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肚總係囥等
一個緊停動介秘密
像火焰虫介光聶動
緊尋前世介記憶
霧霧介意象
也像半夜突然出現介一群咳嗽
嗽醒圓身深處
彎彎斡斡介桃花源
既經夢遺介另一介世界
流連在虛幻介神話肚
隔等一層放大介朦朧
檢查人間介滄桑
邱一帆、黃恆秋、莫渝、趙天儀、 陳寧貴
客家語言與文學研討會合影
**************************
請繼續堅持,絕不撤退!
用客語思考,用客語書寫,是讓現代客語作家的體質,脫胎換骨必練的洗髓功,
雖然艱苦但非練不可,若能再強化客語作品的藝術質感,客語作品定能昂首闊步
,走入世界文學大舞台!
9 Comments:
目前台灣的文學,
華閩客三分天下的態勢隱約成形,
客家族群對內,
要多創造聽說讀寫的客語環境,
對外要增強,
客家族群在目前台灣的政治實力!
茶詩三首
◎德亮
◎茶具櫃
關上門
用殘存的茶香
悄悄進入
瓷杯陶碗熟睡的夢中
繼續未竟的情緣
開啟門
釋出典藏的餘韻
輕輕擦亮
一把壺
擁抱茶,沸騰
一池春水
◎熱壺
茶與壺的
魚水之歡
先熱壺
溫潤杯
作為前戲
◎瀹茶
端坐煎水
煮去昨日的憂鬱
瀹茶品飲
沖醒今天飛越
奔騰的意境
我們輕啜茶湯
為歲月的陳香
定格
茶詩三首
◎德亮
◎茶具櫃
關上門
用殘存的茶香
悄悄進入
瓷杯陶碗熟睡的夢中
繼續未竟的情緣
開啟門
釋出典藏的餘韻
輕輕擦亮
一把壺
擁抱茶,沸騰
一池春水
◎熱壺
茶與壺的
魚水之歡
先熱壺
溫潤杯
作為前戲
◎瀹茶
端坐煎水
煮去昨日的憂鬱
瀹茶品飲
沖醒今天飛越
奔騰的意境
我們輕啜茶湯
為歲月的陳香
定格
收冬戲在楊梅:兼論客語流失問題
【文/徐雨薇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收冬戲」是台灣客家族群傳統的歲時節慶,農業時代客家人每年歲末農閒時,總會舉行酬神謝天的祭典儀式,這類似原住民的豐年祭,在每年農曆十月過後,稻穀收割完畢,農民比較空閒之時,村人便以自由樂捐集資的方式,向客家神祇三官大帝還願,感謝祂這一年來保佑村莊內風調雨順、五穀豐收。1
「收冬戲」除了具備酬神、還願、祈福的功用外,這也是一項凝聚庄內客家族群凝聚與自我認同的活動,人們爭相設宴款待親友一同慶祝,展現村庄活耀的生命力。
今年(2006)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贊助指導之下,負責主籌的楊梅鎮文化藝術發展協會特別選擇楊梅鎮火車站前廣場舉行收冬戲的活動。主辦單位除了邀請著名的「德泰歌劇團」演出「鑼吒傳奇」的戲碼外,現場也設有數攤客家美食攤位,並有現場抽獎的活動,吸引許多客家鄉親前來共襄盛舉。然而較為可惜的是:來到現場觀賞「收冬戲」者多為六、七十歲的客家鄉親,幾乎未有二、三十歲的客家青年前來觀賞「收冬戲」,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應與年輕一代的客家子弟不說客語,對客家文化的認同感不強有關。
語言是讓一個人最快認同自己族群的因子,也是文化承傳的根基,向下紮根才有傳承的機會,客家子弟從小若有接觸的機會與環境,長大之後自然便有所謂的「客家認同」,不然會有文化斷層及語言流失的問題:像現在大部分年齡較長的客家長輩對自己是客家人之認同感都非常強烈,主因便是他們小就說客語;但其子女,也就是現在的中生代,認同感漸趨淡薄,因出外謀生語言環境複雜,客語使用率逐漸降低;到了現在這一代的幼童,語言溝通上已經跟父母、祖父母脫節情形嚴重,更遑論認同感了。以滿人為例,他們曾建立叱吒一時的滿清王朝(1644-1911),但清朝結束迄今不到百年的時間,如今會說滿族語的滿人已少之又少,語言消失之快速實在讓人膽顫心驚。
