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6月 30, 2009

第三屆myfone行動創作

http://www.myfone.org.tw/MMCR/MCR/News.aspx

截稿期限剩10天‧拜託! 快把20萬獎金帶走!

不管你是懷才不遇的音樂才子、還是滿腦子詩句的文藝少男少女......

只剩下10天, 快把你的作品投過來!~ 一個人不限則數喔!

--------------------

活動精神 鼓勵社會大眾在擁抱數位科技的浪潮下,透過簡訊文學體,重新體驗、發現語文之美;並以記錄真實或創作想像的方式,描繪行動生活裡所思所感的吉光片羽,豐富行動生活。
參加對象 凡持有國內行動電話門號之民眾,包括台灣大哥大(含泛亞、東信)、中華電信、遠傳、亞太行動、威寶、大眾(PHS)等,皆可參加。
收件/截稿日期 即日起至7月10日晚上12:00止
(依主辦單位徵件系統上傳記錄時間為憑;逾期恕不受理。)
徵件主題 分為「情書」及「家書」二個主題。每位參賽者參賽作品不限一件,可針對二個主題分別以一則簡訊創作,或擇一主題創作。
參賽須知/投稿流程
為維護參賽及得獎權益,請依下述說明進行:參賽者每次投稿時,須在一則簡訊內(全型中文70字以內,含標點符號及空白;因手機系統規格之不同,請PHS用戶在45字內完成參賽作品)完整表達對「情書」或「家書」 主題之原創創作。

STEP1‧投稿

情書組: 請以全型繁體中文完成一則簡訊投稿內容,傳送到0935-120-120。
家書組: 請以全型繁體中文完成一則簡訊投稿內容,傳送到0935-120-130。
系統收到該則投稿後,會發送確認簡訊至參賽者之門號。
STEP2‧參賽者須登錄活動網站(http://www.myfone.org.tw)成為會員,始視為完成參賽流程。

每位參賽者均須加入活動網站成為會員,其中會員資料的手機門號務必與參賽門號相同。
於第一、二屆myfone行動創作獎曾加入活動網站成為會員者,因系統變更,仍請重新註冊加入活動網站成為會員。
具備會員資格之參賽者除可查詢自己之參賽記錄外,並享有活動網站會員之一切權利與義務。
※附註:

完成一則簡訊參賽作品流程後,參賽者方可進行下一則參賽作品流程,但參賽者必須於徵件時間結束前加入活動網站成為會員,才視為有效參賽。
若未依上述投稿流程而有影響參賽權益之情事發生,後果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投稿須知
限以手機簡訊方式並以繁體中文創作投稿。如因使用非規定語言而造成無法完成投稿,參賽者需自行負責。
收件期間內,每一門號之參賽作品不限,每日發送之參賽作品次數亦不限。
參賽作品須為原創,未曾參加任何公開比賽,且尚未在任何一地之實體或數位出版品發表。
本活動為公益性質活動,無論參賽者使用哪一家門號,均可參加。每完成一次簡訊投稿,皆由投稿者所屬的電信業者收取該則簡訊費用,費用按照您原本電信方案計算。
承上,因一則簡訊之容量為全型中文70字(含標點符號及空白),倘若簡訊達到71至140字,則系統將自動辨識為二則簡訊,自動回覆二則確認簡訊;依此類推。PHS因為手機限制,簡訊之容量為全型中文45字(含標點符號及空白),倘若簡訊達到46至90字,則系統將自動辨識為二則簡訊;依此類推。
參賽者收到系統回覆之確認簡訊,係由台灣大哥大贊助提供,參賽者不需另外付費。
投稿內容若有未完成語句、文句語意不清、未成能辨意之句子,將以資格不符論。
評審作業
分為初審、複審及決審三階段,將聘請國內文壇人士、文字工作者、創意工作者等專家進行評審。
參賽作品如均未達水準,得由決審評審委員決定從缺或不足額入選。
主辦單位得依實際收件情形調整評審作業方式。
評分標準 文筆流暢度、創意度、扣題度。並能反映當代意識。
獎勵名額及方式
「情書」與「家書」二項主題,每一項主題各取以下獎勵名額:(獎金須依中華民國稅法相關規定代扣所得稅):

(一)首獎1名,頒發獎金NT$70,000元整及獎座乙座。
(二)二獎2名,每名獎金NT$30,000元整及獎座乙座。
(三)三獎3名,每名獎金NT$10,000元整及獎座乙座。
(四)佳作10名,每名獎金NT$3,000元整及獎狀乙紙。
(五)人氣獎若干名(將另於活動網站之人氣獎活動辦法公布):每名可獲精美禮品乙份及獎狀乙紙。


※得獎名單公布後,得獎作品將擇期發表於活動網站、國內主要平面媒體或其他媒介。

注意事項
參賽作品內容不得有任何暗示參賽者身份之註記。參賽後視為同意依「第三屆myfone行動創作獎」徵件辦法之規定參加競賽。
參賽者須提供正確且真實之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字號(外籍人士須提供護照證號)、通訊地址、戶籍地址、聯絡電話、電子信箱等。若未提供真實資料者,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有權取消參賽資格。
參賽作品需為原創,且未曾參加過任何公開比賽,亦未以任何實體及/或數位等各種方式為出版及/或發表。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倘發現參賽作品有不符上述條件情況時,於尚未公告得獎名單前,有權立即取消參賽資格;於已公告得獎名單後,亦有權立即追回獎金(品)及獎座(狀)。
參選作品禁止有任何抄襲行為。倘參賽作品任何抄襲及/或侵害他人著作權等權利情況時,於尚未公告得獎名單前,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有權立即取消參賽資格;於已公告得獎名單後,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亦有權立即追回獎金(品)及獎座(狀),參賽者並應自負一切相關法律責任。
參賽作品內容倘涉及惡意誨謗、人身攻擊及/或不雅字眼者,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有權取消該參賽作品之參賽資格。
得獎人同意所有得獎作品自公佈得獎時起,視為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取得該得獎作品之永久且無償之授權,亦即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有權於得獎作品之著作權存續期間,於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以任何方式運用、複製及/或轉授權予其他第三人如:台灣大哥大(股)公司及其關係企業等使用該得獎作品,且不須因此而支付任何費用;得獎人除不得向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及其授權使用之人主張著作權外,亦不得向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及其授權使用之人為任何請求/主張。
得獎作品將於平面或電子媒體發表,如: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但不另支付稿費及/或其他任何費用;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有權將得獎作品製作成任何形式之出版品(包含但不限於書籍等)並以任何形式公開發表,得獎人亦不得向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為任何請求/主張。
得獎人同意如擬自行將得獎作品授權予其他人或自行為任何方式之公開發表、演出或利用時,應事先取得經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之書面同意 。
獎金須依中華民國稅法相關規定代扣所得稅。
參賽作品一律不退件,請自留檔案底稿。
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保留變更徵件辦法之各項規定,若有修定,將公告於活動專屬網站。
主辦單位:台灣大哥大基金會
媒體主辦:中時媒體集團 中國時報
協辦單位:誠品書店

十分客家

玉蘭之歌

宜蘭大同鄉的玉蘭村有許多不同族群:
客家人、外省人和原住民,
這些不同背景的居民
如何擦出驚人的音樂火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9k6tXgNS5o

十分客家

大自然與土地的吟遊詩人 - 陳永淘

1956年出生於新竹關西。不論是小朋友或是老人家都稱他阿淘哥。一把吉他,就能唱出 一首接一首感動人心的歌曲,是現今最重要的客家歌手之一。1996年,為了逗臥病在床 的祖父開心,寫了一首逗趣的客家歌「頭擺的事情」,回憶童年和祖父共處的時光,這首曲 子,獲得親友間的強烈迴響,開啟他源源不絕的客語歌謠創作之路。1997年夏天,陳永 淘移居新竹北埔,每週日下午,帶著他的吉他到北埔慈天宮廟口的石板廣場,跟大家分享他 的音樂創作。陳永淘的音樂裡流露樸實真摯的情感,除了有對個人童年生活的懷念外,也有 對現代社會的批判。沒有商業的包裝,沒有鎂光燈襯托,阿陶哥以走唱的方式,來表現對人 類的關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gHvxWEF5iM

十分客家

●從土地長出來的音樂 - 林生祥

1971年出生於高雄美濃,童年經常與水稻田、香蕉園、檸檬樹為伴。農家子弟的背景, 培養出林生祥對農村生活敏銳的觀察。林生祥從第一張專輯《過庄尋聊》,到為反對美濃水 庫運動為主題的「我等就來唱山歌」,再到以農民為主題的專輯「種樹」,將對土地的關懷 化成音樂,訴說台灣農民和勞工的生活故事。2004年又推出了《臨暗》專輯是以客家農 民的觀點和語言,來敘述離鄉背景到都市打天下的農村青年的生活。林生祥的音樂有著濃濃 的美濃故事,音樂創作又能巧妙地結合傳統客家八音、搖滾樂、歌仔戲與原住民音樂,成為 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客家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J38p3kucTM

六堆生活學院課程

六堆生活學院課程

「六堆生活學院」98年度全新課程將於7月陸續開課,包括透過不同主題,利用童謠、遊戲讓學員輕鬆開口說客家話的「大家來『共』HAKKA話」;以及「客家花布的繽紛世界」、「客家親子紙黏土開麥拉」、「把玩藍色——植物藍染技藝」等手作課程。

報名地點為屏東客家文物館(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龍門路97號,早上9時至下午6時),
詳情可洽:08-7794945、08-7785118,
或上網:iouduei.pixnet.net/blog。
(記者魏妤靜)

星期一, 6月 29, 2009

詩想起

你認識的那個美麗女孩
 還在人群裡
 你大聲呼喚她
 但是聲音無法接近她
 這時你才想起
 那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你的呼喚
 在時間的叢林裡
 不過是一小枚
 尚未落地的枯葉

看見

星期日, 6月 28, 2009

詩人非馬觀點

http://home.comcast.net/~wmarr9/this-is-a-poem.htm

●This is a Poem, That is a Fly

Good morning! It's nice to be back at Argonne and to see so many familiar faces here. People often asked me how did I get interested in poetry. I always told them that it all started with a fly. A fly? They thought I was joking. But I was serious. You see, A Fly is the title of a poem I read when I was young. It was written by a Japanese poet. Here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oem:

Don't disturb her
she is rubbing her hands and feet.

That's all. Only two lines. But it opened my eyes to poetry and the world ever since. I asked myself: How come I did not see this before? What an interesting world it would be if we could all see that, even with something tiny and ugly and dirty like a fly, it has its own beauty and meaning in life. And if we could all feel and behave like the poet, kind and considerate, not even willing to disturb a fly, our world would become a peaceful and much more livable place indeed. With such respect and compassion toward life, I cannot imagine anyone could deliberately kill a living thing such as a fly, much less a human being.
A few weeks ago I was invited to give a talk on poetry at the Chinese American Librarians Association's Annual Conference at Loyola University, I used a rather strange title This Is A Poem, That Is A Fly. When I mentioned the title to my wife before the talk, she jokingly asked me how to tell a fly and a poem apart? I said that's easy. If I pound on the desk, and it flies away, then it's a fly, not a poem. But if you know my wife, you would know she does not give up so easily. She asked: what if this thing does not fly away? Will it be a poem then?
That was a rather tough question, because it involved the definition of poetry. And if you ask 100 poets what is poetry, you would probably get 100 different answers. To me, poetry is a form of literature that can convey or express the deepest human feeling and emotion with the least amount of words. In my opinion, there are several things a poem should have in order to be a good poem.
First of all, a poem should be INTERESTING, having an interesting topic or an interesting form to attract attention. If a poem is dull and flat, nobody is going to read it, or at least not going to finish reading it.
Second, it must give us something NEW. New insight, new idea, or new meaning. However, this new insight, new idea or new meaning must be based on our experiences so that we can somehow relate to it. In other words, this new thing is not really new but it's there all the time. But because of our ignorance or jaded vision, we overlook or fail to observe it. Now when a poet points it out to us, we will be surprised and say: Wow! How true!. Why didn't I notice that before? Such awareness or sudden realization can usually touch and inspire us and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round us.
Third, a good poem must be music to our ear. By that I don't mean to say that a poem should sound like a nursery rhyme or a popular song. What we are interested in is the internal rhythm that rises and falls like the heartbeat or breathing of a living thing. As poet Ezra Pound (1885-1972) once said, and I quote,

" Poetry withers and dries out when it leaves music, or at least imagined music, too far behind it. Poets who are not interested in music are, or become, bad poets." unquote.

Last but most important, a good poem should possess several layers of meanings. If a poem has only one fixed meaning, it will become boring after you read it a few times. Nothing new is coming out of it, and it will therefore stop growing like a dead tree, and eventually become a dead poem. A successful poem should be able to provoke different responses and emotions from different readers, or from the same reader at different times with different moods. Based on one's own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 a reader can share the joy of creativity by adding his or her own imag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o the poem. In this sense, a poem is never complete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reader. I always like to quote a poem written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as an example.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was born in 1883 and died in 1963. He was a physician in a small town in New Jersey. The title of the poem is called The Act. Here is the poem:

There were the roses, in the rain.
Don't cut them, I pleaded.
They won't last, she said
But they're so beautiful
Where they are.
Agh, we were all beautiful once, she said
and cut them and gave them to me
in my hand.

Here the poem gives us plenty of room for imagination. For instance, we could ask: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woman? are they husband and wife? If so, has she become so old and insecure that she can not stand the sight of beautiful things any more? Or if they are lovers, perhaps the reason she wants to cut the roses is because he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roses instead of her. Or does she just want to keep the best images of the roses in her memory before they wither? Why does the speaker plead for the roses? Does he do it just for the sake of beauty or for some other reasons? Anyway, there are lots of possibilities. The poem simply provides us a stage and an act. How to interpret it is up to the reader.

I myself have a poem called Bird Cage:

open
the
cage

let the bird fly

away

and
give
the cage
back
its
freedom

A colleague of mine at Energy System Division once told me that he really liked the poem, but he wasn't quite sure of its real meaning. One day he came to my office and said, I got it! I asked, what did you get? He said now I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giving freedom back to the cage. We are the cage, and OJ Simpson is the bird. We let him off the hook and now we are all free. We don't have to suffer and watch the endless TV coverage anymore. I told him that although I liked his interpretation, I was sure he would find many more and might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poem in the future.
Often a good poem can recall for us some happy event in our life; or bring back a beautiful scene from our memory. It shows us the world is still full of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 things. It makes us feel that it is so beautiful and wonderful to be alive.

To quote an English author Ford Maddox Ford (1873-1939)'s words: "The quality of great poetry is that without comment as without effort it presents you with images that stir your emotions; so you are made a better man; you are softened, rendered more supple of mind, more open to the vicissitudes and necessities of your fellow men." unquote.

A few days ago I read a letter in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in Chicago Tribune. The letter was written by a lady from Chicago. In the letter, she asked: "Is it a coincidence that this generation of adolescents expresses their feelings in bullets rather than poetry, paintings and performance? " When I read it, the scenes of the recent school violence came to my mind and I agreed totally with her observations that learning to articulate one's feelings and thoughts through the arts has always been what has kept us sane. Only a couple of days ago, an 11-years-old girl standing at a Chicago Southside street corner was struck and killed by a bullet. This reminds me of a poem I wrote several years ago for a similar event. The title of the poem is called Hopscotch:

Standing in the way
of a bullet's joyflight
another little girl fell
on a blood-stained pavement

A triumphant smile
crossed her twisted face
as she finally managed
to plant both feet
neatly
in the chalked squares

I know that poetry, like many other things, is powerless before a bullet. But I do believe that by instilling poetry early into our children's mind, we probably could save a few lives and prevent such violence and tragedies from happening again and again.

So much for my thoughts on poetry. Now I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some poems from my book, Autumn Window. I can't really objectively tell whether or not they fit my own definition of good poetry. I believe you, as the readers, are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judge them than myself.


Presented at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May 26, 1999, for the celebration of Asian Heritage Month.

more
http://home.comcast.net/~wmarr9/this-is-a-poem.htm

詩想起

最近發現
友朋間的爭執點
陷於現實與理想

個性趨於現實者
可能困於現實
個性趨於理想者
可能困於理想

現實需要理想助其動能
理想也需要現實的扶持

然而世事難料
堅持現實或理想者皆未必有有成
神秘的機緣
也有其龐沛主導實力的

此之謂
莫以成敗論英雄是也

黃子堯 / 客家「金曲獎」

客家「金曲獎」
黃子堯

第20屆金曲獎隆重登場,這是一年一度的音樂界盛事,音樂人的榮譽舞台。本屆眾多作品中,客家音樂工作者表現不俗,計7張音樂專輯、13大獎項入圍,傑出的表現獲得評審青睞,是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得獎結果出來了,最佳客語歌手獎,由劉劭希獲得,最佳客語專輯獎,則由「愛吃飯」奪得。翻開各大媒體之報導,幾乎就是這幾行字一筆帶過,在號稱盛大無比的台灣音樂慶典中,再一次輕輕劃過。
金曲獎代表的是官方鼓勵台灣各個語族的歌曲創作,但主辦單位安排不同語言歌曲的詮釋,只是提供一個獎項名目之下的上台機會,宣告儀式之後,剩下的就只有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為肯定客家音樂工作者對客家音樂之付出,所擺設的「慶功宴」了!

在今天,以一個市場價值決定高度的大時代,客家音樂的創作與出版,既不傳統也不夠流行,因而官方的政策性獎賞跟民間普遍傳唱的意願,經常出現巨大的「符號」差異,觀察社會反應與大眾媒體選擇的傳播角度,客家音樂文化的邊界並沒有跟隨金曲獎的腳步有所跨界。

正因為面對如此這般的待遇,獲得最佳客語歌手獎的劉劭希,他還拿出黃色的「聖旨」發表得獎感言,表示得獎不是為了得獎,而是不相信政府與媒體,希望大家能到他的網站,直接了解客家文化。

如果大家記憶猶新,應當還記得林生祥。2007年林生祥抗議金曲獎以語言做為分類方式,只會讓客語等語言繼續成為「另類」而非「主流」。這是林生祥以音樂人身份為客家文化請命,也是他認定不應以語言、族群、國家來劃界的音樂觀。對照林生祥參與最佳客語歌手、最佳客語專輯兩個獎項的態度,愈加說明客語歌曲進軍金曲獎的現實「聲」勢與公開的窘態。

其實,官方版「金曲獎」及「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舉辦幾年來,客籍新秀人才輩出,扮演文化先鋒的演藝活動,更是深切盼望使用客語的音樂、戲劇、動畫等各種型態的藝術創作或表演能被重視。爭取公共領域看到聽到客家的聲影,讓客家文化的市場發展出規模來,這應是立足於台灣,追求公平、合理的最基本要求。

話雖如此,對於關心客家音樂的人來說,金曲獎是一次可以看到優秀客家歌曲表演的舞台,但客家歌手上台表演的機會、頒獎空間,甚至榮譽的承擔,都應有一套「上行下效」的推廣辦法,讓原本具有多元、獨特優勢的台灣流行文化,客家可以從一連串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並與讓他們不斷成長的鄉親與土地,共享努力耕耘的喜悅。

詩想起

人世間
是一個小圈圈一個小圈圈
組合而成
千千萬萬個小圈圈
猶如人世間的細胞

有人成名後自以為了不起
然而再往高處一站
一俯視就發現
你依然身陷在一個小圈圈裡

小圈圈之間有時會互相攻擊
以爭奪主導權
小圈圈之間也經常結盟
以壯大聲勢

每個小圈圈
有它的宿命
小圈圈裡的人
有相濡以沫的觀點
小圈圈裡的人會死
但小圈圈永遠不會死

星期六, 6月 27, 2009

詩訊

李昌憲作品合評

原登載於《台灣現代詩》第17期

李昌憲作品合評

李昌憲簡歷:

一九五四年生於台南縣南化鄉。曾服務於楠梓加工區某上市電子公司,擔任製造部經理、製造資源處部經理,服務期間亦曾擔任產業工會常務理事;2005年辦理退休,轉顧問職到蘇州建廠,2006離開電子產業界,目前從事自由寫作與特約攝影。

曾加入《森林》詩社、《綠地》詩社,一九七九年與詩友創刊《陽光小集》詩雜誌。一九八O年集中發表以加工區人事物為題材的詩,詩與散文曾多次獲加工區文藝徵文競賽第一名及其他獎項;一九八一年六月出版第一本詩集《加工區詩抄》,並於一九八二年獲「笠詩獎」。一九八四年六月《陽光小集》出第十三期,因故停刊後,加入《笠》詩社,曾負責《笠》詩刊編校十餘年,現為《笠》詩社社務委員,台灣筆會秘書長。

詩作被選入年度詩選、國內外之詩選集,被以英、日、韓、蒙等文字翻譯及介紹。已出版詩集《加工區詩抄》、《生態集》、《生產線上》、《仰觀星空》、《從青春到白髮》、《台灣詩人群像—李昌憲詩集》。

詩 語

我的詩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詩。
在現實而競爭的社會,在紅塵煙火裡,我的生活有時候成為一首詩,有時候成為一疊照片,有時候只有一大片空白,隨時間遺忘。也許,遺忘的也是詩吧!

