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六堆和北部四縣話
語言差異之成因探究
●吳中杰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所助理教授
摘要
南臺灣的客家語區呈南北狹長狀,北起杉林、南至佳冬,慣稱為「六堆」。
而清代的屏東平原閩客族群關係緊張,六堆人在經濟上遭到福佬人封鎖,遂直接向客家移民的出發地—廣東的嘉應州本轄(今梅縣)、鎮平(今蕉嶺)進行貿易,以米穀換取嘉應州的工商製品,稱之為「原鄉貨」(李允斐,1991)。一般普遍的觀念認為,「原鄉」的幅員遼闊,而「六堆」僅佔高屏二縣的一部份,是個相對來講小得多的區塊。本文運用曾純純(2005,2007a, 2007b)以及筆者所收集之六堆族譜材料,找出各個家族來源處的小地名,透過黃釗的石窟一徵,及溫仲和的光緒嘉應州志等清代方志,復原這些小地名現今所在的位置,然後在現在的地圖上,以家族為單位標點。底圖則取自廣東省交通地圖冊(胡捷,2006)。結果發現六堆人的「原鄉」,驚人地集中在梅江的其中一條支流:石窟河的沿岸及其附近地區。北起蕉嶺縣廣福,南至梅縣的白渡,為最密集的區塊,其次為白渡至鬆口之間的山區。以整個梅縣來說,六堆人的出發地,只偏處該縣東北部一隅,並非平均散佈於四至。不但來自梅州城區者稀少,梅縣西部的石坑、大坪等鄉鎮更是絕無僅有。石坑為
洪秀全等北江流域(花縣)乃至廣西諸多客家移民的上站祖地,兩相對照更凸顯同屬所謂「梅縣」移民之間的異質性:從出發地到移居區域的選擇皆然。由廣福、白渡、到鬆口,其實並不比杉林、內埔、到佳冬的範圍大。以往的兩岸客家比較研究,是用整個梅縣,甚至清代嘉應州的畛域,所建構出的大尺度,去對照六堆極其不對稱的小尺度。藉由本文揭露的移民史實,呈現於地圖之上,當可提供另一番省思:今後兩岸客家比較研究,尤其六堆研究的重心,不論在語言、歷史、信仰、民俗、社會組織、維生活動等各個方面,都應該聚焦到石窟河的沿岸,以及白渡至鬆口之間的山區;而非囊括興寧、平遠、五華、梅州城區,或梅縣南部和西部鄉鎮,進行無謂而空泛的大範圍比較。
另一方面,本文也以語言比較和移民史實的觀點,
企圖宏觀俯瞰台灣南、北四縣話的源流、分佈、差異、及其成因。祖籍因素不能解釋所有南、北四縣話的紛歧,因為任何一個活的語言都會有自己的創新,不必然墨守原鄉祖語,像黃遵憲所說的「而守語言不少變」,是不可能的事。然而每個語言也有它保守存古的一面,這使得探討閩粵祖籍地的語言,成為研究南、北四縣話時必要的比較條件。南、北四縣話無可避免都受了閩南話影響,但南四縣移民以蕉嶺、梅縣為多,語言也以此成份為主,北四縣移民來源複雜,語音以蕉嶺話的聲韻調為準,較小的次方言表面上被整合而消失,實則以殘存詞彙的方式,潛藏在地區性的通用語裡。因此北部四縣話有潮州、漳州、汀州、惠州的詞彙色彩。
壹、前言
六堆客家話區孤懸於南台灣的屏東平原上,
和中北部、東部的客家話區均有相當的距離。除了最南端的佳冬鄉臨海以外,其西、北、東三面都被閩南語區圍繞。不但形勢上較為孤立,語言上也獨樹一幟,大體上雖屬於四縣話,卻和北部桃園、苗栗的四縣話有一定的差別。因此鍾榮富(1995)才說道:把六堆客家話視為一個次方言,在地理與學理(指語言學)上都站得住腳。
那麼,六堆客家話區在地理上,跟其他客家話區不相聯屬,是如何形成的?其語言特殊的風貌,又是怎麼產生的? 這不僅是移民史的問題,也是語言地理學的重要課題,值得深入探究。
本文試著先從六堆居民的組成成份開始探討,運用台灣的方志、碑碣及族譜材料,條列他們來到台灣之前的祖居地,若有詳細的小地名者為佳;並且參照黃釗的石窟一徵,及溫仲和的光緒嘉應州志等清代廣東方志,復原這些小地名現今所在的位置,然後在現在的地圖上,以家族為單位標點。底圖則取自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6)所編之廣東省交通地圖冊。這樣可以觀察其分佈地點,是否有疏密之分、是否有集中於特定區域的傾向。此種地理分佈,有何語言地理學上的意義、有何社會文化上的意義,則是接下來所要研究的目標。
貮、歷史文獻的記載
康熙六十一年(1722)朱一貴事件後,
當時之閩浙總督覺羅滿保在<題義民效力議敍疏>中提到:
臺灣鳳山縣屬之南路淡水,歷有漳、泉、汀、潮四府之人,墾田居住。潮屬之潮陽、海陽、揭陽、饒平數縣,與漳、泉之人,語言聲氣相通。而潮屬之鎮平、平遠、程鄉三鄉,則又有汀州之人,自為守望,不與漳、泉之人同夥相雜。這段敘述說明瞭康熙末年臺灣南部漢人移民的複雜性;至少可以分成 1.福建福佬(漳
