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18, 2005

 好詩永流傳

羅門的《窗》

  猛力一推 雙手如流
    總是千山萬水
    總是回不來的眼睛

  遙望裡
  你被望成千翼之鳥
  棄天空而去 你已不在翅膀上
  聆聽裡
  你被聽成千孔之笛
  音道深如望嚮往昔的凝目

  猛力一推 竟被反鎖在走不出去
  的透明裡

3 Comments:

At 9:18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關於羅門及流浪人

元智大學中語系教授 李翠瑛

羅門,本名韓仁存,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出生,廣東文昌縣人。一九四八年入空軍幼校,一九五○年因踢球腿傷而放棄飛行,後轉入民航局工作,一九七六年退休,專事創作。
一九五四年首度於《現代詩》上發表第一首詩〈加力布露斯〉,第二年與女詩人蓉子結婚。自此致力於現代詩創作,獲獎無數。一九五八年,出版《曙光》詩集,獲「藍星詩獎」及詩聯會獎,一九六六年以〈麥堅利堡〉一詩獲菲律賓總統金牌獎,一九七二年獲巴西哲學院榮譽博士學位,一九八六年獲世界藝術文化學院榮譽博士學位,一九八八年詩集《整個世界停止呼吸在起跑線上》獲時報文學獎新詩推薦獎,一九九一年獲中山文藝獎。羅門自一九五八年出版詩集《曙光》開始,之後有《第九日的底流》、《死亡之塔》,一九七五年出版《羅門自選集》、《曠野》、《羅門詩選》、《整個世界停止在起跑線上》,到一九九三年《誰能買下這條天地線》,一九九五年時,由文史哲出版的《羅門創作大系》,是為其著作收編最完整者。

羅門擅長都市詩,在詩中以矛盾的、超現實的意象,以及創新的語法展現其內心的情感,而將對事物的看法融入詩中。羅門述說自己的詩觀:「去面對與不斷發覺語言的新境域;而且確信語言的新境域,又將不斷更新詩表現技巧中的手法—諸如象徵與超現實以及直敘白描等在創作中產生變化與呈現新態。」(註)羅門的詩在所描繪的自然萬物與世間種種之中,寄予強烈的個人感受及省思,而其方法是利用個人的聯想力及創造力,以個人獨特的觀照,把經驗世界中的事物轉化,成為抒發個人情思的工具。於是讀者在閱讀羅門的詩時,所捕捉到的是詩人強烈的感受和藉由這感受所蘊涵的內在世界,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產生相對應的情緒。以羅門〈流浪人〉一詩為例:

被海的遼闊整得好累的一條船在港?
他用燈栓自己的影子在咖啡桌的旁邊
那是他隨身帶的一條動物
除了它 娜娜近得比甚麼都遠
把酒喝成故鄉的月色
空酒瓶望成一座荒島
他帶著隨身帶的那條動物
朝自己的鞋聲走去
一顆星也在很遠很遠?
   帶著天空在走
明天 當第一扇百葉窗
   將太陽拉成一把梯子
他不知往上走 還是往下走

一、句型變化與修辭技巧
此詩一開始就以倒裝句和被動句來呈現內心的混亂:「被海的遼闊整得好累的一條船在港?/他用燈栓自己的影子在咖啡桌的旁邊」。這兩個句子使用的是西式的語法,一般在中文的使用上則會將第一句以原式出之,為「在港?有一條被海的遼闊整得好累的船」,被動式意味著流浪者的身不由己,被環境逼迫的無奈。

詩人擅長於將物與人的特質混淆,再重新給予新的詮釋,當人與物的界限銷融之時,作者便可以重新對人與物做適當的安排,為自己的詩作服務,成為詩人運作的題材,表現在詩作上則是轉化法的運用,此詩的第一行與第二行即是。第二句的「他用燈栓自己的影子在咖啡桌的旁邊」,而用燈栓住影子也是轉化法。如第一行的寫法就可以移情於物,以自身情感投注於船,也就是將自己身為流浪人的疲憊傾注於船,而將船的來往視為奔波不止,究其因則是海過於遼闊,使得船沒有什麼時間和機會可以休息;同樣的,自己平日的奔波,像動物一般沒有喘息的機會,所以感到連影子都需要休息,而且需要被「栓」在一個象徵悠閒的「咖啡桌」來求得片刻的鬆弛。「除了它 娜娜近得比甚麼都遠」是矛盾修辭法。矛盾是對於同一事物以相反相對的語詞進行形容的「反襯」修辭,利用矛盾修辭法可以展現事物存在的矛盾特性,也可以使詩意具有趣味性,並可以呈現個人情感上的矛盾狀態,而在此詩中,流浪者的悲哀與孤獨在矛盾中表現地更加明顯。

