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15, 2005

佔有

kuro終於踢到鐵板
就像p2p的祖師爺
napster在2001年踢到鐵板一樣
引起正反雙方廣泛強烈議論
想起還是窄頻時代
我就使用napster遠赴美國
下載lobo的mp3
當時便驚異p2p的威力
認為它將主宰未來數位世界
如今火紅的網路電話、即時通
都是使用p2p的技術
最近skype不就發跡了?
現在即使kuro玩完了
還有不少p2p軟體可用
其實使用kuro者算是初階善良的。
網路影音未來可能走向kkbox模式
就像使用第四台一般
誰還看第四台猛錄影﹝下載﹞的呢?
事實上p2p的免費互換下載
衹是在滿足人性中佔有慾而巳
硬碟裡的幾千首mp3
你到底聽過幾首?
貪婪的人啊人
需要不多想要很多!

2 Comments:

At 11:38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倍可親網訊】
作者:趙志峰

魯迅與梅蘭芳除了1933年在上海共同出席過一次歡迎英國文豪蕭伯納的聚會外,並未有過什麼接觸與交往。20世紀50年代,在北京舉辦的紀念魯迅生辰和忌辰的活動中,作為中國文聯副主席的梅蘭芳不僅從不講話,而且很少出席,勉強來了,也往往是遲到和早退。
  
  一代京劇大師對魯迅如此的態度,這又是為什麼呢?
  
  對于京劇,魯迅小時候就不怎麼喜歡。他自1902年至1922年的20年間,總共看過兩回京劇,而給他留下的印象無非是“咚咚  的敲打,紅紅綠綠的晃蕩”,“一大班人亂打”,“兩三個人互打”。
  
  到了五四時期,魯迅對京劇的偏見並沒有改變,甚至不承認京劇是戲,認為它只是“玩把戲”的“百納體”,“毫無美學價值”。據郁達夫回憶:“在上海,我有一次談到了茅盾、田漢諸君想改良京劇,他(魯迅)根本就不贊成。再如對于人們公認的京劇表演中的象征藝術,魯迅就很不以為然。他說:臉譜和手勢,是代數,何嘗是象征。除了白鼻梁表丑角,花臉表強人,執鞭表騎馬,推手表開門之外,哪里還有什麼說不出、做不出的意義?”
  
  如果魯迅僅僅是否定京劇也就罷了,最要命的是他對梅蘭芳苛刻的人身攻擊,以至于梅蘭芳在建國後還耿耿于懷,並在一些公開場合表現出對魯迅的“不恭敬”。
  
  1924年魯迅寫了《論照相之類》,認為梅蘭芳飾天女,演林黛玉等,眼楮凸、嘴唇太厚,形象不美。對于京劇藝術,魯迅最反感的就是像梅蘭芳這樣的“男旦”,他挖苦說:“我們中國最偉大最永久的藝術是男人扮女人。異性大抵相愛。太監只能使別人放心,決沒有人愛他,因為他是無性了……然而也就可見,雖然最難放心但是最可貴的是男人扮女人了,因為從兩性看來,都近于異性,男人看見‘扮女人’,女人看見‘男人扮’,所以這就永遠掛在照相館的玻璃窗里,掛在國民的心中。外國沒這樣的完全的藝術家,所以只好任憑那些捏錘鑿、調彩色、弄墨水的人跋扈。我們中國的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術也就是男人扮女人。”
  
  1934年11月,魯迅化名“張沛”在《中華時報?動向》上又發表了《略論梅蘭芳及其他》。文章說,梅蘭芳不是生,是旦,不是皇家的供奉,是俗人的寵兒,這就使士大夫敢于下手了。士大夫是常要奪取民間的東西的,將竹枝詞改為文言,將“小家碧玉”作為姨太太,但一沾他們的手,這東西就跟著他們滅亡。他們將他從俗眾中提出,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來,教他用多數人听不懂的話。緩緩的《天女散花》,扭扭的《黛玉葬花》,先前都是他做戲的,這時卻成了為他而做。凡有新編的劇本,都只為了梅蘭芳,而且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梅蘭芳,雅是雅了,但多數人看不懂不要看,還覺得自己不配看了……
  