泉之人)、2.福建客家(汀州之人)、3.廣東客家(潮屬之鎮平、平遠、程鄉)、4.廣東福佬(潮屬之潮陽、海陽、揭陽、饒平)四個群類。文中所謂鎮平、平遠、程鄉,指的是現在梅州市管轄的蕉嶺、平遠、梅縣。此份宏觀蓋括的文獻,說明南台灣客家居民的組成,包括了廣東的蕉嶺、平遠、梅縣,以及福建汀州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六堆的文人組成了祭祀孔子的組織,
稱為文宣王祀典。此一組織留下了成立經過的序文,以及當時所有參與者的姓名及廣東原鄉籍貫,刻於碑石之上,是為文宣王祀典引。此碑現存於內埔昌黎祠中。二百多個參與者,原籍只包含嘉應州本轄(今梅縣)、鎮平(今蕉嶺),沒有其他縣份,呈現相對的集中性質。這些原籍鄉鎮名或小地名,有的跟今日一致,在地圖上很容易找到,如梅縣的石扇、白渡、鬆口,蕉嶺的廣福、文福等鄉鎮,以及新舖鎮附近的小地名徐溪、油坑,藍坊鎮附近的高思等。其次是古今地名不同,根據嘉慶年間黃釗的石窟一徵(其內容相當於鎮平縣志),及光緒年間溫仲和的嘉應州志,可以比對各鄉鎮轄下的小聚落名,還有該志所附之地圖,來確認文宣王祀典引碑中的地名,所指為現今何處。找得到對應關係的古今地名,諸如: 嘉應的岸陽(今名雁
洋,雁、岸梅縣話同讀 ngian)、龍牙(今名隆文,因有龍牙寺而得名);鎮平的興福(今名蕉城)、白馬(今名長潭)、招福(今名三圳)、金沙(今名新舖)等。還有一些地名,現在的地圖找不到,我們使用族譜配合田野調查的方式,設法將之復原,如: 嵩山於現在的地圖上沒有,但六堆的族譜常常提到,像是高樹大路關的主要家族鍾姓,就是來自梅縣的嵩山(莊青祥,2008)。筆者 2006 及 2007 年暑期在梅縣田野調查,找到位於白渡和鬆口之間分水嶺上的嵩山,當地確實以鍾姓為主,並建有宗祠。廣東省交通地圖冊上僅以鍾屋來標示,因而覆蓋過了嵩山這個老地名。又如雲車也未見於現代地圖,但萬巒本莊李屋族譜記載祖籍地來自雲車,宗祠右側廊廳供奉有雲車水口裏社真官香座位。族譜中還提到雲車附近有紅石壁地名。在梅縣田野調查時,找到了嵩山下方的雲車,該地即以李為主姓,也確實在村莊外圍的水口供奉裏社真官。該村對面山嶺即紅石壁。現在的地圖僅標示紅石壁而無雲車。此外,文宣王祀典引碑有少數地名字跡漫漶不清,如黎氏的祖籍,首字近似蓬字、次字近似蓺字。我們在鬆口附近找到名叫蓬辣的河灘,為黎氏聚落,雖然很可能就是碑文中的蓬蓺,但無進一步證據,為求慎重起見,在地圖標點時,不予標記。總計該碑文士子名錄的原籍地,包含今蕉嶺縣幾乎各個鄉鎮、及梅縣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卻未見來自蕉嶺縣東北部之南漈、北漈山區,及梅縣南部和西部者。
嘉慶八年(1803),內埔天后宮創建,當時北起杉林、六龜,南到佳冬的客家莊都有所捐獻。鹹豐四年(1854)的重修,捐款名單範圍也遍佈六堆各地,此二碑文至今留存於該廟內。其捐款單位包括個人、個別村莊、聯莊組織(如六堆的各堆)、神明會、同姓氏乃至同祖先的祭祀公業等。神明會中有鎮邑(指蕉嶺縣)天上聖母會、松江(指鬆口及梅江)天上聖母會,也有白渡鳳嶺一帶才祭拜的月半公王會。這幾個同鄉移民構成的神明會,說明瞭六堆人口中蕉嶺、鬆口、白渡移民的密集度。同祖先的祭祀公業出現於捐獻名單內的有蔴坑黃屋、嶺背戶劉屋、八輪車戶劉屋、張萬三嘗等。除了現今地圖標記了蔴坑屬於蕉嶺縣長潭鎮,我們田野調查得知嶺背戶在白渡鳳嶺、八輪車戶及張萬三所來自的招福在蕉嶺三圳鎮。這說明具有規模的同一家族捐獻者,也不外乎蕉嶺和白渡移民。
參、族譜中的原居地
曾純純堪稱是近年來收集研究六堆族譜最力者,
其作品(2005, 2007a, 2007b)廣泛收錄六堆族譜,尤其是六堆中心地帶的內埔、萬巒、竹田的譜系材料,並列表呈現各家族祖籍地的最小地名。我們循此資料,透過方志及田野調查,逐一查證這些小地名的位置,然後以廣東省交通地圖冊的梅縣和蕉嶺縣作為底圖,把每個聚落標誌出來。此一工作的結果,和 1760 年之文宣王祀典引碑記中,所顯現的原居地範圍,並無二致。例如:
高樹南郡楊屋:
長治邱屋:
內埔老東勢黃屋:
佳冬下埔頭賴屋:
麟洛徐屋:
高樹東振楊屋:
竹田二崙李屋:
內埔新東勢曾屋:
竹田頭崙張屋:
竹田頭崙塗屋:
竹田賴屋:
萬巒五溝水劉屋:
萬巒四溝水林屋:
萬巒本莊鍾屋:
蕉嶺縣廣福鎮荷仔樹下
蕉嶺縣文福鎮白坭湖
蕉嶺縣文福鎮烏土坑
蕉嶺縣蕉城鎮陂角
蕉嶺縣蕉城鎮燕磯山
蕉嶺縣蕉城鎮大楊屋
蕉嶺縣蕉城鎮滸竹(楓林戶)
蕉嶺縣蕉城鎮端塘
蕉嶺縣三圳鎮
蕉嶺縣三圳鎮燕山(半山)
蕉嶺縣三圳鎮鳥仔石下
蕉嶺縣三圳鎮八輪車
蕉嶺縣新舖鎮南山下
蕉嶺縣新舖鎮靄嶺
內埔茄苳樹下曾屋: 蕉嶺縣新舖鎮南山戶
竹田老北勢陳屋:
美濃大崎下鍾屋:
竹田王屋:
蕉嶺縣新舖鎮塘福嶺
蕉嶺縣新舖鎮徐溪
蕉嶺縣藍坊鎮高思
美濃埤頭下李屋:
萬巒本莊李屋:
高樹大路關鍾屋:
高樹東振劉屋:
杉林新莊鍾屋:
內埔中心崙謝屋;
內埔新北勢鍾屋:
內埔內田廖屋:
美濃下莊宋屋:
麟洛馮屋:
新埤張屋:
梅縣隆文鎮(鬆口龍牙)
梅縣鬆口鎮雲車
梅縣白渡鎮嵩山
梅縣白渡鎮鳳嶺(嶺背戶)
梅縣白渡鎮南山戶
梅縣白渡鎮大半步(蓮塘大溪)
梅縣白渡鎮江南戶
梅縣白渡鎮西山
梅縣白渡鎮
梅縣石扇鎮
梅州城區東廂
總體觀察是:原籍地遍佈蕉嶺縣沿著石窟河主流兩岸的鄉鎮,
上至下游依序為廣福、文福、蕉城、三圳、新舖;尤其以蕉城到新舖之間最為密集。石窟河主流由新舖續行至梅縣白渡鎮,接著在丙村鎮注入梅江主流。白渡鎮無疑也是六堆移民重要的出發地。白渡和鬆口之間的山區,以嵩山為分水嶺,區隔了梅江主流及石窟河,是整個梅縣之中,移居六堆最多的區塊。其次為石窟河的支流長潭河(白馬)、柚樹河(徐溪)、石扇河(石扇),也有一些移民。所以,在清代陸路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順石窟河而下,經梅江主流,到大埔縣三
河壩,接上韓江出海,應該是六堆先人所走的主要路徑,因而石窟河主、支流,扮演客家人移民南台灣過程中,最為吃重的運輸角色。相對地,遠離石窟河的蕉嶺縣東北部之南漈、北漈山區,還有梅縣南部和西部,來到六堆的人就幾乎未得一見。石窟河的水運因素,支配了六堆移民歷史,而六堆客家語言特殊的原因,也應當考慮是否跟石窟河流域移民特別密集有關。例如小稱詞尾在北部四縣話中都讀 e,六堆則有 e 跟 i 二種小稱詞尾,說 e 的是美濃、內埔、竹田、萬巒,說 i 的有高樹、新埤、佳冬等地。我們到蕉嶺縣、梅縣查訪,發現多數地區都說 e,但高樹大路關鍾屋的原居地: 梅縣白渡鎮嵩山、以及其附近的雲車,小稱詞尾卻說 i,如凳仔說 ten ni。高樹大路關小稱詞尾之所以有 i 的說法,原鄉因素是否起過作用,值得未來好好研究。
肆、美濃的特殊地位
覺羅滿保<題義民效力議敍疏>說明南台灣客家居民的組成,
包括了廣東的蕉嶺、平遠、梅縣,以及福建汀州人。從文宣王祀典引碑文、內埔的建造天后宮碑記、重修天后宮碑記、曾純純(2005, 2007a, 2007b)列表的族譜材料,只有梅縣、蕉嶺移民,未見平遠、汀州人。曾純純(2005)表中唯一的汀州家族,是武平縣菜肉鄉的周屋,但他們是日治時代由苗栗銅鑼搬來屏東麟洛的,移民迄今才四個世代,不屬於本文討論的清代移民之範圍。根據筆者調查,美濃的情況和六堆其他鄉鎮不同,平遠、汀州移民比較顯著。瀰濃本莊的林屋,即來自平遠縣壩頭鄉福脈佘。美濃的中壇裏有劉半莊之稱,劉屋即來自平遠縣壩頭鄉東片。泰興裏、及金字面的吳屋,為平遠縣熱柘鄉小柘移民。這三個地點都在平遠縣東南部,翻山而過即是蕉嶺縣的徐溪。壩頭、小柘的先民,可能由蕉嶺那邊,聽到了墾拓台灣的訊息,遂越嶺到徐溪,沿柚樹河出石窟河主流,伴隨蕉嶺人移民台灣的洪潮,而來到美濃。汀州家族則如柚仔林的何屋,自武平縣岩前鄉獅子口來。南頭河的童屋,族譜稱上杭縣中赤鄉人。然而上杭縣並無此鄉,倒是隔鄰的武平縣有中敕鄉。無論如何,童屋為汀州人無疑。竹頭背謝屋亦武平縣仁高橋來,美濃著名的藍衫老師傅謝景來即其後裔。武平縣岩前緊鄰蕉嶺縣廣福,中無山嶺橫隔,武平移民和蕉嶺人一同出現,也是十分合理的事。
美濃客家話跟屏東客家話有些不同之處。
部分居民的來源地和屏東客莊不一樣,是否造成影響,值得探究。楊時逢(1971)的台灣美濃客家方言,揭露了竹頭背特殊的舌根塞音逢細音讀舌葉音之現象。經筆者調查,竹頭背主要家族吳屋,來自嘉應州興寧縣,而興寧客語確實普遍有舌根塞音逢細音讀捲舌音的條件音變,所以,竹頭背腔的形成,跟祖籍地有關係。美濃客語的平遠成分,如「捉拿、抓扭」說「扭 neu2」,遍查李如龍、張雙慶(1992)的 17 個客語調查點,及羅美珍、林立芳、饒長溶(2004)的 13 個客語調查點,只有武平坪佘說「扭 neu2」,多數地方說「捉 tsok4、抖 tiu2」。該地緊鄰平遠縣,口音和平遠北部的差幹、仁居基本一致(羅美珍、林立芳、饒長溶,2004:349)。
和祖籍武平的謝景來老師傅交談也發現,開口三等字的細介音往往丟失,如乾(~
隆)khan、淨(~俐)tshang。這是否為汀州客語殘餘,有待探索。六堆客語明顯的汀州成分,首推 “回去”說 “歸 kui”。遍查廣東客語代表點材料(李如龍、張雙慶,1992), “回去”都說“轉 tson”,沒有說 “歸”的。福建省志方言志(黃典誠等,1993)指出,福建 “回去”說 “歸”的地點有閩西北的邵武、將樂,原汀州府的明溪、清流、武平。以上五個地點都在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麓,其中只武平縣有移民六堆的事例,其他則否。原本佔少數的武平縣移民把“回去”說 “歸”的用法,很可能因為說法新奇,擴散到整個六堆,成為通行的口語。旁證是四川客家人分別來自廣東和福建,當地廣東客家 “回去”都說 “轉 tsong”,說 “歸 kuei”的則是福建客家(藍玉英等,2007:196)。