第二段的「把酒喝成故鄉的月色/空酒瓶望成一座荒島」,現代詩中常有「把……成……」的句型,例如「把小提琴拉成一下午」,其實是比喻法的變型,也是密度很高的語句。(因為詩本身就是「凝煉的語言」,或稱「高密度的語言」)因為喝酒而引起對故鄉的愁思,而對故鄉的愁思則又藉著望月之時遙遙寄予,於是,月亮做為鄉愁的傾注之處,也是飲酒之時所遙望的對象,飲酒思鄉令人心傷,思鄉望月令人心酸,飲酒望月令人心盪,月亮、酒、鄉愁,種種情思和文句全聚集在短短的一句之中,像這樣,以最少的文句蘊涵最豐富的意義和情思的技巧就呈現出現代詩「凝煉的語言」的特性。第二句的「空酒瓶望成一座荒島」也是一樣,這是一個比喻法,但密度則沒有第一句來得高,是說酒喝得多了,所堆積的空酒瓶像一座荒島一樣高。

接下來的「他帶著隨身帶的那條動物/朝自己的鞋聲走去」,那條動物是自己的影子,其實就是孤獨的心境;在思維上就是將自己身上物我分離,而讓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變成「物」而賦與生命,重新有了動作與感情,因此,他與影子才可以「朝自己的鞋聲走去」。這在修辭上是轉化法,同時,也由於此種物我分離的思維方式造成詩人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式。下一句「一顆星也在很遠很遠?/帶著天空在走」,「星星」會帶著「天空」「在走」,這是擬人法的運用,因為星星和天空都是屬物,不能像人一樣地「走」。相較於第二段第一、二句而言,這兩句密度較低,但是作者運用修辭學上的轉化法,將物的特質相互轉換,並稀釋了整個句子的密度,而以較散的句子為之,此則可以紓解前面句子的緊張,而把心情略為轉換並拉開視野,把愁悶的個人情懷轉移到天地之間,意象的空間加大,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也較大,這也是詩作中「含不盡之意於言外」的一種技法。

第三段還是運用他特有的句型來呈現流浪者的無所歸處的哀嘆。主要運用了兩個技巧,其一是比喻法:「將太陽拉成一把梯子」,太陽透過百葉窗射入房間時,被百葉窗遮擋成為梯子的形狀,以實體的「梯子」比喻虛體的陽光;其二,運用以物擬物形象化的修辭法,把虛體的像梯子的陽光,直接視之為實體梯子,於是陽光具有梯子的特質,才能接著問出「他不知往上走 還是往下走」的疑問,此將虛物視之為實體,於是,「梯子」便也象徵人生道路上,往上前進或是向下沉淪的「生命的梯子」。作者便在虛與實之間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並在這一個世界中以現有的意義重新塑造事物的新意涵。

二、意象經營與孤獨情懷
一開始,詩人就對於流浪者生活中必然面對的「海」與「港」給予不同的代表意涵:「海」的意象是廣闊而無盡的,而「港」則是暫時的休憩之所,溝通兩者的是「船」。一條被海整得很累的船渴望的是休息,寫船的疲累也是寫人的疲累,也點出孤獨的流浪人疲累的意象。第二句「他用燈栓自己的影子在咖啡桌的旁邊」是將自己與自己影子抽離,將「影子」視為獨立的個體,如同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意,一方面說出自己的孤獨,一方面影子被栓住的意象也意指著作者不自由的生活,只要有溫暖,即使如燈般微弱,也可以栓住他。第三句「那是他隨身帶的一條動物」補充說明了影子常年與流浪者相依相伴的情景,也映襯出作者無「人」可以相伴,只好以「動物」為友,而卻連真實的動物都索求不得,只有「影子」聊以充當「動物」,在層層的退而求其次之下,更顯出流浪者的孤單與悲哀。所以,第四句的「除了它 娜娜近得比甚麼都遠」就從動物又點出「人」的部分,「除了它」的「它」代表影子,也是暗指流浪者的孤獨。從流浪者以動物為伴之外,他的周圍與之相關的「人」—娜娜,從名字透露出的訊息中,可想見可能是一位在港口賣笑,無情感的交流而只是金錢往來的一位女子,因此,「近得比甚麼都遠」是矛盾句,說明娜娜的身影笑容雖在眼前,但彼此的心卻相距遙遠。此又見出流浪者渴求有人相伴以解寂寞,但求不得之後,更顯出流浪者的寂寞。在第一段中,作者運用創造出流浪者與娜娜在港口咖啡廳的桌旁的一段情節畫面,並從看似溫暖的場景中愈發凸顯孤獨的意象。