  梅蘭芳被魯迅批評過于高雅的劇目,如《天女散花》、《黛玉葬花》等,因此而修改或停演。魯迅有關京劇及梅蘭芳個人的評論,表現出了不少的片面性和偏激。《略論梅蘭芳及其他》一文發表後,由于魯迅用了筆名的緣故,當時並未引起軒然大波。更何況梅蘭芳正忙于赴甦演出,進行文化交流,顧不上去打听“張沛”的真實姓名。
  
  建國後,梅蘭芳還是知道了此事。或許讓梅蘭芳想不通的是:像魯迅這樣偉大的人物,既然在歡迎蕭伯納的聚會上見過面,有什麼話為何不能當面直說呢?寫批評文章,為何又不肯署上自己的真實姓名呢?鑒于魯迅在文壇上的“聖人”地位,梅蘭芳不可能以牙還牙,于是便在魯迅的生辰或忌辰,只能以遲到、早退或無言來表示心中對魯迅的不滿。

--------------------------------------------------------------------------------------




地獄般的生活
朱德女兒納粹集中營的恐怖回憶


【倍可親網訊】

記憶中的父親是一幅懸賞圖像。在周恩來的安排下,我見到了陌生且思念的父親。

  1937年,抗戰爆發後,周恩來為國共兩黨合作和共同抗日等談判工作,穿梭延安和重慶之間。他利用共產黨在重慶辦事處這一合法的機構,千方百計尋找紅軍轉移北上被留在白區的革命後代。

  我也是其中的一個。

  我1926年春天出生在莫斯科。我剛剛滿月,父親朱德便奉中央命令,回國參加北伐戰爭。

  在我記憶里,父親是成都街頭一幅兩萬大洋懸賞告示圖。外婆悄悄告訴我,那上面畫的朱德就是你的父親。驀然,我覺得特別特別地想見到他……這大概是血親天然相通的感覺吧。

  1940年冬天,我在周伯伯和鄧媽媽的安排下,和好多孩子一起到了延安。遠遠地我就認出了父親,他身穿八路軍軍裝,兩腿打著綁腿,很魁梧,站在一個高高的黃土墩上看著我們。父親也一眼認出了我,只見他跑了過來,一把抱住我。那時我還小,看不出父親激動的表情。現在想想,爹爹當時是多麼的激動啊。原來我還想說幾句問候爹爹的話,可是在爹爹的懷里,卻哭了……

  父親用大手抹去我臉上的淚水︰“不哭啦不哭,現在應該笑啊。要知道啊,好多的娃娃都沒有活到看見爹爹媽媽的那天……”

  14歲才認識自己的生身父親,這是我人生歷程中最難忘的事情,也是最傷心的事情。

  有一天,爹爹問我,長大以後干什麼?我說,和你一樣,當八路軍。逗得爹爹呵呵地笑。他告訴我,打敗日本鬼子,我們要建立新中國,那里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你現在還小,要學習文化。他告訴我,準備將我送到莫斯科國際兒童院學習。那是專為收留共產黨國家孩子而開辦的國際學校。

  這次同坐甦聯轟炸機去莫斯科的還有毛澤東的4歲女兒嬌嬌(李敏),她到莫斯科和母親賀子珍團聚。

  飛機在延安機場起飛了,我趕緊望機窗,看見父親和康克清媽媽,還有毛澤東伯伯站在跑道邊上,仰頭望著空中,飛機幾個盤旋,大人很快就成了黃土丘陵上的一個個黑點。

  父親漸漸遠了,延安漸漸遠了,一個更加殘酷的歲月卻漸漸地臨近……

  父親在中國指揮抗戰,我卻被法西斯關押在集中營里,父親為我起的化名,使我幸免遇難。

  莫斯科國際兒童院的孩子大多數都是來自東歐國家,父輩都是共產黨的領袖,也有烈士的後代。來自多國的孩子們在莫斯科受到斯大林很好的照顧。

  我離開延安時,父親叫我學教育,學成回國能教育更多的孩子,並立了軍令狀,學業不成,不要回來見父親!他拉著我的手說︰“你以後不要叫朱敏,叫赤英,意思是紅色英雄,赤又通朱。”

