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29, 2021

詩想起

 客語帶來的隔閡,鍾永豐回到生祥樂隊作詞者的身分解說,他認為平常使用的華語屬於大眾傳播媒介,是乘載了較多現代化、普通化的語言,選擇用客語創作,除了自身客家文化的背景,也是藉由這樣富有音樂性的地方性語言,來讓個人的情緒、思想的轉折通通囊括其中。而要透徹了解客語,就得像面對英語、法語等外語一樣的態度,各種詞彙是鑲嵌在什麼樣特定的脈絡裡面,在語言學上有沒有特殊的代表性,甚至文字之間又有沒有特定的文法,如同要深入黑人的饒舌音樂,光研究歌詞的意義是不夠的,音樂裏頭所傳達黑人與白人之間的隔閡、為何使用幫派式的語言,都得一一領略,如此才有辦法進到語言的脈絡裡面,這是無論閩南語、原民語、客家話都要面對的課題。

 

●羅青

天頂个星仔

仰會像人群

共樣恁尖(擁擠)

地上个人群

仰會又像星仔

共樣恁疏遠

●羅青

天上的星星

為何像人群

一般的擁擠

地上的人們

為何又像星星

一樣的疏遠

 

●思想起

在台北逾四十年,

我早已迷失在台北街頭。

我的異鄉也成了故鄉。

果然久居他鄉是故鄉。

最終的我將往何處去?

我總覺得,

真正的我是一團電磁,

整個宇宙都是我的家。

我深信在宇宙中,

我有個彼此深交的千年時光旅人,

我們未必以有形之体相見,

然在冥冥中,

會以電磁方式彼此生生世世追隨守護。

星期三, 1月 27, 2021

登上北投面天山的留影

 四十多年前參加詩人古丁創辦的「秋水」創刊6周年,由居北投的詩人小說家墨人先生帶隊登山。左起:麥穗、彩羽、林錫嘉、陳寧貴、魯蛟、向明、張效愚。在登上北投面天山的留影。

 

●古丁〈雨露〉

 

期許我是雨露

果實們,成熟吧

當芬芳向空中擴散時

最先享受到的該是那風

 

我只是雨露而已

果子們成熟後

雨露就不需要了

 

我寧為雨露

不是那風




涂靜怡\懷念蓉子姐姐

 涂靜怡\懷念蓉子姐姐

冰冷的天氣,冰冷的心情。不捨我們詩壇最優秀,最溫柔的「青鳥姐姐-蓉子」離開我們了。
懷著悲傷的心,我要分享我為每一位「秋水詩友建當的基本資料」。屬於蓉子姐姐這一章。讓人回顧她在詩創作上的輝煌記錄。
與蓉子姐姐相識於1975年,<秋水>創刊二周年,古丁老師在台北「自由之家」舉辦慶祝茶會,出席此項活動的前輩老師有:紀弦、鍾鼎文、洛夫、向明、管管、魯蛟、張默等等。其中就有羅門,蓉子的參與。給剛創刊起步的<秋水>莫大的鼓勵。
之後,因為都是愛詩的人,也常參與其他文藝活動,和同是婦女寫作協會的會員的關係,每年也都有許多出訪的機會,常能見到蓉子姐姐。
蓉子姐姐首次在<秋水詩刊>發表作品是在<秋水>第6期,寫的是(忙如奔蝗)。之後,也常有作品寄給我。我們的情誼形同姐妹,且長達半個世紀。在冷漠的台灣詩壇,蓉子姐姐對<秋水>是相對溫暖的。
後來,我們都漸漸老了,而且,二個人都有膝關節退化疼痛的問題。常常會在電話中分享彼此治療的心得。我們也曾一度去同一家醫院打止痛針。互相給對方加油,直到她進了安養院。再後來回家鄉。
以下是蓉子姐姐從2006年後給我寫的明信片及書簡 和一些一同出遊的留影。因為珍貴,所以要分享。
懷念蓉子姐姐,也心疼她長期的病痛。
祝福她脫離苦海,安然回到她一生信仰的天家。