第二段則點出「鄉愁」,從對故鄉的懷念以襯托出流浪者的孤獨。「把酒喝成故鄉的月色/空酒瓶望成一座荒島」,這?是把對於故鄉的思念集中在「月色之美」,而懷念故鄉的月色就是懷念故鄉,但在詩作上,「故鄉的月色」的意象比「故鄉」更具有詩意,因為月亮的朦朧美將一切不完美遮掩,只剩下流浪者對故鄉的一切美好的想像,因而鄉愁就更加蒙上一層美麗的面紗。而空酒瓶可以堆積如山,詩人用「一座荒島」來比喻,可見酒瓶的意象不是成就感也不是榮耀,「荒島」令人聯想起流浪者無論喝了多少酒,都無法喚起其他人的注意,鄉愁只有自己品嚐。換言之,這也是說明流浪者的孤獨。

「他帶著隨身帶的那條動物/朝自己的鞋聲走去」而此一意象所代表的是「行走」的意象。當流浪者的孤獨不被世人理解,同時也得不到解決之道時,只好繼續往前「走」,此已點出「走」的方向的伏筆。而「自己的鞋聲」之所以非常響亮而突出,讓流浪者帶著自己的影子(孤獨)「朝」此方向走去,此又凸顯出周遭環境的死寂或冷漠,無人因為流浪者的喝酒而對他付出一點點關心,反而是不理不睬,使得流浪者對於周遭感受最深的竟是「自己的鞋聲」。所以,流浪者不但是孤獨的而且是無奈的,除了自己之外還是自己。

「一顆星也在很遠很遠?/帶著天空在走」此處一方面描寫流浪者可能因為喝酒喝多了而產生搖晃眼花的強況,使得原本不動的星星卻會行走,而且帶著天空走;另一方面,是作者描寫流浪者在行「走」之時,感覺到星空彷彿向後退,而以星星帶著天空在「走」的意象形容當時的感受。此處再度寫出「走」的意象,是第二個伏筆,為第三段的「走」的意象先行布局。

第一段描述了因疲累而引起的孤獨感,第二段則是由喝酒引發鄉愁,從而凸顯個人的孤獨,第三段則是前述兩段的總合。第二段的意象讓情緒告一段落,流浪者因為喝酒而漫步回家,看到天空的星星倒退著走,詩人將時間截斷,進入第二天,酒醒之後,要如何處理現實的問題呢?「明天 當第一扇百葉窗/將太陽拉成一把梯子/他不知往上走 還是往下走」,無論昨夜如何,當太陽昇起,一切又是新的開始。詩人利用一個類似的場景做為意象聯想的背景,「百葉窗」與「梯子」是相似的物象,利用相似聯想,兩者放在一起,產生新的意義。所以,百葉窗把太陽拉成一把梯子的時候,也就是太陽透過百葉窗射入房內,流浪者不得不起床面對現實時;此時,百葉窗是現實的景物呈現,而詩人更高妙的設想是將現實的實體之物透過比喻,想像成另一個物--梯子,故而又轉化此物的特質,把太陽穿過百葉窗所投射的虛有的「梯子」想成可爬可走的實物,於是提出內心的疑問說「他不知往上走 還是往下走」,以一個問號說明流浪者心中對於未來的疑惑,而將詩意提昇到生命的疑問的哲理問題。

相對於第二段而言,第二段是將情緒歸於天地之間,化解於無形,而第三段則是將筆鋒轉折,回到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提出一個誰也無法解答的疑問,此一疑問又將讀者帶回到愁悶的情緒,與前述的孤獨感結合在一起,令讀者脫離不了詩人所營造的情緒氛圍,而重新思索生命的問題。此種寫法,是羅門詩中擅長引領讀者情緒的手法,也是詩作之感染人心,令讀者一嘆再三的原因。

三、孤獨情懷的塑造
羅門在此詩中所要表現的是一種孤獨與徬徨的心緒,而對於眼下的一切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單,對於未來則是惶惶無助,「不知要往上走還是往下走」的猶疑與徬徨。因此,詩作在許多技巧上是配合這樣的心境。第一段的孤獨是由疲累所引起,由心的疲累與身體的疲累寫孤獨;第二段則是因喝酒引發的鄉愁引起個人的孤獨感;第三段則是醒來之時,不知未來如何的疑惑引起的個人的無助而孤單的感覺。此三段雖從不同角度切入,卻都緊扣著「孤獨」的情結述說,最後將孤獨引到一個生命往上爬或是往下走的問題上。

