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8月 31, 2008

羊令野作品

羊令野
紅葉賦

我是裸著脈絡來的
唱著最後一首秋歌的
捧出一掌血的落葉啊
我將歸向我第一次萌芽的土

風為什麼蕭蕭瑟瑟
雨為什麼淅淅瀝瀝
如此深沉的漂泊的夜啊
歐陽修你怎麼還沒有賦個完呢

我還是喜歡那位宮女寫的詩
御溝的水啊緩緩的流
啊小小的一葉載滿愛情的船
一路低吟到你跟前

超現實

三年六班的施寄青
給人的印象是
個性獨特有些驚世駭俗
從婦運到靈異
還寫了兩本靈異暢銷書
轉變之大令人嘆為觀止
她設了第七類接觸網站
http://www.007contact.com/html/v1/main.aspx
並以【象山姥姥】書寫靈異故事
內容豐富奇特讓人目不暇給

我因從小經常聽
漢醫師的老祖父
講漢醫和靈異故事長大
因此對靈異故事深感好奇
而且老祖父堅稱那些靈異故事
都是發生在他親身經驗
像他的醫術有些由神傳授
聽來彷彿天方夜譚
他說有次他替一個人看病
神告訴他病人因無求生之意
魂魄已到另一空間
祂極力趕病人返陽也不得
讓這些靈異故事更引人遐思

以下前世今生故事
你相不相信都好
至少拉大了時空
就像詩
可從現實寫到超現實
詩的世界變大了
思考的時空因而更浩瀚了

---------------------
接下來看M的前世,一上來的畫面是一個女人穿著短打服裝,在海邊撒網捕魚,那個女人頭包著像花木蘭、梁紅玉的布巾。力氣相當大,一個人撒網,一個人收網,打來的魚,用木棍义住,直接在火山烤來吃。

她一個人住在海邊一幢破木屋中。她雖是女人,動作十分男性化。

接下來的畫面是她穿著戰袍,騎著馬走向城裡,沿途的士兵看見她便行禮,她不斷叱駡他們。

到了城裡,她直接進衙門,衙門公堂正中間坐了一位官員,從紫靈的描述應是明代的官員,位階在縣官之上,紫靈再仔細看,這位官員是V的前世。

公堂上綁著一個叛軍首領,叛軍首領長相英俊,但因是階下囚,形容狼狽。

另一個畫面是女將在海上緝拿叛軍,叛軍首領船上的徒眾皆穿著平民衣服,他們並不是正規軍,只因朝廷官員欺壓太甚,官逼民反而起來對抗朝廷。

叛軍首領不敵這個女將,最後被俘,送至衙門。

堂上的官員並未多話,只見女將拼命叱責叛軍首領。叛軍首領桀傲不馴,態度是要殺要剮隨便。

在衙門外,有一對母子跪地拚命磕頭,母親額頭都磕出血來,他們是叛軍首領的妻子及兒子,兒子年紀約六、七歲,未解人事。

最後官員擲下令牌,叛軍首領被推出斬首,斬首完,頭掛在城門上,紫靈不懂為何要這麼做,我告訴她這叫枭首示眾,是警告其他人不要作亂,否則下場如此。

女將在叛軍首領死後反而覺得自己雖奉公行事,緝拿叛軍首領並將他處死,但若不是朝廷腐敗,民不聊生,百姓為何會起而作亂。

她該效忠這樣的朝廷嗎?她良心難安便辭職到海邊打漁,但她念及這對母子無依,便四處去找他們,終於找到,她表明願養他們,直到孩子成年。

那位母親堅持拒絕,不接受她的濟助而去。

她獨自在海邊打漁,內心十分鬱悶,於是喝酒澆愁,最後酗酒。有一次喝醉了,便趴在桌上睡著了,不意左手碰翻煤油燈,便起火了,火燒到她的左手臂,她雖痛醒,卻不願逃走,最後葬身火窟,算是以自殺來解脫。

這位女將便是M前世,對照她今生,她這世外表柔弱,內心剛強,她擅長各種海上運動,包括駕帆船,酒量甚好,力大與其外表不相稱。

她喜歡駡人,動輒叱責下屬,我們當場看到她責備佣人。V說M讓他對女人改觀,他認為女人不能看外表,男人若以外表取人,日後一定會跌破眼鏡。

她這世的爺爺是那對母子的兒子,奶奶是那個母親。她這世母親是那個叛軍領袖。

我問她母親是否儀表出眾,她說是。我又問她母親是否有頸椎的毛病,她說她母親脊椎開過刀,頸椎亦有問題,我告訴她我有此問題,因文天祥也是被砍頭的。

M明白她母親為何忌妒她,因她前世是她手下敗將,這世母女要修好是艱鉅的任務,但她已知她們前世的夙怨,她對母親應有更大的寬容心。

我問她爺爺是否比奶奶對她好,她說是,我說爺爺前世是小男孩,對妳没有怨,奶奶對妳有怨,即便妳是奉令行事,但她丈夫是妳害死的。

她承認與奶奶没有那麼融洽。由於她前世表明要照顧他們,所以這世在他們晚年後是由她照顧,而非她父親。

U以催眠調出M的前世是支離破碎的,更不能解釋她這世與親人的關係,反而是紫靈給了她很清楚的前世故事。她確實左手燙傷,這點U和紫靈調出的資料一樣,M前世確曾習武,M前世曾活在明朝,但不是公主而是女將。

M從明朝後未再投胎轉世,直到這世,紫靈看到她出生在國外,她家是一幢白色公寓,附近有大湖,她告訴我們她出生在美國密西根州,不過兩歲便回台灣。對出生地没印象。

由於時間不早了,所以我們到此結束,M和V都覺得十分不可思議。更因V出現在M的前世,所以V有興趣知道他的前世因果。我們決定再找時間。---------------

more → http://www.007contact.com/article/4739585159/

星期六, 8月 30, 2008

喬林作品

喬林
基督的臉

我的眼眶里
沒有淚
我的汗珠里
沒有水
我的鬚髯里
沒有皮肉
我的鼻孔里
沒有呼吸
我的嘴唇里
沒有語言

非馬詩話

非馬詩話

談到詩的形式,我想順便說幾句。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今天還有詩人在那裡孜孜經營並提倡固定的詩形式。幾年前某詩友熱衷于試驗他的十行詩,我便寫了下面這首<十指詩>調侃他:

如果詩是手指

詩人便可買一雙

精美合適的手套

給它們保暖

這樣


詩人便不用擔心受涼

不用對著手裡一大堆

忽長忽短忽粗忽細

忽多忽少忽有忽無的詩思

徬徨

並提過這樣的問題﹕「如果九行便能表達詩思,是否要湊成十行?反之,如果非十一行不可,是否要削足適履去遷就?」對于我,詩是藝術。多餘或不足都是缺陷,都會損害到藝術的完整。

蓉子作品

石榴
蓉子作品

  忍受熾灼的夏陽
  顯映的不是成熟的甜
  而是痛苦的爆裂
  啊,石榴滴血
  粒粒紅殷……

  當立足的園內園外
  狂囂著風沙
  不斷碎石塵泥的襲擊
  無盡損傷
  整個藍空向我隱藏。

曾貴海作品

看海

曾貴海作品



三歲左右

大人牽我去看海

沙岸上的熱氣

像白色蛇哥搖來搖去

第一擺看到海

驚走一下

那有恁大的東西

看得到的全部就係海

透到遠遠的天邊

幾萬條白浪湧過來



中學時代,寒暑假一到

半夜常常聽到海湧聲

想到了,就騎自轉車去看海

海像知己朋友對我講沒停

有時節,脫掉衫褲

泅入海肚

分海浪沖流



臨暗時節

落日照射大海

雲彩搖動灣波

一條橘紅的光輝大路

對海岸筆直攤到天頂項



暗到看毋到人的時節

海也濛濛霧霧

漁火佇海面攝呀攝

我就惦惦離開



戀愛的年紀

轉熟仔生滿面

暗晡頭偷偷帶細妹仔去海邊

星仔對天頂浮出來

雪白的月公像大拜箕掛佇海角

月光光開滿海面同木麻黃

歸暗晡,海吻著海邊

我攬著佢腰身

金色漁火搖亂我倆儕的心



中年後

久久歸去故鄉坐佇海邊

海沒再對我講麼介

自自然然大聲小聲唱起來

像和尚的木魚聲

單純的生命歌聲

海唱我也唱

詩想起

2008.9月號皇冠雜誌
有郝廣才作品--
釦子愛情童話
讀來令人怦然心動
心靈突然豁然開朗
彷彿回到柳暗花明桃花源

想起年少時寫詩
寫詩的動力單純來自 -- 喜愛

及長
寫詩的動力參入了名利的雜質

再後來
發現寫詩無名無利
寫詩遂失去動力

直到有天
想寫詩怡情悅性時
才驚覺寫不出詩了

其實
許多藝術創作者
都發生以上相同問題

﹝當然
大部分藝術創作者
會堅稱他們依然還能創作
然而檢視其作品
只剩軀殻而無靈魂 ﹞

因為
我們的心靈離開桃花源久矣
在滾滾紅塵討生活
不斷向現實妥協
早已將自己的純真
秤斤論兩一點一點
出賣了而不自知

星期五, 8月 29, 2008

祈願烏雲散盡陽光普照

顧腹肚
護主權
要陽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ug/30/today-t1.htm

830百日怒吼大遊行, 遊行路線分兩路,下午兩點半分別在台北東區的頂好商圈與西區龍山寺集合,預定在兩點五十分出發,遊行時間計一小時三十分鐘,下午近四時半兩路人馬抵達凱達格蘭大道。

位於凱達格蘭大道的主舞台,自下午四點半展開一連串活動,長老教會牧師高俊明首先帶領現場民眾為台灣祈福,接著台灣社社長吳樹民、前新聞局長謝志偉、辜寬敏、羅致政及各行各業代表上台致詞。

晚會穿插陳明章、王明哲等人的演唱及「公民運動馬上展開」儀式等活動,預計晚間七點十分結束。〔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

830百日怒吼大遊行--------

一、政府退稅,穩定物價
●要求政府退稅,補貼人民因通膨所造成的損失。
●要求政府提出對抗通膨的具體做法,減輕人民生活困苦。

二、 堅持主權,保護台灣
●我們反對快速傾中的經濟政策與傷害國家主權的國家政策。
●未來台灣與中國簽署任何協定,必須經由台灣人民公投同意。

三、建立制度,清明政治
● 要求國會半年內通過陽光法案,包括「黨產不當取得條例」,「財產不明來源罪」等,落實監督政治人物與政黨的政治獻金與不當財產取得。

吳德亮 / 煮茶論詩懷季野

吳德亮

親愛的詩人及茶友:

詩人瘂弦曾說「一日為詩人,終身為詩人」,因此即便在二、三十年前就逐漸淡出詩壇,而在茶界大放異彩,成了茶人普遍推崇的茶藝大師。但在許多文壇好友的心中,季野永遠是個傑出的詩人。因此特別應文訊雜誌邀稿,就季野的詩與茶做一個綜合的懷念:

季野最早在詩壇嶄露頭角,是在詩人瘂弦主編的《幼獅文藝》時期,以及七○年代的「詩宗社」叢刊,還有當時由詩人管管、張默兩人在南台灣發行的《水星》報紙型詩刊等。1972年創世紀詩刊復刊後,成了創世紀詩社首批新生代同仁並曾任主編。不過或許是浪漫的天性使然,季野對自己曾經嘔心泣血創作的詩,從未妥善加以保存或整理,更遑論結集成書了。即便1979年經由好友林文義的邀約,由「水芙蓉」出版社出版的《西格奈里的故事》,也是與林文義(散文)、詹錫奎(小說)所合著。

我在大學時代即與季野相識,當時他不僅是活躍的詩人,也已經是個帥氣挺拔的陸軍軍官。由於每次碰面時,我騎乘的150CC偉士牌機車稍嫌「偉大」的臀部總是他揶揄的對象,因此當1977年6月,詩人洛夫主選的《中華文藝『詩專號』》中,看到季野寫的〈歲初懷友—風花雪月寄德亮〉一詩,其中「150CC代表一種速度和雄偉」就讓我大笑不已,不過讀完末段,又讓我熱淚盈眶了:

夜深時,你只是你自己
把畫布鋪成美好的床
讓世界以各種好看的顏色睡在上面
自己卻成為它們的
風花雪月

季野的詩,駕馭文字的能力與意象的拿捏均十分精準,以〈溪想〉為例,流動的小溪巧妙地隱喻了戒嚴時期禁忌的兩岸話題,也有強烈的超現實意味:

激戰的兩岸屬於傳說
妳是一股輕愁
蜿蜒自群山的疊鎖
今夜
如此仰臥
妳竟是一匹抽搐著顏面的月光

季野的詩雖從未結集,但卻頻頻出現在國內的大小詩選中,如《八十年代詩選》、《當代詩人情詩選》、《中國現代文學年選》、《幼獅文藝四十年大系》、《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創世紀詩選》、《中華現代文學大系》等,顯然無論角色如何改變、時空如何轉移,好詩永遠是不會寂寞的。1975年3月由詩人張默、管管編選的《新銳的聲音—當代25位青年詩人作品集》,當時年輕的季野就有了不凡的詩觀:

「理論以及根本超出理論範圍之外的爭論,都極度使我感到疲倦。我只願在默默的創作中去推動自己的生命,因之我的詩便是詩觀的具體存在,它是自足於內的,無法闡釋,亦不祈求任何同意和諒解」。

之後在《八十年代詩選》,季野的詩觀多了份「為生活而藝術」的理念:

「我喜歡詩,這是我寫詩最有力的理由,但我卻不十分明白我為什麼喜歡,其實喜歡也並不是很輕鬆的字眼,我的意思是說,以後我也許會寫不出詩來了。但是我肯定即使到那個時候,我仍然會讀詩、關心詩,因為寫詩這件吃力且不討好的是,帶給了我無盡的情趣,詩對於我來說該是生活,而不是文字」。

這樣的創作態度,表現在他1976年發表於創世紀詩雜誌43期的〈詩人的三十歲〉,對於日後淡出詩壇轉入茶界的心情,也依稀可見端倪:

僅僅是四橫一豎
竟然就是宣告宣告
一種乾涸
我已被拒絕
不再是河床或者兩岸
水聲和水流依然溫柔
滿心滿耳卻是低迴不已的離情

送給你這枝筆吧
這再也寫不出一句詩來的
還給你這條路
那怎麼也走不到盡頭的
明天起床
班 是仍然要上的

也不能不吃
世界
卻不再是我的世界了

季野於1980年代初期突然自詩壇消失,活躍於當時方興未艾的茶藝界,曾令藝文界朋友大感錯愕。不久又與詩人歐君旦、許丕昌共同創辦《茶與藝術》雜誌。儘管雜誌在當時引領風騷,開創台灣茶藝的先河,也成為台灣茶業首度提供文化發聲的舞台,許多論述或主張甚至一度被奉為經典,但終因走得太早、太快,不敵現實的「拖磨」而停刊,令人惋惜不已。

從季野的談話裡也不難發現他「棄詩從茶」的轉折:「飲食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母文化。以茶為媒介,透過感官的滿足,可引起精神的感動」。他說「把這美好的感動虔誠的作實質分,這是生活也是境界」。

文長未能一次刊完、全文請瀏覽德亮部落格:
http://blog.yam.com/teliang
或翻閱甫於2008年9月號出刊的《文訊雜誌》275期

您永遠的好友 德亮敬上

----------------------
詩人季野,本名季滇生,安徽無為縣人,1946年3月3日生,政戰學校畢業,曾獲1975年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創世紀詩社20週年詩獎、陸軍第四屆文藝金獅獎詩獎等。

季野於25歲開始寫詩及散文,第一首詩作發表在「詩宗社」叢刊《詩之芒》,同時發表〈童年〉於《幼獅文藝》。1972年創世紀詩刊復刊後,加入創世紀詩社,並曾任該刊主編與「消息詩刊」主編,作品多發表於創世紀及幼獅文藝、中華文藝、聯合報副刊等。1980年代淡出詩壇,活躍於當時方興未艾的茶藝界,曾與詩人歐君旦、許丕昌共同創辦《茶與藝術》雜誌,開啟台灣茶藝文化的先河。曾任〈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總會長,並創辦〈會心茶集〉,積極開拓台灣茶與茶藝的國際視野,培育茶藝界人才無數。不幸於2008年6月2日因病逝於台中。

季野詩作曾入選《新銳的聲音—當代25位青年詩人作品集》、《八十年代詩選》、《當代詩人情詩選》、《中國現代文學年選》、《幼獅文藝四十年大系》、《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創世紀詩選》、《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中國當代新詩大展》。散文選入《中國當代散文大展》、《人生船--作家日記365》等。

季野著作有《西格奈里的故事》(與林文義、詹錫奎合著、1979年水芙蓉出版),也發表過許多茶藝之相關論述,可惜均未結集。作為他的好友,我與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須文蔚正積極收集他發表過的詩與茶藝相關論述,除了陸續刊載於行政院文建會贊助的「台灣現代詩路」網路上(網址:http://dcc.ndhu.edu.tw/poemroad/ji-ye/),待機緣結集出版外,也在阿亮部落格陸續貼出,讓茶友們看看茶藝家季野作為一位傑出詩人的另一面:

●初雪

來了
是一種姿態
來了
就不再回去

醒了
是一種聲音
擴散在心中的
幽微
而且無盡

睡了
是一重顏色
覆蓋
又解釋一切

飛舞著
是一種季節
一種冷
一種完完全全不屬於自己的
真實

【選自八十年代詩選】

●歲初懷友--風花雪月寄德亮

嘴角上
總是我那首緣溪行的韻味
而你的緣溪行
是「偉大」氣概的
150㏄代表一種速度和雄偉

衝刺
是衣食外的一種必須
你是風
使全部裙裾向上飛起
你是花
使蜂與蝶匆忙和沈迷
你是雪
只在熱情時凝聚
你是月
高遠的掛在天空一角
是一隻欲張欲閉的
冷眼

而你甚麼都不是
夜深時,你只是你自己
把畫布鋪成美好的床
讓世界以各種好看的顏色睡在上面
自己卻成為它們的
風花雪月

【中華文藝雜誌1977年6月號、洛夫主選『詩專號』】

●詩人的三十歲

僅僅是四橫一豎
竟然就是宣告宣告
一種乾涸
我已被拒絕
不再是河床或者兩岸
水聲和水流依然溫柔
滿心滿耳卻是低迴不已的離情

送給你這枝筆吧
這再也寫不出一句詩來的
還給你這條路
那怎麼也走不到盡頭的
明天起床
班 是仍然要上的

也不能不吃
世界
卻不再是我的世界了

【1976年1月、創世紀詩雜誌43期】

●緣溪行─記一個舞女的故事

終日唱著一首流浪的歌
那女人
漂亮,但從來就沒有流浪過
坎坷的
是那張面孔
以及
小針美容後就顯得更加孤絕的
鼻子

總是下午四點鐘
在橋邊的美容院裡
哼呀唱呀的
把煩惱梳弄得整整齊齊
總是在夜晚
高高興興的隨著樂隊的節奏
讓不同的男人
把自己擁成各種優美的舞步

最遠的
是回家的那條路
由於唱不停的流浪的歌
由於一滿杯一滿杯的
啤酒
「強妳臥客」
及一些散不開的
屬於三五牌的
煙霧
那條路
便愈來愈曲折愈來愈
模糊

源頭
會是一片破碎的雲?
某個星期天,那支始終唱不停的流浪的歌,
沿著那條夾岸不開桃花的溪流一逕走了上去。
從此
就沒有再回來過

這算不得是傳奇,我想:
當然
最遠的
總是回家的那條路

註:「強妳臥客」者洋酒也有譯做約翰走路。今故採音譯,取其諧意。

【1975年4月創世紀詩雜誌40期】

●月之一

吉他
在懷中唱著
夜晚
等待在遠方沙灘上的一個女郎
鹹水,在皺紋中留著
大地以細砂的姿態穿過指縫
我看見
千古的故事變成愛情
沿著脊背爬昇

那時
我們正虔誠的俯跪
渴望去拍擊一面鈴鼓
月亮
就這樣從容的
自黑色的海水中走了上來

【1973年6月創世紀33期】

●月之二

每夜
淒苦仰首

是覥靦的舞者
陰柔的劍芒不肯傷及任何人

我早已識破
妳的高度只是一種無益的姿態
雖然
妳總是那麼虛偽的把笑容展開
我卻清清楚楚的看到:
妳身後的他們
以及它們在妳身後重重刻下的
苦難。

【1973年6月創世紀33期】

星期四, 8月 28, 2008

邱一帆作品

桂花

一皮花葉
翻到轉來
就係一條童年个船仔
行向頭擺个圳溝
石頭結个駁空肚
有廿廿趖个蝦公毛蟹
軟軟个濫泥底肚
有囥人尋个蜆仔湖鰍
藤等水流行船个大肚魚
尋得著自由生活个所在

一蕊桂花
鼻出庄下个味敘
佇月光華華个暗晡頭
夢想該頭擺
長腳凳
圓凳頭
矮凳仔
圍圍秋个故事
樣般
流傳到目前
---------------------------
桂花巷

作詞:吳念真 作曲:陳揚
主唱:潘越雲 Karaoke: 古麟

想我一生的運命 親像風吹打斷線
隨風浮沉沒依偎 這山飄浪過彼山
一旦落土犁頭看 只存枝骨身已爛
啊......只存枝骨身已爛

花蕊朵卡醜嘛開一擺 偏偏春風等袂來
只要根頭也還原在 不怕枝葉受風颱
誰知花 等人採 已經霜降日落西
啊......已經霜降日落西

風吹身軀桂花命 若來想起心就痛
恩怨如煙皆當散 禍福當作天註定
往事何必越頭看 甲伊當作夢一般
啊......甲伊當作夢一般

阿亮講茶

http://blog.yam.com/teliang/article/16995620
趕在今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茶藝專區」盛大登場之前,我受邀到台中的國立中興大學語言中心(位於台北的阿亮母校--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在幾年前已被消滅改為台北大學了),為一群來自德國的年輕朋友講茶。

儘管之前經常赴各大學演講,但主題大多不離文學、多元藝術創作、或數位攝影等,但要跟毫無茶文化淵源的德國朋友談茶,委實是一大挑戰吧?