涂靜怡\秋水詩刊

 (寄往天國)

親愛的古丁老師:
明天2021年元月27日是您離開這個世界40年的日子。學生沒有悲傷,因為深深的傷痕早已結痂,淚,也流乾了。
學生突然想問恩師,不知道您在天國過的好不好?有沒有像四十年前那樣,熱情滿懷,憂國憂民,關心您最愛的詩壇?為了翻轉當年晦澀詩當道(各報刊雜誌都拒絕刊登新詩)的風氣,您不惜克苦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把一本提倡唯美,明朗的<秋水詩刊>創辦起來。多麼不容易呀!
記得,那時,老師還是軍職在身,不能去登記當發行人。而您認定的(助手)-我,又是任公職,也同樣不能登記,於是,在二難之間,您選擇了幫您印書也寫詩的友人出面代您去登記所以,那位朋友就成了<秋水>掛名的發行人了。
一本詩刊的(發行人)是什麼概念?當時單純的我,一無所知。我只知道老師選擇我當助手,要我辦什麼事,我就辦什麼事(如打電話向大詩人們邀稿),我就打電話。我算是一個聽話的孩子,所以,您把(主編)這個頭銜一開始就拿來犒賞我,我也糊里糊塗的接受!
而事實上,我對台灣的詩壇很陌生,什麼都不懂,也什麼都不會。扮演的是打雜的角色。其他的事,包括編輯,付印刷費,郵資,一律由老師您一個人去張羅。
與老師相識十年。前三年因為是函授學校的師生關係,所以我們不曾見面,只有通信。真正共同創辦<秋水>是七年。不怕別人見笑!七年裡,老師從來就不曾正式請學生吃過一餐飯。您有六個孩子,要讀書,要生活,負擔夠沉重了,學生就是不明白為什麼還要辦一本只賠不賺的詩刊?
記得嗎?親愛的老師,您的工作在新竹,家在楊梅,而每個月要出刊的「食品工業研究月刊」卻是在台北承印。您每一次北上校稿,多半時間都在星期五,白天在印刷廠,傍晚7點--9點才有時間約我出來看<秋水>的稿子。為了配合老師的時間,每個月要審稿的日子,我都得在下班後,從博愛路走路過鐵道來到中華路的一家飲茶樓,佔一個位子,因為要工作,沒有場所。茶樓是開放式的,是要消費的。好像每一個人最低消費額是80元。於是,窮兮兮的我們,每一次只能叫一壺茶,一盤蘿蔔糕,一盤叉燒包(各三個)。我就不懂了,師生分明都工作一天了,肚子早就餓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人去動筷子,頂多,把盤子推來推去,沒有人想抬頭有意思要吃東西,只有各自低頭看稿,深怕時間不夠用,任那二盤點心在桌面上慢慢冷卻!
詩光匆匆帶走了四季,我們的<秋水>因為我的長期勞累,沒能把自己照顧好,而生病了。不能再為詩人朋友服務。已於2014年元月宣佈出滿四十年160期劃下句點。本來以為這本在艱困中成長的詩刊,劃下句點後,就圓滿走入歷史,達成我報「師恩」的心願。所以,也規劃與後來改變成同仁詩刊的(後二十年)的伙伴們,還依依不捨地在北京,蒙古國和台北舉辦 三場大型的「惜別詩會」。還隆重地出版一本二岸三地的「戀戀秋水」詩選做為劃下句點的紀念。
誰知春天才宣佈停刊的<秋水>,秋天就有人迫不及待地悄悄復活了。沒有通知誰,從我們160期劃下句點,沿用我們的期別,和我們辛苦打下來的知名度,由161開始出版(山寨)版的<秋水詩刊>。大剌剌地與陸資掛勾。而且,公然把創辦人「古丁」的名字擦掉。成為一本沒有創辦人的詩刊。
這是什麼樣的世界?可以「見利忘義」到這種程度?
真替老師的(看走了眼)叫屈。
。學生33年(扣除老師編的那7年)我是如何艱困一路一步一腳印走過來的?應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那是我一直都有一個信念,抱著以能留住<秋水>,就能守住老師的創刊精神為榮。而且,已圓滿達成我所能的任務。我心坦然無怨尤。
世上最令人痛心的,莫過於無言以對!
親愛的古丁老師:學生沒有好消息要告訴您,因為我很不健康,脊椎開刀後的後遺症,讓我病痛纏身,我累了,就此停筆吧!夜已深,下次有命再談吧!
祝福在天國的您
一切都安好。
學生
涂靜怡敬上