同時,第三段的「走」的意象與第二段的兩個「走」的意象相呼應,但彼此之間卻有所轉變,第一個「走」的意象是帶著「他帶著隨身帶的那條動物/朝自己的鞋聲走去」,說明流浪者的孤獨是隨身攜帶、如影隨形。而第二個「走」的意象是:「一顆星也在很遠很遠?/帶著天空在走」天空是外在的景物,當外物也與自己內心的情感同步時,已經物化了外在之物而情與景相融。一個是自己的「走」,一個是天空的「走」,一近一遠,一為自己一為外在,詩人在詩意的設計上具有變化而不嫌單調,於是,第三個「走」就是內心的變化了,「明天 當第一扇百葉窗/將太陽拉成一把梯子/他不知往上走 還是往下走」,從景入情,再由情景提到生命的走向,生命的浮沉,於是將詩境「走」入哲理的思考,讓詩與生命結合,變成詩人主觀的生命疑問。此為羅門將外在之物引到內心並充分表達詩人對於萬事萬物及生命態度的見解。 
流浪題材
◎白萩<流浪者>,圖象詩
◎余光中<江湖上>,民謠的試驗
註:見羅門《羅門詩選》
(臺北,洪範書店,1984 年)頁

此文原載於翰林文苑

 
At 9:15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獵人與我╱利玉芳


我是昔日發現日月潭的白鹿
追逐吧
我就在前方
那植滿桂花的家鄉小徑
跳躍

野薑花叢下
和長滿山蕨的陰暗小丘上
到處遺留著我倉皇的腳印

當一隻夜鶯站在舢舨上打瞌睡的解嚴早晨
從前
我那些
怯懦的
藏起來的
奔竄而凌亂的腳印
全部都溜出來了
在桂花林間
一邊踢著太陽掉落的鱗片
一邊呼吸著初秋的空氣

獵人
循著湖畔赤裸的足印
追逐吧
且拉開你的弓箭
虜獲我

-1995.利玉芳


利玉芳(1952- )
屏東縣人。現居台南縣下營鄉,與家人自營農場。學習會計統計的她,擔任過電台撰稿及配音。一九七○年代末期開始詩的寫作,在八○年代末期逐漸受重視。除以詩作<貓>獲吳濁流新詩獎,九○年代更獲陳秀喜詩獎。出版詩集《活的滋味》、《貓》等。她的詩顯現了女性意識,對於現實生活的觀照有特別視野。 利玉芳一首常討論的詩<貓>,透過貓的觀照,吐露女性的心聲。這首<獵人與我>,則透過一隻白鹿,坦述女性心情。 她把原住民神話裡發現日月潭的一隻白鹿當作發言者的我,向獵人發言。這時候,這位獵人是他。我要獵人追逐我,而我「就在前方╱那植滿桂花的家鄉小徑╱跳躍」。 野薑花和山蕨遍佈的山林裡,有白鹿的倉皇腳印。但對照的另一種情境,是詩裡以一隻夜鷺站在舢舨打瞌睡的解嚴早晨,原先怯懦地藏起來的奔竄而凌亂的腳印全都溜出來了的情景。 在這種對照中「解嚴」這一詞語有某種程度的政治暗示,也許喻示了台灣的政治情境,但並不那麼明顯。畢竟,這是一首抒情的詩而非批評。 原來倉皇,現在自由自在呼吸初秋的空氣。同樣是腳印,原來是隱藏的記號,現在展現在「踢著太陽掉落的鱗片」的在陽光下跳躍奔追形跡裡。 因解嚴而得到的自由滋味,投射在白鹿的角色。這時候,白鹿和獵人已經是一個女子和獵人,突顯的是類似神話的愛情故事。 白鹿向獵人說,「循著湖畔赤裸的足印╱追逐吧╱且拉開你的弓箭╱虜獲我」,獵人的弓箭已成愛情邱比特的弓箭,白鹿的聲音是一種期盼被愛虜獲的聲音。

 
At 9:24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作家身影
 
在南方土地上,有諸多戮力筆耕的書寫者,為使台灣文學發光發熱而殫思竭慮。
「關於南方」專題系列,探訪四位居於島嶼之南,並且各以文學評論、小說、散文、新詩等不同筆鋒,展現不同創作風格的書寫者。
 看他們如何涵養在南方生活環境裡;如何將風土人情轉換成字裡行間的特有情調;以及如何關切當下與未來的文學風景。