筆者認為語言的消失將是日後文化承傳上最大的損失!有許多的文化觀念與族群價值觀,在文化實作裡頭看不到,卻隱含在其語言中,一但該族群語言消失了,想必相關的該族群研究必定也遜色許多。研究一個族群的文化是好事,有其建設性;但若拋棄其語言或是蔑視其語言而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說自己在研究該族群的文化,筆者以為都是枉然的!因為一但對於自己要作研究的對象所說的話語都聽不懂、或是不瞭解、瞭解不多,甚至有排斥的心態,做出來的研究,深度可想而知;當然有人一定會強調自己用可以溝通的共通語言,也就是國語,來與受訪對象進行溝通,用國語當然可以溝通,只是這樣經過語碼轉換的調查結果,對於不懂該族群語言的調查者而言,究竟能掌握到多少受訪者釋放出來的訊息?又受訪者,能有多深厚的國語運用能力,確切地完整表達自己所要表達的訊息?倘若遇到的受訪者是不懂國語的老人家,研究者所能做的必定是請個翻譯在旁邊,但這樣仰賴翻譯的間接調查,所能研究出的文化意涵真實性有多高?
誠摯呼籲政府有關單位及學術研究推廣單位能正視客語流失問題,一但客語消失,所有「客家」相關研究者所寫出來的東西,也只是「考古」罷了!
我們也想講好客家話
【文/徐主驊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每回有「客家」字樣的活動舉行,一定會有些所謂的基本教義派的人參加,而爭論的議題當然不離客家認同。由本院主辦的第一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剛剛落幕,在這次的研討會中,也有人質疑「客家」的研討會,竟然沒有全程使用「客家話」,這樣稱得上是「客家的」研討會嗎?只是平心而論,「客家的」並不等同於「客家人的」或者「客家話的」,客家學的研究領域不該僅開放給客家人,正如客家人也不是只能做客家研究一樣。不過,這樣常見的現象,提醒我們真誠地去思考、面對一個問題:客家人越來越積極於尋求公開發聲的管道,這種渴望,正是對客家話流失的一種回應。我很佩服這些人為母語的傳承努力付出,不過,對於「講客家話」這件事,不只長輩們想大聲疾呼,我們其實也有話要說。
以前的客家人,可能很少面臨被別人糾正自己客家話說不好的情況,畢竟,過去客家話沒有流失得這麼嚴重,而且每個人從小就這麼說,何來對錯呢?然而,在許多場合中,「我們」這一代常常被批評客家話說得不好、不對,長輩們會不時糾正我們的發音、用字等等,接著再語重心長地感嘆客語的流失。我曾經對我的母親說:「我們這一代的客語程度,何嘗不是你們那一代所教育出來的結果呢?」且不論過去幾十年的歷史發展,如何造成了今天能說漂亮客家話的人少之又少,事實上,上一代的人提供怎樣的學習環境,明顯地會反應在下一代身上。我或許不明白許多用語的出處,也或許不清楚某些字彙已經長期被誤用,對我而言,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流暢且確實地用客家話表達我的意思,是最重要的。我覺得自己越來越習慣「想」客家話,而不是「講」客家話,我不禁開始思考:這樣的母語跟其他不熟悉的外語比起來,有什麼差別?而我們希望傳承下去的母語又是怎麼樣的呢?
從小,我知道父母親對我們說母語的目的,是希望我們不要忘本,而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不曾感受到他們教育我們學習母語,有絲毫的勉強或困難,因此,我一直以為我們和多數的客家孩子一樣。一直到長大些,開始和類似家庭背景的朋友接觸後才發現,原來我的父母花了非常多的心力,才讓我們能在都市的環境中,保有原家鄉的說話方式,思及此,心裡實在非常感動。我想,我的父母當年並沒有刻意灌輸我們客家文化傳承的觀念,他們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把客家「生活」出來,而我們就是在這氛圍中長大,自然而然承受了他們傳下來的文化,對我而言,這正是文化的活力和精神,沒有他們的帶領,我們一定離「客家」更遠。所以,希望其他長輩們,也能多聽聽我們的聲音,多看看我們的努力,多想想我們的困擾,我們是真的很想講好客家話!
