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4月 30, 2016

●詩人

●詩人
這是近日與一個頗有才氣的女詩人的MESSAGE對話,對話有了化學反應,反應出詩的質感,真是三句不離本行?

我說,寄詩刊退回 請
告知通訊處。
妳說,居無定所請
勿寄。又說公寓信箱塞
爆了。
請勿寄。

我說,真正詩人
雲遊宇宙,妳現在哪個
星球?

海王星
妳說

讀陳寧貴《鏡子》的聯想

詩鏡映心    / 王勇
一一讀陳寧貴《鏡子》的聯想

回歸到生命的純粹,靜靜地讀詩、賞詩是一條通道。
       
詩人陳寧貴是台灣曾經掀起詩壇風頭的《陽光小集》的健將,我們經由網絡取得聯繫,交流詩藝。他認為:「網路興起,作品的發表突破了傳統的小圈圈,愛怎麼寫便怎麼寫,愛怎麼發表便怎麼發表,好壞交給網友大眾。作品的命運也完全掌握在作者手中。新詩有別於傳統的格律詩,說是自由詩,其實到了網路時代,新詩才真正獲得了完全自由。」
       
我贊同寧貴兄的觀點,詩人借助自媒體的自由自助,自當主編自己發表,當然也常常自嗨,收集一些「贊」便自我滿足!其實面對詩與文學,每位作者都應該要有較高、較嚴苛的自我期許,說不上文(或詩)以載道,起碼也要不負手中之筆。
     
 讀了寧貴兄的《鏡子》一詩,頗有感觸,這首詩就是一面生活之鏡、社會之鏡,擺在我們的面前,警醒我們必須明白自心。
     
 該詩如下:

每臨深夜
我總是喜歡站在化粧鏡前
仔細地梳著不成熟的思想

驀地,我發現
鏡子裡的那個人居然在嘲笑我

我一掌遽然推出
那個人消失了,我的右掌上濺滿了


洶湧而來的熱血開始一點一點的往地上滴落
我突然覺得很得意地說:
「看你以後還敢不敢嘲笑我。」
     
  一面鏡子,映照自我嘲笑的無奈與可悲。人生,往往在嘲笑他人、被他人嘲笑或自我嘲笑中交替度過。皮笑肉不笑、臉笑心不笑、笑裡藏刀等笑,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
       
攬鏡以整衣冠,但整出了不少衣冠禽獸。
     
 以鏡入詩,書寫者多不枚舉;要寫出具有自己語言特色、新意的作品,極其考驗作者的匠心獨運,如何才能在平中見奇、出乎意料?這便是寫詩的功夫與趣味所在。
       
否則,不是重複他人就是複製自己,又有何挑戰與樂趣呢?
     
 現代詩,是化腐朽的語言文字為神奇意象的奇門藝術,也是詩人走語言高空鋼絲的超難度的演繹;而正因其艱險,反而更有一探險峰奇境的難忘追求。

星期五, 4月 29, 2016

杜潘芳格客語詩選

華文現代詩第九期五月號特刊
杜潘芳格客語詩選
●客家著名詩人杜潘芳格 (1927 --  2016 3/10),享年90歲。新竹縣新埔人。新竹女中、台北女高畢業。作品:《慶壽》、《淮山完海》、《朝晴》、《遠千湖》、《青鳳蘭波》、《芙蓉花的季節》等詩集。 1965年加入笠詩社,八零年代開始積極從事客語詩的創作。九零年代曾任《台灣文藝》雜誌社社長,女鯨詩社社長;1992年詩集《遠千湖》,獲第一屆陳秀喜詩獎。2008年獲第十二屆台灣文學家牛津獎。2007年,杜潘芳格獲行政院客委會頒發『傑出貢獻獎』及『台灣新文學貢獻獎』。

●有光在該位个時節
在該位有光
看到光
黏皮﹝立刻﹞心就
歡喜快樂有希望

光 實在係好个東西
有光在該位个時節
有希望 有喜樂 有安慰

我愛做最先去點光个人
我因為愛點光
比麼儕都遽去
走上走下忙忙碌碌

●聲音
毋知哪時,
單淨自家使得聽到个細細聲音,
該聲音鎖兜絚-絚-絚。
跈該時開始,
語言尋毋到出路。
這下,孤使得等待新个聲音,
一日,又一日,
嚴肅忍耐等待下去。

●紙人          
大地項滿哪都係紙人
秋風一吹啊來,搖過來搖過去。
我毋係紙人,
因為,我个身體斯係器皿,
我个心斯係神个殿。
我个頭那淰淰係天賜个靈感。
我有力量,我有能力。

紙人充滿了台灣島項,
我尋,我哪位都去尋,
像我共款个真人。

●平安戲      
年年都係太平年
年年都作平安戲
就曉得順從个平安人,
就曉得忍耐个平安人,
圍緊戲棚下,看平安戲。

該係你兜儕肯佢作个呵!
儘多儘多个平安人
情願嚙菜餔根
嗑甘蔗含李仔鹼。
保持一條佢个老命
看,平安戲

●致詩人杜潘芳格  / 張芳慈
一次又一次
起了頭停下筆
眼前的畫面和句句疼顧
讓我無從寫起
竟只能回想點點滴滴

上行列車明明暗暗
山洞之間一山一山綿延
到達您的詩意
到達靈魂的所在
路很長我心嚮往著
引領我祈禱的雙手
我們攤開斷掌的雙手
捧接住神的賜予
有著桃紅色打著蝴蝶結的死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共36句,4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

 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60429/info-1374842-1-1.html#ixzz47ChbZf2O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一、韩愈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其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

   2.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原毁》

   3.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原毁》

   4.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原毁》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6.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进学解》

   7.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进学解》

   8.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进学解》

   ‍

   9.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送李愿归盘谷序》

   10.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送李愿归盘谷序》

   1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送李愿归盘谷序》

   12.故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圬者王承福传》

   13.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祭十二郎文》

   14、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祭十二郎文》

   15.士穷乃见节义。

   ——《柳子厚墓志铭》

   二、柳宗元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1.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骂尸虫文》

   2.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

   ——《谤誉》

   3.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马退山茅亭记》

   4.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5.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状,去来之不可常。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三、欧阳修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朋党论》

   2.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朋党论》

   3.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丰乐亭记》

   4.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此自然之理也。

   ——《伶官传序》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7.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泷冈阡表》

   8.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

   ——《答李诩第二书》

   9.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四、苏洵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1.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

   ——《太玄论上》

   2.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心术》

   3.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

   ——《心术》

   4.天下无内忧必有外惧。

   ——《审敌》

   5.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

   ——《用间》

   ‍

   6.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管仲论》

   7.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

   ——《上韩枢密书》

   8.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上文丞相书》

   

   五、苏轼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1.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

   2.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日喻》

   3.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后赤壁赋》

   4.江流有声,断岸干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后赤壁赋》

   5.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教战守策》

   六、苏辙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

   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

   《宋史》称:苏辙性情沉静简洁,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他的高超大致和苏轼相近。

   1.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上皇帝书》

   2.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黄州快哉亭记》

   3.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4.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5.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七、王安石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2.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

   3.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4.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祭欧阳文忠公文》

   5.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

   ——《答司马谏议书》

   八、曾巩

   曾巩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

   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

   1.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

   ——《战国策目录序》

   2.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战国策目录序》

   3.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战国策目录序》

   4.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赠黎安二生序》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60428/info-1374796-1-1.html#ixzz47CiMvJ6L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杰出文化的代表之一,千言万语浓缩成七字五字句。我们从小就接受诗词的教育,熟读《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宋词三百首》,下面一起来看看唐诗宋词中各种之最。

   

   最多的爱——三千宠爱在一身。

   最苦的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最厚的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最长的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浓的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最长的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最穷的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最远的邻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最难走的路——危呼高哉,蜀道难,难以上青天。

   最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倒霉的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最长的一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

   最奇妙的泉水——山中一夜雨,树上百重泉。

   最寂静的空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最强劲的春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美丽的笑容——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宫粉黛无颜色。

   最贵重的酒席——金尊清酒斗十千,一盘珍馐值万钱。

   最难找的东西——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

   

   白得最快的头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最忙的人——城头铁鼓声又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最悠闲的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最无才的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最孤独的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最勇敢的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最多愁的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不安分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

   

   最有计谋的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最有志气的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爬的最高的人——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脸皮最厚的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酒量最大的人——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最爱喝酒的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最有风骚的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从征最长的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60422/info-1372545-1-1.html#ixzz47Cj8JztB

星期三, 4月 27, 2016

奧秘

●菜根譚
鴿惡鈴而高飛,
不知斂翼而鈴自息;
人惡影而疾走,
不知處陰而影自滅。

●奧秘
子時,我坐在花蓮海邊
一面數息,一面參悟未出生時面目
漸漸漸漸,我悟出
一種姿勢,開成一朵
蓮花

星期一, 4月 25, 2016

第九期2016年5月號

 20160425午時
華文現代詩刊
第九期2016年5月號
最後一次定案編審聚會
編審委員出席有
彭正雄、鄭雅文、林錫嘉、曾美霞、
許其正、莫渝、陳寧貴、劉正偉
詩刊近日將出版寄書
敬請作者與訂戶注意查收
並請詩友繼續來稿支持




星期六, 4月 23, 2016

走火入悟

●詩想起
走火入悟,
較之當今晦澀現代詩,
更有看頭!

僧問趙州:
「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

州云:
「我在青州
作一領布衫,
重七斤。」

星期五, 4月 22, 2016

詩刊

 兼容台灣各族群作品的詩刊
●《華文現代詩刊》
●《台客詩刊》

●《台文戰線》台灣唯一台語文學刊物
●《文學客家》台灣唯一客語文學刊物

請訂閱投稿支持

星期三, 4月 20, 2016

菩堤達摩

@詩想起
年歲漸長,體況老化,心情忐忑,步履蹣跚,瞭望前途風狂雨驟,若想重生唯待來生,然而數十年經歷,一夕灰飛煙滅,頗為不甘,又奈何。想起1947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市發生的不明飛行物體墜毀事件中,據說有個外星人生還,他告訴能與他心電感應的一個護士說了以下一段話,不管是真是假解聽來令人驚駭,他預示人類唯逃離輪迴才得解脫:「原我是永恒全知的能量,原我不在時空中,時空却由原我用想像所創造,當原我陷入地球中的肉身中,永恒被切割,全知被清除,祇能在輪迴的斷續續斷中流浪。」或許未來新科技能讓人的神識與肉身分離,才是人類根本獲得自由之時?

●菩堤達摩
達摩把一面鏡子
掛在沉思的墻上
久久一聲不響,終於
他的影子被墻貼了出來

一剎那,生前的本來面目
從鏡裡走入他的沉默

禪的翅膀
於是把他的思想
飛入
九霄雲外

達摩因此而菩堤
即使,苦海茫茫,茫茫無邊
祇要一根蘆葦,輕輕
他便渡過去了

free yoursel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at I learned in growing up is that forgiveness is something that, when you do it, you free yourself to move on.”
– Tyler Perry, Director
「我成長中學到最重要的是,當你原諒 他人時,你也解脫自己再往前走。」–泰勒·派瑞
泰勒·派瑞 是美國演員、 導演、編劇及製作人,作品橫跨 電影、電視及舞台劇,他也和脫 口秀主持人歐普拉合作多年,據 《富比士》雜誌的報導,他是 2011 年酬庸最高的藝人。

星期六, 4月 16, 2016

徒有虛名,感動不了人

●詩徒有虛名,感動不了人
前輩詩人向明在這期﹝華文現代詩第九期﹞
「數位化時代詩的變貌」一文中說:
詩人生活優裕,沒有挑戰,且多與政治紛擾及社會關懷絕對不沾邊,專注一己的享受,過著一種無菌室,無刺激,無衝突的平安歲月,致使詩也蒼白得沒有生氣。詩人為求虛名炫耀自己的不同凡响,只好藉詩的高度,閉门自我褻瀆,製造出連他自已也解釋不出所以然的作品,以圖僥倖,凡此均為使詩徒有虛名,感動不了人的最大原因。
(這是 2009 年第廿六屆全國學生文學奨大專新詩總評的結語,七年後現在詩的整個現狀如何,值得觀察分析)

----說得如何?現代新生代生活未必優裕,現實挑戰也不少啊!目前的 詩徒有虛名,感動不了人,似乎是真的。

星期四, 4月 14, 2016

《台文戰線》第42號出刊

《台文戰線》第42號出刊 & 第43號「台南書寫」專題徵稿

《台文戰線》第42期出刊了,再次感謝各位作者與讀友的支持與贊助,請趕快一睹這些好文章,還未訂閱的朋友,敬請立即訂閱。同時,本刊43期將徵集「台南書寫」專題,請繼續將您的專題或非專題創作稿寄過來!