展現 堅持的力道
專訪鍾鐵民
採訪◎吳億偉
 「你看這葉子多好!肥肥重重的。」她理著菸葉說:「真罕見這麼可愛的葉子。怪的就是烤不好,實在想不通。」
「今年雨水太好,淋了這陣雨,把黃葉又給弄得回青回嫩,烤起來顏色先就差了。排水又排不好,菸葉像在菸樓裡蒸,葉蒂一爛,都掉了下來。如果不幸碎葉穿過鐵線網,觸到燒得紅紅的鐵筒,連屋子都會燒掉,那才倒楣哩!葉子長大,肥厚也是沒有用的。」我說。(鍾鐵民〈菸田〉,《鍾鐵民集》,前衛出版,1993年12月)
 閱讀鍾鐵民的小說及散文,很難不被深蘊其中的庶民生命力所感動。以熟悉的南方環境為創作背景的鍾鐵民,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南方土地,緩緩談來,充滿情感:「早期台灣有許多來自廣東、福建等地的移民,之後漸漸融合成一體,彼此相依,形成一種新文化。南方社會亦然,但較之於北方受到外來文化的大幅影響,南方人顯現出的,是對自我的高度認同。」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普遍產生「南方落後於北方」的認知,但鍾鐵民用了另一個角度評析,他認為所謂的進步,不過就是在資本主義中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成為全球化的一員。南方的「落後」,代表的是一種對自我文化的堅持,不隨意跟著通俗,不願意在世界的潮流中失去自我面貌。
 鍾鐵民認為「南方」,不該以地域畫分,應從文學創作的風格與文學理念區分才是。呂昱曾評鍾鐵民「其創作理念注入了愈來愈濃的社會意識」,這或許可說明他心中南方文學的特色。鍾鐵民談到,南方文學最寶貴的,即是其展現了對社會、生活的堅持及勇氣,南方作家關心生活周遭,記錄人們在社會變遷中所產生的變化及面臨的困難。因為熱愛土地,他們面對問題,深掘問題核心,嘗試從書寫中找到答案,替土地發聲,並非無病呻吟,單在個人情懷上打轉而已。鍾鐵民說,南方作家的作品帶著踏實感,「抓土地」的力道是相當強烈的。
 在〈民間的文學家紀念館〉一文中,鍾鐵民曾提出這樣的問題,「與生活脫離的結果,使年輕人心靈空虛成了失落的一代,他們只想飛出去尋找理想中的天地,那個天地絕對不是他生活成長的地方,而他只覺得他立足之處問題叢生、粗俗落後又陌生,這裡不是他想生根發展的地方,當然不會想到要關懷、照顧它了。」鍾鐵民不諱言指出,早期的教育並不重視南方文學,學生無法從學校教育中了解所處的土地,而許多作家亦以過客或飄零者自居,緬懷他地、遙想遠方;操作教育者也多懷抱這樣的心態,大大壓縮了南方文學的空間,使得教育無法讓人真正關懷這塊土地,建構出自我文化。
 南方作家的堅持,除了反映在文學上,也反映在其他地方,例如政治。南方作家對於在地文化的認同及感情,以及對台灣意識的推動,皆不遺餘力。然而,面對南北文學資源分配不均的現狀,鍾鐵民倒是很爽朗的表示,他並沒有這樣的感覺。葉石濤曾說過「作家,是天譴的職業」,他相當有感觸,作家沉浸創作,享受創作,辛苦難免,但資源並不是作家要去關心的問題,重點應在於書寫的內容與身處的環境產生了什麼樣的互動,如何影響了讀者。他強調作家應該在作品裡替生活找到價值,如此,才能展現文學真正的澎湃力量。


◆鍾鐵民,一九四一年生,高雄縣美濃鎮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為高中教師,現任客委會委員、鍾理和紀念館負責人等。繼承父親鍾理和的文學志業,著有《余忠雄的春天》、《約克夏的黃昏》、《鄉居手記》等。文字簡樸但犀利,翔實記錄南方農村的種種,或剖析教育問題。曾獲吳濁流文學獎、賴和文學獎、高雄縣文學獎等。(照片提供/鍾鐵民)