星期五, 1月 22, 2021

散場\陳寧貴

 

在秦漢的哲學思想裡,時間的節奏(一歲十二月二十四節)率領著空間方位(東南西北等)以構成我們的宇宙。所以我們的空間感覺隨著我們的時間感覺而節奏化了、音樂化了!(美學散步)

青春散場 之後

突然 初老由

幕後走了出來

後面跟隨著故事

像一大群蝙蝠

從歲月的山洞

烏壓壓湧出

星期二, 1月 19, 2021

無缘也有緣

 

70年代主流詩社的同仁詩友吳德亮 ,曾寫過一首有趣的詩「男子月經」,當時他在台北上補習班準備聯考,經濟情況有限,所以每個月要繳房租的時候就是月經期 。如今他豐衣足食事業有成,應該早已停經了吧。

情竇初開的卵子

離開了温暖的卵巢

來到浪漫的輸卵管

殷切期盼有緣來

但有緣只等待14

錯過了這幾天

有緣也無緣

但無缘也有緣

下回雖然等待有緣的

不是我却仍還有我

星期日, 1月 17, 2021

●羅門〈全人類都在流浪〉

 ●羅門〈全人類都在流浪〉

 

  人在火車裡走,

  火車在地球裡走,

  地球在太空裡走,

  太空在茫茫裡走,

  誰都下不了車。

  印在名片上的地址,

  全是錯的。

詩壇曾經傳說的

羅門與蓉子的燈屋



星期六, 1月 16, 2021

客家

 

有人為了客語或台語

爭得面紅耳赤

我倒是冷眼旁觀

人類血統語言這回事

猶如綜合果汁

想分也分不清楚

我覺得當個客家挺好

人必自尊而後人尊之

神人老子說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告訴世人要看事件本質

不要被事件的外象迷惑了

星期五, 1月 08, 2021

故事\陳寧貴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但這痕跡在時間的沖刷下,會變得越來越淡薄,最终被後人漠視,成為笑談。

故事已故

驚悚被秋風吹走了

歡欣被春雨打濕了

再造當今迷人風流

紅塵新故事,頓時

滾滾撲到眼前來

忙盲糾纏你我一生

星期一, 1月 04, 2021

全民寫詩

 不管你是詩壇老手抑是新手,在完成一首詩之後都會心生同樣的怡悅,說不定新手的怡悅,超過老手的怡悅。在此全民寫詩的時代,寫詩不衹是深沉的藝術創作,也可能是一種玩弄文字娛樂自己的遊戲。有次我與某知名老詩人提到這種觀點時,他顯得有些困惑,但我仍認為:任何人能否寫出好詩都有權成為繆思的國民,有權享受寫詩之樂。

   

 至於詩的好壞,雖然衹有一小撮人在乎,但也不能不談一談一首詩好壞的客觀標準,一首詩好壞並不在其明朗或晦澀,詩壇一直瀰漫晦澀之風,不少名家作品以晦澀是尚,據我多年觀察,詩晦澀大部份來自三方面---

    