伍、原鄉生活論的新證據
施添福(1985)認為台灣的泉人靠海、漳人佔平原、粵人居山之分佈態勢,
不是因為先來後到的問題,而是移民主動選擇比較貼近原鄉的生活環境來居住,並且從事跟原鄉類似的維生活動。他的看法被稱為原鄉生活論,曾經引起學界的熱烈討論。本文的研究成果,恰可和施先生的理論作對話。六堆人主要來自石窟河主支流的河谷平原及其周邊地區,其次是梅江主流丙村至鬆口一帶。原鄉以水稻種植為主。來台後定居在屏東平原上,依傍東港溪、荖濃溪、林邊溪、隘寮溪、楠梓仙溪等河流,本來也以水稻種植為主,檳榔的興起是晚近幾十年的事。
然而,台灣其他區域,存在著跟六堆很不相同的移民模式。
例如邱彥貴(2008)找到雲林古坑鍾姓的清代移民,來自蕉嶺徐溪北邊的沙羅湖。古坑華山村老街的李屋,留有清代古墳,祖籍是蕉嶺接田萬甲。筆者也在嘉義竹崎鄉金獅村,找到山豬陷這個朱姓的單姓聚落,海拔已近 900 公尺,來自蕉嶺南漈的石漈下。根據朱姓的族譜以及朱連男先生的訪問,先祖來台就帶著桂竹、孟宗竹的竹種,沒有在海線或者平原停留,直接上山定居,伐林種竹以造紙。三十年前才改種茶。這些移民的出發地沙羅湖、石漈下,都是蕉嶺縣的深山地區,來台後也選擇了古坑、竹崎這樣多霧的丘陵定居,並從事山林產業。雖然原鄉生活論遭受許多挑戰,但是石窟河谷平原對照屏東平原、南漈山區對照雲嘉丘陵,仍是值得我們思考與探索的重點課題。
陸、今後六堆研究的新方向
一般普遍的觀念認為,「原鄉」的幅員遼闊,
而「六堆」僅佔高屏二縣的一部份,是個相對來講小得多的區塊。本文研究結果發現,六堆人的「原鄉」,驚人地集中在梅江的其中一條支流:石窟河的沿岸及其附近地區。北起蕉嶺縣廣福,南至梅縣的白渡,為最密集的區塊,其次為白渡至鬆口之間的山區。以整個梅縣來說,六堆人的出發地,只偏處該縣東北部一隅,並非平均散佈於四至。不但來自梅州城區者稀少,梅縣西部的石坑、大坪等鄉鎮更是絕無僅有。石坑為洪秀全等北江流域(花縣)乃至廣西諸多客家移民的上站祖地,兩相對照更凸顯同屬所謂「梅縣」移民之間的異質性:
從出發地到移居區域的選擇皆然。由廣福、白渡、到鬆口,以地圖測量為 63.5 公里路程,其實並不比杉林、內埔、到佳冬的 68 公里長。以往的兩岸客家比較研究,是用整個梅縣,甚至清代嘉應州的畛域,所建構出的大尺度,去對照六堆極其不對稱的小尺度。藉由本文揭露的移民史實,呈現於地圖之上,當可提供另一番省思:今後兩岸客家比較研究,尤其六堆研究的重心,不論在語言、歷史、信仰、民俗、社會組織、維生活動等各個方面,都應該聚焦到石窟河的沿岸,以及白渡至鬆口之間的山區;而非囊括興寧、平遠、五華、梅州城區,或梅縣南部和西部鄉鎮,進行無謂而空泛的大範圍比較。
柒、南北四縣話區的居民組成比較
前節已經對於南部六堆四縣話區的居民組成作了討論,
接著我們來觀察北部桃園和苗栗四縣話區的居民組成為何,以資比較。桃園四縣話區位於桃園縣東南部市鎮(中壢(不含過嶺)、平鎮、龍潭、及楊梅高山頂)為範疇,大致上屬於中壢臺地,社子、老街、大漢等溪上游的地理區位。本區域鎮平(今蕉嶺)縣移民佔有重要地位,有黃、徐、鍾、戴、曾、湯、鄭、馮、邱等姓。而嘉應州本轄(今梅縣)移民有何、黃、鄧、宋等姓,其中平鎮廣興宋姓特別集中,因而又名「宋屋莊」。長樂(今五華)也有黃、陳、劉、魏、鍾、徐等。平遠移民較少,只有陳姓出現於中壢。惠州移民以陸豐居多,如彭、張、謝、葉、塗、宋、鄧、鍾、羅、徐等。海豐僅有少許,如黃姓出現於中壢。潮州饒平的王、劉、吳、賴、張、羅、田、袁等各處均有散佈。其中王姓為清代平鎮領導級仕紳,王國華曾任十三大莊總理,任內主持中壢新街仁海宮之重修。劉姓為中壢芝芭望族,前桃園縣長劉邦友即屬之。大埔羅姓、豐順的巫姓出現於平鎮。龍潭則有大埔黃氏。惠來黃、傅姓出現於中壢。漳州詔安二都邱姓出現於中壢三座屋、芝芭,呂姓則在中壢大崙,遊、陳在龍潭九座寮。至於汀州永定謝、胡姓出現於中壢,吳姓在平鎮關路缺、龍潭竹窩,餘姓在龍潭粗坑。而平鎮另有武平魏姓(洪敏麟,1983、吳中傑,1999 及後續調查)。
以上的祖籍結構告訴我們,本區域除了蕉嶺、梅縣、平遠方言
(一般所稱的四縣話)以外,還應該存在五華、海陸、饒平、大埔、豐順、惠來、詔安、永定、武平等各種方言。但如今四縣話而外的方言,都比不上四縣話那樣地普遍使用,甚至多數都已消失。近三十年從桃竹海陸話區遷入不少說海陸話的人,但講海陸話者還是不如四縣話多。清代以來世居本地者,使用四縣話仍高於海陸話。五華話只剩極少數家族會說(如中壢市華勛裏陳姓、大牛欄劉姓)。饒平的王、劉都是本區巨族,這可從本區王姓排「年、興、派」,劉姓排「家、興、邦」字輩者的眾多得知。但除了老年層還有部分說得流利以外,許多宗親實則不太會講。永定吳姓(如吳伯雄家族)也是本區重要群體,在平鎮關路缺、龍潭竹窩,餘姓在龍潭粗坑還有一些族親能說永定方言,但已有許多散居他處的族親不會講了。