時間:2007年12月8日下午1:30-3:00

地點:高雄市文學館貴賓室

出席(依發言次序):陳秋白、謝碧修、莊金國、陳坤崙、賴欣、張德本、李昌憲、蔡秀菊、陌上塵、何蓁蓁、楊莊、楊明芬、施純福。

合評作品:蟬、旁觀者、未婚媽媽、在都市與農村之間。

記錄:李昌憲
    
(一)蟬
 
 一‧

耐不住荒等的歲月
蟬 在土中生長完成
爬上樹


酒一般的月色

 二‧

我日日抬頭張望
被森林遺忘的切切悲鳴的
歌者
醒後的音響漲滿
祭神的鼓聲

 三‧

叫出時間方窗
蟬啊
你只為展覽一季夏而來嗎

  我只來一季夏
  飲盡眾山青
  歌盡生命繁華

 四‧

思念很濃很濃了
追逐落日狂嘶
蟬啊
你只想展覽一季夏就去嗎

  我始從芳草來又逐落花回
  逼進眉睫荒蕪的復歸塵土
  抓緊生命無聲的如禪入定

 五‧

蟬啊
你居住我耳成為 梵音
你撞擊我目成為 塑像
你潛流我心成為 碑石

 六‧

握著槍 站在崗哨上
我從準星尖進入
生死兩極

欲語 無言
欲泣 無淚

後記:
每日站在崗哨上,聽蟬嘶吼整個夏季。蟬為逃避天敵,在地下十三或十七年,來回生死的兩極,只在短短的一季夏。對生命的存在認知,來去之間也是短暫的,而這來去之目睹,如目睹蟬之來去,我的一顆心,在戰地是夠悲嗚的。
在金門前線因元首喪,從四月到八月,白天構築工事,進入陣地,站衛兵;晚上行軍,走大半個金門島。體悟生命生與死的兩極,生前是空虛、迷暗,死後也是迷暗、空虛,只有眼前短暫的生命,是聊堪欣賞的。(一九七五年八月一日‧金門小徑某碉堡 )

(二)旁觀者

1.

當意識型態嚴重對立
雙方的眼睛都矇蔽

人為煽起狂風暴雨
所有的傘都撐不住

台灣的天空
被撕開撕裂

旁觀者眼神專注
看見亂象背後的危機

2.

當沉默的大多數人
看見群眾,互相對立

詆毀、污辱、漫罵,不斷
消耗大量社會資源

憂心,事態嚴重
憂慮,臉色黯然

對外競爭力
逐漸退敗中

3.

台北的天空下起大雨
人人淋得身心傷透

失業的人潮,等待
一個衰敗中的城市— 出現奇蹟

聚集台北車站廣場
最後,大聲哭訴:

自己沒有錯
都是別人的錯

4.

我們這一代台灣人
日以繼夜努力打拼

在工作崗位在生產線上
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

又要被外派到中國大陸
再一次創造經濟奇蹟!

面對政治的對立
未來,要重新想像

5.

留在台灣工作
機會逐漸消減

大量資金、技術、人才
被外移到中國大陸

擁有技術能力、管理能力
台灣的百萬精英

流浪在中國大陸的工廠
天天想望回不了家的無奈

6.

台灣未來的路
何去何從

年輕的孩子們看不見
大多數沉迷電腦遊戲

看見愛恨情仇
看不見自己

面對全世界的競爭
壓力,無力抵抗

附記:
 2005年5月16日起,選擇自電子產業的生產線上退休,卻被聘為顧問,外派到蘇州建廠,看到台灣的大小工廠,都已在中國大陸建立生產基地,完成更大的電子產業供應鏈;2006年3月底因手傷,雖然契約未滿,申請提前返回台灣就醫,請假至約滿,同時離開近30年的勞工生涯。
 選擇另一工作生涯,經常往返於高雄與台北之間,大部份住在台北,感受抗議的人潮,在非理性的政治對立與政黨的無休止惡鬥中,人民被操弄、被鼓動,製造群眾運動!
 從電子產業的參與者,從一個卑微的勞工,一個管理者,成為一個旁觀者,一個沒有權力的詩人,長期的社會觀察,不免心驚!不禁要問:我們的未來何去何從?希望在哪裡?

(三)未婚媽媽

 一‧

一支機車鑰匙
神秘的開啟
我緊緊咬住的矜持
在喧嘩中揚長而去
馳風掣電左彎右轉緊急剎車
我本能的緊緊抱住
驚嚇的心浮沈
自己已是獵物

 二‧

起先只是說
一起去烤肉
結果把乾涸的心
烤出春水
微波盪漾

他的每一句話
用力投擲一次又一次
擊中我的十七歲
夢幻般痴醉

羞報地想偷偷再望他
眸光相遇的觸及
意識底層激盪的情絲
轟然巨響
受父母禁錮的心
湧動未曾有的溫意
感受未曾有的滋味

我把他秘密藏在心底
無論上班或下班,醒或睡
每個時刻以萬縷繫住

美麗的星期天
我如何用心吸住
他丟出的機車鑰匙

 三‧

我不拒絕也不猶疑
跟他進入密樹林裡
他咬一口青蘋果,塞入我嘴內
風兒輕輕的吹
我心亂了也不知
何時撞入他懷裡
唇湄的小船
如魚得水欲潛欲躍
時而萬馬千軍
時而細水潺潺
佔據我真空的世界

他的手忽緩忽急
我的心忽冷忽熱
細胞飽滿碎散
恍憾間,他縛住我
扭動興掙扎的下午
我是被掘開的
河床,浮腫的僵在暴風雨裡
哭泣
 
 四‧

我的瞳孔放大放大
膽怯望尋揚長而去的機車
輾過柏油路面
再也攤不開夢的碎片
自私的他留給我的是羞憤
孤單忍受刮骨寒風

悽悽弦斷的悲歌
整個街道冷冷清清
一樣的時間一樣是老地方
泣血的心,徘徊張望
街道冷冷清清依然
街燈下,我是唯一的
空心行屍
留下的地址是
一封被退回的信被退回的希望
記憶都生蛆都穿過心臟都
張貼在臉上

 五‧

躲開人潮的囂嚷
躲不開詭異的目光
怯怯進入婦產科醫院
坐立不安的等待
醫生驗血尿,死盯我
突然摘下口罩
冷冷一句
懷孕

能不能打掉
「已有四個月,有生命危險!」
不!我要打掉!
我要— 我—

 六‧

壓抑不住膨脹的恐懼
未辭掉工作就悄悄走了
留下輸送帶旁的空位
日日瞪眼這世界
戲看道德與良知衝擊


(四)在都市與農村之間

我從農村走向都市

都市
向農村
擴張勢力
土地變了樣
河川改變顏色
我從都市歸回農村
想再接觸自然
原始的面貌
全神聆聽
天地的
呼吸
時隱時顯
寬廣的音域
在靜夜裡流變
再仔細聽,竟是
天與地絕望的控訴

你們人類生生世世是地球上
殘忍的掠奪者濫耕土地砍伐
森林獵殺動物挖掘礦藏製造
廢氣廢水毒害生靈製造武器
興起戰爭肆無忌憚的橫行霸
道切斷生物鏈破壞你們人類
生存的三要素這是盲目的自
殺行為這是盲目的自殺行為

天與地絕望的控訴
從八方圍過來
聲浪愈來愈大
我拔足狂奔

從農村到都市
從都市回農村
在都市與農村之間
頭腦的分析力
開始軟弱無能
被現實趕來趕去

陳秋白:我直到最近在台蒙詩歌節才認識昌憲,並與他交談。學生時代在某些場合見過,但不熟。最早讀過他的詩集是《加工區詩抄》。昌憲兄的語言風格無太大變化,詩的主題一直是選擇介入社會及生活中,對政治的介入較少,當然那個時代的現實環境與現在有所差別。例如〈旁觀者〉這首詩,有很大的企圖反應台灣目前的社會現象。我認為所有寫作都是與社會或者與政治有某種關連。在現代的詩壇來講,我從電視上看到記者訪問年輕一代對政治事件的看法,他們認為政治是政治人物在玩的,我聽到之後覺得很心寒。其實生活在目前的社會環境,沒有辦法脫離政治,你還是在政治的掌握中。政治的環境,你沒辦法表示關心,沒有去表達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實際上沒有人幫你決定。如果說政治與社會或者個人沒有關係,是一種與社會與生活的脫節,是精神不在台灣。

昌憲兄的〈旁觀者〉這首詩,很明顯的是社會的介入及政治的介入,目前台灣的寫作環境是比較自由的,詩人藉詩來表現對社會的關心,作社會現象的描寫。政治介入的精神是否只有這樣,我感覺應藉詩提出一種批判精神,不管對政權也好,對政治人物也好,對人民也好,都可以拿出來批判。

不關心社會現狀,不關心政治,而自認為脫離政治是一種清高的觀念,這種人才需要接受批判。我感覺詩人應該要有批判的精神,批判是詩人寫詩的一種態度。我暫時說到這裡。

謝碧修:第一首〈蟬〉,因為我也寫過〈蟬〉,所以會一段一段仔細讀,他寫的〈蟬〉跟我的心境有什麼不一樣。他的〈蟬〉是站在第二人稱來描寫蟬的過程,如第一段「耐不住慌等的歲月」,蟬在地下成長的過程,等不及忍耐不住要出來,然後「裸╱ 浴╱ 酒一般的月色」,是很美。

全詩分成幾段,他一直寫蟬,直到第六段又回到作者本身,談到他在金門握著槍的心境,我感覺滿突兀的。在後記才可以看出來,他站哨的感覺,把這段不看,對蟬的感覺反而比較完整。但整體來看,每一段都寫等待的漫長,希望能快點退伍。這樣抬頭張望,思念很濃,這是一種心境的描述。

這首詩,對蟬特色的描寫,是在土中的漫長歲月,但出土後只過一個夏天,感覺很短暫很可惜,但能「飲盡眾山青╱ 歌盡生命繁華」,把生命的精華,在這一刻通通發揮出來。

另外幾首詩,都在描述社會的現實。剛才陳秋白講過的〈旁觀者〉,是發生在不久之前的紅衫軍抗議事件。有一部份是批判,有一部份是反思現在的孩子,沉迷電腦遊戲,政治是大人的事,與自己不相關,這種想法令人憂慮,這對整個國家的走向是影響滿大的。

〈未婚媽媽〉這首詩,可以看到很早期的加工區,年輕人的機車派對,這首很長的敘述詩,第三、四段是寫被拋棄的心情,要自己去面對醫院的狀況,有情節的鬆弛與緊湊度,到壓抑不住膨脹的恐懼,肚子大起來,如何面對社會的眼光,未離職就走掉了。在當時保守的社會風氣,是一種壓力,一種悲哀。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面對的狀況,承受的壓力與社會的接受度是不一樣的。

莊金國:這段時間,因個人身體不適,詩友們對我身體狀況的關心,非常感謝。

昌憲作品,第一首〈蟬〉,是年輕時期的作品,可以看出詩表現的形式,從方法論,是受到當時現代主義的影響,以致詩的語言,詩的用語曖昧不明,語言表現的準確性,未達到一個成熟度,例如:「我日日抬頭張望 ╱被森林遺忘的切切悲鳴的╱歌者」語言雜沓,不夠精簡,為何切割,莫名其妙的流行,當時很多人受到影響,直到最近有些詩人還未排除這些毒素,仍受到影響。

從日治到戰後,詩的教育不足,模仿的痕跡很多,莫名其妙的人云亦云,這樣的影子很多。這首詩寫於一九七五年,是二十多歲寫的作品,當時流行歐化語言的風潮;什麼是歐化語言,就是誤以為冷僻,表現的模糊不明,自認為是深奧。這是當時詩壇主其事者所帶動,本身超現實主義、象徵主義等的莫名其妙。至今,仍有很多年輕人在學。

包括最近我看《自由時報》副刊,登出的詩獎作品,我看了非常痛心。因為台北又回復到這些調調,有些副刊仍為詩人在編,這種情形如同之前秋白講的—精神不在台灣,不把台灣當作自己的家的心態,不腳踏台灣土地的心境;在台灣,尤其台北人的心境,充滿這種氣氛,去年才會產生紅衫軍,這是精神不在台灣的典型表現。

例如洛夫的《漂木》,活到七十多歲還在漂,要漂到何時?一個人棺材已進了大部份,在台灣漂泊,去加拿大也漂泊,來來去去永遠漂泊,令人感到悲哀,不願意回到中國,在台灣只求吸取養份,卻到加拿大做寓公,無法認同加拿大的寓居之地。

在三、四十年前發展出來的現代主義,到今天現代主義的遺毒還存在,而且他們這些所謂學院派,在台北取得詩的評審、散文的評審、小說的評審,以及每年主導文學獎,操控每年度台灣詩選、散文選、小說選、文學選集等,當然,目前有本土加入,但比例仍嫌不足,我只是藉〈蟬〉這首詩來借題發揮一下。因為三十年前昌憲寫這首詩有這樣的語言學習痕跡,但他這首詩是寫實的題材,運用到那種不知覺的學習,我當時也有這樣的詩作,只是每個人中毒的深淺而已。

多多少少受影響,在座除了坤崙兄,從他的詩集可以看出他未受影響,現代主義不是不能學,而是我們不明究裡,學得不像,是我們囫圇吞棗錯誤引用所造成的,本身沒搞清楚就胡亂介紹,莫名其妙的所謂詩論家,如李英豪、葉維廉他們興風作浪一場,弄到詩壇亂糟糟,其實現代主義有相當具象、寫實的基礎在,而且有脈絡可尋。這是我對〈蟬〉的形式表現語言有現代主義的影子,較不客氣提出來,這與後來昌憲兄為了擺脫現代主義遺毒,他寫現實又過度散文化,把詩的質素變薄,詩味變薄, 變成文勝於質,這在台灣也有其困難度,例如日治時期,跨越語言的一代,用日文寫詩,詩味十足,但直接用中文寫,就笨手笨腳,用語文的差異,像秀菊懂英、日、中文就不會有問題。

「笠詩社」的詹冰的詩〈綠血球〉有詩味、詩質,但開始以中文寫作,變成散文的分行;畢竟我不希望昌憲兄為了寫實,被文勝於質拉住鼻子。用散文表現詩,詩仍是詩,不是散文分行,昌憲兄的問題只有這個,散文與詩的界限要重新釐清楚,就能好好表現;希望昌憲兄排除文勝於質,讓詩的質愈來愈有味道,找一個對象,找一個目標,這是我所期盼的。

陳坤崙:我與昌憲認識很久了,他多才多藝,例如他的詩觀:「我的詩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詩,在現實而競爭的社會,在紅塵煙火裡,我的生活有時候是一首詩,有時候是一疊照片,有時候只有一大片空白,隨時間遺忘。也許,遺忘的也是詩吧!」

這是他自選的四首詩,可以看出他的成長,我們這一代寫詩,都會陷入六十年代語言的魔障,因為當時評論者不是論詩的思想,而是論詩的語言學,可以看到很多評論者,沒有去了解詩人寫詩的精神背景,尤其台大、政大許多作品,只講語言文字。這就是我們在那個時代,台灣的評論家,只有語言學,其餘就沒有了。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政治是獨裁政治,他寫詩是去隱遁起來,因為他痛苦,他不喜歡與當時的政治人物合流,所以後人稱他為隱逸詩人;但我們看他寫的詩,他精神上也是很反抗的,他隱居起來,寫詩是在對抗統治者,從他的詩讀到他的思想,而不只是他的語言多優美,境界多高,但後人評論都如是說;但在他背後思想的哀傷,對當權者的抗議,就沒有人提起。

〈蟬〉是他早期的詩,我較欣賞最末段「握著槍╱站在崗哨上╱我從準星尖進入╱生死兩極╱心╱欲語 無言╱欲泣 無淚」,從他的後記提到,在金門當兵是非常緊張,生命隨時都會向蟬一樣消失掉,所以他是藉〈蟬〉來書寫生命,以前面五段來描寫蟬的一生,把重點放在這一段,他的生命也會像蟬一樣結束。我也寫〈蟬〉,在文學作品裡,有很多人描寫蟬在地下像修道者,之後,唱出悲悽哀傷的歌,就死了,所以很多人把蟬當主題。

〈旁觀者〉是最近完成的一首寫實的詩,在台北旁觀紅衫軍的感受,從生活中把感受寫出來,有時候寫社會現實的詩會陷入寫實的困境。

〈未婚媽媽〉是六十年代加工區的實況,昌憲也是那時期來高雄謀職 ,在高雄結婚的,在那個時代,那種丟鑰匙的遊戲,很多人都有經驗過,要集體出遊,抽機車鑰匙,抽到誰就要給誰載。未婚媽媽是比較悲哀,抽到不負責任的男生,就要承受這種苦難,其實以前就有很多人承受。加工區的女工,大部分從鄉下來,很多人是要賺錢回去幫忙家庭,也有運氣好的,抽到有擔當的男人,從戀愛而結婚。而文學作品不一定選擇美好的,人生總有殘缺,昌憲寫〈未婚媽媽〉同他的詩觀一樣,這首詩也是早期作品。

〈在都市與農村之間〉表現社會變遷,都市一直侵入農村,這是寫環境問題,也是綠色環保問題。所以昌憲大家很喜歡研究他,因為他寫下很多代表那個時代的問題,當時他寫出女工的心聲,很多人說他是「工人詩人」,所以他同楊清矗被歸類「工人小說家」一樣,他被歸為「工人詩人」,寫出時代的重點。現代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研究他,我時常接到電話,問是否可以買到他的詩集,在他寫詩的漫長歷程,有時候他抓到一個重點,而這個重點沒有人寫,例如他後來寫非常多關於生態環境的詩,在創作歷程,他會表現出他的特色出來。

以我來講,我把六十年代詩選拆開來讀,就看不懂意思,質疑這些作品,這些詩為什麼被選入詩選,這些是不是詩?評論者卻評這些詩有多偉大!我當時就直覺這不是詩,我就跳回古典文學,拆開來卻看的懂,當時我就非常清楚,就因為我有做功課。有一次評選者講給我笑,要參加文學獎就要寫讓人看不懂的詩,才有機會得獎,因為看不懂,評選者會一看再看。

昌憲至始至終寫實,所以他的文字運用很淺白,社會面向他也都抓到了。雖然剛才莊金國有指出他的缺點,因為寫實路線,很容易落入散文與詩之間的淺白問題,也可以讓他提高警覺。他還繼續在寫,期待他繼續寫這個時代,也期待他可以改善,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賴 欣:謝謝蔡秀菊安排這個機會,讓我和太太有機會搭高鐵來參加李昌憲的作品合評,昌憲的詩從以前至今,重點在於貼近生活,剛才坤崙兄、金國兄也都講過很多人受到創世紀的超現實影響,連我也受影響,試了也寫不好,寫了也看不懂,而往回看覺得《笠》詩刊的寫法比較可行,比較接近社會現實。

四首詩來講,早期的〈蟬〉,〈未婚媽媽〉有創世紀的那種痕跡,也看不出寫實的詩味,他有更好的作品,為何選這四首詩,我猜他要我們指出這四首詩的缺點,四首詩表現手法不同,但還是寫他生活的,如果寫與生活無關,譬如說,長江沒去過,而寫長江,這種想像的詩就沒意思。第一首〈蟬〉,是少年時期寫的,老實講看不出來,但最末段還是在寫他的生活,是藉蟬來影射當時他在金門當兵對生活的感受。第一段寫蟬本身,第二段以我來看蟬,第三段開始以蟬來聯想 ,「我只來一季夏╱飲盡眾山青╱歌盡生命繁華」開始與自身生命的聯想,第四段用蟬來聯想對生命的看法,第五段透過蟬的聯想產生對生命的領悟,第六段借用蟬來影射對生命的看法。如果不看後記,實在看不出來,一個年少者對生命有這樣領悟的深度,面對生死,又回到現實。剛剛坤崙兄講的,表現他對生命的看法,我有同感。

〈旁觀者〉是非常寫實,寫實並無不可,寫生活面臨各種經歷的現況,最末段可以把前面的寫實,把詩味爆發出來,而此詩末段並無爆發力,整個詩味因而削減,不夠強。〈旁觀者〉只感覺寫實而無詩味,詩最重要的是末段,如果能更有爆發力,則更有可觀,詩才能讓讀者感動,端看功力。

〈未婚媽媽〉前面整個是敘述故事,第六段是對人生的恐懼失望,所產生的茫然,最末段如果可以表現得更有詩味,則更有爆發力。

第四首〈在都市與農村之間〉是詩味較好的一首,也是在我們生活中的實際現象,不是想像的脫離生活的詩,也是接近生活,主要寫經濟發展與環保問題,開始是都市向農村擴張勢力,全世界都免不了,造成環境破壞,全世界都一樣,也是令人痛心的事。第三段寫人類破壞造成自然的反撲,人類反而受到災難,想要逃避,但實際上已到無可挽救的無奈。作者寫這首詩的目的,是要喚起人類覺醒,高度發展是不是正確的,應該檢討與反省,這裡要表現的非常清楚,我覺得這首詩表現得較好。

張德本:錄音存證有沒有後遺症,會不會又被警總抓去打屁股。昌憲的詩,題材都有跟生活結合在一起,我在這裡表達個人對詩的看法,其實我們受中文教育也中了很多中文教育的毒,比如說現在的台北詩壇,所謂現在的新古典,包括楊牧、張錯、周夢蝶以及他們的徒子徒孫,都有這樣的毛病,現代白話又夾雜文言,讀起來很澀的成語、經典語句, 這種東西放在詩的裡面,影響詩的波動,而這種詩卻控制在《聯合報》、《中國時報》…等的台北詩壇,以這樣古典的現代包裝控制詩壇。

另一種像夏宇,把文字拆的很細很碎,把邏輯性完全破壞掉,而自認為新,其實也不新,法國詩壇二、三十年代的立體派,如阿波里奈已經實驗過了,把報紙撕碎放在口袋,隨機拿來組合,有時候死老鼠會抓到貓,有時候力量會出來,這種東西只能用一次,但是他把文本放在電腦裡的翻譯軟體,翻譯出來的文本沒有完整的意思,只有一些零散的單字有意思,而認為這種關係所表現出來的是詩,這種手法新嗎?不新!認真講,是要學其顛覆性的精神才對。

