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4月 30, 2020

詩想起


宗教,詩,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現。二者都是把想像和現實融合起來。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當作真的來說,而詩是把它當作假的來說。詩所說的不是真事,可是是自覺的自欺。它很不科學,可是並不反對科學。我們從詩中得到情感的滿足而並不妨礙理智的進步。(哲學簡史)









星期二, 4月 28, 2020

詩想起


是突發的熱情讓他倆交會。這樣的篤定是美麗的,但變化無常更是美麗。(辛波絲卡,一見鍾情)












陳寧貴\你是誰


猶太斯賓諾莎學說與猶太教義不合,猶太教徒行賄不遂,把他驅逐出籍,他以後便專靠磨鏡過活。他在當時是歐洲第一個大哲學家,海得爾堡大學請他去當哲學教授,他說:「我還是磨我的鏡子比較自由。」

你是誰
掉了鑰匙
開不了心門
回不了家
流落在
半夢半醒的
慾望城市

星期一, 4月 27, 2020

陳寧貴\詩想起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當回歸於生命的本源,只有澄明圓滿的本心。。

每一條路
都是回家的路
每一個終點
都是故鄉

星期日, 4月 26, 2020

比爾蓋茲

與比爾蓋茲年齡相仿,我使用電腦幾乎與微軟共同成長,曾看著微軟作業系統不斷升級,也將比爾蓋茲升級成世界首富,一個對時代具有影響力的人,在疫情當前發表言論值得關切:病毒提醒我們,我們的社會已經變得物質至上,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才想起我們的基本需求是食物、飲水和藥品,而不是並沒有什麼價值的奢侈品。

啟動,渾身炙烈能量
將隱藏在內心
最最深處的寒冷,都
爆發出來

余光中27歲時發表的詩集


三民書局重新出版余光中27歲時發表的詩集「天國的夜市」。



星期六, 4月 25, 2020

陳寧貴\隔著楚河漢界

1699年,康熙祭奠明皇陵,並且下詔尋找明朝宗室,授予官職管理明皇陵。傳說是崇禎第五子的朱慈煥知道這個消息後,雖然依舊不敢公開身份,但是卻鬆了一口氣,擔驚受怕的日子終於到頭了。然而,僅僅只過了九年,有一天,重重官兵包圍了朱慈煥的家,將所有人全部抓走了。
隔著楚河漢界,相互
監視。我堤防著你
馬後砲,你戒備著我駕長車
直搗黃龍。

往昔耳 鬢廝磨多少恩
愛,如今乍聞一聲吆
喝:將軍!

此刻彼此驚覺已陷入
四面楚歌,分不清落敗的
是你還是我

星期四, 4月 23, 2020

『小草』『拜訪春天』

『小草』『拜訪春天』這兩首民歌四十年前流行到今,在台灣民歌中也算是經典之作了。作曲者陳輝雄正是六堆客家鄉親,是麟洛人。與他有一面之緣,當時他很年輕創意十足。亦可見客家人才濟濟,在台灣各行各業展露頭角。



















星期三, 4月 22, 2020

《細說俳句》

【噗通集】2020.04.23
<俳句觀點:吳昭新著《細說俳句》>
/ 樵客
很榮幸收到當今台灣俳句(Haiku)達人90高齡名醫吳昭新老先生即將於五月問世的大著《細說俳句》。
吳老自醫界退休後,歷經十多年時間,研習浸淫於日本千年傳誦、於今已儕身世界文學領域的俳諧,透徹明瞭它的發展歷史軌跡,掌握俳句短歌的本質,先後發表了近20餘萬言對俳的介紹、點評及觀念的導正文章。
尤其是他以“343”漢字,吟詠(創作)了一千多句和翻譯了包括芭蕉、蕪村、一茶、子規、虛子等日本俳句名家名句百七句的經驗,確信能以10個漢字(華、閩台、客、粵、滬…等語),343三行定型表達了俳句的“短”、“瞬間感動”和餘韻、節奏、內涵、結構的「本質」;而提倡「343漢語俳句」,不遺餘力,鍥而不捨,尤令習者感佩不已。
感於台灣俳句愛好者(包括俳人及讀者)對俳的本質的認知,或有個人偏好的不同,除了不厭其煩的“導正”之外,吳老却常能以“尊重”看待。近期欣見有同好在台倡推「575‘’漢俳‘’」(漢‘俳’非俳),吳老也在網路臉書推出【575定型現代詩】之平台,以彰顯其實為34344定型的短歌--現代新詩的一種型態;以與575漢俳有所區隔!
這無寧也是他對俳的本質和精髓的一向堅持的態度,願所有愛俳人都能體會。
以此短文向吳老致謝並致敬!
(2020.04.23於三星安農溪畔隱廬南窗下)