邱姓只有中壢三座屋還說詔安客話,在芝芭的說四縣話,在八德市的說福佬話,在過嶺的已說海陸話了。至於蕉嶺、梅縣、平遠方言內部的細部差別也被消弭殆盡。因此總結起來,本區域諸多小方言被合併到以蕉嶺方言為主幹的四縣話中,四縣話成為本區代表性方言,然而由少數還會說各種次方言(海陸、五華、饒平、詔安、永定)的家族來看,以往此區方言內部當有更多差異,只是逐漸都被整合而消失了。苗栗四縣話區以苗栗縣縣治及其周圍鄉鎮(頭屋、公館、銅鑼、三義、大湖、獅潭)為核心範疇,大致上屬於後龍溪中游及上游谷地的地理區位。而中港溪流域的客家鄉鎮,因為緊鄰新竹海陸話區,所以說海陸話的人不少。南莊甚至以海陸話為主。本文僅討論頭份、三灣、造橋的四縣話區,不納入頭份山下、珊珠湖、水流東、藤坪,造橋豐湖等海陸話區。
本區域以鎮平(今蕉嶺)縣移民為主幹,有黃、徐、謝、鍾、湯、劉、賴、邱、傅、林、吳、溫、羅、陳等姓。其次是嘉應州本轄(今梅縣)的劉、楊、吳、古、黎、陳、溫、黃、廖、蕭等姓,長樂(今五華)也有劉、黃、彭、周、羅、古、龔等。長樂移民中,開拓頭屋以東山區的黃南球家族影響深遠。平遠移民較少,只有劉、陳、李等,其中公館「雙舉人」劉家是重要的仕紳。惠州移民以陸豐居多,如何、彭、賴、郭、劉、陳、傅、連、范、江、羅、吳、譚、鍾等。海豐僅有少許,如苗栗市張姓。潮州饒平的林、劉、詹各處均有散佈。大埔則有張、劉、巫、徐、黃等姓。豐順的陳林合姓出現於苗栗市南苗,胡姓在頭份。潮陽陳姓出現於公館館中村。揭陽彭姓出現於西湖。至於汀州永定阮氏在苗栗市,蘇姓出現於苗栗市南勢、公館、銅鑼,銅鑼另有永定林、上杭李姓,頭份有長汀謝氏、武平練、饒,上杭薛氏(洪敏麟,1983、吳中傑,1999 及後續調查)。
以上的祖籍結構告訴我們,
本區域除了蕉嶺、梅縣、平遠方言(一般所稱的四縣話)以外,還應該存在五華、海陸、饒平、大埔、豐順、潮陽、揭陽、永定、上杭、長汀、武平等各種方言。但如今四縣話而外的方言,使用範圍都較為有限,甚至多數都已消失。海陸話在後龍溪中游地區,主要於銅鑼三座屋及西湖鄉的二湖、三湖、四湖、湖東、金獅、龍洞六村使用(黃基正,1979),五華話只剩極少數家族會說(如苗栗市龔姓),連大墾首黃南球後裔也不會講了。公館鄉少數人「快筷慣瓜掛國」等字讀法沒有-u-介音,顯露五華話的殘跡。有些方言只殘存二三個語音或詞彙(如公館中義村的大埔劉姓,祖父叫 a11ta55,祖母叫 a11 ne31。苗栗市南苗的豐順陳林合姓,「客」字讀 k’ak32、進行貌標記說len2),其他都改從四縣話了。至於蕉嶺、梅縣、平遠方言內部的細部差別也被消弭殆盡,苗栗市中苗的梅縣劉姓,僅能從指稱詞「這」說 e31 而非一般的 ia31 這點,稍稍顯露梅縣和蕉嶺方言原先的分別。因此總結起來,本區域諸多小方言被合併到以蕉嶺方言為主幹的四縣話中,四縣話成為本區代表性方言,然而由少數語音或詞彙殘跡來看,以往此區方言內部當有更多差異,只是逐漸都被整合而消失了。我們以黃基正(1979)苗栗縣志語言篇附圖,來觀察苗栗縣境內的語言分佈,該圖是以當時村裏以下的鄰為單位,進行調查所得。若以苗栗市為中心,緊鄰之周圍地區盡是四縣話,以頭屋鄉為例,即使祖籍資料顯示,陸豐籍在該鄉人數眾多,彭、範等姓都是大族,然而頭屋全境都說四縣話,極少聽到海陸。四縣話以外的客家話,少見於中心地區,而以外圍居多:如北緣跟新竹縣交界的頭份山下、三灣、南莊之海陸話區,西緣跟海線閩南語交界的後龍校椅、西湖、造橋豐湖、通宵北勢窩之海陸話,通宵烏眉坑之五華話,西湖二湖之饒平話;南緣跟台中東勢大埔話交界的卓蘭老莊饒平話等。亦即跟其他語種交界的地帶,四縣話的影響力減弱,四縣以外的海陸、五華、饒平才能留存下來。
捌、以祖籍因素探討南北四縣話區語言差異之形成
台灣南、北四縣話區雖然有明顯的一致性,但差異也不小,
一般客語使用者都可以感受得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閩南語的影響。閩南語的「角色」說「跤 kha1 siau3」,南部四縣話吸收了這個詞項,由於閩客語之間,常見-iau:-eu 的對應關係,因此將這一詞項讀為 kha1 seu3。與此同時,北部四縣話也吸收了這個詞項,由於閩南語的詞素「跤 kha1」對應於客語的「腳 kiok4」、而閩南語的「數 siau3」對應於客語的「數 sii3」,因此北部四縣讀為「腳數 kiok4 sii3」。像這樣,因為對於詞素分析的不同、語音對應關係的歸納不一,同源的詞項也可能在南、北四縣話之間產生歧異。再者如對於閩南語借詞的