回過來講昌憲的詩跟這些問題剛好相反,他不太使用意象,幾乎都是白描。白描也沒關係,能深入淺出力量也會很大。詩的用字要精準,可以三個字就不要五個字。我認為後面的附註都是多餘,如果一首詩夠完整,讀者絕對能瞭解作品內容。

昌憲也常用到新古典的語法,如第一首的〈蟬〉到現在如「飲盡眾山青╱歌盡生命繁華」、「欲語 無言╱欲泣 無淚」這種語言都是文言,好像一塊抹布用了很久,沒有新意。第二首〈旁觀者〉寫常識性的東西,大家都瞭解,沒有深入內部。一首詩要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形上思維。第三首〈未婚媽媽〉「戲看道德與良知衝擊」拿掉,用四行比五行更好。昌憲寫詩的資歷很深,若在這方面能加強,會更完美。

莊金國:如果〈蟬〉這首詩的後記不放進去,讀者會不知道要表現什麼,從第一節到第五節,伏筆轉來第六節結束,沒有脈絡可尋,而要透過後記, 以這首詩來講,後記比詩更好,透過詩的語言反而淡化了詩味。我們回到一九七五年的時空背景,超過三十年前,他剛二十多歲,在金門服兵役,難免受到影響,在那個時代沒受影響的少之又少,像坤崙、?明沒受到影響,包括我個人也中毒,幸虧我跳開的早,如果你去看創世紀,透過高雄的大業書店出版的一系列詩選,給一個剛學寫詩的人認為那是台灣最權威的詩,直到《文壇》委託鍾肇政先生選台灣作家作品選集,包括散文、評論、詩選,那本詩選大部分為本土詩人,也一樣受到現代詩的影響極大,在那個時代能夠避開毒素影響,真是少之又少。

我自己也有一段時間在報社服務,看一些有關高雄的社會新聞,也寫過關於落翅仔、流鶯等寫實的詩。以〈未婚媽媽〉這首敘述詩,如果能好好運用戲劇性張力,刪掉畫蛇添足的部份,好好運用詩的戲劇性,這也是台灣每個詩人,要面對寫長詩表現的功力。台灣詩人寫長詩寫得好的只有百分之一,長詩寫不好不代表短詩寫不好;看台灣一些詩獎,規定行數,例如中國時報徵詩規定要超過一百行或兩百行,一首詩作品五十行就很多了,何必兩百行,好的詩百行不嫌長,壞的詩十行就嫌長。

昌憲的這種體驗是很好的題材,可以再寫或再改寫,因為描述加工區,還有很多題材沒寫,現在離開加工區,跳出來看加工區會更清楚;因為那時候難免會為工人抗爭,為了現實生活,而有些顧慮,如今退休,時空背景轉換,目前台灣面臨產業外移的問題,下一代會逐漸找不到工作,面對低工資問題;最重要的是中年人有力量而無處出,年齡再降低則造成空洞化,大家都失業,都沒有舞台。以文學來講,當時文學園地多,現在文學園地少很多,如果不會網路,就更無地方發表;台灣未來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多,但回想年輕時,也有很多恐懼,三、四個人開講就怕被監聽,怕有抓耙子會去密報;現在不一樣的恐懼,是紅潮不知什麼時候會越過台灣海峽,這種問題又是一種恐懼的未來。

李昌憲:我當時在退休之前 要出版《仰觀星空》及《從青春到白髮》的詩集時,總是覺得有些詩寫得不好,把編樣拿給魁賢兄過目,同時請教魁賢兄,他告訴我,詩就像自己的小孩,不管美或醜,都不用再去調整,至於好與壞,那是評論家的事。所以我希望這四首不同時期的詩,雖然都有表現不理想的地方,但我把它列入合評作品,主要是聽聽大家的評論。像〈蟬〉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當時的語言有很多問題,最近發表的〈旁觀者〉也有衝突所在,被派到大陸的那段時間,寫這首詩當時題為〈預言〉,返台後到台北工作,遇到紅衫軍抗爭,坐在計程車上動彈不得,我也不敢發牢騷,因為我不知道司機是紅是綠,當晚回到住處,有很多感慨,把〈預言〉這首詩內容作修改,詩題改為〈旁觀者〉,覺得像少了什麼,就放了一段時間,最近才發表。

剛剛大家講的我都同意,因為自知語言確有問題,不同時期的四首詩都有衝突點,例如〈在都市與農村之間〉是寫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衝突,最近看到新聞說印度尚欠一千萬間房屋,我們台灣也蓋了許多空屋,蓋這麼多房屋必定要浪費許多資源,歐洲在為地球節能減碳,而在地球某些地方,也在大量耗能,北極冰原融化,北極熊消失,大部分的人認為與他無關!我常想:自私的人類,何時也會像北極熊一樣消失絕種?我提出這四首詩,請大家繼續批評,讓我知道也更清楚今後要怎麼寫下去。

陳坤崙:我們合評討論是很殘酷的,曾經有一個詩人被合評後,專程搭火車來找我,拜託我不要把某些的評論放進去。今天,我們對李昌憲的詩,是用顯微鏡來看他的作品。其實,台北詩壇中了中國的毒,以世界詩壇來講,中國文學中的古典詩並沒有毒,我們的現代詩人或評論者自己拿毒來吃,我舉一個例子,李商隱寫〈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現在看仍是很寫實,很現代的詩。所以是台灣詩人自己去吃毒,而且吃的很高興,將吃毒合理化。

剛剛金國兄講詩的戲劇性,我最近看到英國詩選的一首敘事詩,寫他兒子交到一個好朋友,要媽媽準備午餐,他要和好朋友共進午餐,他拿午餐向森林跑去,媽媽跟在他兒子後面,看到他兒子的好朋友竟是一條蛇,媽媽很緊張,看到他兒子跟蛇對話,他媽媽很緊張告訴他,不可動牠,但是他兒子拿飯盒打蛇的頭,還跟蛇講話,整個緊張情節,心理狀態都在這首詩表現出來。

陳秋白:〈蟬〉的第六段生死兩極張力很大,若不看後記,不知道要表現什麼, 從第一段到第五段的抒情敘事,是很好的一首抒情詩,在三十年以前的這首詩,是會讓人拍手的詩,但三十年後拿來讓我們合評,掌聲減少一半,還會被批判;像剛才金國兄有講述,德本兄也提及的,如果不看後記,這首詩第六節與前五節看似不相關連,又不知道要表現什麼,安排這四首詩,年代差這麼遠,到底有什麼企圖?昌憲兄寫詩也三十年以上,如果今天以詩合評,希望可以讓他在詩的表現及層次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蔡秀菊:〈蟬〉後記交代太清楚了,要如何拿捏過與不及,都是每個詩人要認真的課題。但大家都很肯定他的題材,對台灣社會變遷有很好的紀錄。要如何表現詩的張力,是每個詩人的功課,詩人把詩拿出來讓大家批判,需要很大的勇氣。這一次合評讓《台灣現代詩》的作品合評,從台中出發,到台北,然後到高雄作個完美的結束。

陌上塵:我和昌憲相識超過三十年,就不再客套了。我們都是同時期寫工人的作品,包括詩與散文,不同的是他寫加工區,他是管理階層,而我是在現場流汗的工人,我有一個意見,昌憲的構想很好,但許多心靈的感受較少,他的詩如果硬要找出缺點,就是虛字太多,如能拿掉,意象會更強,張力會更大,更能震撼心靈,詩的力量會更強大。剛剛陳社長有提出〈旁觀者〉,針對這首詩,我認為很可惜的就是只站在社會觀察角度來看,如能在社會觀察同時加入社會批判,不只從批判角度而且用現實情狀來講出人民的聲音,我想這首詩的震撼力會更大。

李昌憲:感謝大家給我的意見,我拿這四首長詩,並不是要聽掌聲,如果要聽掌聲,就拿其他的詩,這沒什麼意義。我們社會的衝突越來越大,最近整個社會擾攘不安,並不是短詩可以表達。我寫〈蟬〉是在金門,老總統過世,金門進入戰備,每個人在輔導長主持下,全都把遺書寫好了,有點要被當砲灰的死亡陰影,記得當時連上可以退伍的同梯次的高雄及台南兵,需要延半年才能退役,那些兵全部抱在那裡哭。而我們這梯次的大專兵剛到金門半年,面對此種情況,不知未來是生是死,白天構築工事,晚上行軍,我把寫蟬的抒情到最後第六段寫人生死的短暫,就如同蟬一樣,是有些突兀,才加後記。關於語言,那時候大部分的詩都是這樣,包括我學生時代寫的。

各位詩友對〈蟬〉提出的意見,可以讓我思考;寫〈未婚媽媽〉期間,也寫了其他敘述詩,這首詩在當時也被選入《七十年代作家創作選—春華與秋實》,列入華岡新文藝教材。至於表現上的問題,剛才有人提出來,我可以理解,至於〈在都市與農村之間〉是一種生存的衝突,例如最近很多媒體報導地球暖化的問題,我也一直想,經濟是否要這樣一直發展下去,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物質供過於求,有錢人生活奢侈,貧窮的人三餐無以為繼,窮到活活餓死。社會資源無法合理分配,生存衝突卻向人類撲來。今後我如何寫出這個世界的衝突,是我必須努力的,因為以前我們是在台灣大家競爭, 現在到大陸當幹部,未來年輕人需與大陸龐大人口競爭,面對未來,將是全球競爭。這種衝突如何處理,是很大的課題。謝謝今天這麼多詩友給我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
詩壇五絕李昌憲-莫渝

原登載於《台灣現代詩》第17期

詩壇五絕李昌憲 莫 渝

 所有平面的描繪,包括文字、畫筆或影照,都只顯露主角的某一面向。「冰山理論」的寫作方式,不限海明威、鄭清文等名家。任何人都有他╱她仰光與背光的容顏。新世紀之前,我認知的李昌憲,是從南方出發的詩人,1970年代,同為青年詩社的成員,我入「後浪詩社」,他先是「綠地詩社」,我們同登《綠地詩刊》第11期(1978年6月25日)的「當代青年詩人大展專號」;稍晚,他轉入「陽光小集」。1980年代初,兩人先後參加「笠」詩社。1982年,昌憲以詩集《加工區詩抄》獲第二屆笠詩獎的創作獎,我於1984年,得第三屆的「詩翻譯獎」。撰寫《笠下的一群》時,避開工廠詩的印象,挑選1986年作品〈生態攝影家〉乙詩,初步曉得昌憲跨入攝影隊伍,至於屬玩票抑專業,並未進一步請教。關於其詩風,留下這樣的短評:「對勞工權益和生態環境有深刻的體認,用詩文學提出嚴厲卻無奈的批判。」

 最近幾年,晤面與聯繫較多,逐漸認識「詩之餘」的昌憲。05年,隨同台灣筆會成員組成台灣詩人訪問團,前往蒙古首都烏蘭巴托(Ulaanbaatar)參加「2005台蒙詩歌節」,認識了昌憲的攝影,他一路扛背十公斤重的攝影器材,回來後,將一千多張照片剪輯製成兩張光碟片送給同伴;06年,一次長談,驚豔昌憲的篆刻,間接催化「台灣詩人群像」詩叢的共成策劃。

 近讀昌憲在《笠》詩刊265期「詩人的迷戀」專輯文章中,他說退休之後,依舊迷戀的「舊愛新歡」,包括五個:買書、寫作、品茗養壺、篆刻、攝影。

 古人喜將「詩書琴劍」賜予文學家;文人則好以「書劍飄零」或「琴詩荒廢」調侃、自謙。今人鄭曼青(1902~1975)先生精於畫、詩、書、醫、拳,被稱譽「五絕老人」。李昌憲從笠詩人出發,衍生藝術的多妻,享齊人之福。五個舊愛新歡皆是他的難遣迷戀,堪稱台灣新詩界的「五絕詩人」。

莫渝 / 背影

父親,凝視
您下樓的背影
我驚覺年輪滾壓的巨痛

年屆一甲子的您
勞碌半生後
僅靠微薄退休金
在小鎮郊外過平淡日子

偶爾上來北部
爬一趟四樓樓梯
夠您氣喘的
而公寓小屋
感覺不出泥土的踏實
更讓您堅持返回南方小鎮

那天
陪您下樓
看你孤單走遠
夕陽拉長您的背影
我好恨好恨
它怎不狠狠刺盲我的眼睛?

十分客家

「十分客家」林姿君-匍背--紀念阿婆
曾經在超級偶像獲得好評的客家歌手林姿君,雖然雙眼看不到這個多彩的世界,但她用一顆 溫柔的心去感受人世間的喜怒哀樂,並將之幻化成一首首動人歌曲。難得的客家新女聲,邀 請您一同來欣賞。
聽聽林姿君的創作故事,聽一下她的歌曲「唱一條歌」;為了紀念她的阿婆,所創作的歌曲 ,背後有相當感人的故事,這首歌曲「匍背」也獲得母語創作比賽首獎的肯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CA7iaBUD28

------------

夏宇●甜蜜的復仇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
醃起來
風乾

老的時後
下酒

--------------------
只有咒語可以解除咒語
只有秘密可以交換秘密
只有謎可以到達另一個謎

--夏宇
------------------
開了
迅即凋落
在鼻子上
比曇花 短
比愛情 長

--夏宇

台語文欣賞與應用研習班

<深耕台語精華> 台語文欣賞與應用研習班 七月開課
文化的根本在語言,為了保留台語文的使用,本研習班以羅馬拼音為基礎,為有心研讀台語作品和以台語書寫的人士開設系列性課程,凡想閱讀台語文,藉閱讀了解台灣文化與精神的民眾,皆歡迎參加。並設台灣戲曲課程,歡迎對了解台灣音樂和戲曲有興趣的民眾參加。所有課程全程免費。

開課班別

一.初級班

授課老師-李勤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

上課內容-羅馬拼音,台語詩與散文閱讀欣賞。

教學目標-熟羅馬拼音,了解台語語音佮文字,了解台語文學佮文化,培養台語詩文的閱讀能力。

適合對象-羅馬拼音的初學者,對台語文的閱讀與應用有興趣者。

二.進階班

授課老師-陳明仁(台語作家、《台文BONG報》社長)

上課內容-加強認識羅馬拼音,台語文閱讀與寫作指導。

教學目標-提高學習台語的趣味佮了解台語的美麗,培養台語的創作和傳承人才。

適合對象-已具羅馬拼音基礎,想對台語文閱讀深入研究,及學習台語文書寫者。

已上過初級班者。

三.認識台灣戲曲班

授課老師-邱婷(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講師、資深戲曲製作人)

上課內容-由多名戲曲專家帶領,認識台灣北管音樂和歌仔戲等傳統戲曲的編劇與表演藝術。

教學目標-創作與表演者親自授課,讓學員可實際體驗創作,並發表成果。

適合對象-凡對台灣音樂和戲曲有興趣者。

開課時程:

初級班:7月24日起至9月25日,每週五晚上6:30-9:30。

進階班:7月22日起至9月23日,每週三晚上6:30-9:30。

戲曲班:7月23日起至9月24日,每週四晚上7:00-9:00。

各班全程10堂課,全出席者頒給結業證書及紀念品。

上課地點:

台北縣三重巿重新路3段10號6樓,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藝文教室(過台北橋即到,多線公車可達,227,11,62,111,659,221,232正,232副,662,264,292,616)

報名相關事項:

即日起,至7月3日止,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注意事項:

初階班和進階班每人限報一班,請選擇適合自己的班別。

報名專線:

Tel:02-29772067,Fax:02-29772097。

主辦: 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 www.lrsf.org.tw

星期五, 6月 26, 2009

松煙賦



錦連 / 貓

http://taiwanliterature.ning.com
/profiles/blogs/mao-jing-jing-tang-zhe

寒冷的冬陽庭院裡
貓呀 孤獨的貓呀
木然獨自蹲著
你經常肯定著命運

做為一個人我也是孤獨的
一直懷念燦爛的太陽
我卻一直走著夕暮的路過來

華美的亮麗中‥‥‥‥
我多半都受到背叛
我盼望能抓住躺在孤獨根底的
樸素的愛的偶像

貓呀
我愛你本身的孤獨
愛你本身默然的瞑想
做為一個人
我也願是個命運的肯定者


Cat

The sunny courtyard in cold winter,
oh, cat, the lonely cat
vacantly crouches alone,
you always affirm to the destiny.

To be a person, I am alone as well
and always miss the brilliant sun,
still I go on at sunset all alone.

In the brilliant bright……
I get betrayed most of the time,
I long for plain and loving idol
lying all by its lonesome.

Oh, cat,
I love your innate loneliness,
love your innate mediation,
to be a person,
I wish to be a believer in the destiny.

〈tr. by Jeff, Tân Chhiu Pek〉

Bridging the Knowledge Gap



Bridging the Knowledge Gap : Director: S. Jayaraj | Genre: Documentary | Produced In: 2005

Synopsis: 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the small and marginal farmers of the country wh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economic prosperit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elf-reliance of the country. They are the core producers of food, working for longer hours in the field and thereby, largely contributing to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of the country. Despite all thei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unparalleled role in agriculture, women farmers are far away from the mainstream of development. This documentary film, "Bridging the Knowledge Gap" sheds light on the major endeavors undertaken by Gorakhpur Environmental Action Group by establishing an Alternate Extension System to help the small and marginal women farmers of the society.

----------
http://blog.xuite.net/irishomail/song/13627400#12245864
讓我與你相遇
作詞:席幕容 作曲:蘇來

假如我來世上一遭只為與你相聚一次
只為了億萬年的那一剎那
一剎那裡所有的甜蜜與悲淒
那麼就讓一切該發生的都在瞬間出現
讓我俯首感謝所有星球的相助
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詩
然後再緩緩地老去
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
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
http://blog.xuite.net/irishomail/song/13627400#12245864

客家語文學術研討會

寄件者
hsuhao@seed.net.tw | 加入通訊錄
主旨
Fwd:保衛客家鄉--縣市升格的配套--增設「客家文化與政治發展區」


縣市升格的配套---增設「客家文化與政治發展區」

請上網

http://tw.myblog.yahoo.com/hakkateacher/article?mid=2181&sc=1#2186

http://land.ihakka.net/groups/group06.aspx?newsID=55972&stationID=750

第一屆台灣客家語文學術研討會--98年6月28日

http://tw.myblog.yahoo.com/hakkateacher/article?mid=2173&prev=2174&next=2172

樹林市客家藝文館歌謠班成果發表會--98年6月28日星期天+演講題目-客家語言的藝術.(含諺語.師傅話)


說服兒童參加客語認證的經驗

有一位優秀的女性客語老師上課時告訴小朋友說:「今年客語認證開始報名了,完全免費喔,有沒有人要報名?」此時只有一到二位小朋友回答要報名。

客語老師補充說:「不但報名免費,還送你一套客語書,一套CD,還可以玩一下台大的錄音設備。不是台大的學生,是沒有機會玩的喔!你還沒進台大,就玩過台大錄音設備,有夠酷吧!要報名的舉手。」此時全班約有三分之一小朋友舉手。

客語老師接著說:「考試地點在台大,考完之後,老師帶你們去自來水園區玩。放榜後,考上的人,老師請校長在明年畢業典禮時,公開頒獎。還有沒有人要報名」?話一說完,全班四分之三的小朋友都舉手表示願意報名。

這位客語老師下課後,馬上打電話給家長,告知家長:「現在是證照的社會,證照越多,競爭力越強,何況現在不用報名費,就有機會拿到國家發給的專業證照有何不好?暑假二個月,免費多學到一種語言也不錯」。這段話說服許多家長願意讓小孩去參加客語認證。

由以上經驗可證明:「報名免費+引起兒童興趣+尋求家長支持+公開頒獎激發榮譽」是擴大客語認證參加人數的好方法。

客家民間組織不妨思考,能否集資募款,舉辦「全球客語老師輔導兒童通過客語認證比賽」,凡是帶隊參加客語認證人數累積達一定人數者且輔導通過客語認證人數累積達一定人數者,都給予合理獎勵。

德亮blog

花東縱谷的雲
http://blog.yam.com/teliang


更多精彩作品→
http://blog.yam.com/teliang


---------------

黃大城-漁唱
http://blog.xuite.net/irishomail/song/13626214

漁唱
作詞:靳鐵章 作曲:靳鐵章

茫茫滄海中 有我一扁舟
碧海藍天為伴
啊 我隨輕舟航 航向海天會
海鷗輕風為伍
我將網兒拋灑 像我飛揚的心
我將兒女情絲 忘懷於碧海藍天
滾滾江水東流 洗去塵勞憂傷
喜見魚蝦滿船 溫暖在我的心房
啊 晚霞紅魚帆 快樂歌聲揚
自由自在徜徉

邱一帆的部落格

清境農場ke羊仔
邱一帆的部落格

http://taiwanliterature.ning.com/profile/qiuyifan

下晝个日頭
轉到兼西片个山頂高
月光行上東片个山腰
兩頭,對望蒼天
中央山脈龍峎个白雪
還來毋掣囥起來
一群安哥拉羊像走醒樣
在燥黃黃个山壁草原
東一群,西一群
逐著遊覽人客个屎物尾
無離開半步腳
圍成一圈一圈
仰頭个,仰頭緊看
一抓一抓,世間个山珍
低頭个,低頭緊食
一粒兩粒,人間个美味
全全,無注意
唇頭地泥頂高,澀澀个老梗
正飆个芽黃
甘願
分人制化
還係
制化人類?

------------

陳寧貴的評論

甘願
分人制化
還係
制化人類?