我不諳德文,除了事先準備的Power Point已備有中英文對照的圖示版本,同學們也大多能聽懂簡單的中文,在阿亮夾雜中英文、不時手忙腳亂快速在白板上繪圖,並輔與肢體語言的「演」講下,也頗能讓擔任翻譯的德國帥哥盧卡斯(不是星際大戰的導演喬治盧卡斯,經詢問也非德國油畫顏料第一品牌盧卡斯家族的成員),心神領會地翻譯到在場所有德國朋友頻頻點頭的境界,再加上趕來助陣的茶撰前總編輯林麗娟流利的英文,以及興大徐冬琳教授的重點英文提示,演講進行還算順利,即便偶而穿插的「亮式笑話」也能讓全場笑聲不斷,讓我頗感意外。

演講主要目的是幫助從德國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從認識中國茶與台灣茶,到品味、欣賞茶品與茶藝之美,因此最後一個小時,由陸羽茶藝中心泡茶師唐文菁示範,分別沖泡了文山包種茶、梨山茶、東方美人茶三種茶品,不僅讓現場頓時溢滿茶香,讚嘆聲不斷,也為活動劃下完美句點。肩負傳播中華茶文化的重責大任(主辦單位如是說),阿亮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
--------------------

唇印 - 阿亮的詩



心底暗戀的女子

漫不經心

把我剛剛

遞出的名片

放在唇間把玩



被唇膏染紅的

我的名字

來不及感受

初吻的喜悅

彷彿猝不及防

被撞破的心事

在雪面般的紙上

急促收斂沈潛



果然是這樣

早秋憂鬱的氣息

名片輕輕

自女子指尖滑落滑落

在已涼的咖啡

騷動的瞬間

映照依然

孤獨的我

萬巒仙人井傳奇

臨暗紅紅介日頭
跌落西片田坵
阿富哥遽遽
去尋轉唔見忒介牛隻
突然間
佢聽到水聲
清清涼涼流入佢心肝底肚
行兼一看
五隻牛仔同大管緊噴介泉水
共下歡歡喜喜佇介搞生趣

阿富哥三步併一步歸去
蓋像分麼介鬼怪煞到
大聲小聲喔喔喊
一隻耳公穿過一隻耳公
一庄嘴傳過一庄嘴
鄉親相爭背鑊擎掘頭
尖來尖去該地跡開墾

有水唔驚日頭辣
汗水落泥會生根
總有一日
同田坵介禾仔共樣
種滿者介大地

〈附記〉

傳說中的仙人井在萬巒萬和村李氏宗祠旁。
它原為一口活泉,乃兩百多年前某日被
失蹤的牛群所發現。

萬法唯心造

●施寄青
全文→http://www.007contact.com/article/4098784327/

生於十七世紀末,死於十八世紀的瑞典大科學家艾曼紐‧斯維登堡能神遊靈界,他所提供的靈界訊息異於各種宗教所描述的天堂地獄。他說明人會上天堂下地獄,全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並非是做什麼惡事,或有一個萬物主宰來定賞善罰惡的機制。

整個靈界分上中下三層,互不相通,人死後不是立刻上天堂下地獄,而是有一個精靈界,這是一個轉運站,人先變成精靈,習慣於没有肉體的精靈狀,再依據每個精 靈的意願轉到上、中、下界,即便在上、中、下界也是物以類聚,在每一界中都有許多團體、聚落,心性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為提昇自己或團體的境界而努力,努 力有成,可提昇到更高的境界。

在我和紫靈為人服務的過程中,發現斯維登堡的理論似乎是正確的,佛教也說過,萬法唯心造,所有的境界不過是心識幻化出來的。---------------

全文→http://www.007contact.com/article/4098784327/

答案

奧修 

當摩淩伽弗(Maulingaputta)第一次去佛陀那裏時,他問了很多問題,佛陀說:「你問是為了解決問題呢?還是只是要得到答案?」

  摩淩伽弗說:「我是來問你的,而你倒開始問我了!讓我思考一下,我必須想一下。」

  他去想了,第二天他說:「真的,我是來解決它們的。」

  佛陀對他說:「你有沒有問過別人這些同樣的問題?」

  摩淩伽弗說:「30年來,我不斷地問過每一個人。」

  佛陀說:「問了30年,你一定得到了很多答案,很多很多,但是有沒有一個被證明是那個答案?」

  摩淩伽弗說:「沒有!」

  於是佛陀說:「我不會給你任何答案。在30年的提問中,很多答案已經給出了,我能夠增加一些,但是那不會有幫助,所以我將給你解決,而不是給你答案。」

  摩淩伽弗說:「好,把它給我。」

  但是佛陀說:「它無法由我來給你,它必須在你裏面成長出來。所以,寧靜地與我在一起呆一年,一個問題也不許問,要完全地寧靜,和我在一起,一年之後你才可以問,那時候我會給你答案的。」

  舍利弗,佛陀的大弟子,正坐在附近的一棵樹下,他開始笑起來,摩淩伽弗問道:「舍利弗為什麼在笑?有什麼好笑的?」

  舍利弗說:「如果你必須要問,現在就問,不要等一年。我們被愚弄過,這事也發生在我身上,因為一年以後我們決不會問。因為你完全寧靜地呆上一年,那麼,那個提問的源泉就消失了。這個人是在騙人,這個人很會騙人。一年以後,他不會給你任何答案的。」

  所以,佛陀說:「我將履行我的諾言。舍利弗,我對你也是履行我的諾言的,你不問並不是我的錯。」

  一年過去了,摩淩伽弗保持沈默,靜靜地做著靜心,他的內在和外在都變得越來越寧靜。於是他變成了一個寧靜的池塘,沒有震動,沒有波動。他忘了一年已經過去了。他可以問的那一天已經來到了,但他自己已經忘記了。

  佛陀說:「過去有一個名叫摩淩伽弗的人在這裏,現在他在哪里?他必須問一些問題,一年過去了,日子已經來到了,所以他必須來見我。」有1萬個和尚在那裏,每個人都在試著找出誰是摩淩伽弗,而摩淩伽弗也在試著找出他在哪里!

  佛陀叫他並且說:「為什麼你也在東找西找?你就是那個人。我必須履行我的諾言,所以你提問,我會給你答案的。」

  摩淩伽弗說:「那個提問的人已經死了。那就是為什麼我也在到處尋找看看這個摩淩伽弗是誰。我也聽到過他的名字,但是他已消失很久了。」

  那個源頭必須被轉化,否則,我們會繼續提問,而有一些人會提供給你一些答案,你問的時候覺得很好,他答的時候覺得很好,但是這些東西只是一場相互的欺騙。

把戲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封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這是柴陵郁禪師摔跤悟道所作的詩。禪師的禪風非常靈巧活潑,但是他座下的弟子白雲守端禪師,治學呆板,時常持誦上面這首詩,卻始終無法參透其中的禪趣。後來白雲禪師因為一個機緣,跟隨楊岐方會禪師學道,但是仍然不能開悟。有一天方會禪師問白雲禪師說:

『據說你師父在摔跤的時候悟了道,並且作了一首詩偈,你記得嗎?』白雲禪師於是趕忙把上面那首詩念給他聽,方會禪師聽了之後就哈哈大笑起來,不發一語走開了。

這一笑把白雲禪師的困惑笑出來了,第二天就問方會禪師,是不是說錯了什麼?禪師回答說:『你見過廟前玩把戲的小丑嗎?他們做出種種唬人的動作,無非想博人一笑,觀眾笑得越大聲,他們就越開心。怎麼?我只不過輕輕笑你,就放不下了,豈不是比不上那些小丑嗎?』

意見

奧修

木拉那斯魯丁愛上一個女人,他很高興地回到家,當他的家人在用晚餐,他告訴他們:「我已經決定了。」父親立刻說:「這是不可能的!我不允許,因為女方的家長一點財產都沒有留給她。她已經破產了,我們可以找到更好的女孩,有更好的嫁妝,別那麼傻。」

  母親說:「那個女孩?我們從來無法想像你會那麼傻。她除了讀一些愚蠢的小說之外從來不做任何事,她是沒有用的。她不會烹飪,她不會打掃家裡,看看她自己住的房子有多髒。」

  批評一個接著一個。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按照他自己的觀念來拒絕她。弟弟說:「我不同意,因為她的鼻子,那個鼻子那麼醜。」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意見。

  然後木拉那斯魯丁說:「但是那個女孩有一點是我們所沒有的。」他們都異口同聲地問:「那一點?」他說:「家人,她沒有家人,那是她的一個優點。」

隔壁介老阿公 / 楊傑美

●隔壁介老阿公 / 楊傑美


日頭落山耶
我還看到
隔壁介老阿公
佇田唇巡田水

老阿公心恁好
命恁歪
一儕人
佇臺灣

佢想起賴仔佇日本
佢想起妹仔佇米國
佢想起日本時代
日本警察打佢用擔竿
佢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米國轟炸機屙屎像屙卵
佢想起得癌症
舊年死忒耶輔娘
目汁親像老屋耶屋簷水
滴滴跌

日頭芒出來
親像看到
隔壁個老阿公
一儕人
佇田唇項
巡田水

蔡忠修作品

●原子筆

直腸子似的心
一路長江通黃河
寫滿堤岸皆是淚

●盲

如果你要去流浪
沒有我孤獨的背影
妳看得見我的聲音嗎?
你摸得到我的嘆息嗎?
你聞得到我牽著一支拐杖嗎?
回首再回首的
是我剛剛不小心掉落的眼睛



把妳交給春天
以後呢?
只剩一隻蝴蝶
幫妳撐傘
以後呢?
只剩一朵夏蓮
將妳掛在窗前
以後呢?
只剩一輪明月
把妳交給冬天
以後呢?
只有這場大雪

星期三, 8月 27, 2008

研究論文獎助

台灣文學研究論文獎助 受理申請

國家台灣文學館「2008年台灣文學研究論文獎助」即日起受理申請,期限至11月15日止。台文館表示,凡國內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三年級以上學生,及應屆畢業碩士班學生,撰寫與台灣文學相關之主題研究、作家作品研究等,均在獎助申請範圍之內。內容包括古典文學、現代詩、散文、小說、戲劇、兒童文學、報導文學、民間文學、文學史及文學批評等項目。

每年獎助名額,博士班學生以三人為原則,碩士班學生則以八人為原則。獎助期間以國內各學校之學年為主,博士班學生以兩年為限,碩士班學生以一年為限。

詳情可洽:06-2217201#2208。(記者吳幸樺)

星期二, 8月 26, 2008

客語與英語

客語與英語

●黃子堯

將「客語」與英語擺在一塊來看,覺得很奇怪。客語是祖傳的語言,是本地族群的母語,英語是外來的語言,是全世界的強勢主流語言,兩者相差何止千里計,怎麼看都扯不上關係!

其實,自從台灣母語(包括閩南語、原住民語等),離開了母親以及祖母教導的懷抱之後,所謂代代相傳的「祖語」,變成空空洞洞的一個代名詞,客家祖訓「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更成為新時代的最大諷刺,聞之莫不令人心痛又心酸。因此在痛定思痛之後,以「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的基礎思維,有了從哪裡跌倒就該從哪裡爬起來的醒悟,客家人積極「反客為主」,希望藉助公權力的介入,讓客語「起死回生」。

從此之後,開始推動學校母語教學,編印教材培訓師資,舉辦客語認證考試,鼓勵「客語生活學校」學習活動---------,凡此種種措施,讓客語有了拼音,有了證照,有了舞台,有了獎勵,好像趕場活動一樣來來往往,好不熱鬧!也正因為如此,「拿客語當做英語來教」的問題當然要一一浮現。

首先,客語教學十年來已成為一種工具與手段,離「媽媽的話」愈來愈遠,到處看到孩童背客語講稿、練唱歌謠參加比賽,甚至參加補習、集訓爭取「功名」 ---- 一下台一句流利客語都說不上口的人,竟然手捧一堆獎狀獎品,真是令人羨慕不已啊!

其次,打著客語教學之名卻以「客家才藝」進行,全台各地到處可見客家童謠、擂茶DIY、打粢粑、歌舞說唱、花布裝飾、桐花創意產業等等活動,台上台下不說不用客語卻能發表才藝,美其名客語推廣教育,說穿了只是「才藝教學」項目。年年增加的政府預算是否都用在這裡,效果如何應該好好評估。

再其次,客語並非外國語言,也非專門業務使用語文,應該紮根於民間日常生活、落實於社會文化之中,目前政策多以媒體(客家電視)、學校(客家學院)、公部門(文化園區、認證制度、文化節慶等)的操作方式,面對嚴重流失的客家母語,草根自主力量日漸渙散,形成只以獲取補助、獲得獎賞或得到表演舞台為滿足的標的物,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承相當有限,怎敢奢言「發揚光大」呢?

說到這裡,我們想起英語課程、英文補習、英語檢定、托福考試、ICRT廣播 ------ 怎麼今天的台灣客語與英語這麼的相像,只是學習與應用英語「前途無量」,客語的處境卻仍然停留在十年前的光景,老一輩的更老了,而後起之秀在追逐「母語教學」的相關投資及報酬之際,逐漸習慣將客語當做英語來「裝模作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偶而說說兩句而自鳴得意,自我陶醉一番罷了。

至於我們自己心愛的孩子以及學生,就讓他們繼續準備考試、參加比賽或得到特別獎賞,接受無止盡的「客語」挑戰吧!

(作者為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

星期一, 8月 25, 2008

樹正在風中跳舞

吳錦發

假相的學問越學越多,皆是人為製作出來的學問,人本精神在於與大自然的交流,宜適時拋開物理層面,回歸到精神面的感應。

印度的思想大師奧修(OSHO)就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他和父執輩印度聖雄巴關定(Bhagnou-din)是忘年之交,巴關定是一個學識深如海洋的偉大學者。

奧修通常會跟他去森林散步,走入森林,巴關定總是止不住喋喋不休地告訴他每一種樹木的名稱,它的希臘文名字、拉丁文名字、生命的特性、醫藥上的用途、年齡…等等。有一天,奧修終於忍不住了,告訴他:「拜託你,你的知識使你無法享受散步的樂趣,對我而言,這些樹正在風中跳舞,我可以聽見它的歌聲和喜悅,那就夠了,而我可以肯定地說,你聽不見,你是聾子,你是一部偉大的百科全書,但你不是一個有意識的人!」
《生態禪》,忘掉它的名,pp.130-131。

一個我熟悉的老畫家,80歲了還到南洋熱帶叢林探險。回來之後,他接受記者訪問,他說了如下一段話:「在叢林裡,我發現『人』是最沒有價值的生命。在叢林裡,即使是一隻鳥,牠也經常為採食果實,而把種子散播到四處;而人只會帶來劫掠和破壞,『人』對森林唯一的價值大概只有他的大、小便!」

是嗎?對森林而言,人竟是「最壞」的存在!
《生態禪》,最好,pp.134-135。

延伸閱讀:
1. 吳錦發:大選之後的政治觀察 (演講錄音檔+花絮)
2.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照片走廊
3. 閃亮的小螺絲釘BLOG,演唱會-四月望雨 老歌新傳(精華版6分鐘)

星期日, 8月 24, 2008

奔流的汗珠

李昌憲
勞動之歌

奔流的汗珠
在臉上風乾成鹽
為何灼灼閃亮
記住!只要心存慈悲
揮動辛勤的雙手
我們也能
化渺小為偉大
化短暫為永恆
用盡一生來登臨
繼續成長的階梯

●寫名字

冬夜 妳喜歡撒嬌
要我抱妳
坐在書桌前
牽著妳的手
練習 寫名字

握筆的小手
軟而無力
像妳瘦弱的身體
在風中打噴嚔
流鼻涕

認識妳的名字
練習 寫名字
你很高興拿給媽媽看
妳媽媽說
妳比妳寫的名字好看

三歲半的女兒
回到我的書房
睜得大大的眼睛,認真
練習,寫名字
練習,寫未來

妳比妳寫的名字好看-點得不錯
練習,寫名字
練習,寫未來


文學觀:
我的詩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詩。在現實而競爭的社會,在紅塵煙火裡,我的生活有時候成為一首詩,有的時候成為一疊照片,有時候只是一大片空白,隨時間遺忘。也許,遺忘的才是詩吧!

出生年月日: 1954
出生地:台南縣南化
學歷:崑山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科畢業、
中山大學企業經理研究班結業。

經歷:上市電子公司部門經理退休。
曾任《陽光小集》詩雜誌社總編輯,
《笠》詩刊執行編輯十數年。

得獎紀錄: 1982笠新人獎、多次獲加工區文藝競賽詩首獎。
相關出版品:詩集:《加工區詩抄》 (1981出版)、
1996《生產線上》、1993《生態集》、
2005《仰望星空》、2005《從青春到白髮》等出版。
散文尚未結集。詩作多次被選入詩選集及譯成
英、日、韓、蒙等。

詩想起

假仙是真仙
卻假裝不是仙

你知道我在想什麼
卻假裝不知道我在想什麼
他知道你在想什麼
卻假裝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一方見獵心喜
滿口仁義道德追殺
一方且戰且走
沿途埋伏狙擊

結果
高來高去
仙拼仙

故菜根譚醍醐灌頂:

「一點不忍的念頭,
是生民生物之根芽;
一段不為的氣節,
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
一縷一絲勿容貪冒,
便可為萬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何須費心
假仙哉!

星期五, 8月 22, 2008

創作者

創作者宿命-- 林文義
  
長篇小說的終篇,女主角帶著一生不曾見過的父親相片去旅行。

  走筆至此,竟至隱約的刺痛了。女主角向空服員要了杯紅酒,遙敬置於前方椅背餐几上的父親相片,恍如是遺世獨立的永恆戀人..........

  究竟是小說在旅行?抑或是作者筆下雲遊?多少我警醒著自己:不能介入太深。書寫中的情緒是否起自於作者的主觀意念?還是必須全然讓小說人物自行決定,像一條河,自由放任的流動?

  好,小說逐漸走到結束,女主角的旅行卻才開始。作者棄筆,命運之未竟就留予讀者揣臆,對女主角是不是一種殘忍?