宋澤萊:
http://twnelclub.ning.com/prof…/blogs/3917868:BlogPost:38342

「我曾在公開的場合說:我是殖民地長大的人,在台灣這個殖民地整整度過了了60年以上的歲月。我必須在殖民者所控制的刊物上發表我的作品,受到許多刁難。我必須付出3倍的努力,名字才能被人聽見。特別是我用我所不熟悉的語言來寫作,總覺得殖民者在暗地裡嘲笑我的文字,我知道我的文字不合殖民者的要求。所以我在1980年代,開始偷偷用我的母語寫作,希望擺脫桎梏。

我曾寫過一篇3萬字的台語小說〈抗暴的打貓市〉,效果宏大,領受到母語創作的巨大威力,那是我一生所寫的最好的中篇小說。

後來又寫了兩本台語詩集《一枝煎匙》《普世戀歌》,感到我是天生的台語詩人,信手拈來,字字珠璣。

我深切感到,人人都需要用母語來寫作,它能把我們民族最深的感情表現出來、能賦於作家加倍的靈感、使作品更具韻律感……好處很多。

可惜這些經驗大部分的台灣老作家是不懂的,因為他們很少人能用台語寫作!

現在更多的年輕作家投入了母語創作的行列,母語文學的刊物無形中慢慢增多了。
母語作品﹝包括原住民語的、客語的、台語的﹞也累積到讓一個研究者一生都讀不完的數量,看起來母語文學很有未來性,這是叫人雀躍的一面。

只可惜,能讀母語文學的人還太少。母語教育的不彰,使得9成以上的台灣人還是無法閱讀母語文學作品,這是大家還需要共同努力的地方!」
http://twnelclub.ning.com/prof…/blogs/3917868:BlogPost:38342



星期二, 4月 12, 2016

劉郎一去三千歲

@詩想起
雲破月来花弄影,松入悲風强作涛,雲月花松生動活潑,雖說詩乃摹仿自然,但不妨反常匠心獨運,能入能出遂產生新意:白髮三千丈,離愁似箇長,怒存千丈髮,笑擲百年頭,劉郎一去三千歲,落盡桃花只閉門。

●詩觀
點燃詩想力爭上游到頂峰
轟然爆裂以粉身碎骨的壯烈
綻放出五彩繽紛的詩篇
猶如情愛的狂烈唇舌交織中
雷電纏綿,霹靂四起
引發的強烈詩想
是那道乘著狂風暴雨而來的閃電
直奔你的心室突然擊亮心室的


--------------------------------------------

读懂古人十戒,人生无所失


1、大喜易失言

言多必失,特别是在高兴的时候,其实那时的心态是善而良性的,因为希望倾诉,所以不吐不快;因为希望分享,所以广而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奋,话仍要沉稳。因为,说出去的话,再也不能收回。

古人说,“乐不可极”,人极度兴奋的时候,心里的防线就没有了,往往口无遮拦,说一些伤害别人或者很不合适的话,追悔莫及。

《论语》上说,“驷不及舌”:说出去的话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庄子》上说,人说出去的话,就像射出去的箭一样,无法收回。这都是警戒我们,说话不能随意,更不能失言。

2、大怒易失礼

怒,当然也有很多种。《诗经》上说,“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果愤怒,祸患差不多就快要止住了。《孟子》云,“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在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愤怒是必须的。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如果我们不怒就只能当顺民等着亡国了。这种怒,其实就是血性和骨气。

但如果是在生活中,面对我们的家人朋友,普通人,怒气不仅损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对生气人的健康也是极大损伤。人发怒的时候,常常忘了限度,做出失礼且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不生气的智慧。

古时西藏有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可是一生气,他还是绕着房子、土地跑三圈,哪怕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当爱地巴年纪很老了,走路已经要拄拐仗了,他生气的时候,还是坚持着围绕自己的土地和房子转三圈。

一次,他的孙子问道:“阿公!你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诀吗?”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时,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小,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气就全消了。气消了,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学习了。”孙子又问:“阿公!现在你年老了,成了富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爱地巴笑着说:“老了生气时我仍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全消了。”

3、大惊易失态

如同曹刘论天下英雄刘备惊掉了筷子一样,刘备尚且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很难。如何面对大惊而不失态?我的理解就是让心时刻保持安住。

老子说,宠辱不惊;苏洵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王阳明说,此心不动。这都是要告诉我们,要修一颗安定、安稳的心,坦然、淡然面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和变故。

4、大哀易失颜

这里的颜,我想不光是指颜容、仪态,更多的是指精神状态。也就是说,面对种种哀伤甚至哀痛,在宣泄过心底的苦与恸之后,需要节制,需要顺变,需要向前,别让颓废从此左右自己。

中医认为,哀伤还会损害我们的健康。“悲伤”,是由于哀伤、痛苦而产生的一种情态。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偶有所触及,即泪涌欲哭或悲痛欲绝。中医认为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损害的均是肺脏(指肺气),故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之说。这说明悲哀太过会伤及内脏。

5、大乐易失察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处。在高兴的时候,往往觉得一切都是可心的、悦目的,而就在此时,分辨的功能往往会被削弱,思考的逻辑往往会被淡化。于是,失察也就乘虚而入了。

有个成语叫“得意忘形”,人太得意,欢乐过了头,难免大意失荆州。一个人整天得意洋洋未必是好事。汉代刘向说,“吊者在门,贺者在闾。”意思是说

贺喜的人在门口,吊丧的人也在胡同里了。这告诫我们做人要常有忧虑之心,切忌得意忘形。

6、大惧易失节

《论语》上记载,子路问孔子:你若率领军队,找谁共事?”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一介武夫,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我所共事的是那种面临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又能完成任务的人。”

孔子认为,适度的恐惧是有助于我们做事的。但是如果恐惧太大,压垮了我们的内心,当我们面临大节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无法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也无法解决问题。

7、多藏易厚亡

老子《道德经》中说,“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意思是,“所以说,过份的贪求物质与名利欲望的人,必定要劳心劳力,大费精神,结果失去越大,贪求利禄的人,必定喜爱宝贵的珍品,但是珍品藏很越多,反而使人嫉妒怨恨,结果往往身遭横祸。

人生在世,名利、财富确实是身外之物,我们不能为了追逐这些东西而危害自身。那样就是舍本逐末了。

8、大醉易失德

所谓大醉易失德,无非反映在言语与行为,大醉之时,其言往往会多妄语、绮语,其行往往会多出格、差池。自己觉得是一时之为甚至完全不记得,但不排除别人会暗记于心,并以此来做出判断。

《论语》中记载孔子喝酒说,“唯酒无量,不及乱”。不及乱,就是喝酒的底线。小酒怡情是最好的,大酒不光伤身,更易失德。但有种情况我觉得不在此列,就是酒后知己的真心,因为那只限于对话的双方,对他人是无害的。

9、大话易失信

不轻诺,诺必果,一言九鼎,言出即行。拍胸脯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量与能量。

《道德经》中说,轻诺必寡信。一个人老是随随便便许诺别人,这个人必然没有信用,因为他根本做不到那么多事。《论语》中说,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做不到为可耻!

10、大欲易失命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他告诉我们,过多的欲望会败坏我们的身体,甚至因此丧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的这副对联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明一个人一旦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坚强、强大起来。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60406/info-1367770-1-1.html#ixzz45b8zyZXU

李清照如何炼易安体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李清照如何炼易安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一次读到这首词的时候总是不大理解,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样悲伤的词句,简直是闻者落泪,不知是怎样的遭遇,会让她有如此深的感触对于李清照的名字,以前的记忆一直都是停留在课本上,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印象最深的也就是那首“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时候不懂诗词,只觉意味平平,也不爱那些诗词歌赋什么的,多感忧伤,怕坏了心性。后来看到那首《声声慢》的时候,就开始想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悲情女子写出来的幽怨,那时候才知道原来这才是李清照。

  出身诗书世家的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深受当日文坛宗匠苏轼所赏识,常以文章相往来。母亲王氏系出名门,高祖王景图、曾祖王赞,都荣登进士,祖父王准受封为汉国公,父亲王圭在宋神宗熙宁时为中书省平章事,元丰时为尚书左仆射,都是执掌国家枢要的丞相,受封为歧国公。而她的第一任夫婿,也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在李清照十八岁时,便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诸城赵明诚李清照结婚。两人鸾凤鹤鸣,也成了当时的一段佳话。这应该也是李清照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跟自己心爱的人把酒唱欢,人生多么的惬意。因为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但是好景不长,当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行至镇江时,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宁府。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1129年丈夫于农历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李清照为文祭之:“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尽管遭遇了丈夫的逝世,但是她牢记了丈夫生前的托付,就是舍命也不能丢了文物,于是乎她的逃难路线就追随着高宗赵构。她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方向,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也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文物在战火中靠她个人实在难以保全,希望追上去送给朝廷,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皇帝。她在当年11月流浪到衢州,第二年3月又到越州。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一夕之间她信念被摧毁,她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

  少年守寡,一个人的孤单寂寞中她总也有一丝希望,盼望着自己能够有机会迎来第二春,找个人托付终身,就是寂寞时彼此做个伴也是好的。就在这个时候她认识了翩翩君子张汝舟,那时候的张汝舟大献殷勤,两人情投意合,于是乎李清照就改嫁了。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她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无奈之中,李清照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夸耀。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苦海。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的懊悔。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是何等刚烈之人,宁可坐牢也不肯与“驵侩”之人为伴。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件事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感情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加上丢了生活下去的信念,在风雨中李清照倍受打击,如同一叶孤舟在风浪中飘摇,摇摇欲坠。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也是代代不绝。更何况她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是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李清照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

  在伤心绝望中,寄情于文字,著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约五十首左右。如《蝶恋花》写别怀:“……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既写别怀之乱,又言音书易通,以爽俊之笔,开解沉抑之情。形成独特的“易安体”。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60408/info-1368419-1-1.html#ixzz45b6cCqso




--------------------------
王阳明96字家训 千年不灭的一盏灯

  这篇《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赣州诗》中。全文虽然只有96字,却浓缩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勤读书,要孝悌;

  王阳明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对自己的老师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一般人眼中,读书是人获取知识的最关键途径。但在王阳明看来,我们心中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验证、呼唤我们良知所已有的知识。由此可知,王阳明让人勤读书,和其他“要你勤读书”的古人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曾问王阳明:“读书却记不住,如何是好?”