--恁樣問
羊仔毋得清境囉

陳金順 的部落格

http://taiwanliterature.ning.com/profiles/blog/list?user=2y6v1rrrvct5p

【台語詩】身分證

陳金順 的部落格
http://taiwanliterature.ning.com/profiles/blogs/tai-yu-shi-shen-fen-zheng

厝前水田養飼規家口仔
瘦閣薄板的腹肚
宅仔後竹篰徛 成一排
天然涼爽的蔭影
竹篰後果子樹生湠 一座
伯勞、青笛仔 、白頭鴶仔
三部合唱的歡樂園

雄雄一港東洋風位扶桑之島
吹來十九世紀尾未曾開化的
Formosa,咱碇硞硞 的頭殼額
予人貼一塊莫名其妙的吊膏
紅膏赤舌 的日光照佇刺刀頂
銃籽無生目睭,亞細亞的孤兒
竹篙鬥菜刀血戰五月日,換來
一張紙頭無姓紙尾無名的
皇民身分證

阿爹的年尾仔 袂赴交接
阿公的漢學仔猶咧世傳世
之乎者也佮あいうえお
佇歷史舞台仝時共存
咱可比一欉無話無句的無花果
無人沃水嘛欲堅心活成
滿身意志的台灣連翹

毋願乖乖徛踮烏枋頭前
為統治者抹粉點胭脂
打扮假冒偽善的繁華
半暝立誓出鄉關
航向毋捌踏跤到的父祖之國
啥知祖國用款待對敵 的禮數
賞賜一首唱袂煞的望春風

帝國綴 玉音放送飄洋過海
倒轉扶桑之島賞櫻花
祖國用草鞋、銅鼎、破雨傘
君臨熱情的基隆港
順續賜咱一張非常國民的
國民身分證

咱的身分證,無論皇民抑國民
究真 毋是咱的天年
阮只有恬恬食三碗公
屈馬步一步一跤印
三時有陣,為台灣文藝化緣
用小說寫實三千年一擺海漲
一再被放捨的孤帆歷史

後記:詩寫堅心的文學家吳濁流(1900-1976)。

──2008.6.30寫佇赤崁米街
 2009.5.31《掌門詩學》季刊第55期

----------------
施俊州的評論 無詩thang tah、摘華語句tú-siàu,
做伙回應勤岸老師kap金順--a:

主後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九日十六時六分
你終於用千輝打火機點了一盞燈在午晝
燈光煜煜照明台北一方風雨以時的黑暗
你以肉體燔祭承擔幾乎不能的焦灼難堪
公園路介壽路口廣場象徵的支配性尺度
彷徉無所倚廣大無所極歸來兮恐自遺賊

然而州官放火你的渴求
終一時不能稍解,魂兮歸來
南方不可以止些……

――王卦怠,〈〈招魂〉章句選註:詹益樺自焚10週年〉

-------------
張德本的評論
二十年骨頭好拍鼓
骨會當拍鼓,硬氣閣佇咧!真正好句!

星期四, 6月 25, 2009

Green Unplugged



Opening Film: Green Unplugged : Director: Culture Unplugged Studios | Genre: Musical | Produced In: 2009

Synopsis: Music Courtesy: A R Rehman (Mausam and Escape 'Slumdog Millionaire') the meaning of Green transformed through time, traditions & trends. How do you see it today? Fundamentally, does the Green mean, consciousness growing, in harmony, in atomic - cosmic world? Spiritually, does the Green mean organic, dynamic, expansive spirit enveloping you, me, them & us, in dark, deep & bright - loving, blissful experience? Materially, does the Green mean translucent lean layer, live in human mind, heart & gut separating & sifting, our greed & need? Some of us seeking to unearth & unravel Green again on seeing nature in ruffle, times in shuffle. Green placards in hand, they shout, show and won't let us shrug about present picture of mother nature. how do you see? Is nature transforming or dying? In chorus with mother nature, do you also cry for change, for new world, new future, new you, me & us? Will you drink the Green potion to dream and claim spiritual materialism anew? Will you sing n say : I choose, customizable religion, transparent relationships, world citizenship. I buy, conscious consumption, cultural selection, creative communication. I want, spiritual society, compassionate community, harmonized humanity. tell me brother, my sister, my friend how far are we from the world in our dream? is it time for Green, Unplugged...?

---------

詩想起

年輕的夢

是五顏六色的微風

撩撥萬種輕狂



中年的夢

是胡思亂想的龍捲風

捲起千江月



老年的夢

是薄涼秋風

似有若無逗弄著

心海中的浩瀚漣漪

十分客家

「十分客家」好客樂隊-七朝歌
2006 年獲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好客樂隊在音樂的呈現,一直在傳統與現代中相互刺激;在創作中不斷探索、不斷演變,發 展出獨特的音樂形態。
創作曲「七朝歌」

---------------

Culture Unplugged Video讓人深思



-------------
Chicken a la Carte > Synopsis:
This film is about the hunger and poverty brought about by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10,000 people dying everyday due to hunger and malnutrition. This short film shows a forgotten portion of the society. The people who live on the refuse of men to survive. What is inspiring is the hope and spirituality that never left this people.

星期三, 6月 24, 2009

詩訊

李魁賢《安魂曲》自序

http://kslee-poet.blogspot.com/

2001 年僥倖榮獲行政院文化獎,文建會為我出版《李魁賢詩集》一套六冊, 包含已出未出的詩集共 14 種,合計 773 首詩,是我在二十世紀所寫詩的總集,第 14 集《千禧年詩集》的第二輯《五月》則跨越到 2001 年。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寫詩的心情,因歲月的漱石枕流,更是隨興所至,隨心所之,既不計較,也不強求,喜不自詡,悲不自艾,定性靜觀,通体透明,詩自在心,逐波流轉,順手偶得,自然成形,或任其飄然而過,詩緣不留,亦不覺有憾。

或許因此更能得心應手,無論題材、形式、技巧、結構、表現手法等等,隨手摘取,隨機應變,不求一貫,不定一尊,不守任何舊慣,感到心物一体,揮灑自如,寫詩誠為痛快淋璃之事,世間至樂,莫此為甚。

一向堅持情為詩本,詩是人間有情有義的成品,技巧雖是末節,卻能彰顯詩情魅力,然而如無情無義,徒露巧飾雕琢,若形式與本質求得諧合,自是詩趣橫生。世間可入詩題材俯拾皆是,素材不同,料理手法自應有別,端無一成不變之理。詩到,心要到,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可化三千,設僅取一瓢,豈非暴殄天物。

是以,詩道即心道,道則必有規,規不必以矩,不持規劃之,內化為尙,詩道自適,心道自然,或抒情、或批判、或記遊、或冥想,海闊天空,心曠神怡,既是明鏡台,自能攝取萬物,加以包容。

二二八成為台灣人悲情的意符,變成台灣社會的集体無意識,我曾著文呼籲以藝術手段走向後二二八時代。近年來,社會已打破禁忌,趨向開放,成效顯著,詩人戮力醒目。

拙作〈二二八安魂曲〉華語版第一章曾由游昌發譜成輕歌劇,於 2002 年 6 月15 日在台灣文資中心首演,全詩 2003 年 2 月 28 日發表於自由時報,前一晚由台灣北社安排在二二八紀念公園紀念晚會朗誦,台語版 2006 年 2 月 28 日發表於台灣日報,全詩六章 228 行由柯芳隆譜成交響樂與合唱曲,2008 年 4 月 7 日在國家音樂廳首演,並製作磁碟片發行國內外。

本詩集以《安魂曲》為名,固不止以慰二二八政治事件受難者之靈為限,亦在砥勵自己充分發揮人的本質,但求盡其在我,安心無愧。詩雖不免有時遭雕蟲小技之譏,但詩之為詩,做為精神安慰劑,確也有不可取代之妙方,安魂為曲,其然乎!

《安魂曲》53 首,率皆於 2002 — 2006 年間所執筆,其後仍然有新作,付梓有待,我心不死,詩當與我常相左右,透過詩可以和讀者心靈溝通,幸何如之也。

Tiong-siong Oo (胡長松)'s blog

●Under the lighthouse
Tiong-siong Oo (胡長松)'s blog

http://taiwanliteratures.ning.com/profiles/blogs/under-the-lighthouse

For someone unacquainted with the peculiar scene of sea fishermen mingling with merchants and sightseers, a visit to Gi-din could be an eye-opening experience. This was a waterfront corner of K. City, pulsating with the grandeur and beauty of the Taiwan Strait. Within the harbor, fishing vessels undulated rhythmically with the waves, and the fishermen's raucous howlings traveled through the salty and fish-odored air, all emitting a robust healthiness in the island's bright southern sun.
Like other fishing ports, Gi-din had recently become a hub of activity, with a sturdy vitality to show. As the sun glided gradually toward the distant horizon of the sea, spreading a layer of warm sheen over new and old buildings alike, visitors would arrive in throngs from K. City and other towns farther afield. They were either chic urbanites who liked to enjoy the setting sun while taking a stroll on the beach near the harbor, or gourmets out for a palate-pleasing feast.

more→
http://taiwanliteratures.ning.com/profiles/blogs/under-the-lighthouse


Contemporary Taiwanese Literatures
http://taiwanliteratures.ning.com

星期二, 6月 23, 2009

十分客家

「十分客家」好客樂隊-風
2006 年獲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好客樂隊在音樂的呈現,一直在傳統與現代中相互刺激;在創作中不斷探索、不斷演變,發 展出獨特的音樂形態。
創作曲「風」

十分客家

十分客家-劉劭希「山蚼太」

劉劭希連續3年入圍金曲獎。退伍後開始走入職業音樂生涯。
因長年居住在外鄉,有一年回東勢老家時,發現在故鄉已經聽不到客家話,故從主流音樂創作出走,投入客家流行音樂創作,希望藉由音樂,來帶動客家年輕人學習母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k9K_YGcf-A

古遠清/ 《台灣當代新詩史》

《台灣當代新詩史》

定價: NT 500
售價: NT 450
出版日期 :08/01
ISBN :978-957-668-849-2
規格 :18開

作者簡介
古遠清,1941年生,廣東梅縣人。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吉隆坡出版有《中國大陸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台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香港當代文學批評史》、《庭外「審判」余秋雨》、《古遠清自選集》、《詩歌分類學》、《詩歌修辭學》、《留得枯荷聽雨聲──詩詞的魅力》等20多種著作。2005年,獲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海峽兩岸文學關係史稿》。

內容簡介
本書突出當下新詩發展現狀,力圖營造一座動態的「當代詩史」博物館,記錄各種詩歌現象和事件,評述在這座動態的博物館各種代表人物的種種表現;不忽視詩歌發展複雜的歷史情境,把戒嚴體制及「藍天綠地」的政治板塊給詩歌生態帶來的影響,以及思想史和知識分子的靈魂史加入到新詩史的內容中;不為賢者諱,在充分肯定大牌詩人藝術成就的同時,如實地寫出他們的人生敗筆或藝術上的缺陷。

星期一, 6月 22, 2009

2008客語文學概述

諸位先進 *
2008客語文學概述
請幫我補正或修飾一下
承蒙

(本文將收入台灣文學館編《2008台灣文學年鑑》)

子堯6/22
hakka_taiwan@yahoo.com.tw
--------------------------------------

2008客語文學概述(初稿)
黃恒秋

一、前言

台灣客家文學數位典藏計畫(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辦理)中,將客家文學區分為作家文學、民間文學、客語文學。所謂客語文學所指涉的範疇,實際上並不能簡化為「客語寫作的作品」,更包括從客語所表述出來的文化體系以及以客語所代表的一種族群情結之凝聚力,主要表現在:寫客家人,講客家話或描述客家風土的關連之上。隨著近年來「客家文學」一詞的提出,與台灣本土意識高漲、台灣文學主體思考的強化與深化有關。它既有自己獨特清晰的語文面貌,同時又與台灣文學同步前進,共同打造本土文學的主體地位。

然而台灣客家文學的意涵應是指居住於台灣的客家人、在台灣三百多年來的台灣經驗為軸心、發展出來的文學作品,都應列入台灣客家文學的版圖。所以,「台灣客家文學」的定義裡,包含了台灣客家人的直接母語經驗與間接台灣經驗發展出來的作品。

台灣戰後客語寫作和客家意識的覺醒有關,也和客家運動的發起有很大的關係。自八○年代末以來,許多詩人開始積極投入客語詩創作,客語書寫因而得以落實於文字化,開啟戰後台灣客語詩寫作的新局面。因此在各個演變的過程當中,相當程度的反映每個時期不同特色以及文化意涵,使客家文學呈現出一種多元的面貌。

客語文學類型可以劃分為「民間文學」及「創作文學」、「文學研究」三大類,在這三大類中又有交叉融合的作品,展現不同客家文學的特色。觀察2008的客語文學,應從這幾個角度來理解。

一、客語創作文學
(一)作品發表
客語文學作品,主要發表於《客家雜誌》客台語專刊、《六堆風雲》雜誌、《笠》詩刊及《台文罔報》等刊物,以客語詩居多,散文次之,短篇小說又次之,至於報紙副刊則較少刊登客語文學作品,僅自由副刊偶而可見。
掌門詩學季刊50/51期「台灣客語詩展」刊登12人14首客語詩(2008.05),包含曾貴海、陳寧貴、黃恒秋、張芳慈、邱一帆、利玉芳、葉日松、江嵐、鄧榮坤、劉慧真、羅思容等,是今年度最壯大的陣容。

(二)、客語創作比賽
拜全台各地成立客家專屬部門,進行客語復甦計畫的推展,鼓勵了客語寫作活動的舉行。教育部國語會亦有本國語推動措施,客語教學是一個運用重點。
本年度參加客語創作比賽作品數量甚多,估計超過三百份以上。包括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舉辦「吟唱都會台北(客語詩詞)」徵選;教育部舉辦「用恩兜个母語寫恩兜个文學」比賽,分組得獎作品有:鍾美琪、鍾麗美詩〈伙房个故事〉、邱一帆散文〈火焰蟲个季節〉,吳秀梅小說〈阿順叔公个倈仔〉、黃學堂小說〈金交椅〉等;新竹市、基隆市、台北縣教育局舉辦客語兒童文學寫作比賽,有詩、散文、小說、翻譯等項目,參加作品反應十分熱烈。
民間舉辦的第6屆全國客語童詩創作大賽(新竹縣客家文化發展協會主辦),分為學童組、社會組進行,亦已累積了豐富成果,提供客語文學作品賞析的趣味。

(三)專書出版
本年出版的客語文學著作只有二種:江嵐《阿婆介菜園》散文集、葉日松現代客語詩集《因為有愛‧恩介心正保有溫度》。兩位也是近年作品發表量較多的作者,都是由公部門補助後印行(前者是台南市立圖書館,後者是花蓮縣吉安鄉公所)。
而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舉辦的「吟唱都會台北(客語詩詞)」則以繪本形式出版了專輯。

二、客語文學研究
目前雖在大專院校設有客家相關系所,但研究對象以客籍作家或客家語言研究為主,針對客語文學之研究與探討,今年有學位論文3篇(兩篇為民間文學,一篇為作家文學研究)。期刊專文只有一篇發表,研討會論文付諸闕如。

(一)學位論文

1、客語抄本〈渡台悲歌〉研究,黃菊芳(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渡台悲歌〉是台灣客家民間文學的瑰寶,也是台灣客家族群發展自覺意識的重要文獻。本研究從新材料和新方法兩個角度切入對〈渡台悲歌〉的整理與詮釋。在新材料的部分,本研究發現〈渡台悲歌〉的第三個版本,並進行文獻的校勘、注解工作。在新方法的部分,本研究從作者、文本、讀者的不同角度詮釋〈渡台悲歌〉,進一步透視作為人類精神活動重要指標的文學作品所具有的開放與創新。本論文的重要發現與所解決的問題可以概括如下:(1)發現〈渡台悲歌〉第三個版本,並據以為底本,完成校勘工作,校勘本共計380句,2660字。(2)詳盡註解〈渡台悲歌〉詞彙175條,深入探討13條重要的文化符碼。(3)就淵源而言,〈渡台悲歌〉極可能是繼承〈過番歌〉的敘述形式,而對閩南語〈新刊勸人莫過台歌〉的內容加以增補;就演變而言,〈台灣番薯哥歌〉和〈又題出台灣勸世文〉應是對〈渡台悲歌〉的承襲與精簡。(4)〈渡台悲歌〉繼承七言長篇敘事的傳統,在韻腳佈置方面力求整齊,並且以每個韻腳的韻尾做為押韻與否的標準;在用韻疏密的安排上,極為均勻,有171處是隔句押韻。(5)〈渡台悲歌〉巧妙地使用對偶、排比、頂針、譬喻、對比、誇飾、道地口語、反諷等修辭手法,增加敘事的文學性。(6)運用科恩及夏爾斯將敘事區分為故事與敘述的敘事學方法,探討〈渡台悲歌〉的故事結構和敘述結構,深入討論〈渡台悲歌〉所達到的敘事功能。(7)解決〈渡台悲歌〉所描述的渡台路線爭議,提供較為合理可信的路線選擇:家(陸豐河田)→橫流→潮州府→柘林港→台灣。(8)從集體記憶的建構、意識形態的透露、他者形象的缺席這些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討剖析〈渡台悲歌〉展示的深層文化結構。(9)從巴赫汀「眾聲喧嘩」及「公眾廣場的話語」兩個面向深入闡示〈渡台悲歌〉所呈現的文化審美意涵,也就是〈渡台悲歌〉的美學意義。

2、《運轉手作家:黃火廷客語鄉土小說中客家文化探究》,鍾振斌(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將黃火廷客語鄉土小說作品,一篇篇發表於《六堆風雲》雜誌上,以其作品內容做為研究論文的根據,打破客語能說、能講、能寫、能論的範疇,並深入探討客家文學的定義及作品中的所反應的客家文化內涵。
全文首開先例以客語全面書寫,探討一位「六堆」鄉土作家的小說創作,令人耳目一新,成為截至目前為止客家文學研究的一篇力作。

3、台灣客家童謠以〈月光光〉起興作品研究,黃彥青(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月光光〉是一首流傳已久的童謠,以此為主題的文本數量甚多。這些大量流傳下來的童謠是我們共有的文化資產,是每一個孩童在純真歲月裡最珍貴的回憶,亦是親子間寓教於樂的溝通橋樑。本論文主要是探討在台灣客家童謠中,以〈月光光〉起興的作品。從相關童謠文本的淵源與流傳中,先採集中國大陸境內(主要以客家地區為主)有關〈月光光〉的作品,做出分析與整理,再針對流傳到台灣之後的〈月光光〉文本作出討論。其次解析「童謠」與「兒歌」之間的異同處,以台灣客家地區的〈月光光〉為主,同時亦兼論福佬地區〈月光光〉的相關作品。關於〈月光光〉的「起興」作法、句式結構、修辭與用韻也做了一些分析工作。至於童謠的功能性則有女性吟咏、教化功能、抒情與懷鄉及反映族群風貌等;同時,並以台灣客家現代詩、現代歌曲的作品為主,談及由童謠衍化與新製出的作品。最後提出以具有客家特色的〈月光光〉文本,而這些豐富的童謠、詩歌將成為母語推廣上十分具有意義性的教學題材,經由本文的整理,探討並深化其意義,能把以此為起興的童謠傳唱下去,做為本研究之結論。

(二)期刊文章

1、當代客語詩文創作的幾個面向(1988~2007),李梁淑(Liang-Shwu Lee)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卷1期 (2008/06) 48-65。
本研究是以當代客語詩、客語散文的寫作為探討對象,檢視客語創作在全球化時代客家文化論述上的意義,結果歸納為四個面向:(1)、母語的認同與追尋,當代客語創作者以豐富的創作實踐證明客語書寫的潛能,以此達到延續、創新客語生命的目的,也宣告客語文學時代的來臨。(2)、生命經驗與精神文化的詮釋,客語創作透過在地族群生命經驗的追溯,確立客家人為台灣主人的新客家論述,並以文學象徵再度詮釋、創新客家精神文化,參與台灣文化之創造。(3)、客家意象的塑造,客語詩文以文學之美形塑客庄生活圖象,有助於客家人文世界的建構;客家意象的創新,有賴於新書寫形式的延續,即以美學角度重新審視客家人生活、歷史文化內涵來創新客家意象,召喚客家的記憶。(4)、土地與文化的關懷,客語創作對土地變遷、自然生態及客家文化接受的關懷和批判,可視為在危機處境中為族群未來發聲的努力。

三、結語
綜合2008年客語文學創作與研究狀況,有突破之處但總體來說多傾向「接受獎助」的功能項目,自由自主的發揮仍然受限,因此作品數量與詩人作家的投入相當欠缺,實在有待努力加強。
至於大眾媒體發表園地十分有限,客語文學的傳播不受重視,是多年以來的弊病,應當也是有待大力改善之所在。
2009.06.22

十分客家

林生祥-給美濃的情歌

一個來自美濃的農家子弟,用他獨特的嗓音,唱出農民對人生的價值與態度,唱出土地與農 民的真實情感。
生祥關懷農民、關懷土地,在大家開始走有機農業時,創作了這首歌曲「有機」,以他獨特 的唱腔來詮釋,別有一番風味;美濃是生祥的故鄉,對於美濃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因而創作 了這首「美濃的情歌」,婚後的生祥選擇回到故鄉美濃,可見他對美濃的感情與依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25eVkCfntU

羊令野(1923-1994)/ 甲子祭母親

彷彿戎服穿成了布衣
布衣穿成了襁褓
此刻躺在六十餘年前
妳以細柔的亮麗的兒歌編織的搖籃裡
夢就像流水迴盪著一條迷茫的鄉路
三月的杜鵑啼著 開著
貧瘠而荒蕪的墓地上
冰雪溶瀉妳一生的淚水
喚不回一個人世的春天
偶而有雲飛過妳仰望的天空
莫非要讓冷冽的風 
裁剪一襲遊子來舞的繽紛綵衣
塵封的妝鏡裡
依稀隱現妳昔日的容顏
蓮花樣開落著
妳以仁慈的雙手和一顆悲苦的心
在歷史的灰燼上
刺繡著自己的肖像