 第一種:有意的晦澀,此類詩人才華高理念好,他們巧妙雕塑語言意象,初讀不懂但多花心思,讀懂之後,你會大呼過癮甚至上癮。

    

第二種:無意的晦澀,有人認為他們使用潛意識自動語言創作,作者本身也弄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寫些什麼,他們或許也認為,詩是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創作而成,讀者往往慣性想了解作者寫些什麼,因而莫名其妙墮入五里霧中,其實讀者不要去管作者寫些什麼,

你認為什麼便是什麼。

   

第三種:技術操作不良,這類作者的詩並不難懂,但是失當的斷句和分行,將要傳達的意念,搞得彷如交通失事,呈現一堆破碎的死亡文字。

     

故所晦澀詩容易作弊藏拙,非行家打開火眼金睛,很容易受其欺騙。至於明朗的詩,不在文字的壓縮奇詭,在其內涵意境的高下,唐詩「尋隱者不遇」與「靜夜思」,明朗的文字在心靈所產生的蝴蝶效應或漣漪效應,猶如樂音繞樑三日之喻。主張寫明朗詩的詩刊或詩人,要常注意詩背後的龐大投影,以免像大部份母語詩,祇能表達淺碟意思,無能表現深海意境,自陷分行散文之譏。

     

 的確詩是有好壞客觀標準的,然而由於詩創作經常拐彎抹角,難免好壞混淆,不時出現假好詩,若有詩評家假公濟私故意予以肯定,假好詩可能變成真好詩,以訛傳訛製造出一個名詩人來。




星期日, 1月 03, 2021

●頑石

 

據稱鬼谷子的反應編,包含帝王統卸秘術,禁止平民百姓閱讀。反應編裡有云「反以觀往,復以驗來;反以知古,復以知今;反以知彼,復以知此。」其實運用的就是現在所謂的大數據,誰擁有大數據越多,越能掌握先機成就大業。當然大數據掌握在晦澀人性裡,終究會顯露出詭邪的一面。

●頑石

女媧氏煉石補天,於大荒山

無稽崖煉成,頑石

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用了

三萬六千五百塊,剩下一塊

無用。被遺棄在青埂峰下的

便是,我

 

眾石俱得補天,為何我獨自

被遺忘,流落在紅塵

若非曾以甘露澆灌靈河岸上

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

怎會讓她鬱結著非常纏綿說道:

受他雨露之惠,我並無

水可還。他若幻遊情色人間,我也

同去走一遭,將我

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

● 惜字亭 /陳寧貴 (客語)

 

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發明震天撼地,使人類開聾發瞶,與近代網路發明一樣偉大。惜字亭是童年記憶,從前客家人不允許用報紙或有字的紙墊東西、點火燃燒或人坐在字紙上,面對字紙懷有神明般的崇高虔誠敬意。據客家作家莊華堂說: 我的台灣南北客家、福佬客田調經驗是,只要是有〈聖蹟亭〉(即惜字亭)的地方,必有客家人--或者曾經有客家人的足跡,幾乎是鐵律,罕見例外。


惜字亭 

 

阿婆講,字紙裡背

有神明,故所字紙

毋好亂擲﹝je

 

我﹝ngai﹞每日將無用介

字紙,輕輕放入

阿婆介字紙籃仔

字紙籃仔滿介時節

阿婆帶我去惜字亭

將字紙放入去燒

 

阿婆講,神明跈煙

昇去天頂,報告汝係惜字介

好後生,分汝下擺考試

第一名

星期五, 1月 01, 2021

想起往事

 灶下無人莫亂爨

朝中無人莫望官

想起往事,因父母在外做生意,我小學二年級時,臨暗黃昏必須暖燒水煮滾水〈開水〉並將飯煮好,當時要用細木屑和火種取火,有次玩火差點將一間茅草屋燒毀。灶下無人莫亂爨是有道理,但當時農村小孩,都從小就要幫忙家務,就像工業革命初期出現很多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