  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而孝悌,《论语》中称“其为人之本与”。王阳明一上来就说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孝悌和读书。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60408/info-1368416-1-1.html#ixzz45b3g7HbT

星期一, 4月 11, 2016

紅塵筆記-----玉蘭花

紅塵筆記-----玉蘭花

記得高中時,她讀一間女校,他讀的是和尚學校。他們一大早,搭六點三十分同班的的火車上學。坐在車中,他常佯裝低頭讀書,卻偷瞄著她的背影,她細長的身材,仿如佇立在水田中央的美麗的白鷺鷥,而她粉嫩的後頸,像是剛出土的春筍。有時也會怕被發現,膽怯地偷瞄她與其他同學在低語,她紅潤的臉龐上泛起醉人的淺淺酒窩。這清晨的禮物,會讓他開心得回味一整天。

「小色狼!」他常這樣譏笑自己。沒辦法,情竇初開的小男生,怎能控制野馬般的情愫,那雙眼猶如花蝴蝶,忍不住就愛採蜜啊。

有一次偷瞄她正入迷時,她突然將瑩亮的眼睛投向他,他慌得立刻低頭讀書,像是驚嚇的鴕鳥埋入沙中。

通車上學生涯在離大學聯考前兩個月結束了,每天午後他都騎腳踏車到離家一公里外的一所寺廟讀書準備聯考,那寺廟非常靜謐,四周種了桂花樹,微風拂過樹葉低語,陣陣淡雅幽香在鼻孔穿梭,幾乎將南方的暑氣,逐出到寺外了。

有天午後,他看見一個熟悉身影,飄進寺廟裡,他揉揉眼睛,以為是對她的思念,在潛意識裡起了作用,仿若夢幻般浮現。

不是幻覺,他確定,她身著淡黃T恤,一條牛仔褲,和白衣黑裙的學生制服完全不同,更多輕便和成熟,玲瓏曲線從T恤凸出來,他正看得出神,她的眼光突然投射過來,他慌得來不及閃躲,沒想到她嫣然一笑,那醉人的酒窩在臉頰上旋轉著,似乎要將他旋進去。

她的落落大方,給了他她勇氣,他說:

「是妳喔!」

這是非常美好的重逢。他們很自然聊了起來,她也是為了大學聯考,來到這靜謐的寺廟讀書的。

談話間他總是聞到她身上散發出來的玉蘭花香。後來才知道,她家的門口種了一棵枝葉繁茂的玉蘭花樹,她經常在身上放幾朵玉蘭花。有時她也會多摘幾朵送他,他喜歡將玉蘭花放置枕邊陪他入夢。

鄉下的孩子是羞怯的,各讀各的書,互相的交流也僅止於寒暄,然而能夠看見她,他就心滿意足了。倒是有一次他握到她的手,那天下午突然下起短暫暴雨,寺廟口的低漥處積了一攤水,她要走過時,他貼心的輕輕拉了她一把。

聯考完他們碰過一次面,知道彼此考上不錯的大學,她的學校在台南,他的學校在台北,南北相隔互道珍重,從此各奔前程未再聯絡,他只有將對她甜甜的思念放入心底,有時會去買一串玉蘭花放在宿舍,同學們說,好香喔,你在懷念你的家鄉嗎?

是的,他心裡悄悄說,我懷念著家鄉的那個女孩。

直到大三那一年,他陷入一場昏天暗地的戀愛中,這時他忘了再去買一串玉蘭花,忘了家鄉的那個有醉人酒窩的女孩。那個女孩有一雙慧黠晶亮的大眼睛,眼裡有一座火山,噴著可溶化世間一切情慾的烈焰,她愛擦銷魂奪魄的會讓她上癮的香水。原來個性靦腆的他,在她熱情的牽引教導下,一步一步墜入迷惘的情網中,他感到刺激亢奮,他此刻敢於站在高高的懸崖,向情慾的烈焰撲下去。她餵他吃她的舌頭喝她的口水,他不但不再覺得荒唐,反而覺得是絕世美味。其實他只是她的寵物,抱在懷裡驅趕內心的孤寒,當無法滿足時,她就要再尋找其他寵物。半年後,她竟然消失了,他一時間失去毒品般產生脫癮現象,致使他內心深處的靈魂顫慄抽蓄著。

 

這時他恍然大悟,愛戀像玻璃杯,在陽光下燦爛奪目,卻是易碎的!

此後他乖乖讀書,上研究所,服兵役,在一家科技公司謀得一份還不錯的工作,期間談過兩場戀愛,然而心已如止水,水波不興。誰知,在一場台灣中北部電腦研習會中,他聞到一股玉蘭花香,他尋香望去,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他發現她也悄悄的在看著他。他走過去,「是妳﹝你﹞!」他們幾乎同時驚呼出聲。

玉蘭花香使他們重新聯繫起來,會後他們一起喝咖啡。她幽幽談起這十年發生的事,她說她大學畢業後第二年就結婚了,她的丈夫是大學時的學長,兩人相戀多年,但是他在一次登山中發生山難去世了。

「真是無常啊-----」她長長吁了一口氣,那嘆息像是秋風中的落葉。

「有孩子嗎?」他問。

她說,原來計畫婚後兩人共同打拼,有些事業基礎後,再考慮好好養兒育女,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一切來得太突然。他靜靜的聽著,心中無限憐惜。

「妳知道嗎?我心中一直留著妳的位置,」他說:「因妳不在,心裡空虛著。」

「太遲了。」她說。

「為什麼?」

「我已經不再是你從前認識的那個高中女生了。」

才情双绝陆小曼!

才情双绝陆小曼!
难怪徐志摩会如此爱慕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
20160412/info-1369381-1-1.html#ixzz45aTar96H
  陆小曼是上个世纪20年代曾经火树银花的女子,亦是一个被千夫所指的女子。她的前半生,是一只美艳的蝶,肆意炫耀着自己光彩照人的外表。她的后半生,是一只平凡的蝶,安宁、平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位绝代佳人的浓淡世界吧!

  一段情,惊动了一座城

  一

  个是颇具上流社会风韵、熟谙琴棋书画,天生丽质的贵妇人。一个是活跃文坛、才气横溢,爱天马行空,也崇尚自由的多情诗人。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故事,如今已成独领风骚的一段惊世情史,当年却是轰动整个北京城的丑闻。

  

  陆小曼一九零三年出生于上海,算起来比林徽因大上一岁。父亲陆定原来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后来创办中华储蓄银行,家里非常有钱,母亲也是大家闺秀,所以从小对她言传身教,培养白富美的气质,因为生过九个小孩前后夭折,最后只剩陆小曼一个,所以难免娇惯和纵容,给她最好的生活受最优等的教育,也使得陆小曼逐渐适应了这种相对奢华的生活,并影响其一生。

  一九二二年,应家中安排,陆小曼与军人王庚两闪婚,婚礼豪华至极。各界名流纷纷到场祝贺,陆小曼一时风光无垠,从此人称王太。新婚燕尔日子过得还算融洽,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裂痕,陆小曼依旧眷恋风月场所,而王庚工作很忙,白天到黑夜不停歇,一个早出早归,一个晚出晚归——他俩原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她遇见徐志摩时,早已嫁为军人妇,罗敷已有夫,可夫如同虚设;徐志摩遇见她时,正处落寞空虚,心爱的女人不告而别、落得个离婚不说还背负骂名。两颗寂寞的心一撞见,便擦出了爱的火花。

  他们常一起游长城,逛天桥,去喝茶,赏红叶,干的都是非常惬意浪漫之事,孤男寡女,一个满腹才学写的一手酸溜溜的情诗,一个生性浪漫跳得了一段优雅的舞曲,两人相见恨晚!

  

  徐志摩与陆小曼合影

  最终,两人恋情暴露,徐志摩和陆小曼性格都一样,有点偏执加自由主义,在纠结许久后,陆小曼便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婚。

  

  王庚

  前夫王庚曾对陆小曼说:“ 我想了很久,既然你跟我在一起不快乐,那么我们只有分开,其实我还是爱你的。”那夜,小曼听完这句话,痛哭了一场,陆小曼谈不上爱这个男人,可这个男人包容她,给她最好的生活。他虽没有徐志摩会玩浪漫,却是让人抱着很踏实,是那种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男人,可如今自己就要离开他了,他就要失去了自己,成全的背后是他背负酸楚和孤独,叫陆小曼怎能不流泪。

  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陆小曼与徐志摩终成眷属。婚礼上,没有初次婚礼的满是祝福,还遭到证婚人梁启超声色俱厉地训斥:“希望勿再做一次过来人。”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结婚照

  婚后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他父亲始终不承认陆小曼这个儿媳,而陆小曼整日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场上,使徐志摩痛惜她浪费才华,她挥金如土的习性也使诗人入不敷出。在种种矛盾中,徐志摩形容自己的创作陷了“穷、窘、枯、干”的境地。

  

  徐志摩在光华大学任教时的夫人陆小曼

  婚后一段时间,徐志摩在北平教书,而陆小曼坚持留在上海,徐志摩只得经常在平沪两地奔波,“总想飞”的诗人还特别喜欢乘坐当时并不普及的交通工具———飞机。悲剧终于发生,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机从南京飞向北平,因为他答应20日要帮助曾经爱过的女子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而他搭乘的飞机在山东党家山上空撞山炸毁……

  

  徐志摩、陆小曼和小曼的侄子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她默默忍受着外界对她的批评和指责。正如她在致志摩挽联中说:“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她怀念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可惜未达成心愿,终在1965年,带着遗憾,佳人离世……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是冲破封建束缚的自由结合,连郁达夫也直道“佩服志摩的纯真和小曼的勇敢”。其间虽也曾彼此伤害,但也深深相爱,除却当时的社会对于婚姻与爱情的理解,若把两人的爱情放在当代,也算得上一段痴男怨女的情话吧!

  转载自公众号:南书房(shufacn)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
20160412/info-1369381-1-1.html#ixzz45aTar96H

紅塵筆記-----預知

●紅塵筆記-----預知
在冬天的深處, 我終於知道,
在我身體裡面 ,有無法征服的夏天。
---------卡謬

立冬之後,天黑得快,才傍晚七點,路就看不太清楚了。此刻,我騎車經過一條僻靜的小路,忽然聽見後面有甚麼在跟蹤,我下車查看,發現後頭約十公尺遠處,一團黑黑的東西,我掉轉車頭,用車燈照過去,看見是一條黑狗。我們相望一分鐘後,我不再理會牠,我繼續騎車回家。但是我回到家,竟發現牠跟我回家來了。牠趴在家門口,很晚了沒有要走開的樣子。我弄了一些水和食物給牠,牠很快吃光了。
第二天,牠依然逗留在門口,牠眼神似乎哀求的望著我,不斷搖著尾巴。我心生憐惜,對牠餵食,並暗想若是無主野狗,我便收養牠。
直到第三天中午,一部車開到家門口,走下一個身材壯碩男子,他一把捉住黑狗的脖子,恐懼的黑狗企圖逃走,掙扎著旺旺大叫,但仍被硬拖進車裡。
「你幹甚麼?」我問。
「這隻狗是我養的。」他眼也不看我一下,冷冷的說。
「你住哪裡?」
他用手隨便一指:「路口雜貨店。」
我知道離家約一公里處,一條小路的路口有家雜貨店。
車子急速開走了。我心中有些怏怏不快。然而幾天後奇怪的事發生了。那個晚上我從外頭回家,竟然看見那條黑狗出現在門口,我心想牠可能又偷溜回來,然而尋思間,那條黑狗突然消失在眼前,怎麼回事?我揉揉眼睛,奇怪,我出現幻覺了不成?
原是不想將這件怪事放在心上,可是接連兩三天,都出現這種幻覺。因此我特地找到那家雜貨店,看見了那個身材壯碩男子。
「那條黑狗呢?」我問。
他不理會我,我繼續追問。
「你為什麼要找牠?」
我將發生幻覺的事告訴他。
他忽然冷笑:「你見鬼了!」
「嗄,怎麼回事?」
「呵呵,牠現在在我的肚子裡,呵呵。」
我大吃一驚:「你把牠殺了,吃進肚子裡了?」
我終於明白那隻黑狗為什麼要逃家,然而牠雖然預知了自己的劫難,仍無法逃脫這不幸的命運。後來,我到一間佛寺找了一個和尚,問他這事要怎麼辦,他說要唸往生咒超渡牠,自從他做了法事後,我就不再出現那種幻覺。但願,牠已找到了更好的來生。


催眠

催眠

這個事件讓我覺得人容易被催眠,一個人悶著幹相當危險,有時向外求援是必須。

那天鄰居林太太說,她婆婆前幾天悄悄到銀行,提了七十萬元交給一個檢察官,當懷疑受騙時,錢已像長了翅膀飛得不見了蹤影。我一聽,知道那已是詐騙老套。記得多年前的某個假日,清晨我被一通電話吵醒,迷迷糊糊聽見,說是從高雄某郵局打來的,有人冒用我的名字開帳戶去提錢,歹徒被識破後逃之夭夭。後來換另一個扮演警官的對我說,我必須接受調查,我戶頭裡的錢全部會暫時被凍結,我問他我該怎麼辦,他說唯一的辦法就是將我戶頭的錢全部提存司法單位,我這樣便仍有錢可日常使用,又交代偵查不公開,到銀行領錢若行員問起甚麼都不能說。當我取出存簿要到銀行領錢時,腦海突然浮現 165 防詐騙專線,我打過去接聽專員馬上說那是騙人的,這時我才如大夢初醒。事後還自責怎麼那麼傻那麼容易受騙,其實人腦並不如想像的那麼精明。

星期六, 4月 09, 2016

網友詩集出版協力互助構想

●詩人古能豪說:
《類遺囑》詩集訊息
《類遺囑》詩集預計8月出版(如無意外)
預計6月將會正式在我的臉書貼出一則訊息
【即日起至6月底凡贊助國內各詩刊100元以上者,
私訊本人告知即寄送《類遺囑》詩集】

