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想起詩人墨人先生
野草叢生的歲月,隨著
乏力照料的心情,荒蕪
屋前的七里香還
在三十年前香著
後院的果樹為什麼
只在記憶裡果實纍纍
知道你們要來
一早就起床整理
盼望的情緒,靜靜
等著。
知道今生不能再親自
前去看你們了
子平八字燦亮懸在心頭
金木水火土的五行
依然演繹著百代之過客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紅樓綺夢已成京華煙雲
看不見盡頭的,滾滾
紅塵
●
今年九十六歲精通命理的詩人-- 墨人先生,著有風行海內外的名著大河小說「紅塵」,他在〈七秩晉五感懷〉詩云:「雲飛秦嶺因風起,龍入深淵只自知;富貴不淫貧賤樂,百年吟詠夜遲遲。」,對自己未來的人生,頗有洞見預言的況味。日 昨閱女詩人涂靜怡的【靜怡詩話】---「春日探訪文壇大老墨人先生」,讀了真是令人感慨萬千!!!,我與他相識亦三十餘年,他是個溫文儒雅的長者,與之相處如沐春風,每次從北投中和路經過,總會想起這裡住著詩人墨人先生。
------------------------------------------
【靜怡詩話】
春日探訪文壇大老墨人先生 ◎涂靜怡
1
是二○一五年三月十四日,一個春意濃濃的好日子。這一天,也是週末假日,我與詩人麥穗有約,我們要到北投去探望居住於大屯山下,一處古老的巷弄裡,已經九十六歲高齡,聽說身體不是很健康的文壇大老墨人先生。
我正發愁著,不知道要如何搭車前往,是坐捷運好呢?還是就直接叫一部計程車去?算算日子,都已經有三十多年不曾再去北投造訪墨人先生的書房了,不知現在的北投改變成什麼樣子?我真的不敢想像。
感謝,實在太感謝了。前一天我還在猶豫拿不定主意呢,不知道要如何乘車,當晚賴益成詩弟就因為《秋水四十年》的出版事宜打電話給我。當他得知第二天我們要去北投探望墨人先生時,他立刻允諾要開車送我們去,這真是天大的美事一樁。
於是,我們三人說好那天上午九點在「秋水詩屋」集合,然後再一起去久違了的北投。
也許是因為路況不是很熟,我們大約在十點多才尋尋覓覓找到墨人先生住在中和街的家。事隔三十年,北投周遭的環境幾乎全「蛻變」了,昔日安靜風雅,令人羨慕的二層樓房透天別墅,早已不是原來的景象,附近的芳鄰全蓋滿了一棟又一棟的高樓大廈,完全找不到三十年前初訪墨人先生的寓所時,留在記憶裡的美好印象。印象中的一樓,有一個小小的庭院,沒有藩籬,卻有一排纖塵不染的花牆,種植的是蒼翠欲滴,香氣馥郁的七里香。
而後院,後院有一塊空地,屋後還有一條迷你的小溪流,流水潺湲,彷若世外桃源。加上後院的空地上,種滿各種果樹,我所見到的就有芒果樹、芭蕉樹、龍眼和多株已果實纍纍的木瓜樹。儼然像個童話故事裡的小小果園。記得那時,墨人先生還很得意的指著這些生氣盎然的果樹對我說:「等木瓜成熟了,我再打電話給妳,妳約詩友們來品嚐。」又說,這些果樹都是他親自剪枝或朋友贈幼苗栽種的。看著這些果樹一天天的長大,就會有一股莫名的成就感。墨人先生在說這些話時的神情和笑容,至今,我仍記憶猶新。只是歲月如流,一切都在轉變中。
其實,那一次的造訪是一九八二年的事,因為《秋水》有一個活動,為了慶祝創刊八周年,與詩友們相約(包括向明、蜀弓、商略、魯蛟、沉思、王牌、麥穗、風信子、莫渝、汪洋萍、李宗倫、賴益成、鴻鴻等)。要去登北投的「不動瀑布」。仍由最愛爬山健身的墨人先生當嚮導,回程詩友們都分散各自坐車回家了,只有少數幾位,是好奇也是仰慕,很想知道,這位著作等身,才學兼備的文壇全能作家,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著作呢?尤其那部構思多年,後來被多數文學評論家譽為是一部民族浩劫的偉大史詩(連同續集共一百六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紅塵》。