接受度有別:根據筆者測試,中壢的四縣語者可以接受肚子餓說「肚枵 tu2 iau1」,卻認為發瘋說「發痟 pot4 siau3」不是客語正確說法,要說「發癲 pot4 tien1」才對。反之,佳冬可以接受「發痟 pot4 siau3」,卻認為「肚枵 tu2 iau1」不是客語正確說法,要說「肚飢tu2 ki1」才對。亦即客語做為台灣相對弱勢的語言,不論南、北都會受到強勢閩南語的影響,但因影響而改變的詞項是哪一些,各地則未必相同。除去其他語言的外部幹擾,我們整理出南、北四縣話有差異的語音和詞彙調查材料,暫不處理南北相同者。並選取客贛方言調查報告(李如龍、張雙慶,1992)中,與台灣移民史有密切關係之廣東梅縣、揭西、福建長汀、詔安秀篆等地的材料進行比較,同時也參考羅美珍、林立芳、饒長溶(2004)的客家話通用詞典,選取來台有關的廣東梅縣、興寧、惠東、福建武平縣城、武平坪佘(接近平遠縣)的語料,整理後發現在語音和詞彙上,南部四縣話有相當數量,跟梅縣說法相同,而和北四縣不同。反之,北四縣有許多現象,可見於廣東陸河、揭西、福建長汀、詔安秀篆,卻未必在梅縣出現。以蕉嶺方言之聲、韻、調為基準,四縣話成為中壢和苗栗之代表性方言,表面上看來是蕉嶺話的全面勝利,縱使分歧多樣的移民祖籍背景,曾經為桃苗區域帶來許多方言種類,最後大部分都消失無蹤。實際上這些方言也可能早已滲透進入北部四縣話,成為其規範說法的部分,從而悄悄沖淡了北四縣的嘉應州徵性。這就和壓倒性地以蕉嶺、梅縣為移民組成的南部四縣客語區產生了分別。南四縣當然也受到強勢華語、閩南語的外部影響,但其客語成分,鮮有非出自蕉嶺、梅縣者。首先在語音方面,六堆多數地區和梅縣山攝二三四等見曉影組讀-ian/-iat,北部四縣話讀-ien/-iet,如同揭西。雖然這樣的差異,並未引起語意上的對立,無須處理為二對不同的音位,但是南、北四縣的母音音值顯然有分別,呈現出區域性、系統性的差異。間(山開二) 件(山開三) 勸(山合三) 年(山開四泥) 見(山開四見) 缺(山合四)北部四縣
內埔、美濃
揭西
梅縣、蕉嶺
kien
kian
kien
kian
khien
khian
khien
khian
khien
khian
khien
khian
ngien
ngian
ngien
ngian
kien
kian
kien
kian
khiet
khiat
khiet
khiat
六堆的現象同於梅縣、蕉嶺,
北四縣則同於清代屬潮州府揭陽縣的揭西。非組客家話多數讀脣齒擦音、少數讀雙唇塞音。但個別轄字仍然可以看出南北之差異:如「蜂」無論是讀字、指「蜜蜂」、「蜂蜜」,六堆和梅縣都說脣齒擦音的 fung1,北部四縣跟揭西、詔安一致,說雙唇塞音的 phung1。閩、粵、贛各地客語材料顯示,「蜂」讀 f-是較為普遍的,而把「蜂」讀 ph-的是潮州、漳州客語。蟹開二內埔、美濃「界」讀 kiai,蟹開四「雞」讀 ke,二者不同。梅縣亦然,但「雞」有細介音。北部四縣「界」、「雞」都是 kie。「文鳥(似麻雀而小)」佳冬讀 lo5 pit4 li2,同於梅縣、興寧。北四縣說 vo5 pit4 te5,如同揭西。這種 v-和 l-的語音對應關係,還可在以下例子中見到:「屋下(家裡)」北四縣 vuk4kha1、萬巒 luk4 kha1。「禾筍(茭白筍)」北四縣 vo5 sun2、佳冬 lo5 sun2。宕合三雲「王」、宕合一匣「黃」六堆同讀 vong5,因此口語中若要區分,只好以字型說「三劃王」、「大肚黃」。梅縣話也不能分,口語中若要區分,只好以地方著姓說「下市王」、「上市黃」。北部四縣許多語者都認為,「王」讀 ong5、「黃」讀 vong5,二者不同。閩、粵、贛各地客語材料顯示,「王」讀 vong5 是較為普遍的,而把「王」讀 ong5的是漳州詔安客語。
接著在詞彙方面,我們發現許多詞項六堆和梅縣相同,北部四縣跟揭西近似,也有部分跟詔安、長汀、陸河一致。亦即北部四縣帶有潮州、漳州、汀州、惠州的詞彙色彩。
詞義
祭拜
下雨
開水
眼睛
藏起
乞丐
醜陋
游泳
拉胡琴
思考
趕緊
忘記
滿
六堆
唱喏
落雨
白湯茶
眼珠/目珠
偋
教化仔
醜/ve2
洗身仔
鋸弦仔
愐
撞快
添放
滿
梅縣
唱喏
落雨
北部四縣
拜喏
落水
揭西
拜喏
落水
滾水
目珠
囥
乞食仔
tSei7
泅水
挨弦仔
想
遽遽
唔記得
nem1
白湯茶/滾水 滾水
眼珠
偋
教化仔
醜
洗身仔
鋸弦仔
愐
共快
添忘
滿
目珠
囥
乞食仔
tse3
泅水
挨弦仔
想
遽遽
唔記得
nem1
北部四縣跟潮州揭西這一帶的客家話的關係是判然可見的。
有些詞項經過音變,在比較以後,我們認為還是屬於同一個詞項,例如「趕緊」梅縣說「撞快 tshong3 khuai3」,六堆說 khiung3 khuai3、hong3 khai3。「忘記」梅縣說「添忘 thiam1 miong3」,六堆說 thiam1piong3。此外,北部四縣跟詔安客語也有若干關係詞:
詞義
眼睛
瞎眼
藏起
乞丐
拉胡琴
湯圓
特意
六堆
眼珠/目珠
瞎眼/目苦
偋
教化仔
鋸弦仔
圓粄
tang1 tang1
梅縣
眼珠
瞎眼
偋
教化仔
鋸弦仔
圓粄
tang1 tang1
北部四縣
目珠
青盲
囥
乞食仔
挨弦仔
糏圓
thiau1 thiau1/
thiau1 sii3
揭西和詔安的詞項原本即有重複之處,
但並非完全一致。若加入北部四縣進來比較,即可發現它有時跟揭西一樣、跟詔安不同。有時它又跟詔安相同,卻跟揭西有別。因此我們把揭西和詔安分表處理。無論如何,北部四縣跟揭西、詔安的關係詞自成一組,而和六堆、梅縣的說法不同。
詔安秀篆
目珠
青盲
囥
乞食仔
挨弦仔
淅圓
theeu1 theeu1
詞義
仙草
湯圓
同伴
未曾
六堆
仙人粄
圓粄
陣
m5 tshien5
梅縣
仙人粄
圓粄
陣
m5 thien5/
mang5
北部四縣
仙草
糏圓
伴
mang5
長汀
仙人草/仙草
淅圓
陣/伴
mang5
六堆、梅縣「湯圓」說「圓粄」,陸河說詞序相反的「粄圓」,北部四縣說「糏圓 siet4ien5」,對照長汀的「淅圓 sia5 vienn5」、詔安的「淅圓 sia4 vien5」之中,第一個詞素指的都是米食製品,如長汀的米糕說「糯米淅」,而陸河雖然用了不同的詞素「粄 pan2」,所指仍為米食製品。因此我們認為,北部四縣之第一個詞素,應該跟「淅」同源,而非表示白色的「雪 siet4」。至於「未曾」,六堆說 m5 tshien5、梅縣說 m5 tshien5 或 m5 thien5,當地山歌抄本裡作「唔田」。北部四縣說 mang5,Norman(1988)認為是「唔曾 m5 tshang5」的合音。
詞義
油飯
與同標記
非常
未曾
六堆
飯乾
同
koi3
m5 tshien5
梅縣
飯乾
同
kuat8
m5 thien5/
mang5
太過
特意
忒 thet4
tang1 tang1
忒 thet4
tang1 tang1
thiong2
thiau1 thiau1/
thiau1 sii3
梅縣、蕉嶺、平遠表示「很、非常」的程度副詞是 kuat8,
連四川客語也用,俗寫為「刮」。六堆的 koi3 是去聲高平調 55。而 kuat8 為陽入聲高短調 5,二者均屬於高調,在自然語流中,聽起來很接近;因此我們認為六堆的 koi3 跟梅縣的 kuat8 應有同源關係。至於與同標記,六堆、梅縣一直到揭西,都還說「同 thung5」,往西過了揭西到陸河,才開始說 lau1,鄰近粵語區的東莞清溪、香港西貢客語亦說 lau1,跟粵東客語有別。我們不妨觀察現有的學術著作中,北部四縣話使用者的語感,和六堆人的差異何在。例如賴惠玲是苗栗人,其著作 Lai(2003)提到客家話連詞、與同標記都說 lau1,而沒有接觸過北部四縣或海陸話的六堆人,只知道「同 thung5」,並不明白 lau1 的意思。又如陳秀琪是大湖人,她認為崙背把「放」說成「囥」,是受到閩南話影響。又說客家話的「囥」是thiong2
thiau1 thiau1
北部四縣
糯飯
lau1/同
當
mang5
陸河
糯飯
lau1
當
mang5
藏起來的意思(2006:431)。並提及崙背話、四縣話、閩南話的「吵架」都說
「冤家」,很難界定是誰借了誰的詞彙(2006:432)。我們把六堆、梅縣、北部四縣、閩南話放在一起,試圖看出南北四縣差異的成因:
詞義
放
藏起
吵架
六堆
囥
偋
吵事
梅縣
放
偋
吵交
北部四縣
放
囥
冤家
閩南話
囥
藏/bih4
冤家
以梅縣來說,不論「放」或「藏」,
都沒有用到「囥」這個詞項,應是閩南話的「囥」滲入了南、北四縣話,在六堆取代了「放」,然而「偋」的說法得以保留。北部四縣話雖然保留「放」的說法,然而「偋」卻成了陌生的詞彙,已經被「囥」所取代。因此陳文認為把「放」說成「囥」是受到閩南話影響,其理固然。但認定客家話的「囥」是藏起來的意思,恐未考慮六堆、梅縣的客家話,何況北部四縣話的「囥」也是受到了閩南話影響。而把「吵架」說成「冤家」的是北部四縣話,六堆、梅縣說法完全不同,經過比較可知這是北部四縣話裡的閩南話借詞。
玖、結論
本文以語言比較和移民史實的觀點,企圖宏觀俯瞰
台灣南、北四縣話的源流、分佈、差異、及其成因。祖籍因素不能解釋所有南、北四縣話的紛歧,因為任何一個活的語言都會有自己的創新,不必然墨守原鄉祖語,像黃遵憲所說的「而守語言不少變」,是不可能的事。然而每個語言也有它保守存古的一面,這使得探討閩粵祖籍地的語言,成為研究南、北四縣話時必要的比較條件。南、北四縣話無可避免都受了閩南話影響,但南四縣移民以蕉嶺、梅縣為多,語言也以此成份為主,北四縣移民來源複雜,語音以蕉嶺話的聲韻調為準,較小的次方言表面上被整合而消失,實則以殘存詞彙的方式,潛藏在地區性的通用語裡。因此北部四縣話有潮州、漳州、汀州、惠州的詞彙色彩。