  完成小說之後的作者,全身被抽光似的陷入無盡之空茫;女主角美麗、哀愁的靈魂從此纏繞著我,久久不去,形成永夜之夢魘。是創作者之宿命,也是天譴。後的歷史追憶,皆是那樣的親近,如此的美好。就連偶而的夢中浮顯,都會在醒轉的彼刻,不禁黯然神傷。

星期四, 8月 21, 2008

境界

●菜根譚

有一樂境界,
就有一不樂的相對待,

有一好光景,
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

只是尋常家飯,
素位風光,
纔是個安樂的窩巢。



山河大地已屬微塵,
而況塵中之塵;

血肉身軀且歸泡影,
而況影外之影。

非上上智,
無了了心。

作詞家葉俊麟紀念音樂會

作詞家葉俊麟紀念音樂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2008/new/aug/22/today-north5.htm

台灣本土知名作詞家葉俊麟27日將在基隆市文化中心舉辦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入場券不到1小時內被索取一空,部分樂迷甚至由中、南部趕來索票,沒拿到票的民眾難掩失望,期盼音樂會能年年舉行。

逝世10年 27日辦音樂會

葉俊麟的女兒葉賽鶯對樂迷們的支持與愛護十分感動,但由於爸爸的至親好友共同成立的「文化公益信託葉俊麟台灣歌謠推展基金會」財力有限,無法經常性舉辦音樂會,這次也是有基隆市文化局及扶輪社共同贊助,才能如願以償。

葉賽鶯說,父親過世十年,生前秉持於台灣歌謠的創作熱忱,留下數千首台語歌謠詞作,刻劃當時台灣人民的生活感情與美麗山川,優美動人至今傳唱不絕,成立基金會則是希望將其有系統的整理、賞析,讓本土歌謠的真善美,豐富台灣人民的生活心靈。

留下千首台語歌謠詞作

基金會去年底出版「台灣歌謠大師葉俊麟經典詞作賞析」一書,獲各界好評,今年還將出版「葉俊麟台灣歌謠三百首經典詞作選輯(一)世情」,未來考慮擇定其它本土資深詞曲作家之一,作為年度主題人物,整理研析其詞曲,並舉辦創作及研究相關活動。

洪一峰、紀露霞 將獻聲

葉賽鶯說,本次紀念音樂會特別邀請到多位本土樂壇資深唱將,如洪一峰、鄭日清、紀露霞、劉福助、良山兄、郭金發,與蔡一紅、紫蘭、江小玲、黃三郎、楊棟樑、傑士三重唱、陳思安,聲樂家簡文秀、台灣21世紀、啄木鳥、台聲合唱團,葉賽鶯本人也會與台灣高等法院合唱團共同獻聲。記者翁聿煌/基隆報導

隨風而綠?

李魁賢
羊子喬三十年詩選

一個人能保持寫詩三十年不輟,本身便非常具有詩的情趣。

從《羊子喬三十年詩選》大致可以看出斷代性的不同風格和發展:七十年代的青澀作品,顯示現代主義的影響,尚雕琢的表現方式,和強說愁的青春風味,是那個時空的傳染性風氣;八十年代進入現代主義和現實主義交集的契機,羊子喬很快轉向現實生活的描述,特別是本土性鄉民生活的情意交感;到了九十年代,羊子喬從現實社會層面,更深一層踏入探究歷史的、民族的廣角視域。

寫於七十年代的〈流水印象〉:「一株被歲月擊昏的竹 /仰躺著 /以逐漸消瘦的手 /測度沒有軌跡的顏面」的現代主義色彩,和寫於八十年代的〈流水印象〉:「用腳去試探人生的旅程 /用頭去思考存在的本質 /你無憂無慮奔向遠方 /我在河岸望著你的背影」的現實主義特色。語言運用相差分明。

到九十年代的〈該是春天為我們開門的時候〉:「遺族們擲黃玫瑰於河中 /祈盼死者擁有不朽的名 /讓不屈的死靈魂 /不再被扭曲與誤解 /每朵花都吐露真情 /每位死者歷史都重新給予定位」,從個人的現實主義進步到民族的現實主義,明顯看出羊子喬做為詩人的成長過程。

日本詩人西協順三郎把「驚奇、譏諷、哀愁」視為詩的三昧。翻閱《羊子喬三十年詩選》,哀愁似是最大的特色,而且在各種層面有所著墨。例如:

詠青春的哀愁:「一個年少在樹的年輪裡 /讀出一張花貌 /驚叫一聲 /猛然抱住那棵枯木 /形成整個午後的哀歌」(〈秋〉)

詠愛情的哀愁:「在情愛的國度裡 /我屬於無國籍 /手持標語,寫滿想望和思念 /這一些皆寄望於未來 /未來是一陣清風 /抑是野地的草木 /隨風而綠?」(〈隨緣〉)

詠生命的哀愁:「秋天了,葉子像無國籍的人民 /飄泊四海 /孤單地站在出生地 /樹枝瘦得一貧如洗 /從此才了解所謂的散赤人」(〈苦苓樹〉)

詠民族的哀愁:「當平埔族被逐 /當背後的番刀不見 /你就悲壯地裹著一抹斜陽 /任其星移物換,隨其改朝換代 /你便默默地站成一座墓碑」(〈飛番墓〉)

詠歷史的哀愁:「遺族們擲黃玫瑰於河中 /每朵花都充滿悲情 /口喚死者的名 /唯一渴望的 /是合十的寬恕 /曾經埋冤不明的悲怨 /如今用愛來縫癒傷口」(〈該是春天為我們開門的時候〉)

三十年一彈指,如今羊子喬以詩藝的哀愁,征服了現實的哀愁。

------------------------------

http://blog.roodo.com/bichhin/ce002d8f.pdf
〈傲骨前行:北頭洋作家羊子喬〉


羊子喬,本名楊順明,台南縣佳里鎮人。1951 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遠景出版社、自立報系編輯以及前衛出版社總編輯,南投縣政府簡任秘書。1969 年創辦《欣欣文藝》,1971 年創辦《主流詩刊》,1979 年策劃「鹽分地帶文藝營」。著有詩集《月浴》、《收成》、《該是春天為我們開門的時候》、《羊子喬卅年詩選》;散文集《太陽手記》、《輪迴》、《走過人生街頭》、《微笑人生》;評論集《蓬萊文章台灣詩》、《神秘的觸鬚》及碩論《黑潮輓歌─楊華及其作品研究》。主編《鹽分地帶文選》、《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新詩四卷、《郭水潭作品集》、《藍紅綠作品集》、《楊華作品集》等。1995 年榮獲第三屆「南瀛文學貢獻獎」。

●往事-羊子喬

有一天 不經意的翻閱過去

才想到 那茶已冷了很久

這些早該焚毀的斷代史

都被秋天的容顏

不知不覺的註飾


寒夜裡相依相偎的等待

像是人生最後的流亡

在愛情的國度裡和月亮共守秘密


回憶 是遺落在葉脈上的露珠

似乎可以喚醒美好的明天


等到太陽一落地

含有愛的夢都碎散一地


讓你終於明白

祇能面臨一次生 無法看到死

-------------
羊子喬曾發表多篇攸關北頭洋的詩作品,如〈西拉雅的悲歌〉、〈飛番墓〉、〈向阿立祖禱告〉、〈一個原住民的心事〉、〈莿桐花若開-給走失多年的西拉雅族人〉等,〈莿〉篇對自己的族人,終於可以公開身分的心情及描述祭典特徵生動而感人:

                    如今台灣人當家做主

                    西拉雅族不再是隱形人

                    莿桐花依然開遍福爾摩沙

                    飲一口米酒,嚼一顆檳榔

                    吐出口中的紅汁

                    在白長衫擴散不規則的漬紋

                    不分男女,把愛與認同

                    化暗為明

  北頭洋為私有地,分屬楊、鹿姓人家及善行寺所有,羊子喬的楊家也持有一部分。佳里女作家陳艷秋回憶童年時,喜歡在雨後由母親牽著小手去爬飛沙崙。她形容近看這座小沙崙如「被雨水洗的更蒼翠的山林,蜿蜒如一條天上飛龍」。在神話故事洗禮下,龍是漢人崇拜的圖騰,雲霧變化成龍形,喻為飛龍在天,北頭洋雨後山勢清朗,如飛龍氣勢壯觀,在陳艷秋早年的小心靈中,龍飛山崙,有若飛龍山。

--------------

〈檳榔、酒、粽子祭阿立祖〉

Monday, December 5, 2005, Vol. 1

  西拉雅族最重要的祭典,就是「開向」與「夜祭」。如今還有舉行阿立祖祭典的部落,有佳里鎮北頭洋、東山鄉吉貝耍、大內鄉頭社等地,這些地方都位居台南縣境內。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九日,北頭洋阿立祖公廨舉行「開向」祭典,農曆九月十五日,吉貝耍舉行夜祭,農曆十月十五日,頭社舉行夜祭。

  阿立祖祭典舉行時,族人以檳榔、酒、粽子來祭拜,有時候也殺豬宰羊,但是拜阿立祖最重要的,還是檳榔、酒、粽子。尤其漢人移民來台初期,與西拉雅族相處之際,小孩子壞搖飼時,往往到公廨認阿立祖為契,祈求保庇。然後到了阿立祖祭典時,就準備檳榔、酒、粽子,去向阿立祖答謝。祭拜時不用燒香、燒銀紙,只要頭纏菅葉,口沾壺中靈水,心存善念默默祈求,大多可如願以償。

  為什麼要用檳榔、酒、粽子來祭拜阿立祖?因為自古以來,檳榔就是原住民的口香糖,婚喪喜慶不能缺,拜阿立祖更不能少。如今台灣人身上多少都流著平埔族的血液,因此還保留著原住民的一些生活習慣,特別是與人會面談話時,檳榔、香菸成為見面禮,所以有一句諺語:「會成不成,檳榔提進前」。

  日治之前,台灣依然處於蠻荒之地,到處野草雜樹叢生,瘴癘橫行,先民為了對抗瘴氣,嚼食檳榔完全是求生需要,後來變成習慣。因此現在不管在高山或在都市,許多人依然檳榔不離口。所以台灣有了所謂「檳榔文化」,蔚為世界奇觀,而檳榔一年高達數百億產值。

  酒在原住民生活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前祇在重要節日才能喝酒,如今變成天天喝,因為現在天天多是除夕夜。原住民的酒本來只用小米來釀造,現在五穀雜糧,甚至各種水果都可以釀酒。

  然而,粽子原本是原住民上山打獵時,用月桃葉包紮的米糰,也是原住民的乾糧,後來用來祭拜阿立祖,當然是一種想像。西拉雅族用他們最喜歡的食物來祭拜阿立祖,就像漢人燒冥紙給祖先一樣,也是一種想像。

  從前在北頭洋部落供奉阿立祖靈水的壺,有荷據時期的啤酒瓶、明鄭時期的火藥罐、安平壺,以及日治時期的清酒瓶,從這些瓶瓶罐罐,可以讀到一部台灣殖民史,如今這些舊瓶古壺不是毀損就是被偷,僅剩當今陶瓷或仿造品。

邀 稿 函

【台灣中部客家社會文化】研討會
◎ 邀 稿 函 ◎

主辦單位:TAIWAN HAPA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
舉辦日期:2008年12月6日(預定)
舉辦地點:台中市
研討主題:台灣中部客家社會文化的發展與變遷
論文要求:
1)每篇論文以五千字至二萬字為限。
2)請於 9月5日之前提出論文題目與論文大綱。
3)全部論文務請於11月15日前完成。
打字格式:A4橫排每頁30行每行30字
字型:12號細明體字(含標註)。

籌 備 處:台灣台北縣新莊市民安西路245巷10弄9號
電話(02)2203-5124
傳真(02)2205-1828
聯絡人:黃子堯
E-mail:hakka_taiwan@yahoo.com.tw

星期三, 8月 20, 2008

尋找自己的節奏

莊金國
尋找自己的節奏

 第一次接觸謝碧修的作品,是一九七八年輪編《主流》詩刊第十三期時,〈我們的歌〉這首為殘障者寫的詩,正是她及其殘障夥伴的心聲寫照,「縱磨破膝蓋摔破頭/也要走出一條路」即表現出身殘心不殘的勇者精神。

 《主流》當期開闢「詩人的畫像」,邀請作家撰寫詩人的故事。謝碧修其人其詩很符合這個新單元,我特別商請林仙五(因本名與主流同仁林仙龍相同而易名)寫了一篇〈鏗鏘的行者〉介紹她。可惜,《主流》從此停刊,隔年十月,我另邀高雄文友創辦《鹽》,謝碧修爽快加入,這本標榜非賣品的文學刊物,準備第二期集稿之際,適逢高雄發生美麗島事件,因當局透過管道恐嚇施壓而流產。其後,她又參加「笠詩社」社迄今。

 相對於習詩初期自《山水》詩刊出發,謝碧修從壓抑內歛逐漸走向自由奔放,〈我們的歌〉是一個分水嶺,她找到適合自己發聲的節奏感,不再拘泥於內心的挖掘--那種講求深藏不露心底情意結,容易造成詩意的扭曲、晦澀與突兀,如〈惘〉最後一節:「黑夜/這狡滑的/變形蟲/我的心,是/十五的月亮」,不僅與前兩節無所連結,收尾也結束的令人感覺不知所云。〈我們的歌〉則返逆呈現殘障者特有的替代行為:

 不管是用手走
 或是用腳寫字
 不管是用眼睛聽
 或是用耳朵看

 同樣為截肢與視障朋友而寫的〈鳥與水〉,表現手法更新穎,在觀賞殘障者演出〈鳥與水舞集〉中,「水之於鳥/恰如舞蹈之於我」前後呼應。水是鳥的舞台,殘障者一如鳥展翅輕盈地飛舞著,那美妙的舞姿象徵她們美妙的人生。身體殘障勇於克服,自能彌補缺憾。

 我無意藉此鼓勵謝碧修專致於這方面的題材,但對她來說,確實有必要經營出系列作品,因為,身體健全的人,再怎麼將心比心,也無以體驗殘障者從異常過渡到常態的曲折歷程。殘障者的現實世界,多數面臨坎坷、崎嶇而困頓的命運,謝碧修能夠走出來,在金融職場掙得一席之地,工作能力不遜於常人,是一個奮鬥成功的特殊經驗,以詩現身說法多指出幾條明路,均有益於台灣詩文學與社會功用。

每次遇見謝碧修,總是笑臉迎人。她長年擔任《笠》詩刊的幕後財務園丁,並在身心障礙團體做志工,自立之餘默默付出力量。我深深期待,當她從職場退休後,擁有較多時間好好寫詩。

----原登載於《台灣現代詩》第12期

---------------------------------

〈雨豆樹與黃昏市場〉

高雄黃昏市場的發祥地在武廟路,以前,中洲仔、旗後、哈瑪星等地,日落時分常有「現撈仔」海鮮聚集,但沒人說那是黃昏市場。

蘇南成當官派高雄市長時,武廟路入夜前忽然熱鬧起來,其它菜市場的攤販,紛紛把賣剩的蔬果魚肉載到這裡「俗俗仔賣」,因此被叫做黃昏市仔以及「糞圾」市仔。

為倡導平價超市,蘇南成推動第一家市營便利超級市場,設在福德路北端,距離武廟路不遠,卻乏人問津,最後落得關門大吉的下場。這位外號「大頭仔」市長,曾下令趕走武廟路違規營業的攤販,不取締還好,越取締越招來趕集的盛況。

黃昏市場會變成新興市集,主要迎合白天上班人口下班後的需求,尤其職業婦女,早晨趕著去上班,沒空到菜市場買菜,黃昏市場正好配合她們的時間,再也不用為每天的買菜問題大傷腦筋,因此備受歡迎。

武廟路黃昏市場後來獲准設立,攤販不只賣存貨,也提供新鮮食物,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近來很少聽人直呼糞圾市仔了,儘管擺在攤位上的,仍以早市賣剩的占多數。

我不是這裡的常客,祇偶爾陪著妻子來買一些便宜貨。有一次因背部發癢,貼緊市場門口前的一株高大樹幹,在龜裂的樹皮左右上下摩擦,很有止癢的快感。仰臉望去,發現隱身葉叢間的粉紅色花朵,其花絲細長而密集,因長在高處,僅能遠眺欣賞,這種高不可攀的美感交會,格外令人回味。

市場前有兩株長相同樣的樹,我問了好幾個攤販,才知它名叫雨豆樹,其莢果內的豆子成熟時會蹦出掉落,風吹起,像飄灑著漫天雨豆。看到雨豆,就知春天來報到,樹冠光禿禿地,似乎了無生趣。

入夏以後,黃昏市場一開市,討價還價的聲音此起彼落,吵得兩株站衛兵似的雨豆樹不得安寧,乾脆閉目養神,看起來像在打瞌睡,原本張開成雙成對的葉片合攏了,吵再大聲,一點也不受驚嚇。

黃昏市場還沒出現前,這兩株樹就擎起傘形樹冠,如今儼然是這裡的守護神,保佑從早忙到晚的攤販們生意興隆,也為上門的消費者祈福,但願買回去的食物,不會吃壞肚子。

斜對面國小大門前也有兩株雨豆樹,其中一株樹幹捆綁著電線、燈飾,一有節慶活動,晚上就一閃一閃地。我在想,武廟路的雨豆樹或許不會羨慕這有何光彩可言,好端端的被當作裝飾品,路過的人是看燈彩或看樹,用膝蓋想也知道。

透早,細密的葉片如扇同時張開,有些沾著露珠,準備迎接第一道陽光照耀。每一把葉扇的頭前對,像極了螃蟹的爪鉤合併,其它對對葉片則分開。仔細瞧蟹形葉,令人有不好惹的感覺,遠看傘形優美的樹冠,又充滿了涼意,等到夕陽西下,滿樹的葉子就昏昏沉沉進入夢鄉,這時,正是黃昏市場活絡的開始。

雨豆樹兼具豆科、含羞草科及喬木的多重屬性,跟黃昏市場很「適配」,場裡場外百貨攤店林立,形成一個物流集散地。可惜雨豆想在都會區散播存活,機率極低,只能透過人工育苗培植,才有長成雨豆樹的希望。


●莊金國
高雄縣大樹鄉人,十七歲開始習作新詩,曾任職台灣時報、民眾日報地方新聞組副主任、編政組主任,晚近始踏上第一線採訪報導,現任新台灣新聞週刊南部特派記者。出版詩集《鄉土與明天》、《石頭記》、《流轉歲月》。

看見

詩人的
火眼金睛
能夠看見
被隱藏的真相
----------------------------

黃樹根



瞪著絕望的餐盤
四壁空洞泛黃的投影
圍守在僅存的殘羹前
歷史的傷口在屋外徘徊



被幻成鐵蒺藜滑行
可能眼珠被挖出後
所有窟窿在深淺不一的探索裏
整個畫面失控後
你再也見不著
原來清晰的景物


1947年生於高雄市,現居高雄縣鳥松鄉,台南師專、高雄師範大學夜間部國文系畢一直執教國小,八十二年退休。寫作逾30年,著有《夜空下》、《育愛手札》、《黑夜來前》、《讓愛統治這塊土地》、《獨裁者最後的抉擇》、《從島民到國民》、《傷痕》、《傷慟之樹》等詩集、散文、小說多種。