●另外建議
網友詩集出版協力互助構想
協力互助金兩百元
凡參與者﹝預計兩百人﹞出版詩集時
由各參與者匯出兩百元
可從能豪兄起頭做起
請公佈匯款帳號
《這構想有詩友互相提攜功能》

@能豪兄依然可保留實施----
【即日起至6月底凡贊助國內各詩刊100元以上者,
私訊本人告知即寄送《類遺囑》詩集】


赞显示更多心情评论
16查雨成、莊桂香和其他 14 位用户

评论
吳錡亮
吳錡亮 我先打頭香,請古老師公布帳號。
取消赞 · 回复 · 4 · 1小时
陳寧貴
陳寧貴 台客詩刊也可比照辦理 合乎詩人俱樂部精神
取消赞 · 回复 · 5 · 1小时 · 已编辑
宋惠馨
宋惠馨 詩兄:我剛吃飽回來,一目十行看見(遺囑)差點……嚇死我!謝謝你知道了!辛苦你了!
取消赞 · 回复 · 1 · 46分钟
陳寧貴
陳寧貴 遇到鬼打牆?
赞 · 回复 · 9分钟 · 已编辑
吳錡亮
吳錡亮 記得幾年前收到古老師的《告別式》詩集,才把我嚇壞了。
赞 · 回复 · 刚刚
陳寧貴

回复…
選擇檔案
高塔
高塔 很有建設性, 建議網友詩集出版協力互助構想定一個名稱, 決定好之後, 古兄再於此構想下成立今年第一個案, 另請一併考慮掛號郵寄費用。
取消赞 · 回复 · 1 · 31分钟
陳寧貴
陳寧貴 這是網路去中心化與資本化的實踐

紅塵傳奇-----異友

●紅塵傳奇-----異友

那天,我在客廳看電視,突然,看見老許穿牆而入。

「又溜出來啦?」我一如往常向他打招呼。

「是啊,自從上了天堂後,雖然很美好,缺點就是太無聊。」他一如往常應道。

又自動爆料說:「上個禮拜我去探望我那再婚的前妻,我一進去,正看見他們夫妻在大聲爭吵,她像和我在一起時一樣大罵:我倒大楣,才會和你在一起!盛怒的丈夫衝向她,我立刻去阻止他,但我只能從他身上穿過去,他一掌推在我前妻身上,她也不甘示弱出拳捶他,然後傷心的坐在沙發上哭泣,我坐在她旁邊,摟著她的肩膀安慰她,可是她一點感覺都沒有。」他繼續說:「我覺得自討沒趣,陰陽兩隔,陽間事與我無干了。後來我在街上亂逛,看見一堆人聚集在一個大廣場,有人高舉公平正義的布條,有人戴著吸血鬼的面具,有人拿起臭鞋丟出去,成群結隊的鞋子,黑壓壓的像一群黑蝙蝠,飛啊--飛啊真是比天堂熱鬧多了。」

「然後呢?」我問。

「我到鬍鬚張吃滷肉飯,吃好飽,又不用錢。還是人間好。」老許說。


星期五, 4月 08, 2016

紅塵筆記----命運

●紅塵筆記----命運
年過花甲變成自我偷窺狂
想偷窺自己身體裡面的每個零件
想偷窺自己內心裡面的愛恨情仇
偷窺是好深好深黑壓壓的一口井

牠老了,眼神呆滯,失去光澤的黃色皮毛脫落,而且只有三條腿。

那天,牠正在過馬路,步履乏力,整個身子像在發抖,突然,一輛銀亮轎車,閃著銳利芒刺,從轉角處風馳電掣衝過來,完了,完了,我心頭吶喊,但聞尖銳可怖的長長剎車聲,車子正好在牠前面一步之遙停住。牠好像嚇呆了,站住不敢動,觀看到這幕的人,屏息以待,過了約一分鐘,牠才發抖著向前走過馬路,這時大家鬆了一口氣,那部風馳電掣的車子,似乎也嚇到了,遲疑許久才怯怯地慢慢開走。

那是誰家的狗沒人知道,大家也可能不會想知道。我常看見牠在路上緩慢走動,走幾步停下來,彷彿在喘氣,之後再繼續走,總是走走停停,有時看了覺得可憐,但這情緒猶如一縷輕煙飄過心頭,很快就煙消雲散了。的確,這是個人人繁忙的時代,自顧且不暇,誰會去理會一隻狗呢。

因此,狗繼續過牠艱苦的日子,人繼續過他們繁忙的日子,即使經常在同一條路上相遇,但是像兩列火車,迅急交叉而過。

有天天氣反常炎熱,看見牠躺在7-11便利商店門口,享受著客人進出自動門開關時,瞬間洩漏出來的冷氣,有人驅趕牠,牠猶如老僧入定,置若罔聞似睡非睡的繼續趴著,好像這樣能為牠自己,保留住一點平日得不到的可憐的尊嚴。

直到有一天清晨,清掃街道的工作人員,發現牠一動也不動的趴在路邊電線桿下,「老狗死了」他說著把牠裝進黑得發亮的黑色垃圾袋裡。



星期四, 4月 07, 2016

詩想起------詩壇的後浪來了嗎?

@詩想起------詩壇的後浪來了嗎?
不時會想起,台灣詩壇的後浪來了嗎?若後浪真的來了,將發現他們對詩語言的運作,以及詩想的詭譎刁鑽,必然與前行代的 創作者大異其趣。此刻我也隱約想起,早已被詩壇遺 忘的「陽光小集」詩刊,當時它幾乎聚集了島內寫詩好手,一時間豪氣干雲,想為詩壇擦亮另一片詩的天空。然而事過境遷,如今再回顧那段亮光,不過剎那流星,「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的確毋須大驚 小怪。記得往昔聞名前輩詩人,當年的光芒今何在?平常詩人 喜歡提到李杜,想和他們一樣在歷史上留名,然而我們和 李杜比起來連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都不是!畢竟李杜是李杜,我是我!至於台灣詩壇的後浪真的來了,命運會如何呢? 很值得關注觀。


星期三, 4月 06, 2016

兼容並蓄

●真正台灣人詩刊
這一期的台客詩刊,比上期厚重許多,内容豐富,活力四射。當初華文现代詩刊就是要華台客原語兼容並蓄,然而180頁中,母語只占10頁左右编幅,非常不成比例。如今台客詩刊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种缺失。目前在台湾有纯台語的《台文戰線》,纯客語的《文學客家》,而台客詩刊真正做到,台灣各種語言創作的作品,同等重視發表的園地。在不增加經費壓力下,可建議每年第一期出版特刊----包含台灣各種語言創作的作品的年度詩選,這才是真正的台灣年度詩選啊!

孙立人与绝色女秘书忘年恋

孙立人与绝色女秘书忘年恋始末
她的背景传奇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16/04/05/419184.html 

  黄美之的名字不为人所知,但她的经历却串起一段传奇的近代史。她的表舅是著名报人成舍我,表哥是经济学者成思危,她母亲的同学兼好友是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向警予。她本人曾任抗日名将孙立人的秘书,与之发展出一段感情,并受孙立人案牵连入狱十年。2014年7月16日,她在美国的家中离世。本文摘自2012年第3期《文史拾遗》,作者崔述伟,原题为《孙立人的湘籍女秘书黄美之》。

  2011年春节后,笔者在拉斯维加斯湖南同乡会会长Y先生家作客。他托我们带一些香港出版的纯文史类杂志给钟武雄先生。我随手翻了翻杂志目录,见有Y先生撰写的介绍钟先生的文章,还有一篇《烽火俪人·黄美之》,这两位都是湘籍名人。我们就是应钟先生的邀请,才赴美观光且客居其旧金山“中国海滩”旁豪宅的;而黄美之女士,几天前我刚好去洛杉矶她家中拜望过她。

  

  

  

  十年冤狱

  黄美之(1930-)原名黄正,原籍湖南沅江,生于长沙。肄业于金陵女子大学,1949年随其家人赴台湾,任孙立人英文秘书。1950年因“黄氏姐妹共谍案”而蒙冤。出狱后与德裔美籍外交官结婚,离开台湾,至亚非数国随任,后偕其夫回美定居,在美国邮局服务十多年后退休,曾任洛杉矶华人作协副主席。 2000年“平反”后,以400万新台币之“补偿金”创建了“美国德维文学会”并任会长,编辑出版且资助华人作家出书。如李自健的太太王丹慧的诗,就被她收入过诗作集。其作品《不与红尘结怨》曾在中国大陆出版,还著有《我的母亲吴家瑛》、《八仟里路云和月》、《伤痕》、《深情》、《欢喜》、《流转》、《沉沙》等。

  黄美之冤案,与蒋介石父子有关:是蒋经国一个电话,叫她去台北,被关起来并判了10年。其母的“老长官”赵恒惕找蒋介石为其求情,蒋说:“判10年嘛,就要坐10年”“通天”反而如铁板钉钉,结果不仅未能减刑,到了后期竟被“遗忘”在狱中,反而多坐了几个星期。

  这冤案,其实也与孙立人无关。黄氏姐妹是1950年被判刑的,而孙将军后来直至1955年8月才被以“阴谋发动政变”罪名,革职软禁,成为“张学良之二”。黄美之曾听保安司令部两位处长说:“因为两位长官不和,所以我们受牵连。”那是指蒋经国与孙立人有矛盾。美之的姐姐黄珏曾是孙立人的秘书,而蒋经国苦追其姐未遂。黄珏去孙立人创建的青年大队任少校时,曾陪同孙立人一起接受宋美龄的视察,自恃靠山很硬,没把“小蒋”放在眼里;而继任孙立人秘书的又是其妹黄正,当年黄家旅居屏东,黄氏“姐妹花”是万人瞩目的对象。孙立人公馆就在屏东,“花”落孙家不仅是地理使然,还因孙立人是在1937年淞沪战役中身先士卒,被击中13枪而幸得生还的抗日名将,是获得过英皇“帝国司令”荣誉勋章,以及罗斯福颁赠“丰功”勋章之“双料”国际名将。自古以来,英雄美女,惺惺相惜,“昏了头”的人又怎会看得起貌似愚憨的“太子”?1950年蒋经国打电话叫黄正去“问话”时,她还以为正好可去台北玩玩。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去不复返,立马被关押判刑。其表面原因是有一名中央社记者被查出是苏联间谍,黄氏姐妹正认识这人,被诬陷“泄露军机”。当这俩美女下到“天牢”桃园感训所时,在保安司令部上下眼中,无异于“活生生的匪谍范本”、“祸水”。真乃“凤凰脱毛不如鸡也”。

  

  在金陵女大时,黄美之穿着自己做的衣服。

  家人误解

  入狱初期,黄正可谓众叛亲离,就连父母都怨恨她,以为是她连累了姐姐。父亲曾去找过孙立人,希望将军帮他女儿说情。孙立人说:“(蒋)老先生正在气头上,等过一阵子吧!我会找机会告诉他的。”后来,美之听妈妈讲,孙立人向蒋介石说:“黄珏、黄正不是匪谍,我以我的头担保。”老蒋冷冷地说:“哦,你的头就那么值钱吗?”怪不得,火上加油,还给她俩加了刑。其父受到沉重打击,在她俩入狱一年后,营救无门,引发心脏病而无望过世,临终前,不断念叨着姐姐“真可怜”,却一句不曾提及她;妈妈也对她很冷淡。双亲的误解,使年轻的美之雪上加霜,承受莫名委屈,心中苦不堪言,只能嚎啕痛哭。

  

  黄美之的小说《烽火俪人》的封面。

  究其原因,母亲生她时,已40多岁,因体能不足,流血过多,晕死过很久。黄家原以为其母在连产三女(美之排行第四)后,这次会生个儿子,从沅江老家摇着三木船的鸡、鸭、鱼、糍粑、红米、蛋送来长沙。在途中听说又是个女儿,顿时将船队掉头开回沅江了,竟连一个蛋也没留下……因此母亲对她总不喜欢。吴家瑛出身名门,与曾宝荪、向警予同学,是蔡畅母女的老师,当年周南中学的校花。40年代,中国驻泰国大使,明德毕业的××在街上遇见黄氏姐妹,竟停车问道:“你母亲还那么漂亮麽?”吴家瑛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运动先驱,湖南省首位民选的女议员,坚强、能干的新女性,育有四女一子。红军攻进长沙那年,她一家避居在贫民区。奶妈有次听到枪炮声,带了三位姐姐,抱着美之上屋顶的阳台看热闹,因木梯已朽,奶妈踩踏一块梯板,松手掉下美之,眼看她朝楼下麻石坠落,不死即伤。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恰巧楼下住的一位男人出屋,他以为上面掉下一包东西,伸手接住才看清,抬头向上喊道:“你们家毛毛(婴儿)掉下来了!”当时奶妈已吓得呆若木鸡。