本文研究結果也發現,六堆人的「原鄉」,
驚人地集中在梅江的其中一條支流:石窟河的沿岸及其附近地區。北起蕉嶺縣廣福,南至梅縣的白渡,為最密集的區塊,其次為白渡至鬆口之間的山區。今後兩岸客家比較研究,尤其六堆研究的重心,不論在語言、歷史、信仰、民俗、社會組織、維生活動等各個方面,都應該聚焦到石窟河的沿岸,以及白渡至鬆口之間的山區;而非囊括興寧、平遠、五華、梅州城區,或梅縣南部和西部鄉鎮,進行無謂而空泛的大範圍比較。
參考資料
1.李允斐(1991)。
建築篇。收錄於:《徘徊族群與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2.李芳廉(1979)。屏東縣古碑拓帖文集,屏東:屏東縣政府。3.李如龍、張雙慶(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4.吳中傑(1999)。台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臺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所碩士論文。5.施添福(1985)。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台灣師大地理系。6.洪敏麟(1983)。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7.胡捷(2006)。廣東省交通地圖冊。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8.莊青祥(2008)。屏東高樹大路關聚落發展歷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所碩士論文。9.邱彥貴(2008)。雲嘉南福佬客田野調查案期末報告。臺北:行政院客委會。10.陳秀琪(2006)。語言接觸下的方言變遷—以台灣的詔安客家話為例。
《語言暨語言學》7 卷 2 期,417-434。臺北:中研院語言所。11.黃釗(1882)。石窟一徵。影本,高雄師範大學圖書館藏。12.黃基正(1979)。苗栗縣志人民志語言篇。苗栗:苗栗縣政府。13.黃典誠等(1993)。福建省志方言志。福州:方志出版社。14.溫仲和,光緒版。嘉應州志。影本,高雄師範大學圖書館藏。
15.楊時逢(1971)。台灣美濃客家方言。《中研院史語所集刊》42: 405-456. 臺北:台中研院史語所。16.曾純純(2005)。六堆地區的族譜調查--以內埔為中心。六堆信仰及宗族的在地實踐研討會論文。屏東:美和技術學院。
17.曾純純(2007a)。從「孺人」到「女子入譜」:客家女性在族譜中角色的歷史變遷。《第一屆台灣客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論文集》。桃園:中大出版社。
18.曾純純(2007b)。從族譜文獻探討六堆客家移民與開發。《六堆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屏東科技大學。
19.鍾榮富(1995)。美濃地區各客家次方言的音韻現象。收錄於:《台灣客家語論文集》。臺北:文鶴出版社。20.藍玉英等(2007)。泰興客家方言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1.羅美珍、林立芳、饒長溶(2004)。客家話通用詞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2.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6)。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台北:新文豐。23.Lai, Huei-Ling.(2003). "Hakka LAU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al approach," LanguageAND Linguistics, Vol.4, No.2, pp.353-378.24.Norman, Jerry.(1988). Chi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