----------------------

自己宣言

縱然已沉甸成為口號
麻木著獨立思考
忘情自主領域
是否從虛幻情境出走
不再婢屈一國幽陰框框裏

不棣屬任何流派
不喜歡被規劃行程
不安份任何制度壓制
不背離土地立足點

一切歸零
從大我回歸
猶之縮回母體子宮口
經血亢奮初遇的原始
一切都歡暢無邪




《中國紀遊》新14行/三首
「清楚‧明白」的困惑~新14行二則以為詮釋~
一生的完成~側寫剛退休的妻
人生倒帶~新十四行二首 紀念一回師校畢業三十年之後偶然的同學會
八掌溪悲劇掀引泛政治風暴之惡象
上前線~新十四行二首寫給在二擔服役的兒子
也是傳奇~歲末年初懷訓揚
少年阿裕之死
火浴~哀名醫雷子文之死~
主題二二八現象~王國柱(Papora Thiau)作品原題
以此為榮~觀某前輩詩人與層峰合影~
北朝鮮初印象
民主先生,您不寂寞
永遠的老哥 ~送光燦老友遠行
永遠的謳歌  二首~高雄美術館觀「傳奇之美女人頌」特展
永遠無懼的靈魂~新14行二首紀念鄭南榕
吉隆坡,獨立廣場之世界最高旗桿
同志輓歌~側寫近日喧騰不已的同性戀大學男生之死
多媒體材.待解二二八真相
忙於生活
自己宣言
自己魅力
自由與放逐~新14行,觀照魏京生~
行走在百年時光隧道上~南師母校百年校慶小誌 新14行二首
兵變!!!~新14行二首寫給外島服役的兒子
別號阿里巴巴色迷迷的導遊
別讓大地停止呼吸~記我島國九二一世紀浩劫大地震
告別神木  二首
沉默暫時抵住傷口
那天被一隻穿扮堂皇政治看門狗擋在門外
所謂本土火雞派之名相
所謂純種不純種底人種探考
花蕊心情~ 結婚廿五年紀念詩,新十四行二首贈與妻
保險套與保險單之間~結婚24年紀念詩
冠億,加油
春潮
柯賜海現象
美麗與哀愁~詩祭黛安娜
背書者~新14行 三首
峇里島采風錄~共和國護照偕行出遊
峇里島陰陽門
峇里島發呆的男人
家狗Co Co  二首
旅遊紀詩
泰北行腳二首
消遙遊二首
海釣場現象
荒謬~兒子大學畢業前攝影得獎作品原題
記憶裡通往妻故鄉那條小路~結婚廿九年紀念詩
馬來西亞詩抄~吉隆坡,錯誤的英雄紀念碑
鬥嘴鼓,不倘撕破面~結婚廿八冬紀念詩
假牙告白  二首
彩色巴黎泡沫紅茶店之迷惑~我們城市用巨乳餵養著侏儒~
魚釣哲學
無聲的遠去送妻兄遠行
徬徨
新版關子嶺之戀
痴情鳥
綁匪誌
葬壺記
與出土秦俑對唔~這許多古蹟在我眼哩,豈不僅僅是一堆廢物? 土耳其詩人貝雅特利(Yahya Kemal Beyatli, 1884-1958)
說與不說的腹語~結婚27年紀念詩
遠離政治的夢
璀璨如世紀風華之魅力~千禧年某個陽光午后偕妻觀橘園美術展~
頭頂扁帽遊中國
檳城海灘犯人導一瞥
辭官誌
鯨,自由了
驚見妻已然華髮飄雪絲絲~結婚26年紀念詩

透視

黃勁連

資深的,toh是濟歲人。時間leh過誠緊,一目nih二、三十冬過去矣;烏sim-sim的頭毛變白蒼蒼、變白毛仔,實在感慨萬千。咱今a日講的主題是台灣文學的正名,ti政治上需要正名,ti文學上敢需要正名?我感覺m免,因為台灣文學的名足sui,四正四正、無缺點,「台灣文學」chit個名sui kah……!chit-ma是名實的問題,名kah實無一致。一般人的理解,台灣文學toh是台灣人的文學,toh是台灣人用台灣人的語言思考、寫台灣人的思想感情、寫台灣人的身苦病疼、寫台灣人心靈的夢,toh是台灣文學;牽涉著的,上重要的是語言問題,但是有人tiau-kang逃避、閃避chit個問題。最近我有一個好朋友,咱mai指名,ti《台灣日報》「言論廣場」的專欄,toh是an-ne講:台灣文學m是kan-na語言問題。但是我認為,上重要的是語言問題,無語言toh無「文學」:明清時代,台灣人用古典漢文寫文學,日本時代絕大多數用日語思考、寫文學,戰後國民黨時代百分之九十九點五用北京話寫文學,這敢是真真正正的台灣文學?所以文學「正名」的問題走出來矣,時代、時代之間,一種語言反動另外一種語言,殖民語言作家往往反對新的語言主張,in是為少數人、是既得利益者,但是母語運動是為「多數人」――現在、未來濟濟以父母話思考、感受,咱濟濟在地的同胞――這是咱台灣文學正名運動名實核心的問題,是一種一勞永逸的運動策略。誠濟人舉愛爾蘭作反例,講愛爾蘭作家用英語寫文學,所以中國話文(華文)有伊合理性、合法性;其實這是錯誤的,愛爾蘭語欲死tong-haiN已經七百幾冬,但是咱的台語猶無死、猶活跳跳ku-ti廣大民間社會,千萬m-thang豬母牽對牛墟去,所以咱要求:真真正正的台灣文學,是台灣作家以台語所書寫的文學。

●黃勁連(1946- )


本名黃進蓮,台南縣佳里鎮潭仔墘人。嘉義師專、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畢業。現任《海翁台語文學》總編輯、金安文教機構台語文顧問。曾任大漢出版社社長、《台灣文藝》與《蕃薯詩刊》總編輯、菅芒花台語文學會創會理事長。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南瀛文學獎、榮後台灣詩人獎等。作品具有濃厚的鄉土情,寫出流浪他鄉的心情,對土地的疼惜、父母的親情、人生的體驗、以及社會現實的批判。其詩有強烈的歌謠風,音樂性強烈,適合於街頭巷尾朗讀,老嫗可解;其散文瀰漫著古典風,溫柔敦厚,讀來如飲醇釀。是台語文學運動的重要推手和詩人。著有台語詩集《雉雞若啼》、《偓促兮城市》、《蕃薯兮歌》、《南風稻香》,台語散文集《潭仔墘手記》,中國古詩文台譯台注多種,另有中文詩文集四冊及編選集數冊。

看見

詩人的
火眼金睛
可以看見
被隱藏的真相
----------------------------
曾貴海


黃昏已淹到三樓高
大樓牆壁上美女的大胸脯
頂住逐漸暗淡的城市黃昏
一位政黨候選人站在看板上
堅持要握拳到天明

--綜合果汁



把我送洗
到底有沒有搞錯
誰弄髒了誰

裡裡外外
脫上脫下
脫來脫去
還不是要靠我
才走得出去

--衣服

讓我微笑划向妳

黃樹根的結婚紀念詩
莊金國

在詩壇被喻為鐵血、激情詩人的黃樹根,推出結婚三十年紀念詩集《同款的夢》,收集一年一首回憶浪漫的婚姻生活體驗,創下台灣詩人結婚組詩首部曲,詩人曾貴海引為床裡床外的詩寫方式,不忘提醒尚未寫給另一半的詩人,趕緊下筆,否則對不起朝夕相廝守的枕邊人。

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往往被忽略為日常小我題材,許多詩人婚前雖熱中寫情詩,婚後逐漸失卻浪漫情懷,捨小我,轉向大我取材,錯失以小見大的家常人事物。

已故美濃作家鍾理和,筆下的平妹,即是他的妻子鍾台妹的化身,鍾理和不以妻小為小,其他作家在觀察及關懷社會百態時,豈可不注意自家人也是社會的一份子。

黃樹根在〈結婚五年︱寫給自己、妻和兒子〉中,坦承夫妻吵嘴「總是郎倌占上風」,事後照鏡子,始「悟及當初新郎的那張臉」,是硬裝出來的斯文相。他反省自己雖有心在人夫、人父的角色上,扮演得稱職些,卻「敗壞在依然少年血流激昂裡」。

好好把
生活這部大書策劃得像樣些
裝潢華麗些 而後
堂堂推出

詩人每年在結婚紀念日,恰巧也是兒子的生日,寫上一首自家詩,自賀兼以自惕。他深體家庭生活是一部大書,需要善加策劃、經營。

第十四年,詩人陷入內外〈對立〉的世界。妻子從服務的學校「夾帶回來尚未消化盡的╱職業怨氣」,他同樣也有滿肚子的氣想要找人發洩,於是一觸即發,吵起來的聲調「高昂有如╱國會議場╱尖銳的對立」,相看「彼此臭青的臉色」,簡直「無法再遷就╱彼此的呼吸」。這首詩毫不掩飾他們夫妻差一點「切割成另一獨立個體」,婚姻關係出現裂痕的危機,詩人藉此比喻國內統獨對立的火藥味氣氛,想早日了斷,偏偏又處於糾纏不清。

〈同款的夢〉寫於結婚十五年,以母語表達夫妻「每一暝攏真自然黏做伙」,偶爾會因為細故賭氣,連手都不願碰觸,所幸彼此性情已能互相體諒,冷戰一陣子,又回復「同款的心」,編織「同款的夢」。

〈驚見妻已然華髮飄雪絲絲〉和〈記憶裡通往妻故鄉那條小路〉這兩首,前者感喟歲月不饒人,後者重新捕捉年輕時遠赴鄉野幽會的黑白影片情境,以及前往迎娶時充滿喜氣的畫面:「兩姓合婚囍幛高懸著╱門楣守候著未知的許諾╱等著從伊故鄉的路走出未來」。

這本詩集的封面及封底,是黃樹根於婚前繪製送給另一半「淑珍」的二十歲生日卡,有詩有畫,題為〈心靈之歌〉,署名「林南」,係早期的筆名,還有兩人一起在水潭划舟的留影,詩曰:「今日伊始╱讓生命就在水波上╱輕......輕泛行╱妳的柔情映入潭中╱讓我微笑划向妳」,聽說她就是著迷此詩而愛上詩人的。

詩人鄭炯明說,黃樹根粗中有細的一面,充分展現在《同款的夢》中,亦不乏小我的抒情發為大我之愛。陳坤崙希望所有的陽剛詩人,也能表現出鐵漢柔情,黃樹根就是個榜樣。

書 名:同款的夢
作 者:黃樹根
出版者:春暉出版社


台文戰線
台灣文學部落格
南方的溫度
光的寫實
瑞士自由行
追尋天使
文學創作者
掌門詩學季刊
南方小鎮的天空
雙倒水別莊
花埕照日
生命風景
沙漏的凝視
林央敏文學田園
下港的風

星期二, 8月 19, 2008

詩刊的要務

郭成義
詩刊的要務

台灣的詩刊很多,對於詩稿的選用,則大概分兩種,一種是
只單純的提供詩人發表作品的園地,一種是只選擇好的作品來
發表。如果是前者,基於鼓勵創作,對於寫得還不是很好的詩
,也會發表;如果是後者,就要嚴選嚴審,只發表好詩。

我相信大部分的詩刊都希望只發表好詩,但是台灣的好詩其
實不多,因此只要寫得有點「詩樣」的,或是常常有作品在發
表的人,不管詩是否經得起拆解,大部分的詩刊都會採用,這
或許是詩刊的不得不然,或有時是出自編者本身的謬誤。也有
人會強辯說,好詩的定義見仁見智,但這樣講,而不求甚解,
往往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效應,把台灣變成一個好詩、壞
詩共享一個天秤的境界,終至好壞不分、是非不明。

詩刊的存在,以提供詩發表的園地,當然已足,然而,有責
任感、有使命感的詩刊,還是要有一些理想性,有自覺的在提
高詩的品味,實踐詩的優位。我不相信詩的好壞是很難分辨的
,因此,一本好的詩刊,有責任教育讀者認識和感受到好詩。
川端康成在《文藝時代》發下豪語說:「不看本刊的人,不被
賦予談論文藝的權利。」我並不期待這樣的霸氣,但期待每一
本詩刊都有這樣的結果。

林沉默作品

林沉默
我的老爸
     矮矮,
     肥肥,
     短短短。
     對序細,
     無性地。
     有心事,
     囥心底,
     五十歲,
     脫膊赤。
     看儂歹勢,
     行路頭犁。
     有賺淋三杯,
     無賺照常過。
     毋驚天,
     毋驚地。
     到月尾,
     毋敢接電話,
     上驚厝頭家。
     嘿!彼個儂是誰?
     嘿是阮娘的好頭家!
     嘿是阮的好老爸!
     ---一隻無殼的大露螺。
     
      【金針花】

      金針金針
     隋隋黃黃。
     日來芳田園,
     暗到甜菜湯,
     青春獻了,
     無儂問。
     金針金針
     隋隋黃黃。
     分一蕊,
     插值阮媽媽的
     白頭毛。

     【舅仔真笑詼】

     舅仔舅仔----
     真笑詼。
     羅漢腳,
     三十歲。
     穿皮鞋,
     戴高笠。
     遷豬哥,
     去揣妻。
     過阮兜,
     來淋茶。
     講著豬母---
     嘿!嘿!嘿!
     真厚話。
     講著小姐---
     這!這!這!
     真歹勢。

黃勁連作品

黃勁連
小雨綿綿
     小雨綿綿
     落在阮厝的窗邊
     落在阮厝的今墘
     日黃昏 落駕暗暝
     食飯後的暗暝
     阮佮阿娘洗碗箸
     廳裡的燈火閃晰
     小雨綿綿
     落在阮厝的厝邊
     厝邊的柴堆
     小雨落袂離
     落在阮厝後的籃仔花
     籃仔花軟弱的花枝
     細漢的阮
     毋知憂愁啥滋味
     阮有聽見
     聽見阿娘塊嘆氣
     講 雨水無情
     雨水沃咱的柴堆
     柴堆又閣澹去
     雨水滴 雨水滴
     阮阿爸的薰
     一枝閣一枝
     伊講 無代誌
     雨水滴 雨水滴
     柴堆雖然澹
     家己會澹去
     雨水沃咱的粟仔
     會掛懷 會飽淀
     咱的粟仔會較大穗
     阮阿娘聽著
     這款的言語
     猶原嘆氣
     阮無心情
     來洗碗箸
     阮恬恬想
     想阮阿爸佮阿娘
     這款的言語
     想阮阿娘
     不時佇灶邊自言自語
     伊的人生啊
     那親像一篇淒然的歌詩
     窗外的雨水滴
     滴著阮的今墘
     滴著阮的窗邊
     滴著阮的柴堆
     滴著厝後的籃仔花
     籃仔花軟弱的花枝

喬林作品

喬林
破鞋

路自你的面前走過
接踵的走過
戰車終成為日子的形象
黑霧霧的
路揹負著它行軍

都成為匆匆
你的和老年人的
頭皮

假如灰塵是金黃的
稻穀
你坐著嚥吞
你睡著覆蓋 埋你成山
都不成為重要

路自你的面前走過
接踵的走過

白 萩:
此詩表現年年戰亂的現代的悲哀,破鞋馱負我們無止境的奔波。鞋之破,是因走過多的路,破而不能換,是因為時代的貧困與連續,所以作者慨嘆:「假如灰塵是金黃的稻穀,你坐著嚥吞」的自嘲自哀,很能透露我們此時代的心聲。

精靈的聲影

張德本
精靈的聲影
http://blog.libertytimes.com.tw/penland/

現代人透過閱讀,可理解但丁《神曲》對天堂、淨界、地獄、美善、騎士聖潔戀情的嚮往、批判與追求,然而但丁究竟以如何的容貌及聲調,來朗誦琵雅特麗切引領他遊歷地獄、淨界、再進入天堂,但丁在中古與近代交會時點的音容,今人是永遠無法瞭解。

梅菲斯特與浮士德的賭局,歌德以何種語氣呈現魔鬼的誘惑,以何種神色描述浮士德喝魔湯返老還童,追求少女,浪漫時代雖留下歌德畫像,但他誦詩的神情語調,世人同樣無緣聽見。

照像及影音錄製技術發明後,這種人文聲影保存的遺憾,當然可以改善。美國國會圖書館典藏豐富的詩人朗誦錄音,包括佛洛斯特、艾肯、奧登、艾略特、桑德堡、康明思…等都在其列。

人生不過百年,詩人以心聲呈現詩,每個獨特心聲,都像不同的精靈,潛藏在詩人的聲影之中,所以詩人親自朗誦詩作,正是完美顯現精靈的聲影,在世的聲影,不予把握,身後聲影瞬間消逝,僅留詩作,詩人不也成了靜滯失聲的精靈嗎?

研究賴和的學者,面對「賴和曾到過中國,他除了台語、日語外,會說中國話嗎?」像這樣的提問,必然難以確切回答。楊華一生貧病,屢被日警傳訊、扣押,終於投樑自盡,獄中寫下詩遺稿,後收為《黑潮集》,他短詩背後洶湧孤憤的潮騷,澎湃的楊華,有怎樣高亢的音調,人們無法知曉。翁鬧甚至連一張完整照片都找不到。鍾理和早逝,故居美濃雖成立文學紀念館,館藏最大遺憾,大概是無法錄下鍾理和生前談話朗讀的聲音與神情。

台灣已轉型為研發、製造電腦、光纖、通訊、影音傳輸的科技島,科技帶來的經濟效益,一向是施政的首要目標。高科技、高經濟下,台灣能有相對應的高人文嗎?如果台灣能製造先進的電腦影音記錄傳輸設備產品,行銷全球,卻不能善用這些資源利器,完整紀錄台灣人文、歷史、藝術等領域的聲音與動態影像,這必定是島嶼永遠無法彌補的失憶吧!

影音資料的紀錄,對內可做為人民主體認同的參照,對外可以立體動態,向世界行銷台灣。新世紀初台灣導演黃明川,開始著手進行「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記錄」的計畫,針對台灣詩人,從事採訪攝錄詩人朗誦吟唱自己詩作的影音。黃明川同時也對台灣的前衛藝術家,做「解放前衛」的紀錄,這些資訊已引起國際策展人對台灣新觀念藝術的注目,並讓黃明川獲得第一屆「台新文化獎」的肯定。這是台灣影音歷史的創舉,也為傳統電影影像的義涵,增添衍伸的新領域,這可能也是台灣電影產業面臨萎縮困境,可以另類反思的一條生路。

邱一帆作品

韭菜花

存在 係為著某種想望
禾鐮越割越生
係你解釋介生命
花枝 餃子 雞鴨腸
胗肝 豬紅 大腸頭
無你無味敘

存在 係為著某種價值
白花越開越鬧
係你本旦介彩色
親家 且姆
隔壁 鄰舍
大人 細子
隨口唸起韭菜花
無你講無話

美好與理想的世界

羅門

如果說
真正的政治家
是為人類建構
一個自由、民主、公平、合理的
生存環境空間 — 視為「硬體設備」

真正的詩人與藝術家
便是為全世界
所有人的內在生命
輸送「美」的內容 — 視為「軟體設備」

他們都同是具有良知、良能
以及懷有人性、人道、人文、人本精神
與高度智慧的專業工作者
在不同的作業領域
來造福人類
來建構人
存在的美好與理想的世界

吳敏顯筆記簿

看網路電子報的新生代
讀本文可能會覺得很好玩
而我也很難想像
為什麼報紙的形式
會快速發展成如今這個樣子

-----------------------
吳敏顯筆記簿
報紙
http://blog.udn.com/wum330

四、五十年前,鄉下人家家戶戶鬧窮,窮到可以夜不閉戶,白天全家人通通下田去照樣不用關門,只要用半截的欄柵擋住雞鴨,不讓牠們進屋內拉屎就行了。孩子上小學,往往因為缺錢買作業簿而中輟,得要老師到家裡去表明可以掛帳,才敢讓孩子繼續去讀書。

這樣的年代,鄉下當然沒有人能有餘錢去訂報紙。十幾個村當中,訂得起報紙的,大概只有鄉公所、農會,還有一兩所學校。

這些報紙,有的是托市區來的公路局班車,在當天中午或下午路過時由車掌丟下來,也有是郵差送來,這些投郵遞送的報紙,通常要晚一天。等到鄉公所或農會的員工看過這些報紙,流入民間的時間,最快也要再隔個兩三天。

好在鄉下農人大多是文盲,認得白紙黑字的除了公教人員,就是我們這些小學生,因此很少人去計較看到的究竟是當天刊出的前一天新聞,或者是隔了幾天才看到的舊聞。

在我們村子裡,每天看報紙看得最認真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派出所的胖警察老劉,大胖子老劉是上海人,大家都猜他天天翻看報紙的目的,是想從報紙上知道上海老家的消息。另外一個看報看得最認真的人,是我們小學的校長,每天中午放學我們忙著排路隊回家時,都會看到他手上夾著一根菸,腋下夾著報紙,朝著廁所走去,據說要隔很久很久,才會看到他夾著報紙走出來。

鄉下報紙來源有限,不管新的、舊的,或是曾經被校長和其他老師帶進廁所的,通通都是搶手貨。附近的小店鋪,會把拿到手的舊報紙裁成兩個巴掌大,甚至更小一些,再摺成三角袋用來裝酸梅、金柑糖;雜貨店摺的紙袋略大一些,好用它裝麵粉、黑糖或鹽巴。而一般民家跟著商家搶舊報紙,主要是用來糊牆補壁。

早年民宅牆壁和天花板,差不多全是木板釘的。新建好時,每塊木板之間勉強密合,隔個一年半載經風乾縮水,一面木板牆露出十幾條隙縫,絲毫不稀奇。刺骨的寒風,專門朝這些隙縫鑽進屋裡,舊報紙便是用來糊住牆上這些隙縫。