  

  黄美之出狱后不久拍摄的照片。

  豆蔻年华时,当连日暴雨引发山洪之际,美之行经木桥见水涨及桥面,竟不觉危险及髒。她想起自己寄宿的学校洗发不便,就势跪在桥边,弯下脖子在滚滚洪流中痛快地冲洗……惊险得让人捏汗,烂漫得令人莞尔,懵懂得令人气结。

  妈妈曾带着她们四姐妹乘木筏过湘江去看住在裕湘纱厂的姨妈。福姨妈神色黯然地念叨着自己失踪多年的儿子。妈妈宽慰福姨妈。稚气的美之在一旁看姨妈在火炉上煎鱼,惊喜地叫道:“呵!有两条鱼。”大姐用脚踢她,她“知错”纠正道:“呵,是一条鱼吧?”大家都不理她,继续着同样的对白。她仍站在一旁,看着吱吱有声的锅里,自言自语道:“但真正是两条鱼呀!”话音未落,油爆了。她也吓了一跳,抬头看时,只见福姨妈从腋下抽出手绢抹泪。母亲喊道:“蜜伢子(其乳名)快过来!莫在那里烦姨妈。”她才不情愿地离开,一边嘀咕:“是一条鱼不啰?”后来,上桌吃饭,她才确认是一条鱼剖成两边煎的。回家途中,她又不知趣地问何时再去看福姨妈?妈妈啼笑皆非地说:“再不带你去了,人家为了生死不明的儿子伤心,你却一条鱼两条鱼的烦人,真不懂事!”

  

  黄美之和姐姐黄珏。

  牢中成熟

  坐牢头两年,她总想不通,常常嚎啕大哭,哭得揪心地悲,哭得惊天动地的切,哭得一塌糊涂地让人怜。看守怕她哭,就叫她吃糖,如果还止不住,看守长就会跑来,欲盖住她哭声地大声说:“小黄,二小姐,别哭了。你想吃些什么,快写报告来。我叫人马上帮你买来。”于是,姐姐代她写报告,她抽泣着报上一大串食品名单……姐姐这才发现了为妹妹止哭的妙法。有次,她又躺着哭起来。姐姐正坐在她身边吃妈妈送来的盐水豆,见她刚起腔,连忙塞一把进她嘴里。妹妹从不爱吃豆子花生,但此刻正伤心,又懒得爬起来吐掉,就随便嚼嚼,呜呜咽咽,包口包嘴地咽下。姐姐也就这么“磨豆浆”般地,一把把往她嘴里塞。妹妹张口接着,越嚼越觉得香,哭声渐小渐无。此间,看守在门外看得有趣,自言自语地笑道:“这真有意思,妹妹张嘴要哭了,姐姐就塞一把豆豆儿。姐姐塞豆豆儿,妹妹就不哭了。”姐姐听了那怪腔怪调的四川话,笑得人仰马翻,倒在床上。妹妹却气坏了,一挺身坐起来,恶狠狠地瞪得那看守走开……从此,美之再也不哭了。

  桃园感训所那潮湿黑暗的屋角里,盘踞着几只拳头大的黑蜘蛛。姐妹俩既害怕又无奈,也不敢去打。看守哄她俩说是“喜蛛”。她俩幻想提前获释……事后方知是毒蜘蛛,人若被咬即可毙命。弱女子与毒蜘蛛“和平共处”,多年相安无事,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美之因此而想到,当年若是去打蜘蛛,蜘蛛为了生存,也不会放过她俩。她从中悟出,与人相处也一样,“得饶人处且饶人”。她前30年经历了众多坎坷磨难,而后应从中获取教益,不与红尘结怨,珍惜生命,善待他人。

  按常人常理平心而言,黄美之应对蒋氏父子恨之入骨,但她却淡然表示:“凭良心讲,我谢谢蒋经国先生,他把我拽出来了,不过关太久了。如果关一、两年,我感谢万分:10年太多了,不过还是感谢他硬把我拽出来,因为有了感情是很难分离的。”

  

  孙立人将军。

  忘年之恋

  对于当年是否真的被当成“匪谍”?美之说:“是有人要打击孙立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女人生气,报仇、会下毒药。男人生气,报仇,会使坏,使各式各样的坏。”保密局侦防组长谷正文告诉她,情治单位后来一直担心美国人要营救孙立人,而交待给厨师的一项秘密任务,“只要看到美国人来,就一枪打死孙立人。”

  这是2010年7月,黄美之在其《烽火俪人》新书出版发行会上,向记者披露的。

  孙立人直到1988年3月,才被解除长达33年的监禁,1990年辞世。又20年后,黄美之才在书中描述了这段乱世情缘,原来珍藏在她脑中小小的空间里的陈年往事。她才能冷静写下“我所知道的那位将军的另一面”,并参加了孙将军故居落成暨纪念馆开放仪式。

  孙立人这位安徽将领,与湘人缘分之深,不仅表现在他担任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编第38师师长时,麾下“湘军”占了90%的比例。“一将成名千万骨枯”,笔者的伯父崔继贤当年就是远征军的上尉电台台长,在野人山战役中“失踪”而尸骨无存的。

  孙立人1930年在南京教导总队人大队长时,认识了南京汇文女中的校花张晶英,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喜结良缘。但张晶英不能生育,后来更是皈依佛门。在她劝说之下,孙立人1952年才又娶了护士张美英。张美英此后多年与孙将军患难与共,为他生了两男两女。而当年负责为孙将军挑选秘书的也是夫人张晶英,同为湘女的张晶英对黄正(出狱后其母才为之改名为黄美之)很满意,对她说:“你若愿意,我可推荐你。”年轻的黄正亲眼见到美军顾问团的女秘书们神气十足,且从姐姐口中听到对这位长官的崇拜,便很爽快地答应了孙夫人。

  

  秘书工作无非是在孙公馆内打印文件,做请柬,整理将军的文件和照片,更使黄正加深了对孙立人的了解和仰慕。宾客来访及餐述时,还得像女主人般招待之。这种信任和亲切感与日俱增,是外人难以体会的。而情缘的发生似乎就在一瞬间擦出了“火花”。有天,将军与黄正坐在公馆内荷花池边,他突然若有所思地说:“我替你取了一个英文名字,little,意思是小,音译成中文,里面还含有我的名字(这单词的第一个音节与孙立人的名字同音)。她非常惊讶于一位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武将,竟有如此浪漫、细腻的心思,而非常感动。孙立人凝视着她的双眸,读懂了她的内心,伸出一双手来紧紧握住了她的小手……爱情一点就燃,何况他是位成熟、成功的男人,更令她充满幻想。一天早上,她向孙立人说起自己一次失败的骑马经历。将军笑道:“马是十分聪明的!人一骑上去,马就知道此人会不会骑。”说着,他竟跪倒在日式榻榻米上,两手撑地,弯着身让她骑在自己背上。她在突兀之余,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家严”从未对她有此柔情,更无丝毫亲切之举,从小缺乏父爱的姑娘自有恋父情结……然而,将军是有家室的人,且长她30岁,这让她心中总有罪恶感,“清醒了,很难过,觉得不得了(自己闯祸了!)很矛盾。”她甚至偷偷取出副官的手枪朝自己胸膛扣动了扳机,幸亏子弹没上膛……有时,孙立人会在她耳边轻轻的说:“小小,不要离开我。”她会婉言答道:“我终是要离开你的,”但她怎么也没料到,离别骤然降临,几个月的热恋换来了十年囹囵。在狱中,她固然觉得自己冤枉,但也有对爱的刻骨铭心的眷恋,想起天冷时,即使隔孙立人隔上三、四米,她也能感受到他的体温和内心澎湃,但她那时年轻,还不了解他内心的寂寞“竟是千军万马的奔腾!炮火连天的隆隆,使他更能集中心力。但有一方荒寂的心田,从来没有被他自己或任何的外力攻克过。”孙立人曾沮丧地对她说:“国家旧习不改,只怕真是一班亡国之君臣啊!”

  1960年,经赵恒惕、曾宝荪、黄少谷3人作保、签字,这对姐妹才得以出狱。黄美之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感悟,“虽未能使我世事洞明,倒也了解了及时行乐。” 美之每天下班后都要和两三女友去逛街,一直玩到半夜才搭最后一班车回家。她还热衷参加各种聚会,就是想忘却过去的不快,并在聚会中认识了美国外交官傅礼士(Fleischman),1963年与之结婚,而“逃离”台湾。

  

  孙立人将军和妻子张晶英。

  海外湘女

  笔者是从成思危先生的二姐,中国驻联合国使团员一秘成幼殊寄来的《成舍我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第一次读到黄美之那篇《表舅大人成舍我》的,但觉她文笔活跃,也看得出舍我先生很关爱这位外甥女,对她甚至比对她自己的儿女都宽容和大方(舍老之节俭,在中国新闻出版界是有名的)。黄美之能走上文学之路,与成老的支持和指点是分不开的。

  世纪之交,黄美之将其在海外出版的作品寄赠给家乡图书馆,以及笔者本人。直到2005年时,还托人带来书信,我也托人将拙著《我与名人没有约》赠予她。但因自己已退休,便自动疏离了昔日之“工作关系”,停止联络。

  2010年底我赴美观光前,找出了一些名片,颇想看看一些交往过的海外湘籍人士的生活状况,甚至比对“观光”更有兴趣,大概也是个人怀旧积习吧?圣诞前夕,我在旧金山钟武雄先生家向黄美之家拨电话时,心中犹问她“安在否?”算来她应该是耄耋之年了。电话虽通了,受话这也正是美之本人,但她却没精打采的告之,身体不适,恐难相见。我心中颇感失望,但也理解并尊重这位美籍老人。然时隔两月后,我与同伴“自由行”住在洛杉矶圣盖博的华人家庭旅社时,同伴想去市中心,我又想起要给黄美之试拨电话,“有缘万里可相见,无缘交臂不相逢”,不妨再试一次!我向老板娘借她手机前,正听她跟她老公说:“今天要给我买花回来。”电话通后,我机灵地说:“节日快乐!美之女士……”黄美之高兴地约我去她家,待我放下电话时,同伴首先“发难”:“哎呀,没想到你在咯里还有女朋友,也是长沙的?!”同屋的“美漂”们,也随之起哄调侃,我简述了黄美之的情况,众皆肃然。更有东北籍“60后”汉良君,自告奋勇,驾车送我去黄家,一睹美之风韵。

  既然是节日,当然要买花,但我却从未送过,更不知道买何花为妥?便向汉良请教,他说:“买蝴蝶兰吧,华人超市有。”他又在途中先带我去一浙江籍姊妹家喝茶。此君离开时方告知“她家桌上的花,还是我除夕时送的……”怪不得他对花颇在行。

  驶达黄宅附近时,离她约定的时间尚有10多分钟,我俩又在这优美、安静的高尚社区(法律规定“应保持其历史原貌,不得随意更改”)。拍了几张照片,直到差两分钟时,我才敲门。宅门应声而开,健旺且具大家风范的美之笑容可掬地将我俩迎入屋内。原来,她早已在窗前伫立等候着。

  美之指引我俩看她家人照片,告知其女一家要她去纽约长住,但她仍坚守自家,每日阅读、写作。她的新作《烽火俪人》在台湾曾与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并列畅销书榜首,惜手头已无此书,待邮购以后,一定补寄给我,她又取出《沉沙》两册,题签并分赠我与汉良。

  美之晚年生活安定、富裕,每周有政府派给的钟点工为之购物及料理生活。她从不自己做饭,每逢亲友来访,则驱车至附近最好的一家咖啡馆餐叙。“你们也是我的老友、新朋”,亦如是之,态度之亲切,令我们更添敬重。

  美之湘音未改,说的既非台式国语,又非普通话,而是地道的长沙“塑料普通话”更使我惊喜、讶异不已,且忍俊不禁。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16/04/05/419184.html#ixzz457NBexzp


星期二, 4月 05, 2016

詩想起 ------ 舊經驗變成回憶的蟬蛻

@詩想起 ------ 舊經驗變成回憶的蟬蛻
偶然讀到,作家劉墉談起他學生時代,編校刊跑鉛字行和印刷廠,如今他重返舊地卻不見一家印刷廠了。我也回想起我初中暑期,曾在高雄市一家鑄字廠,打工實習見見市面一個多月,當過找不到字的差勁手民,(一大片黑壓壓的鉛字,找個字像在黑海撈針),也見識到神乎其技的老手民,(他們不用看,伸手即得)。我每天下午還要坐公車,送鉛字到鳳山各鉛字行,如今已回想不起,一個小小身軀,提著一小袋鉛字,行走在鳳山大街小巷的光景。直到後來在出版公司工作,幾年後開始出現照相打字,經過蠶食鯨吞,很快將鉛字排版廠業務擠壓泰半。如今書寫人人自行電腦打字,出版詩刊可省萬元打字費,出版形式出乎意料之外的天翻地覆,﹝ 據說巴黎有書店已出現買電子書立即列印出紙本書的服務﹞,如今電子閱讀即將取代紙本,我的舊經驗將變成衹能用來回憶的蟬蛻。

●懷念往昔舊時光




令人深思

纽约时报:
多年前的亚裔学霸们,
毕业后都过得如何?
  