  我不像父親那樣高大結實,從小跟母親過著不安定的生活,生母被國民黨殺害後,外婆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撫養我,所以我發育很不好,體質也差。因為我實在不像14歲的孩子,充其量只有12歲。雖然莫斯科是我出生的地方,我還是水土不服,先是氣管炎,後來發展到哮喘。6月莫斯科,天氣依然很冷,為了讓我早日恢復健康,兒童院將我送到甦聯南方的夏令營療養。

  到了溫暖的南方,我病情減輕了許多。可一夜之間,溫暖的6月變成了血腥的6月!

  德國法西斯6月22日向甦聯發動了戰爭,侵略的鐵蹄踏上甦聯的國土,我們療養的地方首當其沖成了淪陷區。頃刻間,遠離祖國的我又失去了革命的“家”。

  療養院的孩子里,只有兩個是中國孩子,我和張聞天的兒子。他仗著男孩膽大,趁黑夜逃出了療養院,想跑回莫斯科,可被無情的炮火炸死在途中,那年他才12歲。這是我後來離開德國集中營,回到甦聯才知道的。

  沒有多久,我們十多個夏令營的孩子被德國鬼子塞進悶罐火車,押往德國境內。火車整整走了一個星期,擠在臭氣燻天、瘟疫蔓延、死人病人成堆的囚車里,我都麻木了,不知道哭泣,不知道害怕,也不知道死活,直到下火車,站在刺目的陽光下,看見自己的影子在晃動,這才相信自己還活著。

  進入集中營前,每個人都要換掉身上所有的衣服,沒收攜帶的物品。我眼睜睜看見一個德國鬼子拿走了父親送給我的派克鋼筆,那是父親給我的惟一紀念。我不知哪來的膽量,悄悄將一枚列寧胸章含進嘴里,我不想再失去這個國際兒童院的紀念。這個能帶來殺身之禍的舉動居然躲過了德軍的嚴格檢查。以後,這枚胸章成為我的希望,期盼有一天能從這個城獄回到祖國,回到父親的身邊。

  晚上,月光照在囚室的窗欞上,我用手掌摩挲著胸章,只有這時我才能拿出來摸摸,慰藉自己︰明天或許就會自由了,明天或許戰爭就結束了……然而,天一亮,所有的明天又化為皮鞭、做工、吃發霉的黑面包。

  對明天的期盼和明天的無情整整伴隨我在集中營渡過了4個寒暑。

  我被押送納粹集中營,莫斯科國際兒童院的老師和同學都不知道。我的失蹤,讓斯大林操了不少心,在甦聯紅軍進入戰略反攻收復淪陷區時,他親自下達指示︰解放一個城市尋找一個城市,一定要找到朱德總司令的女兒。到收復最後一個淪陷城市也沒有找到我。

 大家都以為我遇難了。

  誰能想到此時的我會被關押在納粹集中營?即使想到了,那也肯定必死無疑,因為我是中國八路軍總司令的女兒,一個患病的弱女孩!

  在集中營里我受盡折磨,親眼看見許多無辜的人被屠殺,至今想起心里都顫抖。

  集中營,這個和法西斯聯系在一起的名稱,在我面前展示了一個血腥殘暴、喪失人性的場面。我親眼目睹過法西斯屠殺手無寸鐵的猶太人,看見一個個甦聯戰俘走進一個大房子“洗澡”後,再沒有活著出來,他們被毒氣活活憋死。記得一次,德國兵當著我們一群孩子的面,打斷了一個10歲的女孩的手臂,然後又讓這痛哭慘叫的女孩,用自己的斷臂一銑一銑為自己挖一個墳坑,慘無人道的法西斯用大皮  飧鍪芫 勰?暮 猶囈永 罨盥竦簦 械淖錈鴕蛭 怯杏燙  車吶   ?br>
  至今,那“撲通撲通”的蓋土聲還常常盤旋在我耳邊,只要想起來,心就陣陣地顫抖!