詩想起

1958年打開李鴻章棺木之後,人們將棺木中的物品交付給了國家,但沒放過已閉眼安息55年的李鴻章。他們將他的屍首從地道中搬運出來,然後用一根粗粗的麻繩綁著李鴻章的屍身,然後拴在了拖拉機上。拖拉機緩緩開動拖著李鴻章的屍骨遊街。拖拉機停下來的那一刻,李鴻章的屍骨早已散盡無存…(倍可親網)●洛夫\甘蔗:呸, , 呸,吸盡精血, 吐出渣滓,幸好,痛, 越啃越短,再也沒有甚麼可傷害的了。

自從我們有能力捕獲
時間這匹珍奇龍馬
歡欣畜養後,才能
從卑微步上尊貴的
永恆的未來旅程?

詩想起

新事物的香味太過濃郁,必須靠時光沖淡這一味道。藝術品一定要積滿陳年灰塵後才會有人領悟。—司湯達《紅與黑》。目前在詩壇領風騷的,未來依然還能領風騷嗎?







星期一, 4月 20, 2020

陳寧貴\詩想起


人生的過程是無常,人生的終结是必朽。活在三維有形實體人間,因思考的大腦脈衝有先後,先後産生了時間,時間產生了因果,有因果產生了千情萬情,人間成了修行道場。
越過心頭
一片白茫茫雪山
避開了視覺雪盲
悄悄通過了神秘的埡口
突然眼前豁然開朗
更是意象純粹

詩想起



血管原是暢通,久了有脂肪纳離子血栓阻塞,致使不暢通。詩想原是暢通,久了因失去熱情與好奇心,致使不暢通。兩者皆需保養。

星期日, 4月 19, 2020

陳寧貴\自由


危險即將降臨的感覺,將持久與人類相伴而行。即使在疫情大流行結束之後,也必將還會出現其他災難殃及世界。顯然,這種觀點蘊含的災變說,和悲觀主義不是很令人愉悅,但我們贊同,它對全球輿論而言不可或缺。而且這不僅僅是因為受到病毒傳播速度所引發焦慮的影響。這種觀點的重要性還在於其變革潛力,推動疫情之後的全球社會、經濟和政治的重構以最佳方式進行,將未來可能出現的非地緣政治新風險和挑戰考慮在內。---倍可親網


孤獨可能是
終極的自由
寂寞可能是
曖昧可能是
尚存可以抉擇的自由

星期六, 4月 18, 2020

陳寧貴\行雲流水 而來的心情

霍金說萬物無中生有,無乃是混沌存有,如在思維聯想中,逐漸形成詩句意象,聯想力是詩者才情引擎核心。如洛夫詩云,要吃我就來吧,只要你不怕,滿身帶刺的孤獨。
行雲流水
而來的心情
帶著我往
自己的鞋聲走去
我若是水
將從無窮處湧出
我若是雲
即從無邊際飄來

星期五, 4月 17, 2020

蓉子

●詩壇記事






一別心知兩地秋
蓉子(1928–),詩壇永遠的青鳥,返回故鄉(江蘇徐州姪兒家養老定居)。20190423上午十一時由文訊雜誌社長封德屏邀約:向明、張默、朶思、丘秀芷、蕭蕭、陳寧貴、楊宗翰,以及特別遠從高雄宜蘭趕來的鍾玲、潘麗珠。大家齊集淡水潤福銀髮住宅溫馨相聚。真是,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前塵往事,都紛紛湧上心頭。…蓉子的詩,可以看見色彩,聞到芳香,令人沉思,回味無窮…
過往的維納麗沙
是一朵雛菊 似有若無地金黃
浸溢在晨初醒的清流之中
沒有任何藻飾的原始的渾樸的雛菊。
春天的維納麗沙
是一簇鳳仙花 父親庭園內
多彩變異的鳳仙花 在肅穆的鐘架旁。
而夏日有喧鬧
黃昏有檀香木的氣息
你在雛菊與檀香木之間打著鞦韆
在過往與未來間緩緩地形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