羊令野(1923-1994)的詩,用字典雅細緻、意象豐沛鮮活,並展現其獨特個性與豐富的學養。
羊令野的創作文類以詩和散文為主。15歲即開始寫傳統詩,1945年接觸新文學轉而研習現代詩。早期的詩作以抒情、寫實為主,來臺之後,詩風蛻變,《貝葉》就是這一階段的作品。羊令野十分重視鍛鍊字句的功夫,同時他也嘗試賦予古典詞彙以新意。羊令野的散文,便如自己所說:「仍脫離不了詩的節奏旋律」,內容也是以詠物、抒懷、敘志為主。除詩文之外,其在書法上也獨樹一格,1974年與莊嚴、傅狷夫、汪中、于還素、戴蘭村等人組成「忘年書展」。


星期日, 6月 21, 2009

彭邦楨 (1919 ~ 2003) / 思想有如玫瑰那樣薰香

詩是甚麼?艾略特(T.S. Eliot)說:「令人感到思想有如玫瑰那樣薰香出來的就是詩。」這話也真說得有些奧昧,彷彿詩即美感的存在。而我國在詩上是講求「詩言志」與「溫柔敦厚」的,不知會有甚麼不同?如就艾略特的話說,詩是有如玫瑰那樣薰香出來的。不過,要果真如此,那麼詩人的本身就必先是枝玫瑰,否則,詩又何來薰香?這就是說,詩是要像一個詩人的一顆詩心是真有如玫瑰那樣綻放出來的,其詩方香。如此說來,這個世界上就應該廣植玫瑰,薰陶人生,或者是廣植詩人,使人類都一致的芬芳起來。只是玫瑰又怎能廣植?能植也就只能植在花園裡,不能植在人心之中。像我就曾寫一首詩「薔薇園」,這真像心中開放的一枝花朵,只是這朵薔薇(玫瑰)也只能開在我的心上,曾把它喻為「當黎明於薔薇園捧一束鮮花自噹噹的晨鐘裡走來」,而且還說「且把一個琤琤的時刻投給這個世介」。舉例說吧,玫瑰在西方是愛的象徵,艾略特故有此說。比如他們送花送玫瑰,甚至新娘也愛選在玫瑰花季結婚,作所謂「六月新娘」。而且詩人也就愛頌玫瑰,像十三世紀在法國文學史上就曾有一首長達二萬三千行的長詩「玫瑰故事」(Roman de Rose),這就真洋洋大觀了。說來玫瑰該是多麼好看呢?不僅花色瑰麗,而且花香襲人,但玫瑰本身卻偏是有刺的。這就是說,要果真是詩如玫瑰或玫瑰如詩,不說是這個世界將該多麼美好,使人類都一致的活在薰香的愛中或活在薰香的和平之中,而世界就豈不就像我說的是個「薔薇園」了。但在英國史上於十五世紀就偏曾有過一場「玫瑰戰爭」(Wars of Roses),這就令人不可思議。不過,詩如玫瑰還是有較好的一面的,比如伏爾泰就曾寫過這麼一首詩說:

聖朗柏,這玫瑰都全是

 為你開放的:

且讓這玫瑰的刺向著我;

   花都屬於你吧。

  像這首詩纔真是從玫瑰裡薰香出來的,好開闊的懷襟,寧可把花給人,而只把刺留給自己。原來這竟是個悲劇在他的身上已經發生,說是與他曾有過十五年愛情生活的男爵夫人查特萊(Mme. Dcc Chatelat)已經與一個美少年男爵聖朗柏(Saint-Lambert)發出暖昧關係,而他為此發怒生氣,認為他的生命將已經結束。但當聖朗柏向他請求寬恕的時候,他便立刻化怒為祝福了。我們可見他這首詩是隱忍著極大的痛苦而寫的,且不著痛苦的痕跡,而一首詩之有薰香,想必要到此境界纔行。否則,他就趴有與他的情敵去舉行決鬥,說不定他就像個俄國詩人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死於他的情敵之手,這纔是真的悲劇。

台灣客家文經發展協會訪談會議

台灣客家文經發展協會 理事長 楊仁清 敬邀
計畫目的:
  客家文化產業的資源豐富,若能善用網路行銷、經營管理為工具,定能增進文化產值。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輔導,本會執行之98年建置及營運產業別電子商務分項計畫先期規劃案之計畫目的,為有效整合運用客家產業資源暨推廣客家文化機能,遂建立數位文化商城「客家產業市集資訊網」,整合融入客家特色商品,將客家文化網路化、年輕化,吸引年輕族群,並建立文化創作者與產業間之交流中心。先期規劃期間透過需求訪談會議的方式,先行與會員廠商進行計畫宣導與直接溝通,了解會員需求與計畫可行性評估,進而規劃網站平台之內容與網站經營方向。

參與對象:
1.台灣客家文經發展協會全體會員,亦歡迎從事客家產業之鄉親、一般中小企業及對電子商務有興趣之社會大眾。
2.有興趣了解網路行銷的青年朋友。
訪談會議議程 :
台北場:
執行時間:98年6月24日 14:00~17:00
舉辦地點:台北市松江路168號13樓(Google地圖) http://tinyurl.com/ksdg2d       
報名請寄: engine@ms1.hinet.ne t , twhakka@gmail.com

全球客家經貿平台
http://hi-taiwan.ecserver.com.tw/
台灣客家電子報
http://maillist.to/twhakka
美濃月光山雜誌
http://maillist.to/yekousan
電子報內容存放
http://land.ihakka.net/
客家網路電視台
http://twhakka.blogspot.com/
電話:02-2553-6533
傳真:02-2553-6548
手機:0937-821-587
台灣客家文經發展協會
地址 : 臺北市民權西路九十二號三樓
Mailto: engine@ms1.hinet.net
twhakka97@gmail.com

蓉子詩選

POEMS BY YUNGTZE
蓉子詩選*
AURORA ON THE BLACK SEA 黑海上的晨曦



The Black Sea though thick
As caviar daylight, as usual
Comes!

The boundless sky
Above the wings of our small Aleutian Airlines plane
Venus with motherly warmth
Sincerely heralds and watches over the
Dawn breaking in the human heart

Miraculously, the black water of night is parted by a line
Along the line, the dark ink gradually pales
Finally I see the faint white of dawn
Suddenly the wheel of the morning sun

leaps from the sea of clouds rises higher
The quiet Don then shakes off its oppressive nightmare
The coast watches the pale yellow and reddish orange

Edged in gold roll all the way to the horizon
Presaging a beautiful tomorrow for all mankind in the 21st
century!


By Yungtze 蓉子
Translated by John J. S. BALCOM 陶忘機


詩訊

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

七○年代臺灣現代詩壇本土論述初探
http://tea.ntue.edu.tw/~xiangyang/chiyang/tailit4.htm
 

林淇瀁

 

* 台北: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1995。
* 文訊雜誌社編(1996),《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頁363-375。

壹、前言
在臺灣現代詩發展的過程中,七○年代是一個大轉捩的年代。 李豐楙(1993:298) 指出,「在這段期間,基於前二十年現代詩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因而激發當時新生代的詩人的反省,組織新詩社,尋找新方向」,從而改寫了臺灣的現代詩史。「這一新詩社崛起的運動……是在政治、經濟、社會等錯綜複雜的變因,與文學內在發展的不得不變得變局下,所激發而成的文學運動,具有深刻的文化振興的意義」。

這個看法, 向陽 (1984:56) 也曾透過論述分析加以印證,並且歸納出七○年代臺灣現代詩潮的五大特色,標誌出了七○年代這股浪潮「反身傳統,重建民族詩風;回饋社會,關懷現實生活;擁抱大地,肯認本土意識;尊重世俗,反應大眾心聲;崇尚自由,鼓勵多元思想」的特別神采。

反應在七○年代臺灣現代詩壇的這些「文化振興的意義」及其可見的特色之後的,其實是由五○年代起到八○年代之際整個台灣社會的變遷,類似 於社會學家德區 (Deutch, 1961:463-515) 所說的「社會動員」(social mobilization)過程, 舊的社會的主要約束及內涵逐漸被拋棄,新的行為和文化逐漸被接納,在此一過程中,由於臺灣社會現代化的結果、傳播媒介增強、遷移、都市化、放棄務農、識字率提高、個人所得提高等因素,都造成了整個臺灣「社會動員」的達成。

學者徐正光(1989:37)也指出,影響臺灣社會變遷最大的為影響最大的是五○年代的土地改革,及六○年代開始的快速資本主義化過程。土地改革改變了建立在土地所有權上的生產關係,製造了大量的小自耕農,使戰後的台灣可以在小農階級為主導的社會結構上重新形塑新的階級關係。至於六○年代的變遷,則是台灣的經濟在美國的卵翼下以五○年代初級工業化作為基礎,而於六○年代進入國際市場體系,取得了一個邊陲的地位。

正是這樣的社會變遷背景,形成了臺灣新中產階級的興起,以及青年知識分子要求政治改革、文化振興的聲音,兩者匯整的結果,就是從七○年代起「本土化、民主化」潮流的湧動。臺灣現代詩壇的歷史重寫,是在這個大時代的背景中浮出的。不過,必須指出的是,即使在七○年代風起雲湧的鄉土文化運動中,本土論述仍非主流,而是在「民族的、現實的」的主流之下隱伏的意識形態,直到鄉土文學論戰爆發之後,才逐漸受到臺灣詩壇的正視。

本文即是基於此一文學社會學的鉅觀向度,意欲透過對當年臺灣現代詩壇本土論述的耙梳,而特別是以《笠》詩刊及詩人在七○年代的論述為剖析對象,藉以探究臺灣主體性論述此一意識形態建構的過程,及其對臺灣現代詩壇霸權的鬆動意義。

貳、由民族的、現實的到本土的

必須了解,台灣自1949至1980年代間,整個社會變遷及其整體社會生活情境,乃是被動的、已然的;決定社會層面變遷的真正來源,實際上來自於在威權體制結構下,國家機器所掌握的政治力,聯動了經濟力及社會力的運作。

當然,這個社會變遷的結果,也形成了另一個辯證的關聯,借用古典馬克思的資本論、階級鬥爭及社會變遷理論架構來看:

┌──────┐ ┌─────────┐ ┌──────┐

│以經濟作為基├→│以生產工具之擁有與├→│新生產工具與├┐

│礎的社會秩序│ │控制資源之能力作為│ │ 力量之發展 ││

└──────┘ │基礎之社會階層 │ └──────┘│

└─────────┘ │

┌────────────────────────────┘

│ ┌──────┐ ┌────┐ ┌───────┐

└──┤新生產工具與├→│衝突意識├→│社會分化增高而├──┐

│ 力量之使用 │ │ 之增強 │ │ 形成相對階級 │ │

└──────┘ └────┘ └───────┘ │

┌─────────────────────────────┘

│ ┌────┐ ┌──────┐

└──┤激烈的階├→│新社會的產生│

│級 鬥 爭 │ └──────┘

└────┘ 圖‧一 古典馬克思理論架構

(Jonathan H. Turner & Leonard Beegbley, 1981:178-179)

以經濟作為基礎的社會秩序在變遷的過程中,必將因新的生產工具與力量的使用,而產生衝突意識,導致社會分化,形成相對階級,並因其鬥爭,促成新社會的誕生。

正是由於在台灣社會變遷過程中,政治力宰制及支配力量至大,我們基本上可以發現,在近三四十年的社會變遷過程中,的確也因為經濟力的成熟,在整個社會中形成了「新階級」知識分子(蕭新煌, 1989a:5-17 )的出現,他們透過社會行動的實踐,企圖「直接參與到政治社會的改革行列」中,再造新社會。

七○年代臺灣現代詩壇的改革運動,從社會結構變遷的鉅觀角度來看,也是在這種「新階級」形成後的一支運動,而其中的論述,一言以蔽之,可以說是:在政治威權宰制下,「新階級」試探性地由反西化的「民族的」論述,逐步轉移到反霸權的「現實的」論述,最後辯證地形成了反中國的「本土的」論述之出現。

在此一過程中,為了反西化,一開始「民族的」論述,是言必稱中國的;而在同時以及其後的論述辨證過程中,由於反當年文壇(及其背後的政治力)霸權的需要,「現實的」論述伴隨著出現,並結合了本土剛出現的新階級,以社會現實主義為其論述主調,從而吸收並運用臺灣本土固有的資源(歷史的及文化的);最後,則在衝突意識的增強之後,原來的陣營中,分化出了新的異於原有的「民族的」論述之「本土的」論述。

此一結果,導致八○年代後的臺灣現代詩壇(當然也包括文壇)形成了意識形態的對立場域,即台灣意識相對於中國意識的出現。向陽(1994:86-87)指出:

這個意識形態的對立地圖十分複雜而又隱晦。一方面,它來自以台灣本 位作為思考的「台灣」本位「寫實」主義論述,一方面則來自以「中國」本位「寫實」主義論述,而疊合在「寫實」這個共同的粗略的概念中,這兩個民間論述在七0年代以合作的關係,共同對抗來自官方文學論述的壓力。但是,即使是官方的文學論述,也同樣呈現著兩組相互矛盾卻又暫時統合的概念,一方面是基於政治立場視鄉土文學為「三民主義文學」對立面的「工農兵文學」的再生,一方面則是站在經濟立場,視鄉土文學為「資本主義」對立面之「社會主義」的再生;兩者並疊合在整個七0年代政治經濟結構中,由國家機器所形成的文化霸權的維繫之上。

正是在這一反霸權論述過程中, 如蕭新煌 (1989b:199-207) 的分析,乃是一種「既是中國,也是台灣」的「社會學在知識論上之認同觀點」,它在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爆發時,隱藏於知識分子對台灣的危機意識及對現實的鄉土意識之中,進入八○年代後,便形成了「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對立。這也是李祖琛 (1987:51) 在論及「鄉土文學論戰」對臺灣文學的影響時所指出的:

檢討鄉土文學論戰的一個正面意義是本土意識的勃發。相對於過去虛幻遊離的中國意識,台灣意識在論戰後逐漸加重,鄉土文學論戰中所出現的「中國‧台灣」,「民族‧鄉土」二元性格,在論戰後已因時勢所逼而有所調適變化,成為作家思考創作時的一個重要準據。

反映在現代詩的本土論述中,也是如此。

根據本節對七○年代台灣文學總體情境的分析,以及由此歸納出的「民族的」、「現實的」與「 本土的」三種意識形態的辯證發展,應該有助於我們釐清在七○年代臺灣現代詩壇中仍屬支流的本土論述的位階,及其在社會變遷過程中對其後臺灣論述建構所起的影響。

參、在幽黯年代中的本土

七○年代基本上是臺灣戰後成長的「新生代」的年代。「新生代」的用辭彰顯了這個年代中新聲音的出現。表現在詩社詩刊的集結上,「龍族」、「大地」、「主流」乃至「草根」等這些未嘗越過八○年代而存活的,以及更年輕的「詩人」、「詩脈」、「風燈」、「陽光小集」等詩社詩刊,共同的特色,即是年輕(李豐楙,1993:301-302 ), 因此,他門所對照的正是「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笠」、「葡萄園」前行代的詩社詩刊。

陳芳明 (1974:278-281 ) 在《龍族詩選》序文 < 新的一代新的精神 > 一文中指出,「龍族諸君都是屬於戰後的一代」,「已沒有像上一代那樣激進而極端了」,他們「肯定地把握住此時此地的中國」、「和他的時代他的民族攜手並進」、並且強調「入世的精神」;同年紀的「大地詩社」 (1976:2) 詩人們也強調,「大地詩社詩觀之形成,就消極而言,乃對當前詩壇的一種反動,一種修正。就積極而言,乃是建立一嶄新的創作方針,承續文學的命脈,要寫就寫中國人的詩,要談就談中國人的詩論」;「主流」的一群則宣稱,要「把我們的頭顱擲向這新生的大時代巨流,締造這一代中國詩的復興」(黃進蓮,1972:74);相對年輕的「草根」 (1975) 也陳述,要「以我們的詩篇,來鍛接中國的過去,和未來的中國」。

這些「新生代」的詩人們所共同展現異於前行代詩人的特質,已如前述;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這個象徵著文化與民族認同的符號,不僅在這些重要詩社的文獻中不斷出現, 同時,它也是七○年代,一如索緒爾 (Saussure,1966) 所稱,在符號具 (signier) 和符號義上 (signifier) 都不受懷疑及挑戰的語言。換句話說,不管是在「中國」此一符號的系統意義或指涉意義上,七○年代的新生代詩人皆無疑議。而這實則也顯示出,在當年的現代詩論述當中,「本土」這個符號仍然隱身於「中國」符號之下,尚未真正成為一如葛蘭西所稱的意識形態的抗爭場域 ( Gramsci, 1971:577 )。

不過,「隱身」也只是隱身而已,不代表「本土」此一符號及其意識形態的不在,特別就七○年代崛起詩壇的詩人而論,他們,正如同陳芳明其後在八○年代末回憶所述,這些「從誕生之後,就被送進一部高度精密的教育機器去接受改造」的臺灣詩人,最後還是在面對「整個島嶼的命運」之前,「在千迴百折的終端,發現自己所追尋的答案,竟然是在自己的土地上」 (1989:149-150):

被遺忘的臺灣,有生以來在我的靈魂裡以最清晰的形象顯印出來。

類似陳芳明的這種轉變與心情,在「主流」詩社詩人群身上也可以看到。黃進蓮易其筆名為黃勁連後不久,開始投入臺語詩的創作。七○年代的黃進蓮剛改筆名時還認為「我們今天,拿起古人(賈島、李賀等)的詩來唸,還能感到不朽的顫慄的,就是語言的功力」 (1980:4); 八○年代末期,他已認為「語言的問題,是無法度來閃辟兮;無用咱兮鄉土語言來思考,敢有法度來充分表現咱臺灣儂兮意識、臺灣儂兮立場」 (1993:187)。 同樣是現代詩寫作、同樣談語言,七○年代高舉「中國」大旗的新生代詩人,在八○年代後多數先後地回到了他們出身的土地認同上,這除了證明了本土論述在七○年代仍然隱諱不彰以外,也足見符號與語言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大幅改變。

這樣的改變,與臺灣七○年代的社會變遷,以及青年知識分子要求政治改革、文化振興的聲音中,逐漸地累蓄出來的;而其刺激,則是七○年代文學上的「鄉土文學論戰」、以及政治上的「美麗島事件」(張文智,1993:26)。不過,一般研究者往往忽略了另一個來自文壇內部論述的建構,即使再怎麼幽晦,相對於七○年代意氣風發的新生代詩人對中國「民族的」迷思 (myth), 暫且隱身在「現實的」思潮網絡下的「本土的」論述,其實早已繫好鞋帶,準備出發。

此一本土論述,儘管在七○年代尚未成為主流,尚被視為邊陲,並且有意無意地披著「民族文學」、「寫實文學」、「鄉土文學」的外套,但是它已為八○年代後的臺灣文學論述做了準備。

肆、笠下的聲音

就整個七○年代臺灣現代詩壇而言,一如上述,要在青年詩社詩刊中找到真正站在臺灣立場的本土論述顯然不多也不易;從而,我們便需從當時作為臺灣本土詩人的代表性刊物中去挖掘, 而 1964 年 6 月創刊的《笠》詩刊,及其創作群在七○年代中的相關論述,乃就值得我們注意。

六○年代中期創刊的《笠》,創刊伊始,就宣告「五四對我們來說,已不再意味著什麼意義了,我們可以將五四看成過去的,正如同我們將唐、宋視為過去的一樣;這是我們敢斷言的,因為我們已有了與前時代完全相異的詩的原故」(林亨泰,1989:377),這是「笠詩社創刊啟事」的一段令人矚目的用語, 相對於六○年代甚囂塵上的超現實主義、以及當時另外三個詩社(現代詩、藍星、創世紀),這段話意有所指,根據陳千武 1986 年的回憶:

當時的詩壇有「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等主要詩刊,在推動詩的創作。由於都是外省籍詩人詩觀為主體的詩刊,失去了本土的根切實的思考,大舉趨向極端虛無的詩路而迷途了,笠詩刊才有挽救此種頹廢現象的主旨,恢復臺灣本身原有的新文學精神的願望(陳千武,1989a:383)。

換句話說,《笠》創刊的宗旨與立場,就是「意圖挽救當時詩壇的頹廢現象,並繼承沉潛期的新文學運動精神, 創新本土詩文學, 使其發揚開花」(陳千武,1989b:134)。

《笠》作為臺灣論述的表徵,在九○年代的今天已無爭議;不過,放到七○年代中,卻仍非十分明確。「笠的聲音在臺灣詩壇上,總是給一些喧囂和爭鬧掩蓋過去, 有時甚至是有意無意地被忽視和抹殺」,1989 年《笠》的海外同仁杜國清在《臺灣文藝》撰文對這樣的現象表示不平,杜氏認為,造成此一偏頗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其一,「臺灣本土詩人在日據時代受日本現代詩壇的影響而培育出來的現代 精神」的「球根」被詩壇主流抹殺;其二,國民政府來台後的政策「都是以中國為本位」、「官方或半官方的出版刊物和報章雜誌都掌握在他們(外省籍作家)手中」(杜國清,1989:176-180)。 這種現實情境,導致了中國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 透過文學傳播媒介來從事抑壓臺灣本土論述的「意識形態再生產」 (ideological reproduction), 借用英國文化研究學者賀爾(S. Hall) 的說法,《笠》在其創辦後的近十年時光中,面對的處境,其實是所有媒介,不只文學刊物,「再生產了社會中既有的意識形態,同時也再生產了社會中既有的宰制結構」 (Hall,1977:346)。