當然,我們是親眼目睹了這位揚名國際的詩人小說家創作的環境了。書房在二樓,一張大大的原木書桌是創作和醞釀作品的所在,左右兩旁的頂天書櫃裡擺滿了各種文學名著、中外典籍,以及中國的經史子集、易經和命理學的書也都羅列其中,可謂汗牛充棟。更多的還有文友們的贈書,和一整排自己寫的詩集《自由的火燄》、《山之禮讚》等。散文集《小園昨夜又東風》、《年年作客伴寒窗》等;長短篇小說集《最後的選擇》、《水仙花》、《滾滾長江》;論述《紅樓夢的寫作技巧》、《全宋詩尋幽探微》、《墨人詩詞詩話》等等。超過五十本的著作,排列整齊在書櫃裡,是多麼壯觀醒目啊!終究,讓我們開了眼界了,也深深的感覺到,墨人先生的書房,真的是書香處處。
2
而這一次我們三個人的探訪,是在事隔三十多年之後了。也許是事先有打過電話,所以,當我們找到門號,一按門鈴,立刻就有二位印尼籍的看護工急忙開門,把我們引進屋內,一邊還不停地說著:爺爺(指的是墨人先生)已經坐在客廳等你們很久了。知道有朋友要來,一早就起床,穿好整潔的衣服在等著。
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心竟沒緣由地往下沉,說不出有多難過,一種千般不捨的心痛。因為,我心目中那位一直以來,每天都風雨無阻以登大屯山或七星山來健身的文壇巨人,晚年因為不小心在行駛中的公車上,沒站穩,跌了一跤,跌斷了腿骨,開刀後依然無法站立,更別說走路了。那景象是淒涼的。
更令人不忍的是,墨人先生的耳朵也幾乎失聰,說話的口齒也不清晰,卻勉強自己跟著我們喊出麥穗、賴益成、涂靜怡三人的名字,讓我們都感覺好心酸。
我們三個人一方面趕緊走近墨人先生的身旁坐下,一方面伸出手,主動輪流去握著老人家的手,千言萬語在這一刻,也都無言以對了,連一句安慰的話,我們三人都說不出口。昔日我所認識的那位目光炯炯有神、信心滿滿、傲氣十足的墨人先生不見了,坐在我們身邊的「這位老人家」好陌生。他茫然無助的眼眸裡,不知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孤寂。
一九二○年四月二十日出生於江西九江的墨人先生,本名張萬熙。陸軍官校第十六期畢業。一九四九年來台,曾任報社的主筆和總編輯,退休前是國民大會秘書處簡一資料組長。也是東吳大學的兼任副教授。他同時也是國際知名的作家。作品曾被譯成多國文字,並屢次被選入「世界最佳小說選」,和榮列英、美、義、印度等國出版的「國際作家」、「世界名人錄」、及「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等二十餘種名人傳記的辭書裡。
一九八二年更是榮獲義大利藝術大學授予文學功績證書。一九八八年美國國際大學基金會同時也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加上墨人先生精通儒、釋、道三家思想,中晚年更是佛道雙修。
墨人先生一生行事嚴謹,向來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埋首讀書寫作,是他終生的志業。而精通命理學,深信因果,一切順其自然,都是他的人生觀。
我也知道,他寫的那部大長篇《紅塵》早在二○○三年就由我國旅法漢學家王家煜教授獨力耗時六年譯成法文本,並由巴黎的友豐書局精印出版。《紅塵》也曾在台灣的《新生報副刊》連載長達四年,每每創佳績,佳評如潮。
據我所知,名評論家龔聲濤在讀《紅塵》這本鉅著時,就曾認為,《紅塵》有多項值得肯定的特色:
(一)是格局的宏偉。它所表達的範圍是:上下一百年,週遭五萬里。用一個家族在這個時間和空間裡演進,來反映我們國家和人民所受的苦難與磨練,也反映出我們民族和文化的偉大與堅強。
(二)描述的細微深切。書中的人物有世家子弟名媛,也有假洋鬼子,市井豪俠,仙風道骨的野鶴閒雲,冬烘八股的窮酸文丐,仰慕中華文化的日本漢學及其女弟子等等,無不是入木三分,幾句對話,一段描述,就鮮活亮麗地表達出他們的性格、心裡、生活情況。甚至於還可預測出他們的未來發展。