  當時,我在法西斯眼里是個瘦弱不說話的黃種女孩,他們任意嘲笑我,耍弄我。動不動就毒打我,因為我骨瘦如柴,他們都懶得動手打,用大皮鞋就可以把我踢出幾米遠。那些年里,我渾身上下沒有一處是好的,鞭痕棍瘢,終日累累。進集中營後,我患了頸部淋巴結核,因為得不到治療,結核塊潰瘍,膿血糊滿了衣領,變硬的衣領又不斷磨擦結核塊,加劇了潰瘍。

  一天,一個德國兵看押,看見我脖子腫脹得厲害,就帶我到集中營的醫務室治療。那個醫生用深凹的藍眼珠子注視了我一眼,那眼光充滿了鄙視。白衣天使淪為侵略者,竟比魔鬼還要惡毒三分。他抓起一把剪刀,壓住我的頭,上來就是一剪刀,劇烈的疼痛使得我渾身顫抖,忍不住大哭了起來,這絲毫沒引起這個醫生的憐憫,他在沒有麻醉,沒有消毒的情況下,活生生用剪刀剪開我脖子上的結核塊,把膿血硬擠了出來。

  猶如酷刑的治療結束後,這個混蛋醫生竟然覺得是他的恩賜,要我謝謝他。我頭一扭,捂著脖子,哭著跑回牢房,身後傳來一陣大笑。沒有幾天,結核塊又開始潰瘍,這次潰瘍面積比上次還大,還時常受高燒的折磨。

  那時德國鬼子不知道我的真實身份,否則我的結局不會是一把剪刀,恐怕比那個活埋的猶太女孩更加悲慘。盡管我活到走出集中營的那一天,可我哪里還有個人形?18歲的大姑娘卻還像個15歲的小孩,發育幾乎停止在進集中營前的水平上。瘦弱得皮包骨頭,脖子上的淋巴結核成片的潰瘍,整天淌著膿水。因為長期與世隔絕,我幾乎喪失了語言功能,整整4年沒有說一句中國話,俄語講得也不流利,德語又沒有學會,我只能終日默默無語,顯得我更加神秘和孤獨。

  至今我說話都不太流利,殘酷歲月的痕跡刻得太深,太痛,以至影響了終身。

  我去過白俄羅斯。德國人在那兒殺死了三分之一的普通百姓。是有計劃的屠戮,每次軍隊到一個村莊,把人趕進樹林,不管老幼一起槍斃!一個村子接一個村子。到了甦聯收復白俄羅斯的時候,大片大片的地方變成了無人區!

  德國人是一群沒有自己思想的盲從者,這些盲從者是可怖的!

------------------------------------------------------------------------------------------------------------------------------

秦檜是漢字傳播貢獻第一人

上貼者: 李老二 09-14-05

作者:李老二


  中國文化愛談玄,又愛形式。所以,一些空洞的毫無意義的形式的東西,往往能談出玄而又玄的東西,書法就是如此,本來,書法就是寫字,寫字就是要讓人看明白、看清楚,迅速接受寫字者的要表達的意思。偏偏中國就出現了一個叫做“書法”的藝術,還養了一大批“書法家”。



  中國歷代關於書法的帖本書籍汗牛充棟,海了去了,什麼文房四寶、永字八法、字如其人,書法成為所謂的中華文明獨特的“奇葩”。最荒唐的是,把書法好壞當一個文化修養高低的標誌,連戰來大陸在南京寫“中山美陵”,因為書法不是很好,就引人暗笑。