心得:第一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
【文/吳詩怡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第一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在10月29和30日進行,並且完美的落幕。記得前一天晚上先到達會場佈置的時候,每個小組各自進行準備工作,參與的工作人員以及老師們都一同努力為明、後天的研討會做詳細討論和排練,為了就是研討會可以順利的進行。
所幸擔任兩天研討會的議程組可以在場聽到每個學者的報告。學者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以及中國等國家,各自使用不同的方法論來討論客家,有的從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或是地理學的角度探索客家。或是放在不同的脈絡下討論客家,從宏觀/微觀、比較/敘事…等的脈絡探討客家與其他族群的互動。
在這次研討會中聽到許多其他國家的客家人之情況:原鄉、東南亞或是美國的客家人,因為所處的環境之差異導致客家人對自我認同的部份有不一樣的看法;或是在過去海外的生活情況,在不同地區的客家人都有輝煌成功的人物;或是從客家話來了解客家…這些不同國家的學者分享不同的研究結果,讓我聽了都覺得很新鮮又有趣,不只可以知道台灣客家的狀態,更可以了解海外客家的動向。
學者們提出需要用多學科的視野來研究客家,豐富客家研究的內涵。使用離散的角度來研究客家,客家散居在世界各地,對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客家研究可以和全球或是在地作對話。客家研究不能只有客家人自己參與,劃地自限的客家研究會使客家研究遇到困境。客家研究已脫離羅香林時期提出的民系之觀點,要用族群的觀點取代,研究客家族群與其他族群間的互動,或是研究客家族群內部的差異性(差異可來自性別或是階級等)。最後,客家研究不是單一的本質論,更適合以建構論的角度切入思考。
客家研究研討會是否要使用客家話來發表文章,或是談論問題時是否也要用客家話答覆,這是矛盾的問題,客家研究應該是不侷限於客家族群的研究,需要和不同的族群互相碰撞才能顯現出客家研究的價值,並從不同國家學者的研究觀點來研究客家更是能將客家推入國際化的方法之一,可以讓有更多的學者投入客家研究,或是讓有更多人知道客家研究或客家族群,因而在研討會場的語言使用方面應該要多元,不侷限只使用客家話,還要納入國語或是英文的使用,使得客家研究的研討會不會造成最後只有客家人自己研究客家的議題。
值得嘉許的是,大會有準備國客語同時翻譯的設備,注重語言權的使用,讓在場參加人士聽不懂國語或客家話的時候可以知道議會中的討論。另外,我想美中不足的就是發表人的時間太短,只有8分鐘,讓學者無法將文章的精闢見解敘述的淋漓盡致。
族群認同薄弱?
【文/王麒鈞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本文接續中大客家學院電子報第五十八期〈沒有家的孩子〉)
現在的青少年對於所屬族群的認同,相較於其父執輩在與他們同樣年紀時,似乎並不如此明顯,但這是否代表現今青少年的族群意識正逐漸薄弱?如果是的話,那我們又該以什麼樣的情感來面對族群背後所包含的漫長歷史記憶與文化?如果族群意識並未逐漸薄弱,是否代表族群有重新活化的契機,只是現在隱而不發?
目前對於族群的討論,主要有兩種論點,分別是本質論與工具論。本質論者認為族群不論是血統上或是語言上或是體態上,有一既定的、不會改變的本質,而這個本質是不論經歷多少時代是都不會改變的。雖然這特定的本質可能是為了某一特定目的,被選擇出來強調族群的特殊性,如語言、宗教、習俗等。工具論者認為族群此一概念是被建構出來的,是一種強調利益的說法。什麼時候你會選擇強調哪種身份,是因為利益的考量,而並非你原初性的身份而所以是某一族群的人。工具論者並不在乎族群究竟是想像的或是真實的,更確切的來說,想像的族群反而更為重要。因為想像的族群無法被證明,也無法被否認,反而越是真實的越容易被推翻否認。
但對於族群的成員來說,不論族群是本質上的或建構出來的,都無法抹滅他們對於族群的情感,他們會不惜代價的去保衛他們覺得重要的部分。但在資本主義的發展之下,人們從所屬的地域流到都市工作,脫離了與土地相聯繫的情感,取而代之的是彼此之間利益的競爭。也就是因為利益上的競爭,加上與原鄉聯繫的情感逐漸淡薄,還有與其他族群互動的影響,讓族群的意向不再如此清晰,而是逐漸模糊。
但是對於這些理論的粗略概念,如何協助我們去理解與解釋目前青少年的自我族群認同隱形化?