精英即领袖的制度在从学校毕业后就戛然而止了,这已经成为在亚裔美国人的生活中苦涩暗流的一部分。

  有时候,我会向自己在玻璃窗上的影子投去一瞥,然后惊讶于自己的所见。漆黑的头发。斜长的眼睛。像煎饼一样平坦、黄中带绿的皮肤。类似爬行动物的漠然表情。我曾竭力让自己相信,这张面孔和其他任何面孔一样美丽。但这样想的时候我又觉得这张面孔很陌生。这是我的面孔。我没法否认这一点。但这张脸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有时候,我怀疑我的这张脸在其他美国人眼里显示出的是:一个隐形人,很难在一堆和他相似的面孔中将他辨认出来。一个站在在人群中颇为显眼但毫无个性的人。一个美国文化貌似非常推崇但实际上是在鄙视与剥削的偶像。不只是那些“擅长数学”、会拉小提琴的人,也是一大群被憋得不行、被压得要死、被虐得快残了的循规蹈矩的半机器人,在社会与文化层面都没什么重要性。

  让我总结一下我对于亚洲价值观的感受:操他*的孝道;操他*的追分少年;操他*的常春藤盟校之癫;操他*的顺从权威;操他*的和谐关系;操他*的为未来而牺牲;操他*的中产阶级奴性。

  几个月前,我收到一封来自年轻人杰弗逊•毛的邮件。他先是进了史岱文森高中,最近则刚刚从芝加哥大学毕业。

  现在他更清楚自己高一的时候要做些什么了:“学习上只要有一半的努力就够了,但在其他方面要做得更成功。”

  史岱文森是美国竞争最激烈的公立高中之一,完全依据考试成绩招生。这就是结果:仅占纽约人口12.6%的亚裔在这所学校中占据的比例高达72%。

  在史岱文森念到大概一半的时候,一种隐隐约约的不悦之感开始侵蚀毛的内心。他一贯都觉得自己是一群“没有名字、没有面孔的亚裔小孩”中的一员,这些小孩不起眼得“就像房间的装饰物的一部分”。他一贯都满足于埋头苦学,朝着史岱文森学生们共同的目标而奋进:哈佛。但是大约在他毕业班那年刚开始时,他开始怀疑这场通往学业成功的路是否是唯一的、或者最好的路。

  “你忍不住会觉得肯定还有其他的道路,”他边吃米粉边解释,“这就像是我们这群人被按着头和彼此较劲,而中西部的孩子却可以做着少得多的功课,还可以在车库玩玩乐队什么的——如果他们的智力还可以,在学校也还算努力的话……”

  杰弗逊•毛

  我们见面几周后,毛让我和他在史岱文森的密友丹尼尔•朱联系。朱去年从威廉姆斯学院毕业,他的诗歌还赢得了一个创意写作比赛的奖项。他从18000美元的奖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到中国旅游,但现在他回到布鲁克林的唐人街和他父母住在一起。

  朱记得他在威廉姆斯的第一学期时,他的大三学生辅导员时不时地会把他拉到一旁问,觉得一切都好吗,有没有遇到什么烦心事。“我还在适应这个地方,”他说,“我不是完全开心,但也不是完全沮丧。”但那时他新交的白人朋友也会说出相似的话。“他们会说:‘丹,有的时候,有点难看出你在想什么。’”虽然朱有着一张好看的面孔,但将他的行为定位为保守不算个错误。他声音轻柔,没什么音调起伏,面部表情也很少变化。他把这一切归咎于家庭气氛。“如果你在一个中国家庭长大,”他说,“你不会怎么说话。你会闭嘴听你的父母叫你做什么。”

  在史岱文森,他完全处于一个亚裔的圈子, 和谁交朋友是由你乘哪条地铁线来决定的。但当他到了威廉姆斯之后,朱慢慢地意识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在新英格兰地外走动的白人总是面带微笑。“呆在这样一个地方,每个人都变得很友善。”

  他决心要开始多微笑。“这是我必须通过积极练习的一项技能。”他说,“就像你在商业中进行一笔交易时,把钱交给对方———然后你微笑。”他说他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是任重道远。“我正在试着清空18年中国式教育。在威廉姆斯的4年有帮助,但是还不够。”他的父亲,一位IT经理的遭遇让他很在意。“他是办公室里最优秀的程序员,”他说,“但他的英语说得不太好,升职的时候就永远没他的份。”

  精英即领袖的制度在从学校毕业后就戛然而止了,这已经成为在亚裔美国人的生活中苦涩暗流的一部分。

  “我猜,我想成为在某方面特别擅长的人,那样我在社交方面的缺陷将不再重要。”他告诉我。朱是一个聪明、勤奋、文凭无可挑剔的在美国出生的年轻人。他对于凭借自身能力赢得世界尊重这一点充满信心,但他怀疑自己永远无法感受到那种在威廉姆斯的白人同学身上看到的自在。那种自在,他说———“我觉得离我还有好几代远。”

  上个世纪90年代,当詹姆斯•洪还是伯克利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时,他到IBM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面试。一位年长的亚裔研究员看了看洪的简历,问了一些程式化的问题。然后,他一言不发地站起来,走去关上办公室的门。

  “听着,”他告诉洪,“我会很坦白地跟你说。我们这一代来到这个国家,是因为我们想给你们这群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用尽全力,离开家国,来读研究生,那时连英语都还说不溜。如果你得到了这份工作,你将会和我们这一辈遭遇同样的‘天花板’。他们只当我是一个亚裔的博士,而永远不是做管理的料。你将会得到一份工作,但是你不要接它。你们这一代必须比我们走得更远,否则我们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这位研究员谈的正是一些人所说的“竹制天花板”——种隐形障碍,用于维系美国大公司金字塔状的种族结构,在其中,许多亚裔位于金字塔底层,少数位于中层,而几乎没有人位于高层,掌控领导权。

  这是亚裔美国人生活中苦涩暗流的一部分:众多名牌大学的亚裔学生发现,他们所熟悉的精英即领导的制度在毕业后便陡然终结。如果每个美国常春藤盟校毕业班学生中亚裔占15%至20%,如果常春藤盟校是美国社会领导人的孵化器,那么推论说亚裔将在公司领导层中占据相应的比例应该是站得住脚的。

  然而,统计数据反映了完全不同的事实。根据最近一项调查,亚裔在美国人口中占大约5%,但在企业管理层中仅占0.3%,在董事会中还占不到1%,在大学校长中占约2%。在财富500强企业中,仅有9名亚裔CEO。在一些亚裔集聚的特殊产业,情况也大体相似。硅谷中1/3的软件工程师为亚裔,然而在圣弗朗西斯科湾一带的25所最大型的公司中,仅有6%的董事会成员是亚裔,仅有10%的公司管理人员是亚裔。根据2005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终身聘用的科学家中有21.5%为亚裔,但实验室或分部主管中只有4.7%是亚裔。在一个名叫Yellowworld的网站的评论区中出现过这样一条简洁的感慨,概括了这个现象: “如果你是东亚裔,你需要上一所顶尖的大学来才能获得一份高薪工作。但即使你获得了一份高薪工作,那个全家都是普通州立大学毕业的白人可能不知不觉就爬到了你上面,仅仅因为他是白人。”

  竹制天花板一部分阴暗叵测的本质在于它看起来并不是由公然的种族歧视引起的。这种数据上的不平衡更有可能是由无意识的偏见导致。比如,没有人会肯定地说个子高的男人天生就是更好的领导。不过,尽管身高6尺以上的男性在美国男性人口中仅占15%, 他们在美国公司CEO中占到了58%。相似地,没人会说亚裔不适合当领导。但是在最近发表的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受访者一致认为,即使能力相当,那些有着白人名字的假想雇员也比那些有着亚裔名字的假想雇员更有领导潜质。

  也许这只能归咎于传统的亚裔成长环境。要成为领导需要个人主动,需要思考一个组织可以采取怎样不同的工作方式,需要搭建人脉关系、自我推销和自信的主张。如果断言任何亚裔都不擅长创造性思维或不愿承担风险,显然是种族主义的观点。但如果说一个在教育上向来注重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灌输的群体,在整体上不大可能造就很多倾向于挑战当权者、或打破传统行事方式的人,那么这只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观察。

  Sach Takayasu曾是IBM纽约市场营销部升迁最快的成员之一。但是大约7年前,她觉得自己的晋升慢了下来。“我超额完成任务,工作很长时间,但这样的努力就算再多也无助于我向上走。”她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参加了由一个名叫“亚太裔领袖才能教育”的机构举办的研讨会。

  Takayasu在2006年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课程培训。最初的练习中有一项是由小组教员请大家列表展示他们所认同的亚裔价值观。学生们的回应包括:光宗耀祖,孝敬父母,克己慎行。接着教员让同学们列出心目中的领袖要具备的品质,然后提示他们注意到:两个表格鲜有交集。

  法律教授兼作家蒂姆•吴在加拿大长大,母亲是白人,父亲是台湾人,这使他在白人与亚裔如何看待彼此的问题上能够获得一个有趣的见解。 “人们很自然地认为在亚洲人天生适合做‘辛苦工作’”,他说,接着他定义了“苦力”,也就是中文里代表“辛苦工作”的词。“在这种古怪的自我选择现象,亚裔员工总是向那些最艰苦繁重的工作部分迁移。”

  相比之下,他遇到的白人律师总是擅长把自己描绘成高人一等,超越“苦力”。“白人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直觉:要给人一种他们只会去做真正重要的工作的印象:你就是一个四分卫。这种傲慢却是亚裔在不曾被灌输的。在搬到纽约后不久,有人告诉我,要成功,你必须了解什么样的规则是你要打破的。如果你打破了错误的规则,就完蛋了。因此,最简单的就是遵守所有的规则。但这样一来,你就把自己困在底层。真正的诀窍在于懂得哪些规则不是为你制定的。”

  这是一种由规则来管理的规则打破游戏——在规则手册并未提及,但是在内在的文化意识中代代相传——这也许是我听过的对于竹制天花板如何在现实中运作的最好解释。

  你要如何清空18年的中国式教育?