  推崇書法一個根本的理論就是:字如其人。如果一個字寫的好,就是人才,就是有修養有學問的人,就是書法家。頭些年,有些人啥也不是,就是寫一手好字,就成名成家了。好在現在有人醒悟了,剛剛故去的、被當代書法界推為泰山北斗的啟功就不讓人家叫他書法家,而是自稱教育者。因為光會寫字的“書法家”其實啥也不是。



  我寫字就不好,所以,寫這個東西大體是出於自我吹捧的私心。我記得我讀初中時通過一個校長轉學到一個重點中學,寫了篇作文剛交上,語文老師拿著我的作文本往那校長面前一摔,說:“這是你給我轉的好學生!看寫的什麼賴字!”那校長沒辦法,拿起作文看一遍,又把作文本摔到語文老師面前,說:“你看看作文寫的怎麼樣,是不是好學生!”語文老師看了我的作文,沉吟一下說:“這是抄的,寫字這麼差,不可能作文寫得這麼好。”好在後來我作文一貫的好,老師才從我作文裡知道了形式與內容的辨證道理。



  把寫字變成一種繁文縟節式的形式,實在是中國書法的一大罪惡。字如其人,實在是一個混蛋邏輯。



  寫字好,或者推崇寫字好,當然可以作為一種陶冶性情、追求審美的個人愛好,但把它當作文化品位、當作道德修養的標誌和評價,則是貽害後人了。常看一到假期,孩子們去學什麼書法班,我真為孩子們累。——寫字工整清楚就是了,非要懸腕揮毫才算繼承傳統文化嗎?我就看不懂所謂書法家寫的行書草書,我從來不認為自己不懂傳統文化。



  所謂的文如其人,實際是“以人取文”。好多人,一看毛澤東同志寫的字,就說偉人氣質龍飛鳳舞揮灑自如,——其實,要是那字是普通老百姓寫的,就成了潦草無章蟲行蟹爬了。就算毛的書法揮灑自如大氣磅礡,就說明其為人也從容大度嗎?從現在披露的史料看,毛其實很注重細節的,對一些別人無心的言語也很較真。



  從寫字角度講,對中國文化貢獻最大的人是宋徽宗趙佶和秦檜,特別是秦檜,對中國文化傳播普及居功至偉。我以為,宋徽宗趙佶是中國歷代寫字最棒的人,其“瘦金體”一點也不浮華賣弄,認認真真,清楚端正,好認好看。而奇怪的是,“瘦金體”其實是瘦筋體,因為宋徽宗趙佶寫的字很有筋骨很有氣節,但其為人為政治,任用奸邪,搜刮民力,為敵所虜,苟且屈膝,實在是“字不如其人”。



  秦檜呢,字也寫得娟秀,深為宋徽宗喜愛,被破格任用為御史台左司諫,負責處理御史台衙門的往來公文,在公文來往中,秦檜發現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公文字體不一,很不規範,秦檜乃利用公務之暇,潛心研究漢字,我想,大概出於媚上,他對徽宗趙佶的字研究特別深入,在仿照趙佶的字的基礎上創造出了一種獨特字體,工整劃一、簡便易學,然後他開始用自己創造的新體字謄寫奏摺,引起了徽宗趙佶的注意,下令秦檜將其書寫範本發往全國各地,要求全國統一按範本字體書寫公文,雷厲風行,這一改革措施很快得到了推廣,並且被後世繼承了下來,這個字體就是我們現在印刷時使用的“宋體”。



  “宋體”、“仿宋體”和徽宗趙佶的“瘦金體”一脈相承,有人說宋體就是“瘦金體”的印刷體。現在印刷品和電腦字體中,宋體是當之無愧的主旋律,為漢字的閱讀、書寫、普及、傳播立下巨大的功勞。然而,因為政治上的原因,秦檜卻不被世俗容納,就連我使用的電腦“智能ABC”拼音裡都沒有“秦檜”的“檜”這個字!——用著人家創造的字體,卻沒有人家的名字,華夏歷史書和宣傳誤導的流毒之大,可見一斑!