台灣文學的 宣教士
專訪彭瑞金
採訪◎潘弘輝
 一種新思維的建立,一種文化的形成,肯定是百年大事,要去除舊思維、建立新思維,好比是舊建物拆了再建,則必然是加倍的艱鉅工程。二十世紀九○年代末的「台灣文學」,正是處於這種舊思維亟待拆除、新思維亟待建立的關鍵年代。(彭瑞金〈文學守候〉,《霧散的時候》,聯合文學,2004年3月)
 彭瑞金,從八○年代起,即參與《文學界》與之後的《文學台灣》雜誌創辦,二十幾年來,一直守護著台灣文學評論這塊領域。有別於以台北都市為主的秀異文學,在《文學台灣》發行前幾期的卷頭言裡,彭瑞金便與大老葉石濤提倡要以建立台灣文學的主體性,以及本土化為首要課題。彭瑞金認為,南台灣的文學是務實且立基於為廣大民眾書寫的文學。因為南方作家們思考了應該身處在怎樣的位置、從什麼角度寫作?
 自從美麗島事件之後,南方的文化人發現不管文化、政治、文學等領域,都出現了一個僅以「台北」觀點為主的傾向。而這種觀點,往往忽略了許多在這塊土地上實際生活的人。為了與這樣的觀點對話,由鄭炯明、陳坤崙與曾貴海三人承諾經援後盾成立的《文學界》、《文學台灣》等,就試圖透過作品,跟以台北觀點為主的文學對話。彭瑞金說:「所謂的南部文學,應該可以說是務實的,建立在台灣經驗、台灣生活上的一種文學。這樣的聲音,倒也不只限於南方,而是在台灣文學裡共有的主張。」
 彭瑞金同時也認為台北的文學豐富了台灣文學,是很大的貢獻。他表示所謂的南方文學並沒有嚴格的定義,例如從《文學界》到《文學台灣》的寫作成員,之後也不會只限於南部作家!《文學台灣》與文學台灣基金會雖設在南台灣,活動範圍也在南台灣,視野卻沒有地域限制,表現上也沒有非得採取什麼形式不可。整體來說,南方的作家與文學社團,應該包括《民眾副刊》與《西子灣副刊》等,在大方向上的確較朝著務實的方向前進。
 刻意與官方保持距離,不仰賴官方支持,以民間力量發展台灣文學的理想性與目標,而且經歷多年仍有所堅持,更能接近民眾。這是南方文學獨立的草根特色!《文學界》等創辦之初,照顧了一些在文學生態裡弱勢的作家,提供發表園地,推動台灣文學的研究與發展,舉辦文學獎鼓勵創作者,支助研究者書寫台灣文學史。近五年他們則扶持文學團體,也與學院裡的台灣文學系所合作,提供發表與財力上的資源。希望能在台灣文學文獻的出土上,盡心盡力。
 同時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的彭瑞金,過去二、三年忙於整理葉石濤作品全集,每週開車往返高雄、台中兩地。面對文學市場的萎縮,他認為這是時代走向使然,可以說成是文學的稀釋、模糊化,不過他並不因此憂心,努力做該做的事,每天都給自己訂功課,行程排得很緊。最近幾年來幾乎忙到沒有休閒時間。
 彭瑞金目前沒有急切的計畫。不過最終還是希望能在「台灣文學史」的建構上多所著力!有機會的話要寫出自己對台灣文學發展的看法,不管採用什麼形式、方式,希望有自己的一套!他說:「當我開始著手進行這項大工程時,可能會將教職辭去!因為這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完成!」


◆彭瑞金,長期戮力於台灣文學研究。曾獲巫永福文學評論獎、賴和文學獎等。著作涵括文學史、文學評論與作家傳記等,已出版《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灣文學探索》、《文學評論百問》、《葉石濤評傳》等;並編有《台灣作家全集》、《李榮春全集》等。目前任教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並擔任《台灣文學》雜誌主編。 (攝影/潘弘輝)