  J. T. Tran

  这是J. T. Tran在Silliman College的名人茶话会上向一屋子的耶鲁本科生提出的隐形问题。他的给出的典型的亚洲式回答:练习。Tran是个泡妞大师,人称“亚裔花花公子”。他环游世界,举办“训练营”,主要面对亚裔男生,传授吸引女人的艺术。今天,他应亚裔美国学生联盟的邀请来到耶鲁。

  “猥琐是可以修正的,”Tran对一群只能站着围观的听众说。“很多男生只是没有意识到要如何表现自己。”Tran每周都会到一个新城市会见一群新听众,这些听众都是好男人,聪明男人,有上进心的男人,只是从没搞懂如何与女性成功相处。他们的妈妈当年把他们都留在家里学习,而不让他们出门约会或社交。现在Tran的公司,“吸引力ABC”,提供的就是这方面的补救性教育——包括三场四小时的研讨会,接着是一个晚上有指导陪同的“实习”,Tran的助手加雷斯•琼斯和一个高挑的金发女助手萨拉会逼着学员接近女性。学费是1450美元。

  “我在亚洲学生身上发现的最大问题之一是面部表情变化少,我称之为‘亚洲Poker Face’”, Tran说,“这种情况有多常发生在你身上?”他问围观的听众。“你可能和白人朋友出去,然后他们会问你——“老兄,你在生气啊?”听众哄堂大笑。他解释说,这种状况有一部分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他回忆起他教过的一个韩裔美国男生。这个学生对一个很照顾他学习的学校老师十分钟情,但是这份钟情谁也看不见。“萨拉试着帮他,她说:‘快啊,笑一笑,笑一笑。’而他却像是……”这时Tran 做出一种貌似咧嘴欢笑,但又惨不忍睹的面部扭曲。“他在微笑方面实在是完全没有经验,真的就是笑不出来。”不过最终,这个学生排除万难,攻克了这个问题。“而当他真正自然地微笑时,嗯,非常有型。”

  Tran接着讲了一个故事来揭示美国亚裔男性的低落情绪。他讲的故事是关于美国亚裔男性在性爱市场上的劣势的,而他自己毕尽一生致力于扭转这个劣势。没错,就是关于怎么泡妞的。没错,就是关于怎么吸引那些头发的颜色像正午的太阳般绚烂、眼睛的颜色像大海般蔚蓝的女人,而且还关于怎么和她们上床。他毫无打算为那些在他的网站上挂得七荤八素的金发女照片而道歉,因为那正是他所偏爱的东西,他所代表的东西,以即他所推销的东西:无论是谁、想追就追的勇气;而他自己也会这么做。

  但事情又不是这么简单。它还和改变世俗对亚裔男人的看法有关——这种看法扎根于这些亚裔男性的行为举止,而这些行为举止又扎根于他们的成长方式——要改变这些成长方式,就要通过一系列行为的修正课程,目的是为了把他们教育成社会上的主流人物,尽管现在没人会这么看他们。他后来对我说,这就是个“通过教人泡妞来变革社会”的培训项目。

  Tran讲了他作为一个典型的亚裔劣势男的个人故事。个子矮,不够帅,社交无能,性爱白痴。“如果我得了个B,我就得挨打。”他回忆起童年。大学毕业后,他在波音和雷神公司担任航空工程师,但办公室内部政治始终不待见他。入行五年,他所有的白人同事都晋升到了他头上。“我知道我必须学学社会动力学,因为只会埋头苦干没有用。”

  他在约会方面的努力就是“一个痛苦的杯具”。于是那时他转身投入“诱惑社区(the seduction community)”,一个像alt.seduction.fast那样的男性网络论坛。刚开始,那只是个“失败

  者的亲友团”,但后来变成了一个自我提升的项目。魅力是一种教得会的东西吗?自信可以简化成什么公式吗?自信仅仅是一种你要么就有、要么就没有的东西,就像从人生经历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功能,还是从一些特殊的行为模式中衍生出来的?这些小组成员将他们用来思考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问题的大脑应用于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对自己的约会经历作详细冗长的记录,然后交给全体组员审查分析。他们在原始材料中寻找固定模式,用社会心理学研究过滤这些约会经历。终于,他们建立了一个模型。

  刚刚过去的这个情人节,这个模型在一个由“吸引力ABC”主办的纽约周末训练营上推出了。Tran和琼斯正在教他们的学生一个阿尔法男士要怎么站(双肩往后甩,脖子完全提起来,两脚分开,比肩膀微微宽一些)。“你可能会觉得非常奇怪,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耸肩驼背,,但这才是正确的姿势。”琼斯说。他们也解释了一个阿尔法男士要怎么走路(鞋子不要拖地,抬起脚,完全离开地面;肩膀微微晃动)。他们还指出和站立时和谈话对象的恰当距离(一个微曲的手臂的距离)。他们解释了“进挪升高”的重要性(你必须碰到她。不要害怕做出这个动作。)他们传授了“亚传播”的重要性:在一字未说前,你传达了什么信息。他们揭示了语调的重要性。他们还解释了什么是语调。“你的语调高低起伏,是为了传递各种情绪。”

  所有的这些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教授的。“这可能感觉很假,”在第一天的训练中琼斯说。“但是我要你们作出有生以来最大幅度的、像吃屎一样的咧嘴笑。”萨拉站在角落,背对学生——三个印度男人,包括一个戴穆斯林头巾的,三个华裔男人和一个柬埔寨的男人。这些男人都得用阿尔法男士走法穿越房间,然后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有力但又要温柔——接着将她扳过身,给个大大的微笑,大到今生之最。之后拿起酒杯,作祝酒状。尽可占满所有空间,绝不要客气。这就是一个阿尔法男士的会做的事。

  每个男生在这间城中小白屋的地板上穿堂而过前,Tran都会吼道:“人生乐事是什么?”

  那个男生会用他能发出的最洪亮、最有力的声音答道:“摧毁我的敌人,看着他们在我面前被拖走,然后听到他们的女人痛哭——在我的床上!”

  针对语调练习,学生们会用各种情绪重复同一句话“我做我想做的事!”

  “用快乐的语气说!”琼斯吼道。(“我做我想做的事。”)用伤心的语气说。(“我做我想做的事。”)用你刚赢了五百万的语气说!(“我做我想做的事。”)

  Raj是个26岁的印度处男,在语调训练中几乎没法做到变换语气。但在一个周日的晚上,也是训练营的最后一天,我看着他在甘斯沃尔特旅馆和一群素不相识的女人搭讪调情,长达半小时。他还没法做到在对话结束时索得电话或香吻,但是他做到了一些大多数男人做不到的事。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和成打的亚裔美国人交谈,他们大多是成功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或是长相好、人缘好的领导型人物;或者是威猛、彪悍、敢冒险、充满小道智慧的企业家。当然这些人遍地都是——我还需要指出这一点吗?他们并不比其他任何一种亚裔男人更正直,但他们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如果竹制天花板有被冲破的可能,那将和任何形式的行为同化没太大关系,而取决于冒险者的出现和他们在颠覆亚裔迎合他人行为标准方面取得的成功。就像Youtube创始人史蒂夫•陈、或是吉他英雄创始人凯•黄和查尔斯•黄那些人所做的那样。还有Zappos.com的创始人托尼•谢,他在2009年将这个网络零售鞋店卖给亚马逊,赚了十个亿。谢是个矮个子、少话、缺乏明显魅力的亚裔男人。没人会想象出他在美国公司里被提拔的样子。但他证明了一个貌不惊人的亚裔男人可以成为一位令人敬畏的CEO和最难想象的管理大师。

  谢从来不屈从于西式的行为规范,因为他很早就奉行了西方的冒险价值观。成长过程中,他会在早上播放自己练习拉小提琴的录音来蒙混过关。他认为自己在哈佛做匹萨饼生意时学到的经验比在任何课上学到的都多。他能直觉地领悟到现实社会对他有何要求,而且他明白父母的任何教导都无法帮他达到目的。

  蔡美儿 (《虎妈战歌》的作者)在漫长而累人的巡回售书活动后回到耶鲁。围绕这本书的很多对话都聚焦于她个人的为母之道。但同样有趣的是她的父母对她的教育。蔡本身就是中国式强力教育的产物。《虎妈战歌》中囊括了很多父母对她的教诲。“要谦虚,要低调,要朴素,”她的妈妈告诉她。“决不能抱怨,也决不要找借口,”她的父亲教导她。“如果学校里发生什么看似不公平的事, 只管加倍努力,变得加倍优秀,以此证明自己。”

  蔡的中国式教育使她进入精英学校,但却没有帮她为进入现实世界做好准备。她一点也没有隐藏这一点。她曾解释说,她就是要放手写一部“叛逆性的自谴”回忆录——而结果是一团乱糟糟、自相矛盾的情绪大杂烩,一部分是挑衅,一部分是自我批评。西方读者只是漫不经心地驶过这个由亚裔吟唱者似的蔡美儿创作的悖论。但最关键的一点是,《战歌》其实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制造——传统的中国人绝不会想到写这么一本书。“就算你恨这本书,”蔡指出,“你也没法否认它够有种——它绝不文弱!”

  她这种嚣张的叛逆中有值得崇敬的地方。虽然她引发的这场关于亚裔美国生活的辩论还有待商榷,但是我们需要更多拥有这种叛逆精神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推向镁光灯,制造一些喧嚣,打趴一些人,引诱女人,犯犯错误,做做企业家,拒绝将个人价值顽固地寄托在官文公章上,拒绝相信任何人的幸福可以由一堆文书来维系,然后鼓起勇气去做个有趣的人。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16/04/05/419206.html#ixzz44wSFS1uh

星期一, 4月 04, 2016

詩想起----愛詩人的大遷徙正蓄勢待發

●詩想起----愛詩人的大遷徙正蓄勢待發
那夜,無意間讀到我十年前寫下的部落格,當時血氣正剛,如今讀來哭笑不得:『請問 ,到底誰決定一首詩的好壞 ,報紙副刊的主編嗎 ,文學雜誌的主編嗎 ,年度詩選的主編嗎 ,你有沒有發現 ,有些主編好像永遠不必改選的老國代 ,早已變成了詩壇老賊 ,他們是詩壇的操盤手 ,炒作詩人的股價 ,讀者像廣大的散戶 ,早就不信這些操盤手 ,致使詩人的股價通通跌停板 ,在此敬告這些操盤手 ,你們這麼得意的日子已不多 ,詩人的大遷徙正蓄勢待發 ,此後每個寫詩的人 ,不管你有沒有知名度 ,都會擁有網路一望無際的馳騁草原 ,每個寫詩的人都可以 從詩裡擷取無限快感 ,並且獻給愛詩的人們 ,千色萬彩的讀詩享受 ,唯有此刻 ,現代詩才能止跌回穩 ,為「台灣現代詩人」喚回垂危的尊嚴 。』

2016台灣詩壇全民開講

https://www.facebook.com/hungya.yen
Hung-ya Yen

〈讀一本剛出版的詩集,覺得太神奇了〉
隨手摘抄幾段:
我會提醒自己跳開、逃離
就像那遠去的腳步聲
遠去的車輪聲
遠去的歲月
或夢

那是我蠢動留下青澀的
痕跡,泛黃在夜空下
羽化成星光點點飛翔

無酒可飲時
我就飲一江夕暮

沒有魚兒上鉤
溪邊的垂釣者
意外地
釣起了一溪的秋色

在一幅宣紙上
它燦然灑下
一匹
蠕動的,無言的 落寞

割捨三千丈墨青色煩惱
還我枯骨的雪白

並非接近於遺忘消失只是
寂寞令我選擇如此

我試著從門縫窺探
似乎看到自己的背影
在看不見的風中
一閃而逝
─────────────────
會不會覺得這位詩人,風格很
一以貫之
怎麼每首都在寫
一樣的心情
一樣地賣弄不痛不癢的
文藝腔?
然而
然而
然而
這不是個人詩集
而是一本詩選!!!!
且號稱是某地(或某國?)年度Best Poetry
為什麼那麼多詩
看來像同一個人寫的?
(其中還包含聲名卓著的大詩人)
單複選喔:
1)這些作者本來就面貌類似
2)編者品味狹隘
3)好詩就該這樣寫

(難怪有人要告別好詩)

打一下唐損新書:
~「詩意」可以流動,可以操作,可以追尋。有時強勢者壟斷了詩意,卻說這是詩的核心,與此異調,遂成渣滓。~

如果一本詩選,無法呈現時代的精神、多元的風貌,它到底代表了誰?代表了什麼?

同為編委之一的某位名家,在附記中聲明:
「20XX我還寫過XXXX三部曲,向前輩詩人致敬的〈重讀OO詩〉,向## 法師致敬的〈*衣〉...。以〈??〉入選,料因情詩較具普同感受。」。言雖委婉,但殊不同意被收之詩之情,呼之欲出,卻也無可奈何。

有沒人要編一本《20XX呆丸詩選》,我跪求加入,一定比這本Best Poetry有意思得多。
----------------------
Alan Lin
王國維《人间词话》中写道: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我是真的沒看到年度詩選啦,上面提供的連結也失效,不過既然看到,也來聊聊,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因為每個人的文學觀本就不一致,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也無不可,但是挾自以為的名氣以自重,提供不容他想的單選題,在我看來就是學閥而已。

年度詩選,風格不該一致?這個論點,就像是問全國電子為何不賣醬油一樣,令人難以理解啊。說真的,年度詩選就是某出版社找某些人作的一個選擇行為,人的思考本就不會全面,青菜蘿蔔也各有所好,喜歡不喜歡都合理,但以此給出三個選項的結論,我個人認為難辭偏頗,難道只有選了你以為的詩,才反映了所謂全面向的台灣詩壇?