是的,是在這種霸權及意識形態的宰制下,《笠》的詩人們在仍然不能不掛著「中國現代詩」或「在臺灣的中國現代詩」符號的七○年代詩壇,逐步地蓄積著他們在意識形態上「對『皇冠』的反抗」 (1)精神。今天重新翻閱七○年代的《笠》詩刊,可以發現,在那個年代裡,「中國現代詩」這樣的符號仍然未被挑戰(2),《笠》的詩人因而迂迴地採取了以「現實的」及「本土的」詩學路線,在抵抗《創世紀》、《藍星》等主流詩學的過程中,走出「民族的」主流論述陰影,最後在八○年代末期宣布「臺灣精神的崛起」。

1964從年創刊到1989年集結《笠》25年的重要論述推出《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可以明顯地看出《笠》由早期「現實的」論述,發展到七○年代「本土的」論述,而後進入「臺灣的」論述的意識形態建構路程。這樣一條吻合臺灣歷史、社會變遷的文學發展路途,乃是集結在「笠」下的詩人群及其創作群所共同走出來的。研究臺灣現代詩壇的七○年代,固然必須注視當年戰後詩人的前臺演出,卻更不能不正視像《笠》這樣站在臺灣土地上提供著更深沈的本土的意識形態、抵抗「皇冠」的沈默而堅持的聲音。

伍、《笠》與本土論述

《笠》的創刊,是以臺灣詩人的集結作為出發的,根據趙天儀(1989a:391)的回憶,在《笠》詩刊創刊前,「當時許多本省籍詩人的活動,可以說是笠詩刊創刊的主要淵源」;其次,是臺灣文壇大老吳濁流創刊《臺灣文藝》的連帶刺激。這樣的一種結合,在其後的發展中,一直跟臺灣的命運及呼吸相互顯映,也確定了《笠》由作為「省籍詩人」對抗「外省籍詩人」的詩社,進展到作為「臺灣詩人」抵抗「中國詩人」的意識形態集群。而其主要的轉折,正是在七○年代《笠》的本土論述之中。

《笠》的本土論述除了來自詩人對自身臺灣身分的認同,也來自創社詩人對臺灣歷史的解釋,而其中一個主要的論述基礎,建立在七○年代初期。1970年,透過《華麗島詩集》的編選,陳千武在後記<臺灣現代詩的歷史和詩人們>一文中,提出了臺灣現代詩的「兩個根球」論。陳千武指出,除了「一般認為促進直接性開花的根球的源流」(來自紀弦、覃子豪的中國「現代派」)之外,不能忽略「另一個源流」,就是繼承過去日本殖民時代臺灣詩人及其精神的本土根球(陳千武,1989:451-452)。陳千武的這個觀點,不僅確立了《笠》其後的本土論述基礎,也提供給了其後在七○年代中期之後翻轉而出的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出土潮流一個解釋基礎。

作為本土論述的基礎,兩個根球論提早解構了「台灣現代詩源自中國」、「是紀弦由中國帶來」的神話,它提醒了臺灣的詩人,特別是七○年代崛起的新生代詩人,一個扎根在臺灣土地上的詩傳統。在這個早在七○年代一打開就提出的具有洞見的論述中,臺灣現代詩不只是中國新詩餘緒的正當性,這才凸顯出來。而陳千武對戰後臺灣現代詩史的解釋,「紀弦獲得林亨泰他們的協力,倡導了革新的現代派,形成臺灣詩壇現代詩的主流,證實了上述兩個根球合流的意義」(陳千武,1989c:452),在九○年代的今天來看,尤屬先見。

這個論述,在《笠》的論述中,還連結著「連貫於悲哀記憶的精神和鄉土愛的共通性」(陳千武,1989c:455)。「悲哀記憶的精神」,指的是「笠」詩社「跨越兩種語言的世代」,此一世代的詩人,依據陳明台的解釋,「大抵是戰中成長的世代,或者親身經歷了戰爭,或者在殖民地(日本統治)時期以具有成熟的思考、判斷力,正值青春期,而且同時體驗過殖民、以及戰後新時代來臨,兩個截然不同的歷史階段」,他們,正如同其他同代的台灣人,都是:

陷落在語言的谷間,從事掙扎、思考而做價值判斷,凝視時代的一代。因此這一世代詩人們的鄉愁意識,在根本上可以遙遙承接戰前前行代新 詩人喪失了故鄉的心情(陳明台,1989:24-25)。

這種悲哀,正是台灣人的悲哀,也是臺灣本土論述中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意識形態的根源;而同時,伴隨著此一意識形態顯發的,就是鄉土愛。

「鄉土愛」是《笠》在七○年代本土論述中最明顯的主調。鄉土文學論戰的爆發,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正是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對於臺灣鄉土之愛的企圖打壓,向陽(1994:85)曾指出:

「鄉土文學論戰」的爆發,乃是臺灣文學路線及其意識形態的霸權爭奪,其中隱然指向臺灣文學定位的兩個基本場域,其一,是臺灣的,或中國的;其二,是人民的,或官方的。

《笠》在七○年代的相關論述中,顯然尚未開始追究台灣文學在意識形態上「臺灣的」或「中國的」課題;而是採取以「人民的」抵抗「官方的」意識形態宰制的策略。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的同年,「笠」詩社出版《美麗島詩集》,趙天儀在<序>中強調,「站在我們的島上,立在我們鄉土的大地上,我們擁有個人內在澄明的內心世界,也體驗群體生活中令人辛酸與感動的歷史的偉大形象,我們歌唱著我們最熱烈最真摯的情淚心聲」(趙天儀,1989b:462)。

這種「人民的」鄉土愛,表現在意識形態中的,就是有自覺的「抵抗」,1978年8月,鄉土文學論戰發生後次年,「笠」針對臺灣詩文學的展望舉辦「鄉土與自由」座談會,主持人梁景峰就《笠》詩刊在鄉土文學中扮演的角色提出發問,《笠》詩人的答覆是(鄭炯明編,1989:207-216):

趙天儀:過去,詩壇有很多作品是不落實的,笠在鄉土文學論戰以前早就一再予以嚴厲的批判。

李魁賢:笠本來就走現實主義路線,關心生活,凝視現實。鄉土文學論戰以前,笠就是走著這種路。

李敏勇:十幾年前,對於鄉土精神的強調,笠可以說是先覺者。當時的鄉土精神,可以說是對應虛偽,仍是文學性的,在理論上不若現在那麼具有政治、社會性。

從《笠》主要詩人這些語言中,不難看出,以鄉土精神作為一種批判、一種抵抗,確是《笠》的本土論述中的骨幹。這種立基於現實主義的抵抗和批判,早於鄉土文學論戰,正如同陳千武提出的「兩個根球」論也早於論戰前對日治年代臺灣文學的整理,不過,由於當時《笠》的影響力仍限於詩壇,而七○年代詩壇前期吹的是超現實主義詩風 、中期以後又以青年詩社受矚目,終使《笠》的本土論述要到八○年代後才獲得重視。

陸、結語: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

整體來看,《笠》的本土論述,一如陳明台在剖析「笠」詩人群的「鄉愁意識」時所說,就是「對本土精神,台灣人共同體之主體性與歸屬、認同意識的界定、肯定與再發現」。

不過,放到七○年代,相較於臺灣小說的社會性、評論的犀利及其對整個社會變遷的呼應,《笠》的本土論述,看起來顯然是微弱的;相較於《龍族》、《大地》、《主流》乃至《草根》、《陽光小集》這些年輕而早夭的詩刊在七○年代的風潮乍起,《笠》的本土論述也未能在當年受到注目。其原因,或許如李魁賢在為《笠》百期所撰<笠的歷程>一文所分析,「因笠的發行有限,笠同仁又都是默默工作者,不善自我標榜,社會活動能力差,因此未能造成影響力」(李魁賢,1989:426)。這也導致了《笠》的本土論述在七○年代並非主流的命運。

本土論述,在七○年代的臺灣文學發展上,透過小說及評論為社會所熟知者多,透過詩者少,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本文前曾提到,七○年代意氣風發的新生代詩人所揭揚的其實仍然是掛著現實主義的對中國「民族的」迷思(myth) ,透過肆、伍兩節的分析,這才可能剝開迷雲、發現在當年「現實主義」思潮的網絡下,現代詩壇的本土論述,雖然微弱,但是卻以堅持的態度,在備受忽視的臺灣土地上堅持著。

詩刊,作為一種文化活動,作為在當代社會中的少數文化精英媒介,在整個國家機器及社會結構的變遷中,要抵抗意識形態霸權本來就屬不易,更何況要在這一個抵抗過程中對社會產生影響?《笠》詩刊在七○年代臺灣詩壇扮演的,毋寧是一個本土論述意識形態堅持者的角色,他們寧戴斗笠、不帶皇冠的持續抗爭,正如同陳明台(1989:66-67)對22位「笠」下臺灣詩人作品的解讀,都「意味著對本土精神、台灣人共同體之主體性與歸屬、認同意識的界定、肯定與再發現」。這樣的堅持,隨著臺灣社會變遷的巨幅改變,終於在八○年代開始受到臺灣社會的呼應與肯定,臺灣現代詩壇不再以「中國現代詩」的符號自我命名,臺灣詩人在認同上終於找到共同的定位。

作為現實主義的本土論述者,《笠》詩刊及詩人在七○年代的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以及它在歷史長河中提供給臺灣文化歷史的、社會的及文學的主體性論述建構,應該值得現代詩乃至臺灣文化研究者給予應有的定位。

附註

(1) 關於「笠」的命名,1973 年 7 月 15 日,在「笠創刊九週年」會場舉辦的座談會中,學者梁景峰曾提問,林亨泰的回答是「當初命名時,是帶有對『 皇冠』這種流行名詞的反抗意味的,壓根兒就反對那種堂皇的東西。此外還帶有鄉土的色彩」(參鄭炯明編,1989:206)。1987年6月,李敏勇發表在《笠》139期的文章寧愛臺灣草笠‧不戴中國皇冠>,則明顯地點出了「笠」這個符號具的符號義(參鄭炯明編,1989:14-15)。 回原處

(2) 以鄭炯明編(1989)所選笠詩社重要宣言、評論、座談為例,1980年12月《笠》100期之前的相關文獻仍習稱「中國現代詩」、臺語詩仍習稱「方言詩」、臺灣詩文學仍暫以「本土詩文學」稱之,足以反應當年臺灣的整體情境,也是在戒嚴年代中的不得不然。 回原處

參考書目

大地詩社 (1976),〈序〉,《大地之歌》 ( 頁 1-10 ),臺北:東大。

草根詩社 (1975),〈草根宣言〉,臺北:《草根》月刊,卷 1 期 1。

向 陽 (1984),〈七十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台北:《文訊》月刊,民 73 年 6 月, 期12,頁 47-76。

向 陽 (1994),〈打開意識形態地圖:回看戰後臺灣文學傳播的媒介運作〉,鄭明娳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 ( 頁 75-105),臺北:時報文化。

李豐楙 (1993),〈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前後新詩社的興起及其意義:兼論相關的一些現代詩評論〉,林燿德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 ( 頁 297 -325),臺北:正中,民 82。

李祖琛 (1987),〈鄉土文學論戰後的台灣文學〉, 台北:《台灣文藝》, 105 期,1987 年 5-6 月,頁 45-52。

李魁賢 (1989) 〈笠的歷程〉,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 頁400- 434),高雄:文學界。

杜國清 (1989) 〈「笠」詩社與台灣詩壇〉,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 ( 頁 176-185),高雄:文學界。

林亨泰 (1989) 〈「笠」詩社創刊啟事〉,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 ( 頁 377-379),高雄:文學界。

徐正光 (1989),〈中產階級興起的政治經濟學〉,蕭新煌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 ( 頁 33-54),台北:巨流,民 78。

張文智 (1993),《當代文學的臺灣意識》,臺北:自立晚報。

陳千武 (1989a) 〈談「笠」的創刊〉, 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 ( 頁 380-383),高雄:文學界。

陳千武 (1989b) 〈談「笠」的創刊〉,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 ( 頁 111-143),高雄:文學界。

陳千武 (1989c) 〈臺灣現代詩的歷史和詩人們:華麗島詩集後記〉,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 ( 頁451-457),高雄:文學界。

陳明台 (1989) 〈鄉愁論:臺灣現代詩人的故鄉憧憬與歷史意識後記〉,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 ( 頁20-67),高雄:文學界。

陳芳明 (1974), < 新的一代‧新的精神 >,《鏡子和影子》 ( 頁 275-287),臺北:志文。

陳芳明 (1989),< 死滅的,以及從未誕生的 >,《鞭傷之島》 ( 頁 137-175),臺北:自立晚報。

黃進蓮 (1972),〈剃人頭者人恆剃之〉,臺北:《主流》,期 7,頁 74。

黃勁連 (1990),〈語言、思考、與詩〉, 《蓮花落》,再版 ( 頁 1-6),臺北:大漢。

黃勁連 (1993), 〈文學兮臺語, 臺語兮文學〉, 《偓促兮城市》 ( 頁185-192),臺北:台笠。

趙天儀(1989a),<從荊棘的途徑走出來:笠百期的回顧與展望>,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頁458-463),高雄:文學界。

趙天儀(1989b),<序>,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頁458-463),高雄:文學界。

鄭炯明編(1989),《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

蕭新煌 (1989a),〈總論:台灣中產階級何來何去?〉,蕭新煌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 ( 頁 5-17),台北:巨流,民 78。

蕭新煌 (1989b),〈當代知識分子的「鄉土意識」〉,中國論壇編委會編,《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 ( 頁 179-214),台北:聯經,民 78。

 

Deutch, K.(1961).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5, 463-515.

Gramsci, A.(1971).Selection from the prision notebooks, (Eds & tran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all, S.(1977). Culture, the media, and the ideological effect, in Currabn, J., Gurevitch, M. & Woollctt, J.(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pp.315-348), Beverly Hills. CA:Sage.

Saussure, E.(1966).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ewYork:McGraw-Hill.

Turner, J. H. & Beeghley, L.(1981 ), The emergenc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Illinois: Dorsey.

緒論 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
五○年代 五○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
六○年代 六○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
七○年代 七○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
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七○年代台灣現代詩壇本土論述初探
八○年代 八○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
九○年代 九○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

星期六, 6月 20, 2009

李家同批教部品德計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21/today-life9.htm

台灣師範大學舉行畢業典禮,李家同向全校三千六百二十位畢業生發表「大學的最後一堂課」演說。李家同表示,全球金融危機是由少數握有權勢而貪婪的人引起,結果卻造成大批無辜人們失業,所以人類痛恨貪婪,也引發反富風潮,但他強調,人們不該對財富和權勢有絕對負面的想法,因為國家生財,才能減貧;有權有勢的人禍害社會不好,但是清高、毫無作為也沒有意義。

李家同提到教育部投入十二億元推動品德教育,主張砸錢說教不如用愛關懷,他認為教育部會鼓勵學校邀請知名人士到校演講品德重要性,也會鼓勵學生家長來聽,只可惜預期能去聽講者應該都是沒有問題的家長,需要認識品德或是弱勢家庭的父母及孩子根本沒有機會去聽。

他也說,不清楚有品大使和好樣團代表有誰,對誰出任有品大使沒有意見,問題是這些人能否吸引所有的人注意品德,以後如果他們發生負面行為,又該怎麼辦。

砸十二億元教品德到底適不適宜?李家同表示,二百萬元都嫌太多了。孩子不是光用品格教育就能教好,愛及關心很重要,功課成績也要兼顧。家庭貧窮和功課不好的孩子,為非作歹的機率最高,因為他們處在重視成績的台灣社會中欠缺成就感,政府更應該因材施教,協助孩子們把基礎課業顧好,也要用心關懷弱勢,「用不著大張旗鼓花大錢教品德」。

詩想起

高手出招
果然不同凡響
大概很少人像楊照
有能力有勇氣
批判台灣目前英語教育政策

楊照說:
『我無法掩藏對這種重聽說輕讀寫的潮流,高度的懷疑,乃至厭惡。很簡單,聽、說教育高度依賴老師,依賴外在環境,重聽說的教育,必然助長在英語教學上的貧富差距、城鄉差距。』

熱愛學習英美語言者
可能有以上的看法
但大多說不出口

英語教育是熱門的生意
是引發學子優越感的
仙丹妙藥

我們來檢視學子們的學習成果
是否能達到想像中的理想?
有個最基本的觀察是--
任何學習都要經過長時間
才能熬煉出堅實成果

聽說讀寫的語言學習順序是對的
然而彼此間也會形成互動關聯
記憶更多字彙才能進一步
說出更有內容會話
這即是楊照
反對重聽說輕讀寫的潮流的原因吧

------------
楊照:學英文應該以聽、說為重點?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4966885.shtml
【聯合報╱楊照】
2009.06.17 02:40 am

跟我這一代絕大部分的人一樣,我從國中一年級才開始接觸英文,在台灣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上過補習班受過任何一天額外的聽、說訓練,這樣的經驗卻無礙於我申請進入美國哈佛大學當博士研究生,無礙於我在學校上課生活。

我用笨方法背單字,用笨方法學英文文法,這些笨方法最大的好處在———我可以自己抱著字典抱著文法書自修。在嚴重缺乏資源的情況下,我還是可以努力學會閱讀英文,透過英文看見外面很大很大的一個世界,那個廣闊世界刺激我更努力累積英文閱讀的能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儘管沒有受過聽、說訓練,去到美國,腦袋裡充分的字彙與句子,加上環境的幫助,我很快就掌握了所需的英語能力。

強調聽說教學 助長城鄉差距

這樣的經驗,讓我有理由反對以聽、說作為英語學習的重點。我無法掩藏對這種重聽說輕讀寫的潮流,高度的懷疑,乃至厭惡。很簡單,聽、說教育高度依賴老師,依賴外在環境,重聽說的教育,必然助長在英語教學上的貧富差距、城鄉差距。

有錢人的小孩,都會環境下的小孩,有比較多的機會在不自然的人為英語環境裡學聽學說。有人講給他們聽,還有人陪他們說。但是別說鄉下,教育資源稍微差一點地方的小孩,有可能公平得到這樣的機會嗎?就算他們有心願意上進,就算老師有心願意幫忙,到哪裡去找資源讓他們聽英語說英語?講明白了吧,強調聽說的英語教育,是最不公平的教育,是剝奪許多小孩繼續學英語的教育,是逼迫許多小孩早早放棄學英語的教育。

如果當年處在強調聽說的教育環境裡,我就是一個不可能繼續學英語的人。不管我怎麼努力,我的英文成績一定很爛很爛,永遠不可能跟有資源去補習的人競爭,我絕對無法維持學英文的動力的。

教育政策脫節 罔顧弱勢學生

社會上的不平等,已經創造了一大堆英語補習班,創造了一大堆學英語的怪現狀,照理講,政府的教育政策重點,應該放在如何補救不平等,找出方法讓資源不足地區的小孩,可以盡量維持英語學習的成就感,不要輕易放棄。沒想到,政府政策竟然反其道而行,也要跟著強調聽說,更加惡化不平等,看了真是令人憤怒!

強調聽說的英語教學政策,怎麼來的?幾個英語系教授就決定了嗎?政策形成過程中可曾考慮過社會效應呢?愈來愈多缺乏學習成就造成的中輟生,難道全是家庭和訓導人員的問題嗎?教育內容源頭如此脫節,不考慮社會現狀、不考慮教育體系現狀,對弱勢學生沒有一點點同情考量,訂這種內容的教授、官員都不必負責嗎?

關心教育權平等的朋友,大家一起來認真檢討絕對不公平的英語教育設計規劃吧!