藍布衫與白羅曼
專訪利玉芳
採訪◎劉維瑛
長輩說過
河霸手的女孩可以嫁人
暗地裡歡喜
我是個河霸手紋的女孩
自從嫁來下營這個小村
細看掌紋
像是庄北的急水溪
更像故鄉的東港溪
這條河霸
晝夜汨汨地流
生命線彷彿連著母親的臍帶
事業線順著河川的彎道游去
愛情線的河床吹來藺草的鹼味
岸邊
飄送一束野薑花的相思
以及堤防上
還有
菅芒花 夕陽 椅子 的對話
(利玉芳〈掌紋〉,《淡飲洛神花茶的早晨》,台南縣文化局,2001年)
 火車穿過府城、小鎮與平原,在一切尚來不及細想時,便被火車遺落在無垠平原,迎來的是詩人利玉芳,以及一片午後灰濛。談起利玉芳,總有些身影探進來——《笠》詩刊上的利玉芳;學術研討會上、世界詩人大會裡、文壇先進口中稱許的客家詩人利玉芳;當然,也包括在台南下營與鵝群同戲的農場主人利玉芳。跨進白鵝生態農場裡,鵝群棲息水塘四周,庭院一側以楊逵「鵝媽媽要出嫁」為主題的牆面,東海花園裡小說家筆下的鵝媽媽,無力對抗不公;而下營賀建州村裡的鵝媽媽詩人,是如何與水塘邊的白羅曼共處呢?
「最初,寫作是為了身邊的人事物,寫故人、寫家園。我從小喜歡植物,熱愛冒險,接連萌發的原鄉意識,寫著寫著卻愈益清楚明瞭。」漫步園圃,池邊的動植物如欒樹、雀榕、綠頭鴨、菅芒花、白羅曼等,以及溪流與原野,山林與鳥獸,都驅動著她對文學的堅持,對南方的依戀。
 「河流河霸或圳溝常被援用為女性、母親孕育文化的意象,從童年印象中依傍著大武山的東港溪,到為人妻、人母後移居到下營,白河、關子嶺附近的急水溪,河流記憶鑲嵌在自己掌心,長輩說這樣的掌紋嫁得好。曾經自認對國語不嫻熟的驚恐,現在看到客家文化的勃興,該也算是種客家女兒嫁得好的表徵啊。」
 過去,在反父權、主張情欲自主的女性詩學背景下認識她,「給我勇氣,給我微微的醉意,用來擊破虛偽的牆,讓真情俘虜我的靈魂。給我用肉體歌唱不朽的詩,給我厚實堅強的肩膀,我需要灌滿一夜的愛」,從早期《活的滋味》、《貓》詩集中純真直率的情愛主張,到後來《向日葵》、《淡飲洛神花茶的早晨》融入台灣政治、社會與生態等多元議題,這位屏東內埔女兒、下營的客家媳婦在養鵝事業外,確立了方向。
 詩人近期作品摻合著鮮明的自傳風格,在普遍煽情的空氣中,她的目光貫穿混亂世局,用客語寫作揭示屏東內埔地區利家伙房女兒的身世,以一種抒情性,追溯過往事件,闡述對島嶼的關注:「以詩語言敘述家族史、寫自傳是我未來創作的期許,既然知道自己根著此地,就得知道自己是誰,從哪來?從三合院、宗牆背、柵門後去思索吧!」她以〈簾裡簾外〉說明過去以小腳趾形狀,判斷是否為血統純正的「漢人」的說法,簾裡簾外,誰成「番仔」,便有所鄙夷的意味;〈臨暗〉則是呈現一幅當年國民黨統治時,一遇「停電」--當年開票之誆騙計倆,詩人央求月光星子燈籠花加上手電筒同來協助照亮,防止不法;近作〈最後的藍布衫〉則以詩人遠房叔母遭遇為腳本,描述客家婦女為著子孫的平安,也悼念出征遲歸的丈夫,妻女們以寬大簡樸的藍衫衣袖拭淚,卻未因鬆爽樣式,釋放出自我。
 穿著藍布衫的客家女子,是不在乎外界眼光的,甘心與一群白羅曼在嘉南平原的淳樸村莊相伴。「來瞧瞧我這回的得獎作品吧,這可是用鵝蛋殼拼貼成的喔!還有新造型的鵝蛋彩繪呢!」女詩人,對家園、自由與愛,鉅細靡遺的關注著。回程路上,撫著詩人致贈的鵝毛筆,夜色渺茫,卻在那叫林鳳營的小火車站,讓夜風喚起自己的原鄉。


◆利玉芳,一九五二年出生於屏東內埔,高雄高商畢業,現於台南下營經營白鵝生態農場。為女鯨詩社、笠詩社同仁,台灣筆會成員。著有詩集《活的滋味》,散文集《心香瓣瓣》,兒童文學作品《我家在下營》等。曾獲吳濁流新詩首獎、陳秀喜詩獎等。
(攝影/劉維瑛)

生活徒步者
專訪王家祥
採訪◎潘弘輝
 來西子灣的人們習慣往大海的方向看,往天空看,天空可以有未來的想像,引導人們的希望,就像我窺見了那群不知來自何處也不為人知的沙鷗;那些專程來西子灣看海的遊客不知注意到了這些空中翻飛的異象沒有?(王家祥〈黑尾鷗來到西子灣〉,《徒步》,天培文化,2004年3月)
 王家祥,曾為報紙副刊主編,「衛武營公園促進會」催生綠色公園的一員,並曾任「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會長,負責協調如何管理人潮對自然公園所造成的負荷與破壞。他在自然環保社運中多所著力,曾以台灣山海傳奇為背景,寫出交織民俗與想像的作品,平埔族、原住民、小矮人、鰓人,在他的文學世界中活潑跳動。而這一兩年著力於書寫台灣山林、海濱的鬼故事,最近也已經出版成書。
 因為曾任職副刊,經手許多插畫,勾動他心中的彩筆,自發性甚至如著魔般的創作,一張又一張不停的畫!每個接近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他的胸口有一把火,炙熱地焚燒!也因此,一度因為過度創作,心理壓力太大,肺部出了問題。易感冒、體力耗弱、頭痛等身體警訊,逼使他不得不放緩腳步,平靜地面對生活。經過長時期的針灸治療、調養,他的生理狀況漸漸恢復,也因此學習到必須在生活中放空自己,進而得到充分休息。生活態度也因此變得輕鬆起來,平日則以玩耍的心態過生活,空閒時開車到山林裡徒步健行,徜徉在大自然中。他說:「創作應該要去發掘生命中有趣的部分!在旅行、生活的戲耍中,若有感動,我才會動筆書寫!」
 王家祥平日居住於高雄鼓山區哈碼星渡船頭附近,在哨船街經營「游紉有魚」民俗藝品店,假日則移師高雄市十全路與中華路間,在俗稱「垃圾市」的跳蚤市場賣布織品、民俗藝品。因為生活如此,所以他的創作也趨近生活,計畫用散文記錄哈瑪星周邊生活情狀,與在跳蚤市場所見所感的人情世事,除了希望描寫出地方特色,也期待更深入庶民生命底層的樣貌。
 一邊買賣骨董、布織品、民俗藝品,一邊書寫這樣的生命情狀,是現階段王家祥落實於土地的踏實耕耘。對於未來,他希望多寫一些與台灣相關的東西。因為現在所做的事,很接近生命底層,踏實地觀察、體會生活的細節!這些讓他充滿好奇與樂趣。
 王家祥戲稱高雄沒有文人聚會的場所,雖有由醫師等人聚集成立的文學組織,但他們平日尚有本業,閒暇之餘還要參與社會運動,根本不可能再到咖啡廳或休閒場所聚會!這樣的文學生態不同於台北文化圈的社交模式。不過高雄應該還是有不少寫作者各自埋頭寫著,他表示老一輩的創作者也許較著重於在地的書寫,但年輕創作者卻不必然得如此,台灣是一個大的主體,身在高雄當然也可以書寫其他的縣市。觀察南方文學現象的重點,應該擺在創作者是否願意將面向著眼於高雄,思考高雄帶給創作者的養分為何,創作者應該如何處理它、詮釋它。
 王家祥表示,要從寫作中得到足夠的金錢報償是艱困的!他已經過許多不同的文學階段,他認為不仰賴集團式文學氛圍的創作者,最能將力量蓄積在作品中,寫出好作品。他說:「創作者並不需要對高雄或南部沒有集團式文學組織或團體而憂心!那是不必要的。」