為了省錢,一般民宅通常都不釘天花板,瓦片直接擱在木條椽子上,有些地方還夾住一片透明玻璃,做為讓陽光照射進屋裡的天窗。全家唯一可能有天花板的角落,在床鋪頂上。這塊天花板兼做存放雜物的閣樓,天天都有老鼠在上面追逐賽跑,鏖戰之際不免會有老鼠屎、灰塵、蟑螂屎從木板隙縫掉落在床上。於是,舊報紙同樣派上用場,糊牆的同時還會把版圖擴張到天花板上。

報紙既然是用來糊牆糊天花板,彌補那些木板隙縫,當然很少人去計較貼上去的報紙是直的、橫的,甚或是倒頭的。偏偏家裡有個剛從課本裡識得幾個大字的小蘿蔔頭,難得有課外讀物解饞,於是便會發現那個小蘿蔔頭天天歪著腦袋,甚至整個人躺在床上,不斷地調頭打轉轉,去讀那些橫斜或翻了跟斗的報紙。
現在有些民意代表或學者,看到媒體報導內容有出入,或所披露的事實損及自己形象時,都會跳出來告訴支持者或民眾說,那樣的新聞只能顛倒看。事實上,像我這一輩的宜蘭鄉下人,在幾十年前真的是經常把報紙顛倒看,還一而再地溫習,天天看得津津有味。

自己家裡的牆上和天花板看遍看得爛熟了,還要跑到童伴家裡去吸收新知。也就在這一半懂、一半猜地讀了又讀之後,不但認字讀句大有精進,遇到那艱深字辭,額外還練出豐富的聯想力。

等我和童伴們到宜蘭市區讀初中時,每天讀報的陣地立即轉移到放學時的車站候車室。早年候車看報,是大人的時興,時間不管早晚,手上有一份報紙代表自己是有學問的知識份子,候車看報是時髦。我們背著書包,故意坐在看報乘客的兩側,就算只能坐到對面,對方看報時倒折下來的上半版,仍是大家歪著頭搜尋的獵物。

後來,車站候車室設閱報欄,每天張貼報紙供人閱讀,大人小孩擠在一塊兒看報,高高低低擠上擠下地各取所需,每次站長發車的鈴聲響起,總有大人或小孩慌慌張張地從閱報的人群裡擠出來,奔向關了大半的車門。

──原載20050402《台灣日報副刊》

學術研討會

龍瑛宗先生九十八歲誕辰學術研討會」

一、主辦單位:臺灣文學館、新竹縣文化局
承辦單位:明新科技大學人文社會與科學學院人文藝術教學中心
二、研討會日期:97年8月24日〈星期日〉
三、會議地點:新竹縣文化局演講廳(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
四、報名方式:請以電子郵件或電話方式報名
e-mail:lkc@must.edu.tw
聯絡電話:(03)5593142 轉分機1250 梁國真老師
◎報名自即日起至95年8月22日(星期五)止回傳,以利各項作業。

星期一, 8月 18, 2008

同情

曾讀過一本
談客家人的著作
作者寫了許多客家人的優點
寫到缺點說是
自私騎牆

自私騎牆不就是人性嗎
不會是某個族群所獨有吧
這不是人的生存策略嗎
不是人類DNA預設的程式嗎

因此
人際同情的必要
人類才會是
世間高級動物

情懷

鍾榮富

客家人入台之後具有「久客他鄉是故鄉」的情懷,每以山中文化的竹頭(竹子)、夥房、水溝、面帕粄、三山國王等等具有鄉野逸趣的意象為特色,曾貴海詩中也常見這些意象的安排。但是,做為山居的族群,客家人之愛花才是最關鍵的表徵,除了幾經詮釋復經歌唱的「夜合」之外,後面一首更具有全稱的意涵:

愛香花个客家人
帶著樹蘭桂花同夜合
佇落腳个地方
種下族群香

沒分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開滿庭院屋家
日日夜夜
客家人个生命花謝了又開

樹蘭、桂花、夜合都是昔日世居鄉下的客家人屋下前後都會種的花,如今詩人將這些花融入了客家族群,並且宣稱這些都是客家人生命之花,顯然已經盡得客家的情懷。

詩想起

台灣頭擺係一隻船,
漂流佇當暗歷史海,
隨東風西雨四處浪,
坐佇船頂介台灣人,
從來唔知愛去奈位?

台灣現在係我屋家,
毋再係無根孔竅船,
我兜歇佇堅定心肚,
囥起目汁共下打拼,
恩愛寫自家介歷史!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王國維
人間詞話


風雨如晦
雞鳴不已

山峻高以蔽日兮
幽晦以多雨

霰雪紛其無垠兮
雲霏霏而承宇

樹樹皆秋色
山山盡落暉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裡斜陽暮

氣象皆相似。


紅杏枝頭
春意鬧
著一鬧字
而境界全出

雲破月來
花弄影
著一弄字
而境界全出矣


客觀之詩人
不可不多閱世
閱世愈深
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
《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

主觀之詩人
不必多閱世
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
李後主是也

--------------
客家語
稱讚女孩真美麗
有一種說法--恁鬧
頗傳神啊

星期日, 8月 17, 2008

2008台灣文學獎

由國立台灣文學館舉辦的「2008台灣文學獎」已開始徵稿,8月25日截止收件。

今年的台灣文學獎,分為圖書類、創作類兩大類別。圖書類長篇小說(參選作品須達10萬字以上)金典獎取一名,獎金100萬元;新詩金典獎取一名,獎金30 萬元。創作類劇本創作金典獎取一名,獎金30萬元。台語(Holo)小說創作金典獎取一名,獎金20萬元,獎座一座;此獎項之母語別與文類逐年輪流,今年為台語(Holo)小說,以8000~15000字為限。徵獎辦法及報名資訊:國立台灣文學館網站 http://www.nmtl.gov.tw,詢問電話:06-2217201#2208。

利玉芳作品

 ●詩朗誦的蒙古女孩

鐵木真的女兒
要朗誦一首詩
她鬆綁馬尾
垂落
青青瀏海
淡藍色的眼影
飄浮著鄂嫩湖的白雲

櫻桃紅唇的女孩
站在成吉思汗的號令台
要親自朗誦一首詩
焚風
微微吹
杯杯伏特加
微微醉

詩人風采錄

台灣文學部落格
台文戰線
林央敏文學田園
荒蕪別坵穡
烏腳病之父-王金河
追尋天使
前衛出版社
南方快報
雙倒水別莊
花埕照日
笠詩刊
今夜月光暝
春天e霧
下港的風台語文學
南方的溫度
胡長松部落格--南方的溫度
陳金順部落格--春天的霧

星期六, 8月 16, 2008

都市旋律

都市旋律
2007/06/01台北市芝山國小
作詞:羅門 作曲:李泰祥
演唱:王振奕.盧建和.溫姿寧.謝順慧
伴奏:鋼琴-劉大羽 高音木笛-徐昊妤 Djembe/蘇文彬

短裙飛來隻隻鳥 
長裙飄來朵朵雲

腰不扭動河會死
胸不挺高山會崩

眉不畫濃月會暗
唇不塗紅花會謝

一滴香水一池春
一個眼波滿海浪



詩想起

年輕時
對未來充滿憧憬
隨著天增歲月人增壽
而累積了
越來越多的往事

閒暇時
就莫名其妙的
在回憶的路上徘徊
不禁想起
17歲那年寫的
為賦新詩強說愁的作品
真不解
年少時為何能寫出年老心情-------

如果有一天
閒得太無聊的
時候,我就把路
握在掌心賞玩

繼而,把它
搓成一條很細
很長,很可愛
的 線

掛在那兒都一樣
見到的人總會說:

綿綿




遠道



-----------------
青春情懷
----------------

● 居/ 陳寧貴 
曲:韓正皓
演唱:羅吉鎮

我要在你的內心裡定居
因為你的心最美最溫柔
像春天
更像一首詩
讓我沉睡在
你的心理

因為是
一首歌
一首
最美妙的歌
只有世上最美的靈魂
才能唱出這一首歌

只有妳 
只有妳
才能把我的名字 
唱出聲音


●傘 / 陳寧貴 
 曲:韓正皓
 演唱:木吉他合唱團

傘 
才一張開
便悄然撐起
一場美麗的夢


落在傘上
聽聽
是誰在撥弄我們的心弦

手 撫過
你的長髮 
髮絲如琴絲
忽然彈出
幾許甜情和蜜意


才一張開
便悄然撐起
一場美麗的夢
 

落在傘上
聽聽
是誰在撥弄我們的心弦
聽聽
是誰在撥弄我們的心弦

詩想起

阿扁事件
重擊了泛綠陣營
但這股力量
過一陣子
勢必反彈到K政府

由於有意無意的
政策設計不良
因而無法阻止
貪婪人性翻雲覆雨

唯正本清源
人民才能休養生息

----------------------------
寂寞在唱歌 - 阿桑

天黑得像
不會再天亮了
明不明天
也無所謂了
就靜靜的
看青春難依難捨
淚還是熱的
淚痕
冷了

星期五, 8月 15, 2008

客家青少年藝團

客家青少年藝團 李榮豐苦撐

由高屏六堆客家青少年組成的走馬蓋及哈旗鼓文化藝術表演團,是客家演藝團體中少見的年輕面孔,許多鄉親都樂見新血輪出現,但團長李榮豐3年來向客委會爭取經費補助都沒有下文,只能自籌經費苦撐,讓他相當感慨。

竹田鄉頭崙村子弟出身的李榮豐,目前在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服務,經常參與客家文化活動,觸動他組專業表演團體的念頭,2004年初他找嗩吶名師郭進財、客家金曲歌手陳雙等人成立「都會high客」樂團,觀眾反應熱烈,決定進一步培養新生代,同年底再成立走馬蓋、哈旗鼓二個文化團體。

「走馬蓋」在客語裡的意思是「做什麼」,「哈旗鼓」則是搔人胳肢窩發出的聲音,通俗的字眼其實蘊含著李榮豐想以輕鬆、歡樂的方式帶領大眾接受客家文化的心意。

他融合嗩吶、打擊樂、歌謠、採茶戲及現代等元素,開創出獨特的搖滾客家吹打風,並透過劇情牽動觀眾的心,日前走馬蓋及哈旗鼓文化藝術表演團結合歌手陳雙,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出,看到60多名優秀子弟在舞台上唱做俱佳,讓許多鄉親感動不已,甚至落淚。

但喝采的背後,李榮豐感慨良多,因為客委會幾乎沒有補助,

李榮豐說,客委會只操作高知名度團體或精英,對其他團體採齊頭式補助,3萬、5萬於事無濟,他認為客家政策應該重新檢討,希望客委會多些關愛的眼神。
〔記者郭靜慧/竹田報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詩想起

他們把金子穿成衣服
讓我們看見他們的榮耀
他們把銀子戴在身上
讓我們感受他們的重量
他們把香吃下去
讓我們聞到他們的芬芳
他們把辣喝下去
讓我們聽見他們呼風喚雨

他們舞動長袖
如千手千眼觀音,催眠
讓我們忘記
他們的金銀香辣
是我們的

李魁賢檔案

李魁賢檔案
日日春(台語)
http://kslee-poet.blogspot.com
/1995/02/blog-post_23.html

日日 阮舉旗
展現粉紅粉白的春天
日日 阮舉頭
展望粉紅粉白的歲月

卻是 天空迭迭暗墨墨
連鞭烏煙 連鞭酸雨
卻是 光陰迭迭霧刹刹
連鞭砲聲 連鞭哀哭

準若世界已經到黃昏
每應該透露一絲也西照日
準若歷史已經到煞場
每應該保留一回也謝幕

我日日伸 日日伸
每伸不岀陽台鐵窗的局勢
我日日剩 日日剩
干單剩落來簡單的孤枝

●日日春(華語)

日日 我們舉旗
展現粉紅粉白的春天
日日 我們舉頭
展望粉紅粉白的歲月

然而 天空老是陰沈沈
一下子烏煙 一下子酸雨
然而 光陰老是灰濛濛
一下子砲聲 一下子哀哭

即使世界到了黃昏
也應該透露一抹夕陽吧
即使歷史到了終場
也應該保留一次謝幕吧

我日日伸 日日伸
也伸不岀陽台鐵窗的局勢
我日日剩 日日剩
卻只剩下簡簡單單的孤枝



關於李魁賢
故鄉:石牆仔內
簡介:當代文學史料系統
簡介:詩路典藏詩人
簡介:國立台中圖書館資料
簡介:台灣現代詩網路聯盟
專訪:台灣文學家訪談錄
專訪:自由電子報星期人物
新台灣周刊:礁石傳唱安魂曲
新聞:臺灣詩作,航向國際!
著作:博客來書目
著作:誠品網路書店書目

文字創作
11 集:我不是一座死火山 (67)
12 集:我的庭院 (69)
13 集:溫柔的美感 (50)
14 集:千禧年詩集 (37)
15 集:安魂曲詩集 (53)
16 集:台灣意象集 (40)
17 集:早晨的公園 (19)
二二八安魂曲 (3)
散文 (1)
詩集目錄 (7)

星期四, 8月 14, 2008

果然好書

非馬
http://home.comcast.net/~wmarr9/poetrytalk-5.htm

現在這個社會,讀書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即使讀書,也多半是趕熱門,讀那些所謂的暢銷書。像我在這首題目叫做<讀書>的詩裡所描繪的:

打開書

字帶頭
句跟隨
一下子跑得精光

只剩下
一個暢銷的書名
以及人人談論的
作者的名字

果然好書
-----------------


每月一詩
年代詩選
評論非馬
簡介年表
非馬著作
非馬散文
非馬畫廊
非馬翻譯
非馬詩話
非馬詩朗誦
訪談與對話
非馬作品研究
非馬手稿
照片資料
詩畫雕塑朗誦(PPS)
詩來書往

見不到永恆便不回來

羅門


讓所有的門窗都開向你
        天空都自由向你
        大地都遼闊向你
        河都流向你
        鳥都飛向你
        花都芬芳向你
        果都甜美向你
        風景都看向你


無論你坐成山
或躺成原野
走動成江河
無論你是醒是睡
只要那朵雲浮過來
你便飄得比永恆還遠

眼睛要是再看下去
見不到永恆
便不回來





自己鼓掌自己前進

林文義

生命至此,已然無言。
風起雲湧的『革命歲月』
遙如漸去漸微的青春之歌,
我從不後悔有過的堅信與耗損;
文學慢慢的將我喚回寂靜的書房,
在我深感絕望、沮喪的惘然之時,
我慶幸能以書寫
替代所有無以言喻的失志傷痛。

再也不必有感傷的莫名情緒,
誠如文學摯友王定國勉勵於我的:
『文學這種事業,
本來就需要自己鼓掌自己前進;
在自認為迷失的文學世界裏,
發現迷失的尊貴。』
------------------------------------



回眸還是,詩﹝節錄﹞ ● 顏艾琳


林文義不是一個好詩人!

他的詩還有寫散文的調性,畢竟他寫了一輩子的散文;他的詩,有很多重複的詞句跟意念,宛如「波麗路」音樂反來覆去;最糟糕的是,他太像一位真正的詩人,所以就不是一個好詩人了。好詩人不會100%風花雪月,但林文義偏偏是這樣的詩人。咦?我說他是詩人了嗎?

好吧,一個人過了五十歲才學寫詩,而且還寫出<錦小路>、<港邊旅店>、<淡水,還予過往>等詩作,其中畫面佈局、詩句的凝煉,意象句的形塑都達到新手之上的水平。林文義是一個十足浪漫、憂鬱的詩人,加上他傳奇的人生,堪稱現代版的徐志摩。也許我這樣評論他,有人要不服氣的!那麼,試舉出某人還會像林文義一樣,憂國憂民的青壯年時,從事黨外運動,並以一介書生進入媒體工作,為時局寫下時代百姓跟文人的心聲?還有他那狂狷豪放亦溫文的儒俠形象,陷於江湖風險中仍維持一種不屈服的身姿?對好友們的情義,對戀人們的眷戀與難捨,這個人,活了五十多歲,還有一種教人難以消受的天真與浪漫呀!

(以下省略)

2007.12幼獅文藝 刊登



林文義,一九五三年生於台灣台北市。主修大眾傳播。曾任出版社、雜誌社總編輯、報社記者、研究員、《自立晚報》副刊主編、國會辦公室主任、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時政評論員。現專事寫作。十八歲初旅文學。散文行世三十年後潛心小說;五十三歲習詩,以「旅人與戀人」系列叩問幸福之義。著有散文集:《幸福在他方》、《蕭索與華麗》等三十冊。短篇小說:《鮭魚的故鄉》、《革命家的夜間生活》、《妳的威尼斯》三冊。長篇小說:《北風之南》、《藍眼睛》、《流旅》三冊。

《旅人與戀人》
作者:林文義
出版:爾雅出版社 2007.10初版

星期三, 8月 13, 2008

熱情邀請您!

戀影揚音客家情 New Fashion Hakka!

桃園縣客家文化館園區將於97年8月23日(週六)配合「2008桃園客家文化節」正式全面營運,當日上午9時於本館前方廣場舉行大型開幕活動,有國寶級天后賴碧霞女士客家山歌演唱,謝宇威、許景淳、陳永淘客家歌謠秀,小朋友客語相聲與童謠表演、現場客家歌謠組曲,及客家美食品嚐等精彩活動,文化局熱情邀請您!