而名翻譯家黃文範先生也認為:「《紅塵》的內容包羅萬象;人情事故、風土民俗、官場積習、市井俚俗,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乃至於日本的民情國運,無不內行透徹,精闢入微。是一部充分表達我們這個時代的百科全書。」
旅居法國的詩人楊允達則說:「《紅塵》的內容是在為歷史作見證。」
大陸著名詩人詩評家雁翼在為《紅塵》寫序文時,也曾經提到說:《紅塵》這部大長篇和讀者見面時,正是作者七十歲大壽。他以〈百年世態圖〉為題來形容這部鉅著是墨人苦思細想了十多年,以超人的毅力,帶病堅持到最後所完成的。他同時也引用了旅居在舊金山的謝冰瑩老師的話,說《紅塵》這樣巨型的長篇小說,可以和林語堂大師風行於歐美社會的長篇小說《京華煙雲》相比,甚至稱《紅塵》是《紅樓夢》第二。
更多墨人先生著作的評論,因限於篇幅,無法一一轉述。墨人先生著作等身,得獎無數,他是我們文壇的大老,詩壇的前輩。身為晚輩的我,只有默默地仰慕,默默地在一旁向他老人家學習,學習他在文學創作上的認真,執著,和那幾乎完美的文人氣質與風骨。
而事實上,我與墨人先生的淵源也很深。他不但是我一九七八年以一首六百行的長詩〈從苦難中成長〉榮獲國軍文藝金像獎的評審老師(他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日的《中央副刊》發表的〈我評審〈從苦難中成長〉〉一文中透露的。說他給了九十四分,是最高分,當時我們並不相識)。他還是恩師古丁先生於一九八○年創辦《中國風》時的好夥伴,與古丁老師的個性相仿,都是忠貞愛國之士,也都嫉惡如仇的詩人。古丁老師去世那天,第一時間陪我乘坐計程車奔向林口長庚醫院的也是墨人先生。古丁老師去世後,他對《秋水》和我的照顧,也比任何人多的多。
歲月無情,誰也無法閃躲「老」的逼近,只是,我很感慨,這樣一位傑出的文壇大老,晚年因為子女多半定居國外,聽說二、三年才會回來探望父母一次,只有一個小女兒居住北投附近,偶而會回家探望已九十五歲雙眼失明的母親,和九十六歲無法行動的父親之外,日常的生活起居,完全得依賴二位印尼籍的看護工打理。
老舊的屋宇,荒蕪的庭院,因年久失修,處處顯現斑剝的痕跡,我不知道我們的政府,我們的文化部門,對這樣一位在文學上有卓越貢獻的人,有沒有盡到一點點關心?
而子女們呢?讓這麼一位處於風燭殘年的文壇大老的晚年,身邊沒有親人的照顧,沒有朋友的慰問,處境如此悲涼,情何以堪?
末了,我想抄錄二首墨人先生在六十歲時以〈花甲之歌〉寫的新詩,和七十五歲時以〈七秩晉五感懷〉的七律古典詩來與關心墨人先生的詩人朋友分享:
〈花甲之歌〉
六十度的空間
沿著弧線一路翻滾
在我自己的軌道上
留下憂患斑斑的腳印
一個腳印一滴血汗
一個腳印一個音符
沉鬱的樂章中自有昂揚的歌聲
進行曲中也有小夜曲的輕吟
跨過了六十度空間
我以小白駒子的心情
躍進第二個六十度空間
〈七秩晉五感懷〉
七五人生一首詩,也無狂嘯也無悲。
雲飛秦嶺因風起,龍入深淵只自知;
春暖桃花迎客笑,歲寒松韻在冰姿。
富貴不淫貧賤樂,百年吟詠夜遲遲。
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寫這篇短文,對恩人般疼愛我的墨人先生,我只有滿心的祝福。想到前幾年他才對我說的一段話:「人要活到老學到老,也要活到老寫到老。也許我能活到一百歲時,還能寫點什麼。屆時,我請大家吃飯。靜怡,要記得提醒我!」臨別,我們與墨人先生約定了四年後來為他百歲祝壽;腦海裡突然憶起李白的詩句:「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我禁不住悵然淚下。(寫於201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