◆王家祥,中興大學森林系畢業,曾擔任《台灣時報》副刊主編、高雄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會長等。現從事文學與繪畫創作,並專注於自然觀察與文史研究。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賴和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等。著有《文明荒野》等自然主題作品;《魔神仔》等歷史小說;《我住在哈瑪星的漁人碼頭》等繪本;《窗口邊的小雨燕》等小說。 




獵人與我╱利玉芳


我是昔日發現日月潭的白鹿
追逐吧
我就在前方
那植滿桂花的家鄉小徑
跳躍

野薑花叢下
和長滿山蕨的陰暗小丘上
到處遺留著我倉皇的腳印

當一隻夜鶯站在舢舨上打瞌睡的解嚴早晨
從前
我那些
怯懦的
藏起來的
奔竄而凌亂的腳印
全部都溜出來了
在桂花林間
一邊踢著太陽掉落的鱗片
一邊呼吸著初秋的空氣

獵人
循著湖畔赤裸的足印
追逐吧
且拉開你的弓箭
虜獲我

-1995.利玉芳


利玉芳(1952- )
屏東縣人。現居台南縣下營鄉,與家人自營農場。學習會計統計的她,擔任過電台撰稿及配音。一九七○年代末期開始詩的寫作,在八○年代末期逐漸受重視。除以詩作<貓>獲吳濁流新詩獎,九○年代更獲陳秀喜詩獎。出版詩集《活的滋味》、《貓》等。她的詩顯現了女性意識,對於現實生活的觀照有特別視野。 利玉芳一首常討論的詩<貓>,透過貓的觀照,吐露女性的心聲。這首<獵人與我>,則透過一隻白鹿,坦述女性心情。 她把原住民神話裡發現日月潭的一隻白鹿當作發言者的我,向獵人發言。這時候,這位獵人是他。我要獵人追逐我,而我「就在前方╱那植滿桂花的家鄉小徑╱跳躍」。 野薑花和山蕨遍佈的山林裡,有白鹿的倉皇腳印。但對照的另一種情境,是詩裡以一隻夜鷺站在舢舨打瞌睡的解嚴早晨,原先怯懦地藏起來的奔竄而凌亂的腳印全都溜出來了的情景。 在這種對照中「解嚴」這一詞語有某種程度的政治暗示,也許喻示了台灣的政治情境,但並不那麼明顯。畢竟,這是一首抒情的詩而非批評。 原來倉皇,現在自由自在呼吸初秋的空氣。同樣是腳印,原來是隱藏的記號,現在展現在「踢著太陽掉落的鱗片」的在陽光下跳躍奔追形跡裡。 因解嚴而得到的自由滋味,投射在白鹿的角色。這時候,白鹿和獵人已經是一個女子和獵人,突顯的是類似神話的愛情故事。 白鹿向獵人說,「循著湖畔赤裸的足印╱追逐吧╱且拉開你的弓箭╱虜獲我」,獵人的弓箭已成愛情邱比特的弓箭,白鹿的聲音是一種期盼被愛虜獲的聲音。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