  好在中國引來了比爾蓋茲,電腦普及尋常百姓家,管你寫字好不好,都能用宋體楷體碑體舒體寫字了,按照字如其人,炎黃子孫都眾人一面了,——不過這也很符合現實情況。

--------------------------------------------------------------------------------------------




“新式太監”群體在中國掌權

上貼者: 太監 09-08-05



“太監”:君主時代宮廷內侍奉帝王和家屬的人員,由閹割後的男子充任。半個世紀前,隨著中國君主時代的結束,“老式太監”便結束了其使命,退出了歷史舞台。

  近十餘年來,“新式太監”逐漸崛起。 “新式太監”與“老式太監”的區別主要是:

  其一:“新式太監”在生理上無須閹割,但心理上則如出一轍。
  “老式太監”在宮廷內侍奉皇帝和家屬,皇宮內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久待“冷宮”的妙齡少女和血氣方剛的帥小夥子整天混在一起,還不是“乾柴烈火一碰就燃”。 為了確保皇族血脈的純正,必須要進行閹割。 否則,誰也弄不清楚那一群皇子皇女的真偽。

  “新式太監”主要侍奉大小領導,故而不需要閹割。

  但“新式太監”卻全盤繼承了“老式太監”的衣缽,兩者在心理上是如出一轍。 從表面上看,都是主子的乖乖兒,見了主子腰是彎的,頭是點的,咀裡喊嘁。 領導說“東”,它高呼:“英明偉大”。 領導指“西”,它狂喊:“高瞻遠矚”。 除了工作上:“聽話、迎合、奉承、緊跟”外,在“八小時以外”也要侍奉到位。 領導家修修補補的事要跑前跑後;領導家各種雜活要服務到家;領導家的婚喪嫁娶要張羅應酬。 最主要的是要善於投其所好,領導喜歡打牌,你要陪打認輸送錢;領導喜歡喝酒,你要捨命陪君子;領導好色,你就要有本領拉皮條。 有一個男人,見領導喜歡自己的老婆,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乾脆撕破臉皮,當領導需要時,一聲令下,便用自行車把老婆送到領導家的樓下。 等領導享受完“魚水之歡”,他再把老婆接回家。 奇怪的是,這夫妻倆的感情還一直很不錯。當然,這個男人被提拔為處長,一直乾到內退。

  其二:“新式太監”無須終生侍奉領導,一旦“發跡”後便從“太監”變成“太爺”。

  “老式太監”在皇宮中要終其一生,而且,一日為“太監”,則終生為“太監”。

  “新式太監”則不同,它是先當“兒子”,後當“爹”,最後熬成“爺”。 它侍奉領導時雖然很痛苦,不但忍辱負重當“兒子”,還要受大眾的恥笑。 它圍著領導的屁股後面轉,就象一條“狗”,你別看它“不象個人”,但挺會“狗仗人勢”,平日裡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就象一條“大狼狗”,時不時的還會“咬人”呢。 一般來說,“新式太監”絕大多數都會“發跡”,尤其是在領導身邊工作的“太監”,而且,一發再發。 當它到達一定的“位置”時,便擺出一副“爺們”的架式了。 因為,它是靠“胯下之辱”升的官,所以,一旦得勢後便“不知天高地厚”,典型的“小人得志便猖狂”。  “新式太監”大多數都是“勢力眼”,一旦發跡後就會拋開原來的主子。 其實這也很正常,我侍奉了你,你給我好處,咱們“等價交換”,誰也不欠誰的。

  其三: “新式太監”具有偽裝性,有時不太容易辨別,往往會“魚目混珠”。

  “老式太監”從生理上具有明顯特徵,如:聲音變女腔,喉結變小,皮膚變細膩,而且,少了“那玩藝”。 

  “新式太監”則不同,它沒有明顯的特徵,有的人拍馬溜鬚很有手段,很隱蔽。 比如:拜訪領導都是晚上“悄悄的進莊”。 有的靠“夫人外交”,雖有蛛絲馬跡,但若隱若現,讓人難以斷定真偽。 有的人工作也很努力,也幹出了一點成績,從表面上看,似乎他的發跡是“乾”出來的,實際上,卻是靠“太監”的功夫“拍”出來的。 
  其四;“新式太監”具有很強烈的“排它性”,比較仇視那些“清高之輩”。