鄉音無改?--語言在時空中的流轉:傳承與代溝
【文/張慧君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鄭院士在演講一開端便以唐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作引: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一個人年輕時離開自己的家鄉,老年回到原來生長的地方,語言依舊,隔了幾代的兒童見到了,雖不相識,但仍可「笑問客從何處來」,表示仍是可以透過語言來溝通的。
不過並不是人人的詞語知識在同一個時段都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人與人之間、代與代之間、會有語言上的差別,換句話說,語言代溝是經常存在的。鄭老師在這提了許多例子:如”mobile phone”於1998-1999年時稱之為行動電話、大哥大,1990-2000年時又有新名詞叫「手機」,之後在約定俗成的過程中,「大哥大\漸漸被淘汰,由「手機」取代。我們可從中發現:一、各個語詞的產生都可看出其當時的社會背景,例如「大哥大」自香港傳入,在香港流行之;可能就是受香港市井文化的影響。二、一種物品可以有許多種的名稱,同是手機,可以有「大哥大、行動電話、流動電話、無線電話…」等說法,一個人學會語言後,便有創新與理解新詞語的能力。且這樣的創新、理解是與時俱進,無論老年、中年、少年,皆是隨時在學習交際中維持一個可以互相溝通的信息系統。
鄭老師就語言變化與傳承提出了三點概念:
一、 語音溝通需求規則性的對應,能掌控的對應有七、八個左右:此是指兩代之間對一辭彙的對應,一般人能熟記的規律不會太多。如1對等15,2對等於17,3對等於19…這樣的對應無法熟記過多,若是變化太大,則便有可能造成溝通障礙。1950年代心理學家曾經提出「7加減2」的說法,此是指人的記憶所能掌控的規則變化約略在5~9之間,表示限制兩代之間語音變化的機制是不能任意增加的,否則亦有可能造成代溝。
二、 語言辭彙是終身學習的:語言隨便在改變,每個人或不知不覺,或有意識地跟著社會的變化,談論新事物,創造或者學習新詞語。如上述所言,兩代藉由對應法則來作溝通,但因「符號有限,概念無窮」,社會無時無刻不在創造新文化,有些時候溝通仍是困難的;這時便可透過上下文來幫助理解。換言之,了解「語境」可幫助溝通。
三、 每個人所能操縱的語言符號數目有其上限─「詞涯八千」:鄭老師舉古往今來的古書和字典作資料,發現了除了字典類的類書外,「書」的字彙往往不超過五、六千字,這當中不包含詞態的變化(如過去式、完成式等)。因此他提出了「學海無涯,詞涯三千」的說法。此則是呼應至第一點與第二點,人們對於記憶符號和語言的變化有個制約,限制了代溝的寬度。
最後鄭老師回應了同學提出的新語言─火星文的問題,分享了一獨到的見解:語言的變化反應了當下流行文化,與年輕一代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火星文或是注音文皆然,在作溝通時添加幾許年輕活力,為語言注入新生命,未嘗不是一種「終身學習」的機制;但他相信語言因為其豐富的歷史背景,一直以來運行著早已固定的軌道,火星文或是注音文最終仍會邁入語言的正軌,並不會對語言歷史作根本性的大變動。
●政治現實決定台灣語文趨勢
客家文學最嚴格的界定
在內容上要描寫客家族群的人事物
在形式上要運用客語書寫
比較寬鬆的界定是
用其他語言書寫也算客家文學
但這樣的看法容易遭受質疑
像賽珍珠描寫中國農村的名著「大地」
難道是中國文學嗎?