桃園客家文化節今年以「戀影揚音客家情 New Fashion Hakka!」作為主題,活動期間自8月23日至9月20日為期1個月,多項動態活動、靜態展覽、專題講座、DIY研習活動將於本館隆重登場,希望以豐富精彩的內容,讓民眾深刻感受客家文化魅力。

詳情可見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相關活動網址 http://www.asiafm.com.tw/2008hakka/

古老之城的漂浮靈魂

林文義

座標不明,彷彿依稀的誕生緯度
初冬微霜的一九五二與一九五三交界;
你是戰後孤寂的嬰孩。

如何描繪,關於出生三日就被轉移
從一個母親到另一個母親?
裹著被剪掉臍帶未乾的絲微血痕不小心
依附的貧窮薄被,
嬰孩從出生就開始學習老去……

濛霧的童年之巷靜靜行走
沒有人告訴你,如何應對冷厲人世,
思考的導引,是窗外旅行的雲
蒼鬱的山與海;
心,總是搖曳一雙翅膀,向遠方

你是尋愛卻自始挫敗、被誤解之人
你是最遙遠光年,那顆最最孤寂的星球;
只有最深的暗夜,一盞燭為你點亮
兀自唱歌,你是這古老之城的漂浮靈魂。

曾經天真傾往
譬如一個完美、公義的國度
半生卻陷落在虛矯、欺瞞的野獸社會
誕生你的島嶼,竟如此蠻橫不堪
於是,你永遠在家鄉流亡

逐漸傾圮你原先堅信的城堡
決定把引為經典的信念焚為哀傷的灰燼
然後自我搗碎、重生,還原為最初的嬰孩
五十年前,這嬰孩早已老去……

如果你還具備著相信的能力就該學習遺忘
彷彿三十年前,就等待著愛的破滅
美德的動搖以及準備好防衛姿勢
半生回首,僅存一片頹然之廢墟

--------------
1
 熟睡深邃如海,依然有時隱時現的零碎之夢,卻無法在醒來後拼湊完整,彷彿僅是某種漂浮。
 十二月十四日午後一時二十分新航波音七七七離開台灣,入境造景卻少有內蘊的花園之城。晚飯後,搭著畫舫(仿古的舢舨)遊河,播音系統一口純正的北京腔導覽,讚頌這袖珍國家的偉大,二十分鐘來回,還是感動不了我。
 在機場裡沐浴,轉搭子夜十一時五十分班機經杜拜到伊斯坦堡……隔座高大英俊,反問我猜測他年歲的香港男子自始堅持以英語對話,反而是我一再問他:能否以華文交談?進而彼此顯得有些尷尬,最後都沉默了。
 伊斯坦堡之晨,在濕濡的雨中。重訪之路,前後是整整二十七個小時。終於,我倦意非常的熟睡,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鎮。

2
 不知名的小鎮,原來是叫:艾伐利克。凌晨醒來,幽幽不知何處,拉開窗帘,這才發現半圓形陽台外有株被橙色燈光照亮的巨樹,高度與我所住宿的四樓等同。
 拂曉,才逐漸清晰的愛琴海。乾燥、方醒之唇渴求濕潤,才知悉沒有飲水器(此地生水不宜喝);浴後有天光撒入房內,橙與靛逐漸明亮,晨色無聲無息。
 登臨古城費加蒙,千年前廢墟,複製的神殿石柱,愛奧尼亞式雕刻,真品早被德國人掠奪,在他們的博物館裡重組展示。
 賣雞隻的販子,清瘦、黝黑,留著落腮鬍對著走過的東方旅人微笑;戴著綠扁帽,美式軍服的士兵剛下客運車,揹起沉甸行囊,視野來回巡搜,似乎尋不著前來接他的親友,或是情人。
 那年輕軍人之眸,微露憂愁。

3
 艾菲索斯,我又再來看你。
 冬日暖陽,一如八年前的相仿時光,我的倒影遺留在千年之遙;據說羅馬時期豪紳們踩踏而過的馬賽克。輝煌的王朝,燦爛的城邦,情欲的澎湃與戰火的滅絕……如今,已無初訪的震慄。
 那年冬天,我從希臘最接近此地的薩莫斯島,搭著二十人座的渡船抵達庫沙達西。夜暗裡的愛琴海竟飄墜著落花般的細雪,剛好是耶誕夜,舷旁清晰的浪潮輕拍,整顆心像一組音樂般,愉悅的交響了起來。
 舊愛,比歲月還要遙遠。
 我們只是懵懂無知、任性且自以為是的青春年少。
 那麼一廂情願的,無畏亦從不預知未來的,只要熾熱相隨。
 半百的男子,重回妳我同遊的艾菲索斯,生命何等徒然。

4
 神子被釘死在羅馬之後,哀傷的聖母被使徒們藏於地窟數日,而後輾轉到小亞細亞某處;似乎是謎,一直到十九世紀,某個德國修女在死前七日,軀體上呈現「聖痕」,並一連數天夢見聖母告知千年之前遁世之所。
 晨雨如露,不沾衣襟。我再次走入這後人重建的小教堂,燃起一根白燭,不是信仰,而是回首重遊之念。百年前修女所見,以三株巨樹印證聖母晚年寄旅之處,遂成傳奇。
 清沁晨雨,若有似無,想像是聖母哀子之淚。所有的信仰方式以神蹟傳述,或書寫為經典,信與不信,端看個人之心。
 我寧願僅是一個平靜的旅人,來一片曾經路過的舊地,以一根白燭致意,向一位哀傷的母親,並且繼續我未竟的旅程。

5
 這片高原的東部,庫德族人百年來在戰亂與飢餓裡殘喘。
 據說,更多的山區小孩,依然放牧牛羊,父母的貧乏以致孩子的教育完全失去;這片高原的人民有豐饒的大地足以耕植,但歷史延續的悲歌仍是不絕。
 前往棉堡的路上,裹著頭巾的農婦在冷風中叫賣柑橘,古老農莊,牧羊人伴著成群的羊沿著鐵道緩慢挪動;鄉村屋頂放置著瓶子,維繫著古老的家中有女初長成,只待鄉人前來提親之傳統形式。
 只有農莊小孩的無邪笑意,是最蝕人,隔著車窗,他們用力揮手。冬日,冷慄午後,路過農莊,泥濘的土路,仍未鋪上碎石或柏油,兩旁古老、朽壞的房舍,一群小孩燦爛如花的笑意,溫慰著陌生人原本低微的心。

6
 到處可見凱末爾的銅像,在市街中心,學校操場;照片則在旅店、餐館的牆上,人民虔誠的呼他為:土耳其之父。
 那年冰封雪凍的孔雅,只為了看一座清真寺,走了十個小時車程……灰濛之霧,沉甸之雪,兩節黃色的老電車無聲的滑過我因低溫,疲倦的眼眸。
 垂下的巨大油燈,腳下的地毯由於脫鞋踩踏,冰冷之感直上心頭,圓拱之頂,飛舞的《可蘭經》文,鐫刻數十丈。
 唇間不住冒出熱氣,四肢微顫,真的很冷很冷……零下三度,清真寺外的街角積著昨夜仍未消融的殘雪,白得那般憂鬱。她默默走近,不發一語的替我圍上絲巾,只淡然的說:這城叫孔雅,是凱末爾的出生之地……還會冷嗎?

7
 此去,將是更荒冷的高原,就是不再重訪安卡拉。
 昔日的首都火車站,夜晚十時開往伊斯坦堡的臥舖列車,獨自站在房外的走道,車仍未開,汽笛試了幾次,月台上空盪無人,站務員隔著鐵道向我這陌生的旅人,微笑的行舉手禮。
 紅酒伴了我一夜。臥舖僅我一人,灼熱的暖爐,掛著昨夜微濕的襪子;揣測著明早八時抵達的伊斯坦堡是何種風貌?據說推理小說家艾莎嘉克里絲汀曾以這班列車為題。
 此次,不來安卡拉,匆匆路過孔雅的行程,純然是不想虛耗時光,不是害怕追憶。這裡有八年前留下的些許印記,美麗蒼茫,那是延續我年少,卻在此全然切割的生命轉彎。

8
 初雪,在前往安塔利安之晨。
 晴陽如純金之色,嶙峋、峻磊,積雪的山脈,壯闊、潔淨之茫白,偶有微紫若絲帛般的山嵐泊於鞍部,而後是藍澄澄的大片天空。
 我開始被感冒侵擾,鼻腔阻塞,噴嚏不止……昨天向晚,赤足踩踏在棉堡雪地般石灰岩溝渠之間,只感覺寒意從腳心直上。
 高原雪後,難得的晴天。
 原木建構的農莊商店,燒暖的爐火旁,喝帶著殘渣的咖啡,煮咖啡的女孩繫著花色頭巾,只是羞怯的笑,不發一語。
 而後是古羅馬劇場門口賣手工飾物的老婦人們,一看到我就以日語問安。粗糲的雙手抓起鄂圖曼色彩的項圈,喊著價格,看我不置可否,又雙手拿起伊斯蘭特有的避邪物,玻璃藍眼睛。
 到地中海岸的安塔利安,還有半小時車程。

9
 可能是一生難逢的風雪吧?
 十四個小時匆匆趕路,雪自始未曾停歇;隔著車窗,白茫茫一片,只有突出於地表的灌木林,堅執直立的模樣,枝椏間負荷不住雪的重量,崩解如細碎的銀片。
 多少,感冒中的我,由於服藥後的頭疼及暈眩,不適之感令我有些微懊惱。何以選擇冬日重遊?台北,還有許多未竟之事,飛越萬里之遙,此時被風雪所困厄著。
 旅行,有時還是會力不從心。
 或者,因為病了,疲倦讓持續的旅行顯得更加艱難;此刻竟有深刻想家的強烈欲望……彷彿小孩和自己賭氣的任性。那麼,又為何前來?八年前同個時間初訪,八年後有重遊的理由嗎?
 也許明早,雪不再落下,低潮會昂揚為對滿地銀妝的感謝;如果風雪依然持續不斷呢?該去行走的旅程,還是必須完成。

10
 醒來,是在卡帕多契亞,怪異的石林間,回教寺院般的旅店床上,猛想起:昨夜書寫的手記顯得凌亂,一邊咳嗽,涕淚齊下……如果重寫或修改,反而失去最真心的表露,不是愉快的經驗;關於風雪的厭惡感,連思緒都難以集中,感冒藥錠似乎沒有效能。
 火山岩地下城市,昔日閃避阿拉伯軍隊的密道聯繫了教堂及住所,雪隱藏了避禍的古代土耳其人,亦同時隱藏著此時我不輕易呈露的情緒,歲月半百,終於清楚懂得,不再多言,甚至言不及義……這樣的悲哀是一再反問:自我果真在無形中,與這不真的塵世共庸俗,共沉淪。
 不就是對自我的許諾嗎?有一天,再來長年惦念的卡帕多契亞,單純的只是為了喜愛這怪異的石林,尖筍狀嶙峋的延綿兩萬平方公里,壯闊如荒原,卻彷彿童話意境的寧謐;半百的男子回來找尋他童年夢裡的幻境成真。

11
 還是冷慄風雪,以紅酒取暖。
 珠寶店及地毯廠,端出熱燙的蘋果茶,所介紹的產品卻是驚人天價,史書記載:「伊斯蘭的中亞人是天生好客,且善於經商」。
 從訂價三折喊起,止於五折,據說就是合理的價格。於是土耳其寶石、花紋地毯、彩繪瓷器,透過導遊,漫天喊價之聲。我則靜坐不語,抽菸、喝茶。
 偶爾視野不經意透過那窗簾空隙的玻璃窗,白茫茫積雪的小街,三、兩個覆著黑頭巾的婦人走來,因寒冷而紅著粗糲的臉頰,室內的暖氣,則乾燥得令人不安,睡夢裡,手肘及腳踝相互抓傷。
傾往一張潔淨、柔軟的床。
 被褥裡,一個暖熱等候,情欲糾纏,白皙豐盈的女子。
 不必詩,不必任何言語,窗外風雪再大,冷慄得更猙獰,都不去理會……不過,真的好冷。

12
 從安卡拉到伊斯坦堡的夜間飛行,晚上八點整的土耳其航空。
 行程原本沒有首都遊覽。風雪封閉了伊斯坦堡機場,從卡帕多契亞搭了近九十公里的車,抵達凱色瑞機場,航空公司人員一臉無奈的說:「機場向晚才會開放。」
 決定趕三百多公里路,到安卡拉搭晚班飛機。一路上依然是茫白雪原、無邊無涯……有種生命的坐困,不知前程如何的一無是處,挫敗且耗損,這樣的情緒一直氾漫不去;埋首閱讀韓國作家黃皙瑛厚重的小說《悠悠家園》,這才深知,難得讀到一本真正的好小說。
 才說不來安卡拉,還是冥冥中被風雪逼來了。凱末爾閣下,我們又再次相見,紀念館前,斜陽將落,殘雪更冷,土耳其國父靜靜躺在紀念館地下陵寢裡。遺物展示館,親切的看見蔣介石送給凱末爾的黑白戎裝相片,歪斜拙劣的題字,想是親筆,時為一九三五年秋天。

13
 百年前所構築,最後一任的蘇丹皇宮,左側的歐式庭園接壤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只有那近身可及的幽綠潮水,讓我感覺到生命真正的自由,而皇宮死寂如陵墓。
 巨大、沉甸的水晶燈,鑲金俗麗的法式宮廷,百年以來,蘇丹及其嬪妃、守衛及僕人,他們的鬼魂還漂流在這看似華麗卻早已腐朽的歷史深處嗎?所有視野所及,新的是複製,老去的則是敗壞的霉斑……這裡是伊斯坦堡重要景點「朵馬巴恰皇宮」,入場券美金五塊錢,折合土耳其幣八百萬里拉。
 寧可獨自散步在海峽兩岸,從亞洲搭渡輪到歐洲,不到十分鐘,鴿子大教堂前方的埃及市場,人潮熙攘的生命活絡,那才是真實的存在,認命的,勇敢的活著,我喜愛這種庶民性格。

14
 隔著濕濡,仍遺著殘雪的小巷,旅店的窗口正對著另一家旅店的窗口;似乎無人進住,夜晚來臨,對面的窗成了一方倒映的鏡,折射著海峽亞洲陸地的沿岸燈火。
 旅店前一整排賣羊肉串及甜食的商家,我繞了兩次,尋找一種土耳其東部高原出產的紅酒Buzbag。前日,在安卡拉機場菸酒販賣部買了一瓶,兩天後品嚐,驚喜於醇厚又帶有狂野的質性;在這以賣土耳其傳統吃食的鬧區夜市勤於尋覓,竟不可得,多少抱憾於心。
 找尋一瓶好喝的紅酒,竟也會因遍尋不著而悵然若失;印證自己多少不能免俗的為物所役,但必須承認:貪戀某種美好的味覺,一如邂逅慧質之女,正是生命意外的驚喜。

15
 哈沙克舞蹈,來自黑海對岸。
 長靴敲擊地板,發出尖銳的皮革磨擦聲;我正頹然的放下刀叉,烤得太老,堅硬如鞋底般的羊排,我無法強制自己下嚥。
 隔著舞台相望,二十多人的中國旅行團板著冷臉,連拍手都像極人民代表大會行禮如儀。除了語言相通,血統酷似,什麼都不一樣。在異國偶然相遇,不知從何而來的靦腆和尷尬,防衛般的相互閃躲……
 跳肚皮舞的女子,只有第三個,黑髮、褐膚,乳房妖嬈的魅惑才顯得如此蝕人;看那柔媚的腹部蛇般收放,豐腴之臀波浪般準確的跟著鼓聲,節奏的擺動……,安格爾畫筆下的拜占庭後宮女體,不就活色生香的重現。
 汲泉之女,令安格爾永恆不朽。
 手記至此,情欲之念無以保留,但願僅在未竟之夢持續入夢。

16
 巨大、雄渾,船體橘色的俄國油輪,在二十公尺外,以最堅硬的鋼鐵之軀,無聲無息的逼迫而來;尖削船首明顯的紅星標誌劃破原是平靜的海峽水面,盪起洶湧浪潮,向我所搭乘的小汽船猛襲而至。
 這是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午後,小汽船正穿越橫跨歐亞兩洲的虹形吊橋。數以百計的海鷗被驚嚇得紛紛閃避,翅膀用力拍動的聲音令人驚心。
 明午,就要告別土耳其,只有這本手記繼續旅行下去。
 伊斯坦堡子夜又降小雪,我在乾燥燠熱的旅店床褥間呻吟、輾轉……,連夢都顯得疲憊不堪。遠方的孩子,在熱炙的碎夢裡時隱時現,是旅行中的父親惦念孩子,或是孩子遙喚而來夢中,或者,孩子就是我自己遙遠童年的驀然回首。

17
 最後一瞥,偉大建築師錫南在十六世紀設計完工的蘇里曼清真寺,我將在此後的歲月永心銘記;一如兩次在伊斯坦堡之路。  旅人還要飛行二十多個小時,才能返回又愛又恨的貪婪國度,航機怒吼著巨大推力的引擎,向前咆哮起飛,視野逐漸拉高,眺望這歷史永恆之都的古老建築,所有清真寺的尖塔,彷彿在同一時刻,發出喃喃嘎音的《可蘭經》文,再會了,我所鍾愛的異國。
 昨日向晚大市集店家,深諳英語的二十三歲帥氣的男子,向我提及弟弟正在伊拉克邊境待命,十萬土耳其子弟,即將投入極有可能的戰事,只等候美國的一聲令下。
 或許與我無關,聞言卻一陣刺痛。桌上是美味的烤羊肉,冰凍可口的啤酒,身旁是彩麗繽紛的絲綢、瓷器、地毯的叫賣聲。
我回家的長路,才正開始。 ●

客家女性


曾貴海

客家人是流浪的民族,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目前大家比較認同的說法是,客家人屬於蒙古族,中國黃河流域以外的民族,是沙漠民族,有一族跑到匈牙利,一族跑到這裡。客家人應該是沒有文字的民族,從長城外荒原進入長城內,一直都是在山邊人家不願意住的地方,和當地本來的民族通婚、結合。二千五百年來,一直混種,黃巢之亂時,他們就來到廣東、福建一帶,和畚族大量通婚,所以從DNA來看,現在的客家人也帶有平埔族的成分,純粹的客家人比較少。但是,他們的生活,還是客家人的方式,這個民族就是勞動的民族,大人、小孩、男性、女性都是勞動的。提供這個民族勞動的最大力量,就是女性。當然,男性也要勞動,但是比較起來,女性勞動更多。男性要做田裡的工作,女性也要做,而女性一大早就得煮飯、照顧小孩、煮中飯、晚飯,洗衣服,其他所有小事情都是女性處理。所以,女性的勞動量是男性的2到3倍。客家女性如果不是勞動的人,就無法生存,因此,她們的生命力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消滅,在非常困苦、沒有營養、孤單的新地方,她們也可以生存下去。

我媽媽大概就是這樣的個性,就是接受生命的挑戰,承擔家庭的負擔,每天早上五點多起來送報紙,颳風下雨一樣要送,塭仔那邊全都是水,有時候路被大水沖走。所以,下大雨時,她送報紙如果晚一點回來,我都在外面等她。我媽媽讀過書,這在當時是很少的,我外公特別疼愛她,讓她讀高等科,我爸爸也讀高等科,在當時算是有知識的草地人。她講話很大聲、很直率,本能性的生存能力很強,不過,說老實話,她不是很有人緣。

她對我期待很大,我讀書成績一直都很好,也算很乖。我們那個庄頭的人,都很會讀書,從我家到楊家宗祠大約五百公尺,就有十幾個醫生,除了兩個地主之外,其餘幾個都是平民,也不知道怎麼讀的。我初中快畢業時,有個屏東中學學長,他也讀雄中,有一次他來我家看報紙,我媽媽問他,考哪個學校比較好。當時我可以保送屏東中學,離家裡比較近。那個學長說,可能高雄中學比較好。於是我就跟班上幾個同學一起到高雄中學考試,那是我第一次到高雄。

就讀雄中時,我媽媽根本不知道我在做什麼,她沒有管我。我有時候寫信回家,只寫「媽媽,很想妳。救兵!」幾個字,有時候玩笑式的寫:「媽媽,已經沒有飯吃了。」我讀醫學院的7年間,她也不知道我在做什麼。她很放心地把這個孩子放出去,對我非常信賴,她認為我不會做大壞事,而會去做我應該做的事。

這種信賴很重要,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她信賴我,我也非常尊敬她。她是個為了生存、為了照顧孩子,承擔壓力的女性,因此,多少有一些人家看不慣的缺點。她個性很直,人家說錯了,她會大聲罵,譬如有人罵阿扁,她就大聲說人家頭腦不清楚,這樣就沒有人緣了。她現在八十幾歲了,講話還很大聲,有時候我會勸她講話小聲一點,但是,轉個念頭:她講話還很大聲,表示她的生命力還很強,就不要阻擋她了。反正她就是這樣的形象,這樣的形象也很難說是絕對的好或壞。

星期二, 8月 12, 2008

明察秋亳

2008年8月12日 星期二
魚夫
http://www.yufuhome.blogspot.com/
馬英九在 2008年7月21日,宣稱要對選舉期間”對手誹謗他引起的選舉訴訟﹐如今為了要弭平因為選舉而撕裂的社會﹐決定對于謝長廷及其他人提起的訴訟﹐全部都要撤回﹐已經判決的案子﹐也不會上訴﹐希望創造和解共生的社會”,其中提起告訴者總計二十件,以馬英九之名提出告訴者有四件,而魚夫的案子就是其中一件!

我的許多朋友在總統府發佈新聞稿後,來電慰問:”魚夫,恭喜啊,馬英九不告你了!”我笑了笑,聳聳肩,朋友的好意,不忍回衝,只好說:”您等著看吧!”

馬英九說不告了,是嗎?我在今天(2008年的八月七日)接獲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看清楚哦!不是馬英九如記者會所言的撤銷告訴,而是檢察官認定:”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關於魚夫在網站刊登”一百位公民記者追查馬英九在美資產”事件,認定被告”並非全然無據或出於虛捏”...等,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252條第10款為不起訴之處分。

在這裡,我首先要感謝檢察官不畏權勢,明察秋亳,做出公正的判決!其次,對照馬英九所謂的”撤銷告訴”,判決主文並無提及馬英九陣營主動撤銷告訴,----------

陌上塵部落格

陌上塵部落格
more → http://blog.udn.com/lgc1952/1979085
2008/06/11

早上搭9:30高鐵到台北,
抵達板橋10點57分,
比正常時間少了3分鐘。

去了龍山寺、植物園等地,
都是第一次的處男行,印象深刻。

午飯過後在台北街頭
逗留了兩三個鐘頭,
然後搭上16:09班車回高雄,
回到高雄左營站才17:40分。

度過了快樂的台北半日遊,
這是高鐵帶來的便利,
而建造之初,反對政客說是廢鐵!