  “新式太監”的處世哲學就是“撈實惠”,不講人格,不談自尊,不惜用舌頭給領導擦屁股。 它們非常清楚自己屬於“阿貓阿狗”之流,歸屬“下三爛”的貨色,正派之人無不對其嗤之以鼻。 所以,它們也“瞧不起”清高之輩,認為:“清高能賣幾個錢”。 它喜歡“同類”,它的手下也必然會培養出一批“新式太監”。 周而復始,“新式太監”就會成幾何級數增長。

 
At 10:18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另一種聲音﹞

全球大盜版

?陳俊欽


Kuro是一個收費平台,為了收費,自然必須有一個組織以及使用者名冊。收費讓Kuro成為一個醒目的訴訟主體,也成為敗訴的關鍵。

當我們反觀Emule──另一個更龐大、更普及的P2P平台時,我們會發現:對智慧財產權的所有論述,在此完全無法適用。舉例來說:該平台不收費,加入者不需註冊。整個共享平台:從程式設計者、伺服器提供者到一般玩家,分散在全球各地。多語系的平台由各國設計者免費製作;媒合用的伺服器,也是由世界各地的不知名人士免費提供;而世界各處的使用者也免費分享各種軟體。


每分每秒都有使用者加入退出,伺服器提供者也一樣。而所有檔案都被程式切割為無限片段,而以此小片段在網路中傳遞。要下載一個檔案,供應者可能有幾百個,甚至媒合用的伺服器,彼此之間也會協力合作。

這平台提供所有資訊的共享,從音樂、電子書、應用軟體到院線片電影,統統可以。在反盜版團體眼中,可說是眼中釘的眼中釘,但直到今天,即使全球檢警聯手,也奈何不了它。原因很簡單:這平台根本沒有管理者!設計者、伺服器供應者到使用者,都是以志工態度來「盜版」。沒有領導核心,沒有管理機制,資訊是以多點對多點進行縱錯複雜的媒合。這才是真正P2P的精神:一個完全沒有私有財產的理想世界。

為什麼有人願意自掏腰包或徹夜未眠,而無酬的加入這個「全球大盜版」的行列中呢?說穿了,不過是對這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反動而已──資本主義創造了大量的「微產階級」:有錢,但不多;有閒,也不多;有文憑,不受尊重;有知識,學非所用;有夢想,一輩子就是無法實現!這些吃不飽餓不死的知識分子所組成的微產階級,比馬克思年代的無產階級,更具有資源與知識,他們憑藉著所能,自行創造了一個「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的共產世界。

在這裡,經濟學是不適用的。因為籌碼並非自由財,也非經濟財。舉例來說:第一位取得某影片的玩家,進入平台之際,該影片的供給量會從零達到極限,但是萬一網路斷線了,供給量又會立刻回到零。

這是一個「動態不穩定」的市場。任何人都可以各盡其能各取所需,但是不可以藉此營利。Kuro是敗在收費──一種違背此精神的行為,否則,在這「微產階級」的共產世界裡,法律這種資本主義的產物,毫無用武之地。

P2P暗示著資本主義已經走到尾聲。科技無法確保智慧財產權的私有化,大家都應該想一想:花大錢來塑造偶像歌手,還有意義嗎?藝術已經脫離商業而獨立,即使所有財團倒閉,還有更多人願意免費傳唱各種好聽的歌曲。Kuro只有八十萬使用者,Emule可有幾千萬名使用者。這是一個由「微產階級」組成的「新共產主義」,最具有接替「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實力。誰想逆勢操作,那就自己看著辦吧!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