台灣河洛人占百分之七十以上
河洛語是台灣語言的主流
在本土政權台灣意識高漲下
說北京語的政要爭相學習河洛語
若台灣文學一定要用河洛語書寫
所造成的震撼可想而知
在台灣原來以北京語書寫的族群
就有唯恐被邊緣化之虞
因此教育權緊握不放
冠冕堂皇對文言文教學比率的捍衛
事實上就有更深一層算計
因此也難免對台灣文學抱持敵意
然而政治現實最具沛然莫禦的威力
它能決定台灣語文未來的趨勢
平埔語曾是台灣主流語言
如今安在?
河洛語客家語北京語
都是漢語的方言
但在政治現實的影響下命運殊異
客家語文在台灣的形勢一直不很理想
有心人士應趕快站出來盡一己之力!
●你用什麼語言思考?
語文的同化力量很狡猾
一般人包括我在內平常都懵懵懂懂
像溫水裡的青蛙
當熱燙到不行時已難脫身
除非受到強烈的刺激
否則難以驚醒過來
有不少人反應說:
奇怪,我怎麼不太會說母語了?
想想看自從我們六七歲上學以來
聽說讀寫都是華語
大家說華語溝通很方便
用華語寫作也很習慣
這樣多年運作後
閩客面臨了大陷阱
即是慣於「用華語思考」了
在路上看見漢字
立即反應是用華語默念
鮮少人想到這有什麼問題
若要用閩客語念則須翻譯
閩客語好像變成了外語
你用什麼語言思考你就是什麼人
用美語思考的是美國人
用法語思考的是法國人
用華語思考的閩客
這時自己的母語是否悄悄變成華語?
尤其是客家人將漸漸不太會說客語
不太會說客語的客家族群
會在台灣漸漸消失掉嗎?
(其實語文有其血肉相連的關係
像龔萬灶先生將用華語寫的
客家作品翻譯成客語文後
你再用華語念就詰屈聱牙了
一定要用客語念才會順暢)
至於閩南族群的問題比較不大
因為他們在台灣人數占七成以上
閩南語在民間流通力強勁
教育部長杜正勝說:
閩南語拼音二○○五年 八月底統一
這顯示閩南族群
用閩南語思考的時代即將降臨
在本土政權的主政下
閩南語的書寫也將漸趨普遍
你說我看不懂怎麼辦?
大概祇有下例幾種辦法:
第一透過翻譯
第二再學習
第三不理它
語文的同化何止狡猾
還相當霸道哩!
●充滿自信的客語學習觀念
有位客家鄉親悲傷的提到:
在一個客家聚餐場所,我問一位客家妹,妳的小孩為什麼不講客家話?客家妹說:我嫁給閔南人,「嫁夫隨夫」、「我愛我夫」,所以全家講閔南語。又為了升學,只教小孩英文,沒時間教客家話。我又問一個客家帥哥,你的小孩為什麼不講客家話?客家帥哥說:我娶閔南人,「我愛我妻」,所以全家講閔南語,我也為了小孩升學,只教英文,沒時間教客家話。
閱畢以上文字彷彿是一則笑話,卻是無比真實。我曾在捷運上聽見祖孫三代的交談,年輕母親用客語腔和她小女兒說華語,接著和老母親說閔南語,老母親則以客閔語夾雜回答,那個年輕的母親由始至終就沒說半句客語。怪哉!
那個小女孩很可能不會說客語了,老祖母衹好用很奇怪的華語和她說話。
其實這不是個案,是很普遍的現象。
現代小家庭父母工作忙碌,孩子巳失去說客語的環境,他們的語言學習必然趨於強勢功利的方向。父母無閒教孩子母語,但可以傳達灌輸孩子這個充滿自信觀念:客家人有很強的語言天份,很容易便能精通客、閔、華、日、美語,客家人是大都能口操數國語言的優秀族群。我在自由時報定期刊載的客家詩,主要也是在證明客語是有音有字的,直接用客語寫作是可能的。
另外不得不認清一個事實:學校應該取代父母教育下一代說母語的工作。
而且父母應理解,多種語言一起學習,不但不會混淆語言學習,反而能夠增強語言學習的能力。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