多年前,我執行過某出版社的現代文學大系的編選工作,主事者決定選入誰的過程,我直言之,一樣如此,但又如何?繁華盡放,文思馳騁,不才是我們對於文學的期待嗎?黨同誹非,也沒有多偉大的。

王國維提出文學的進化論,或許足以解讀某種選擇觀點吧。

 年度詩選不如人意,鴻鴻列出三個單複選答案
在此我也列出三個單選答案:
1)編者尸位素餐,喜歡打混
2)臺灣詩人本來一般,怎麼編選都差不多
3)臺灣詩人好學用功,平常互相觀摩,結果大家風格大同小異
------------------------
唐捐

抒情詩人,本質上都是耽溺的。
  習慣於耽溺,敢於耽溺,且善於耽溺。
  當別人早就起身去幹「來者可追」的正事兒。咱們還久久停在這裡,用全部的心神和力氣,為「往者已矣」浩歎不息,哪怕只是錯失了一句話,半杯酒,恍有若無的眼神。
  況乎田園,愛情,青春,童年。
  咱們沒生產什麼,瞰,咱們哪需要生產什麼?
  (除了老掉牙的詩意,即將被「長照局」接管的詩意。)
  抒情詩人是一張被設定為「重覆播放」的CD(而設定者,不知走去叨位死),它把自己播了又播(像電視裡賣明牌的老師,每到一個時刻就問:老師在講,阿你有沒有在聽?)直到電力耗盡。
  抒情詩人是昨日輝煌的遺腹子,美好前朝最死忠的遺民。
  啊,我本淮王舊雞犬,未隨仙去落人間⋯⋯。
  
【附:抒情詩人自我檢測表】
1.你是否東摸摸西摸摸,一直在無限期延伸著昨日那件閒雜瑣事(削鉛筆,擦皮鞋),而無法認真寫今天該寫的那一個章節。
2.你是否堅持養同一款寵物,指定同一種咖啡豆,咬同一隻肯德雞,總是不小心回到同一個小鎮,用同一根棰去打同一個人。
------------------------------------------
陳寧貴@詩想起
認識名詩人蕭蕭許多年了,他對詩的鑑賞力比他寫的詩更犀利。在他主編的2015臺湾年度詩選「不同才見真章」编選序中說:「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網路詩快速生產,面目模糊,体型相近,越來越趨大同,無小異空間,没有小異没有细節的辨識力你就不是你了。」真是一語驚醒網路詩壇夢中人!此刻,當然我也想起著名作家福克纳所言:一個才華卓越的作家,不管放到那裡都能鹤立雞群。--- 但願蕭蕭兄多慮了!

纸媒衰微,網路兴盛,未來詩选主編除了從報纸副刊與詩刊
选詩外,应關注網路詩,才能呈現年度詩选的全貌。再有趣想想,一旦人工智慧創作降臨,它們寫的詩,可能模擬洛夫羅門余光中……等名家風格,实力不'可小觑,届時詩选,选还是不选?

星期六, 4月 02, 2016

子夜懷友

@詩想起
詩壇老將楊子澗,將花了三十多年寫就的作品結集出版,內容展露詩人真性情,讀來令人動容。讀「倒帶」往昔浮光掠影不禁撲面而來。記得弱冠北上,相識盡是新銳詩友,如今大多年逾花甲,有些已過古稀,暗思量,不知尚能詩否?想起過了花甲之年的唐代詩人劉禹錫,寫《酬樂天詠老見示》給好友白居易:「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好個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但願老友們莫忘了,太陽下山前還會彩霞滿天啊!﹝子澗兄讀了我寫的《子夜懷友》後,又寫一詩應和, 讀之五味雜陳矣!﹞
●子夜懷友
光遠了,連天都荒蕪了
一夕間再召回三十年前
尚未荒蕪的天光,想起
從不也可以居的自豪
到最後鹿仔林的自棄
輪迴於山鷹與菅芒間
真正詩人行踪,露華沉重
结滿衣袖
●楊子澗
和「子夜懷友」
俠客,是你的名
你的號 帶花且
帶劍 性格如火焰
熱情溫柔如紅花
對於詩 你最無悔
四十年一直盛放
我是一條谿澗 從未
洪流過 選擇在幽靜中
潺潺 潺湲過峽谷
墜落於深淵 舔舐
所有過的傷口 最后
在出海口……悄悄消逝
倒帶我的一生


星期五, 4月 01, 2016

纳粹神秘的西藏行动

纳粹神秘的西藏行动

历史上的希特勒非常崇拜占星术,这种占星术有点类似中国宫中流行的厌胜之术,妄图通过歪门邪道来害人。但是,我们还是要感谢希特勒,因为他我们才知道中国的西藏原来这么神奇:在德国纳粹如日中天时,希姆莱便组织了一支部队去寻找地球轴心,据说那地球轴心有无穷的力量,能颠倒生死,希姆莱希望这支不队变成“不死军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的西藏远离战区,躲过了战火与硝烟,但并没有躲过纳粹德国的视线。1938年和1943年,经希特勒批准,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亲自组建了两支探险队,他们深入西藏,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亚特兰蒂斯神族存在的证据,寻找能改变时间、打造“不死军团”的“地球轴心”。

  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后,内务人民委员会(“克格勃”前身)军官在德国帝国大厦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名被枪杀的西藏喇嘛。这一切都使纳粹在西藏的秘密行动成为二战中一个难解的谜团。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后,大肆鼓吹种族优越论,称人类每700年进化一次,最终目的是将雅利安人(在纳粹语言中,雅利安人有时指非犹太血统的白种人,更多是单指日耳曼人)这样的“优秀”人种进化为具有超常能力的新人类。希特勒手下的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他在组建党卫军之初,便明确规定,只征召那些身高在5英尺9英寸(1英尺=0.3米,1英寸=2.5厘米)以上、金发碧眼、受过良好教育、具有纯正雅利安血统的年轻人。

  在选拔党卫军军官时,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求被选拔者能够证明自己的家族自1750年以来未曾与其他种族通婚。为印证元首的理论,希姆莱在1935年,组建了一个服务于纳粹教义的“祖先遗产学会”,网罗了包括医学家、探险家、考古学家甚至江湖术士、精神病患者在内的各色“专家”,对人种、血统、古代宗教、古代遗址、神话传说等进行考察研究。到战争结束时,该学会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个部门的庞大机构,它不仅对犹太人进行活体实验,还通过占卜、占星等手段指导德军的军事行动。

  欧洲流传的亚特兰蒂斯的传说然而在欧洲,长期流传着一个关于亚特兰蒂斯(大西洲)的传说。在传说中,亚特兰蒂斯大陆无比富有,那里的人是具有超凡能力的神族。有关它的文字描述,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50年撰写的《对话录》中。他写道:“1.2万年前,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大陆。它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出产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山铜。它有设备完好的港口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


亚特兰蒂斯的势力远及非洲大陆,在一次大地震后,这块大陆沉入海底,一些亚特兰蒂斯人乘船逃离,最后在中国西藏和印度落脚。这些亚特兰蒂斯人的后代曾在中亚创建过灿烂文明,后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向西北和南方迁移,分别成为雅利安人和印度人的祖先。

一些纳粹专家宣称亚特兰蒂斯文明确实存在,并认为雅利安人只是因为后来与凡人结合才失去了祖先的神力。希姆莱对这个神话传说深信不疑,他相信,一旦证明雅利安人祖先是神,只要借助选择性繁殖等种族净化手段,便能创造出具有超常能力的、所向无敌的雅利安神族部队。

希姆莱派遣德国考察队奔赴西藏

为了寻访先祖遗民,1938年,希姆莱奉命派遣以博物学家恩斯特·塞弗尔和人类学家布鲁诺·贝尔格为首的“德国党卫军塞弗尔考察队”奔赴西藏,这支队伍的其他成员还包括植物学家、昆虫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这些纳粹分子拍摄的纪录片《西藏秘密》显示,他们受到了不了解他们目的的当地领主的款待。但是,这群心怀叵测的党卫军成员并没有忘记他们此行的任务。

贝尔格测量了很多西藏人头部的尺寸,并将这些人的头发与其他人种的头发样本进行比对;他们还通过被测者眼球的颜色来判断其种族纯净程度;为保留数据,这些纳粹分子用生石膏对十几个藏族人进行了面部和手的翻模,制作了这些人头部、脸部、耳朵和手的石膏模型。他一共收集了376个藏人的头骨,面部特征以及体型比例等数据。

这次考察中,队员们还从当地人口中得知有一个名叫沙姆巴拉的洞穴,据说那里隐藏着蕴含无穷能量的“地球轴心”,谁能找到它,就可以得到一种生物场的保护,做到“刀枪不入”,并能够任意控制时间和事件的变化。

希姆莱派遣军队到西藏希望找到“地球轴心”,打造“不死军队”

而与此同时希姆莱也在为如何摆脱军事上的被动处境冥思苦想。他一方面组织江湖术士通过在大西洋地图上悬挂吊锤的荒唐办法,来寻找盟军舰队。另一方面,他想到了那个在遥远东方的“地球轴心”。

此后,希姆莱面见希特勒,提出派遣一支特别行动小分队,前往西藏沙姆巴拉洞穴,找到那个能够控制全世界的“地球轴心”,然后派数千名空降兵到那里,打造一个“不死军团”;与此同时,可以颠倒“地球轴心”,使德国回到1939年,改正当初犯下的错误,重新发动战争。为此,希姆莱与希特勒密谈了6个小时,还向希特勒递交了一份2000页的报告,其中的一张地图标出了沙姆巴拉的大体位置。

纳粹希姆莱的“亚特兰蒂斯”情结来源于一本叫《冰盖理论》的书。作者恩斯特赫尔比格声称有一个“超级人种”从太空来到地球,他们在古老的亚特兰蒂斯岛上落了户,创造了先进的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皆得益于亚特兰蒂斯。

目前,按照德国官方的说法,纳粹第一次进入西藏所拍的纪录片在1945年秋天的科隆大火中被烧毁。哈勒1951年从拉萨回到奥地利时随身携带的大量档案被英国人没收,哈勒本人也已死去。

希特勒在西藏找不死术,一同前往的二十五万德国部队却神奇的消失。在很多人看来,德国这次去西藏应该是最后的纳粹,那么,这二十五万的部队到底去了哪里?这个迷题至今还没有解开。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
forum/20160331/
info-1366137-1-1.html#ixzz44eH1lJtm

紅塵筆記---- 戲

@紅塵筆記---- 戲
廟口在演野台戲,台下兩三個觀眾,真的是演给神看的。記得電視尚未出現的年代,夜裡有戲班來撮把戲,鄉村人莫不扶老携幼來觀賞,將寂寥的夜晚擠得熱鬧烘烘。演戲的未必是瘋子,看戲的未必是傻子,戲演到半途會停下來拚經濟,他們賣的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仙丹,說得舌燦蓮花口沫橫飛,這也是他們精彩演技的一部份,還拿出證書說仙丹是經政府認可之合法產品,並且將證書遞到一位老伯眼前,說你看你看上面寫得清清楚楚,老伯低下頭仔細看了看點點頭,而我們村裡的人知道老伯並不認識字。其實會交關的大人,不是要買仙丹,是想看戲,因為他們說這瓶賣出後就繼續開演。直到快深夜,大家拍拍屁股一哄而散,回家在睡夢中可能遇見戲中的英雄豪傑。

● 戲   ﹝客語﹞
褪下社會小人物介身份地位
著起帝王戲服
佢介身影
一下間澎風起來囉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盡像天地間介一切
都跪落佇佢腳下
看戲介人毋使愐忒多
大家共下坐尖來
歡歡喜喜欣賞
這大鑼大鼓炒作下介鬧熱

看到裡尾
看戲介人同做戲介人
共下流目汁共下笑翻天
戲做束大家拍拍勢窟
趕遽歸去

這時節
恁氣派介帝王
褪下蟠龍戲服
縮歸小人物介真身
天光日繼續為下一餐飯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