星期一, 8月 11, 2008

古能豪 / 阿母的上帝

古能豪 / 阿母的上帝
http://tw.myblog.yahoo.com/mrku4408/

阿母的觀念
是彼一工改變的
從阿彌陀佛到阿門
閤嘴開嘴
咱人的一切攏是上帝的
恩賜

每日點三支清香
求佛祖保庇阮厝
阿母合掌頂禮
胃出血猶原無情的
奪去阿爸的喘氣

〈 阿母的哭聲
愈來愈大聲
佛祖你在叼位〉

到彼一工,補習轉去
機車從阮身上壓過
腦震盪三個字
是醫生最後的宣判
除非有奇蹟出現

〈 三支清香
敢有路用
佛祖你在叼位〉

阿母的朋友
講起上帝的福音
「信我者得永生」
信看覓也好
伊是最後的希望

終於醒了
是醫生給阮生命
阿母講是上帝賜的
只要有上帝
伊著不擱有煩惱

阿母講要學豆芽菜文
伊要和上帝講話
不 免有人做翻譯
伊要去找上帝


阿母真正愛的是子女
至於
阿彌陀佛、佛祖 、上帝、阿門
是阿母借來愛的各種方法
是阿母苦心尋求的藥
都是為了治癒
她的子女的傷痛

吳敏顯筆記簿

吳敏顯筆記簿
醫師兩度住鬼屋
more → http://blog.udn.com/wum330/2105366

  很多人聽過鬼或鬼屋的故事,但通常都是「聽來的」。在宜蘭行醫多年的復健科醫師李建成,卻兩度住過被稱為「鬼屋」的房子,也看過很奇怪的「白色影子」。

  李醫師全家所住過的兩棟被稱為「鬼屋」的房子,一棟在員山鄉,一棟在宜蘭市區裡。從他們搬走以後,好像就沒有人再住過。

  據李醫師回憶,童年時和父母住在員山鄉新城橋附近一棟租來的瓦房裡,除了覺得租來的房子小一些外,全家並未發現任何不妥。那時,他祖父母疼愛孫子,經常到員山和他們同住,但兩位老人家總是抱怨晚上睡不安穩,每回都來去匆匆。

  事實上,四十幾年前的員山新城橋附近,偏僻而安靜,應當沒有吵到老人家睡覺的噪音。李醫師說,在當時家人都不明白祖父母為什麼抱怨晚上睡不安穩。直到他最小的弟弟出生,鄰居才偷偷的告訴他媽媽,說那棟房子「不乾淨」,家中有剛出生的嬰兒要特別小心,既然是租來的房子,何不另外搬個地方住。他祖父母才說,每次他們睡到半夜,總會被門外一群人的談話聲音吵醒,從木板門縫朝外探視,卻又杳無人踪。

  當他們搬家時,附近鄰居們還說,過去所有住過那房子的人家,無不中邪生病,像李醫師一家平平安安的住了好幾年,是他們僅見。事隔幾年,當李醫師讀高中的時候,曾回去看那棟被人們指為「不乾淨」的瓦屋,發現大門深鎖,木門板上還用白紙條像貼封條似的,貼成一個很大的「×」號。這時看來,心裡才覺得很不對味。

  李醫師和家人住過的第二棟「鬼屋」,在宜蘭市某家醫院附近,也是一棟老式的磚瓦房。房子裡有半截還用木板釘了一個小閣樓,那小閣樓便是李醫師睡覺和讀書的地方。

  據他回憶,那棟房子是別人免費提供給他們家人棲身的。房子後半段,原先住有一戶人家,因其家人病了一個多月便搬走,而由李醫師的三叔,曾經擔任過國小校長的李再壽全家搬來同住。這棟房子一年到頭都很涼快,縱使再燠熱的盛暑也不例外。

  當李醫師準備考大學那一年的某一晚,家人和附近人家早已就寢,他「開夜車」正讀得起勁時,突然瞥見閣樓窗外,黑漆的巷道裡來回飄蕩著一團白色的影子,他以為自己眼花,立即擱下書本,把電燈移開,探頭到窗外再瞧個仔細。但見那白色的影子快速的在窗前晃了兩晃,便消失得無影無踪,使他心裡好生納悶。不過他還是喜歡在家裡或閣樓上讀書,因為每次在外頭玩得浮躁的心情,只要一踏進家門,便覺得像一灘濁水立即獲得沉澱澄清般的冷靜下來。

  某個炎夏的大晴天中午,家人正坐著聊天時,沒有裝設天花板的屋頂,突然滴滴答答的連串滴下許多大水滴,細看那水滴來源,係從一根圓形橫樑上滴下來的。當時窗外正是豔陽高照,而且在平日那瓦房任憑大風大雨,從未漏水。所以那無緣由的「晴天滴水」讓全家人嘖嘖稱奇。

  李醫師說,使家人開始覺得「實在奇怪」,是宜蘭市北門口一名菜販生病後所引發的。那個年輕的菜販,每隔一兩天便會到門口賣菜。有一天,李醫師的母親買了不少菜,那菜販幫著拎進家門,只跨進門檻幾步,第二天竟病倒了。菜販生病後,一連看了很多醫師都不見好轉,後來去問神明,得到的答案竟是,曾經踏進「不乾淨」的房子而沖犯到邪氣。

  同時,據李醫師的三嬸回憶,有一天自來水公司的人進屋裡查看水表,掀開鐵盒子一看,裡面竟塞著一大把燒香所剩的「香腳」,根本不知是從何而來。還有個農曆年初二,全家到礁溪五峰旗風景區遊玩,她不慎滑了一跤,回家竟連續發燒十天,打針吃藥未見好轉,去找個神壇道士看,對方只翻了一下她的眼皮,便說是「犯了陰」,住的地方「不乾淨」。

  李醫師表示,他父母和家人並不迷信鬼神之說,但太多的「巧合」不得不讓他們覺得「奇怪」。當時,他舅舅家有個表哥,去找乩童「觀落陰」,到陰間地府「探親」,探望過世的外祖父。表哥給乩童的「基本資料」並未涉及李醫師家的人,未料帶表哥「觀落陰」的「太子爺」神像,竟然一再「說」,老人家很忙,每天都要忙著保護女兒(即李醫師母親)一家人,因為有太多的妖魔鬼怪在周邊想伺機蠢動。

  李醫師覺得,儘管他們家人住過兩間被別人稱為「鬼屋」的房屋,但就家人本身而言,大小平安且成家立業都很順暢,很多人說那是「福地福人居」;他倒覺得不管「信其有」,或「信其無」,只要彼此無傷害之心,不管是人與人之間,人與鬼神之間,都可以坦蕩蕩而無礙。

──作者附註:李建成醫師目前擔任宜蘭縣醫師公會理事長
──本文原載《老宜蘭的腳印》一書,宜蘭縣文化局出版

陳煌 / 紙扇



●花時間生活

我可以大致告訴你,我是如何花時間生活的。 我做的是雜誌編務主管工作,在上班日子裡,按下鬧鐘的開關或提前醒來後,早晨花十分鐘漱洗,開門後戴上MP3耳機走十五分鐘越過一處無人看守的火車鐵軌,如果路不堵的話去坐十分鐘的公共汽車,接著毫無表情地接駁地鐵,顧自享受耳際固定音樂地花二十五分鐘在東搖西晃、空氣悶悶的車廂中一邊觀察乘客的穿著或自個兒無聊地打盹。 還是習慣性第一個打開辦公室的門,省了吃早點而坐在電腦前,先花一個半小時匆匆瀏覽預存在電腦收藏夾中固定的十數個網站的新聞,與回覆郵件;然後將整個當天預辦或可能開會的議題,以及稿子全數過濾一次,才能安心再回頭詳細閱讀所有網站的新聞,或應付臨時出現的各種狀況。午餐是最令我極度困擾的,因為我越來越對吃什麼午餐感到厭煩,因此總是拖到下午一點左右才不得已以一碗泡麵解飢,或花五分鐘等電梯下到地下室餐廳囫圇吞棗似的隨意解決一餐;接著,又可能在電腦前繼續尋找更新的資訊,或為仔細檢查稿子而大發雷霆,或為改稿下標題而頻頻撓頭。當然,有時也必要地親自去攝影棚過問或指導拍攝的細節,這通常需要花六、七個小時盯場,和臨場考驗自己的創意。但也許,我會接受採訪,或去演講,或約個朋友去喝杯咖啡聊聊天偷閒。在北京有個朋友,他往往會忽然出現在我面前,說又找到一家不錯的餐館了,於是我們就興匆匆放下手邊工作去品嘗一頓,我喜歡這種感覺。

我儘可能準時下班,而且推辭可能的無謂應酬,因為這樣的每一天往往已耗盡我所有的精力,時間長達十三個小時。然後,瞇著疲累厚重的眼皮,用相同的時間與路線回家。其實我真想在上班時間抽空去書店,但辦公室方圓五公里內沒一家書店,在北京市區要找一家像樣的書店,就得搭車。我也想帶著自己的相機,閒閒地坐在路邊拍一些美女的穿著做檔案資料,但又怕被當成無聊的登徒子。我也想在上班時間偷閒到附近散步伸展一下,但北京市內沒有愜意悠閒的散步專用道,或自然公園。 在住處,晚上我通常會花四個小時注意著那難看又不得不看的電視節目與廣告片,為的是尋找一些些可能與雜誌工作相關的有限訊息,一會兒斜斜倒在沙發上抽菸,一會兒又不自禁地躺到地板上,手上的遙控器不斷地變換頻道,一直到深夜。偶爾,我還是會花二小時上超市去選購日用品,還是走著去又走著回來,或者到住家樓下小區的公共花園去坐坐走走,但見到的是人群與狗,聊的是房價與房地產商的惡勢力,然後大家氣得發洩口出惡言。 如果在周休二日裡,能閒散地坐幾站地鐵去附近的報國寺,或花二個小時東轉西繞地坐公共汽車到北京遠遠的另一端潘家園,看看摸摸那些滿滿地攤的似真又假古玩,那是生活裡最舒心的事了。但通常最多的時間,還是盯著電視節目,直至全身乏力癱在床上。 這就是生活嗎?我們又希望過怎樣的生活?其實我們每個人有時是忙忙碌碌的,也常常花一些時間在極其無聊但必要的瑣事裡,比如在菜市場為了幾根蔥與小販砍價殺價、找忘了擺放在哪的腳踏車、乾等說好要來的朋友卻不見蹤影、把桌子移過去後又隔一陣子再把桌子挪過來、尋找不知丟在沙發下或辦公室裡的手機,或是領帶換了又換。我們一出門,就在考慮是騎腳踏車好還是摩托車好;我們晚上躺在床上,望著牆壁的時鐘不知在想什麼;我們巴望天上能掉下五百萬的餡餅,而為樂透彩券的幾個數字號碼苦學數學概率;我們也因要老來有依靠,沒日沒夜地賺錢存錢。我們似乎總在匆促往前看,很少停下來彎腰看看草地上有一朵鮮豔的野花,更很少轉過身注意自己的腳印是否顛顛倒倒,而如同廟堂裡那些外表西裝革履、缺乏自省的政客。果若我們不是,那麼我們的生活又是否是自足幸福的,又是否是一團糟? 我們希望我們的生活能像自己預設的一樣成功,但可惜的是我們不是偉大的先知。最近我讀到一篇教人「如何當先知」的有趣文章,文章中提到如要當先知有幾個辦法: 1.預測過去; 2.避免具體的預言; 3.預測明顯的事情; 4.離開家; 5.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等等。 讀完後,我哈哈大笑,因為作者吉姆‧克拉克先生在文章結尾的最後一句話是:「成功的預言家經常是錯誤的,但從來都不讓人覺得無聊。」我們的生活當然無法如我們預測的那麼成功,也經常是錯誤的,但我們真的會感到無比的無聊嗎? 曾經,《紐約時報》報導了一項研究,這份報告指出,在一輩子的時間裡,普通美國人要花一年的時間尋找放不見的物體,比如乾洗店的洗衣條、眼鏡和支票簿;花八個月的時間開啟垃圾郵件,另外花四年的時間用在比如洗碗、擦浴室地板、吸塵和倒垃圾上;而吃飯進餐也要花去六年的生命,等路邊的交通信號燈改變顏色花去五個月的時間。 我們如果看到以上的研究,也許會想到我們的生活原來是如此的無聊苦悶。可是,等一下,這篇報告上還說,我們也共花一整年的時間在看美麗的日落,我們花在開心大笑上的時間也有七年半,我們整整有八年的時間花在娛樂上,我們更花了九年四個月二星期零一天的時間在做愛上。 如果這樣的報告數據研究,與我們花時間生活相差不太多的話,說實在的,我們的生活還不算太糟,是不是?

●傳媒玩家陳煌的寫意人生
北京「國際在線」主持人王子聰專訪
http://gb.cri.cn/18024/2008/07/21/3165s2155214.htm
●羅門談陳煌



陳煌,本名陳輝煌,
1954年生,高雄鳳山人,
曾任風尚雜誌總編輯,工商時報副刊主編;
時報文學獎第五屆散文獎,第七屆新詩首獎,
第十五屆吳三連散文獎得主,
著有《人鳥之間》等書。

星期日, 8月 10, 2008

詩想起

●阿婆介白頭那毛

時間介風
將阿婆介白頭那毛
越吹越白

越白越吹
阿婆企佇風肚
微微笑

有一日
阿婆行入鏡子底背
梳佢介白頭那毛

我忽然聽著
恁大介水沖聲
向我湧來-----


●阿婆的白髮

時間的風
把阿婆的白髮
越吹越白

越白越吹
阿婆站在風裡
微笑

有一天
阿婆走入鏡子裡
梳她的白髮

我忽然聽見
龐沛的瀑布聲
向我湧來-------

The granny's gray hair

Wind of time
A granny's gray hair
Blow whiter and whiter

Blow whitely
The granny stands in the wind
Smile

Have one day
The granny enters into the mirror
Comb her gray hair

I suddenly heard
Huge and abundant waterfall sound
Well up to me -------


客籍作家在台灣文壇,以華語書寫者甚多,而且表現優異;然而直接用客語思考書寫者甚少,大多只是以簡短的詩創作為主,盼望未來能擴及散文與小說的創作 --- 當然這可能是極渺茫的理想,猶如赤手空拳披荊斬棘,不知何時才能熬出柳暗花明之境?

當台語﹝河洛語﹞作家感嘆作品面臨讀者少發表園地窄之困時,客語作品的處境就更艱苦了,若非具有真正客家硬頸精神,直接用客語思考書寫者,可能在前進無援中難以為繼。參與幾次客語創作座談,都有人提出寫客家事未必要用客語書寫,這看法使得直接客語書寫的前途更是弔詭。

被譽為千面寫手,猶如燦亮新星的傑出客籍作家甘耀明認為:『使用客語創作,是台灣本土化趨勢,我認為使用客語是雙面刃,用的好會產生新元素,但也可能產生新隔閡,無論如何還是值得嘗試,使用客語創作是一件好事。』『使用客語,我會有取捨,不過我的創作不是整篇小說都用客語,而是在某些段落放入客語,且我要說明我的小說不是只寫給客家人看,因此若用「客家小說」來稱呼太狹隘了,稱「小說」才好。』

甘耀明的說法,或已形成客籍作家的主流共識。這也可能招致:「客籍作家的客家意識提昇了,但客語意識卻還尚薄弱」的批評。客語在現今台灣瀕臨消失的焦慮中,教育客家人能夠使用客語思考寫作,絕對是最根本最徹底的解救之道;當客語作品吸納了強大客語能量後,勢必產生原汁原味的精采動人之作,屆時客語作品不用去追逐市場,市場自然會來追逐。舉近年來客籍女詩人江嵐的表現,她以旺盛的創作力,純熟而優秀的客語作品,闖蕩台灣文壇,去年以客語作品參賽,還獲得南瀛文學獎詩的首獎。可見客籍作家只要能夠堅定的不斷地寫出好的客語作品,終究會受到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認同;所謂看不懂母語作品只是一種假說,母語作家未激發讀者的閱讀熱情才是真正的主因。君不見有不少中學生,在哈利波特中文本尚未發行前就直接買英文本閱讀,即使有些看不懂他們也會設法看懂。

然而,母語創作豈只是「市場」問題而已?陳秋白曾在詩刊編輯筆記─ 「母語的思索」一文中指出:著名波蘭詩人契斯洛˙米洛虛〈Czeslaw Milosz,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人〉在題名為My faithful Mother Tongue 一詩中的句子:But without you, who am I ? 〈毋過若無你,我算啥?〉

的確,母語創作真的是:字字看來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尋常啊!



快二十年前的事了,有個鄉親忽然向我約稿,說他正在編一份客家雜誌,要我寫客語詩給他發表。我講客語雖流利無礙,但對用客語書寫詩卻是相當陌生的,因此我最初直覺的反應是,寫客語詩是不太可能的吧?甚至有些懷疑那位鄉親在開我玩笑。

的確,要將說的母語寫成文字,是有段漫長距離,二十年前的母語書寫園地,尚是一片荒蕪,甚至想學習的資訊都不容易找到。

還好當時有個極有心的的客家詩人黃子堯,他以黃恆秋之名寫華語詩多年也已卓然有成,他因台語書寫運動而覺醒,也深切體認到華語書寫的不足,因此花相當長的時間收集客語資料,並專心研習用客語書寫新詩。一九九O年元月如晴天霹靂般,台灣第一本客家詩集,由黃子堯創作的「擔竿人生」出版了,他在自序中提到,他寫第一首客語詩「懷念阿姆」時,內心深處無限的悸動,他說短短三段十五行,卻花費他將近半年的時間書寫,可見用母語書寫的大不易啊!「擔竿人生」一書,更邀請知名客語學者羅肇錦用萬國音標注音,增加了書的流通性和影響力。

由於「擔竿人生」的出版,客籍詩人可能受此書的啟發,以及有此書的範本可依後,才漸漸有能力從「有音無字」的困境中破繭而出,用客語書寫的詩人也就從此紛紛現身了。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下來,才有目前客語詩的創作局面。去年客家女詩人江嵐以客語詩參賽,還獲得南瀛文學獎的詩首獎。可見客語詩已獲得有識之士的肯定,其品質或又躍進了一大步,才能在佳作如林的競賽中脫穎而出。

我之所以花以上不少文字述說客語書寫發展過程,乃因不時接獲年輕朋友詢問客語詩書寫的問題,我知道許多年輕朋友對母語書寫頗感興趣,但對如何進入卻也頗感困惑,由於我們的教育與母語書寫完全脫節,自從我們七歲進入小學後,我們腦袋裡的母語思想路徑,就慢慢地被華語悄悄掉了包,到後來可能連說母語都不輪轉,而且已習慣用華語思考了,因此要進入母語書寫園地,彷佛找回自我原始的臍帶回歸出生地,這得經過一番艱苦的自我學習過程,才能真正登堂入室。

目前台灣的客語書寫,散文與小說尚屬稀少,大都以詩為主,不時有作品發表的有:杜潘芳格、 曾貴海、 鍾達明 、林明昌、利玉芳、 范文芳、葉日松、劉慧真、陳寧貴 、馮輝岳、邱一帆 、游守田、江嵐、張芳慈 、羅思容、黃恆秋、鄧榮坤、吳尚任、林柏燕 -------- 等等 。

其實,最早用客語寫詩的是前輩女詩人杜潘芳格,她說:「在創作時,除了用日語之外,我漸漸發現,有一些詩句竟會很自然的以母語客家話湧出,所以我就把它撿拾起來,細細織就成客語詩。」她常被提起的知名作品 《平安戲》---