(本文作者為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

像暗晡夜匿佇荷葉頂介露水

●告別式 / 陳寧貴

目汁,像暗晡夜
匿佇荷葉頂介露水
分傷心介風,輕輕一搖
就跌落來

思念介人
像斷線介紙鳶





------------------------
眼淚,像暗夜裡
藏匿在荷葉上的露珠
被傷心的微風,輕輕一搖
就跌落下來

思念的人
像斷線的風箏





----------------------------
Tears, like the night
Conceal the dewdrop on the lotus leaf
Sad breeze, shakes gently
Fall down

Person missing
Such as the kite breaking
Fly
over
far

李魁賢英文詩集

“The Hour of Twilight”
Poems by Lee Kuei-shien
李魁賢英文詩集《黃昏時刻》
http://taiwanliteratures.ning.com
/profiles/blogs/ksleepoetblogspotcom-1

You are Mosquito
你是蚊子

Go ahead and suck my blood
go ahead and bite the best part of my body
enjoying your full satisfaction
in the silent night

Feeding you with my blood
I am not stingy at all
provided do not disturb my sleeping
making my mind blurred and confused

However, what unbearable is
after your eating to the full
you are still making a noise
day and night

1995


more---
http://taiwanliteratures.ning.com
/profiles/blogs/ksleepoetblogspotcom-1

星期五, 6月 19, 2009

詩想起

透過眼耳鼻舌身意
我們不斷
向大腦輸入千奇百怪的東西

觸動思想後
再撞擊五花八門的腦中路徑
然後產生快樂
或不快樂的情緒

此即有
有即是
煩惱巢穴

你說放空吧
此即要進入無
不再輸入
甚至關機

這才是
人休息的最高境界
否則
人無處可逃

--------------

人頭蒼蠅
蘇紹連‧意象轟趴密室
http://blog.sina.com.tw/poem
/article.php?pbgid=3187&entryid=582022

驥,遠於你們的距離
飛,無形的飛

驥大於桌面小於椅腳
驥小於針孔大於碗口
這樣飛馳

只留尾巴予以你們攀附
你們,你悶

嗡嗡,嗯嗯
嗯嗯,嗡嗡

--------------------
回應
--------------------

桌面無面椅腳無腳
針孔無孔碗口無口

照樣
飛馳

你們,無礙
你悶,何妨

人頭蒼蠅飛去
飛來無頭蒼蠅

嗡嗡嗯嗯
隨人高興

-----------------------------------
我害怕生活
  因為在黑暗的世界裡
  笛音愈吹愈瘦
  回家的路愈走愈長        

-- 江自得●盲

  ---------------------------------
 白色的牆,白色的床單
  背後是無限的空白
  
  小小的茶几上
  一個憂鬱的蘋果
  
-- 江自得●癌症病房

范文芳客語作品

●看戲

工廠下 有人為著環境污染抗議圍堵
街路上 有人為著講我母語示威遊行
最安全 ke 人生 係
別人去擔風受險
Ngai 來享受佢兜爭來 ke 好處

電視肚 常常出現農家歡樂 ke 景光
書本中 時時寫到美麗無邊 ke 家鄉
最快樂 ke 人生 係
別人去做生做死
Ngai 來欣賞勞苦 ke 美觀

學者先生 為了台灣文化認真座談論
官員大人 為了中國文化煞猛寫標語
最穩當 ke 人生 係
別人去辦文化雜誌
Ngai 來編印發財書類

就像童時去廟坪
看戲
最生趣 ke 人生 係
別人在台上演出淒慘 ke 故事
Ngai 兜在台下食山楂糖
慢慢享受

詩訊

現代百家詩選(1952~2009)

詩之無窮和未知
   —新編本「跋」

選好詩,編一本傑出的新詩選,並非易事。筆者近半世紀,從事各類詩選的編輯,約在二十五部左右。我不敢說,每一部都是上上之選,但個人絕對自信,當我從事讀詩、選詩、編詩的過程中,那一股說不出的龐大的精神逼力,可能外人難以想像……
其間一五一十的緣由,難以言述,即以這部出版於一九八二年九月的《感月吟風多少事||現代百家詩選》初版本而言,每家詩後條列的「作品評論引得」,從一則到十數則不等,確是一項十分繁瑣的編選工程。去年八月二魚編印的「台灣現代文學教程」《新詩讀本》等五種,主編者也在每家詩後條列有關評詩篇名,改稱為「延伸閱讀」,這個新點子,大概也不脫拙編的影子吧!
今年三月初,隱地兄在一次電話中閒談,有意要新編《現代百家詩選》的構想,經討論後敲定,原則上本書百分之八十以上作者的詩作維持不變,將近二十年停筆者抽下廿家 ,新增補當代資深詩人和陸續崛起的中生代、新世代詩人,廿一家 ,新編本總計為一 四家。在「編輯秩序」方面,改以作者年齡長幼為序,「作者簡介」更趨精簡:(包括本名、筆名、籍貫、出生年月,處女詩集及最新詩集書目)。新 編本增列詩人每家附「編者按語」,而取消「作品評論引得」。
從一九八二到二  三,台灣新詩當然有不少的變異,其間「後現代」與「網路詩」之興起,令人矚目。欲從「史」的觀點探討近二十年新詩的軌跡,以下論文,可供參閱。

‧張 錯/抒情繼承:八十年代詩歌延續與丕變
‧林燿德/八十年代現代詩世代交替現象
‧廖咸浩/離散與聚集之間—八十年代後現代詩與本土詩
‧葉振富/論台灣八十年代的政治詩
‧簡政珍/八十年代詩美學
‧吳潛誠/九十年代台灣詩(人)的國際視野
‧杜十三/詩的(第三波)
‧陳健民/九十年代詩美學
‧王浩威/肉身菩薩—九十年代台灣現代詩裡的性與宗教
‧徐望雲/混「蛋」—多元而奇特的九十年代台灣現代詩壇

(以上十篇,均收入《台灣現代詩史論》封德屏主編,一九九六年三月出版。)
它們,對台灣近廿年的新詩潮演進,甚至突變,均有某些特具的觀察與陳述,可資借鑑。如對詩作本身的追索,仍以本書所選各家詩作為最大依據。至於如何去解讀賞析各家的詩,當完全取決於教學者與愛詩人的個人素養與閱讀品味。
感謝新增廿一家 ,魯蛟、葉笛、白靈、沈志方、詹澈、陳克華、李進文、紀小樣、謝昭華、許悔之、鴻鴻、唐捐、楊寒……之概允詩作選入本書,因篇幅所限,尚有一些優秀的新世代詩人未能選入,深表遺憾。
為免重複,下列三部詩選收入之詩作(指新增廿一家),本書不再收錄:

‧《新詩三百首》上下冊(九歌,一九九五年九月)
‧《天下詩選》二冊(天下,一九九九年十月)
‧《新詩讀本》(二魚,二  二年八月)

詩,是沒有定義的;詩,更是變動不居的。當代沒有任何一種選本,可以概括一切,本書新編本,不外選錄一九五二—二  三年間,編者確認它們是台灣新詩發展過程中一部分展示各種風格的優異詩作而已。
末了,筆者特別選錄九年前寫過的二則詩話,供大家省思:
「一個詩作者,應不忘從許多未知的新事物中找尋靈感,尤其最最重要的莫過於要能寫出充滿人性、充滿溫馨、充滿哲思,甚至充滿展現世界宏觀的詩作。
「一個詩作者,更要敞開胸懷,放眼四海,與天地對話,和春秋拔河,既能容納各種風格,且又遨遊傳統現代之間,收放自如,圓融澄明,絕不以個人好惡盲目貶抑他人,刻意膨脹自我。」
願天下愛詩人,共同為詩之無窮和未知,付出廣大持續的真心吧!
更願《現代百家詩選》新編本與當代台灣某些精緻的詩選大系,永遠在華文的碧海藍天裡,攜手徜徉。
—二  三年三月廿一日內湖無塵詩屋


卷前說明
一、本書初版本,於一九八二年九月出版,選錄一九五二︱一九八二年間,一○三位詩人在台灣發表的新詩精品約二五○首;每家篇末附「作品評論引得」或「編者按語」,供愛詩人參閱。
二、二十多年來「新人輩出」,為了和時代不脫節,確有再加調整之必要,於是乃決定新編增補一九八二—二○○九年間的詩作,並改為廿五開,使它成為近半世紀更加完備的選本之一。
三、新編本計為一一四家(含新增三一家),編輯秩序為「卷前說明」、「初版本導言」、「詩選」(以年齡長幼序)、「新編本」跋、「作者簡介」。新增補之作者,每家篇末有「編者按語」,紀錄所選詩作之出處,並簡析每一創作者各具特色之點滴。
四、因篇幅所限,本書所選大都為五十行以內之短詩,百行以上的長詩,則不收錄。
五、本社曾於一九八一年六月,出版《剪成碧玉葉層層︱現代女詩人選集》,現仍繼續發行中。為免重複,故本書所收錄均為男性詩人之作品,它確是當代台灣歷年新詩選本中唯一的特例。

版本說明
本書原名《感月吟風多少事—現代百家詩選》,民國七十一年九月一日初版,三十二開本,四五四頁,共印五刷。民國九十二年六月一日,增加內容改為二十五開本。民國九十八年四月,第二次又增補十家,特此一併說明。

第二次增編小記

本書於二○○三年六月,增補新詩人廾一家,易名為《現代百家詩選》,共收男性詩人一○四家。刊行迄今,已逾六載。並常為國內多所大學採作文學教材。
本次為第二次增補編,計增選嚴忠政、陳大為、丁威仁、李長青、鯨向海、孫梓評、林德俊、解昆樺、甘子建、陳允元等十人,合計為一一四家,選入詩作二百九十餘篇,或可稱為爾雅版的「新詩三百首」,似不為過。
這批新詩人除嚴忠政、陳大為崛起於八十年代末,其他八家則揚名於九十年代中後期,都有個人獨特的風格。由於他們的加入,使本書更顯現嶄新的青春氣息。—二○○九年三月十二日於內湖

台灣現代詩流變
—初版本「導言」
‧楔子
台灣現代詩卅年來一直在晦澀與明朗、抽象與寫實、浪漫與古典的地帶裡衍生著,糾結著,迴旋著。
在詩的創作上,如果以十年為一代,則從一九五二到一九六一,應屬詩人「浪漫的鄉愁期」;從一九六二到一九七一,應屬詩人「覺醒的創造期」;從一九七二到一九八一,應屬詩人「回歸的田園期」。
以時間言,現代詩是繼續中華文化的正統,順應白話文學的潮流,自然形成的產物。以空間言,絕大多數的現代詩人所吟詠的對象,不僅是熱愛臺灣現實的小鄉土,進而更擁抱整個中華民族一千一百餘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大鄉土。
現代詩始自小我的方寸之地出發,而其綿延的境域,則是浩瀚的,無匹的……
現代詩是中國新文學運動發展過程中,一面唰唰飄響的帥旗,它不僅影響了現代小說、散文和戲劇,同時也鼓舞了繪畫與雕塑。……現代詩最終極的目的,是每位從事它的創作者,都在孜孜不倦地十分動情地與歷史拔河。
‧詩史,大略的回顧
現代詩在臺灣的發軔,應以紀弦於一九五二年八月在臺北獨資辦的《詩誌》開其端 ,它是自由中國最早出現的一本詩雜誌,雖然祇出一期,然其對新詩運動種子的散播,似乎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接著在次年(一九五三)二月,紀弦又獨力創辦《現代詩》雜誌,立即引起文學界更廣泛的注意,從此「現代詩」這個名稱也就確定了。紀弦借《現代詩》的號召,大量發表他個人十分強烈的主張。諸如:「詩是詩、歌是歌,我們不說詩歌」、「新詩必須是不押韻和無格律的」、「捨棄韻文之『低級音樂性』而孕育散文之『高級音樂性』」、「把熱情放到冰箱裡去吧」、「從自由詩的現代化到現代詩的古典化」等立場鮮明的短論,……確實給予當時詩壇以極巨大的衝擊。《現代詩》雜誌的確培植了不少新人,像方思、楊喚、鄭愁予、曹陽、林泠、白萩、林亨泰、王容、吹黑明、黃荷生、羅行、季紅、楊允達、商禽……都在早期的《現代詩》,發表不少優異的詩篇。
故詩人覃子豪不願讓《現代詩》獨霸天下,於是在一九五四年三月籌組創立「藍星詩社」,該社成員除覃氏外,先後加入的尚有鍾鼎文、余光中、夏菁、吳望堯、鄧禹平、羅門、蓉子、向明、周夢蝶、張健、阮囊、吳宏一、王憲陽、方莘、敻虹、葉珊、商略……同年六月,覃子豪借公論報創辦《藍星周刊》,覃氏的作風比較傾向於保守,該刊也培育了不少新秀,但一些實驗性較濃的作品,則甚少刊出。藍星詩社發行的刊物,種類甚多,有摺疊式的《藍星詩頁》及《藍星》宜蘭版,廿開式的《藍星詩選》與《藍星年刊》,現今的復刊號,則採廿五開本 。《藍星》的成就,見諸於它穩健的行程中,使台灣現代詩放射象徵與古典的芬芳,其缺失是詩刊的版本太多,難以收集保存。
一九五四年十月,以左營為根據地,張默、洛夫、 弦創辦了《創世紀》詩刊,為南部詩運展現新的曙光,同時也為全國詩人提供了一個十分開放的園地。這三個元老詩刊,南北遙相呼應,乍看之下,的確頗有中國唐初期的景象,由於彼此互相激勵,詩創作在風格上起了很大的變化,由早期的熱情浪漫,而漸次進入到「新古典主義」的冷澈,「象徵主義」的朦朧,「超現實主義」的似謬還真,甚至「新現代主義」的不協和音。
《創世紀》詩刊的風貌是屬於多角形,特別是從第十一期擴版後,更令詩壇矚目,陣容也更為堅強。先後加入的同仁有商禽、季紅、葉維廉、白萩、辛鬱、碧果、楚戈、大荒、管管、蘇武雄、朵思、彩羽、周鼎、藍菱、沉冬、沙穗、古月、張漢良、汪啟疆、季野、連水淼、張 、劉菲、渡也、馮青……數十人。它既能容納「現代派」的大將,也能吸收「藍星」的中堅分子,誠如葉珊(楊牧)在「現代詩回顧專號」中所說:「廿年來當代詩人發表優秀詩作的總量,仍以《創世紀》居首位」 ,但《創世紀》的缺失,是刊載不少實驗性的作品,以及過於強調新方法,致使某些胸無成竹的作者險遭滅頂。
一九五六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代,紀弦借《現代詩》的號召,於元月十五日在臺北成立「現代派」,加盟者先後共一○二人,聲勢不可謂不浩大,當時詩壇高手幾乎全被網羅。「現代派」並訂定「六大信條」,茲列舉如下:

一、我們是有所揚棄並發揚光大地包含了自波特萊爾以降一切新興詩派之精神與要素的現代派之一群。
二、我們認為新詩乃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這是一個總的看法,一個基本的出發點,無論是理論的建立或創作的實踐。
三、詩的新大陸之探險,詩的處女地之開拓。新的內容之表現,新的形式之創造,新的工具之發見,新的手法之發明。
四、知性之強調。
五、追求詩的純粹性。
六、愛國。反共。擁護自由與民主。

他們更具體的口號是:「領導新詩的再革命,推行新詩的現代化」。「現代派」的創立,的確把台灣新詩運動帶到一個空前的蓬勃期,使台灣新詩的「現代化」提早了廿年。但現今一些文學評論家,每每對「現代派」之六大信條中的第二條,強調新詩是「橫的移植」頗多責難,實則紀弦所指的是就詩的技巧而言,況且當時加盟的「現代派」同仁中,一些優秀的創作者,絲毫未受此項信條的束縛與影響,受波及而瞎起鬨者,不過是一些既無創見人云亦云的三流作者而已。
一九六四年六月,第一個全部以臺灣省籍詩人為骨幹的《笠》詩刊創刊。主要成員是吳瀛濤、林亨泰、錦連、白萩、桓夫、陳秀喜、林宗源、趙天儀、李魁賢、杜國清、非馬、陳明台、拾虹……主張詩的現實(生活)性,該刊並創設三大專欄:即 笠下影—當代詩人地位評價。 詩史資料。 作品合評等。該刊對日韓及歐美詩的譯介功勞不小,惜在創作上並無太出人意表的展現。
其他諸如《南北笛》 、《今日新詩》 、《縱橫詩刊》 、《野火》 、《葡萄園》 、《海鷗》 、《星座》 、《中國新詩》 、《噴泉》 、《詩隊伍》 等,均曾在當時詩壇造成某些不規則的影響,頗難言述。一九七○年一月,集《現代詩》、《創世紀》、《南北笛》及某些詩壇精英而組成的「詩宗社」,先後出版叢書型的《詩宗季刊》五期,並頒發第一屆詩宗獎,由葉珊(楊牧)獲得,在詩壇造成很大的波瀾,最後終因意見紛歧而解散。
一九七一年是台灣現代詩運動最為蓬勃的一年,自這一年開如,先後有《水星》 、《龍族》 、《主流》 、《大地》 、《暴風雨》 、《後浪》(詩人季刊) 、《山水》 、《秋水》 、《草根》 、《消息》 、《天狼星》 、《大海洋》 、《詩脈》 、《綠地》 、《掌門》 、《風燈》 ……相繼發刊,其中以「龍族評論專號」,《草根》提倡的小詩運動,與《綠地》策劃出版的「中國當代青年詩人大展」最為引人矚目。這些詩刊互相激盪,使現代詩產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紛紛從晦澀回歸明朗,同時年輕詩人輩出,作品的特色不外追求詩的真摯性與現實性,各詩人都在力求擺脫西方詩派的影響,而回歸到中國的本土。換言之,詩人們都在忙於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風格,自己的聲音。
晚近,一些更年輕的詩刊,如《陽光小集》 、《腳印》 、《漢廣》 等,他們的步伍似乎都很穩健,如果假以時日,相信一定會有更豐美的收穫。寄望年輕一代盡量少發表與詩無關的雜文,保持一個詩刊應有的純度,則幸甚之至。
我們細數現代詩在臺灣卅年來所走過的深深淺淺的腳印,當其邁入一九八二年,誠不知比廿年前要好過多少倍,據說最近一位女詩人的詩,居然在短短的半年內賣出一萬多冊,這是我們過去作夢也未曾想到的事。讀者大眾已慢慢地接近「現代詩」,這確是一樁毋需爭論的鐵的事實。因此使我猛然憶起一九五九年一月,首先由言曦先生發難,在「中央副刊」連續四天的「新詩閑話」,指出中國新詩是法國象徵派的末流,一九七○年前後,關傑明在「人間副刊」發表「中國現代詩的幻境」,唐文標宣稱「現代詩的僵斃」,許南村誤導現代詩的方向,以及顏元叔揚言剝掉現代詩怪異的外衣等等,然而現代詩的巨輪一直是向前闊步挺進,它無視於外來的批評,甚至可以這麼說,外界批評得愈兇猛,現代詩人的創作愈有勁,現代詩一直是在有情或無情的噪音中生長。……
以上祇是大略地回顧,讀者如欲對台灣現代詩史有更清晰的認知,筆者願意提出三篇史料性的文章供大家參閱。其一是〈中國現代詩的成長〉(洛夫撰),見《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詩輯,一九七二年一月巨人出版社。其二是〈新詩運動一甲子〉( 弦撰),見《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詩卷,一九八○年四月天視出版事業公司。其三是筆者編的〈中國現代詩壇卅年大事記〉(一九五二—一九八二),見《中外文學》詩專號,一九八二年五月出版。
‧語言,不斷的衍生
「詩是動作的秩序,感覺價值的沉澱,以及一語言世界的藝術」。這個起碼的觀念必須確立,而後我們才能對它作進一步的審視與探討。
卅年來,台灣現代詩的成就雖然是多方面的,而語言的不斷實驗與創新,可能為其主因之一。下面特臚列四家之言,俾供參考:

「詩的語言,應力求注意的是:新鮮、精確、簡鍊、生動、優美。這幾個原則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頗難達到。因為,語言有其時間性,某一時代有某一時代的語言,過了時的語言,就成為與生活缺少關聯的死的語言。詩追求活的語言。」
—覃子豪 
「語言的力量產生在語言找到新的關聯時而迸發出來,一句非常簡單的語言,只要找到新的適當的關聯使用,便能衝擊人類的精神到一生難忘的境地。操作語言找尋新關聯的能力,便是詩人能力的指數。」
—白  萩 
「語字感即是語字的能力,機能豐富的語字,必然可在眾多平凡的語字中矗立起來。我們必須學習選用機能強的語字,而語言機能的強弱,則決定於該語字是否是直接的或概念的。」
—洛 夫 
「現代詩企圖以最精少的語言,來表現詩的深奧、廣大和無限……詩的語言並不囿限在某些已被認知的字彙上。」
—蕭 蕭 

以上所謂「詩追求活的語言」,「操作語言尋找新關聯的能力」,「選用機能強的語字」,「用最精少的語言來表現詩的深奧、廣大和無限」。上述四家之言,確已掌握現代詩語言的某些特質,純粹是經驗之談,對初學寫詩的人裨益甚大。
詩的語言的形態是多面的:儘管我們窮畢生之力,可能也難以臻至最高境界。因為詩的語言是無處不在的。星空裡有,牛欄裡也有;人聲鼎沸的大都市裡有,寂靜得祇有流水聲的山澗裡也有;甚至漁村老媼的眼眸裡,阿里山的原始森林裡,電視機的頻道裡,嬰兒的搖籃裡……當你一旦想真正揭開它的面具時,它可能會逃得無影無蹤,令人難以捕捉。然而,詩的甘美的語言,真的永遠那樣令人無所適從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從本詩選的某些作品中,不難發現屬於語言方面特別優異的品質。下面特以詩例(不含價值判斷)來作抽樣性的印證。

多少年來,
這古怪的傢伙,是惟一的過客;
他揚著手杖,緩緩地走向血紅的落日,
而消失於有暮靄冉冉升起的弧形地平線,
那不再回顧的獨步之姿
是多麼的矜持。
—紀 弦(過程)
自從有了天窗
 就像親手揭開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鄭愁予(天窗)
—墓中的牙齒能回答這些嗎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所有的日子?
—  弦(下午)
最後,你無非是
要把我瘦成一張薄薄的紙
紙上的一些什麼
凡掃過的日月
競相含淚驚呼
這才是詩
—向 明(瘤)
一葉葉春光燦爛的小刀上開著花
一滴滴紅花中結著一張張青 
一張張痛苦的 子是吾一枚枚的臉
吾那一枚枚的臉被伊那一柄柄春光燦爛的小刀
割著!
割著!
—管 管(臉)
一匹
豹 在曠野之極
蹲著
不知為什麼
—辛 鬱(豹)
樟腦色的月亮
嘎然滑過我的瞳孔
浪濺成雲我是千噚下的古城
以海藻纏妳的髮髻
擁抱即成港
—沈臨彬(浮蘭德)
「媽,您跪著生我;媽,我豈可不跪著吸吮乳汁。」
跪下。—啊,我便從山下望過去,有一隻白羊就帶著
千千萬萬隻小羊,走入我的肚子裡。
—蘇紹連(白羊山坡)
自唐朝散髮急急奔回,金簪已寂然墜地,彷彿
有幾綹溫熱的斜暉從葉隙撲面而來:
 「晚了」
伊站起來,落花迅速將伊淹沒
—渡 也(蘼蕪)
慘白的君的遺物
我陷落的乳房的
封條
—李敏勇(遺物)
成體操隊形
散—開,

一散,就是
千里!
—羅 青(水稻之歌)
逝去的昨夜挽留著將來的明天
落葉則在霧靄裡翩翩飄墜
而悲哀與喜樂永遠如此 默
只教湖上橋的倒影攔下
倒影裡魚和葉相見方驚訝
—向 陽(心事十行)

