會產生認知上的困難,但《原鄉夜合》值得用心品味。

  夜合花的芳香和甜美,只有真正愛花的人才能欣賞。

 
At 11:56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六堆客家鄉土文化資訊◎

●六堆命名:聚居台灣高屏兩縣的客家人,為保鄉衛家,抵禦外侮而組成的「六隊」鄉團義兵,為了有別於軍「隊」,遂諧音改稱「六堆」,「堆」亦有聚落的意義。

●六堆沿革:公元一七二一年,朱一貴之亂,威脅到高屏客家六人聚落的生存時,各地士紳義勇集合於內埔媽祖廟聚議,成立六隊﹝堆﹞鄉團;中堆﹝竹田鄉﹞、先鋒隊﹝萬巒﹞、後堆﹝內埔鄉﹞、前堆﹝麟洛、長治﹞、左堆﹝佳冬、新埤﹞、右堆﹝美濃、高樹﹞、保衛家鄉,抵禦外侮。這一次的團結衛鄉,凱旋而歸。由於平亂有功,獲清廷救建忠義亭,以後即成了以忠義亭(祠)為精神堡壘的高屏兩縣客家村庄的總稱。目前六堆鄉鎮橫跨高雄、屏東兩縣,在清朝時代皆隸屬鳳山縣,日據時期也同屬阿猴廳或高雄州,光復後美濃改隸高雄縣外,餘則隸屬屏東縣,所以六堆鄉土非行政區域,而是同一族系之精神的結合體。

●地理位置:六堆鄉土以東經120度30線為中心,是自北緯約21度25,至21度22之扭曲的長方型。除內埔、萬巒、竹田、麟洛、長治五鄉毗鄰成為客家庄中心地區外,佳冬、新埤兩地另於南方連成一地,北有高樹,隔一河鄰接美濃、杉林,六龜則遠在北部另成一區。

●六堆分布如下:

右 堆:高樹、美濃、六龜、杉林、甲仙一部份、里港武洛、旗山手巾寮。

前 堆:長治、麟洛、九如圳寮、屏東市田寮、鹽埔七份仔。

中 堆:竹田。

後 堆:內埔。

先鋒堆:萬巒。

左 堆:新埤、佳冬。

~~~~~~~~ 六堆鄉鎮命名來源 ~~~~~~~~

● 長治鄉 ●

命名:本鄉之命名,乃取「長治久安」之義。

沿革:長治鄉原名為長興,日據時代設庄役場,隸屬高雄州。民國卅四年光復後,屬高雄縣轄,改稱為長興鄉。卅五年劃歸為屏東市,改為長治區。卅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再改為長治鄉。

● 麟洛鄉 ●

命名:本鄉在二百七十多年前,由嘉應州﹝即今之廣東縣﹞人徐俊良先生來此開拓,發現大龜特多,俗讀「有龜必有麟」,乃認為「麟趾呈祥」之兆,遂命名為「麟落」後改稱為「麟洛」。

沿革:日據時代原設麟洛區,後地方制度改革,改稱為長興鄉。民國卅四年本省重光,復改為長治鄉。至卅九年四月奉准將長治鄉劃分為兩鄉,成立麟洛鄉。

● 萬巒鄉 ●

命名:本鄉面臨大武山,因萬山重疊,成為一天然屏障,故名之日「萬巒」。

沿革:本鄉在清康熙二十七年,即有廣東、福建兩省人士來此開拓。日據時代,本鄉隸東港辦務署。設萬巒、佳佐、赤山各庄役場。後合併赤山、佳佐兩座,改為萬巒區,屬高雄州潮州郡管轄。民國卅四年本省光復,改稱為鄉,屬高雄縣轄。至卅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始改隸屏東縣。

● 內埔鄉 ●

命名:據說內埔原係為最初廣東移民來此開拓之地,後向外開拓,遂揩先闢之地為「內埔」。

沿革:木鄉清朝時代隸台南府鳳山縣管轄,設管事辦理地方行政。至日據時代,初設警察官吏派出所。後改置辦務署。旋又廢縣設廳,置街、庄,將原有內埔、新東勢、新北勢、老埤等地區,合併成立內埔庄役場。至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始改稱為鄉。

● 竹田鄉 ●

命名:本鄉當時係以多竹林、水田而命名。

沿革:清康熙初年,有廣東居民來此拓荒,原屬台南府鳳山縣所轄。至日據時代,改隸鳳山縣潮州辦務署內埔支署,設二崙、鳳山厝二區庄役場,後因區域變更,將原有二區合併新北勢區,改置竹田庄役場。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改稱為鄉。

● 新埤鄉 ●

命名:廣東客家居民移來墾荒初期,為灌溉田園,乃在此處築一座大埤圳,名日「新埤頭」,本鄉即以此而得名。

沿革:本鄉原屬台南府鳳山縣,先置總理辦理行政事務。至日據時代,改隸台南縣。後又合併茄苳腳區編歸阿猴廳東港支廳管轄,旋又改設新埤庄役場。民國卅四年本省光復,改稱為鄉。屬高雄縣管。卅九年冬行政區域調整,始劃歸屏東縣管轄。

● 佳冬鄉 ●

命名:本鄉原稱「六根」,嗣因周圍多值茄苳樹,且極茂盛,遂改稱為「茄苳腳」,後取「秋收冬藏」之意,復改稱「佳冬」。

沿革:本鄉在清朝時代,曾設鳳山縣港東中里六根庄。至日據時代,改置茄苳腳區,隸屬阿猴廳。迨民國九年,改制改革,屬高雄州,稱佳冬庄。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將原庄役場改為鄉公所。

● 高樹鄉 ●

命名:高樹舊稱「大車路」,據說舊時大車數台可以併行,意謂道路之廣潤也。民國三年,日人在各處測量,以本鄉位居高地,且樹林茂盛,始定名為高樹。又據傳地當時有一株木棉樹,高冠群木,且分枝甚多,形如車蓋,因之得名。

沿革:本鄉係於清乾隆二年,有廣東、福建兩地移民來此開拓,先設東振公館,辦理糧租,及管事一人調解民事。至日據時代改為東振新區,後合併加納區置高樹庄,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改為高樹鄉,屬高雄縣轄。民國卅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始劃屏東縣。

● 美濃鎮 ●

命名:美濃原稱瀰濃,因本地以水原源,汲用不息,位於山明水秀之間而取瀰;鄉民皆務農為業而取濃,民前二十八年改名美濃以迄今。

沿革:乾隆元年,廣東嘉應州鎮平縣人林豐山、林桂山,約同四十餘客家移民,在今美濃靈山山麓,集體搭建房屋二十四戶,從事墾殖,備嚐艱辛,終漸有了村落形態,在名稱「瀰濃」,是為美濃開拓之始。

◎六堆客家鄉土文化資訊網◎

 
At 11:21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鍾肇政談客家母語寫作


每談及母語寫作,內心便湧起怯怯之感,是很慚愧的,
因為筆者在這方面明知應做、多做,卻至今幾乎未做,
也曾因此有勞幾位鄉親善意的責備,尤其這一類責備常
帶著某種期待,因而在怯愧之外更有一分惶恐。此處實
無法多所辯解,然若一言以蔽之,「力有未逮」而已,
也因此私心一直寄望於年輕一輩,盼能多加鑽研並發而
為創作,不但奠定客語文學的基礎,且此舉實亦所以豐
富台灣文學之要素也。
所幸我這方面的希冀並沒有完全落空,實績次第顯現於
幾位客家詩人筆下,前有杜潘芳格女士,最近依筆者所
見尚有年輕一輩的詩人利玉芳、陳寧貴、葉日松、馮輝岳、
曾貴海等家投入,年初更喜見黃子堯(筆名黃恆秋)的
《見笑花》出版,副題註明「客家台語詩集」。哦哦
「客家台語」,類推之可以有福佬台語、原住民台語,
卻似乎僅見於客家人筆下、口頭。這是客家人的謙卑
本性使然呢?抑隱含有某種「抗議」在內?!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