「年年都係太平年,/ 年年都做平安戲,/ 就曉得順從介平安人,/ 就曉得忍耐介平安人,/ 圍著戲棚下,看平安戲。」

「該係汝兜儕肯佢做介呵! / 盡多盡多介平安人,/ 情願囓菜餔根,/ 食甘蔗含李仔鹹。/ 保持一條佢介老命,/ 看,平安戲。」

本詩充滿諷刺抗議意味,表面上看平安戲過太平年,事實上是吃盡苦頭苟且偷安做個好順民。

最受矚目的是詩人曾貴海的《夜合》這首客家詩 -----

「日時頭毋想開花 / 也沒必要開分人看

臨暗 日落後山 / 夜色跈山風踴來/ 夜合 / 佇客家人屋家庭院/ 惦惦打開自家介體香

河洛人沒愛夜合/ 嫌伊半夜正開鬼花魂

暗微濛介田舍路上/ 包著面介婦人家/ 偷摘幾蕊 夜合歸屋家

勞碌命介客家婦人家/ 老婢命介客家婦人家/ 沒閒到半夜正分老公鼻到香 /

半夜/ 老公捏散花瓣 / 放滿妻仔ㄟ圓身/ 花香體香分毋清/屋內屋背/ 夜合 花蕊全開 」

這是詩人曾貴海寫給妻子和客家婦女的詩, 本詩詩質精緻滋味醇厚,是讓讀者津津樂道的好詩,他以「日時頭毋想開花,也沒必要開分人看」的夜合喻為客家婦女,客家婦女平日忙碌,在田裡一直要忙到臨暗時節:「暗微濛介田舍路上,包著面介婦人家,偷摘幾蕊夜合歸屋家」。然而這段詩才是夜合這首詩真正的核心所在:「勞碌命介客家婦人家 / 老婢命介客家婦人家 / 沒閒到半夜 / 正分老公鼻到香 」。結尾這段「半夜,老公捏散花瓣,放滿妻仔ㄟ圓身,花香體香分毋清 ,屋內屋背, 夜合 花蕊全開 」表面看似浪漫,其實道盡客家婦女令人鼻酸,內心極深處的悲苦,本詩嘗譜成曲,由金鐘獎實力歌手陳雙唱來,真是迴腸盪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客籍女詩人寫的客家詩相當精彩,畢竟寫客語詩不是寫客家話,詩質的掌握非常重要,可能是她們原本華語詩就寫得好,因此寫起客語詩時對詩質的把握相當精到,加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心靈,使他們的作品涵蘊動人的特質。

客語詩正在發展中,未來將走向何方,我想起客籍大老作家鍾肇政說的這段話:「追求從各母語的文字化,繼而精緻化,成了無可遏止之勢,運用母語從事文學創作,當在可預見的時日裏大量出現,為我們的台灣文學增添無數光彩。 」當然啦,有創作者也必須有廣大閱讀者,如果鮮少人能看懂母語文字,一切母語創作豈非枉然?因此執政當局一方面要輔助母語文字書寫的統一,另一方面要重視加強學校母語教育,使得新生代對母語的聽說讀寫無礙,母語文學的創作發展也才能後繼有人生生不息。


千年絕句

阿亮
中元遙祭詩鬼李賀
http://blog.yam.com/teliang/article/6191893

思念在今夜跌落長安
相隔千年,像鬼魅一樣的
一首絕句
隨著窗外的雨
騷動滿屋的書香,落下
在今夜的台北

我備置一瓶花雕
些許小菜,邀約來自洛陽的詩人
卻猛然想起
年方二七,你就不在了
不在長安不在台北
甚至不在三百首的唐詩
裏面

他們說今天中元
鬼門關開放,不知
世稱詩鬼的你,今夜
是否又騎弱馬西遊?
相隔千年,長吉先生
你當不識年已二七的我
中元普渡,而眾鬼出
昌谷集四卷非佛非道
竟也能溝通你我,在今夜
思念跌向長安的時候



http://blog.yam.com/teliang/article/6191893

星期六, 8月 09, 2008

煮去昨日的憂鬱

阿亮
http://blog.yam.com/teliang



「偷得浮生半日閒」坐在茶桌前悠然自得地泡一壺好茶,本是工作之餘的最大享受。不過自從「無心插柳」成為出版界的「暢銷茶書作家」以後,不斷地品茶、試茶竟成了每天必修的功課,因此茶器的選擇與氛圍的搭配也越發顯得格外重要了。

「財團法人台北書展基金會」即將遠赴德國參加全球規模最大「法蘭克福2008國際書展」,主辦單位希望我能就本次書展主題「台灣館茶藝專區」的設置與內容提供相關諮詢,林載爵董事長甚至提到「如何能讓歐洲讀者一眼就可分辨出台灣館,而不致與中國館或日本館混淆」?讓阿亮一時也傷透了腦筋。詩人好友須文蔚則建議我「何不以台灣原住民的圖騰搭配台灣最夯的高山茶」?

愛茶人通常會依不同茶品選擇不同材質的壺具,例如沖泡重發酵的紅水烏龍或普洱青餅用岩礦壺,沖泡陳年老茶則使用朱泥或紫砂壺,沖泡高山茶或東方美人則較喜蓋杯等。

至於茶盤,目前最常見的多為孟宗竹高壓成型製成,以陶作坊、壺蝶窯(鄧丁壽)二者所推出的產品最具創意,也最受市場青睞。少數的石材茶盤早期大多來自花蓮,上面精雕細琢了金魚、花鳥、水牛等飛禽走獸,由於體積頗大,大多僅流行於大型茶莊或老茶收藏家中。近年則由於藝術家的積極參與,而有小型且設計精湛的石雕茶盤問世,圖案也改走抽象極簡風格。至於木製茶盤則十分罕見,或許是材質與製作方式的表現不如預期吧?

於是阿亮乃大膽拋磚引玉,向木質茶盤挑戰。以友人餽贈的檜木刻出茶盤,再以噴修鋪面,壓克力顏料彩繪金門老厝華麗的馬背,並在置壺處寫上短短茶詩如下:

端坐煎水
煮去昨日的憂鬱
瀹茶品飲
沖醒今天
奔騰的意境

more → http://blog.yam.com/teliang

撐等一門家風

江嵐
老 屋   

落雨天
對屋簷下行過
滴滴溚溚介雨水
點點跌落吾介心肝窟(fut)

發風時
伊伊歪歪介門窗
用佢介老骨頭
撐等一門家風

好天時正知得
老屋用佢溜皮溜骨介手腳
佬皺之郎當介老面皮
恬恬仔記錄
一屋肚介春秋



屏東縣客家文化事務處
為了鼓勵與支持在地方上
默默推動客家文化的辛苦工作者
於縣府舉辦聯合發表記者會
右二為陳雙
右五為曾貴海

陳雙影音
http://tw.info.search.yahoo.com/search/wretch?searchtype
=video&q=%E9%99%B3%E9%9B%99&f=&ei=UTF-8&fr=cb-wretch

星期五, 8月 08, 2008

給美濃的情歌

林生祥
給美濃的情歌

一個來自美濃的農家子弟,
用他獨特的嗓音,
唱出農民對人生的價值與態度,
唱出土地與農民的真實情感。

生祥關懷農民、關懷土地,
在大家開始走有機農業時,
創作了這首歌曲「有機」,
以他獨特 的唱腔來詮釋,
別有一番風味;

美濃是生祥的故鄉,
對於美濃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因而創作 了這首「美濃的情歌」,

婚後的生祥選擇回到故鄉美濃,
可見他對美濃的感情與依戀。



●林生祥《種樹》獲英國世界音樂雜誌青睞

繼今年金曲獎深獲肯定之後,客家歌謠工作者林生祥的創作專輯《種樹》又被英國權威民謠與世界音樂雜誌《fRoots》選為特別推薦唱片,再獲肯定。

《fRoots》自1990年開始,每期都會網羅來自世界各地的樂人,邀約單曲製作成合輯附贈於刊物內,做為特別推薦,《種樹》成為最新一期雜誌中的特別推薦介紹專輯,單曲〈種樹〉也被收錄進當期合輯。

林生祥九年前就回到家鄉美濃,在美濃從事創作、譜曲,所有音樂都取自家鄉的土地,從交工樂隊時期為反水庫發聲開始,到挖掘生活底層礦脈、為農業發聲的《種樹》,林生祥其實證明了音樂並不受語言隔閡,在美濃滋養淬煉出的樂音,即便以客語創作、歌詠,置放到國際平台上,同樣能與其它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語言創作的音樂競逐,脫穎而出。

在《種樹》中,林生祥與作詞者鍾永豐就美濃客家農村社區為田野調查範圍,積極採集社區成員的生命故事,包括「在地農民的生活價值觀」、「老農民對於農地休耕的不捨心情」、「年輕的菸農組織領袖為農民爭取權益」、「子女不忍母親長期為農作家務與子女未來操煩的心情」,以及「年輕人投入有機米耕作」等等,透過詩意的筆觸與作曲,將這些故事場景中的人情與生活價值,化為能引發更多共鳴情感的詩歌。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種樹
鍾永豐作詞

種分離鄉介人
種分忒闊介路面
種分歸毋得介心情

種分留鄉介人
種分落難介童年
種分出毋去介心情

種分蟲兒匿命
種分鳥兒歇夜
種分日頭生影仔跳舞

種分河壩聊涼
種分雨水轉擺
種分南風吹來唱山歌

咱敢毋是傀儡偶仔

也許我們不過是
大腦生化傳導物質的玩偶
在祂們預設的
詭密的回饋機制裡
迷迷茫茫度過了一生

今生
是真實的嗎
或祇是一場夢

夢醒時
我們身在何方?

-----------------------


一條線
二條線
十條線
百條線

傀儡偶仔的運命
條條
都要靠人來扮

傀儡偶仔
傀儡偶仔
咱敢毋是傀儡偶仔

美麗的童話和詩句

楊喚

今夜,又一次
我免於被封鎖進痛苦的睡眠
在沒有燈的屋子裡
自己照亮自己。於是
紙煙乃如一枝枝的粉筆,
在夜的黑板上,
我默默地寫著
人生的問題與答案,
美麗的童話和詩句

〈夏夜〉 楊喚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
羊隊和牛群告別了田野回家了,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
夏天的夜就輕輕地來了。

來了!來了!
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來了!來了!
從椰子樹梢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美麗的夏夜呀!
涼爽的夏夜呀!
小雞和小鴨們關在欄裡睡了。
聽完了老袓母的故事,
小弟弟和小妹妹也闔上眼睛走向夢鄉了。
(小妹妹夢見她變做蝴蝶在大花園裡忽東忽西地飛,
小弟弟夢見他變做一條魚在藍色的大海裡游水。)

睡了,都睡了!
朦朧地,山巒靜靜地睡了!
朦朧地,田野靜靜地睡了!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伸長了藤蔓輕輕地往屋頂上爬。
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著,
低聲地歌唱著溜過彎彎的小橋。
只有夜風還醒著,
從竹林裡跑出來,
跟著提燈的燭火蟲,
在美麗的夏夜裡愉快地旅行。

〈家〉楊喚

樹葉是小毛蟲的搖籃。
花朵是蝴蝶的眠床,
歌唱的鳥兒誰都有一個舒適的巢。
辛勤的螞蟻和蜜蜂都住著漂亮的大宿舍,
螃蟹和小魚的家在藍色的小河裡。
綠色無際的原野是蚱蜢和蜻蜓的家園。

可憐的風沒有家,
跑東跑西也找不到一個地方休息。
飄流的雲沒有家,
天一陰就急得不住地流眼淚。


小弟弟和小妹妹最幸福哪!
生下來就有媽媽爸爸給準備好了家,
在家裡安安穩穩地長大。

●鑰匙

我有一串鑰匙,
那拙笨短小的就像白癡和侏儒,
那姣好玲瓏的一如公主之美麗多姿。

當我煩躁的時候,
她們偏要高聲爭吵,
像一副冰冷無情的銬鐐;
在我安靜的時候,
她們也跟著輕輕低語,
使我懷念起
有牛羊的頸鈴搖響了成熟的秋日。

●森林的詩

「太陽好!
早晨好!」
喜鵲小姐第一個睜開眼睛,
打開綠色的百葉窗,
向剛才來上班的太陽,
向剛才起床的早晨,
一遍又一遍地叫。

頂著滿頭的露珠,
小菌子從四面八方來集合了,
排成一列列的小隊伍,
讓風先生做指揮,
在鋪遍野花的操場上
開始作體操。
啄木鳥叔叔最被大家尊敬,
因為他是一位熱心腸的好醫生,
每天都是從早忙到晚,
還沒吃過早飯,
就被請走給老杉樹公公去看病。
不帶體溫計,
也沒有聽診器,
他仔細地給老杉樹檢查,
用他那長長的,又尖又快的大嘴巴。

白兔弟弟最聽媽媽的話,
一早起來就刷過牙,洗過那長長的大耳朵。
他是辛勤的小園丁,
不偷懶,愛工作。
他種小花小草,
種一畦小麻豆,也種一畦小胡瓜。
他最高興的是看著
播下去的種子變成了嫩芽。

畫眉姑娘是個小小的音樂家,
可是她不願意躲在家裡吹口琴。
她怕住在森林裡的朋友們太寂寞,
就飛東飛西去訪問,
讓辛苦了一天的朋友們坐下來休息,
讓她唱幾支這世界上最好聽的歌。

狐狸和狼不再做那些壞事情,
他們現在是親熱的好鄰居,
一對用功的好學生,
他們在一起散步,在一起上學校,
蜜蜂老師教他門唱歌,教他們識字,
森林就是他們的大教室。

貓頭鷹長年地戴著一副大眼鏡,
你該知道,他是最有學問的老博士,
白天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裡,
讀那一厚冊一厚冊的硬皮書,
到晚上一點也不想睡覺,
不停地對著月亮和星星講故事,
一歡喜起來就怪聲怪氣地笑。

●水果們的晚會

窗外流動著寶石藍色的夜,
屋子裏流進來牛乳一樣白的月光,
水果店裏的鐘當當地敲過了十二下,
美麗的水果們就都一齊醒過來,
請夜風指揮蟲兒們的樂隊來伴奏,
這奇異的晚會就開了場。


第一個是香蕉姑娘和風梨小姐的高山舞,
跳起來裙子就飄呀飄的那麼長:
緊接著是龍眼先生們來翻筋斗,
一起一落地劈啪響;
西瓜和甘蔗可真滑稽,
一隊胖來一隊瘦,怪模怪樣地演雙簧;
芒果和楊桃只會笑,
不停地喊好,不停地鼓掌。
鬧呀笑呀的真高興,
最後是全體水果們的大合唱,
他們唱醒了沉睡著的夜,
他們唱醒了沉睡著的雲彩,
也唱來了美麗的早晨,
唱出來了美麗的早晨的太陽。




楊喚(1930年9月7日—1954年3月7日),本名楊森,台灣1950年代重要詩人。

開始以金馬、楊喚、白鬱為筆名寫現代詩。以文學的熱忱,寫出一首首純真可愛的童詩。

1954年為了觀賞電影《安徒生傳》,而搶越過台灣臺北市西門平交道(今西門町徒步區附近),不慎跌倒,遭列車輾死,得年25歲。

楊喚的詩有豐富的感情和趣味,並具有啟發性,是台灣寫作兒童詩的先驅。1985年,《楊喚全集》(2冊)出版,有詩、散文、童話、日記、書簡等五輯。

星期四, 8月 07, 2008

奇異樹

吳錦發

我是一個
意志堅強又固執的人
但似乎再堅強的意志
也比不過
我生命裡突如其來的
靈機一動

我永遠不會明白
到底是誰
在我的生命裡
放下了這樣的因子
使我的生命
每每在轉折點上
把方向盤一轉
又走到另一個地步

●奇異樹

400年開一次花,
再400年結一次果,
奇異樹的盛景無人目睹。
大家異口同聲:
不會開花不會結果的無用之樹。

奇異樹無言,
依律而活。
400年開一次花,
再400年結一次果。

●傷痕

一把大砍刀,
從天外劈下,
劈開祖父的頭顱,
餘勢帶下,
父親的肚腹,孫子的生殖器,
都留下了巨大的傷痕印記。
揮刀者卻說;這一切已成歷史,
豎仔不明白痛的本質。

●我的鼻子

我的鼻子到嘴巴之間,
有條通路,
嗅著時代的氣息,
嘴巴便吐出真理之言。

天外猛然揮來一拳,
打斷我的鼻樑,
那老是嘶吼著謊言的人,
竟然會如此害怕
我的鼻子。

●獨白

作了怪異的夢,
成為瘖瘂之人,
操著無人能懂的手語,
只能向上帝傾訴。
指劃天地,
踽踽獨舞;
上帝以閃電回應,
亮晃晃,直向,橫向,斜向。
真理之聲震耳欲聾,
昏瞶台灣人驚慌四逃,
無人傾聽。

●在這裡,我們撒下百合的種籽

幾番風雨過后,
陽光乍現,
微風像愛人的手輕撫荒塚,
鋼鐵般的恨也溶化了。

我們在這裡播撒百合的種籽,
帶著膜翅的種籽在空中迴旋,
落在您們的墳頭。
那是沾過我們的淚的種籽,
來年要萌芽,成長,開放,
成為大地哀傷的眼睛。

靜靜躺在土裡的您們的魂魄,
仍會感到寂寞和憤恨嗎?
請您們傾聽,
在泥土深處鑽出種殼,
默默萌芽的愛的聲音吧,
在萬籟俱寂的時刻。

●吳錦發1954年生,高雄美濃人,中興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吳濁流小說獎,聯合文學中篇小說獎。著有《秋菊》、《春秋茶室》、《流沙之坑》、〈以上三書為「青春三部曲」〉、《台灣無用人》、並主編《悲情的山林》、《願嫁山地郎》、《原舞者》等書。
他說,四十多歲後,覺得詩是表達生命最好的方式



●吳錦發《生態禪》,行動的美學

偉大的禪師百丈,一直到80歲還和他的門徒一起勞動,種花、種菜、整地,辛勞得不得了。

門徒們不忍心看到年老的百丈禪師如此辛苦,便把他的工具偷偷藏起來。

從工具被藏起來無法工作的那天開始,百丈禪師便開始跟隨著拒絕吃飯,一天、兩天、三天……,門徒們驚慌了,聚議說:「我們還是把工具擺回去吧,可別鬧出人命才好!」

當天,百丈禪師有又恢復了工作和吃飯,在用晚膳的時候,百丈禪師盯著他的門徒們,突然站起來痛斥道:「一天不工作,一天不吃飯!」

誰說「佛法」是「消極」的東西呢?百丈禪師的「禪」是「一刻也不停滯」的禪!

作家身分證

曾貴海
作家身分證

堅持作家的身份
用什麼證明你還活著
用宣言掩飾
模糊的自己
用利息和施捨
支付明日生命的浪費

堅持作家身份
貼上心靈的各種護照
填滿愛與罪行的紀錄
重新申請一份

我渺小,我自己的渺小

林煥彰
月落•日落

月落,落它的月落

我渺小,我自己的渺小
我孤獨,我自己的孤獨

日落,落它的日落

●讀這首詩,我想起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短短二十個字,道盡千萬孤獨,更勝千萬言語。而林煥彰「月落•日落」這首短短的四行詩,彷如現代詩中的五絕,月落日落,而我,俯仰天地,自甘渺小,孤獨獨嘗。生命的進化,心靈的輪迴,都在悄悄蛻變,天地無言,吾夫復何言,念天地之悠悠,毋須獨愴然淚下,月落處或有烏啼,但與我何干,我睡我的覺,當然不會對愁眠,何等瀟灑,何等自在啊!

詩想起

據說微軟要用
midori 取代 windows
midori 到底是何方神聖
我仔細看了這則報導
並無法很了解其中奧妙

我想起
早期的電腦遊戲是單機版
現在大都是網路版
midori 是不是
windows 的網路版

記得有種說法
微軟不再單獨販售應用軟體
想將應用軟體的使用如水電
上網取用再計時收費

這可能是微軟最如意的算盤
然而免費應用軟體的趨勢已無法擋
比爾蓋茲靠不斷升級作業系統
而成為世界首富的時代
早已一去不復返
從user 要將隨機版vista
改回 windowsXP
就可窺知端倪

未來是憑著一支手機
連接整個世界的時代
每個人都在網路的蛛網裡
歡樂與迷惘

---------------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
f_MAIN_ID=322&f_SUB_ID=2920&f_ART_ID=140344
電腦軟體龍頭微軟公司正在開發名為Midori的新作業系統,這個作業系統最大的特色是以網路為中心,降低應用程式之間以及軟硬體之間的依賴性。
以往,電腦使用者依賴一台電腦做所有事情,傳統的作業系統囊括Windows軟體所需的元件,但在行動運算的時代,這種模式無法符合科技和使用方式的發展需求。

資訊業正朝虛擬化 (virtualisation)發展,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Midori正是微軟跟上虛擬化趨勢的努力。

把所有應用程式放在同一台機器上,如果機器需要維修、升級,將會造成使用者不便。以網路為基礎的虛擬化軟體,則可以隨身帶著走任意使用,而且沒有相容問題。

資訊業專家馬登說,虛擬主機技術現在已經十分普遍,先裝作業系統、再裝應用軟體的做法將會日益減少。

星期三, 8月 06, 2008

頭擺頭擺以前

頭擺頭擺以前
台灣客翻天節目
唱作俱佳謝宇威專輯
與父親謝孝德精彩飆歌