「從紀弦到向陽」,以上分別從本書中選錄十二位詩人的佳句,他們大都是從親情、愛情、友情,甚至是國族的豪情出發,每個人的筆觸都不一樣,但毫無疑問的,在詩的語言的選擇與運用上,無不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愛不忍釋。紀弦的「豪放」,鄭愁予的「出神」, 弦的「諧趣」,向明的「悸動」,管管的「忘我」,辛鬱的「無奈」,沈臨彬的「纏綿」,蘇紹連的「率真」,渡也的「驚嘆」,李敏勇的「悲涼」,羅青的「狂喜」以及向陽的「隱秘」……他們都能賦予所創造的藝術品以極完美的形象,使它們各自在詩的花圃裡,散播恆久的芬芳與燦爛。
卅年來,台灣現代詩的語言,由早期的平淡、過份的舖陳以及情緒的告白,而到近期的精鍊、鮮活、豐富與藝術化的效果,仔細考察這絕不是某一、二人的功績,而是所有從事現代詩的創作者,前仆後繼披荊斬棘所獲致的成果。
然而,台灣現代詩的語言,果真是無懈可擊的嗎?如我們仔細詳加審視,依然會發現某些詩中充滿散文化、概念化、舖陳化和粗俗化的傾向,要想破除這些弊端,可能需要我們所有從事現代詩的創作者,今後必要付出更大的愛心與毅力。原因是「最精鍊的語言,不是一時可以攫得的。」詩人把掠取過來的語言之一瞬間(所洞見的一瞬間)擴大到無限,這實在是一樁極其艱困的工作。「確當的語言,緊密的語言,不是裝飾的語言,可以使一首詩步上永恆。」 在現代詩的長江大河中,我們期盼詩的語言,今後能不斷的衍生,向至高至真至美的境界挺進。一個有自覺的創作者,祇有努力不斷錘鍊自己的語言,才能創造一望無垠的台灣現代詩更令人神往的「遠景」。
‧編選小記及其他
筆者過去廿餘年中編過的詩選,大概有十餘種,其中最著名的如《六十年代詩選》(一九六一),《七十年代詩選》(一九六七),《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一九七七)以及一九八一年詩人節為爾雅出版社編的《剪成碧玉葉層層》(現代女詩人選集)等。這些選集,有的以年限為依據,有的以特定對象為依據,惟獨這一部「百家詩選」,在時間上,橫跨一九五二到一九八二,入選詩作者也應是這卅年當中的佼佼者。要編這樣一部龐雜的詩選集,恐怕不是短短一、兩個月所能完成的,因此當隱地兄要我策劃編輯這樣一部詩選時,當時內心頗為躊躇,一則因坊間已有兩三部類似這樣的選集(如《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詩卷),《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詩卷),《中國當代新詩大展》(蕭蕭、向陽、陳寧貴主編);再則,筆者有這個能耐把這部選集編得更好嗎?經過一週的準備,搜尋有關詩的資料,筆者決定受理這件傻事。我提出的初步編輯構想是這樣的—

‧書名定名為《現代百家詩選》,厚四○○頁左右。
‧自一九五二—一九八二的詩作者,在創作上有其自我的風格,均擬列入候選者。先行依創作年限,開列入選者之名單,並邀約五六位詩人好友,共同研究我開列的名單是否偏頗,即時作適當之調整。
‧前一年剛編了一本《現代女詩人選集》,為避免重複,本書不擬選入女詩人的作品。
‧建立本書的特色,從加重史料著手,如選入的所有詩稿,凡有人評介過,一律將評論文章的篇目,登錄於每家作品之後,俾供讀者參閱。
‧久無詩作發表且曾被其他類似選集羅致的詩人,如李莎、黃用、秀陶、黃荷生、柏谷、沙牧、馬朗、沈甸、楚戈、方艮、楊允達、白浪萍、曠中玉……暫不選入本書,俾將他們的篇幅,留給年輕一代以及更有潛力的創作者。
‧原則上本書以適合大眾閱讀為著眼點,入選作品當以瀰漫感性的抒情為主調,較長的詩篇(百行以上)和知性過於強烈者,均避免選入。
‧散居海外詩人,因作品搜集不易,祇能作抽樣性的選介。
‧在編排裝幀上,力求典雅與精美;入選詩人以姓氏筆劃多寡為序。

上項原則確定後,我即根據已經開列的百家名單,去選讀好詩,每天的進度大約是細讀五家的詩,三個禮拜已初步將入選的詩決定,而後再從詩的批評文集、詩刊、雜誌中去尋覓有關入選詩作的評論,並一一記下篇名、作者、發表刊物及時間,然後依年代先後分別登錄於每家的作品之後。這是一樁相當浩大的工程,比讀詩選詩更難。整整花費了一個月,才找出約三百篇的論評文字,如果不是筆者平時留意這些論評文字出處的印象,可能根本無從查考。現在想想查閱資料的當時,我的整個書房被書佔領著,東一堆,西一疊的,桌子上,茶几上,地板上,字紙簍裡……幾乎把所有的空間都用完了。
在選詩讀詩的過程中,也是很難取捨的。特別是一些創作量十分豐沛的詩人,諸如紀弦、余光中、洛夫、楊牧、鄭愁予、辛鬱、張健、羅門、葉維廉、羅青等,因篇幅所限,每人最多祇能選詩百行,實在頗費思量。譬如紀弦的詩,選了〈勳章〉、〈過程〉等四首,他一共出了十多本詩集,成詩千首以上,祇選用四篇,是否允當,筆者並無自信。鄭愁予早期的詩,幾乎每一首都是佳構,尤難選擇。余光中、洛夫的風格,歷經多次突變,如何取捨,也幾乎把編者考倒。……其他的人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本書共選入一○三位詩人的作品近二六○首,老中青三代齊集一堂,其樂也融融,年齡最長者七十一歲,最小者廿五歲,實際創作詩齡也從五十年到五年不等,差距十分巨大,自然各家的風格迥異,這樣更可以讓讀者自己選擇你所喜愛的對象。徜徉在不同的奧秘與神奇的氣氛裡。編者對年輕一代十分看重,幾乎佔全書的一半,實在是相當可喜的現象。大體而言,各家名詩都已齊備,且曾分別獲得作者本人的首肯。但也有極少數的作者如林鋒雄、施善繼、秦嶽、林廣等,因未獲得回音,故本書未便貿然將他們的大作納入。
‧結語
卅年長長的歲月,台灣現代詩似乎是凌空呼嘯而來,今後它還有更悠遠更艱辛的路要走。放眼未來,現代詩今後該走什麼樣的道路,我想每個從事創作的人,心裡一定有數。譬如如何向博大古老的傳統挖掘礦源,如何加強詩的深度與廣度,如何打破形式主義與過份散文化的傾向,如何鍛鍊詩的語言,如何培育敘事史詩 與詩劇 的創作風氣等等。……
作為本書的編者,似已差強人意讓廣大讀者看到台灣現代詩卅年來的發展脈絡,深信你擁有這部「現代百家詩選」之後,你很可能就是一位現代詩的行家了。何妨讓它永遠陪伴你作長長的燦燦的夢,因此我深切盼望你讀過這部詩選之後,勿忘提出你們的卓見,現代詩今後的趨向,應該是大夥兒共同談論的話題,而不祇是少數詩作者的話題。
「長江後浪推前浪」,這部選集裡的作者,就現今的眼光視之,確屬一時之選,但再過一個世紀之後,究竟還有幾人能穿越歷史的時空而去,誰也無法預言。
感茫茫皓皓的千古之「月」,吟蒼蒼朗朗的時代之「風」,現代詩人的使命感畢竟是非常鉅大的,此刻我們默唸著李清照「感月吟風多少事」的詞句,驀然回首西望:「長安不見使人愁」,至此也恍惚間使人悟得,台灣現代詩今後應該走的方向,是蘊含在我們每個人熱血沸騰的「歷史意識」裡。
—一九八二年「五四文藝節」前夕於內湖  
附註:
 引用拙文〈現代詩的回顧與前瞻〉,見拙著《無塵的鏡子》(詩評)一九八一年九月,東大圖書公司出版。
 葉珊主編的〈現代詩回顧專號〉,係《現代文學》雜誌第四十六期設計的專輯之一,於一九七二年三月出版。引文出自該「詩專號」的前言。
 《南北笛》,一九五六年四月,借嘉義《商工日報》版面創刊,初為週刊,後改為旬刊,由羊令野、葉泥主持編務,出刊約四十期停刊。一九六七年三月,羅行將《南北笛》改為廿五開雜誌型在臺北復刊,約五期後又停刊。
 《今日新詩》月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創刊,左曙萍任社長,上官予主編,鍾雷等人任編委,出版約十餘期停刊。
 《縱橫詩刊》,一九六一年三月創刊,由劉國全主編。早已停刊。
 《野火》,一九六二年五月創刊,由綠蒂、素跡主編,出版四期後停刊。
 《葡萄園》詩刊,一九六二年七月創刊,同仁為陳敏華、古丁、王在軍、文曉村、李春生、宋后 、劉建化等多人,已出版至七十七期,現仍繼續發行。
 《海鷗》詩刊,一九六二年十月在花蓮創刊,陳錦標主編。
 《星座》詩刊,一九六四年四月創刊,由林綠、王潤華、黃德偉、淡瑩、翱翱(張錯)、陳慧樺等人為基幹,已停刊。
 《中國新詩》,一九六五年十月創刊,由中國青年詩人聯誼會編輯發行,早已休刊。
 《噴泉》詩刊,一九六八年一月創刊,由秦嶽等人主編。
 《詩隊伍》雙週刊,一九六八年七月創刊,借青年戰士報版面,由羊令野主編迄今。
 《水星詩刊》,一九七一年一月,在左營創刊,張默、管管主編。發掘新人是它最大的旨趣,出刊九期後停刊。
 《龍族詩刊》,一九七一年三月創刊,同仁是辛牧、施善繼、蕭蕭、林煥彰、陳芳明、喬林、景翔、羅明河、蘇紹連等人,出版十六期後停刊。
 《主流》,一九七一年六月在高雄創刊,同仁有羊子喬、李男、杜皓暉、林南(黃樹根)、黃勁連、德亮、凱若等,出版十餘期停刊。
 《大地詩刊》,一九七二年九月創刊,同仁有陳慧樺、古添洪、林明德、林鋒雄、秦嶽、翔翎等多人,出版約廿期後休刊。現易名為 《大地文學》,已出版二輯。
 《暴風雨》詩刊,一九七一年七月,在屏東創刊,採修長型摺疊式,由沙穗、張 、連水淼、吳晟等人主編,出版至十三期後休刊。
 《後浪》詩刊,一九七二年九月在沙鹿創刊,同仁有莫渝、陳義芝、林興華、掌杉、李仙生、牧尹、楊亭、陳珠彬、司徒門、蕭文煌、蕭蕭、蘇紹連等人,後改為廿開本的《詩人季刊》,出版約十六期後休刊。
 《山水》詩刊,一九七一年十月,在高雄創刊,以朱沉冬、白浪萍、張繡綺、李春生、阜東、李冰、謝碧修、范亞倫、呂錦堂、歐雪月等人為基幹,現已休刊。
 《秋水》詩刊,一九七四年六月創刊,由古丁、涂靜怡主編迄今。
 《草根》詩刊,一九七五年五月創刊,同仁有林月容、邱豐松、羅青、李男、張香華、詹澈等,出版約四十餘期停刊。
 《消息》,一九七五年六月創刊,由季野、許丕昌、歐君旦主編,出版三期後休刊。
 《天狼星》,一九七五年八月創刊,以溫瑞安、方娥真、廖雁平、黃昏星、殷建波等人為基幹。
 《大海洋》,一九七五年十月在左營創刊,由朱學恕、汪啟疆、林仙龍等人主編,現繼續發刊。
 《綠地》詩刊,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高雄創刊,由陌上塵、傅文正、履彊、陳煌、蔡忠修、喬洪、李昌憲等人為基幹,出版十餘期後休刊。
 《詩脈季刊》,一九七六年七月在南投創刊,由岩上、王灝、李瑞騰、李默默、向陽、李瑞鄺等人為基幹,出版約十期後休刊。
 《掌門》,一九七八年一月在高雄創刊,由鍾順文、簡簡、王廷俊、古能豪等為基幹。
 《風燈》詩刊,一九七一年夏在高雄師院創刊,由江聰平擔任指導老師,寒林發起組社。現已出版至第八期。一九七八年一月,在北港創刊四開報紙型的《風燈》,從師院走向社會。由楊子澗、吳承明、落蒂、許藍山、寒林、歐團圓等人為基幹。
 《陽光小集》,一九七九年在高雄創刊,以莊錫釗、陌上塵、向陽、苦苓、張雪映、林野、林廣、陳寧貴等人為基幹,約出刊十三期。
 《腳印》詩刊,一九八一年八月,在楠梓創刊,四開報紙型,由楊莊、李彥、遠鬱、張繡綺、歐雪月、謝碧修、王廷俊等人為基幹。
 《漢廣》詩刊,一九八二年三月創刊,以路寒袖、楚放、胡思、黃門、駱揚等十餘人為基幹。
 引自《覃子豪全集》第二冊,第二三七頁,一九六八年詩人節出版。
 引自白萩《現代詩散論》,三民書局,一九七二年版。
 引自洛夫《洛夫詩論選集》,開源出版公司,一九七七年版。
 引自蕭蕭《鏡中鏡》(詩評集),幼獅文化公司,一九七七年版。
 引用拙文〈談詩的語言〉,見拙集《現代詩的投影》,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六七年版。
 敘事史詩的創作,除鄭愁予的《衣缽》,古丁的《革命之歌》外,中國時報雖也每年舉辦敘事詩獎,但就得獎作品來看,大多是「有敘無事」或「有事未敘」。不久前據青年詩人向陽透露,他有意寫一部以臺灣歷史為背景的敘事史詩,我們樂觀此一巨構早日完成。
 「詩劇」也是台灣現代詩史上最弱的一環,迄至目前僅有大荒的《雷峰塔》,楊牧的《吳鳳》,朱介英的《囚室》等數部。我們希望有心人能大力提倡,使詩劇的創作蔚成風氣。

星期四, 6月 18, 2009

詩想起紙媒感情

本期商業週刊
有何飛鵬先生
「最後的五年」一文
文中悲壯提到
紙媒剩五年生命
龐大商週集團何去何從

紙媒剩五年生命的看法
早已在國際間流行
有紙媒人依然不信
但收益不斷下探卻是事實
終究可能入不敷出
因而退出經營

坐在沒前途的列車上
如何是好
何飛鵬先生算是比較積極聰明的經營者
他會在列車撞毀前求生

最難受的是
我門依然懷著
割捨不了的紙媒感情
彷如人到了更年期
等待被自己的生殖基因拋棄

-----------------

一粒縮小的文化米
●隱地  (20080920)

報紙減張
書店縮小
不停下滑的營業額
讓記者 編輯成了躁鬱症患者
印刷 裝訂廠和相關工作人員
在公園裡踏著太空漫步

書呢?
一萬雙看書的眼睛
銳減成一千雙
出版人尋覓、思念著
那九千雙眼睛去了哪裏

一倉庫書在暗夜的哭聲
只有牆聽到

一粒米縮小了十分之九
還是一粒米嗎?
當作家的版稅收入只剩下微笑和歉意
莫非要創作者吃一粒粒縮小了的
小小「文化奈米」
世間真有這麼怪名稱的「無奈」之米

詩想起

魯凱族原住民作家
奧威尼‧卡露斯盎以現實發言
陳秋白以充滿使命感的理想發言
誰是誰非?
結果誰會是預視者?

如今我們不缺
母語詩的寫作者
缺的是讀者
這命運與現代詩處境差不多
但母語詩的寫作者
多了一層推動母語的使命感

知其難為而為之
只因該不該去做
做人的氣節在此
人生的價值在此

目前的政局
與推動母語必然有關聯
我想起Bauman於書中說過--
文化霸權隨著物質條件的掌控而發展
但對物質掌控的挑戰
通常係對透過對文化霸權的游擊戰開始

台灣母語的發展令人憂心
有心人士要有更強大的奮鬥決心

----------------------
詩人是一隻「路—邊狗」
陳秋白 的部落格
http://taiwanliterature.ning.com/profiles/blogs/shi-ren-shi-yi-zhi-lu-bian-gou

當創作無法度使用家己的語言,愛借用別種語言,親像翻譯仝款,來翻譯心靈內底的物件,哪會徹底?

佇最近一期的臺灣文學評論內底,我聽著魯凱族原住民作家奧威尼‧卡露斯盎佇訪談的文章內底講著類似頂頭的話。其實類似頂面這種講話的內容,我佇國外一寡堅持母語寫作的作家佮詩人的講話中定定聽著。毋閣,當奧威尼‧卡露斯盎佇訪談中繼續表明伊無可能用羅馬拼音來寫亻因 下一代攏無法度讀的魯凱話語的時陣,我的心煞有刺疼佮失望的感覺。

用羅馬拼音敢毋是目前台灣原住民,推行佮記錄亻因 族群話語的通用方式呢?為啥物一个遮爾有名的原住民作家欲講這款的話?伊佇訪談中強調魯凱語的消失是緊慢[kín-bān]的,認為魯凱的文明佇中文佮英文隔絕的情況之下,閣了時間學無吸引力的魯凱母語是咧做矛盾的代誌。伊也認為魯凱族群的消失毋是生命死亡造成,是生態進化的結果。伊講祇要有用魯凱語寫作的作家著諾貝爾文學獎,按呢別人就會來學魯凱語。講實在,讀完規篇的訪談,我感受袂著一个作家的積極性,也無法度理解作家消極的講話代表啥物。這時陣,我又閣想起佇美國亞利桑那人口二萬外人,用歐罕語(O’odham)寫詩,閣用拼音方式編寫歐罕語文法冊的詩人Ofelia Zepeda。

族群的消失,甚至語言的消失是生態進化的結果?若按呢,詩人的本質是啥?我想起無因為得著諾貝爾文學獎吸引人去學契斯洛․米洛虛〈Czeslaw Milosz〉的母語的波蘭詩人,佇一篇標題號做「路—邊狗」〈Road—Side Dog〉的短文內底寫著的:彼忠於職守,閣生湠幾若代,猶原踮路邊對來來往往的人吠叫的「路—邊狗」。

------------------
Lee Hsiu 李秀 的評論
“彼忠於職守,閣生湠幾若代,猶原踮路邊對來來往往的人吠叫的「路—邊狗」。”
As long as there is an attachment (執着), there is a hope. Don't need to upset because you already do your best.

---------------
施俊州 的評論
各位也許不知道,1945年生的奧威尼•卡露斯盎(邱金士,人稱「邱爸」)1990年代初才寫第一篇發表的作品,1996年才出族史、神話傳述類的作品《雲豹的傳人》,可說是「晚熟世代」的典型(施俊州2005)。作家的「晚熟」現象,是華文體制的epiphenomenon、文化「症狀」,這類型的作家在台語文學界「滿滿是」;這類作家有一個特徵,就是跟華語文壇的關係非常淺(當然是就台語作家而言,因為台語文學不像原住民文學有收編vs抵抗的制度性關係)。

我認識的原住民作家不多,邱爸是我「知道」(不說認識)的原民作家最「溫柔」的一個(另一個是夏曼)。「孩子」、「(我的)孩子們」是他的口頭禪;人家叫他「邱爸」,應該與此相關。以下海捕魚為「業」(孔武有力)的夏曼,怎麼會「溫柔」呢?其實,這跟族性有關(達悟社會的階層是平的)。除此之外,擴充來說,魯凱跟達悟都是原住民裡頭的「少數」民族(夏曼說全台灣有4千達悟人;魯凱的人數想必也以千數?);尤其,屏東魯凱四面環「敵」――以排灣、漢人為代表,邱爸對族語的看法不過是「少數民族」常有的語言態度反映而已(我當然不贊成)。1990年前後,原民文學界曾出現強硬的族語文學論,瓦歷斯•諾幹和娃利斯•羅干是代表;兩個Walis無獨有偶都出身自「多數族群」――泰雅族。我在猜,「強勢」的排灣,整體來說,語言態度應該也不會這麼「懦弱」。

其實,像邱爸這樣「自卑」、自制的言論,客家李喬也說過。李喬認為客語的前景悲觀,「該(死)滅的」誰也擋不了,客語的「黃昏」是現狀、也是未來。不過,這樣的話通常是在他「攻擊」、tháu解「福佬沙文主義」時說的,不無「規勸」台語作家的意思。前陣子在Yahoo拍賣買了9本《客家》雜誌(2007年間發行)。我稍微翻了一下,「大吃一驚」:台語文運動者在談論語言問題的時候,9成9在批華語文「ah-pà」(「順便」還為客語「兄弟」、族語「同志」說說話);沒想到,我們的客家鄉親論述語言政策、談論語際關係時,絕大多數以「福佬話」為對象!哀哉!(說這兩個字就好了,不想在此做太多評論)少數族群的「少數論述」通常包含「兩種」悖反的心理態度,以此為證。

最近我寫東西的時候,常會在括弧裡頭寫「純就台語族出身者言」等字樣,動機不完全是怕人家說我「沙文」。在行文間揣想台語文學的未來、反省現況的時候,客家鄉親、原住民朋友的支持、alliance,常常已在我的考慮之外(有些台語世代也在「考慮」之外),這也是我附帶寫那幾個字的動機。我贊成客語、族語文字化、發展各自的文學,也贊成客家電視台、原民台、客家學院、台灣原住民學院的設立。不過我認定,其他族群的負評、阻力乃至聯盟,都不是台語文學「大勢」的絕對因素;台語文學的未來在本語族的覺醒、啟蒙,乃至全球5-6千萬「同」語族建立共同場域(有人稱「語言市場」)的共識與交流,我想這才是一個目前「還算弱勢」的語族該有的文化自信。

施俊州。2005。〈新興文類,晚熟的世代:論原住民文學社群〉。《台灣文學館館訊》第7期(2005.04):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